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就不详细介绍了,但是要求不少于140个字,真是奇怪的要求。
所以就写下去。
剧情简介是这样说的:一部关于波兰著名性学女专家米夏琳娜·维斯洛卡的传记片,她一生都在致力于出版自己的性学专著:《性爱的艺术》。
这本书也改变了波兰人民的性生活。
其实不止于此,电影表达了更多的东西,我们今天看起来仍然感觉如同身受,其实是环境的原因。
不知道字数够不够。
其实我想问的只有一个,如果找不到资源,留言试试看。
--抱歉!
资源发了被河蟹了~点击一下这里~你懂的你懂的 u849
作家阎连科曾经说:“现实比想象还要荒诞”,越是惊世骇俗的故事,反而越是真实发生过的。
就如同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恐怕这世上再牛的编剧也编不出来。
《波兰爱经》这是一部讲述女性学专家的传记电影,影片中含有大量的性学镜头,但它并不是一部情色片《波兰爱经》是一部女权电影,与许多被判定为女权电影的作品不同女主没有复仇,没有爆发,她做的只是让社会接受性爱的重要性,接受女性享受快感的权利这一事实……可说起这位性学专家自己的感情经历,却是相当“传奇”,传奇的令人不敢相信,可又恰恰是真实发生的:“性排斥、两女共侍一夫、与已婚男人纠缠不清”壹主角米夏琳娜·维斯洛卡(以下简称“米夏”)是生物专业的大学生,她与生物专家斯塔泽克相恋。
米夏一直梦想着两人在科研道路上互相砥砺,能成为另一对居里夫妇。
然而,有件事让他们非常苦恼:性生活不和谐。
米夏总感觉疼,她疼起来就直接让斯塔泽克停下。
斯塔泽克有些恼怒,嫌弃米夏让自己兴致全无,为何不能忍忍或装作享受
两人没想着如何改善,米夏反而觉得,人有身体与灵魂之分,或许自己应该注重与丈夫在灵魂上的交流。
正好米夏的闺蜜旺达也喜欢斯塔泽克,在米夏的撮合下,三人开始了一段开放性关系……
自己和丈夫之间,是精神恋爱;闺蜜和丈夫之间,是肉体恋爱,三人之间互相不干涉……于是,在旺达和丈夫上床的时候,米夏甚至可以毫不忌讳的看着他们。
后来,两人还都为丈夫生下了孩子。
悲剧是迟早的,闺蜜不再满足只有性爱的生活,而丈夫也逐渐对闺蜜产生了感情
丈夫当初说着只爱米夏一个人的誓言,在米夏翻出几十张和不同女人的艳照后,变成了笑话。
贰第一段感情就这么失败了,而米夏的第二段感情同样曲折。
几年之后在一次下乡时,米夏认识了她生命中的挚爱“朱雷克”,让她对性有了全新认识
一个走过很多地方的水手,他富有魅力,不像斯塔泽克以自我为中心他会注意米夏的感受,赞美她的身体,试着让她更好地珍爱自己的身体他和米夏开始在田地里、在树林里,在河里……享受过前所未有的欢愉后,米夏才意识到,她之前轻视性的行为是多么幼稚
性,同样是男女之间非常重要的联系和交流,对于亲密关系来说,还存在一种更和谐、更紧密的状态,那就是性爱合一可惜的是,朱雷克已经结婚,还有了孩子,虽然米夏是那么深爱朱雷克,但她还是无奈地选择了退出……
叁拥有两段失败感情经历的米夏才从根本上认识到,性与爱不可分开。
她对性爱有了真正的认识,也认识到在波兰大量的女性在遭受痛苦,只源于她们对性和身体的知识匮乏……于是她写出了《性爱的艺术》,然而作为女权思想的先驱著作,出版之路却极其曲折。
米夏希望它能成为人们了解性爱的一个途径,却被政府看作是淫秽读物。
米夏为自己辩解,官员依然否定,他说:从没有人在行政层面谈过国家在性方面的缺陷
他还担心教会的态度,然而当米夏找到红衣主教时,主教又说担心政府的态度。
每一个先行者总是四处碰壁,米夏遇到来自政府、宗教的压力,当然最根本的压力是来自男权的抗争男人掌控着社会的话语权,而女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
米夏曾经想申报一个研究女性月经的科研项目,却被教授直接否定,教授说不如去研究胃病、心脏病,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胃、一颗心脏,而不是所有人都有月经。
米夏很生气,反复纠缠着教授,他只好略带讽刺地说:“你就这么喜欢浪费时间,你大可以把时间花在丈夫和孩子身上。
”
显然,在教授眼中,女性应该做的是在家庭生活里,而不是在科研领域中不务正业。
米夏在当时代表的女性先锋思潮,在当下,依然很前卫。
当下的社会,性仍然是敏感话题,但却存在着明显的性格差异。
男性可以将性能力、性经历作为自我炫耀的资本,而女性谈论性过多很容易就被视为荡妇。
