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之前是很期待,因为之前看过该片的预告片,画面很是优秀,但对于该片的片名不是很满意,《大闹西游》,听上去像山寨电影一样,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这是一部很好看的动画电影,所以各位不要被“先验论”蒙蔽的双眼,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该片的本质。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大闹西游》核心受众很明确,以少年儿童为受众核心,这一点不得不说该片的定位很准确。
而且作为“西游IP”类作品,本片对于脍炙人口的故事进行了大胆颠覆的演绎,且在全新的故事中,又不失“西游”的传统精髓,这一点值得肯定。
电影构架了一个虚构的拟人化世界,一个小蓝猴孙伍元因为常在舞台上扮演孙悟空,所以经常幻想自己就是美猴王,导致大家的嘲笑备受冷落。
一次阴差阳错的机遇,孙伍元来到了“西游记”的世界,遇到了孙悟空,他需要借用孙悟空的金箍棒,向小伙伴们证明自己,完成自己的梦想。
从这部电影的设定来看,编导脑洞很大,为什么呢,因为电影用拟人化的世界观,将书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二元结合起来,有点类似“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感觉。
现实中百无聊赖的小蓝猴孙伍元,与西游世界中孙悟空相遇,勾连其两个世界的情感维系,该片将一个带有阴谋和热血的故事,在西游题材的格式下进行全新演绎。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孙伍元遇到的孙悟空,正是三打白骨精之后,被唐僧赶走的孙悟空,结果却因消沉暴饮暴食,变成身材肥硕,成了“猪悟空”。
昔日胖大的美猴王与小巧的孙伍元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及将金箍棒作为夺宝核心的设定,对经典角色的大胆演绎,这才是该片脑洞之处。
但不要以为这是一部完全颠覆的作品,因为本片的核心主旨,依然是“西游精神”,那就是友情、责任与勇气。
从这方面来看,电影面向的就是儿童阶层,因为本片中小主人公的成长渲染,是剧情的推动力。
这一点包括中外各类动画各类本质都是一样。
该片核心内涵,是关于勇气与梦想,关于成长与责任,完全摒弃了其他动画电影中为了吸引成年人而设置的假纯真。
小主人公孙伍元,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超级英雄的少年版。
超级英雄向来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级人物,尤其是男孩子。
为了追逐梦想,他敢于孤身闯入西游世界;为了证明自己接受孙悟空的特训。
然而为了寻找金箍棒证明自己,他也走过弯路,被邪恶的牛魔王所利用。
这部电影其实让人想起了皮克斯经典动画《勇敢传说》,小主人公孙伍元的形象在这个冒险的故事中,就是一个具象化的超级英雄。
他为了自己梦想去打拼,但摆在他面前的,是无数的阻力,不仅仅是面对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有来自的邪恶力量的诱惑。
所以,这是该角色的成长动力,只有重新振作,只有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勇气才会显示它的价值,这是一个从懵懂男孩变成男子汉的过程。
毫不退缩,为了梦想、有勇气的小主角形象,很能激起男孩心中的崇拜。
一个角色的蜕变,在经历与周边角色的互动之后,是向情感方向的回归。
如此俗套的故事,在各种“旧瓶装新酒”的故事模式下,幻化出各自的色彩。
而本片这个取材于经典名著的故事,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
可以说《大闹西游》在故事模式下临摹痕迹很重,但充满激情的笑料、真挚而富有想象力的映画,它并不是一流作品,但它对经典角色的塑造是如此风趣、精巧且栩栩如生,这个设定在儿童动画市场上屡试不爽。
