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写不了了?
忍者的能力表现夸张,倒是让我想起了游戏太阁立志传5,可以以忍者的身份统一天下,虽然这里讲的是忍者虎狼之族不配为人,重利忘义,以无门的视角直到老婆死去才觉醒离开这群和自己过去一样冷血的人。
武士那边成了配角可实际上忍者哪有这么大野心敢和织田信长斗,只是伊贺忍者自保的反抗罢了。
两段街舞式的打斗挺让我出戏的。
石原的眼神依然犀利!
开始看得不解,后面逐渐展开主题后觉得有点意思。
总的来说个人觉得亮点是打破了以往的动画或动作电影中忍者留给大众那种神秘,厉害无比的深刻又模糊的印象,让大家看到了真实的忍者是怎么训练出来的,过着怎样的生活,是怎样一群可怜又可悲的“非人”;以及外部文明进入之后部分人的觉醒。
阿国,叛徒,公主,大将…包括最后的战争,都是促成无门觉醒为人,即拥有人的情感的重要因素。
“为人”这条主线很清晰,所以对于这段历史的背景就淡化了,无论是否了解那段历史的观众,都适合观赏这部电影。
看到一半就吃不消女主的人设了(与演员表现无关),作为主角无门“人性”的触发,这个角色的设定实在太烂了,其基本行为逻辑可以用混乱来形容,比如硬要让无门去保卫伊贺这块烂地方(等同于保卫伊贺那群一塌糊涂的吸血统治者,甚至伊贺既不是无门的家乡也与女主毫无关系,他们和周围的忍者村民也毫无交情,可以两人说对这片土地都应该毫无感情),最后结局阿国也死的十分随便…(无门啊,下次找个聪明点的老婆吧)。
本片第二大烂人设就是下山平兵位,整一个莫名中二+生性单蠢,演员也是演得用力过猛…虽然说能理解这个角色对伊贺的憎恶之心,但也不至于这么短时间就对织田大军一副肝脑涂地的样子吧(其实这群人也就是比伊贺首领稍微好一丢丢罢了…)总之是个十分不讨喜的角色了。
比较欣赏的角色是大膳,人物行为逻辑十分清晰,能够顺应天下大势,在乱世中坚持自我准则,属于本剧非常有魅力的角色。
另一个比较丰满的人物就是男主无门了。
这个角色本身也有比较强的性格魅力,大野智还蛮适合这个角色,演的不错。
电影剧情除了女主这个大bug以外,其他还算可以,电影节奏特别是打戏部分还是蛮出彩的,紧张中夹杂着搞笑。
总体给个6.5分吧。
首先,第一次以一个粉丝的身份去看一部电影,大野智是我唯一粉的偶像,第一次理解那种给小时代疯狂打五星的行为。
所以,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不可能客观的。
我对忍者什么的一点都不懂,日本这种古代类型的,什么武士什么的,只有银魂,浪客剑心这种。
武士精神什么的也稍微能体会到。
但是对于忍者,一窍不通。
我感觉这部电影是想披着忍者的外衣,去讽刺现代社会那些非人。
导演非常直接,结尾直接点题,省的你去映射这个那个。
电影本身的娱乐性是不错的,稀奇古怪的忍术,特效 美术,配乐使得这部片子观赏性是不错的,川字战,忍者群战都是很不错的。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浮夸油腻,但不得不说,还是很有创意的。
再加上虎狼之族的设定在那里,荒缪中带着点搞笑。
生而为人,为人而死,剥去其社会意义,影片其实很简单,伊贺之国之人不是人,反观伊势之国之人 ,公主为父报仇,家臣与旧主,信雄与父亲,虽然现在来看,感觉他们迂腐,规矩多,束缚多。
但是他们为人是有责任,信念,理想的。
阿国这个角色表述的不是太清楚,无门与阿国之间就像妻管严下的丈夫与妻子。
无门无条件的听阿国的话,不是什么莫名其妙。
在乱世环境之下,遇到个美人,恰好美人也挺想体验一把不一样的生活,愿意和无门去伊贺。
无条件的就是想对一个人好,无门对阿国就是这样。
但是在情感方面的刻画不是太清楚。
伊势家臣和卫兵什么那个角色,我觉得啊,有点重复,家臣这个角色可以省去。
说实话 没看出来他是多么多么厉害。
朝堂之上可能是非常有威望,但是感觉并没有太大作用。