而且,性生活的好坏往往是以男性是否满足来评判;当性生活关系不和谐的时候,女性更容易从自身寻找原因
著名作家李银河对这种双重标准曾作出如下评判:“性活动中的男女双重标准是对女人的压迫,它使女性压抑自己的欲望,憎恨自己的身体,最严重的是,它使女人丧失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感觉,不敢去追求快乐,只能麻木、压抑地生活。
”
女性应该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在性关系中获得快乐和享受去意识到自己才是身体的主人,而不是取悦男性的工具其实米夏自己也经历过迷茫的时期,对自我身体的不了解和缺少探索,对爱情的错误理解都为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作为过来人的她,在面对向她求助的女人时,才能给出一针见血的解决办法。
就像她在电影结束时说的最后一句话:“盲人不会写关于色彩的书”
她的作品《性爱的艺术》,在当时一经出版就被售卖一空,后来甚至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销往世界各地。
对那个由男性主导性文化的时代发起挑战,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算得上是西方“女权运动”的先驱而今天的女性真的应该感谢像米夏这样的女性斗士,因为现在享有的女性权益都是曾经“离经叛道“的先驱们争取来的结果……
一个女人负责照顾肉体,一个女人负责照顾心灵,这样的三角关系会如何发展?
KY观影作者 / 夏超编辑 / KY主创们今天要介绍的《波兰爱经》是一部关于波兰著名性学家米夏琳娜·维斯洛卡的传记电影,它以双线叙述的方式展现了米夏琳娜的两段重要的感情经历,以及她想要出版性爱专著《性爱的艺术》所遭遇的种种阻碍,意在探讨女性在性方面所面临的各类困境。
米夏琳娜·维斯洛卡是生物专业的大学生,爱上了生物学者斯塔泽克。
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开始恋爱。
米夏琳娜梦想两人在科研道路上互相砥砺,能成为另一对居里夫妇。
然而,有件事让他们烦恼:性生活不和谐。
米夏琳娜在做爱时总感觉疼。
她疼起来就直接让斯塔泽克停下。
斯塔泽克有些恼怒,嫌弃米夏琳娜让自己毫无兴致,为何不能忍忍或装作享受。
两人没想着如何改善,米夏琳娜觉得,人有身体与灵魂之分,或许自己就不擅长享受身体上的愉悦,不如多注重与斯塔泽克在灵魂和学术上的交流。
米夏琳娜的闺蜜旺达也喜欢斯塔泽克。
正值战争时期,有一次,米夏琳娜和斯塔泽克身陷危难之中,旺达挺身而出救了他们。
之后,三人开启一段开放式关系。
这个想法是米夏琳娜从小说中读到的。
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相爱,与其中一位偏重精神交流,与另一位偏重身体交流。
米夏琳娜觉得这样的尝试正适合自己,旺达没什么学识,但和斯塔泽克在身体上很“合拍”。
三个互相有感情的人一起生活,该是一件美妙的事。
最初,这段关系和他们想象的一样和谐。
米夏琳娜在大学里专心学习、做科研,与斯塔泽克讨论学术、共同探索;旺达在家中负责日常琐事,和斯塔泽克享受性福;米夏琳娜和旺达也和过去一样亲密无间。
不久,旺达怀孕,这让米夏琳娜觉得危险。
她害怕孩子的出现会打破三人之间的平衡。
在深思熟虑之后,米夏琳娜想到了解决办法:她也怀孕。
这样自己和旺达分别有个孩子,应该能让关系维持下去。
为了避开社会压力,米夏琳娜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而旺达作为教母。
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生活的变化,这段开放式关系面临越来越多的冲突。
米夏琳娜忙于科研,无暇照顾孩子,与斯塔泽克的交流也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旺达深陷在家庭生活的鸡毛蒜皮中,性很难再弥补心灵上的疲惫,她也渴望被人真正地关爱;斯塔泽克觉得与两个女人一起生活非常疲惫……最后,这段关系完全破裂,斯塔泽克离开家庭,米夏琳娜和旺达带着自己的孩子各自生活。
米夏琳娜非常痛苦,她觉得自身无法享受性爱,而只有精神交流很难维持关系,她对恋爱、婚姻不再抱有希望。
