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后悔去看了这部电影,还不如拿票钱看其他的。
90分钟的电影在看到一半时候就想快快结束了。
1.演技尴尬,台词尴尬,看得更尴尬。
2.那个缆车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里面的三个人又没有系安全带,被抛来抛去的,居然一点事也没有,没有受伤,不说送内伤吐血,连皮外伤都没有。
3.还有那个缆车从那么高掉下来,碰到那么多坚硬的石头玻璃都没有碎,但那个正楠(好像是叫这个名字)他拿扳手(好像是)敲了那么几下玻璃就碎了4.还有他们那辆吉普赛车儿真的够坚硬的,他们的摔了那么多次,然后翻了那么多次,然后那个玻璃也完全没有碎。
5.还有那个火山岩,那个岩浆的温度应该是很高的,还有那个岩浆的温度应该是很高很高,非常高的,但是为什么我都没有看到那个轮胎融化的,还有就是他们一路走来,岩浆温度那么高,然后那轮胎也没有爆。
6.吉普赛车居然能阻挡住比它大这么多倍的缆车(还是在滑行速度如此快的情况下)。
7.不明白那个外国人(好像叫哈斯什么的)为什么要在那里等死,他老婆还没回来,不代表她没有获救啊,可能她已经逃出去了呢(最终也是逃出去了)。
8.主角他们跑回基地那里,还在不紧不慢的包扎,完全感受不到他们是处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之下。
此次超前点映场选择在杜比影院放映,超燃视效和音效带给现场观众极致的视听享受。
观影过程中,观众不仅被影片的匠心视效所震撼,情绪也随着极具感染力的剧情发生变化,不少观众更被灾难面前的人性光辉感动,热泪盈眶。
电影是华语首部火山题材灾难视效大片,讲述了一个充满燃点又不乏泪点的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爆发,让美丽的度假胜地天火岛瞬间进入“逃生模式”,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生死危局,地质学家李文涛(王学圻饰)、其女李晓梦(昆凌饰)等人展开了一场分秒必争、险象环生的自救与他救…...亲情、爱情、友情感人至深,用跌宕起伏的剧情谱写了一曲人性光辉的圣歌。
映后,总出品人兼总制片人董文洁携主创柏安、吴汉钧、小演员李一情与专家媒体进行交流,揭露了拍摄和制作的艰辛历程。
前来观影的媒体纷纷表示被这部影片的视效所震撼,更没想到昆凌的演技这么棒,确实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而受邀出席的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老师等诸位专家学者也表示,这种新类型、新题材开启了华语重工业电影的新征程。
活火山上建酒店这就是编剧最大的笑话,你知不知道火山口上的气体基本都是含硫化合物和二氧化碳还有氟化氢等剧毒气体,那些剧毒气体吸入微量就能致人死亡的,还有上面的火山灰吸进肺也是会窒息的,你在上面建一个露天的观景台想干嘛?
弄死所有上去的人?
你丫好歹P个高科技面罩装装样子啊!
这些老板不知道那个研究团队总会知道吧,难怪研究了20年P都打不响一个,还搞个朱雀系统,那么牛的系统还比不上女主的直觉?
你们是想搞臭朱雀吧!
逻辑都崩了好吧!
还有那悬浮车,几百米上掉下加上各种碰撞都没碎的钢化玻璃被人一下子敲碎你觉得合适吗?
绿巨人也得敲两下吧,最牛的是不死就算了磕碰伤都没有,走出来的时候搞得跟刚刚参观完坐车下来一样潇洒,你鸭不死之身啊!
下来的惯性被一台车给撞停了?
这是在侮辱谁啊?
男二跟女二是人鱼族吧!
我们先不讨论种族,那个流进水里的是岩浆吗?
1千度的岩浆绝对能在短时间内把那个相对封闭的水池里的水加热到1百度并产生剧烈的蒸腾反应,你没上过初中总烧过开水吧,那岩浆跟化不开的颜料流进水里有什么区别。
其他不说了这部剧里充斥着这样的逻辑爆炸的剧情。
这样一部逻辑混乱,细节糜烂,剧情尴尬你也要为它叫好你们是收了多少钱啊!
导演 西蒙·韦斯特 ,看了看他拍的其他电影,耳熟能详的就是古墓丽影、机械师和敢死队了。
这些名片都是动作片,以渲染角色英雄主义为主的,可以想象这也是 西蒙·韦斯特 的惯用拍摄思维,但是灾难片里是不是非要有英雄呢?
