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标签有警匪,但是我看电影从来不爱先归类再看。
看完再归类,这明显是一部文艺片。
在警察抓土匪的过程中,不停穿插孙大夫这条线,明显打乱节奏,不是说导演不会剪辑,他想要表达的其实不是枪战的刺激,而是在这场夺金的故事里所有人的心路历程。
康浩的心累在于他走不出战友牺牲的创伤。
医生的心累在于她的爱情被一场死亡生生灭杀。
老大的心累在于太聪明的老二和恨其不争的亲弟老三。
老二的心累在于他怎么聪明能干也抵不过老大和老三亲情的纽带。
老三貌似不心累,其实他和老大的对话就能看出,父母有他们这一对儿子,父母都心累。
他更多的是心累自己不成器的拖后腿吧。
猎户叫什么三忘了。
全剧最聪明的一个人。
王康浩和匪徒一伙的智斗,各路人的聪明,都在他的话里。
这人比贼还贼,当猎户真是可惜了。
我爸曾经说过,警察得有匪气。
只有比土匪还凶悍才能制服悍匪。
所以王康浩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警察。
在你死我活间,任何的悲悯都不是正义。
他不该对任何人手软。
所以老大是一个坏人,但不是一个好悍匪。
理由同上。
我很喜欢的两场戏。
一场是坐在小酒馆里,医生对警察说,我当时没敢当面拒绝他就怕他难堪。
警察却对医生说,他死的时候血和雪冻在一起,我都没法移动他。
这是两个人分别和死者的最后一面。
他们用这种方式缅怀死者,同时借此抚慰自己的伤口。
然而两人伤口的深度毕竟不同。
所以康浩得不到救赎。
医生一路看着王康浩从铁架上自杀式救小孩到酒馆打流氓的不管不顾一心求死。
这种深沉的创伤使他像个病人,医生救不活的病人。
所以电影里真的给了这场戏。
手术台上,是一个你拼尽全力也救不活的人,他已经死了。
王康浩的精神已经死在了战友被杀的那一天。
往后余生,他的肉体只能不停不停的追逐他那天没能完成的事。
还有一场,是老大和老三坐在车里聊起了父母和死亡。
人生的来处是父母,人生的归处是金子做的骨灰盒。
老二之前抱怨老大为何要带着傻逼老三来盗金子,毕竟他一点也不像个正经干事业的悍匪。
既不像老大强悍也不如他聪明,和这件事简直格格不入。
然而通过这段对话我看懂了。
兄弟两个没了人生的来处,只剩归途。
强盗的归途不好说会是什么,但在这归途上,有唯一的血亲陪伴,至少是暖的。
在老大悍匪的生涯里,他选择带着这个弟弟,也许只是想给自己的人生注入唯一的一点暖色,只是想通过【在一起】这种相处方式,去表达说不出口的爱。
但无论是什么,这都是人性。
人性是绮丽而复杂的,你不能说这是一个土匪,他的人性里就一切都是肮脏丑陋的。
如果所有的坏人都没有人性和弱点,警察估计一个坏人都抓不住。
这也是为什么老大不杀医生。
这场雪暴下的角逐,与其说是警与匪的故事,更像是所有人在极寒环境下,面对自我,面对人性的一次对话,挣扎和选择。
所以我觉得它是文艺片,不是很清晰的警匪类型片。
导演想要表达的重点不在有没有捉到贼。
结尾感觉真的崩盘。
即便医生返回来,即便主角光环,悍匪也没有理由磨磨蹭蹭不干掉警察。
毕竟走到这一步唯一的亲人死了,黄金不黄金已经不重要了。
老大最后那场戏说的一句话挺耐人寻味的,他说所有人本来都可以活。
这句话是很人性的一句话。
它既不是悍匪的立场,也不是警察的立场。
它是毫无正义邪恶的分别,没有所谓原则,完全出于人性的变通和弱点而产生的一句话。
还有医生差点撞上的那头鹿。
真是太美了。
一头迷失在茫茫风雪夜的山路上,年轻而莽撞,无所适从的鹿。
