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的人太少了。当这里的人们还在诟病“pride太政治化”的时候,法国人却觉得pride不够政治化,必将导致衰败.... 我觉得这个片子比柜外更值得看(油炸粉除外嘻嘻嘻)这个片子珍贵在里面有大量的真正的性少数群体的发言,多一个人看到,就少一个人被主流话语/内心中对于这些群体的虚假幻想而蒙蔽;无论他们接不接受,there they are,in your face. 先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不了解,和拒绝去了解,确实是个体会仅仅因为某身份标签对一群人进行无差别排斥(以及暴力对待)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意识到过去的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进步,而不是一种弱势——人人都有被社会传统和旧观念裹挟的时候,我也是如此,但了解,改变和拥抱难道不就是人生的周期旋律吗?
有点重复,深挖的点不多,尤其每次访谈都觉得问答非常尴尬。Ellen缺席了最后两集,总觉得不完整啊!不过Ian也太可爱了吧!
我家elliott page多露个脸不行吗
在乌克兰,LGBT权利问题与国际格局/俄乌欧关系相连;在印度,英国的殖民文化与本土的男权种姓制度塑造了“男性”与“女性”性少数群体的不同生命经验,而来自印度教语境中的第三种性别的存在则再次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进步论;在法国,开发、包容、多元、政治化的同性恋生态的一侧还有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其他性少数身份(如跨性别者)的境况,而性向身份还有国族、阶级、宗教信仰与民族主义等交错身份相关;在美国南部,我们再一次看到LGBTQ群体生存的差异。当我们讨论酷儿/LGBTQ+时,我们应当意识到其从来不是铁板一块的“同一”,相反其中充满了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交错性的内部差异,同时也要意识到“LGBTQ”本身的西方性/泊来性,进而希望在尊重差异/多元的基础上达成理解与平等、爱与包容。
哈哈。伊恩很可爱。
⒈艾伦·佩吉缺席了法国、美国南部两期有些可惜,她是拍戏去了吗?⒉乌克兰:竟然还有排斥攻击LGBTQ群体的暴力组织存在,真让我心寒;⒊印度:挺希望《真相访谈》能制作一期更深入地反应印度同性恋者现实生活问题的节目;⒋即使像法国、美国这样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依然存在很多反同、恐同人士;……
很多人说我只是一个人,我能做什么?但一个人就够了,回顾一下历史,总是有那么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我也愿意做那一个人。
形式有点重复,其实同权纪录片还是聚焦式的拍法更有意思
比起1来说差了点,不过也不错了
其实内心的厌恶,反对被这些伪善隐藏了。这种假装认同或许是因为大多数人对LGBTQ人群的不了解,片面的和HIV、滥交、怪异画上等号。因为他们不能理解生来不同是有多难。从另一方面看,LGBTQ群体是否应该洁身自好,用真实的你参与社会活动,真正的融入这个社会
总会看得很难受,但是心里却是暖的。
比第一季深刻,去巴西采访那个恐同者好可怕
跟第一季有些重复,但是初心未改。期待来中国
第三集和第五集神秘失踪 是有些重复了 节目的意义就在于走访世界各地探寻lgbt人们的现状和他们做出的努力 这季节目挖得不深 但也难免 毕竟在不发达的国家 人们能做自己保护好自己就不错了 真正能为这个群体做出贡献 能改善一点现状的人太少了 看起来乌克兰比印度还保守 还是要受西方文化洗礼啊
最后一集还是很激进的
看完之后突然感觉中国很有可能是相对比较开放的国家,因为他们对于lgbdQ群体的态度是不管不问,最起码没有暴力的倾向。
大家活得都不容易。
看这个的人太少了。当这里的人们还在诟病“pride太政治化”的时候,法国人却觉得pride不够政治化,必将导致衰败.... 我觉得这个片子比柜外更值得看(油炸粉除外嘻嘻嘻)这个片子珍贵在里面有大量的真正的性少数群体的发言,多一个人看到,就少一个人被主流话语/内心中对于这些群体的虚假幻想而蒙蔽;无论他们接不接受,there they are,in your face. 先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不了解,和拒绝去了解,确实是个体会仅仅因为某身份标签对一群人进行无差别排斥(以及暴力对待)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意识到过去的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进步,而不是一种弱势——人人都有被社会传统和旧观念裹挟的时候,我也是如此,但了解,改变和拥抱难道不就是人生的周期旋律吗?
#A+ 我见过最美的瞳色,就是你眼边的彩虹
⑨Someone's got to fight.
乌克兰那集ian在酒吧放电的那位帅哥也电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