小黄人种族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的主人开心。
小黄人不停更换邪恶的主人,但从未找到一个合适的。
很多年过去了,小黄人建立了自己的文明国度,他们有了自己的生活,但总感觉有什么不对。
他们内心空荡荡的,没有主人就没了人生目标。
“犯罪还未就绪。
”“却已躁动不安。
”此为犯罪,其乐无穷。
我想把莎士比亚从坟中挖出来,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文采。
你们简直就是三个金色小药丸般的神奇帮手。
你们偷走的不仅仅是英国,还有我的心。
来自奥兰多的一群恶棍,到了英国就想把伊丽莎白女王的王冠顺便外加王权占为己有,这种霸权逻辑真的只有美国能编得出来。
美国没有把英国放在眼里,毫无底线地嘲弄着英国在位历史最长的女王,甚至把她放到小酒吧里;影片对英国人古板的办公生活和教条的下午茶都予以暗讽。
这个玩笑似乎开得有些太大了。
小黄人生存的历程其实就是在寻找霸权的一个过程。
所以,小黄人无论最后追随了哪位恶棍,在影片强烈的美式强权做派下,最终其靠山都回归到美国本身。
小黄人正是依靠美国的文化霸权,才得以输出全世界的,不是吗?
整部影片如同一场狂欢,但狂欢之后却没有剩下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情感。
比如在《卑鄙的我》中描写的世界上最卑鄙的恶棍(格鲁)实际上也可以拥有非常善良的内心,这种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在小黄人电影中消失全无。
恶棍都是恶的,人民都是麻木的,小黄人除了群体萌效应以外,好像也说不出什么来。
当然,影片在情感挖掘上也并非一无是处。
比如凯文变大后对同伴的保护、亲吻,以及小黄人们以为凯文死去时的伤心,让我们见到了少有的对小黄人之间情感维系的描写。
其实,我们一直想了解小黄人之间除了猫和老鼠式地动作挑逗以外的那些东西。
可惜,影片并没有围绕这些东西去展开,而是把这些东西当成配料中的配料。
凯文变大了,从小黄人变成了巨黄人,我认为这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一段情节。
因为小黄人的生存逻辑就是,它们身材矮小,看上去十分弱小,需要保护,需要依靠强者,所以他们要不停地寻找强势生物来做靠山。
它们把自己定位为依附者、帮助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甚至是带有一点“奴性”的。
而变成巨人的凯文恰恰拥有了小黄人们梦寐以求所不得的身体优势,他不再弱势,他可以保护自己和族群了。
他也彻底打破了小黄人的生存逻辑。
可惜影片对变成巨黄人的凯文——这一小黄人的英雄梦想——描述甚浅。
突然具有能力的他,难道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么,比如自己也要当一把终极恶棍,这些想法是身为小黄人的他们所不敢想象的。
而最最重要的是,终极困难的解决绝不应该是巨黄人完成的,而应该是从巨黄人回归到弱小、无助的小黄人的凯文来完成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最终的强大不是外表的强大,而是内心的勇敢与头脑的智慧,小小的身体也可以完成终极任务,依靠强势不如依靠自己。
所以,小黄人族群的自我营救之路,始于凯文的出发,也止于巨型凯文的爆发。
它们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归到依附强势的老路上来。
当然,或许这正是小黄人族群所真正习惯的生存之道吧。
总之,作为《卑鄙的我》系列的外传或者前传,《小黄人大眼萌》抛弃了情感,仅仅是一场在霸权逻辑下的弱者狂欢。
《小黄人大眼萌》的主线剧情是一个叫斯嘉丽杀人狂的世界头号坏蛋试图偷走英国王冠登基称王的故事。
即便本作把人类和小黄人的地位做了对调,作为与格鲁对应的角色,斯嘉丽本身是个不太成功的人物。
哪怕以动画电影的标准考量,斯嘉丽也没有交出一个反派应有的合格表现。