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后在一次下乡问诊时,米夏琳娜认识另一个男人朱雷克,让她对性有了全新认识。
朱雷克非常温柔,不像斯塔泽克以自我为中心,他会注意米夏琳娜的身心状态,体贴她的感受,赞美她的身体,试着让她更好地珍爱自己。
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性愉悦时,米夏琳娜才意识到,她之前轻视身体是多么幼稚。
性,同样是两个人非常重要的联系和交流,对于亲密关系来说,还存在一种更和谐、更紧密的状态,那就是性爱合一。
想到过去,米夏琳娜觉得后悔。
她后悔当初从未试着去做自己身体的主人,与斯塔泽克无法性和谐的时候,她那么轻易地就放弃了对自己的身体、对自身欲望的探索和掌控。
可惜的是,朱雷克已经有了家室,虽然米夏琳娜那么深爱朱雷克,但她也不愿破坏他的家庭。
最后,米夏琳娜无奈地选择了退出。
在三人关系崩溃之后,米夏琳娜无法专心研究,还要照顾孩子,最后她放弃科研生涯,成为一名妇科医生。
从这时开始,她目睹了大量女性遭受的各类痛苦,很大程度上都与她们对性和身体的知识匮乏有关。
有些人排斥自己的身体;有些人不懂避孕知识,私自堕胎差些丧命;有些夫妻性生活不和谐,关系岌岌可危却手足无措;有些人有性癖好,但不知如何控制……很少有医生会像米夏琳娜那么体贴而科学地为她们解答,咨询和看病的人总是排着长队。
于是,米夏琳娜决定出版一本性生活指南的书,她将书稿交到文化部,却发现困难重重。
文化部将书稿寄给专家,得到的评价全是负面的,他们指责米夏琳娜书中的内容过于露骨,认定其是淫秽读物。
米夏琳娜辩解后,文化官员依然否定,他说从没有人在行政层面谈过国家在这个方面的缺陷,他自然不愿负责,还担心教会的态度。
而当米夏琳娜找到教会负责人,负责人又说担心政府的态度。
米夏琳娜陷入互相推托的困境。
巧合的是,米夏琳娜曾经帮助过的人有军方背景,她通过介绍与一些掌握实权的人建立关系,得到了帮助。
原以为这本书能顺利出版,结果出版社要求删除“女性高潮”这一章节,这让米夏琳娜无法接受。
她强悍的性格不愿对此妥协,还是谈崩了。
米夏琳娜如此固执,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反抗的不仅是传统性观念,还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隐性压迫。
生活对她并不友好,她不能一味地退让。
米夏琳娜曾经想申报一个研究女性经期规律的科研项目,教授直接否定,他说不如去研究胃病、心脏病,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胃、一颗心脏,而不是所有人都有月经。
米夏琳娜很是生气,反复纠缠,教授看到她如此急切,略带讽刺地说:“你就这么喜欢浪费时间,你大可以把时间花在丈夫和孩子身上。
”在教授眼中,女性留在家庭生活里才是正常的,在社会生活、科研领域的过多努力都是不务正业。
当时,所有关于性的书全部由男性撰写,当前性学权威也是男性主导,当初文化部请来审阅米夏琳娜书稿的评论专家也全是男性,而且文化部官员和出版社审查官全是以男性视角来歪曲书中的内容。
男性话语成了性活动、夫妻生活的唯一知识来源,女性的声音则完全缺失。
面对这一切,米夏琳娜拒绝自我审查,更是拒绝对自己的女性观念进行更改。
当这本书陷入出版无望时,有人竟将书稿从出版社偷出来,进行地下印刷,使之迅速风靡大街小巷,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
米夏琳娜对此非常兴奋,没想到自己的书就会以这样的方式造福社会。
最后,因这本“地下刊物”的巨大影响,《性爱的艺术》得以正式出版。
虽然米夏琳娜的故事有些久远,但她所面临的、目睹的各种女性困境,尤其是在性方面的困境,依然在当下广泛存在。
在关系之中,女性的性愉悦常常不是以自我体验为中心,而是以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带有一定程度的服务性。
性生活的好坏往往是以男性是否满足来评判;当性生活关系不和谐的时候,女性更容易从自身寻找原因。
更广泛地说,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情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持关系、保障生育而服务的。
