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找到这样的文字来记录看完以后的感受:记得上次哭还是在看一部98抗洪的纪录片。
我哭是因为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看到了四川人民的坚强,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坚毅,看到了全国人民的牵挂。
脑中至今还回荡着各种声音“相信党,相信政府”,“兄弟们,乡亲们在等着我们”,“解放军来了,解…放…军来了”,“我不哭,解放军叔叔”,“姑娘,别管我”,“我们相信你,.........
2008年5月12日,时间永远定格在了14点28分。
对于大多数80后来说,8级地震,根本没有概念。
直到新闻媒体介入之后,看到一幕幕人间惨剧和一桩桩感人至深的事迹,才有了直达心灵的震撼。
那几天基本上是在泪水中度过的,感觉人在自然面前是那么无助,那么渺小。
一瞬间,数十万的生命就被夺去了,他们也有父母妻儿,也有兄弟姐妹,我们还能看着电视掉眼泪,他们或许就天人永隔了.........
流着泪看完这部电影,仿佛又回到那恐怖、紧张的七天。
看着电影里一个个镜头,仿佛我的兄弟、战友又回来了!
2008年5月12日,我们失去了很多很多!
由于时间太匆忙,留给我们的回忆太少太少。
希望有人能让我们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掉许多许多的记忆,虽然它们只会让我们痛苦,但是我们并不想遗忘。
现在,终于有一部电影能让我们永远的保留住那些记忆。
#电影##电影推荐##汶川地震十三周年# “你,你是谁?
”“我是来救你的。
”“我知道,解放军叔叔。
”——电影#《惊天动地》 翻出部十年前的电影,再次证明眼泪不值钱,画质很是“感人”,这点可忽视。
记得08年汶川地震那会在读初中,全校动员捐款捐资,系红丝带点蜡烛,全民祈盼~每到危难时,军、医都是第一时间逆行而上,也能明白为什么说“军人优先”!!!
观影前已经浏览的相关的介绍,对于影片有初步的概念。
而在5.12事件后,人们对于同类题材的关注不在少数。
有关感动震撼等概念也自然在心里形成,但到达观影现场真正开始观看影片时,才发觉之前那些在心里浮现的概念显得如此浅薄。
观影的过程已不单单是作为观众来观看,而是完全置身于其中,随着剧情的发展而感动,落泪,揪心,紧张以至于到达尾声的宽慰。
影片以摩步旅进入映川灾区为主线,通过不同关注角度展示了一场灾难的毁灭性,同时再现了地震那一瞬间地裂山崩的自然界狰狞面目。
而身处震中的人们,也在这一瞬间展示了对于生的期望以及迸发出对生命价值的尊崇。
任何人都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而当你在瞬间需要在自身与旁人的生命之间做出取舍时,有太多的人做出了牺牲。
用自己的性命和鲜血浇灌更多生者的希望。
在他们张开臂膀的那一刻,生命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一呼一吸之间的轻薄分量,而是用最后的力量诠释了人性中的良善。
英雄一词是从小被教育体系灌输的关于解放军战士的形容词,楷模同样令人感到高不可攀,玄乎其玄,模糊的称谓在不久前还仅存于概念之中。
而这样的一部影片,却真正的唤起了我对于中国军人真正的敬畏之情,他们是铁军,拥有撑起民族希望的力量。
同时,他们也是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个体,拥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性中最柔弱与善良的情怀。
在很多人眼里,他们还是孩子但当他们集结在一起,就真的用血肉铸就起新的长城,捍卫着国家呵护着其中的每一份子。
整部影片的节奏把握非常到位,而几乎每一场戏都有他触动人心的亮点,整个观影过程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而恐惧,无助,感动,欣慰等各种情愫也不止一次的惹得人泪盈眼眶。
对我而言,这是一部触动心扉的影片,用地动山摇唤醒了人性良善的本源,以惊天动地诠释了生命价值的尊严。
有感动、有震撼之处。
就细节而言导演不用太表演化。
比如第一点:学校小孩救出来之后,全员站立唱生日歌,什么鬼,救人在那时是第一位的,就算全民被救出战士应该抓紧时间休息、进食才是。
第二点:华峰山方向出现气体泄漏,那开始的浓烟滚滚,到后期的满地火心,居然还没有爆炸,还有时间给你慢慢炸山掩埋。
不必为了追求效果而一定要留到最后一刻出现奇迹。
就是给人感觉很假、在表演。
看到《惊天动地》的海报时,彻底无语了,完全抄袭了《父辈的旗帜》,无论是整体构图,还是鲜明而个性十足的旗帜造型,风起云涌的背景,还是海报的冷色调,都如出一辙,特别是背景的天空,能明明显看出来是出自同一张图片,只不过一个反向一个正向而已。
明明像复印,谁说是抄袭?
其实,海报抄袭,早已不是新闻,更有靠抄袭海报进行话题炒作的影片,也屡见不鲜,跟风是可以理解,但大多在比较不严肃的影片类型中出现,像喜剧、动作片、爱情等等,只是这次,被抄袭的一方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战争与人性控诉的力作,抄袭的一方是反映支援5.12国难地震的主旋律影片,如此明显的抄袭,在国内尚为少见。
战台烽认为,造成这样“抄袭”的原因,应该有三个:第一,海报设计方偷懒抄袭,而恰逢《惊天动地》的所有主创、宣传人员都没有看过或者看到过《父辈的旗帜》,大家都是高尚的人,不在国内影院公映的影片,从来不鸟。
所以根本无从知道。
第二,我们伟大的出品方如有神助,灵感迸发的设计源泉打造的神品,竟然与已经存在的某好莱坞影片惊人的相似,可以解释为殊途同归的偶然性统一。
第三,还是不要说了,如此严肃的题材,怎能会让抄袭变成有意而为之山寨行为呢?