作为她和小黄人们在本作中的任务,和前作偷金字塔甚至偷月亮相比,盗取英国王冠看起来是一项不太吸引人的工作,当然也不需要过多思考为什么世界头号坏蛋对没有实权的英国王位如此痴迷,她或许想要超长待机功能。
真正让她无法和格鲁相比的,也是《小黄人大眼萌》与《卑鄙的我》最大的差距。
格鲁作为父亲的成长,是《卑鄙的我》故事的核心情感。
在人类主角缺席之后,本来就语言不通且基本没有主见的小黄人不得已承担起一部长片电影的重任,这导致影片在搞笑之外基本放弃了情感层面的努力。
从《卑鄙的我》作为功能性配角惊艳亮相,戏份愈发吃重直到有了自己的电影,喧宾夺主的小黄人们证明着自己巨大的影响力。
即便口碑逐渐下滑,系列票房却是一路走高,观众对DVD中的小黄人短片期待度甚至超过了影片本身。
事实上,《小黄人大眼萌》电影恰恰像极了一部90分钟超长版小黄人短片,最大限度满足着所有热爱小黄人的观众们的需求。
当我们不去苛求所有动画电影都向皮克斯看齐时,一个光是站着不动就能让人爱不释手的小黄人,应该没几个人能抗拒他的强行卖萌。
太好笑太好看啦
情节太弱啦。
作为一前传作品,第三部就是小黄人找爸妈的故事,文没有不对题,确实大眼萌萌的很,听小黄人说话就和看默片似的,光看他们耍宝卖萌就可以抚慰下你忧伤的心灵了。
和前两部比起来差多了,情节太弱了,除了卖萌还是卖萌,但是作为动画衍生产品,大受欢迎的小黄儿人们这次绝对主角担当,满足了大波黄人粉儿的多多益善心态,这点我这个脑残粉就不苛责了。
现在听到巴拉拉想到的不是小魔仙而是小黄人,我真是中毒不浅啊,bob太呆了,看完电影立刻抱了个周边回家,bob披着披风戴着皇冠的样子真是太搞siao了。
罢了罢了,即便越拍越幼稚,还是给我继续拍下去好吗?
还以为是外传性质,像《马达加斯加的企鹅 》那样,独立于马达加斯加系列四主角之外四企鹅,结果却是神偷奶爸的前传故事,是小黄人遇到神偷奶爸格鲁之前发生的寻求主人的故事。
在看完《神偷奶爸2》之后,我就有发影评后,估计会出一种小黄人为主角的电影,因为在2里,小黄人的戏份就挺多的,果不其然,真出了这部。
而且,根据这部的情节,我觉得可能还会出小黄人第二部。
因为这部情节竟然不是说它们怎么找到格鲁并怎么认主的,而说遇到格鲁之前的遭遇。
格鲁在最后时候以小孩的身份出场,倒是挺燃的。
所以,很有可能出第二部述说小黄人们与格鲁之间的事情。
再说回本片的质量,制作当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可是我怎么不觉得有多欢乐呢。
全片,我可能就笑了三次左右,真的,本来心情不好,想看看搞笑片,缓解下,结果也没什么笑。
1. 小黄人斯图尔特(Stuart)倾情献唱了环球影业公司Universal Picture的经典开场动画的音效部分。
Ba--Ba-Babababab,嗓音低沉浑厚,高低错落,中气十足。
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绝对值得一听。
2. 电影开头为观众展示了小黄人的来源。
他们以“孢子”状态,生活在蔚蓝色的海洋里。
幼年时期的小黄人从外表上看,浑然是一颗颗小黄豆。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发芽、长高,逐渐成了黄色胶囊大小。
那时,小黄人已经养成了“追随最强者(To Serve the Most Despicable master they could find )”的良好抱大腿习惯。
起初,在海中,他们效忠于身形庞大的两栖动物,从外表上看,大概是某种蝾螈,并跟随着这个主人爬上了陆地。
随后,他们发现了更具有威慑力的物种——恐龙,陆地霸主的身份让小黄人们崇拜不已,然后他们一起愉快地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3.自从石器时代来临后,小黄人热爱上了人类,他们伴随着原始人打猎,为文明社会的埃及人指导建造金字塔,还和中世纪的吸血鬼一同举行宴会(白天的宴会哦),后来甚至换上戎装,驰骋战(hua)场(tie)上(lu)。
然而他们无一例外地把这些主人顺利送上了黄泉路,获得了专业坑boss的荣誉称号。
4.在洞穴中荒废数千年的时光后,Kevin、Stuart和Bob三人组踏上了出洞探险寻找新主人的道路。
小黄人是不死之身吗?
