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给低分的人,这明明是一部不错的片子。
没有乱七八糟的小鲜肉和小花,没有“话剧腔”,每个人演技都炸裂。
编剧上虽然结局流俗了些,虽然整体演员年龄偏大,但是整体剧情节奏、个体的细腻演绎,比很多垃圾片强太多了!
这才五分?
太扯了吧?
这是一部至少7分的电影,别被豆瓣总分数骗了。
曾几何时,香港电影辉煌无限,被称作是“东方好莱坞”,尤其是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香港为华语电影留下了太多的经典回忆。
即便是在香港电影势微的当下,一众香港电影人还是为香港电影复兴大任赴汤蹈火,所以今年我们看到了古天乐主演的科幻巨制《明日战记》和刘青云主演的警匪大片《神探大战》。
从这两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香港电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重危机,也可以明显看到香港老一辈电影人的倔强。
在当下以数十亿票房论英雄的年代,《明日战记》和《神探大战》两部影片明显处于下风,甚至两部影片票房之和仅是开心麻花出品的喜剧电影《独行月球》的一半!
断然是当下观影群体和观影口味的变化,但依旧难以掩盖香港电影的危局。
其实说起来,同是在今年上映的另一部香港电影《边缘行者》要更惨,这部集十多位老戏骨、情怀、正宗港味于一体的影片,最终票房仅有1.66亿,豆瓣参考评分5分。
《边缘行者》的导演黄明升,出身于成家班,是香港著名的武术指导,曾经参与过成龙的多部经典影片,本次在他的这部影片中集结了任达华、任贤齐、谭耀文、方中信、张兆辉、洪金宝、曾江、关礼杰、林晓峰和陈国坤等十多位香港电影的老面孔。
影片故事设定在97前夕,香港的大社团新联盛面临着话事人换届,而英国的鬼佬们则居心叵测,不仅试图控制社团做非法交易,更是不断设计陷害华人警察,而新联盛的新话事人阿骆则进行绝地反击。
其实这部充满情怀的影片,并未有明显创新的部分,类似片中卧底、黑警、话事人竞争、洗白和从政拉票的情节,我们会发现在很多的香港老电影中都有,尤其是当一曲《当年情》唱响的时候,情怀会一涌而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部影片更像是很多香港老电影的集合体。
像是这种以情怀为卖点的电影,大部分时候的观影群体很受限制,对于很多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是不太感冒的,这也是造成商业表现不佳的主因。
虽然导演黄明升拥有丰富的动作指导经验,但是作为一部成片的导演来说,显然没有他在动作指导领域那般得心应手,在这部《边缘行者》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到,在剧情的处理上显然缺乏一定的掌控力,导致影片的实际观感像是在看TVB的剧集。
任贤齐在片中出演的阿骆属于是核心人物,有关这个角色的设定,首先他是警方卧底,然后他是社团人物,他游走于黑白之间,这个角色与《无间道》中的梁朝伟很像,只不过后来的绝地反击让阿骆这个角色显得复杂了一些,但是人物转变的太快。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不客气的说,除了可以一睹老一辈香港演员们的风采和拉起一部分人的情怀之外,剩下的部分就显得无力了。
【END】
一个电影故事都讲不好,你拍它干嘛呢?
浪费一帮好演员!
把每个人都拍成精神病了 正常人干不出这些情节 没一个人能说通的为了那点政治正确 给所有角色线往上靠还能再明显点吗?
生怕跑那个题是吧 怕大陆过审问题 走海外线上流媒体 也不至于回不了本吧 好片子不怕没观众实在不想说啥了 字数不够不让发出来真的 多花点钱 雇点编剧 写个剧本出来很难吗?
2022年了 投资人长点心吧
看了最喜欢的TVB风港影,听了整整近2小时的粤语,好带感。
见到从小喜欢的港影里的每一个角色,时光像退回到我小时候,满满的回忆杀。
不可否认,该片的上映就是贩卖怀旧情。
但我,照单全收。
记得读书时,我们老师组织讨论过一个话题,程序的非正义会不会影响结果正义。
这片子男主的结局,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可惜的是,现实中往往难以两全其美。
像英国佬这样玩弄各种、蔑视践踏他人生命的祸害,这样的结局怎么可能叫他痛彻觉醒?