如果没有这一方面上的实际用途,与性相关的行为和思想似乎都是无意义的、甚至危险的,比如出版社想要删除米夏琳娜书中“性高潮”这一章节,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女性谈论性高潮可能破坏家庭关系。
在以往,男性对后代是否是亲生的难以明确,这种父权不确定性(Paternity uncertainty)也在促使女性处在隶属地位。
为了更大程度上保证女人的贞操、保证后代与父亲的血缘关系,男性掌控着性话语,对女性的性观念进行规训。
罗素在《幸福婚姻与性》一书中写道:“这种隶属地位起初是生理性的,后来则是精神上的……夫妻关系一方面是主从关系,另一方面是责任关系。
男人所有的重要想法和目标都只为他本人所有,而不会向妻子吐露。
妇女几乎完全得不到有关世界和各种事务的经验。
她们被人为地愚弄,因而对一切缺乏兴趣。
”
在公共空间,性常常是敏感话题,但却存在着明显的性格差异。
男性谈论性的宽容度更大,有些人会将性能力、性经历作为自我炫耀的资本,而女性谈论性很容易就被视为淫荡行为,甚至穿衣时身体露出部分较多,就可能遭受荡妇羞辱。
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性与爱的复杂关系被粗暴地剥离或扭曲,女性榜样被一套细致而森严的道德标准所规定,温柔体贴、隐忍克制、安分守己成了理想女性的核心品质,然而却没有与之对应的“男德”对男性进行道德约束。
李银河对这种双重标准曾作出如下评判:“性活动中的男女双重标准是对女人的压迫,它使女性压抑自己的欲望,憎恨自己的身体,最严重的是,它使女人丧失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感觉,不敢去追求快乐,只能麻木、压抑地生活。
”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更能看出米夏琳娜想做的,不仅是为女性提供必要的性知识,也是通过这本书传达女性解放的思想。
在米夏琳娜看来,女性对性知识的获取,可以增强对自身身体的了解,她们拥有对自身身体、对自身情欲的知情权和控制权。
只有在女性和男性都成为自己身体、欲望和情感的主人这一基础上,最真实的爱与幸福才可能被建立,不然它必然包含着压抑和欺骗。
当然,性自由也不该被过分夸大,因为它不会必然带来爱和幸福。
当人们在争取性自由、性解放的时候,他们所追求的是公民权利。
而在我们拥有这份权利之后,对爱和幸福的追求依然要求着我们在道德上的自我克制。
在《幸福婚姻与性》中,罗素对这一处境有着非常精准的描述和总结,分享给大家:“我希望宣扬的学说并不是一种纵欲的学说,其中仍然包含相当的自我克制的要求。
美好的婚姻的精髓在于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以及身体、心智和精神的深厚的亲密关系,这使男女之间严肃的爱成为一切人类体验中最富有成果的行为。
这种爱犹如一切伟大而珍贵的东西,要求有其自身的道德,而且往往要为较大的利益牺牲较小的利益,但这样的牺牲必须是自愿的,因为若非如此,就将因违背为爱做出牺牲的本意,而摧毁那爱的真正基础。
”女性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在性中被取悦、在关系中获得能令自己感到享受的性。
我们谈论性,是因为还有很多女性没有意识到我们是自己身体的主人,身体不是取悦男性的工具;是因为我们和男性具有平等的地位去谈论一切我们想谈论的东西。
感谢像剧中的米夏琳娜一样的女性斗士,我们今天享有的女性权益都是她们曾经“离经叛道”为我们争取来的结果。
所以,你们的性和爱一样好吗?
来留言区撒狗粮吧,先说好,今天的留言我是不会看了(摊手)
想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请关注KY心理课:https://m.genshuixue.com/i/knowyourself?from=singlemessage关注KnowYourself微信公众号,可预约国内最专业心理咨询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那些选择丁克的人在想什么?
| KY粉丝留言精选:人们是为什么要或不要孩子男人也会遭到家暴么?
| KY特别报道:特殊受害者研究说:猫其实能听懂你的每一句话,但它是真不在意 点击查看相关微信文章: 亲密和欲望之间,包含了一种古老的敌对|研究:伴侣之间如何才能有更多的性?