这不就是王康浩么。
其实看到这头鹿的时候,我想它预示着康浩终将死去。
面对三个悍匪的力量悬殊,他自身悲情色彩浓郁的性格和战友的死亡所带给他的宿命,都交织在那头鹿身上。
我想医生是看到了这些,所以她选择义无反顾的返回。
结局老大杀了康浩,康浩临死也把他打成重伤,医生来了没经历太大困难三下五除二把老大绑起来,抱着死去的康浩等支援,这才是正确的逻辑啊。
只有这样,导演用那么长的篇幅堆积起来的忧伤的情绪,才能最终达到顶点吧。
是的,这就是一部忧伤的文艺片,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和不断被切割,穿插了生活场景的打斗场面,无不在显露着它的基调。
我看的时候,全程胸口闷痛,而不是枪战和暴力带来的刺激。
配乐里那孤独而嘹亮的号声,我真的要给满分。
那就是人性在宿命的寒冬里,哀伤的鸣响啊。
另外,作为这么激烈打斗片里存活下来的女人,脸上一点儿彩没挂也是说不过去。
美强惨还是要的。
所以我砍掉一星,为狗血的结局。
别怕拍死主角,最重要是不要辜负了故事和演员。
最后,致敬森林警察。
通过这部影片以及片尾的记录短片,真正对他们工作的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现实生活里的他们,才真的是可敬可爱,可歌可泣,有血有肉,爱国爱家的汉子。
我的岁月静好,感谢你们!!
文/梦里诗书用雪作为幽闭空间素材,在皑皑白雪中反衬暴力美学,这样的《雪暴》虽然堪为一部有着一定制作水准的作品,但电影所给人带来的观感却是若雪般苍白的,无用的废戏和尴尬的台词,使本当悬疑迭出的警匪交锋显得造作而又冗长。
《雪暴》的剧情其实非常简单,简而言之这就是一场发生在雪地,森林警察与三个抢劫金子劫匪的交锋,参杂了张震所饰演的警察与倪妮饰演的医生之间感情的故事,对于这样一场并没有多少复杂悬念的对决,其实苛求的莫过于对整体节奏的掌控,然而作为导演的崔斯韦却将精力所以放在了自己的艺术表达上,自以肃杀沉稳的氛围营造,很明显的能感受到电影希望烘托出一股西部电影的观感,但过犹不及的呈现则使《雪暴》空有一层形式主义的外壳。
这部电影给我最为直观的印象不是它在影像上费了多少心思,让人感受到导演有多少出色的想法,而就只是混乱,电影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情绪是断裂的,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联系也是断层的,电影中所有人物都只是本末倒置的服务于影像,在去完成导演寄望体现的一个又一个想法,刻意突显的自我风格,在最终看来只是一股单只能浮于表象的艺术表达。
角色属性的缺失可谓是电影最为严重的诟病,在《雪暴》里倪妮所饰演的医生,她的很多行为动机都没有给予合理的解释,这使她与张震的戏份不少都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废戏,而对于张震来说,作为电影的主人公,和本该极具代表性的森林警察身份,电影却几乎没有赋予这一角色以真正的高光时刻,至于廖凡的反派更是显得非常生硬,《雪暴》过失更多的并不在于演员对角色的表达力不够,而在于电影本身就没有给出合情合理的人物蓝本。
人物的缺失是任其多么出色的氛围渲染都无力掩盖的,更何况《雪暴》的台词很明显能感受到与现实生活的完全脱轨,而在此之下电影究竟又能表达什么呢?
是人性的救赎?
是对森林警察的致敬?
还是爱的表露?