……结尾,理想化。
一、本来觉得没啥可写,毕竟港片+动作这两个元素,已经可以涵盖很多东西,想要拍出新意,不知道导演还有没有机会?
反正这部片子不成。
先说下演员。
主场的一众男星应该都算是“老戏骨”,任贤齐、任达华、方中信……各位大咖也算是实力派,也有过出演此类作品的经验。
所以在人选上大概是没有问题。
然后是剧情。
剧情倒也不复杂,有多个前辈借鉴:《无间道》系列,《寒战》系列,《黑社会》系列。
甚至某种程度而言,可以算是三部片的“糅杂”:资深卧底、钢英余孽、社团交接……这三个元素都在其中。
元素多也并非坏事,我们的日常亦是无数的线串联起来。
最后是内容。
这个是最核心,亦是最大的败笔。
核心不清晰。
兄弟情谊?
卧底心思?
权力斗争?
好像都没有讲好。
珠玉在前,更显本作无力。
如果不讲具象的线索,抽象线索也没有写好。
《无间道》里面发生了诸多事情,都可以用“无间地狱”一条线索串联起来。
《黑社会》可以用青红帮文化串联起来。
《寒战》可以用两国文化差异串联起来……单在这里什么都没有。
没有线索,人物的张力便是无头苍蝇。
但老戏骨还是老戏骨,在导演和编剧还没看清楚之前,已经先行一步。
任达华的演出非常在线,但可惜由于场景、台词、剧情的限制,未能将人物演绎到更好。
比如说,作为帮派大佬,他的兄弟情、驾驭力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作为一个社会“顶层”,察觉到时代、社会的变化,期望另谋出路的心思也可见一斑——小弟们可以纠结于生死对错,大佬不得纠缠于此(电影临近结束任贤齐的饰演还算到位)然而剧情并没有让他有更多作为。
二、如果给这个电影提建议,会怎样?
首先,在立意上会参考《寒战》。
这个电影b站up主【嗑书的阿冉叔】有详细解说。
这样人物立意会比较高,而不会只局限于黑帮打打杀杀。
此外,故事也会有足够的纵深让人物施展。
比如电影里面的三条故事线:新联胜发展和交班、警队查黑无间道、顶层权谋;这三个东东虽然已经有前面三部作品呈现,但依然还有不少可以刻画的地方。
比如说,任达华的角色塑造。
从底层起步,以暴力走到大佬位置,统管好几万人。
可谓是暴力的顶峰,但是到了这等层次,暴力已经不足以为所有事情的起手式,社团利益、叔伯前辈、小弟好处,这些都是一个管理者所要处理的。
再加上94年前后,“暴力”越发鼎盛也越发无力。
这时候的大佬必然要面对那个他所不熟悉又不得不面对的社会和场景。
此处生出的诸多感受和情绪,可以细细道来。
又比如说,方中信。
这条线在电影中表现甚至不如任贤齐,过于死板和僵硬。
立身正义却没有实行到正义,甚至助纣为虐,这里大概可以在连续剧里拍十几集。
同理,警察的群像描述也过于模糊,过于生硬。
当然,即便考虑避免被和谐,也可以轻描淡写加一点点生活镜头。
群像描述的是人,不是像。
任贤齐角色其实是有蛮大的操作空间。
虽然说卧底心态之类的无间道已经拍得很完美,难道就没有出路了吗?
有,电影已经拍出来了,跳出黑白的束缚,追求真凶。
但前面的帮会斗殴铺垫过长,导致顶层权力斗争这一部分过于仓促就结束。
卧底生涯这一段其实可以适当减少,甚至直接引用无间道内容协助观众脑补也是没问题的。
重点可以放在角色对黑、白两种力量的觉悟——社团和警察不过是更上一层的棋子,从而下定要做棋手的决心。
这里可以适当再展开一点,包括角色转换之后的心态、行动等。
这种转变必然与原有身份有所冲突,这里也是可以大写特写的。
此外,一些“路人甲”也可以有很多故事。
社团内的“金爷”代表着上个时代的生存法则,那在这个时代如何?
那些看起来软弱无能的“叔伯”,真的毫无亮点吗?
