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那天晚上,看了《生日快乐》。
很小的影院,很少的人。
想起来,无意之间看到这张海报,竟然会一拖再拖,没有看。
也许是,每个人都会遇见很多没有缘分的对的人,所以在影片之外,很多人也学会了将比好朋友还好的朋友这个位置留给他们,以掩饰自己对于失去他们的悲伤。
至于我,这样的一个位置,始终会为自己空出来。
在怎么样的有缘无份都不能换来10年的唏嘘。
我,自私的骄傲的,怎么会淡淡的看着你去爱着别人?
永远不会将情人节快乐变成生日快乐。
我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招惹到自己。
若得到你,自是得到了朋友,情人,家人,若失去你,便也失去了全部。
永远的气量小小的偏执的坚持。
编剧是张艾嘉,原创为刘若英的一篇散文。
奶茶在她的单身日志演唱会中说“以前的恋爱都好单纯,不会去想他是不是好丈夫,好爸爸,而现在可以知道他们都是好丈夫,好爸爸,都是别人的”。
唏嘘。
当她们擅长讲述着各种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故事之后,当所有的听众都散场之后,她们在散乱桌椅之中,昏黄灯光之中,最中意的诗句却又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遇上你,爱上你,然后离开你,是不是让人尝一尝爱恨离愁就是生活的完整?
是不是可以了所遗愿?
还是《生日快乐》,恶俗的结局,温馨的开头,挣扎的过程,都只是都爱情的反讽?
爱上你,然后我们在一起。
那些为你停留,为你流浪,为你发疯为你死,都是青少年昏了头。
世界上真的有什么善良的人类有什么苦衷非要肝肠寸断的爱情?
我还是老了,我的轰然老去,同情的是我只想快乐。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桥段并不新颖的爱情故事,情节是那种温水茶,幽幽淡淡的一种香缓缓的飘着,累积着一份淡淡的无聊,以至于我渐渐的有了烦意,但是当影片进行到将近一半儿的时候,却渐渐的有了感觉。
这是一部慢热型的片子,不会让我在第一眼就惊艳惊喜欢笑开怀,这种感觉从头到尾都没有,围绕我的始终是这样的一份淡淡的幽幽的缓缓的香。
关于《生日快乐》,我先看的书。
在书店里很干净的封面,有奶茶素净的侧影。
可惜是被塑料膜封着,不能拆开。
后来,班上有个超级奶茶迷邮购了这本书,才得以满足好奇。
随手翻到的第一句话是:在不能说情人节快乐之后 还好我还能说生日快乐自己的沉淀于是我知道我会把它看完。
喜欢的第一个男孩子,自信而优秀。
后来他喜欢上别的女孩,我们分手了。
每天在一个班,抬头不见低头见,却也不打招呼。
只有生日和圣诞他会准备一份礼物给我。
或是手机链,或是钥匙扣。
然后写短短的几句祝福。
我也会在每年他生日,发一条短信给他。
一年之中唯一一次短信联系。
小米比我幸运,因为小南自始至终都爱着她。
书与电影的对比奶茶的小说和电影差别蛮大的。
小说里的小南并没有出国,而是一直在台湾等待着小米的归来。
小米也没有去日本,而是在维也纳学习钢琴。
但这些指示情节安排需要,可以不深究。
小南的艳事在书中描写得很少,只有一笔:即使小南在多么风流的事情中,只要一接到小米的电话,便会立即出现在她身边。
电影里则有一段小南和女同事的画面,个人觉得很杂乱。
也或许电影不是短篇,它需要更丰富的情节。
故事是以第三人称的叙述的,一直以为那是个女人,应该是小米的私党。
结果看了电影才发现那人是个男的,念着建筑却喜欢剪头发的家伙。
他大概是剧中比较两色的人物吧,小南和小米都太显得阴郁了。
曾宝仪演的也不错,一幅幸福小女人的样子。
这是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将两个大学时期最要好的朋友对比起来,一个人做了幸福的老婆和妈妈,一个还是茕茕一身。
至于他们谁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爱情,个中冷暖就只有观者自知了。
和同学谈论时,都很忌讳结局。
所以不再细谈。
但那个开头却升值的一说。
小米生日这天,小南为了给小米惊喜,假装要复习温书,就与约定一天不见面。
小米为了给小南惊喜,也答应好好在寝室温书,读过一天。
可电话一挂,就不一样了。
小米急匆匆的提着麻辣火锅穿越整个城市去小南的学校。
小南提着生日蛋糕,穿越整个城市去小米的学校。
当两只船在江心相错时,是否也预示着什么?