最后这个评论一定不是客观的,本身看电影就很主观。
电影没有给我带来震撼的感觉,非常美腻也没有,绿色调色有点过啊,伤眼了。
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很娱乐的一部动作电影,而且有内涵有思想,有想表达,是有意义的,并非瞎闹。
ps 欧豆豆是満岛真之介啊,看演员表才认出来,⁽˙³˙⁾◟(๑•́ ₃ •̀๑)◞⁽˙³˙⁾
确实想不到这是中村义洋的作品,坦白讲故事线本身很低级趣味,但是被中村把整个故事包裹得很饱满,诠释忍者用的特效也毫不执着于特效本身,大智若愚的特意将效果原始化加上日本文化特有的幽默戏谑,弥补了很多故事本身的单薄,最后彩蛋上升的高度虽然有些牵强也不和逻辑冲突,整体来说玩的有点大但确实精彩。
(伊势谷友介留了胡子很帅,平原里美确实很美,即使这个角色很讨人厌。
)
6.5分,还是因为后半的决斗加了点分。
不知道是导演的问题,还是日本人拍电影的习惯,一场双方厮杀的场景被拍成了小学生打架,以至于一开始我以为双方是在演习,所以在打斗的时候都留了手。
等到大野智出场一刀捅死了对方后,我才发现原来双方是玩真的。
但也因此对比刚才的战斗,承托出了之前是何等的玩笑,尤其那一对多的动作戏,只能让我感觉到尬。
这方面经常能在日本电影里看到,就是打斗过假,可这片的最后决斗反而很好,就闹不明白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没能力拍好。
到中间的时候整部影片的风格就开始有些转变了,少了那些比较恶搞中二的成分,也让整个片子的氛围渐渐严肃起来,一些人的死去更是衬托了悲伤的气氛。
最后大善说的那段虎狼之人,有点过于强行说教了,还联系到现代人的身上,有点在映射日本后来的侵略战争,虽然觉得突兀,但起码三观还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整个片子也不是都不好看,后半段的对决还有大野智的转变,可以说是这个片子最精彩的部分吧,也因此让我认识到饰演平兵卫的铃木亮平。
至于男主角大野智演的无门,只能说还算可以,算是将这个角色的性格表现出来,玩世不恭、强大、自私、无情又有些单纯,在面对敌人和爱人之间的两种面孔交替,也算是切换自如,算是完美完成任务。
另外女主角石原里美就是个工具人存在的花瓶了,也就起个推动情节的作用,作为让无门思想转变的工具存在,所以十元本人是没啥发挥的地方。
而且这个角色有点过于圣母了,或者说用的是现代人的思维去衡量乱世,不过也难怪,毕竟是大小姐嘛!
我真觉得这个影片中最出彩的演员不是玩世不恭的大野智,也不是有些花瓶的石原里美,而是铃木亮平,他演的那个平兵卫,从一开始对忍者存在的质疑,到下决心叛变结果是被利用,再到最后坚持自己理念的对决。
不管是表情的变化,还是动作的表演,都让人印象深刻,所以这片子我觉得表现最亮眼的就是他了。
日本的文化中,忍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闻名世界,但很多人看到的是忍者的神秘、酷炫和强大一面,却不知道它还有其残忍、冷酷和无情的一面。
由于影片是根据原作小说改编,原作肯定是着重描写在这点上,导演也是想将其表现出来,但不得不说,他做的不是很好。
关键还是那种非人的冷酷的渲染不够,以至于最后整个伊贺被灭掉,却没能让观众感受到大快人心。
导演在表现伊贺忍者的恶方面,有上层领导的贪婪,为了金钱可以出卖一些,甚至灭绝人性,从小孩子的培养可以看到,在训练中死去就如草芥一般,死了就死了,大不了再买一些新的孤儿回来就是,培养起来了卖给那些战争的大名们,就都赚回来了。
有底层小兵的唯利是图,并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利益就不愿意参与,没有尊严没有信念,遇到入侵没钱给就直接逃跑。