又一部儿童主旨的3D动画电影正式宣告在中秋节档期迎来孩子们的狂欢。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画面,幕后团队为该片打造了五光十色的动画效果,无论是花果山的美轮美奂的仙境还是牛魔王魔窟一般的积雷山,视觉享受满满。
其实在被好莱坞动画高超的画质惯坏的中国观众眼里,华语动画的画面总的来说也就“那样”,毕竟国产动画工业水准与西方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但这里要夸赞的是本片画面的流畅度,3D角色建模,基于经典名著的创新式角色造型,拟人化的各位玩具角色,Q型的角色形象很能吸引小观众,而成年观众所关注的更多还是画面的完成度。
本片的动作场面几乎可以算是的华语动画前三甲的水准,这是令成年观众满意的地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一千个创作者的心里,也可能会存在着一千个不同的孙悟空、不同的“西游”传奇,更何况,在不同的时代里读者/观众的审美观等不断的发生变化,也就需要截然不同的作品。
就说“西游记”这个传承了几百年的大IP吧,吴承恩本身也是在众多的神话、传说里吸取了灵感、故事,创作出集大成者的古典名著《西游记》,而近年的影视改编则相当的热闹,不断的衍生出新的故事,或可能性,如这部即将在国庆档上映的动画片《大闹西游》,便是从《西游记》衍生而来,但又写就了普通小人物的成长传奇。
影片《大闹西游》可以说是“番外篇”,讲述玩具孙伍元虽然自认是美猴王,但因为拿不出金箍棒而在玩具世界里备受冷嘲热讽,他一心想要拿到那根可以证明自己的金箍棒,而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西游世界,并遇到了传说中的孙悟空、拜他为师,但在牛魔王的暗中挑拨离间后孙伍元偷走了孙悟空随身携带的金箍棒,他回到了玩具世界却发现这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孙伍元只有再度进入西游时空……千古文人侠客梦,而又有多少人在童年时没有做过英雄梦呢?
从小就想要当上火影改变忍者世界的漩涡鸣人,或者这个自认为是美猴王的小玩具孙伍元,多多少少有着童年时的影子,尽管在别人的眼里这种梦想是那么的可笑,但在他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凭借着勇气、能力等战胜了对手,也证明了自我。
影片《大闹西游》便是借着《西游记》里孙悟空与牛魔王的恩怨的外壳,讲述着小人物的成长、逆袭的传奇。
这不仅是打破了传统的西游故事的桎梏,更是从儿童的视角为这样的传奇、英雄梦系上了想象力的翅膀而在西游的世界里翱翔,甚至可能会随着孙伍元的认知成长而自我成长。
而作为一部当下创作的动画电影,《大闹西游》自然也少不了赏心悦目的视觉特效冲击,既有五彩斑斓的主画面,也有细致的皮毛特写,而高潮时的孙伍元、孙悟空、牛魔王的生死决战局面时,能力的层次感、画面的冲击感、场面的想象力,在剪辑、配乐的配合下,让人看得很燃,无论是儿童观众还是成年人,称得上是老少咸宜。
近期来,关于影视业步入“寒冬期”的说法屡见不鲜,观众方面对于影视消费的选择也更趋于理性化,这就需要创作者更用心的推出好的作品,至少也是一部让人看的不至于一边想要吐槽想要退票的作品。
而对于这部《大闹西游》来说,未成年人很可能会被这个色彩鲜明、想象力丰富的西游世界所吸引,甚至在孙伍元的追寻英雄梦中获得共鸣,而成年观众则不至于觉得沉闷单调。
文/司空摘星《西游记》是一座富矿,然而,给今天的孩子们看的“西游”该是什么样子,这又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最近,我去影院看了3D国产动画《大闹西游》,只觉得眼前一亮。
这部动画从内容上脱出了原来的窠臼,小蓝猴孙伍元的设定非常讨巧。
传统中,孙悟空的名号如雷贯耳,不过也存在问题,那就是他太强了,连成年人都只有仰视的份儿,何况是孩子,要跟孙悟空做朋友,总觉得没边儿没沿儿的。