最近看了《波兰爱经》,一部很坦诚的电影。
一部关于波兰著名性学女专家米夏琳娜·维斯洛卡的爱情、婚姻、生活,还讲了她的奋斗出书史,如何出版自己的性学专著《性爱的艺术》。
你看这部电影会被女主角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打动。
感想:一、米夏曾经想申报一个研究女性月经的科研项目,却被教授直接否定,教授说不如去研究胃病、心脏病,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胃、一颗心脏,而不是所有人都有月经。
其实到现在还是会存在这种情况,不光是研究,现在很多的东西的设计都是以男性的标准,比如说桌椅、手套、药物各种。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看见它、说出来、改变它。
二、你要明白,阴道不是痛苦和羞耻的来源。
它孕育着力量、乐趣和愉悦。
阴道孕育着生命,也暗藏着快乐。
但是现实中,因为传统道德的压力,我们往往羞于提起这个词,甚至觉得这个词是个忌讳。
我想说每个人都要感谢阴道,没有阴道,我们都不会来到这个世界。
作为一个女性,我认为我们有阴道是我们的弱势,也是我们的优势。
他让我们的身体更容易受到伤害,也让我们更加强大。
三、亲爱的,我想帮你,你们要规定一个安全词,让他知道你真的不喜欢。
我再详细跟你解释,在一段性虐关系中,通常是由服从方主导,因为是由这方设定底线,由你决定将军可以得到多少快乐。
虽然没有经历过性虐,但是我觉得在一段关系中发生的,如果一件事情涉及到两个人,那么这件事情需要经过两个人的同意。
因为既然想要一段长久的关系,双方之间的博弈就不可能是完全失衡的单次博弈,而要是让双方都有获得感的重复博弈。
三、性是自然需要,如同人要呼吸要喝水,但爱还是一门艺术,爱的每一种行为都是美丽的,性爱是一种缓解压力的尝试,也是一种爱的祈祷。
没有爱的性,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痛。
婚姻是灵和肉的结合,肉体和灵魂的快乐都很重要,而且缺一不可。
而且我赞成因爱而性,作为女性,性本身就是可能会让女性更容易受伤害。
而且女性和男性不一样,女性往往爱上某个人,才有和他鼓掌的冲动。
所以和很多人做爱,对于女性来说,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并不强。
相反的,它容易给女性带来厌弃感,让女性觉得自己低价值,并让女性面临很大的道德压力。
所以我希望女性都可以回归到性爱的本质,为爱鼓掌。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流量君],ID:dotammm坐稳了,今天君君要很严肃的发车了。
先问几个问题:你的父母有和你讨论过“性”吗?
你是何时接触到与“性”有关的知识?
你了解“性”吗?
恩...其实不用问也知道,估计不少人都是从小电影里“自学成才”的。
所以即使到了现在,还有人以为打开岛国爱情动作片,就算是完成性教育了。
可是到底什么是性教育?
正确的性启蒙应该如何发生?
看完这部波兰性爱大师的自传电影,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波兰爱经》| 2017豆瓣7.0
君君鉴片《波兰爱经》适用人群:人物传记片、小众片爱好者。
推荐理由:性爱大师的传奇一生时长:117min推荐指数:★★★电影《波兰爱经》又名《性爱的艺术》。
但它既不淫秽,也不色情。
这是一部自传电影,改编自波兰女性学专家米夏林娜·维斯洛茨卡娅的真实故事。
(电影原型,米夏琳娜·维斯洛卡真人)性学专家,这个职业哪怕是在现在的中国,也难不被人带着有色眼镜观看。
更何况是在80年代的波兰,米夏林娜无疑是一位思想超前的女权先锋。
她发表的专业书籍《性爱的艺术》掀起了一场女性解放运动。
万千女性把米夏林娜视若救世主。
是她的这本书,让女性不再羞于谈论性这个话题,让女性正确的认识性,科学避孕,了解自己。
电影采用双线交叉叙事。
一条线是米夏出版《性爱的艺术》的艰难过程;另一条线,是米夏的两段传奇的私人感情生活。
米夏的感情生活和她的传奇人生一样的精彩。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她的灵魂伴侣,缺憾的是两个人的夫妻生活一直不和谐。
但米夏觉得婚姻关系中爱大于性,她容许丈夫在外花天酒地,只要精神不出轨就行。
比起为爱鼓掌,她更沉迷于学术研究。
在察觉到老公和闺蜜偷情后,米夏居然大胆的提出了“一夫二妻”的提议。
于是两人婚姻变成了三人行。
在物理学上,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但在私人情感上,三角恋绝对会走向崩坏。
这段婚姻也在在丈夫对闺蜜说出求婚时,终于分崩离析。
离婚后独自带着女儿的米夏遇到了第二段感情——一个热情奔放的水手。
两人一拍即合,研究妇科多年的米夏成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解锁各种新知识。
但最终已婚的水手还是选择了放弃米夏,回归家庭。
这两段失败的感情经历给了她更深刻的思考,也让她重新审视了性与爱的关系。
从一段又一段错误的关系走出来的米夏,决定着手开写她的性学大作《性爱的艺术》。
从事妇科医生多年的米夏,看多了生命的新生,也看够了堕胎的残酷。
她无数次的拯救了因人流而大出血的女孩,对此她思考出唯一的解决办法——普及性知识。
当时的性知识匮乏到什么程度呢?