这都是导演原本想表达的,但他确实没表现好,导致那些小兵们反而显得有些可爱。
实际上伊贺这种拿钱办事的行为,其实就是雇佣军,有钱就是娘那种。
为了生存下去,出卖自己的能力,只不过他们出卖的是自己的忍术。
倒是上层的那十二家长老会,更突显出贪婪的一面,为了钱不择手段,不惜出卖自己家的子弟。
至于底层的那些下忍们,无非都是为了生存,说白了都是一群苦命的草芥罢了。
实际上,整个片子的演员其实没太大问题,就算大野智那段搞笑的打多人,也不是他的锅。
如果导演能够把整个质量再打磨的严谨一些,去掉那些过于尴尬的场景,能够让整个影片的内容升华不少。
本来以为是一部跟X战警类似的电影,并且先入为主地认为是一部忍者们齐心协力地反抗织田家残暴讨伐的电影。
但忍者们原来也是一帮毫无人性,只为了金钱和利益卖命的群体,和雇佣兵一样。
全片的主线其实并不在两军交战,而是无门从无情到有情的蜕变。
全片的高潮也就出现在无门帮自己老婆当毒镖的那一段,怎奈何我石姐还是中镖,真是心疼,无门的呐喊和泪水也是他真正的转折点,正和平兵卫抱着死去的弟弟的场景相互呼应。
另一边,织田信雄和大膳也在改变,强国统帅和亡国大将的联手也是织田家胜利的奠基石。
最有点受不了的是公主白白的死去和全片几乎没有什么爱国情怀,这可能就是编剧想表明弱国注定灭亡、利欲熏心的忍者之国注定灭亡吧。
影片本身一般,全片贯彻的中心思想还挺有深意,其中石原里美的颜值和无门的忍术值一颗星。
关于日本的战国史我是一窍不通,因此在故事背景方面不作评价。
先不说无名用小茄子叫那些忍者回去,忍者们知不知道小茄子的价值,我寻思后面你也没想交出来啊,那钱谁给?
不过毕竟是电影嘛,没点“奇迹”怎么推动故事的发展,所以我也就老老实实看下去了。
但这电影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一个忍者收了钱,不办事。
那你还做毛忍者啊,直接用你高超的忍术去做小偷,去做强盗不好多了,仅仅想表达无门没有情感,就把无门这个人物弄得没有原则。
中村义洋展示给我们“人”这个概念的时候把情感看的比行为更重要。
但很多连环杀人犯能一直藏匿在普通人之中都是因为他们富有情感,所以人是群居动物,你有情感是没有用的,弟弟死了,主公死了,主公的女儿死了,老婆死了,你难过是没有用,重要的是reflection,你都不复仇,那和中村义洋讽刺的唯利是图的当代人有什么区别吗?
比如小悦悦事件,那些路过的人肯定都很难过啊,但最重要的当时得有人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不是事后的懊悔。
所以行为才是群居动物最需要的东西,情感这种东西是独居的作家才需要的。
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来说,无门,拿钱不办事的忍者,才是真正的“非人”。
首先,不隐瞒,大野智的粉丝。
所以从去年他要主演这部电影的消息放出来我就一直在关注。
买了原著的日文版、中文翻译版,又买了漫画版,都看了一遍,觉得忍者那段历史挺有意思的之后,又找来了一些介绍战国时期伊贺历史的书、纪录片来看。
所以之前也针对原著以及忍者的历史写过书评及研究报告。
得知上海电影节会早于日本上映时间播放,激动的我大费周折地坐上这部电影“全球首映”的第一辆班车,和全场一千个“迷妹”一起激动地等待电影的开场。
直到看完电影我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毕竟能在中国和一整个电影院的粉丝共同观看喜欢的人的电影的机会并不多。
这种内心的激动和几乎能感受到温度的电影院的热情氛围,与以往看电影的体验大相径庭。
的确,从源头来说,如果我不是大野智的粉丝,我根本不会如此关注这部电影,最多也就是等它有资源了之后找来看看而已。
所以我一直在想,我还要不要写这个影评?
就算是写,我又能否做到尽量不去考虑自己喜欢这个因素,公平公正的评价一部电影?