好像都有那么一点,但好像又都只是蜻蜓点水的被一带而过,或许连导演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核心是什么。
东拉西扯的两个小时里,当电影过半我便已然对其完全失去了兴致,而在最后更只能用刻意来形容那虎头蛇尾的结局。
好的叙事才能赋予人物以真正的灵魂,而如果一部电影连最为基本的叙事都做不好,那这样一部电影无论拥有多么出色的影像,终归也只是会是如《雪暴》般,只是为人所见雪色究竟能有多么苍白。
感觉题材很好,森林公安的题材很少见,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职业,也没接触过这群人,确实工作环境很艰苦,全片从始至终都是一股冷冰冰的气息,几个主演都是可塑性强演技不错的,可是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可能是台词有点跳脱 不够自然,女一的戏总觉得有点刻意。
而且确实和有些人感觉的一样,觉得李光洁如果是主演 可能更符合这片子的气质。
这部致敬森林公安的电影,从拍摄的动机到故事的框架再到演员的选择,都没有任何问题,唯独遗憾的是,最终的呈现不尽如人意,一部原本潜力无限的电影被硬生生拍成了标准的三星作品。
首先需要向拍摄这部电影的工作人员致敬,在东北极寒的林海雪原之中拍戏,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那些激烈的动作场景,对于团队来讲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肯吃苦才能完成,选择了这个题材,其实也就意味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在镜头中的森林雪景是极美的,这些唯美的画面也正是影片的一大看点,可故事呢,设计得过于平庸了,算是无功无过、味同嚼蜡的剧情,而人物间关系的微妙架构,使得电影一直保持着矛盾冲突的可能性,这本是最该把握住的点,但导演过于注重营造氛围和在一些文戏上的拖沓,导致不少能出彩的部分被弱化了,几位好演员也丧失了大量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可惜。
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雪恨,警察王康浩暗地里搜集证据,熟悉地形,终于在一场灾难级的暴雪降临时,与谋财害命的悍匪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正面对决。
的故事既简单也复杂,简单的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东北的极寒小镇,一个警察和一群黄金劫匪之间的喋血对决。
而复杂也复杂到,在短短24小时的故事时长内,多达6个角色之间的正邪互换、勾心斗角和惊心反转。
只能说拍电影的这个地方挺好看的。
故事讲的就一般了。
一开始金矿丢了,警察死了这么多,还是血淋淋的枪支案件,社会影响这么大,泼天大一事儿就不用好好查查吗。。
不够引起上级重视吗。。。
不用成立专案组吗。。
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吧。。。
破案要靠男主对兄弟的怀念然后一切随缘与罪犯江湖再见吗。。。
那就巧了。。
还真就让男主遇上了呢。。
大概是这雪地就只能剩你一个警察了吧。。。
别的警察出来就得死你说气不气人。。
还有女主在这电影里到底是干嘛用的??
增加男主一个人通关难度的吗。。。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教育片,给你们看看金子面前各路货色各自心怀鬼胎的嘴脸。。
然后告诉你们主角光环附体的人是怎么着也不会死的。。