所以,以往影片要么把按照老套路,继续让孙悟空降妖伏魔、求神拜佛,但要离孩子远远的;要么更是走向反面,从吴承恩原著里找回了孙悟空身上的魔性,让他回到“猴妖”的角色,让孩子看了感觉毛骨悚然。
然而,《大闹西游》中的设定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方面,孙伍元只是一只玩具猴——跟孩子们完全没有距离感,而且还是个残次品。
从“伍元”的名字来看,他应该属于那种最廉价的玩具猴,但这并不妨碍他追求与众不同的“猴生”。
他认为自己是美猴王,却因此遭到其他玩具们的奚落,尤其是那个牛大王更是嘲弄加侮辱。
于是,小蓝猴一气之下,决心去寻找真正的金箍棒,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美猴王。
故事也由此而展开。
另一方面,孙悟空被设定成了一个大胖子。
在遭唐僧驱逐返回花果山之后,他整日吃喝无度,变得大腹便便,俨然成了“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合体”。
这样的“胖大圣”虽少了几分威武,却多了可亲、可爱的分量。
孙伍元进入西游世界,为借金箍棒而拜孙悟空为师,开始漫长的求学之路。
他们虽是师徒,却怎么看都像一对父子。
让人想起每日送孩子上学、陪孩子写作业的那些自嘲到了“油腻”之年的父亲们——在孩子眼中也许正是“胖大圣”这种形象吧。
小蓝猴遇到胖大圣,这种殷殷的父子情尤为动人。
“胖大圣”嬉笑怒骂间每日督导小蓝猴练功,从混混日子到越来越用心;小蓝猴从屡屡碰壁到逐步精进,一点点成长。
这样的情景让人看了无比暖心,尤其是小蓝猴每日趴在“胖大圣”大肚子上睡觉的场景,怎么看都是我们日常家庭中的寻常一景。
小蓝猴逐步学成之后,“胖大圣”仍然舍不得放手,这何尝不是天下为人父母者的心境?
只是,他们根本不知道,牛魔王早已暗暗布下陷阱,只等他们来跳。
在挑拨离间之后,牛魔王借孙伍元之手拿到了金箍棒,一举统治了天下,改变了历史,将人间变成了“牛间”。
当孙伍元知道真相之后,决心挽回自己所铸成的大错。
他亲眼目睹失去金箍棒的孙悟空,被牛魔王击败并囚禁,内心遭遇沉重打击,但由此而变得独立,激发起斗志。
后来,他和小伙伴一起,打败了牛魔王,救出了孙悟空,拯救了全世界,而他也成为货真价实的美猴王。
这部影片中的打斗场景非常燃,特效非常好,堪比《功夫熊猫》,但影片并未渲染恐怖气氛。
我看电影时,旁边有很多儿童观众,他们表现得很兴奋,但不会感觉害怕,这一点非常难得。
影片中,孙伍元身上那种由虚荣心而转变成的自强之心,以及那种从闯祸后的忐忑到担当行动的转变,尤为可贵。
这让孩子们在娱乐之中也能受到启发,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另外,影片还有很多细节很用心,也很可爱。
比如,筋斗云成为角色之一,有了叫声,神似小狗。
还有那位勇敢、可爱、包容而又能打的琪琪,让人想起缩小版的“孙悟空和白骨精”的花边;孙悟空被赶走后,唐僧师徒打麻将三缺一,斋饭更是没了着落,三人都饿得瘦骨嶙峋,一见悟空归来,全都两眼泪汪汪……这让人看了好笑而又解气,即便成年人观影,也会觉得兴味盎然。
总之,我觉得《大闹西游》是一部国产动画片中的精品之作,也是最适合孩子看的西游题材的动画片,在这个中秋档,堪称合家观影的首选。
也希望这样的动画片能再多一点,孩子们也更快乐一点。
据说《西游记》目前是中国电影人最钟爱的IP,在某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报道说,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十年来,根据西游故事改编的影片多达40多部。
想必这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完全统计”吧,加上各种网大可能数量不止于此。
作为如此强大的IP,西游系列相比早前各种改编翻拍增加了更多的难度,因为想要摒弃掉从前别人拍摄过的风格作品,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已经有太多人拍过这个题材,如何在老话题上推陈出新是目前西游题材影视作品最应该思考的事。
提前看了近日即将上映的动画电影《大闹西游》,尽管借用了《西游记》这个超级大IP,但是对于剧情上的创新改编还是值得褒奖的。