不过很快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已经完全抵消了我的各种疑虑。
每个人的出发点和立场都是不同的,也许我做不到公平,我只是想从自己的角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仅此而已。
本来想要不等周日的那遍看完,再想想怎么写,但是说来也奇怪,看完一遍这部电影的内容、画面就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了,所以我也就迫不及待地先写出来了。
(注:6月25日看了第二遍,发现还有些遗漏的地方,又修改了一下。
) 运营方针 从这部商业电影的运营之初,我认为它确立的就是“粉丝向”与“国外推广”这两个旗帜鲜明的方针。
“粉丝向”即是启用号召力极强的偶像主演,保证受众群,保证票房。
“国外推广”即是以“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国特色文化”为题材,确保海外观众熟悉并接受,同时强调“文化形象”的创新,区别于之前的动画片、游戏里的刻板印象,吊起对此文化感兴趣的海外观众的好奇心。
而从之后电影进入宣传期的状态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路”的策略。
在国内继续贯彻“粉丝向”宣传,并发售周边、搞一些店铺合作活动。
在国外频繁以“日本文化”为标志参加各种电影节活动,提升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为什么我先不谈电影的内容却要先提它的方针策略呢,因为我认为商业电影的运营——尤其是现在强调"IP”的时代——只有内容与运营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创造商业价值了的电影,才是好商业电影。
“我手上有个好IP,找个最火的明星来演,要多少钱你说话!
”这大概就是目前财大气粗的中国影视业习以为常的状况吧?
电影好歹算是一门需要感染人的艺术,不是机械地占尽所有资源就理应收到最大利益回报的,而往往粗犷式运营反而会适得其反。
相比之下我认为日本电影的运作方式虽稍显保守,但能让人感受到它的有规律、处处用心。
像这部电影这样契合内容、精准人群和策略的运营,我对它公映之后的票房及周边的收入充满期待。
角色内容 《忍者之国》的原著,我读完之后觉得结构清晰、人物不多但个性鲜明、故事有曲折有起承转合、也具备商业电影的小噱头(爱情、幽默),简直就是一部完整的商业的电影剧本,我也有些惊讶,在动不动就改编漫画、小说成影视作品的日本,这一部小说为什么到现在才改编成电影(不过后来发现是早有企划,只不过蛰伏几年在憋大招)。
首先从这部小说的主角来说,“无门”这个忍者具备绝对主角的光环,身怀绝技天下无敌却又玩世不恭,而随着故事的推进,无门也在不断发现新的自己,领悟身为“人”的真谛,这又使这个人物有些深度和悲剧色彩。
选大野智来演这个角色,我认为企划方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个角色与大野智平时塑造的“偶像角色”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再加上大野智的身体能力,粉丝号召力等多方考量。
大野智的确很适合这个角色。
但是你要说从原著角度出发,这个角色是不是非大野智不可,我看未必。
仔细读过原著的人应该看过里面对于无门样貌、身形的描写(或者看看漫画版中无门的样子),这与大野智本身是有一定的偏差的。
在原著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其实对无门的性格、姿态等也有些许改编,使它更加接近大野智本身。
比如说,在电影中无门前期动作戏增加了很多诙谐的戏码,而并不单是“快狠准”;无门平时的台词和姿态也透出些许“可爱”;在干活的时候无门会悠悠地唱首歌……这些都是原作中不具备的、但是却能展现“大野智”的个人魅力的桥段。
这也许也是“粉丝向”电影的一个特色吧,电影的内容要以一主角为中心,最大限度展示个人魅力。
而更加让粉丝惊喜的,当然就是以这个角色为契机,演员本身的自我突破了。
一个从来没有演过古代剧、纯动作电影的,也不愿意称自己为“演员”的人,在剧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虽然在之前的宣传中,导演谈到更多的是大野智的身体能力、编动作的能力,但看完电影之后我个人觉得他在表现人物的深度心理方面演绎得很好。
从一开始毫不在乎、无拘无束,到开始不停地发问“为什么?