居然能够生存这么长时间?
5.Bob是虹膜异色症患者,左眼紫红色,右眼偏绿。
6.三人组穿越雪地、横跨原野,渡过汪洋,终于来到了希望国的纽约。
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巨大的印有尼克松(Nixon)(1969-1974年担任第37任美国总统)竞选的广告牌。
7.在纽约,三人组遇到了一行举牌抗议的游行群众:Make Love,Not War!
这是越战背景下产生的著名反战口号。
8.当Bob冲进了商场之后,Kevin 吐了一句槽:silly Bob。
9.三人组来到卧房,斯图尔特调节天线收看电视节目,分别选择了三个: 《The Saint》(圣徒,1962-1968连续剧) 《Butterfly》 和《The Dating Game》(非诚勿扰)。
(有没有看过的亲?
)10.如何去奥兰多?
Bob成功地和一个坐在手推车中的咿呀学语婴儿问路,并得到了正确答案。
11.尼尔逊一家好心搭载小黄人三人组。
他们的车牌照上写的是LUV 2 ROB New York 1966。
12.为了见到斯嘉丽杀人狂Scarlet Overkill,小黄人三人组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Villain Con 1968。
13.Villain Con,顾名思义,各种各样的坏蛋们展示自己技艺的地方。
每个人有一个几平方大的小展区,跟现在的漫展差不多吧。
路过的第一个展区的主人是年轻时的纳法里奥博士,他正在介绍自己的得意作品:冷冻枪,观众中包括正太时期的格鲁。
14.斯嘉丽的红色斗篷裙功能多样堪比钢铁侠的战衣。
15.斯嘉丽的演讲是I have a dream of ......16.斯嘉丽和丈夫的私藏品都是他们顺手牵来的,包括雕塑“掷铁饼者Discobolus”、“大卫”和著名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坎贝尔汤罐头campbell soup”。
17.小黄人三人组抢夺英女王皇冠,大闹伦敦,在混乱中Bob拔出了石中剑(Sword in the Stone ),加冕为英国国王。
石中剑的传说来自亚瑟王,人们相信凡能从石台上拔出此剑者,而且生于英格兰,它便是英格兰全境的国王。
18.导演调侃了一下美国登月骗局的说法:小黄人们路过了所谓的假造登月的拍摄现场。
19.Kevin和Bob的亲密程度简直超越友情。
(拿手指擦脸什么的,萌死了)20.在白金汉宫中,小黄人三人组和英国王室最爱的宠物狗柯基一起打马球。
21.当Bob想从地下水道爬上来时,有四个行人从头顶跨过。
这个梗大家都知道哈,Beatles 四人行过马路。
22.Bob和小老鼠分别时,用自己的语言演唱了经典曲目《友谊天长地久》。
23.在搅浑了斯嘉丽的加冕典礼后,小黄人三人组仓促逃生,遇到了德州电锯杀人狂。
24.为了对抗斯嘉丽,Kevin进化成了进击版。
还记得当年快要上映的时候内心是多么期待,存了很多小黄人的图片,还买了很多小黄人的周边,只要看到小黄人就觉得心情愉悦,我好像很少为一个动画形象这么疯狂过。
虽然这部电影是以卖萌为主的,但又不仅仅是萌,内容上充满了笑点。
从整体上看,故事结构很完整,讲了小黄人从生命诞生伊始的寻找Boss之路。
很多情节也设计得很有创意,比如披头士过斑马线、石中剑的传说等等。
最后小Gru的出现完美地和《卑鄙的我》衔接上了,小Gru和Kevin的对视还让我激动了一小下下。
这部电影充分证明了小黄人一直追寻的大坏蛋并不适合他们,最适合小黄人的只有Gru!
我觉得小黄人语莫名的好听,和他们的外表一样可可爱爱,不敢相信竟然是导演一个人的配音,明明能听出不同角色个性上的差异!