在庞大的玩具世界里,有一只蓝色的玩具猴子名叫孙伍元,他经常以“美猴王”的称号标榜自己,但是每一次却都因为拿不出金箍棒而被所有玩具嘲笑。
此处可以看到这个玩具猴子是一个有梦想的玩具猴。
一心想要借走金箍棒的孙伍元对孙悟空死缠烂打,孙悟空在无奈之际提出了条件,让孙伍元拜他为师,学成后才可以驾驭这个金箍棒。
就这样,师徒二人开始了从师学艺的向上生活。
可事情远没那么顺利,练习功夫的过程很艰难就不说了,后来也是各种机缘巧合居然把金箍棒被牛魔王骗走了,而后牛魔王派遣百万大军兵临城下,师徒二人陷入了险境。
整部电影的剧情跌宕起伏,并且与之前各种西游记的版本都不同,而是把孙悟空与牛魔王的战斗扩展为了两方势力团伙的战斗,十分精彩。
单纯从剧情来看,《大闹西游》是一部规矩又不失亮点的剧情,摒弃了从前西游记的老套剧情,而是融入了十分具有现代感的元素和故事情节,既做到了与时俱进,又把这部电影该有的喜剧元素和历史元素全都展现了出来,增强了故事的可看性,也透过孙伍元这个人物形象传递出了一种向上和追逐梦想的价值观。
除却剧情的亮点之外,该片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是独具匠心的,孙悟空不再是苗条的瘦猴子,而变成了中年发福的孙悟空,这让孙伍元都很费解,更是让大银幕前的观众觉得有趣。
还有便是在水帘洞内搓麻将,这个画面也是太美让人不敢想,谁能想到堂堂西游记中居然能有此番场景呢。
而这些都是《大闹西游》的创新之处,实属亮点。
相比口碑佳片《大圣归来》的制作,《大闹西游》也是没有被打败的,制作堪称精良,所有细节的处理、人物形象的塑造、场景的设计等都很精细,抛去西游情结之外,这依然还是一部可看度极强的优秀动画电影。
前期点映场放映之后,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观众,都对这部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绝对不输《大圣归来》”是很多观众的心声。
这部适合全家老少一起观看的电影《大闹西游》,既能让中年人和大朋友们找到怀旧的西游情结,又能让小朋友在其中找到不一样的乐趣,孙伍元的积极向上心怀梦想的精神也值得让家长带孩子一起去观看和引导的。
作为选择在中秋节上映,堪称中秋节档期的一股清流之作,剧情的欢乐和人物的情怀绝对是中秋节观影的首选。
敢于正面battle中秋档的各种大片,《大闹西游》还真是有着强大的自信心。
就像片中的孙伍元一样所说“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不自量力的人,那该有多无聊啊。
”片中的人物如此,片子本身更如是。
近年来关于《西游记》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无论是周星驰打造《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还是创造内地动画票房奇迹的《大圣归来》,以及大IP改编《悟空传》,春节档上映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系列等等,不仅满足了观众对唐僧师徒的喜爱之情,还相继成为票房灵药,可谓是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中秋节档期上映的马系海导演作品《大闹西游》同样耍起“猴戏”,与近几年的孙悟空题材作品春节档、贺岁档、暑期档上映不同的是,《大闹西游》将档期定在了金秋,看过电影方知,这样一部动画作品定在9月22日的意义。
电影主要讲述玩具小猴子孙伍元自认为是美猴王,却因为拿不出金箍棒备受伙伴嘲笑。
历尽千辛,孙伍元进入到《西游记》世界……然而时过境迁,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孙伍元碰到的孙悟空已在大腹便便的中年油腻猴。
看到此景的孙伍元一脸懵比,然而为了借到如意金箍棒向自己的小伙伴证明自己,孙伍元还是选择相信孙悟空……
以往的孙悟空作为力量与责任的代名词,桀骜不逊敢与天斗,护送唐僧一路斩妖伏魔,可谓是英勇无比。