我一直觉得跨界导演这种玩意儿在中国影视圈就是一个灾难,尤其是在中国的电影教育如此的敷衍与迂腐并且整个市场缺乏工业化标准的情况下,就连一般的新人导演都无法真正做到了解电影的拍摄,更别提那些“转行”的了。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大部分的跨界导演都是在拉上多年积累的资源来给自己并不成熟的电影梦陪葬,不管你是歌手、演员、编剧、作家、摄影师乃至是录影师,最后都会败给自己一塌糊涂的导演技法和电影人士,而续《木马钢琴》之后,崔斯韦已经输了两轮了。
《雪暴》是一部从开拍开始就很吸引影迷目光的电影,冷峻的犯罪题材,张震、廖凡、黄觉、李光洁四大男神加盟,极寒地区的实景拍摄,让人不免想到泰勒·谢里丹自编自导的《猎凶风河谷》,这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展现极端环境下的警匪对峙,如果拍得好看,完全可以成为一部类型片的经典之作,但是崔斯韦,写砸了,拍砸了,拉上了一群好演员为观众带来了年度最让人如坐针毡的观影体验。
《雪暴》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简单到让人都不觉得有拍砸的空间,简而言之,就是张震饰演的森林公安在雪暴来临之际遇上了一年前杀死了自己搭档的悍匪,于是展开了一段1v3的雪地猫鼠游戏的故事,极端寒冷的空间,极度黑暗的人性,猫鼠角色的互换,只要导演可以拍出影片剧照十分之一的肃杀感,都可以傲视群雄,可惜的是,他最终呈现的是第二个《冰河追凶》。
2016年的全明星阵容犯罪悬疑片《冰河追凶》在当年同样是一部备受期待的类型片,猎奇连环杀人案,边境的极寒环境,大量硬核的动作戏以及影帝级别演员的加盟,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尴尬确实让人大大没有预料到了。
作为一部悬疑片,影片恨不得在第一幕就把谜底揭晓,作为一部动作片,影片所有的动作场面都是靠蠢凑出来的,而100分钟的电影有至少20分钟的时间是被无意义的追车戏扩充出来的,让人对于导演的电影审美大跌眼镜。
同样的,《雪暴》也是这么一部尴尬到底的电影。
一部好的犯罪类型片应该是在各方面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的作品,而像《雪暴》这种试图在极端环境下展现警匪斗争的电影,更应该注重紧张感、氛围感的营造,并且深入角色的内心去展现他们不断变异的心里状态,对比好莱坞的同类型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类电影的重点从来不是人物情感和情节的复杂程度,而是角色之间的对峙和极端环境下角色心理状态的外化表现,动作场面干净利落即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该出现拖泥带水的情况。
但是《雪暴》却从头到尾婆婆妈妈、磨磨唧唧,情节如同儿戏,导演技法堪称灾难。
影片在剧作上大量借鉴了好莱坞的剧作逻辑,但是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情节和对于人物的塑造去合理化情节的架构,导演知道需要让男主角具有心理创伤,知道需要让他完全一次内心的救赎,但是却完全没有建立起来他和犯罪者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片的故事中,张震饰演的警察和李光洁饰演的警察是好搭档,两人喜欢同一个女生,但是搭档把女生让给了他,接着两人巧遇黄金劫匪,搭档脆脆地挂掉,张震逃生,而在整个过程中张震既没有做错事,也处于全程被动的情况下,而且在短短三场戏内完全没有建立起来搭档情谊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无法走入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并且去认同他的行为和选择。
意外发生之后,张震就夸张地变成了一个一心求死的警察,嗯,但是他却丝毫没有再寻找凶手上作出任何的努力,直到老天(编剧)安排的巧合出现,一年前的劫匪回来取藏起来的金子了,而且这群智障在雪地打猎成功吸引了警察们的注意,于是,张震就和自己的新搭档前往林区抓盗猎份子了,结果没想到,卧槽,居然就是一年前那些人,你们说巧不巧?