电影里的列子比比皆是:结婚两年了还是处女,还问怎么生不出孩子?
大部分的女性对自己的身体一无所知,米夏认真的告诉她们:阴道不是痛苦和羞耻的来源。
人们对性无知而无畏。
一边不知避孕套为何物,一边是转眼的堕胎大出血的小姑娘。
为了争取女性的权利,她立志一定要打破波兰人陈腐的性观念。
于是她写下了《性爱的艺术》,书里包含了如何正确的面对性,了解性,享受性,掌握自己的身体,如何正确的避孕...
但这本书却没办法正式的出版,因为在当时的波兰教会来看,这完全是一本“淫秽读物”。
而且关于性学方面的书从来都是由男士撰写,米夏的著作无形之中对男权构成了威胁。
出书不成,她去各个城市做了性教育演讲,毫不顾忌地当场展示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式。
她向女性们科普性的魅力,解放性。
推广避孕套的使用,是为了让女性了解自己不单单只是行走的子宫,生育的媒介。
我们想要孩子,但最好的情况是我们能决定什么时候生育,这就是避孕的意义!
这段话不仅放在80年代女性地位低下的波兰,那哪是在21世纪的当下,依然正的不能再正。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性爱的艺术》在80年代,一经出版就被售卖一空。
作为一本科学类书籍却被民众疯狂购买,后来甚至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销往世界各地。
而这个先驱式的女权代表人物,被大家永远的铭记。
《波兰爱经》里的情色镜头不少,但却处理的丝毫不色情。
整部电影看下来,君君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米夏怒怼政府官员的那段。
—我来自华沙—你来自阴道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你想什么,那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
就如同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在大家的潜意识里,或许都认为:欲望是可耻的,谈论性是变态的。
或许是出于东方人的内敛,又或者是因为我们从来不肯认真严肃的正视这个话题。
李安在《喜宴》里对中国闹洞房习俗的调侃,一针见血:你正见证到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成年人都知道什么是性,但却“谈性色变”,更别提“性教育”了。
比如热议的“小学性教育课本被吐槽尺度太大”,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情。
原本正面健康普及性教育的书籍,被断章取义为“大尺度,辣眼睛”。
(出自教材《珍爱生命》)经过严审的教材,阴茎,阴道这些字原本就是来形容人体器官的学术名词,有何不妥?
性教育这种事,唯有大大方方的教育,才不显龌龊。
从一些人的羞耻态度来看,如果学校不发这书,你永远不会对孩子性教育。
你觉得性教育不易太早,但禽兽从不会嫌你家孩子还小。
(电影《素媛》剧照)2016年全国儿童性侵案例,最小1岁多。
7成熟人作案。
“女童保护”发布性侵儿童案件调查报告,2016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件有433起,受害人778人。
其中,300起为熟人作案,62.12%的作案者实施了多次侵害。
然而面对儿童性侵的威胁,有近九成儿童没上过防性侵课。
常年受理性侵案的法官说:如果孩子能准确说出被侵害部位,对于案件受理会非常有帮助。
之前被吐槽尺度太大的这套书叫《珍爱生命》,里面除了性知识外。
还列举了一整套小朋友遭受猥亵或潜在猥亵该如何应对的措施。
比如在公共场所不裸露身体,非身体接触的儿童性侵也要拒绝,遭到污言秽语要回家告诉父母...但是因为舆论反应的“尺度问题”,课本已经被回收了。
还能怎么办,君君只能叹一口气。
80年代的波兰就有为了性解放而奋斗的先驱,而当下的我们还在因为“羞耻”而倒退。
《波兰爱经》里波兰80年代不知避孕套为何物的少女,和15岁堕胎的女孩子,依然还存在于21世纪的当下。
80、甚至90这一代人的父母,性教育依然缺失,大家小时候或许都听过:“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
”“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你是充话费送的!