而《大闹西游》中则另寻新路带来不一样的“西游”,小蓝猴孙伍元为寻找金箍棒,穿越进《西游记》展开的冒险旅程中,当他见到颓废在家的肥胖孙悟空,还被牛魔王欺骗后,故事越来越不往我们熟悉的方向发展。
尽管小孩子们总是做着英雄梦,天马行空却又不切实际,永远遭遇各种挫折,但是如果若不努力根本是不可能成为英雄。
孙悟空与伍元的破次元相遇,也给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一个铁的教训:只有武功高强的人才配拥有如意金箍棒。
事实上,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次,如果不苦心修行,根本不配受到金箍棒的承认。
此后孙伍元在练功时候,哪怕是受到孙悟空的刁难,却也毫不退缩,坚持下去。
毕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倘若孙五元没有勤奋练武,金箍棒是不可能青睐他。
有金箍棒相助的孙五元最终在火焰山,击败法力强大的牛魔王,成为名副其实的美猴王。
除了邪不胜正的故事设定,我们也可以看到主人翁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无论是生活中的普通人,还是《大闹西游》中的玩偶中的孙伍元,有朋友的帮助,前辈的指点,自身的努力,三者相结合则勇者无敌。
事实证明,没有了如意金箍棒,美猴王战斗力直线下降,但想要金箍棒相辅佐,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这对于幼龄的观众而言也是生动的一课,寓教于乐将达到不错的效果。
孙伍元与孙悟空的设定其实很像父与子,胖大圣的形象符合严厉的老爸,粗壮却很有安全感,肚子大大还可以爬趴在上面睡觉。
电影当中孙悟空与孙伍元的父子情十分令观众动容,尤其是看到孙伍元从一个涉世未深的玩偶逐步成长为一代美猴王时。
小时候的我们看《西游记》,经常听到猪八戒和沙僧说:“大师兄,师父又被妖怪抓走了!
”仿佛取西经都是他孙悟空一个人的事。
如今再看《大闹西游》,唐僧与猪八戒、沙僧打麻将三缺一,等着孙悟空出去化缘,幡然醒悟,取西经依然是他孙悟空一个人的事啊!
一见悟空归来,唐僧立即两眼泪汪汪,这种妙趣横生的改编,倒是颇具喜感。
对于成人观众而言,如今闲来无事在麻将桌上相逢的唐僧师徒,是否有些新奇又有些熟悉呢?
原来孙悟空也会老啊!
童年的暑假曾在电视台一次又一次看六小龄童主演《西游记》的我们,终于还是迈进了中年。
在趣味性、故事性、新奇性都做足了准备工作之后,《大闹西游》在特效方面也绝不落后。
新颖的故事、炫酷的打斗与萌萌哒的人物造型之后,精良特效成为影片质量保证的坚强后盾。
孙悟空、孙伍元每一根毛发都栩栩如生,绿色草原、水帘洞、火焰山都在动画中得以还原,3D效果也是货真价实,曾参与过《动物世界》特效制作的团队果然精益求精。
国产动画逐步解决了动物毛发和说话口型的两大难题,这在技术上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跨越。
由此看来,《大闹西游》的中秋档期成为合家欢电影当之无愧。
每到中秋佳节,电影院都是孩子们的海洋,而各种丰富多彩的动画,则为市场掀起千层浪。
转眼间国人最爱“西游”题材就拍出了《大闹西游》,精良炫酷的制作,妙趣横生剧情,欢萌人物角色,温情流露,打斗场面非常燃,配以轰鸣激荡音乐注定是中秋合家欢首选。
玩具孙伍元自认是美猴王,却因拿不出金箍棒在玩具世界饱受嘲笑。
机缘巧合之下,他穿越进《西游记》拜师孙悟空,没想到牛魔王却暗中挑拨,师傅直接被敌人抓走,注定让故事纷争不断。
为了伸张正义、惩恶扬善,孙伍元唯有勇敢回归,方能力挽狂澜。
区别于《大圣归来》的是《大闹西游》以不同世界的两个角色交叉一起,所发生的独立故事。
不同于以往国漫“扁平”的人物风格,齐天大圣孙悟空因为西游途中被轰回花果山,变成一个能吃的大胖子。
小蓝猴孙伍元也像一个小正太,特别善良、纯真、勇敢。
高高胖胖的孙悟空和瘦瘦小小的孙伍元站在一起,仿佛就是生活中很多父子画面的温情流露,孙伍元从什么都不会,到不断锻炼成为胜利者的逆袭之路,展现了励志精神,寓教于乐。
牛魔王阴险狡诈,却喜欢画抽象派画,很有幽默感。
没想到筋斗云设计成一个宠物狗的形状,屡屡飞过去救人,太萌萌哒!