关于画面和音乐画面好的自然是没话说。
唯美清新,无论书和电影给人的都是封面那种干警的感觉。
小南和小米相拥的时画面的角度更是不错。
把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的娇小感和小男深深的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小米开着黑色的车绕了城市三圈的情景也表现的很恰当和特别,同一个场景出现几次,毫无类同感。
而剧中间或的黑屏,更是恰到好处。
全剧除了《生日快乐》和《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就没有别的歌声了。
而且《有多少爱可重来》竟是古仔的左唱,正是苦哉这位天王了。
淡淡的钢琴背景乐则恰到好处的烘托了情节总的来说是不错的电影。
There are things I care about everydaybut can only say it once a yearsorry about the delay
觉得这部片子的几张海报都好唯美,影射着淡淡的不真实。
马楚成与张艾嘉已足够吸引我花钱去看,何况还有古天乐。
你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宁愿与最爱的人做“很好很好的朋友”么,却一边还不肯放手。
小米太自私了。
不懂珍惜的人最后会被自己的矫情惩罚到。
转身之后,已是一生。
一直很喜欢古天乐和刘若英,特别喜欢刘若英的气质,那种淡淡的、清爽的气质,让我很羡慕,虽然觉得影片中的古天乐有点显老,不太像大学生,不过看着小帅还是很喜欢。
(口水中……)。
虽然两位主角是很讨人喜欢,可是说实话,影片的故事性不是很强,让很多影迷都很失望,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那天的情绪反常,很老套的情节,却还是让我在最后的时候,哭的一塌糊涂,可能那种可望而不可及、将得而得不到得感情,容易让人共鸣吧。
整部影片的色调偏冷、演员的演技一般、情节一般、选在年底档期,票房更一般,喜欢两位主演的影迷可以考虑。
影片中的爱情细节十分真实,那种淡淡的、欲说还羞、你推一下我动一下的佯装被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感情经历,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最后不是错过,就是失去,你恨这段感情,更恨自己。
http://blog.sina.com.cn/xfxhyy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突然脑子里就浮现出迪克牛仔好像在嘶喊的唱着这首歌!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不喜欢这首歌,因为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差点被这首歌洗脑,总是能听到,觉得这歌没多大意思!
但是在后来经历了,看过了很多悲欢离合后,觉得这首歌还真是有点意思,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真是朗朗上口,特适合很多场景!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小米和小南之间那让人唏嘘的爱情故事!
被认为天生一对的他们,却各自没有给出最确定的答案,小南看起来很花心,小米梦想去维也纳学音乐,希望爱的人在一起就是永远不分开!
然而一切却不一样!
看完影片,脑子里突然就想着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多适合他们呀!
如果回顾过去种种,到底是谁错过了谁!
当一切都没有办法挽回的时候,他们的故事也结束了,可是还是让人忍不住惋惜,他们其实可以在一起的,哪怕只是很少的时间,至少在小南病情还在控制的时候他们可以开心的在一起,然而一切终究还是以让人伤感的方式结束了,没有如果,小南不在了,这份感情最终还是停在了他姐姐给小米发的最后一条生日祝福里了!
那时的小米因为一些心里阴影,始终无法完全敞开心扉接受小南,在她选择去日本的时候,他们是彼此相爱,可是小米最终还是没能走出来,就这样两人错过着!
那时的小南看起来很花心,身边的女孩换了一个又一个,他们看起来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是似乎在彼此眼里总是差着点什么!
最让人感动的是小米在日本打电话给小南说她停电了害怕,没想到很快小南就出现在了她面前,那一段时间他们过得是真开心的吧!
然而,最终还是没有走在一起!
当小米回家准备和小南敞开心扉的时候,然而小南告诉她,他要结婚了!
小米开车不停地转圈,哭的很伤心,她终于觉得自己可以放下的时候,事情又不一样了!
事情就是这样,往往不只有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她知道了一直以来短信祝福的真相,知道了在病房里痛苦熬的时候看着小米小时候录的CD,………然而一切也到了落幕的时候!
她想起了很多和小南一起的点滴,小南的好,可是那有怎么样,他们还是回不去了,过去了的,有多少是可以重新再来一次的呢!
当想到小米以后都不会再收到小南的生日快乐短息时,心里确实是有些伤感的!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小南还是那么体贴,怕小米伤心,一直用那样的方式祝福她,安慰她!