毫无疑问,三个小黄人中最惹人喜爱的是Bob,他实在是太太太可爱了,完全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乐天派,又单纯又善良;Kevin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极具冒险精神,有智慧,有担当,颇具领导风范;Stuart绝对是团队中负责搞笑的那一个,他对音乐的专注和热忱倒是丰富了他的性格色彩。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突出表现了小黄人们忠诚、团结、乐观、幽默的良好品质,这些更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总之,作为一部系列电影的前传,这部作品基本上没有瑕疵,小黄人成功地挑起大梁从配角转变成主角。
他们原本就只要萌就够了,更何况是萌到把人的心都融化了呢?
没看过《神偷奶爸》,听说小黄人是《神偷奶爸》中 的角色,由于比较受欢迎 来了部 自己的片子《小黄人大眼萌》。
从小黄人寻找卑鄙的主人开始 从恐龙时代,原始时代,古埃及,黑暗时代,拿破仑 中 每次为主人服务都能把主人给整死,这些主人们被小黄人“失手”害死之后,被困在冰洞之内小黄人们愈发焦躁不安,于是小黄人凯文,斯图尔特、及鲍勃决定挺身而出,去到外面的世界,再次寻找可以效劳的主人,然后到了 美国纽约,英国,主人一个换一个 从中给观众介绍了历史也反应了每个时期的一些情况。
三个主要的爱香蕉的小黄人 凯文,斯图尔特,鲍勃,外形大眼萌。
凯文比较适合做老大,爱吉他的斯图尔特,爱宠物熊的鲍勃。
说说影片的萌点 每次主人被蠢萌的小黄人整死时,三个小黄人来到纽约时换成牛仔背带裤,小黄人在冰洞时,凯文变大时还有哪块 不记得了 影片比较适合孩子看又有点不适合 孩子也许不了解历史 只能看看小黄人搞笑点。
“真实事件,荒诞表现”“bulubulugaga、alikada、babikahahaha”这段非人类的咿咿呀呀,来自小黄人语录。
虽然听不懂他们每天叽叽歪歪在说什么,但是根据他们夸张的动作,我们依然可以无障碍get到他们的点。
神神癫癫贱萌贱萌的,配上看似正经,其实鬼知道它们在说什么的小黄人语言,好像还挺对我们胃口的小可爱们就诞生了。
那小黄人们之间交流的语言到底是什么呢?
在电影当中小黄人的对话杂糅了多国语言,其中缘由看过《小黄人大眼萌》的小伙伴们肯定知道。
小黄人大军们在进化过程中,抱着鱼石螈、霸王龙、拿破仑等大佬的大腿......游历了世界各地,最后才找到了现任主人格鲁。
因为“命途多舛”的身世,小黄人的语言进化过程就像在一所世界语言大学之中,但是又因为他们跟随过的主人太多,身边的语种变化太多太快,学习过程中又“常常不得法”,总是学了一个音节或者短句就结束了,而这最终形成了小黄人独特的“语言”。
这样说来格鲁也是蛮惨的,本来好好说英语的一个人,现在突然要精通一门算不上语言的语言,突然感觉心塞住了。
这里有一篇“小黄人词典”,我们可以从中感受一下格鲁的心塞。
图片来源于网络总结了一部分出现过的各国语言,一起来看一下:来源于意大利语的有: “Ti amo”:意思是“I love you”(我爱你);“Gelato”:意思是“ice cream”(冰淇淋),小黄人欢呼着“Galato”,如吃货一般向冰淇淋车冲去。
来源于英语的有: “Banana”:代表香蕉,小黄人的最爱;“Boss”:代表老板,特工把格鲁带走的时候,小黄人就喊了一句“Boss”;来源于日语的有: “Hayaku”:意思是"Hurry up"(快点),小黄人坐船的时候对同伴喊道。
“sayonara”:意思是“Bye-bye”(再见)。
来源于西班牙语的有: “Sí”:意思是“yes”(是的);“Para tú”:意思是“for you”(给你),小黄人给艾格尼丝送独角兽时,就说了这句话。
其他还有: “fai di la”:意思是“Hurry up”(快点啦),来源于粤语;小黄人还说过中文的“我来啦”和“对不起”;骑马的时候说了一句“驾”。
但熟知小黄人电影史的我们都知道,小黄人最早出现在《神偷奶爸》系列当中,仅仅是作为一个配角存在。
早在那个时候,《神偷奶爸1》《神偷奶爸2》中小黄人混乱的语言就已经出现了,而《小黄人大眼萌》直到2015年才上映,难道这是导演皮埃尔·柯芬精心布局的结果吗?