还有关云长那威严的大像,让孙伍元揪着自己的胡子爬上去,后面还没收了金箍棒,相信小朋友看到此一定乐不思蜀。
全片人物毛发做的非常逼真,花果山美景,火焰山的岩浆,加上3D出屏效果绝佳,都比以往国漫质量高出不少,确有功力!
而在绝境中逆流而上、顽强拼搏,最终战胜了BOSS过程中,牛魔王施展五雷轰顶的神功,不断发电袭来,孙伍元手持放大的金箍棒,直接把对手打进石壁中,每一帧画面都可以给观众带来十足的视觉享受,华语动画大片的范儿!
故事上纵然有稍稍瑕疵,却透着导演那颗温暖的心,而情感波折、自我沦陷、自我救赎的精神历练,小英雄英勇拼搏,也叫人看到了《功夫熊猫》即视感!
炫动的节奏,酷拽的3D画面,动画技术和视觉特效全面升级,都看得出中国内地动画者煞费苦心,我觉得《大闹西游》必然是中秋佳节的合家欢首选,还是能带领全国的大小观众们尽情地“燃”起来的!
3d动画片,视觉效果还可以,人物动画很形象,特别喜欢那个红屁股的动物,可爱,萌,心又好,还承包了好几个笑点。
剧情改得有点胡闹,可能小孩子会喜欢。
我看完后觉得有点胡扯。
尤其是孙悟元偷走金箍棒那段,孙悟空武功那么高强,被偷金箍棒怎么可能无知觉?
不过一路讲述孙悟元从什么都不会的玩具到能使用金箍棒打败牛魔王,成功逆袭,传递了很多正能量,这点值得好评。
还有我很喜欢牛家族里说地方话那段,东北话四川话等等,然我这个东北人看得十分高兴,是影片中不错的包袱。
总体还不错,可以带小孩去看。
电影分级越来越势在必行,今年国内动画看了风语咒和大闹西游,相较而言风语咒的观影群大致定位成年人,而大闹西游的观影对象则基本定位儿童。
脑洞已经大到把金箍棒做的人人可以拿的动,举得起。
可是世间万物并非均能举得起放得下。
值得肯定的是电影画面做的很精致,精致到水花泛起,牛毛耸立。
国产动画的崛起不仅仅需要精美的画面,也需要编剧的激励,没有故事支撑的动画可能还不如剪纸带来的震撼效果强烈。
《大闹西游》的主要受众是少年儿童群体,呼吁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看。
需知要做成一个孩子们喜欢的动漫必须要做到—新!
奇!