”,再到内心渐渐被唤醒,不再逃避某些问题,试着去正视、去理解,最后到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时浸入骨髓的悲伤和顿悟。
观众能够从他的眼神、声调、举手投足中清晰地看到这种变化,并且沉浸其中。
大野智的表演并不是“演技派”,他在面对角色的时候其实是很感性地去体会角色的心境,先让自己被角色感动,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表演将自己受到的“感动”传达出去。
所以他的表演是不带“心机”的,纯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自内心”。
这和他一贯的作风很像,“自我流”,在自己掌握的范围内不懈努力、上下求索。
作为了解他的粉丝,我能够看到他面对每一次工作时的全力投入与追寻自我突破,但我想作为普通的观众,也可以通过这部电影感受到无门的喜与悲,困惑与觉醒,逃避与挣扎。
写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冷笑地看着我说“粉丝就夸你的偶像呗,我就看着你无脑夸”。
我也不敢说我上面的体会是不是真的一点不带粉丝的心态,只是如果有机会观看这部电影,你不妨也放下你抵触偶像主演的有色眼镜,静下来看完整篇,再写下属于你的评价。
电影改编 下面再来谈谈电影的改编。
之前导演就说过,原著剧情如果全部在电影里体现,那么需要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所以要把篇幅控制在2个小时左右,就要有所取舍。
之前3月份我写的评价原著的文章里,就提到过觉得无门和平兵卫的川字决斗篇幅过短,我很欣喜地看到导演把这段戏作为了重中之重来体现。
无论是动作的设计还是人物内心变化的演绎,都用了很长的篇幅,分层次地深入展示,可以说是精彩激烈又细致入微,淋漓精致,算是电影第一大看点。
从叙事的脉络上看,电影还是突出了主角无门、无门与阿国的互动的感情线,为此还专门增加了孤儿“小老鼠”的剧情,以及最后改编成无门回伊贺是救走“小老鼠”(而并非原著中的无门的好朋友“铁”,这个人物被砍掉了),这个情节的修改让影片多了一点温情的色彩,最后我们会知道,旁白的这个角色就是长大之后的“小老鼠”,他称无门为爸爸,阿国为妈妈。
这是对于无门和阿国爱情的悲剧的一种补偿和延续,区别于原著中无门每日上山祭拜阿国的凄凉,这个改编我个人觉得是不错的。
只是在之前的桥段中,好几次给这个“小老鼠”长时间的特写,在不知道结尾的时候,我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
然而正是由于突出了无门、阿国的故事线,使得伊势与伊贺之间战争的来龙去脉被缩减到“勉强把事情说清楚”的地步,剧情的节奏有些赶。
其实很多原著中一来二去的心理战、甚至有点悬疑色彩,猜测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内心描写也是很精彩的。
大膳并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忽然逮着平兵卫就把伊贺的阴谋全盘脱出的,他在原著中是经过很多次猜测、怀疑、自我否定、才最终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的。
看原著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作者并不是以无门为单一故事线索的,如果说无门代表着伊贺忍者方,那么大膳就代表着伊势武士方,他具备武士极强的战斗能力、分析能力及倔强、恪守武士之道的丰富性格,但在电影中却有些弱化了。
这种弱化,还影响了在战场上他与无门对决时的精彩程度,我认为还是挺可惜的。
最后再说下影片整体价值观阐述的问题。
为什么我会觉得原著很像“商业电影”的剧本呢,就是因为原著已经预设了一个“价值观”,区分了善与恶。
无论地原著还是电影,都想极力渲染伊贺这些忍者是“虎狼之族”、“不是人”,其实是给观众做一种心理建设,加之后面他们对待无门与阿国的态度,作者和导演一直让观众认同这些人“活该最后被剿灭”。