警局里的另一个卧底饰演得还不错,但群像实在模糊,不过也不打紧——如果拍摄重点不是他。
权力高层的刻画也是十分欠缺,只有形,而无神。
爱奇艺出品的黑社会题材港片。
时代背景定位于回归前的1994年,故事则把融梗这一手段发挥到了极致——刚开始有点《无间道》的意思,但警匪卧底的戏码还没机会展开,突然影片就变成了《黑社会》,谭耀文版“大D”还没来得及怎么嚣张,一连串莫名其妙的降智反转再反转后,影片调头就开始致敬《黑金》……最后一幕是主角在法庭上揭露一个事实——当年港英当局的英国鬼子全是王八蛋,豢养黑社会贩毒,赚来钱投入资源把持城市政治经济命脉,操控社会运转,全面压迫香港百姓。
总之,这就是一部在情节设计上精打细算、投机钻营,而在故事主题方面则对目标观众极尽投其所好之能事的电影。
无奈,在具体故事内容的呈现和角色塑造等方面,这部没有灵魂的片子留下了各种槽点(特别是主角任贤齐……大多数时间简直灾难般的存在),因而成品质量相对于其试图模仿的几部港产经典电影而言,只能算照猫画虎的水平。
总体看下来很一般,不过特别喜欢港产电影的不妨一看,倒是能看到一大堆许久没见的熟面孔。
衣服穿的都挺有品的,酒吧装修调调也不错but电影完全不讲逻辑,警察竟然到卧底家里,是不是有点儿戏了????
两个卧底还能闻味道就认亲了?
你两咋不滴血认个亲呢??
一箱箱毒品放在社团的关帝像前,这个是天天拜的,你这警察来了不是一锅子端了吗?
还特么上来就问是不是帮罗警官做事?
阿sir啊,你是不是有点过分尊重警察呀,作卧底的,你不得装的更像警察吗?
开口就暴露了吧;家务是清场,半途警察来干扰,这不是明摆着要保护自己人,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不得派人跟踪查明真相吗?
被人拿机密文件“冤枉”你也装装样子,自证清白好不好,直接跑啥意思?
潜台词?
哎呀,卧槽,暴露了,run?????
感觉就是为了拍打戏儿拍打戏,算爆中枪,你拉着算爆跑路,你倒是拉着啊,散手是啥意思?
中间电话互打摸底的情节,是干嘛使的?
压根没有用到,拍的是毫无关联。
无间道好歹有个摩斯密码。
您着到好,确认一下是不是缴费停机了吗?
况且且且,你电话号码哪里来的,我看了半天还以为是留给你的笔记本里的马票六合彩数字中间夹杂了电话号码的秘密,原来是我想的多了。
真的,灰化肥挥发会变黑化肥,黑化要有点逻辑几急急急急鸡鸡好吧。
无力吐槽了,港片拍成这样,还是让内娱卷吧。
真的,服装我给个5星,任贤齐不像黑社会,口音就自带卧底身份了。
开口心态软,终归是流泪到天亮.
粤语版和国语版我都看了,国语版不够力,粤语版非常带劲,任贤齐前后的反差,都很好,国语版几个主角的配音都不行,过于嫩,太拉垮,只有任贤齐原声,就显得独树一帜。
粤语版非常和谐,整个片子的感觉就来了,大家千万别错过,虽然不算顶好,但对于我们港片爱好者来说,还是挺不错的,任贤齐,任达华,方中信都是我的心头好,谭耀文演坏人还是一样嚣张跋扈,哈哈哈。
不得不说本片的宣传真是打的一手好牌,提前13天点映,把各大影评网站打的措手不及,吸引着港片的忠实粉们前去消费,但这观影体验真是大打折扣,真切感受到被透支的港片情怀。
说回电影,节奏混乱,配乐乱用。
既然本片在后半段着重写任贤齐,那你为什么在前面要花那么大的篇幅写其他人,任贤齐的大哥与三位兄弟,为了话事人轮着领盒饭,导致前面的那些动作戏,很大一部分成为了废戏,要是想用其他人的离去来衬托任贤齐的心路历程的话 能否认真打磨剧本,剪辑的时候能不能走点心,浪费一大帮有演技的戏骨们有意思吗?如果想用这种兄弟情来反映香港回归的话,那能不能让这种比对更加强烈?感觉一大部分时间任贤齐都在成长路途中。
而且既然任贤齐是卧底,能不能在卧底是否暴露那方面多下点功夫,凌乱的动作戏消磨了紧张的悬疑刺激感,观影体验大大下降!