就像JK罗琳一样。
在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开拍的时候,斯内普的真实身份就已经开始布局,哈利波特三小只都收到过暗示,包括斯内普的扮演者艾伦·里克曼都是JK罗琳精心挑选的悲情人物,看过我每日彩蛋的人都知道。
但显然小黄人系列的导演皮埃尔·柯芬是个逗比,他曾在2013年的电影简介中这样说道。
[Pierre Coffin:]......and I have them speak Indian, French, English, Spanish and Italian. I mix up all these ridiculous sounding words just because they sound good, not because they necessarily mean something. 皮埃尔·柯芬:“我让它们说印第安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我把这些好笑的词混在一起,只是因为这样听起来很玩,而不是因为它们一定意味着什么。
”甚至有不少小黄人的配音就是这个逗比导演亲自上的。
坦白讲,小黄人的语种之谜,其实就像全国方言大杂烩,可能你听得懂某个地方的某一句方言,但是全部都听懂除非你就是小黄人本人。
所以,如果我们想“钻研”透小黄人语言,只能无限循环小黄人出场的所有电影了。
我的主业是挖掘真实电影背后的故事真故电影 微信号:zhengudianying 关注真故电影每天一则经典电影背后的真实彩蛋
在之前两部中《神偷奶爸》中,小黄人虽然是配角,却凭着蠢萌又神经大条的形象抢足了戏份。
最新一部《小黄人》干脆把整部电影都献给这些胖嘟嘟的小怪物们。
小黄人们当上了电影的主角,依然状况不断,把整部电影都搅乱成了狂欢派对。
小黄人神秘的历史也在电影中揭晓。
原来这些小黄人在恐龙时代就已经存在,比人类还要悠久。
他们有伟大理想,就是要服务地球上最卑鄙的主人。
在小黄人扭着屁股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无意间见证了许多有趣的历史。
古代最开始是恐龙时代。
小黄人果断选了看起来最凶猛的“小短手”暴龙当老大。
暴龙是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型肉食性动物之一。
暴龙很受科幻电影的欢迎,经常在电影中大吼一声就狂奔起来追逐主角。
可是在小黄人面前,暴龙显得有些笨拙,还被这些“衰仔”害得掉进岩浆。
其实许多化石证据表明暴龙并不灵巧,甚至不会大吼。
在小黄人善良天性面前,暴龙终于找回自己,摆脱科幻电影的愚蠢设定,重新变得笨笨哒。
镜头无意中扫过许多火山爆发的场景,这也符合恐龙灭绝的一大假设:超级火山爆发造成的环境突变。
恐龙时代之后,小黄人就遇上了人类。
随着埃及文明崛起,小黄人觉得自己找到新主人。
古埃及文明简直就是古老的代名词,从公元前3000年延续到公元前332年。
古埃及文明经历无数朝代最终灭亡时,秦始皇都还没有统一中国。
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馈赠。
尼罗河定期的泛滥,给古埃及人带来适宜耕作的沃土。
等到水退之后,农民只需在地里撒上种子,让牲口踩一下,就可以坐等丰收了。
在农业富余的支持下,古埃及可以有足够的民力来为法老建造金字塔陵墓。
只可惜,小黄人犯了个小小的工程失误,用金字塔压死了法老。
小黄人并没有气馁,他们黄色的小身影很快照亮“黑暗时代”。
所谓的“黑暗时代”是指中世纪,大约从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
后来的文艺复兴学者认为这个时期的欧洲社会停滞、文化落后、宗教迫害严重,所以把它称为“黑暗时代”。
事实上,中世纪并非一无是处。
在这个时期,西北欧经济得到开发,孕育了一些重要的近代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等。
而高耸的哥特式教堂也极具审美价值。
小黄人在一个哥特教堂中找到了新主人——吸血鬼德古拉。
他的原型来自罗马尼亚大公弗拉德三世。
据说他酷爱用木桩把人刺穿,土耳其人甚至传言他一次把两万人刺穿,任其腐烂。