但是说实话,不知道别的观众是否有一样的感觉,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情绪是复杂的,因为电影篇幅短,并不像小说里细致地说过十二家评定众对下人是随便草芥人命、忍者与忍者之间也是见死不救、见钱眼开、不惜互相陷害等等,反而在电影里,能看到忍者之间还挺幽默 的;伊贺逃亡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也有爸爸抱着儿子,拖家带口;阿国还提到了要为伊贺而战……简单来说就是电影对于伊贺人的“恶”渲染得不够,因此我会觉得最后描述织田信长再次血洗伊贺,男女老少都杀光,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正义性”,也觉得后面结合的“虎狼之族已经遍及天下”的论调也有点故作深沉了。
动作与特效 再说下这个电影的动作及特技特效吧。
(这后面就没有什么夸奖的话了) 在动作设计及特效方面,我只能说,还是咱中国比较厉害…… 《忍者之国》算是以无门为核心的动作电影吧,但是在动作的设计上、战斗场面的调配上、展现忍者特技的想象力上、整个武打场面的把控上,都只能说中规中矩,甚至有些瑕疵和不足,远远没有到优秀的程度。
动作电影中,配合人物个性的动作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一个整体的设计,是结合人物性格,从兵器、到架势、到动作的快慢细节的复杂的工程。
《忍者之国》的一个噱头就是忍者的各种“奇术”。
我们在原著里不止能看到无门的压倒性强大,也能看到老者木猿的钻地术、小偷文吾的飞镖等奇术展示。
而武士那一方,大膳弓箭的气势自不必说,左京亮长长的刀也有特别地描写,就跟看中国的武侠小说一样,这都是塑造人物个性、让读者很兴奋的点。
但是电影里呢,也许导演只是想把无门一个角色放大突出吧,我们只能看到无门一个人在动作戏上有设计有想法,前期是那种张弛的对比,打斗开始是略带幽默与慵懒的姿态,玩世不恭,却能出其不意、一击制胜,处处体现出他与其他人能力的巨大差距。
而后期的动作设定是一种对身体极其卓越的控制,行云流水却又力道十足的攻击;精神高度集中时难以掩盖的凶猛和压迫感,配合无门情绪的变化,起到了很好地烘托人物的作用。
但是除他之外的其他人,无论是平兵卫还是大膳都轻描淡写地带过,动作设计上很单薄,特点也不鲜明。
这是我觉得很遗憾的地方。
我细想一下,觉得也许是日本导演在“用动作特色设计角色”方面还有些经验不足吧,举个国内动作电影的例子,比如《剑雨》,时隔很久,哪怕剧情都快记不清楚了,我还记得转轮王出场时嗡嗡刺耳的金属转轮声、彩戏师的通天锁以及他爬上去时火光下狰狞的脸、细雨软如柳叶又富有弹性的剑、陆竹充满禅意的筷子点化那种飘逸……这些人里大部分都不算是主角,在电影里出场并不多,但是却能留给人深刻的印象,中国的动作电影确是非常擅长用细节的动作设计让角色具备鲜明特色的,所以不是说你为了突出主角,其他配角就要压制下去,就不能出彩儿。
而转回来看《忍者之国》里面,其实《忍者之国》是最不缺奇术、武器的,我上面也提到了原著中也专门用了一些笔墨来渲染,但是电影里却弱化了。
哪怕最精彩的无门和平兵卫的酣畅淋漓的对决,平兵卫和无门之间的动作设计的差异,也很难区分得开。
原著中木猿老者遁地的奇术,变成了一插一个准的送死的靶子,神乎其神的吹镖、烟幕弹、手里剑,只在混战时给了1、2个幽默镜头一带而过。
至于本来很厉害的大膳吧,回想起来也就是有个像火箭炮一样的大弓箭吧……而且这个弓箭让信雄射也射出了同样的效果……这种弱化到底是导演为突出主角故意为之,还是说日本电影不擅长动作设计,这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战争”的大场面,也许是想要再现忍者之间的争斗实际上就是“农民打群架”的史实?
开场的氛围让人感觉忍者们都蠢萌蠢萌地,打起架来也懒懒散散,可能也有镜头剪辑的问题,总之达不到中国武侠电影里招式的“力度”。
而在这之后的伊势军队攻入的大场面里,我也觉得远没有达到原著中描绘的忍者军团反扑时酣畅淋漓的感觉。
原著里一个精彩看点就是无门在万千敌军中的表现,我想象中怎么地也应该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这种姿态吧?
怎么在电影里变成了一片开阔的草原上就无门、大膳、信雄三人和十几二十个炮灰士兵的小群架呢?