从该片剧情上各种层出不穷的BUG上来看,显然是西蒙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掌握好度:一个天灾而已,哪需要那样去斗智斗勇,要死就当场死,没死就是运气好,就这么简单的事。
当然作为一个电影不排斥需要英雄的出现,但是不要把人的意志凌驾于运气之上。
显然西蒙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处理了,才会蹦生出那么多不合逻辑的镜头和剧情:类似于群演不会自己跑非要主角去拉,村民不会自己跑非要主角去找,一块碎石飞过来不是把升降机撞翻而是把那么厚的地板砸个洞(您这是钻头钻出来的啊,撞一下是撞不出这效果的),悬挂列车掉下悬崖一车人毫发未损,自身都难保了想着去救村民(都是凭运气逃生,你想啥呢?
),军用车悬挂在峭壁上时,男主徒手轻松拔螺栓(我不知道是什么原理,也没开过这种车,但总觉得这门从外面开这么方便,还假模假样装个门干嘛),以及全片最不可思议的一个镜头——无人机砸闸门(正好把天花板碎片撞闸门拉手上,真“漂亮”)
很明显,这些被广大观众诟病的情节,都是导演西蒙过度展现主人公英勇和智慧的结果,但这与现实中的天灾是相违背的,“灾难面前只有幸运儿,没有英雄”。
当然这句话太绝对了,我只是想说,但凡导演有半点这样的意识,也不至于把该片拍成这样,如果这个片子表现的是几个主角面对灾难的恐慌、害怕,大家逃生节奏不一致,出现了各逃各的的正常情况,然后分3-4组镜头去跟踪记录几个主人公各自的逃生剧情,每个人都碰到不同的险境,又是如何遇难或是凭借运气和勇气逃脱的。。
通过这几个逃生支线,把观众带入灾难的恐怖当中,让观众看得提心吊胆,紧张到脚指头都抠拢来,以这个片子的特效水平来说,会让该片直逼8分的。
但是几个主人公在天灾面前偏偏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对于一切险境应对自如,完全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集体行动,跟上了发条似的!
你在现场都不恐慌了,观众还会恐慌吗?
于是观影体验直接被扣到零分,11年前的2012,那看得就是脚指头都抠拢来的。
没有了看灾难片的情绪体验,加上一大堆逻辑BUG,使得这个片子只是一部流于表面的三流技术片。
尴尬的演技,狗血的剧情,穿帮的特效,强行的煽情。
演员媲美杨颖的演技加上面瘫的神情和强行背台词,这边都震半天了,主角也来告诉顾客赶紧走,顾客愣是磨蹭到死几个人才走真的厉害了,这他妈编剧觉得不死几个人不能算灾难吧,不过话说过来也是有演技好的角色的,比如那座火山,虽然没台词,但人家不会至少尬演啊。
这剧情我到底没看懂编剧要表达什么意思?
父女情深?
情侣不舍不弃?
我都没看出来,唯一看出来的是编剧对观众满满的恨,编剧真要把观众恶心死。
特效穿帮那叫一个齐全啊,缆车线断了,缆车跑的溜溜的,这缆车真是没电还能跑,牛逼啊!
那个听名字很牛逼的朱雀系统果然很牛逼,火山喷发几个小时了,监测器早该被岩浆融化了吧,直到监测站爆炸那个系统还能正常工作,这质量真是杠杠的。
被上千度的火山灰掩埋二十年前他老婆死了,卧槽二十年后他竟然没事走出来了,牛逼,这二十年来这哥们练就了铁砂皮,刀枪不入,渡河不沉,耐高温,耐极寒。
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石把酒店砸个稀巴烂,酒店老板竟然还能用摄像头?
暂时不说万一摄像头完美避开了一切袭击这种情况,平板有电很正常,那请问大屏幕电从哪来?
编剧要告诉我这个屏幕由平板供电吗?
村子到处都起火了,她爷爷屋里的灯竟然还亮着,唯一能解释的就是该灯是充电型的,这灯光安详的照在她爷爷的脸上,她爷爷在灯光下带着微笑离开了!
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能说几个简单英语句子很正常,那个老板能说几句中文也能理解,你他么告诉我,在码头一个说英语一个说汉语,他俩能正常交流?