这么一个恶人,也因为小黄人好心拉开的窗户而灰飞烟灭。
小黄人的下一位主人是拿破仑。
这位科西嘉人从小兵做起,稳定了法国大革命后动荡的政局,并凭借天才般的军事指挥能力击败欧洲王室的围攻,成为法国皇帝。
皇帝还让他们加入最重要的兵种——炮兵,足以看出拿破仑对小黄人的信任。
要知道,炮兵是拿破仑的王牌。
他最重要的军事胜利,都有赖于灵活机动的小炮。
小黄人显然参加了远征俄国计划,在冰天雪地中为皇帝开炮。
只是一不小心,小黄人一炮把拿破仑本尊轰飞。
当然,一场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由英雄或小黄人决定。
当数目庞大的法军难以在苦寒的俄国获得补给时,就已经注定是个败局。
无论如何,小黄人还是被当做替罪羊。
他们被迫隐姓埋名,等着再次出山。
1968年的美国与失败相比,平庸更让小黄人挫败。
即使理想已经遭受了无数次打击,他们还是再次出发,勇敢去追梦。
这一次,为了找到新主人,他们到了1968年的美国。
1968年距离二战有二十多年,“战后一代”已经成长起来。
美国以超级强国的姿态傲视世界,德国和日本的经济也以奇迹般的速度快速发展。
但富足并不意味着安定。
美苏争霸是世界的主旋律。
为了与苏联对抗,美国直接参与越南战争,却陷入战争泥潭。
借助1960年代才大量出现的彩电,媒体很快把真实的战争画面传回到国内。
美军的战争暴行被披露后,反战呼声高涨。
民众四处游行,在芝加哥、纽约、华盛顿举行大型集会,要求美国从越南撤军。
初到纽约的小黄人,也毫无理由的热情反战。
与此同时,美国的民权运动也在高涨。
黑人民权、学生运动、妇女运动此起彼伏,对主流文化提出挑战。
1968年,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嬉皮士运动也应运而生。
年轻的“战后一代”用叛逆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对权威的不满。
这些嬉皮士服装奇特,吸大麻,推崇性自由,反对安逸的中产生活。
根据这一年的调查,纽约75%的学生都尝试过大麻。
很多嬉皮士都来自于富裕家庭,却愿意在马路边搭便车,从一个城市流浪到另一个城市。
小黄人也聪明的学会了这一“搭便车”方式,只是他们的目的不是“爱与和平”,而是寻找卑鄙的主人。
年轻人的不满情绪还反映在流行文化上。
同样叛逆而自由的摇滚乐,也在1960年代成为时髦。
许多传奇性的乐曲都是在1968年推出,比如披头士的"Hey Jude",大门乐队的"Hello I love you",西蒙和加芬克尔的"罗宾森夫人"。
在这些歌曲中,歌手鼓励听众打破世俗,以独立的精神来生活。
这些摇滚乐队的演唱会能聚拢大量人气,气氛热烈而疯狂。
“那谁”乐队的主唱就在一次表演时热血上脑,把手里的吉他都砸了,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摇滚动作。
小黄人大概是受此影响,也在一段疯狂演奏后,酷酷的砸烂吉他。
面对分裂的美国,1968年参选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提出竞选口号“让我们团结起来”。
小黄人登陆纽约时,正看到他的竞选广告。
尼克松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从越南全面撤军,废除南方的种族隔离,还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阿波罗11号也在他任内成功登月,在太空竞赛中领先苏联,让美国长出一口气——虽然登月的照片有可能是摆拍的,还被小黄人偶然撞见。
然而,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不诚实的表现,导致他被迫辞去总统职位。
显然,除了有能力有作为,美国民众对他们的领袖还有别的要求。
英国皇冠小黄人在美国找到女魔头斯嘉丽,成功当上她的随从。
斯嘉丽派给小黄人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夺取女王的皇冠。
帝国皇冠是英国王权的象征,常常用于加冕仪式和重要典礼。
现在的版本是1937年重新制作的,共使用了2868颗钻石,273颗珍珠,17颗蓝宝石,11颗祖母绿和5颗红宝石。