”插科打诨和敷衍是多数。
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性教育,是隐晦色情与压抑变态的混合体。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大大方方的谈论这个话题。
真正的了解“性教育应该从0岁开始”。
推荐《波兰爱经》一部电影,并不能填补性教育的空白,但它的确可以提供某种指引。
最后奉上一句米夏的经典台词——我就是性革命本身,而且正走向高潮。
故事虽然很大胆,暴露的场面也有一点点,但绝对在尺度范围之内。
在尺度范围之外的,其实是故事讲述的《爱人的艺术》在出版过程中的波折,相当有共鸣。
在故事里头,女主的经历和出版过程是交替杂糅的,不妨按时间顺序从女主的经历讲起吧。
毕竟,在故事里头,很多针对女主的“战斗”,都是出于“你一个单身女人,怎么有资格说什么《爱人的艺术》”。
女主对此不说话,盲人是不会写出一部关于色彩的书的,在这方面,姐有没有发言权,你们知道个屁。
所以,女主的经历,其实也是一本书。
话说,女主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和闺蜜一起偷看男人洗澡了。
这里头,还有一点关于战争的背景,但是不多。
那个被女主偷窥的对象,早就成了女主的男友。
不过,在床上欢愉时,被德军抓了个现行,接下来,估计也是集中营的居多。
多亏了不惜牺牲的闺蜜(这段过程,其实也相当有趣,闺蜜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实际上,并没有牺牲),然后,三人愉快了逃出生天。
不知道是不是此次经历给女主留下了心理阴影(女主和男友的欢愉,时间点没注意),导致每次爱爱时,相当不适。
这点,让男友非常不爽。
不过,女主很快找到了办法。
女主觉得,自己和男友心灵上的相爱就行,而真正的实操,不妨留给闺蜜(至于男友和闺蜜进入实操,究竟是女主下决定之前还是之后,时间点也没太注意)。
于是,三个人愉快的生活在一起,各方面都非常和谐了。
直到,直到三人有了小孩,说也奇怪,小孩一人一个,证明女主还是进入实操的。
女主是个科研狂,大部分时间都在搞科研,在这方面让男友有点丢面,毕竟男主煞有其事的拿出一些文章时,女主一眼瞄过去,就知道已经过期。
而抚养小孩的重任,基本都压在闺蜜身上。
这段不正常的关系,早晚要走到尽头的不是。
于是,男友离开,闺蜜带着儿子离开。
失意的女主,跑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做医生(此时的女儿是交给谁带的,故事没有交代,反正,当给到女儿镜头时,女儿已经长大)。
遇到的“地导”,给女主打开了大门。
跟谁“坐”才重要不是,这开的哪是拖拉机,明明是东方快车嘛。
女主在小疗养院的工作,非常让院长不满意。
对于这个,女主选择正面刚——避孕还是堕胎,你选哪个?
可是,院长不听这个。
眼看着就是女主卷铺盖走人的节奏。
要不说,还是人老司机有办法,悄无声息的在院长耳朵边说了一句话,顽固的院长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至于老司机说了什么,这里就不透露了,可以自行在片中发掘。
此后,就是关于女主和老司机开车的场面。
可是老司机是有家室的人,离不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女主和老司机的关系,也是兜兜转转,女主离开了又回去,回去了又离开,直到老司机死于心脏病(故事最后,女主在多年以后,也死于心脏病)。
女主的经历,大概就是这样。
此后,基本和女主忙出版重叠。
女主的女儿第一次出场,是在“儿子”受不了家庭的束缚,跑回来想着“跟妈妈”,女儿在旁边一句神吐槽,绝对是亮了。
此后,女儿再次出场时,已经是和男友离开。
女儿再次说了一句——你从来都是一个人。
好吧,说回女主为了出版这本书,到底吃了多少瘪。
在一开始的时候,首先女主连出版社这关都没能过。
不过,出版社有一位读者,是女主的疯狂粉丝(不得不说,女主如果不是依靠她的一帮铁粉,这书大概至今都无法面世吧),千方百计为女主出谋划策,才争取到“机会”。
面对这样的机会,女主依然选择正面刚,你们都是从那里出来的,怎么就不能谈了?
不过,关于核心价值的问题,女主实在是有点大嘴巴。
呈口舌之快的结果,也相当肉眼可见。
女主尽管可以发脾气,但于事无补。
高高在上的阶层,对此有着绝对的把控能力。
女主选择寻求教会帮助,教会表示,即便是我同意,当局也不会同意啊。
女主很纳闷,当时当局也是这么说,即便是我同意,教会也不会同意。
这么惊人一致的托辞,让人不得不怀疑是踢皮球。
对的,就是踢皮球,教会这点还是相当坦诚的,建议女主去找第三方。
在此,不妨插播部分女主的“行医对象”,这些对象,最终都成了女主的铁粉,在女主大作出版的过程中,绝对是功不可没。
这位,因为尺寸的问题,有点不和谐。
女主的建议是,可以有点想象力和适当的技巧。
在此后的出版过程中,这位“不经意”的“出卖”了自己的上司。
这位上司,在储物间和秘书大战了一番,被女主堵了个正着。
你以为他会发慌?