电影中还切掉了平乐寺里阿国和大膳的对手戏以及无门教科书般的英雄救美的桥段,这更加让战争的场面显得单薄了。
其实可以看出导演在镜头、特技的运用上也有自己的想法,包括类似移动镜头、定格镜头、慢镜头、以及在战斗场面中不停转移画面主体的长镜头的穿插使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展现了伊贺战争的全貌。
而在特技运用的方面,导演可能也想更加贴近真实,所以设计都是比较朴实、从人本身出发的。
我还能看到在某些细节方面导演的用心,比如在忍者扑向武士如同群兽吞噬的时候,导演专门配上了野兽的嘶吼,强调“虎狼之族”的凶猛与无情,又比如,在无门和平兵卫最后对决的时候,动作设计上为了体现平兵卫竭尽全力,连剑鞘都扯下来作为战斗的武器,而最后终因为是剑鞘而不是真实的武器,只是拍在无门的脸上“啪”地粉碎,并未造成伤害。
但此时无门却如同被触及灵魂一般震慑出了之前完全未出现的表情,暗喻着这全力一击虽然没有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却如同犀利的武器一般直接鞭挞到了心灵。
这种动作设计和演员表演紧密结合,也体现出了主角性格的转变与认识的升华,我觉得处理得非常到位。
也许作为一个观众,尤其是对武侠动作电影感兴趣,几乎看遍了武侠电影的我,对动作电影的要求太高了,所以整体概说起来才会觉得这部电影的动作戏精彩程度不够,总觉得还能有上升的空间。
(忽然突发奇想,徐克徐老怪要拍摄这个场面会是怎样的呢?
),但是我绝不是说这部电影拍得不用心,作为尽力贴近历史真实的动作片,导演还是很注重细节、也有很多新的尝试的。
镜头和配乐方面就很现代,也很突破,这就不多赘述了,实际上一部电影走心不走心,观众心里跟明镜似的。
文化 最开始也提到了,这部电影两步走运营方针中一个方向就是,“日本文化”的海外推广。
采访中也提及过很多次,“基于真实史实”、“不一样的忍者”这样的字眼。
作为一个从动画片及游戏中认识日本独特的“忍者”的众多外国人中的一员,的确觉得这部电影开辟了一个新的忍者形象,让观众对于战国、对于伊贺、对于忍者都有很新的认识。
我理解,以往的忍者作品中,忍者多是统治阶级豢养的类似“大内密探”的角色,行动、着装、招式乃至生活方式都具有很强的规则限制。
从史料中来看,也就是德川幕府建立之后,在忍者首领服部半藏麾下的忍者们。
而《忍者之国》这部作品,则是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前的战国时代,还处于农民阶层的、以给各国大民当雇佣兵为生的忍者们生活。
属于忍者文化形成的初级阶段。
所以可以窥探到很多忍者的“专属兵器”其实是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在面对强敌时,伊贺村与村的战法也自成一派,不与敌军正面交锋,而是利用山林的地形积极采用地雷战、麻雀战、游击战的方法,才会有这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相比刻板的武士阶层,身为平民的忍者似乎还带着特有的幽默和反抗统治阶级不羁的精神……说到这里我又觉得伊贺人其实蛮可爱的了,在乱世中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倒是片中对于武士阶层的描写,我是又看过原著又自认为挺懂战国时期武士阶层的心态的,还觉得剧情阐述上稍微有些跳,不知道外国的观众能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开始上门女婿一定要急匆匆斩了老丈人,为什么大膳不服信雄当主子却又给他当家臣,为什么蹦出个无缘无故的忍者那个女主子就能全盘托付挥刀自杀……不过文化差异就是如此吧,日本的文化一直保持着它的独特性,也是它极具魅力的原因吧。
基本上想说的都已经说了。
总结起来,这部电影我不知道会几刷,也已经订好了机票公映的时候会去日本接着刷。
粉丝向电影的受众就是极具粘性的。
你要让我给电影打个分,因为有大野智,所以满分。
你要再问我没有大野智这个电影几分,我会说,每一部用心的电影都有它自己的特色,而每一个观众也都有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就得了,还真当自己是老师给人打分啊?
何德何能呀。
(7月日本电影院继续支持!
顺便去了伊贺巡礼!
祝贺票房不错!