当时的英国依然是“日不落帝国”,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来自南非、印度等地的宝石,也象征着女皇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权。
然而随着殖民地解放,英国早已不是往日的“日不落帝国”,帝国皇冠也有些名不符实。
更何况,经过“光荣革命”的英国早已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斯嘉丽对皇冠的渴望,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执念。
这么多宝石做出的皇冠自然很沉重,女王也不乐意天天戴着。
皇冠很多时候就放在伦敦塔里展览,直到重要典礼时才被“请”出宫。
伦敦塔位于伦敦市中心,实际上是属于英国王室的一处城堡。
它的功能很丰富,既是国王的宫殿,也是关押重要犯人的监狱,还是牛顿监督铸币的地方。
保卫森严的伦敦塔曾经关押过许多重要人物。
亨利八世在这里关押他的情妇安妮博林,理查三世在这里关押废黜的侄子,一战和二战时的德国间谍也被关押在伦敦塔。
如今的伦敦塔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小黄人假扮成游客,成功混入伦敦塔。
但不走运的是,皇冠正好被女皇戴出宫。
小黄人只好在马车里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展开了一场争夺战。
但小黄人的能力战五渣,眼看就要被逮捕,却不经意从石头中抽出一把剑,诡异的成为了英国国王。
“石中剑”的故事来自于亚瑟王的传说。
在传说中,亚瑟有一次急于比武,从石头中拔出一把剑,被预言会称王。
后来,亚瑟在魔法师梅林和圆桌武士的帮助下,果然成为英格兰的王。
亚瑟王是虚构的人物,真人原型可能来自6世纪抗击萨克森人的一位不列颠人首领。
无论如何,亚瑟王的故事还是在民众中广泛流传,并被改编成各类文学和影视作品。
故事的最后,小黄人打败了阴险的斯嘉丽,把王位归还给女王,并去追随新的主人。
他们暂时生活在公众视野之外,等待着下一次亮相。
相信在女王的传记中,一定不会忘记小黄人英勇而伟大的贡献。
但小黄人已经不需要传记作者的二次加冕。
他们传说早已超越历史,永远铭记于人心。
历史如浮云,唯香蕉与爱不可辜负。
改编自我的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504644191/
这种为了卖萌而卖萌,所有的一切都为卖萌而服务的动画,和三流偶像剧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完全的垃圾制作,垃圾的剧情,垃圾的设计,搞不懂这种完全不配称之为电影的鬼东西拍出来干嘛?连富春山居图都比它更像一部电影,好歹人还有剧情呢?你有啥,除了哄孩子式的耍宝扯犊子什么也没有,本片真应该加一句:本片适合于智商3岁及以下儿童观看。
除了卖萌一无是处。幼稚又难看。
卖萌到了讨好的地步。
我不觉得精华全在预告片里诶,别的地方一样好多笑点呀。萌死了。全程笑点不停。就是看的超级开心的一部,比第二部好看多了~好爱小黄人!Gru小时候好可爱!
2023.10.27重温
喜欢各种英国梗
没有核心价值,就是装萌
本年度最没有想象力的中文译名——小黄人
披头士Abbey Road神梗wwwwww
剧情实在是生硬低龄化,圈钱嫌疑明显,另并没觉得多好笑~
比想象中好哈哈哈,全场靠猜,最喜欢斯图尔特!
很搞笑,搞了很多电影,很多经典
想不到我居然为了Sandra Bullock看了这部电影~
一部不如一部。★★★
我们从哪来,我是谁,我们去哪
没什么剧情
二刷,简单来说小黄人就是个超越物理定理化学定理各种定理的神奇生物的存在。比较喜欢Overkill这对CP,有些互动的小细节真的很有爱啊,做得依旧是很精细,虽然高潮部分的戏份有点老套了,但是最后Gru出来的时候还是非常激动啊,看来小黄人当主角的电影还是会不自觉被Gru的光芒给盖过哈哈哈哈。
7.0/10 分。初看,蓝光。《卑鄙的我》剧情都基本忘光了。。。
看睡着了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