最致命的其实是剧情,看得出本片借鉴了《无间道》,《黑社会》,《杀破狼》等港片,但什么都想得到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得不到,一边说着警察与卧底,一边说着话事人的竞选,强烈建议编剧去看看《新世界》,看看主角是怎么黑化的。
当然拍不出来黑化的情况下能否主次分明一些? 更恶心的是编剧以为观众是弱智,任贤齐的卧底身份既然暴露,那他为什么还能有机会参加话事人的选举?在搭配后面任贤齐再次卧底帮警察打倒高层势力的不连贯剧情,真的当元老和叔父辈都是傻子么?任贤齐随便吼两声就直接成为话事人了?就算卧底身份暴露还要竞选话事人的话,应该在电影中着重笔墨来刻画任贤齐的心境,如何用强而有力的话语来说服元老们,就像诸葛亮舌战群儒那样,但本片没有,真的当元老们都是傻子吗?
交给一个只会吼两句的警察卧底,那社团不就真的完了? 现在的香港电影工作者们还说香港电影不应该只有警匪动作片,应该各大类型片百花齐放,我只能说也就是想想吧,现在的香港电影,除了警匪动作片,其他类型片能赚到多少钱?不赔钱就不错了还想着百花齐放?况且警匪动作片都很难做到一定赚钱,真的就以为未来风光无限?还以为生活在上个世纪?早就陷入一潭死水了。
自从2020疫情后,香港电影开工变得愈加艰难,影片数量也在减少,其实全世界都有这个趋势,只是中国香港更加明显。
现在只要有什么电影要开工,香港的媒体都会来凑热闹,大肆报道,早早为电影造势宣传,导演与演员们除了讨论细节,大多数都在诉苦,诉说香港电影的处境愈加艰难,可是你不能摆烂啊!
就像是每天都在摆摊的乞丐,大打同情牌用最大化的利益严重透支这香港电影的情怀,相信当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喜爱港片的观众后,香港电影便真正走向死亡!
[D+]1.世界上本没有边缘行者这部电影。
抄的东西多了,也就成了电影。
导演,你用这么好的阵容敷衍我们,你对得起我们吗?
rnm... 好吧,我看这部电影压根没有出钱😏2.看完本片以后再追忆以前的老港片,相信每个人都会感叹一句:时代真的变了啊。
曾经黑社会都是强肉弱食,尔虞我诈,而今,黑社会老大都这么仁慈了吗?
一言不合就让位,对卧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曾经那个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的任达华去哪儿了?
3.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类似《无间道》的电影,再后来,我竟然看到了《黑社会》的影子。
正当我以为电影会在这个时候结束时,内容突然回锋一转,突然变成了一个类似《追龙》的小人物逆袭的故事,最后的结局却是黑吃黑.....看到结尾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部记传片,阿骆这一生别人做不到的他都做到了4.没想到光影和背景出乎意料的不错,这是影片唯一给我带来的惊喜。
5.6分 (PS:这次观影是一家咖啡厅赞助的,要不是这次捡了个便宜,我打死也不会看这种烂片)
全给演员,剧情好迷,怪不得上的时候糊的这么狠
有很多港片的影子 也很想卖情怀 但只剩影子 却不是曾经看到过的那些港片了
该有的题材港片元素都有吧,好像还混入了点什么。zzzz,etc.