在张震饰演的警察与匪徒拖拖拉拉的枪战开始之后,影片彻底进入了垃圾时间,它一方面想要讲述警察与匪徒在雪地的连场对峙,另一方面又想讲述一个争夺黄金的故事,还试图想在这个故事中建立起警察与匪徒那种势均力敌的超越正邪阵营的关系,但是编剧完全没有能力组织这些内容,也就是的即使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依然说的有一搭没一搭,刘桦饰演的度假村老板和岳小军饰演的度假村伙计在整个故事中除了强行带主题没有任何真正的存在意义,而打不通电话就一意孤行去找人的女医生更是拉低了全片的智商。
整部电影的主要人物不超过7个,但是编剧却把整个故事说的混乱不堪,几条线的穿插丝毫没有任何紧张感,反而有一种流水账式的拖沓和无趣。
几条故事线不断地汇聚分散再汇聚,就好像几个逛街的人在商场中一会儿分开一会儿遇上,犹如没头苍蝇一般。
《雪暴》另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就是不够极致,警察不够聪明,匪徒不够专业,犯罪不够极端,情节不够精简,其实从李光洁角色死亡的那一场戏上就已经足够看出导演影像想象力的贫瘠,而对于枪战的表现,除了正反打也再没有任何的视听设计,总是全片的情节和场面都很干瘪,看不到一丝新人导演所应该具有的创作激情,死气沉沉的。
而且,影片的情节数次出现了明明可以干掉男主角逃之夭夭却不杀的情况,最可笑的是廖凡饰演的悍匪明明从头到尾都被塑造成那种杀人不眨眼的形象,但是智商掉线之后,不论是战斗力还是狠劲儿都仿佛被狗吃了一般,不过说实话,影片中的三位劫匪,智商似乎真的没有在线过,居然输给了张震饰演的如此业余的森林警察。
本片还有一个让人非常崩溃的地方,就是台词的编写,明明是一个类型片,编剧却让每一个角色的内心都想成为一个诗人或者散文家,台词写的驴唇不对马嘴,没事儿就尬聊,冰雪大世界茶话会什么的,简直是愚蠢到家了。
当然,我觉得影片最最让人感到恶心的部分还是硬生生和森林警察扯上关系,什么“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搞得好像是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一样,《雪暴》从头到尾一点现实感都没有,居然还试图让观众以为这是一部致敬森林警察的电影,简直是可笑到家了,影片中的警察形象除了送人头就是蠢,要是森林警察都这样,我国边境早完蛋了好吗!
看到本片一直在宣传说零下30度环境实景拍摄的时候,我又笑了,怎么着了呢?
拍摄很辛苦怎样?
拍摄环境很恶劣又怎样?
你和《南极之恋》最大的区别就是,你比它还要再无聊一百倍。
拍电影靠的不是努力,是才华,希望中国大陆那些平庸至极的电影人们可以记住这句话,也希望你们他妈的给老子远离电影!
雪乡风光,穷凶极恶劫匪,金条大劫案,张震廖凡加持,本该惊险刺激火爆,可惜了一个好故事,可惜了挺好的外景,剧情生硬的让人尴尬症都犯了,极度怀疑编剧和导演的智商。
开场劫案场面整得挺大,警察有经验很英勇,劫匪很厉害,大家以为张震和廖凡的斗智斗勇就此展开,没想到案子莫名其妙就放柜子里了,然后就一年以后了。
这种有组织预谋持枪大劫案,数人被杀,又有警察遇害,情节及其恶劣,绝对的大案要案,按常识,成立专案组是必须的,卡点卡住金条外运是必须的,枪支弹道分析是必须的,拉网式排查持枪证和外来人员是必须的,几个嚣张拉风的外地进山者被排查出来也是必须的,结果是啥都没有做,警察张震忙着制服讨薪农民工,顺便继续和女医生暧昧,捎带着打个架,劫匪廖凡也不知道在哪猫了一年,然后又拉风的准备进山搬金子,捎带着打个鹿,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们回来了。
分明已经知道雪暴将至,张震依然大大咧咧的就带着手下去雪乡度假村查猎枪,然后与劫匪不期而遇。
女医生也忽然激情澎湃,明知道雪暴将至,开个小车就冒着风雪要见张震一面,也妥妥的遭遇劫匪。
到结尾,又是集体智商掉线,猎户命都不要,非要虎口夺食,老套的劫匪内讧,张震主动送死,女医生主动送死,当然最后劫匪死于经典的废话过多。
其实去掉女医生可有可无的故事线,就男人之间的斗智斗勇,警匪追逐,抽丝剥茧,狭路相逢,传统的警匪片,就很好。
女医生莫名其妙的加戏,完全都是人情戏。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进。
”本片是向辛苦的森林警察的致敬!