我特么现在比喝了两瓶伏特加还醉。
强行的煽情尤为致命,女儿给他包扎一下手,他特么感动哭了,没错,哭了,卧槽无情。
女儿坐上直升机后,一直说他爸还在岛上,她要去救她爸,你要救去救啊,别上飞机啊,你他么上飞机了假惺惺的喊救她爸,而且加上拽驾驶员座位的靠背,而不是推门,这更让我怀疑,你的动作是督促驾驶员赶紧走,而不是救你爹。
总的来说此剧刷新我的三观了,这些演员真专业,小学应该还没毕业,编剧语文功底一定很好,至少高考作文能考到38分。
一部被冠以动作/冒险/灾难的电影,其实还是很容易拿分的,情节合理,特效合理,调动观众情感,即便因为流量明星演技差,但基本6分就可以稳了,可是天火。。。
4分真心是看在老王的面子给的(以下包含各种剧透)片头孩儿他妈死的时候,整个逻辑还是没问题的,大场面灾难,至亲分离,劫后余生,真情课堂,看到昆凌出来前,其实还是可以的。
虽然不是昆凌的问题,但随着她的出现,大幕拉开,一切就变得不知所谓。
一切不合理或是不理解的情节,后面都被编剧赋予了他们的作用。
当天火爆发之前,老王告诉所有旅客快跑,而且伴随老王到来的还有强烈震感,结果呢,仅仅几十人却没有谁走向电梯。
当我们无语的质疑编剧智商时,编剧给了我们为啥人们都不会有恐惧感,和为啥几十个人回电梯也会拖这么久的原因——为了等昆凌窦骁湖底把妹,伴随岩浆游泳,整个剧情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但最终编剧又给了我们存在的价值——开车接主角团队下山5人团队初成,窦骁开车,昆凌全面补位,老王是看透一切的技术参谋,本以为另两位在团队中就是被救的角色,结果伴随着常年居住于天火岛,却轻易被火山阻断通路的村民眼看要遇难时,两人的作用突然体现,一个知道怎么开闸放水,一个拥有所有门禁密码。。。
就连一直觉得可有可无的无人机和基地留守,都体现了重要作用。。。
一个情节盘活所有人啊逃跑情节断断续续,总觉得一点都不着急一样,当后方有高热逼近,昆凌立刻让窦骁停车,等高热逼近到可视距离,再说快跑。
然后就出现了神奇的一幕,危险就在身后,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嗯,倒过来开车,让岩浆永远看不到我的车尾灯。。。
果然,就这么赢了。
另外,跑回基地后为什么不直接跑,非要等到危险逼近,才过桥跑路?
不得不说,老王最后喊着什么都不要带,赶紧跑时,我又在质疑编剧智商,妈的这个时候你这破基地里还有啥可带的。
结果,后面的剧情又一次让我震惊了——不让带是为了都留给我,我才能活。。。
甚至连最后开发商老板娘带个孩子也能与最开始上缆车前的话呼应上,编剧,我真给你跪了,要不要这么明显,这么牵强?
最后总结一下吧:整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灾可怕,人祸更可怕,但有了主角光环,就什么都不怕。
回想开始阶段昆凌与外国老板说的那句话:“没有人能够跑得过XX的火山爆发,我见过,但我希望你永远见不到。
”这句话隐身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没有主角光环,你们都得死,但主角的我不一样,每次都可以跑得过。
还有,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强如我爹,不用跑天火也弄不死他
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主角光环,突破自然,科技智障,毫无技巧,全是广告
灾难片一般不在我的选择范围。
机缘巧合的就看了这个片子。
总体来说,电影也还好,特效什么的也都还可以。
虽然在看的时候,还是有好几次比较生气的。
剧情在逻辑上还是有缺陷,不是很连贯有说服力。
我反正是不太明白,明知道火山危险,而且明明已经感知到危险,女主还切实经历过,失去了妈妈,反而还是一往无前的冲向了危险。
说是为了完成妈妈的梦想,不让更多人受害倒也说得过去。
反正在女主明明已经强调了自己不好的预感,在爸爸来警告的时候,又说要准确的数据,我天,我总觉得就算得到了准确的数据,她还会再等待什么。
可能要亲眼看到爆发的火山吧。
也好,她确实又看到了。
只是我仍旧感觉不到他们对火山对生命的敬畏。
看着火山喷发的他们,虽然在奋力拼搏,但就好像知道自己有主角光环一定会没事一样,从未真正的有过恐惧。
围着火山口建设一个旅游观光的缆车这个奇思妙想也是非常感人的,只要不怕死,一切皆有可能。
还有可能就是无论受多重的伤,无论岩浆如何喷发,无论黑烟如何弥漫,他们都好似身穿战服,终得无恙。
灾难之中没有英雄,只有幸运儿。
所以当他们拼了命的去救村民的时候,我是不太明白,相信村民们也是爱惜生命的,看到危险也是会跑的,不会原地等待救援吧。
无论如何,我想说的,对与危险,虽然未知,还是应该离远一点,而不是走进去欣赏。
