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很纯粹,是一个人最本真的体现。
感动,也不是一刹那的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现今,似乎每一部电影都朝着最大限度牵引起人们最细腻的感情前进,而一些观影者也为那些赚走自己眼泪的作品拍手叫好。
所以就出现了为了达到观众感情需要,增加飙泪场景的故意煽情桥段。
这种引导下的“硬催泪”,并非发自肺腑,落泪也不是宣泄难以抑制的感动。
但是面对电影中的人物生死离别、撕心裂肺的哭喊时,想必没有人不落泪。
可是,剧中的情感不是如品茶般慢慢浸入人们心中。
这种刻意的煽情,真的对影片的主题亦或是叙事起到很大作用吗?
且看《李可乐寻人记》中是如何处理的。
《李可乐寻人记》中最大的情感主线应该是李可乐和警官康红的爱情。
和其它爱情电影不同,这部影片的基调很大程度上定格在了喜剧层面,剧中搞笑的情节点不尽其数,所以这份爱情又带了一份特殊的戏谑。
这种喜剧气氛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人物的自嘲与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讽刺只不过皮毛,无关痛痒。
称其为黑色幽默也太过牵强,因为它实在比不上《黑炮事件》中强烈的讥讽。
大家一笑而过之后就如过眼云烟,有谁会去思考?
剧中的两人因为追尾相遇,一个是义正言辞的警察,一个是油嘴滑舌的即将破产的寻人公司的CEO,两个看似互相不搭的人开始了一段啼笑皆非的爱情。
剧中两个人亲密的开始时在李可乐因为参与装孙子事件最后破产居住在康红的姥姥家。
由此开始,两个人的情感才走上正轨。
康红的情感其实在一个层面上也代表了观众的情感。
当康红陪同李可乐参加由他捐献的希望小学落成典礼,听到李可乐找到他自己的那番话时,她落泪了。
镜头将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唱国歌时,每一个孩子天真的笑脸展现给观众,这个场面本就会引起大家的爱怜。
其次,加以对白和音乐,观众的情感便会刺激到。
第二次是李可乐在审问室自己的那段内心诉说,观看室里的康红哭了。
通过喻恩泰的落泪自述、康红的“死亡”以及伤感的音乐来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
剧中能引起观众情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最重要的便这两个,特别是第二次情感点让人难以接受,逃避不了故意煽情的嫌疑。
那段和前面的情节联系并不太紧凑,可以说从李可乐逃跑倒进坑内就开始了为这段煽情做准备。
明知道怎样都不可能逃出警察的追捕,可是为何还要逃跑?
坠坑后两个人的对白也显得太矫揉造作。
正如前面所言,这种情感并不是自然而然使观众逐渐积蓄,非真情实意。
结局也并非出人意料,倘若是一个悲情的结局,似乎就和整个影片的基调难以契合,当然这样也让人略感失望。
其实有时我们所想要的便是这种心理落差感。
比如另一个家庭剧《阳光小美女》,当剧中的小美女在跳钢管舞时我们都以为她可能要破茧成蝶,赢得比赛,这个家庭最后能从之前的一切不愉快变得圆满,可是结局是她们被赶出了现场并且不能参加比赛。
这种情感失望会让我们更关注她们最后的何去何从。
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得到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李可乐从找孙子,装孙子到最后成为了真孙子,收获了财富,也得到了爱情;一切都如笑声那般甜美,可是一笑而过之后,我们什么也没有记得,能引起我们谈论的莫非只有那句:如果我没有丢了你,我愿意带你看最美丽的风景。
昨天电影上映,一般看电影都是先豆瓣下分数是多少,然后再去影院观看,因为看到一部烂电影,既是浪费时间,也是浪费金钱。
昨天观看此片之前,豆瓣查了下分数,结果还没有评分,于是算是尝鲜了下,买了此片的电影票。
进场之后,连我两个人,发现只有6个来看此片,而且还是周五哦,南京市中心的德基电影院,同时间的《霍比特人》、《澳门风云》都已经满场了。
后来想想,来看的人少也是有原因的。
刚开始,演员登场,喻恩泰整的几句台词还觉得有意思,巩新亮还很养眼。
可到了后面,让老八路回忆当年的情景时,那时就觉得电影开始要变烂了,后面的剧情就开始天马行空,不知所云,没有所谓的找人了,就开始警匪谈感情之类的。
电影还未结束,为数不多的观众就有人离开了,我当时也真想离开。
电影到最后果然还是那个老套路。
编剧导演就不能用点心么?
看完电影之后,再看豆瓣影评,竟然6.9分!
顿时天雷滚滚,水军也不要这么多好吧。
今天再看时,竟然已经7.1分!