可是想想他也是残忍的,当时他要是让小米知道他的病情,小米可以待在他身边陪他最后的人生,这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吧!
这样或许小米以后想起来会少些伤痛,少些遗憾吧!
小米她也一直爱着小南,那么多年都没有接受别人,以一种她觉得可能最长久,最稳固的方式和小南保持着联络,和存着心里的一份希冀!
就因为这样,所以才更伤感吧,要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他们可以互相陪伴着,该多好!
时光无情,一起都不可能重来!
人生没有如果,没有当初,当人们开始说这些假设性的词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已经再也回不去!
有很多人值得等待,然而没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即使可以永远留在心里,然而错过的伤痛却永远也有掉不了的疤痕!
不要太过执着,不要把最理想的状态放在未来,珍惜当下,当一切可能有一天无法继续的时候,至少心里还能多些美好的念想!
假如大喜之后会突然迸发大悲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疾病,那么看来我应该看看心理医生。
高中同学聚会后,莫名的失落感顿生,想起前两天看的一部旧电影——刘若英和古天乐的《生日快乐》,就想不如借文字抒发那大悲,总究是比压抑在心中更好的。
影片的开头,1996年6月7日,我倒是不记得那一年的生日发生了什么,也许只是因为片头这个熟悉的日子,让我对片中的小米有着深深的情感投射。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有很多很多的灰色地带。
法律会有、道德会有,连情感也会有。
我绝不然是说故事中小米和小南的故事是如灰色般压抑阴沉,相反地,他们的故事是朦胧,像灰蒙蒙的大雾,你想拨清,却总是拨不清。
正如在法律的灰色地带里,你做了一些不大好的事,但是却不会违背法律。
而小米和小南的故事,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但最终二人却依然游走在灰色的雾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先走出来,牵着对方的手走出那灰蒙蒙的雾中。
故事中的小米,双子座。
人人都说双子座极端而敏感,她的悲伤永远只是深藏其中,她的欢乐,你永远看不穿是真的快乐还是故作的微笑。
小米也是如此,故事一开始,过于有默契的两人,一个提着蛋糕、一个提着麻辣锅,奔向对方的宿舍,计划之中的惊喜因为这“默契”变成了意料之外的扫兴。
对此,小米短短的三个字“嗯”“拜拜”,电话那头的小南能听到话筒那边的泪水么?
看过一个心理节目,单亲的小孩子,对于爱人会特别地依恋或是特别的着紧,当然也会特别地没自信,因为他们已经失落了爸爸或妈妈的爱了,他们不愿意再失去自己深爱的那个人的爱。
可是偏偏地,碰着的是那个敏感极端却好强的双子。
很生气,却不会发脾气也许的是害怕发脾气会令爱再次失落;很难过,却不会当着你面流眼泪,因为双子深信要是在你面前哭了,自己就彻底地输了;很在乎,却不会对你说,只因为那好强的个性里容不得她这么做。
看着身边从不缺女生的小南,小米只能以沉默表达自己的不自信;听着小南在餐桌上和女同学那样的对话,也许别的星座觉得那没什么,可是敏感的双子却还是觉得很受伤,可是受伤又如何,也只能沉默以对吧;小南要走了,小米却借口要照顾婆婆,泪是流了,当然是在小南离开之后;小南说要结婚了,宁愿像个疯子一样开着车在那兜圈圈,流着泪却还倔倔地对电话说,好啦,我终于不用再为你的幸福负责了。
时常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可是更想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什么都是却也什么都不是。
当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两人的时候,他们亲密恩爱;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相隔多年再次相遇的“比朋友更好的朋友”应该能够在一起的时候,一个却告诉另一个要结婚了,可惜新娘不是她。
在剧中,小南并没有与别人成为伴侣,而是听着小米的钢琴录音魂归天国;在现实中,是不是该是那本该是你新郎的人,现在却挽着别人的手步入教堂呢?
和朋友聊起这个话题,觉得凡是所谓的恒久爱情,终究是因为有一方先于另一方离去,二人的幸福时光嘎然而止,所以地,才有他日恒久的思念,或许思念的不是那个人,而是那段美好而快乐的时光。
也许地,故事中的小南的离开,只是为了让这份思念可以永久地永久地留存吧。
剧中常出现那首歌“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是对于剧中这段已相隔天人的爱的唏嘘注解。
而现实中,倘若真有个小米,我想她会不会在小南生日的时候,静静地唱“对你的声音你的影你的手,我发誓说我没有忘记过;而关于你选择了现在的她,我只能说我有些难过,也曾真心真意地等过”这一种想见不能见的伤痛,让我对你的思念越来越浓,我只能把你放在我的心中。
给剧中的小米,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给那些现实中的小米,你还听说爱情回来过么?