《花椒之味》三年后重看“港片模式”下的任贤齐,只可惜还是欧锦棠的声演;为了核实十六番特出、没上海报的我欣到底出没出现,还是买了点映。优酷炮制“新港剧”,另立香港部、片头几乎没有本地公司credit的爱奇艺拓展“新港片”,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大概是大湾区吧。最终的成片相当劣质,也如同近年来越发流行的模糊时间年代、疯狂加滤镜的半成品一样;你看到墙上涂鸦留下的“BLM”抑或是祠堂的铁栅栏,还有各种大白话、“英国人!”怒吼台词忍不住想笑;齐聚各路演员是最后的遮羞布与情怀牌,未来不妨真的做些什么。
其实很好看,加上了香港证据隐喻就更好了,只不过是比较主旋律,所以很多反对的人打低分。。。毕竟涉及到证据正确。。。屁股外人太多了。。傻叉们太多
我愿称之为台湾同胞当男一的港人爱国教育片,其中的隐喻就剩直接点名了。
挺纯粹的港片,一票型男集合,导演感觉是个小年轻,手法稚嫩,没用好这些大佬,任贤齐没那股劲儿,华哥感觉在这里很傻,总之,演员没问题,编剧问题很大,关礼杰打了个酱油,好像还看见陈芷菁了,这片子没有大场面、没有大悬念,很平,但为了情怀我愿意给5颗星,7.1后都是中式正步了,港片,且看且珍惜。
想说:目前的大环境下还在坚持拍电影的导演和演员,比跑去直播带货的要更值得尊敬,都没什么不好的。Respect to所有出镜的演员。小齐从政拉选票的造型好逗。前前后后演出了反差感,但是情节不流畅内容还有些冗长。看到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三种语言翻译梗和灌水泥梗。
有够无聊的
小骆自黑当卧底,长官被杀自难洗。黑白扶持做龙头,官商勾结来洗底。
旧酒换新瓶,阵容不错。不过只剩下情怀和鱼尾纹了。
为了坐上这把龙头椅,竟将兄弟送上黄泉。哪怕算准命中杀破狼,仍不知时代的斗数。官商警黑可以无耻勾结,兄弟义气竟能凭空消散。在人鬼难测的世道,居黑白难辨的江湖,谁能入命宫,谁是护身符,什么水能金盆洗手,什么运能洗白命数。卧底太久,已分不清自己是贼是兵,身居高位,早分不清自己是官是匪。
任贤齐演的还是挺好的。亦正亦邪。从高中时候就希望的一个人。恶人永远除不尽。
还可以,老瓶套子里装当代的忧愁,无非那几种关系,警队里有黑J,社团里有义士。任贤齐是主角,但谭耀文风头也不让人。无间卧底加夺龙头棍,以前杜sir电影讲北方钦点话事人,今天说借西人的势力夺权小心引火烧身,背后还有九席直通车勾结。今时今日难免看个港片都在解code。方中信陈炜那场背后涂鸦都BLM了。任达华的老大是传统港片心慈手软的义气头领,以为已经够理想主义了,没想到卧底转做黑社会老大的最终目的是自首,简直理想主义天花板,法庭一套慷慨陈词我旁友说:简直选特首啦。动作戏太晃太抖,赶紧高帧率吧
香港黑帮片有也充满了忧愁和疲惫感,没想到这么复杂,虽然也套路,充满了政治隐喻,皇冠变成紫荆花,香港、香港市民也还是边缘行者,
能在电影院里上映的黑帮片也只能拍成这样了,主角是不可能黑化的。剧情尴尬任贤齐在这里演技也一般,明明以前演银河映像黑帮片的时候挺好的呀……选话事人的部分很像《黑社会》,但可惜大概永远拍不出《黑社会》那么现实的黑帮片了……但我还是喜欢任达华
吃老本 政治正確新高度 還亂搞一通 但是真好笑 當年情響起時原本應該煽情可是卻變成了喜劇 溫哥華影院記
是不是现在拍黑帮黑jing的戏都要放在97之前,前半部分充其量是老套,后半部分神兽一样的剧情看得我目瞪口呆,不是人物会做什么,而是编剧需要人物做什么,各种发展简直不能更扯,任达华像是个带了好几个孩子的老父亲,任贤齐糟糕的演技让最后的法庭演讲变得又尬又好笑。林嘉欣打了个酱油,曾江这个时候的状态已然不太好了,河国荣怎么演了这么多年的戏演技还是不行。
90后的朋友问我,点解要去影院睇港片吖?这种片网上有看看就得了啊。我說,我要去支持一下吖。20年前的我不曾想到会有这样的对白。如果任贤齐和任达华一起死掉又或者和方中信最后死掉,我会给5分。情怀2.分半。演员二分半。从小陪我长大的演员们从英气逼人到垂垂老矣,曾江还在上个月过世😰。再多不舍,也一如涛涛江水,或急或缓的逝去。ps华叔太帅了。谭耀文变肥仔了。。多希望这场戏不要落幕
这拍的什么几把玩意,盆菜大乱炖啊?又要搞兄弟情,又要搞扫黑除恶,又要搞无间道,又要搞中英政治戏码,又要搞黑社会话事人选举,剪辑乱七八糟,故事乱七八糟,人物乱七八糟,一切都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