这在国产电影看来是高分了,水军能别这么多行么?
竟然还有水军说,此片是啥黑色幽默,温馨浪漫,能别这么扯蛋么!
真特么将此片当作《疯狂的石头》了?
那我只能说此片和《唐伯虎点秋香2》是一类的个人不会因为此片观影人数少,而默认为是烂片,我有时在家用电脑看电影有时也是一个人。
当然我也不会因为豆瓣分数高,而跟风认为是好片的,而会根据自己个人实际观影感受来评分来评价我现在都还心疼自己浪费的周五晚上那宝贵的1个多小时,和两张电影兑换券!
个人觉得电影就是讲故事,一个好的电影就是在讲一个好的故事,如果故事讲不好,电影可看性也将会打折。
恳请那些给此片打四星、五星的豆友教我如何看此片,能看出四星、五星的效果
作者:@炳光潘现在是2014/2/21凌晨,#李可乐寻人记#即将上映,恩泰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员,以往有作品面世,是一个不太喜欢做宣传的人,但这部电影的宣传,恩泰却表现出异样的积极与卖力。
在开拍前,和恩泰吃饭聊天时,不止一次的提到“李可乐”这个人物,从他讨论这个角色的兴奋劲儿就可以知道他是多么喜欢李可乐,这个劲儿不亚于当初接拍#大秦帝国之纵横#中的张仪,不亚于#辛亥革命#中的孙文(注:因为种种原因很遗憾未能接拍)。
恩泰常说:对于一个演员来讲,能遇到一个好本子,遇到一个靠谱的团队,是一生最幸福的事情,演员最大的价值不是……经济价值,而是艺术价值!
要拍一部像一部,演一个像一个,就像李可乐的口头禅那么说得——丢什么,不能丢人!
要对得起,演员这个职业称呼!
恩泰对工作的认真劲儿和细节的把握,有的时候让我由衷的感觉到压力和折服,但更多的身体的担忧!
好在恩泰也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
他很清晰的能把工作和生活安排的有条有理,由于他对剧本挑剔的程度,使得产量不高,但部部拿得出手,因此不会把工作安排的满满的,这样就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在这期间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当然重要的不是看美景看美人,可以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个演员加持的过程!
……看书、写书、练大字、弹琴、录歌、游泳、爬山、进驻沙漠、晒太阳、哈雷、文化交流等等,这些关键词几乎已经占据了他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恩泰那样做一个像一个,持之以恒,下苦工,多用心,我相信大家都能在各自的领域有好的收获!
最后在北京的鄙人,祝愿在昆明的恩泰,在未来的时光里,事业更加蓬荜生辉,生活依旧丰富多彩,把身上的正能量希望能感染影响到更多的人!
最后祝愿#李可乐寻人记#电影票房超十万,大家就能看到续集了!
在罗湖上班的时候,每次下班坐地铁都会看到这部片子的广告宣传,一开始还以为是部话剧呢。
去电影院本想看《霍比特人2》的,去得太晚,这部片子长达三小时,遂放弃,选择了《李可乐》。
贯穿整部的四川话,标准倒是标准,可作为一个非四川人,开始总是有些难以适应,甚至看不明白到底在演什么,并且一度以为女警只是个小小配角。
好吧,其实我就是把它当成下班后释放压力,调剂生活的喜剧片来看的。
有两个小触动:一是李可乐在风风光光得到五百万的重酬之后,被发现原来只是作假,再一次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无家可归,于是只能睡在车上,这时前女友老家的小学校长打来电话,他犹豫过,最后还是咬咬牙把钱捐了。
二是李可乐在被邀请回小学升国旗的时候发表的那段话,我只记得这一句:我现在才发现原来我找了那么多的人,其实都是在找自己。
人生际遇这个东西,常让人大跌眼镜,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艺人名媛。
但也许有些品质,不管你变成何种身份,它依然存留在你心底的深处。
其实何止找人是在找自己,我常以为我们工作、读书、旅行甚至于谈恋爱都是在不断地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并且完善自己。