写于2009.1.22 凌晨1:07
如果我还是18岁.也许会被这样一个近乎荒谬的爱情故事感动到茶饭不思.可是片子里的男女主人公.已经是在这个世界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的成年人.我实在难以想象.什么样的理由让他们在一起耗费着感情.青春.耐心.以及所有宝贵的东西.玩这一场看似独立特行实则愚蠢无比的感情游戏.尤其是奶茶演的小米.套用片子里曾宝仪说她的一句话.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当然.不能否认奶茶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对任何一个角色都是刻画得入木三分的.而她与张爱嘉的搭配更是毫无挑剔.从少女小渔.到20,30,40.再到现在的生日快乐.说白了是有点心疼.总觉得她这样类似的角色演的太多太多.无非是和幸福差之毫厘.最后却总是失之千里.这次的小米尤其让人看了觉得生气.觉得怎么会有那么敏感到甚至让人有点讨厌的女生.幸福不是那么乖巧的事物.如果自己都放弃去追求.没人有义务把TA送到你家门口.从大学到毕业.再到后来的日子.十年是怎样的概念?
那是最好的时光.可是我看见的只是两个男女互相追逐.又彼此蹉跎.要说的是.煽情与否和电影的好坏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不否认当看见小米听说小南要结婚.独自开着车绕圈.最后终于失声痛苦.当看见这些的时候.我也陪着掉了几滴眼泪.那已经和电影无关了.只是觉得那样的隐忍和倔强.好象记忆里某年某岁的我.只是到了今天.再也不见踪影.人都会成长的.不同的只是.有时候老天给你机会重新再来.有时候不.
6月7号,小米在等小南说生日快乐。
刘若英和古天乐的搭配让人觉得怪怪的,没有二刘(刘德华)的合作那么让人愉悦和谐,影片中,两个人像在玩捉迷藏,她藏他寻,他躲她找。
曾志伟说,“如果有人看这部片子哭了少于三次,你就让他来找我,我会问他,你还是个人吗?
”很不幸的是,我恰好属于这“非人”一类。
我不喜欢或者不欣赏小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有点自私。
她爱小南,可她更爱的也许是她自己。
小南帅气,富足,前途无量,小米自卑得想将这段关系调整为好朋友,只有好朋友会一辈子。
她在心底渴望霸道的占有小南一辈子,在现实中却以缺失的安全感为由把矛头直指小南的花心。
她得不到承诺,怕受到伤害,所以宁愿放弃开始。
他在昏暗的车中,小米痛苦的大声喊出“我们多少年,多少年……”我看着她,忽然觉得这本该就是结局。
然而影片峰回路转,一转就转到了一个俗不可耐的情节上。
小南是因为得了癌症才向小米宣称他要结婚了,并委托他大姐给小米发生日祝福。
看片头时,看到刘若英是故事的原创,本以为会是“才女出名篇”的大好局面,可惜奶茶还是没有张艾嘉的那份从容和娴熟。
总之,生日快乐少了点文艺片的气质。
而且我始终觉得,是小米错过了这段感情。
晨跟我持相反的观点,在一旁呼喝着:小南真不是男人,这么好的女子,应该给她承诺,让她安心,应该主动掌握这份爱情。
我睥睨。
他不依不挠“现实生活中太多女生把自己当成公主,梦想找个王子,这样有着淡淡自卑淡淡自知的女子才可贵。
”也许是,也许不是。
男生喜欢从俯视的角度看女生,而女生却从未放弃从仰视的角度看自己。
我无法理解小南小米那种沉浸于暧昧的行为,就如我无法理解小米放纵自己用一个如此虚幻的借口来伪装自己。
你在乎天长地久还是曾经拥有?
小米仿佛内心祈盼的是天长地久,却奇怪的满足于曾经拥有。
爱就爱,不爱就不爱。
小南是花心的,可是花心的王子心里只有一个西西公主不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事情吗?