我觉得导演还是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的。
例如对于那个商人,对于金钱的执着,让他看不到危机,最后将许多人置于险境,自己最后也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谓天灾,亦是人祸,只是这场祸事,并不只是他一个人造成的。
可是当他选择去抱起那个女孩,把她送上通向安全的船,自己却选择待在原地,放弃逃离,等候自己的妻子,或者说在他心里,妻子已经不在了,他选择和妻子在一起,最后失去生命。
那个时候,还是会觉得有些感动。
毕竟从一开始我着实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有这么深情人设的一面,不过要是他那是选择和小女孩一起离开,就能看见自己命大的妻子,夫妻团聚。
可惜啊,命运啊。
再者就是自然,无论今天的我们如何强大,仍有太多的事实证明,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我们,其实何其脆弱。
对于自然,我们还是应该有所敬畏。
有所畏,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最后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最亲的人,最爱的人,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也没有了,对于所能握住的,还是要紧紧握住。
就像金玟岐在岁月神偷中唱的那样,能够握紧的就别放了,能够拥抱的就别拉扯。
BUG很多,演技也欠火候,特效也就6毛钱的水平。
看惯了好莱坞灾难片的观众们可能无法接受这样的【烂片】,但是这是国产片,电影行业落后人家几十年,请给他们一点空间和宽容。
尤其不要为了吐槽而吐槽。
关于车,正楠那台应该是18款卫士。
很多人说岩浆少不掉轮胎,这里确实有点bug,正常情况下轮胎橡胶遇到熔岩瞬间就会燃烧。
关于哈里斯老板,他的死应该是整部电影最合情合理的。
资金链断裂,老婆生死不明,最后的项目也毁于一旦,没有理由再活下去,在最后时刻救下小女孩,并把父亲传下来的手表送给小女孩就很好的说明了他必死的决心,同时也是人性最后的光辉。
影片的整体路数,就是好莱坞常用的视效灾难类型片模板,以“火山”为题,引入人类与自然相处方式的议题,批判资本与人性的贪婪,呼吁敬畏自然保护环境。
人设架构多线并行,爱情、亲情、父女情同步发酵,辅以环境的封闭隔绝性,每种情绪的感染力与唯一性都被放大,更利于观众直观代入,培养氛围。
创作理念老套常规,但因为加了视效的包装噱头,倒也真的像好莱坞爆米花大片那样,骨子里的陈旧不能算作原罪,爽就完事了。
——然而以上,只是创作者的意图,实际执行如下:影片的特效非常之糟糕,大远景渲染乍看惊艳,镜头拉进,细节一经增多,悉数是经不起推敲的纸片式动画,生、脆、飘,后期痕迹十分严重。
观影过程中时常出戏,加上节奏相对紧凑,连脑补的空间都没有。
而且在声音的处理上也极其车祸,环境音响、配乐声几乎完全覆盖掉人声,后半程的大场面戏份,如果不配字幕,真的很难完全听清演员们在念什么台词。
故事方面,正如影片的开头动画一样,这片子从头到尾没有“人物”,主角脸谱化明显,配角的符号作用非无即残,与其说观众来不及感受人物的情感逻辑,不如说整部电影粗糙的剧作和蹩脚的叙事,都在强行推着观众往前走。
不是没有优点。
西蒙·韦斯特的基本功还在,影片整体节奏在线,最表面化的类型片元素都拍出来了;编剧卜维在铺排几段单场戏份时,从创造力到文本结构都很不错,值得夸奖,分别是:双缆车并行逃生、酒店老板的手表、卡车悬挂山崖,以及……算了实在凑不出更多了。
演员这块,昆凌和马昕墨的表现很惊喜,两者最起码抓住了各自角色的底层逻辑,并有意借此诠释情绪递进,尽管有瑕疵,但看得出很努力。
其它人真的都不行,尤其纪凌尘。
最后多说一点:我今天晚上,第一次在一部电影的片头字幕环节,看到导演的名字被放在了倒数第二这个不尴不尬的位置,而最后压轴的是总出品人,名字定格了5秒左右。
是的,这看上去很像一部被资本绑架的电影,所谓“中国电影新模式”的吹嘘更像是一个笑话,因为电影的里里外外,看不到创作者任何探索拓疆的姿态,反被刻板、僵硬、自满替代。
他们愿意斥巨资拍一部以“人类要敬畏自然”为主题的电影,却不懂得,电影的生态也需要健康发展,当我们试图用钞票去主宰艺术创作而非与其平等交互,总有一天,它会像电影里的那座火山,愤怒地苏醒,凶狠地喷发。
照这样下去,电影反噬市场这件事,迟早要发生。
还有十几天就是2020年了,求求那些口口声声“为中国电影好”的资方爸爸们,积点德吧好吗,别总想着做电影里的“酒店老板”,钱挣多少是够啊?