还是相信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吧。
期待国产片海报能诞生越来越多的“神作”!
因为,我们从来不“抄袭”!!
大家不要一顿的批评。
不要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用心去看四川人民受灾时的场景,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回忆那种悲伤吗。
单就影片来讲,前半段拍得相当出色,灾难时人们的惶恐与解放军的拼命前进相互穿插,文武戏相辅相成,到后半段时质量稍有下降,可能是因为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解放军与老百姓的信任、年轻一代的成长、军人的使命感、面对灾难时的顽强拼搏、父子情、母女情、爱情等等,虽然这些东西的确都是大有可为的领域,但适当缩减也许更有利于电影观感,不过即使如此,后半段依旧是国产主旋律电影中少有的上乘作品。
尽管电影有一些缺点,我依然愿意打10分。
电影篇幅有限,再加上艺术渲染的考虑,肯定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情形,但我还是为之落泪。
当年地震我才七岁,我也处在离四川很远的广东,但年幼的我还是能明白这是一件能让所有中国人落泪的事情,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伤痛。
我给电影打十分,是希望现在及将来的人不要忘记这场灾难,也不要忘记当年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救援同胞的壮举,更不能忘记中华民族坚韧的品质。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上映于2009年的主旋律大片在豆瓣上的口碑好像不怎么好,2019.11.16的时候豆瓣评分6.0,我记得在很久以前该片分数甚至低于五分,大概是09年的时候灾难过去不久,这种伤痛的情感还未完全沉淀下来,再加上影片确实有一些不足,导致该片豆瓣上评价不高。
不过这些年来本片评价有所回升,我乐观预测分数会升至7.5左右,今天是2019年11月16日,在此留言为据。
说实在的,整部片子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含泪看的,地震来临的那一刻,是我哭得最厉害的一段,就算特效假,就算演技差,也丝毫不影响观影的心情。
说到主旋律电影,现在的国人貌似对于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完全是不屑的,以为是国家要洗你们的脑,但是对于欧美的主旋律电影却异口同声的说“好感动”“数次飙泪”“好酷”之类的话,我能认为你们是被外国人洗脑了么?
身为中国人不推中国的主旋律那你推什么?
估计感觉自己很聪明,不会被愚民似的,实际上已经被敌人愚了个底儿掉,真是可悲。
对于十年前的汶川地震,没能参与救灾感觉很遗憾,因为那时候我还小,还在上学,在石家庄,在教室坐着的时候都感觉到晃了那么几下,可见当时的地震有多厉害,而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代入感很强,数度都想拿上工具赶紧去,发现底下压着人都想大喊“快救人!
”但是在电脑跟前喊岂不是很怪。。。
看到解放军来的时候,我都在脑补假如我在现场的心情了。。。
完全是松了一口气的状态,假如你是当事者,你难道不会松口气么?
当然会了,解放军不是来消耗你们聪明的群众的物资的,他们是带来了物资并且是来救人的同志们,这时候你不动容那只能说你没有代入或者“上帝”视角观影了。
最后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吧,理性爱国可取,但是一个“无脑爱国”的中国,实力一定比“理性爱国”的中国更强大。
还可以,最后有点刻意
党课,我坐在靠窗的角落一人揣着包纸巾一边好笑一边哭的抽抽······
就像纪录片一样,几个反派太会演了。
很差劲的电影,人物关系、情感都一塌糊涂,如此好的故事和题材被消费的非常浅薄,八一厂投入不少,怎么拍出来这么垃圾的片子来的…
从头哭到尾
有纪实性质的片子,几乎是重现了发生的一些事情,只是以前不知道有化学物质泄漏的风险。
地震无情,人间有情。电影拍得实在是,一言难尽。。。
这帮装甲兵为啥要招手呢?这北斗界面也忒挫了…诺基亚回忆杀!特效是很渣,但拍的人的反应与行为还是不错的,这不是李云龙夫妻俩吗?这反应速度有点夸张啊!专家台词讲的好硬,哎哟?直20?这要是重庆震了估计全都得玩完…
4⃣️4⃣️4⃣️♥️♥️ 2008年5月12日,四川8级大地震,即5·12汶川地震,约7w人死亡,2w人失踪,37w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20130420四川雅安强地震 20130421三亚cctv6 惊天动地 不过 这电影太泥马的次了 原本想打两颗星 结果看了海报 果断一颗
军训教官放的,看着看着睡着了。
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15年的这一天看的,作为电影很一般,更像碎片式纪录片。另外很少这么说一部主旋律电影但最让人不适的是一直在大谈胜利,强调怎么胜利,最终胜利了……不觉得灾难前,谁真的赢麻了。
你娘的地震被你拍成了床震!
什么年代,还玩这一套。老老实实拍个灾难片不好吗,再烂也可能有市场,偏偏又要不顾别人承受力的去塑造一群“上帝”。假一点,可以说是艺术化手法,但硬要把观众当白痴,只会换来更多骂声。
09/09/24
淋漓尽致的主旋律电影。就那场灾难本身而言,还是湿了眼眶。
说实话,从《北川重生》到《惊天动地》,以汶川大地震为主题的几部电影,质量都不甚印象。主要原因还是人物过于脸谱化,遇到苦难,就是喊口号,仿佛一喊口号,所有苦难都会凭空消失。
震撼!很震撼!伤疤!
好题材,差编剧
08汶川地震我还捐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