PS:其实谭卓还是挺漂亮的,感觉她像是郝蕾、徐静蕾还有陈妍希这几个人的结合。
只能说看不懂承鹏的电影,不能说电影不好,不明白局剧中真实的寓意在哪里,如何寻找真实的自我,这确实有些富有人生哲学意味的东西,只是通过电影我只是看到了李可乐屌丝大逆袭的过程,和最后抱得美人归的完美结局,这的确是找到了最终的自我了。
承鹏自从离开足球评论之后,成了作家,现在又开始当编剧,的确是很有才的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他做人很真,不过这部电影似乎不是那么好看,希望以后他会有更好的作品。
或许出版界没能帮忙找到“孙子”,李可乐终于把寻人启示贴到了电影院。
《李可乐寻人记》登上银幕,故事变动不大,喜剧风格进行了影像夸张。
总的来说,李可乐的故事,跟可乐一样,看起来“黑”、“涩”,但内里满是气泡和糖浆,辛辣刺激——原小说就是一个欢乐的屌丝故事,电影出来,强化了这一点。
屌丝老大必定要个屌丝跟班儿。
与电影中的李可乐(喻恩泰饰)并肩作战的,是赵雷棋饰演的杜邱。
就像《疯狂的石头》一样,每一部黑色喜剧都要成就一些精彩的配角,这一次,我们注意到了赵雷棋。
赵雷棋在片中塑造的角色杜邱戏份很多,仗义真诚又愚顽搞笑,和李可乐联袂东奔西跑,遭遇不少困境窘境,可谓一对相互呼应的难兄难弟。
赵雷棋在片中的装扮本来就憨态可掬,再配合自身形象,更不避卖萌之嫌,极尽所能地逗趣耍贱。
这种大胆的发挥,让电影中的角色离小说中里杜邱的形象相距甚远,形成反差。
在这样一部定位清晰地喜剧中,赵雷棋凭借自身优势,不仅直截了当地给观众带去欢乐,还很好地协调于片中的人物格局。
小人物有大作用,这样刚刚好,谁让这是一部屌丝电影呢。
镜头前的赵雷棋,实在最会耍宝。
在《全球热恋》、《决战刹马镇》、《河东狮吼2》等几部影视剧,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他的喜剧天分。
赵雷棋的给出的喜剧能够被人赏识,关键在于他的表演方式:打得开,放得下,抛得高,接得住。
就《李可乐寻人记》中卖萌耍贱的种种戏份,赵雷棋敢演,也能演。
很多人演夸张的喜剧,总难免一丝做作和尴尬,要么太紧张、不放松,充满课堂表演的痕迹;要么太随意、不精致,没有笑点、缺乏余味。
平时表现并不抢眼的赵雷棋,却很好地规避了这两点。
这或许是天分,更或许和他的不太为人所知的背景有关。
科班出身的赵雷棋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早前活跃于剧场舞台,参与过《开心麻花》、《说客》等多台大型舞台剧。
原本,剧场舞台就是一个经典的练习场,能在剧场吊得起观众的口味,压得住空旷的空间,就需要满满的功底。
而且,他正好赶上了中国剧场轻喜剧化的时代,舞台演出越来越少有传统的严肃气氛,而越来越多笑声掌声。
这正好符合赵雷棋的喜剧道路。
所以,虽然从舞台转到影视,赵雷棋的表演训练和喜剧熏陶并没有中断,不存在太多刻意的转换,也就自然地承续了过来。
若说喻恩泰演得像“可乐”,赵雷棋则演得像“娃哈哈”,纯净、干脆、不着颜色、不露痕迹,但就是让你觉得解渴。
喜剧嘛,就得图一个“哇,哈哈”欢乐欢乐。
虽然流畅自然的喜剧表演背后,满是演员的技巧和辛苦,赵雷棋很会惹人笑。
观众的笑声就是最大的支持。
他很会搞,还很有料。
导演ni ta ma..的。。。
觉得观众都和你一样能理解影片啊。。。
李可乐的演员。。
NI TA MA DE 没有实力。。
演技不是盖的。。
影片思想 太多。。
看不懂的。
我只想说一句话。
找会你自己。。。
看懂了。。
那就是破片。。。。
好人好报。
最后追着打李可乐。
李可乐还是在骗。。。
真他妈乱。。。。
真理到底在哪里????????
难道真理等于胡搞。
或者胡搞真理。。
自私是吧。。。
胡搞
前几天去效游在车上看了点,觉得有点意思,主要还是因为讲四川话,决定回家后就下来看看,可结果还是失望了。
第一个失望,女警官要查李可乐,竟然跑到百度上查,我一下就醉了,于是选择了快进;第二个失望,川渝女人的放荡和贪慕虚荣又再一次被搬上银屏,虽然说在全国各地干“那行”的确实是四川女人最多。
第三个失望,不管剧情发展到哪,李可乐总能遇到女警官,难道这世上就只有她一个警察吗?