)
"尔等非人."无门和平兵卫说了同样的话."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当群众不知感恩,正义就会缺失.只为自己者越来越多,是靠督促教育,还是依靠法律?问题的根源是信任,还是人性之恶?所谓的人性,是普遍性还是民族性?17年前的李尚平为635名教师讨薪被杀,没有一个老师出来替他鸣冤.或者有人行动?并没有看新闻报道,只有他的姐姐一直在努力.如果李尚平还活着,想必也会说一句:"尔等非人."长长的筷子吃不着饭.天堂里人们彼此夹菜,地狱里人们饥肠辘辘.自私的社会失去了群体信息共享,相互帮助的特性.为群众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人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纠结的心情始终无法释怀."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他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海明威如论怎样,先做好自己.并且要有希望.无论如何,要有希望.
我觉得很虐诶……无门也太苦了吧,一点都不好笑啊想哭。剧情有点慢,文言文太多听着也费劲,看得昏昏欲睡愁肠百结。ed真的好听!
小大太帅了!
出乎意料的精彩哇。1,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最后一段短刃相见的打斗很精彩。2,生而为人,活要为人,死更要为人3 ,贵族自带光环,生在底层的人更要照顾好自己4,日本电影有一种别人模仿不来,看不懂,但又觉得表达了什么的调性。我想可能是日本宅文化、二次元和菊与刀。
不太一样的忍者电影。5
评价好像有点两极化?我站赞赏一边吶,能拍出如此恶趣味的时代剧的只有中村义洋了哦,三谷幸喜就算拍了真田丸也没这么招人喜欢
日式无厘头实在看不对眼,白搭了主题这么积极向上,各位对不住,舔完十元我就先溜了。
动作戏和配乐搭配很出彩 感到是认真拍摄出来的戏 阿智以及其他演员和幕后都辛苦了 不过因为是中村义洋 我还是要苛刻一点 庞大的故事不是他的菜啊 流畅度够了 细腻度还差点 前后兼容的也不是很好
就剧情来说,主题还是挺明确的,导演一如继往加了不少喜剧元素。就是特技和特写太多,总觉得出戏,一些角色背景还不够饱满,总觉得是剪了很多东西。虽然自己也是个粉,但不太能接受猝不及防的笑声和拍手声~不过总体还是挺喜欢的
想看历史片,没想到还不如《信长协奏曲》。又,国村隼20分钟后就挂了。
太恶搞了哈哈哈哈,尤其五千贯出来那段,简直是迷之热血。用非常晦涩的方式,解析人性的觉醒,只有爱能唤醒迷失的心,相比金基德,叙事立意神似,这部却更隐晦,金基德太伟大了不能比,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很惊喜了。
论赤裸的利己主义
本片把忍者战斗的有趣的地方都呈现出来了,然后伊贺人只认钱的思想一直贯穿始终,但是有些地方不合道理有些很拖沓感觉导演还不够果断。野智身体灵巧偶尔喜感很适合这个角色,知念演技欠火候特别是发火的戏看着很尴尬。阿拉希新歌不错。
想不到久世浩居然玩起了杂耍武打,但比港式更残忍,符合忍者身份。开头的川字决斗俏皮透出残忍,83:42-85:34的长镜头荒诞奇诡,无门对平兵卫则接近港式拆招。背叛主公的大膳,逃离“非人”的平兵卫,为父报仇的公主堪称乱世众生相。战前长啸一场摄人魂魄。悲情何独一忍者,乱世人人皆虎狼。
打斗精彩,忍术奇妙,人物性格固执加变态。主题揭示了:一个国家民民族的民众如果把赚钱看得高于一切,将会是灭国灭族的命运;一个一心要丈夫赚钱谋利养她的女人,注定是悲剧的结局。片中两个女角都很漂亮,可惜结局都很悲惨,乱世美人命不长久。
搞笑 中二的忍者。 10元的古装。。。
导演用光好评。导演特写镜头的疯狂鱼眼感好评。全片立下的荒谬嘲讽气氛好评。最后的嘶吼好评。有人要港kuni最后那是圣母,可那是kuni第一次想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mumon呀。有很多值得拉片的镜头组。喜欢这种潮潮的古装片呀~
日本国货-忍术!不喜欢主战的女人,本来可以好好带着钱去京都的!以钱换取的反击其实会是一盘散沙。日本忍者对武士,犹如以己之茅戳己之盾。
大部分跟闹着玩一样。
统治者的国家 和金钱的子民
大野智是谁?被满场迷妹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