特!。
然而要做成一部优秀的孩童电影除此之外还要有深刻的生命思索蕴含其中,而且还必须做到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像90年代学校组织学生去电影院看雷锋动漫电影和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动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孩子和家长更加挑剔,也庆幸观众的挑剔,我们的动漫越做越好不乏精品,比如这部电影。
首先说电影的新。
这部电影的导演构思新,脑洞大。
最近几年电影市场上的《西游记》改编电影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比如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还有创下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大圣归来》,最新的《悟空传》等等,改编的角度一部比一部刁钻,创意空间也被不断压缩。
但该片导演却从夹缝中发现了青少年这个巨大的市场,不再以成人的角度去解释西游,而是以孩子的角度重构了西游记,以西游记为引子,构造了一个全新的玩具世界,剧情设定每天到了晚上12点所有的玩具都会活过来,这又让人想起来了灰姑娘和《博物馆奇妙之夜》想法新奇。
说到奇,一个是角色奇。
这不电影的角色有了突破性的变化,主角孙伍元最具悟空气质,勇敢叛逆不服输,一身蓝色毛发帅气逼人,却只是一个一掌大的小玩具。
然而真正的孙悟空却因为生活的颓废,从美猴王成为了300斤的猪悟空,第一次开场一股肥腻的中年猴大叔的气息铺面而来。
还有就是剧情奇,原本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却成为了师徒,性格迥异的两人像极了父子。
最后竟然是看似弱小的孙伍元救下了真正的孙悟空,不禁让人瞠目但也在意料之中。
说到特。
这部电影就是特燃,特爆,特萌。
肥硕的悟空,帅帅的蓝色伍元赚足了人气,打斗燃爆尤其是牛魔王带领群魔围攻花果山的时候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悲壮之感,于水中的打斗是真正的翻江倒海,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在电影中绝不夸张,每次一击打拳拳到肉,《大闹西游》的场景设计十分用心。
将西游场景和现代风格巧妙融合,保证画面精湛的同时让小朋友和大人都喜欢。
为了电影的制作,项目组开发了自研Rigging系统、项目管理软件PMS等多项专利,并专门搭建了高速的渲染机房,确保在画面的呈现上纤毫毕现,势必将带给观众一流的视觉体验。
影片的动画特效,可以说是达到了令人惊艳的地步。
在一部动画电影中加入了成熟的3D特效技术,在让人眼前一亮的基础上,并没有只是“一亮”。
《大闹西游》的特效技术在影片一开始时就惊艳了观众,孙悟空的金箍棒挥舞起来,小朋友都要不自觉地往后闪躲。
而后的打斗场面更是精彩绝伦,3D效果的叠加让人觉得眨一下眼睛就怕错过了什么情节一样,环环紧扣,全程令观众热血澎湃。
每个人无论出身如何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玩具伍元都能成为孙悟空,自己难道还比不上玩具,当然奋斗的路上充满质疑和磨难,这时候要勇猛精进,切不可妄自菲薄,付出踏实的努力,克制虚幻的诱惑,如果犯了错,勇敢承认,也不失为一种大丈夫所为,所有的一切是为了如意如我心意,但却不能忘记这心意的目的是守护自己的爱人和家人,这心意是牺牲是爱。
小伍元被挫折折断了手里的木棒,却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真正的如意棒,这一路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包含着中国人对一个人成长的哲学思考,立志,忍辱,精进,守信,宽恕,牺牲。
而孙伍元其实也代表着孙悟空的赤子之心,真正悟空的人永葆赤子之心,所以能生生不息,悟空精神才能永恒,《大闹西游》不仅是一部搞笑燃爆新奇的动漫,更是一堂寓教于乐的英雄成长课程,它舞起的是智慧的大棒,奉献给大家的却是梦幻的鸡汤。
《大闹西游》欢笑来袭,依旧是经典的孙悟空,意想不到的是成长励志的小蓝猴,还有出乎意料的胖大圣。
当小蓝猴遇到胖大圣,一根金箍棒改写人生,如果说,梦想看似遥不可及,努力必定看到惊喜,成功不需要给任何人证明,只要自己亲身经历了就足矣!