所以说情节太牵强了。
综合以上等等,我没能把这片子看完。
PS王澜霏是要比女警官漂亮
导演: 周伟主演: 喻恩泰 / 谭卓 / 王澜霏 / 秦卫东 / 李彧宁浩留下了一部《疯狂的石头》和一部《疯狂的赛车》后便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转型之路,后继无人的中国影坛再也不见”疯狂“电影,《李可乐寻人记》用一部川普的小成本喜剧让人想起了宁浩的”疯狂系列“,虽然导演只能算是学了个形似,但依然能从流畅的叙事和灵巧的镜头中看到宁浩的影子。
《李可乐寻人记》改编自李承鹏的同名小说(小说原名是《寻人启事》),李承鹏不但亲自操刀剧本更是跨界出演了一个土里土气的乡村土老帽。
从改编剧本角度来看,本片编导结合的相当成功,李承鹏的作品中的文字游戏转化成了电影中灵活的镜头语言将文字的喜感通过画面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导演对原作的把握很到位,一部流行文学作品中拍不出什么人生哲理,能拍的令观众喜闻乐见就算是大功告成,试问李承鹏本身也没有在文字中有什么救国救民的抱负和热情,博君一笑就很是不错了。
本片整体叙事流畅,剪辑凌厉节奏明快,配合着剧情的混乱导演的叙事清晰明了,没有迷失在几条线索之中令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这部小成本的电影注定不会得到太多的关注,但这并不影响《李可乐寻人记》成为一部很接地气的影片,甚至在我看来《李可乐寻人记》相比那些充斥在院线的国产商业大烂片更有可取之处,至少在本片中人物语言至少是生动活泼的,光凭这一点就比那些不说人话的国产烂片好上许多。
中国电影需要如此的小成本电影,中国电影需要给像《李可乐寻人记》这样的小成本电影一些生存的空间,这样的电影才体现了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平,也只有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多才能证明中国电影的发展是良性的。
《李可乐寻人记》不是一部多么了不起的电影,甚至说来这部电影注定会埋没在影史中很快便被人忘记,就像在院线的排片表上的来去匆匆。
这就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喜剧片,有点儿哗众取宠算不上什么坏事,有点儿做作煽情也是难免的,我们也必须包容这部电影的稚嫩和不足,更要体谅其毫无深度可言的先天不足,但就是这样一部有着种种不是的电影让人看得很舒服、很亲切,所以说面对这样的电影我们还是应该多些鼓励。
《可乐寻人,小小喜剧》若疯狂系列,可称近几年我国喜剧成就作,那本片算小小喜剧。
前半部分,还算“疯狂”,后半部分,可能导演已经累了,喜剧细胞干枯,于是陷入文艺小清新之类,算是一种蛇尾,难道前后二段换了编剧?。
不过,喻恩泰也算得以再度和广大观众见面,让其继续得以玩一把《武林外传》之“吕秀才”风格,也是中央戏剧学院表、导演艺术研究大博士的另一种风采!
同时,剧中很少的二个场景,我似乎发现喻博士的表演上,恰似有张国荣的影子,难道是因为我4月1日观此片的缘故?
或许是,敬业精神在二位演员身上,贯穿使然?
祝喻博士成就迭高!
男女猪脚怎么就相爱了?是因为寂寞吗?陷阱里那场戏女猪那双割的双眼皮简直无法直视。。。。。。。。。完全浪费时间的东西,拿钱评分的麻烦冚家铲一下,谢谢。
剧情有点老套 别的都好 难得能耐心看完的国产喜剧片
What the fuck...#CHC#
加快了看还行
子曾经曰过~
竟然还有喷片名的哈哈哈笑死我了!
一般。
‘’孙子,以后这些鸡都是你的了‘’,虽然剧情前后反转虎头蛇尾,落入俗套,但是台词笑料加上喻恩泰的表演算是一部让人出人意料的喜剧片。
小电影还是很不错的 剧情简单 但方言的加入增添了整体的诙谐感
不失不过没什么意思
我已经知道我的微薄里面应该把哪些影评人拉黑了,不点名了!拿了钱当然是要帮人说话的。
这电影的节奏是要赶着投胎吗
比想象中好,虽然故事铺垫不够,不过大多国产电影都一样,但其他地方可圈可点
全靠喻恩泰撑,换个人就是烂片
很搞笑
四川话本身就是笑点,其他都一无是处
当时想去电影院顺便一起看了,结果没排片,现在看了之后,知道为什么没有排片了。
很多人一看这海报和名称就不想看。我看过李大眼的原著小说,非常喜欢。所以比较期待。而电影还真没让我失望。居然把信息量很大的小说故事在90分钟内讲完了。喜剧元素就像《疯狂的石头》那样有诚意,比较好看。谭卓特别美。只可惜由于审查的原因删掉了地震和讽刺豆腐渣校舍的剧情。太遗憾了。三星半鼓励
小聪明。没有戏。
虽然个人挺喜欢喻恩泰的,但是这部电影真的很烂,一部让人不想看下去的电影,还能打几颗星?豆瓣居然有6分,看来李承鹏的水军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