即便有一天,真的是一个人独行,那也学会了如何爱,如何恨,这足矣。
满足的心可以安静下来看一朵花开……
电影一开始其实有被吓倒,三十多岁的刘若英和三十多岁的古天乐,再怎么扮纯情,也不像大学校园里的青葱少年。
再看下去,十年时光,点点滴滴,竟也慢慢融入。
一个个小细节,诙谐或伤感,都是淡淡,回想时又多少有些惘然,相信这些小细节的加入不少是张艾嘉的手笔,让人想起《心动》,那些青春的花呵,怎么就在岁月中慢慢飘零。
小米是个很作的女人,这样的女人一般来说很不讨喜。
电影反复出现小米妈妈摔门而去的场景——被遗弃的小米缺乏安全感,电影想以此为小米有些莫名其妙的行为开脱。
但这些掩饰不了“作”的本质——怯懦、脆弱、自私、贪心。
小米渴望被关心被疼惜,却又怕受到伤害;不愿意放开怀抱拥有却又舍不得放手。
在神社许愿的时候,小米写的是:我喜欢的人永远不离开我。
注意,是永远不离开,不是永远在一起。
小米们需要的距离是,眼光可以触碰,指尖可以相握,但绝对不要亲密无间——亲极反疏呵。
你不要要求我,因为我从未曾要求过你。
是的,我或许曾暗暗期盼,但从未要求。
“我不要爱,不要爱,可是我离不开”,《假面的告白》里这一句,用来形容这类作女,真是再贴切不过。
作女们以为妥帖准备好一切,足可刀枪不入,只享受温暖不会有刺痛。
然而世事总不如人愿,小米在知道小南婚讯后痛哭流涕的一场戏,朋友以为太过,我却完全能理解。
那天,你问我婚纱,却原来如此,是我会错意,是我自作多情,又羞又恼,这是一层;你曾说会等我嫁不出去的时候娶我,我告诉自己不要当真,我对自己说总有一天你会结婚,无人有这样的耐心,但心底深处何尝不这样期盼,如今失望失落,又是一层;我以为我们十年默契,我以为在你心中我不同寻常,原来和你太太比起来,她是珍宝我是敝屣,这是最伤心处。
概括起来,能伤人的无非是“意料之外”几个字。
小米们放弃爱情去换取安全,却一样被暧昧弄得遍体鳞伤,大约也只有用活该两个字形容。
其实电影不用绞尽脑汁以童年经历来探究这种“作”的原因。
我自问家庭和睦,童年幸福,不一样作得厉害?
所以,这作女小米,看在我眼里,就分外心有戚戚。
就算知道这种心理行径再可厌,也因了溺爱自己而宽容甚至心疼。
我喜欢小南唱生日歌给小米听时,房间里还睡着女友的那一段。
是的,一边是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情,另一边,尘世中的寂寞需要排遣欲望需要宣泄。
如果电影这样发展下去,本可以在在细琐中慢慢显露出现实那张冷峻的脸。
可惜可惜,刘若英毕竟还是个小女人,最后,一个结尾,小南成了情圣,故事成为意淫。
也许在每个女人的心目中,自己都是公主,都会有好男人一心一意在某个城堡里等着自己。
其实,就算小南真的结婚了又怎么样呢?
小南和小米的故事没有普遍意义上的结局又怎么样呢?
作女们呀,现实中,没有人有这样的耐心等自私胆小的我们。
自作,就要自受。
可能异地恋确实是不可相信的。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女主好抽筋,不过还是挺写实的。可惜结尾竟然男主韩剧了!!!
你会后悔的。
老套
嘥嗮..
那么文艺那么细腻的男孩子 也不适合古天乐。那么文艺那么细腻的片子么 也不适合马楚成
活着就是一个折腾啊。。
后来想起来,并不是爱这部电影才喜欢
为什么我们找不到这样的古天乐?其实女人几乎都是这样的敏感与脆弱,只是有人告诉你,有人深深地隐瞒。
还好
又是一部没太看懂的片子,很烂的乱七八糟的片子
⒈在0点过后听闻小小公主在昨儿11点左右诞生了,嗯,祝她「生日快乐,平安健康地长大!」⒉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值得等待,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⒊总觉得在好些电影里听过《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然而好些片名却想不起来;⒋韩式结局,防不胜防。
不爱看。
上映10周年。故事太慢太淡太温吞,但色调和打光很美。最后20分钟刘若英的崩溃和结局的反转才扳回一城。
有点闷。。不过构思还好。。
爱不起来奶茶,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爱不起来她
27岁生日快乐~~~
每年的生日,我只在乎你的一句“生日快乐”
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