正因为此,我们不要太纠结于一些太不合理的情节。
例如:任何犯罪都需要一个由头,大多数是为了钱。
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一辆运金车会开到大山里去,也不知道为什么三个劫匪会这么准确地知道运金车行驶的路线和时间。
反正,对于一个故事来讲,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
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引出后面的故事。
杀人犯们在一年之前作了案,但是他们不会在北方最好的季节夏天来把金子挖走,反而还是在人类活动最为艰难的冬天,而且还是极端雪暴天气下来挖金子。
他们的脑子一定有问题。
明明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金子带走的,但是劫匪们还是要内叿,否则一个势单力i薄的警察即使加上他的女人,又怎么能够杀得过三个生猛的壮男呢?
一个匪徒在剧尾冻死在路上,而避难所被毁的警察和医生又是如何躲出生天的呢?
不明白。
当然,我相信,社会需要正义。
所以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它最多只会迟到。
作为认认真真地把电影看完的观众,我依然还是要向电影剧组致敬。
为了他们辛苦的工作。
这毕竟是在极北方的深冬拍摄电影。
作为一个南方人,虽然没有亲身人体验在这样的极端天气如何生活,但看到演员在深达及腰的大雪里表演,还是感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寒冷!
大自然的威力从来不会因为人类好恶而减弱。
在深山里,在雪暴中,拍摄电影都是一件令人钦佩的事情。
电影剧组绝对是吃了不少苦头。
在电影中,警察与匪徒的搏斗都是相当真实的。
拳拳到肉,这可不是在温暖的南方,而是寒冷的森林里,会把人下巴都会冻掉的鬼天气里。
难怪西r伯利亚这样的地方地广人稀,实在是不适合人类的生存。
能够活在这样的地方,人的欲望确实要少许多,因为生存就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
另外,在一本地道的东北片里没有听到那熟悉的东北腔,令人吃惊,但也挺舒服的。
毕竟少一点地方特色,则会多一点共性。
最后,在这个警察故事里有兄弟们的热血友情,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甚至连穷凶极恶的匪徒也有人性,亲兄弟死了,当大哥的也会伤感。
一部正常的警匪片该有的元素都有,所以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一件毛衣一件羽绒服没有棉裤生存在大东北雪暴里,不知道是倪妮真抗冻还是温室效应太严重;谁解释一下祖国宝岛腔的警察是怎么调入大东北深山雪林里的;身份神秘侠盗柔情的劫匪头子怀疑诗人是他第二职业,装酷之余满嘴诗句,那种酸爽……这片子说商业吧,整个故事看不出来什么起承转合高潮张力;说文艺吧,黑色电影调调下又求生欲极强地硬要莫名其妙地主旋律——这么拧巴的四不像完全不知道它到底想干嘛。
总结:希望演员们更多挑剔一下剧本,不然冰天雪地里瞎耽误功夫,浪费时间生命的。
当然,片酬到位当我没说。
节奏不好,正派能赢全靠反派降智…反派三人组都很不错,廖凡的表演完全值得提名个奖,黄觉这次也出乎意料地对味,骂“傻b”时很立体(笑),黄毛老三张奕聪的表演也很出色。主角团嘛…张震平平,而且发际线很不体面,在片子里还没李光洁帅…倪妮的气音讲话方式可以说非常装腔作势了…年轻警察昌隆的戏份虽然少,但是表演松弛自然。郭三刘桦演技很自然但是京腔在这个故事背景里蛮出戏…
大陆版多的那一分钟,最后的字幕和贴片,可以但是没必要。犯罪类型的电影不贴主旋律是不是没法拍,都没办法怪中国电影人不思进取。张震那样了都不死,倪妮的角色整个没必要,为了he而he。
既不文艺,也没狠劲,浪费时间的烂片
匪的刻画有问题,直接导致张震演的接不上茬。根本就是剧本的问题。
用黑色电影形式拍的森林公安宣传片,应该在雪天上映的。三星半,评分低了点,7分还是能拿的,主要问题是新导演技法稍欠火候,然后结尾画蛇添足。
演员很好无奈剧情实在薄弱,不知道表达了什么,大概是让世人记住在森林里为了信念负重前行的无名人。张震廖凡的表演着实没的说,漫天雪景很迷人,后面的打戏很精彩,雪花与鲜血交融,回头的张震真的惊艳到我,爱了爱了。
#BIFF2018 拍摄条件所限后期配音能理解,但演员一句口型都对不上,这就尴尬了…面对台上头头是道的组委会主持人,导演的回应三连:(沉默),emmm,“你说之前我没想到”。
太牛逼了,这片简直可以作为影视行业的教科书,每一场戏都有一个宗旨,就是你想要拍什么样的感觉,千万别学我这么干就对了。非常难得的整部片都在为人们提供错误示范,完美诠释Disaster一词,太牛逼了!