这是孙悟空的另一种演绎,对于国人来说,猴子戏最经典的当数孙悟空,然而,对于孙悟空的演绎,《大闹西游》做到了不一样,也给国产动画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原来,孙悟空不仅仅只有去西天取经的那位,还有更多的衍生品,而小蓝猴就是这样一个设定,身为一个玩具,却有大大的梦想,面对嘲笑和讽刺,一心只想拿到金箍棒证明自己的实力。
这种创造力真是脑洞大开,而小蓝猴能够见到胖大圣的通道则是通过百科全书来穿越。
于是,小蓝猴就进入到了西游世界,感受了一下孙悟空的冒险之旅,而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蜕变,感悟到了许多人生的真谛,不仅锻造了自己的功力,同样也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而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让更多的人感受孙悟空的强大号召力,无论是哪一款衍生品,其实都有很多的情怀深在其中,更能给不同的人带来同样的激励,这才是影片最过人之处。
打斗的动作相当的燃,让人想到了《功夫熊猫》,同样的中国元素,同样的魅力四射。
从3D效果也不难看出,真是良心之作,制作团队技艺才会如此精湛。
深山,云海,瀑布,火山,每一个场景单独拿出来,都足足是一部好戏。
而关公的看大门,扯着胡子的那一刻,令人忍俊不禁。
同样,小蓝猴穿越时的火箭发射,有点惊艳,亮点十足。
同样,金箍棒的威力贯穿始终,胖大圣从中体会到了人生真理,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
同样,这样一根金箍棒,不仅是小蓝猴想要证明自己实力的标配,同样也在这样一场穿越之旅中,让它明白能力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只要自己明白到了即可。
而小蓝猴斗牛魔王,可谓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让人看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喜剧色彩,同样也从中感悟到就弱胜强靠的则是信念和意志。
小蓝猴和胖大圣的设定本身就充满了乐趣,也可以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从中找到归属感,每一代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孙悟空,而小蓝猴和胖大圣,不仅满足了所需所想,也同样通过这样一种幽默风趣的诠释,让人感受到孙悟空才是国人心中最霸气的超级英雄。
同样,小蓝猴的处理让人明白,无论是想象中的孙悟空,还是现实中的玩具,都有同样神奇的魔力。
胖大圣变得憨态可掬,这大腰围可是扎啤烧烤惹的祸。
而唐僧师徒用一起搓麻将的方式露面,怕是罕见。
牛魔王的百万大军,真是来自五湖四海,走到一起都是兄弟。
影片的喜剧色彩既有传统审美,又有现当人的心态表达,真是有趣有味,有情有义,有感有忆。
不错,用心了,适合小朋友看。
还好,孩子喜欢。
其实看名字就大概能知道这电影的水平了,画风不错,剧情什么的还是差点意思,还是适合给小朋友们看
国漫绝对值得支持
动画效果不足,我以为是另一部- - 很像15年看的一部动画电影的套路。
开头白骨精的腿不错,侧脸丑了点吧。除了孙悟空肥胖的形象,其它几乎都可以看到抄袭的印记,总体差强人意,还是有点低幼化!有句台词不错——世界上没有自不量力的人,该多无聊啊!
有毛了,就是故事剧情……额……
CENet频道HD中字,乱七八糟的,不过体脂版齐天大圣还是很憨厚。
在淘票票领了免费观影券看的!画面不错剧情很雷 三星鼓励一下。。。
画风不错
西游永远是讨人喜欢的题材,3d效果也不错,领悟与成长的剧情略显俗套,总体很用心,非常值得带着小孩子看。最后感谢导演没有用“小刀会序曲”。
有点尴尬。。。
国外的动画都评分挺高,国内给低风,有点过分了,至少都是6分以上合格的
还我票钱,太恶心了,放过西游记吧真的!
很糟糕
三岁的儿子说不好看…三十岁的妈妈也觉得一般
和追光动画《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一样看到了国产动画在三维电脑技术上的进步,《大闹西游》也尝试让口型对上台词(虽然做得不太理想),但形象设计、故事编排依然差强人意,蓝色的孙五元、肥胖的孙悟空,实在喜爱无力。场景背景物件以及动作流畅度、3D效果比较不错,但某些镜头里的花草没风时还一直飘动,实在有够欠讲究。
猴子很接地气,反映了现在人普遍出现肥胖症状。电影孙五元感觉是西方电影《玩具总动员》的中国版,很有创意,把科技神话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好!比真人演的还好!
看了开头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是在Cos博物馆奇妙夜吗?能有点创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