还敢再烂一点不,除了特效还行其他啥玩意?
鲁迅影院 灾难火山4/双缆车并行逃生、卡车悬挂山崖。女儿与父亲都安全逃出火山。
发现大家都在拿杰嫂说事,我看过后发现大家说的都挺对的,杰哥成功把大家的目光从电影本身转移到了杰嫂身上。本片唯一的看点就是还算不错的特效了,不过和好莱坞大片比的话还是有差距的,本来是值得说道的,可片子的剧情实在不忍直视,尤其是女主的人设非常不讨喜。本来想给一颗星的,加一颗给及格的特效,再加一颗星给男配女配水下跳舞那一段,拍的挺唯美的。最想吐槽的是大老板老外刚救了一个小女孩,说要再去救老婆的结果就给岩浆岩正好砸死了,而女主老爸编剧就想法设法让他活下来了,这挂开的挺溜。
一开场就觉得是上海堡垒2.0,毫无逻辑和节奏感可言,似乎每位配角的存在都不必要,甚至连主角都不必要,让人出戏的嘴型配音和情节,“中外合拍电影”什么时候才能够不再成为贬义词。但看到最后爸爸放信号弹的时候居然觉得有点感动,烂片里的一丝真挚,格外珍贵了。
马上0202年了,我依旧感受到了电影市场无药可救
其实还可以。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的一些镜头加设定,情绪铺垫地太不到位了。
这哪儿是天火这分明是添堵啊,特效渣剧情假,是盒饭不够吃还是侏罗纪不够好看??人傻钱多华夏保险先洗为敬,平安太平洋中国人寿都要加油哦,昆凌有演技??那有鼻子有嘴眼珠会转的人都能成影帝影后
感情戏太多 演技略差 特效还行 剧情蛮扯 主角团不会死
昆凌挺努力的,挺好的。非要挑毛病其实也没啥可说,特效也可以,离谱的地方也不是特别过分,但是反正以后别拍这种了。
看画面直接跳戏侏罗纪....其实剧本中规中矩,虽然什么都有,但是没什么创新。
昆凌真女神。王老师,你为啥要接这种片子
剧情尬 演员尬 音乐尬
没那么难看呀~还行吧。昆凌比她的演技好很多啊。
故事叙述的还算完整,不过表现形式太片面,演员诠释也稍欠苍白,鼓励下这个题材。
正牌天王嫂配爆米花,真心非常合适社畜解压,周杰伦的思路总还是有点意思的,基础配置也说得过去,消遣消遣,还是可以。
我心目中的近几年的国产灾难之最了,其实很不错,分怎么那么低😳,然后片尾一个人等了好几分钟。终于等到了彩蛋~
本来想给3⭐,想来想去没必要为了糊弄苞米取悦昆昆的巴哥昧着良心打分
一部没啥演技的电影,剧本和编剧应该是十几年前的好莱坞垃圾桶里的剧本捡起来用。实在不是一般的难看,剧情愚蠢到低级。片中也就山火的部分做精细一点,其他的还是很粗糙,实则一部很无聊的灾难电影个人打分:4.6/10周杰伦写的歌都救不了这部电影十次……
大型mv现场表演教学
这片子太牛p了 窦骁大力神一管钳子能砸碎钢化玻璃 超级无人机背后长眼睛能躲避下落火山岩 倒车平地飞悬崖 ps:天王嫂的身材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