釜山电影节10.5 三星吧 请了这么多演员有点白瞎… 这个剧作有点拖沓 说商业部商业说文艺不文艺的 但是廖凡演的真的厉害…
剧情不够紧凑,看来好剧本还是很重要,这么好的演员组合,结果白瞎了,廖凡气场强大,好像不动声色,但略显用力过猛,不过还是亮点多多。这个简单的故事居然讲的这么拖沓。两星半
白山很美。
神尊失去神力后,对付歹徒只能拼上性命。唯一不变的是对群众,对爱人一如做神时候的爱护,和女友之间也是豁出命去的互相保护。看了天上人间谈恋爱的两只,再看2018年的现代两只谈现代恋爱,全程有种,这次可以好好表达感情了的意思呢。哦,其实一众反派真好。戏都很足。除了电视剧中毒后遗症,其实电影本身拍的挺好,挺扎实。
有种武侠片和西部片的调性,只是地点发生在东北雪地。雪景的优势就是能够化繁为简,隐藏一点瑕疵,雪也能覆盖罪恶。人物情绪随气氛一层层铺来,尔虞我诈的心思都在戏里,雪原狩猎和林场摊牌两场戏写的真好。主要就是结尾写崩了,雪暴没暴,反派也丢了智商。据说这版比釜山版做了很多修整,其实有些地方还挺出挑的。
算是《大人物》之后最惊艳的犯罪片,以暴雪营造氛围堪称此片一绝,白茫茫一片更增添了电影的肃杀感。在巨大利益面前每个人都各怀鬼胎,为了私欲疯狂搏杀,且不断突破良知的底线,最终一切罪恶被大雪掩盖。《雪暴》算是继承了香港犯罪片的优点,我们看到了楚原和杜琪峰等人对《雪暴》场景营造的巨大影响。唯一遗憾的是,此片应在冬天上映,春天看反而没那么冷酷。
同样是知名编剧自编自导的电影,同样有在雪地追凶的情节,因而时常联想到《猎凶风河谷》,可惜《雪暴》的故事略显无趣(后面大段内容拍几个人在山林间的枪战戏也不怎么惊险刺激),没能像《Wind River》那般比较扣我心弦。另外,片名不仅让我穿越到《暴雪将至》,也串到「雪宝」去了。附注:看到豆瓣短评首页有些人提到「台词与口型对不上」问题让我为之惊喜下,其实不少国产电影有这样的问题,只是《雪暴》更严重导致更多人注意到了。
设定还不错,可差点紧迫感,拖沓的感情戏和最后的强行致敬实在是失分
剧情拖沓,有点无聊
我实在是不敢相信这竟然是无人区的编剧写出来的剧本导出来的戏,辛苦了演员,浪费了摄影造型指导,全篇人物动机莫名其妙,分析出抢劫黄金的盗匪是外地人的原因竟然是东北林区当地人没这么聪明你敢想?什么奇怪的原因结果……
雪/暴,名字起得好,雪景真棒。
暴雪施虐的天气,噬血的金子,迟疑纠结的英雄,情深至深的医生,风中孤僻的疯狼,迷财失心的猎狗这卡司有点牛逼呀:张震、廖凡、黄觉、倪妮很喜欢 倪妮 在里面这个角色,一个用情最深的人,虽然很蠢,但却最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