没有的事儿,偷吃完嘴一抹走人。
至于和秘书大战是不是有违道德,这不是他考虑的问题。
另一位,是深受常年不孕困扰的女人。
女主告诉她,尝试到达山顶,受孕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什么?
不会?
女主就差亲自示范了。
不过,遗憾的是,最后的检查结果是,男方不孕不育。
在没有莆田医院的情况下,女主给女人出了个点子,让她去度假,然后,是不是可以邂逅一个帅哥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母凭子贵,女人肚子里头有了个带把的,说话有了底气。
不仅要看那本书,还要是完整版的。
有了儿子,这位戴帽子的官员,也是啥都可以了。
至于为什么是完整版,不得不回头说一句。
女主在教会的建议下,确实找了个第三方,看人家说话的艺术。
还是那本书,还是那样的人,换了个说法,人领导就舒服多了。
原则上同意。
但还是需要审查。
负责审查的是这位老学究,剪刀手七剪八剪,一本书也就没剩下什么了,特别是大剪刀一挥,直接把“高潮部分”给阉割了,女主实在是忍不下去。
于是,就有了“完整版”的渊源。
不过,这些努力其实都没什么大用,关键女士,还得是这位。
权力决定一切不是。
故事的最后,这命运多舛的《爱人的艺术》终于出版了。
不过,在出版之前,已经惨遭泄漏。
完整插图版《爱人的艺术》,谁不愿意看一看呢。
对于惨遭泄漏这件事儿,女主其实并不介意,能让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这才是重点。
都像女主这样,大概少很多版权官司吧。
不过,女主有自己的硬气,作品好,盗版又怎样,版税一样拿到手软。
那些那版权说事儿的主儿,大概多少有点底气不足的意思吧(不好意思,都是因为最近被投诉侵权的事儿闹腾的)。
支持知识产权,还是必须的。
至于资源……其实公众号只是专注于影评,所谓的资源,均来自于网络。
可是接到侵权投诉,实在是诚惶诚恐。
再次声明,本公众号只是提供网络已有的分享,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通关密码见封面,你懂的。
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在一个人的周六,突然很想看电影。
尤其是国外的电影。
或许,觉得有时候陌生的语言,才能带来另一种感觉。
波兰的电影很少看,但从其中,忽然看到了波兰的另一面。
每个地方,都是那样子,有人,有压迫,有追求。
没有压迫,何来追求。
23岁,还没有谈恋爱,还没有做过爱。
究竟是自己的价值观有问题,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有时候,或许解放自己,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
你的人生已经禁固很久了,难道要一直禁固下去?
如果,还在这个路口迷茫,可以看一下。
我也希望,如果有可能,能看到原著,最好啦
文_调反唱唱1970年,波兰性学专家米夏琳娜·维斯洛卡,拿着波兰第一本以女性视角写成的性学专著《性爱的艺术》找到出版社时,被拒之门外。
拒绝出版的理由是“露骨性爱描写以及没有使用专业术语”。
实际上,在没有得到波兰工人党、基督教会、政府机关任何一方支持的情况下,出版社无法做出任何许诺。
在现代开化的社会环境中恐怕很难想象,就在半个世纪前一个欧洲国家的社会风化会如此保守。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已经把性爱当作是欢愉了,而在当时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中,性保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所以说[波兰爱经],不仅仅是米夏琳娜·维斯洛卡的个人传记那么简单。
它说的是一个波兰女性如何在性被污名化的时代,领导众女性完成性解放运动的,因此这部电影对于女性来说,非常燃。
刚才说到文化局反对《性爱的艺术》其中有一条罪状是“没有使用专业术语”,什么是专业术语。
试举一例,形容男性下体,有“阳具”、“鸡鸡”、“阴茎”等称呼,最后一个被认为是医学术语,非常性冷风。
在米夏琳娜的著作中第一个词出现的频率最多,这被波兰当局认为是淫秽的。
片中有这么一段,当米夏琳娜走后,社会文化局的领导问身边的同事:“你喜欢性吗?
”对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领导笑说:“所以这本书必须禁掉”。
按照波兰人热爱狂欢的天性,性在“以生产为第一己任”的波兰社会主义共和国,必须被有效管理,否则就会造成“家庭分崩离析”。
所以即便是性学著作,也应当通篇都是性冷风的医学专业术语,且必须由生产力强的男性作者完成。
米夏琳娜的著作想要首先告诉人们,性爱是欢愉的,不应该那么严肃。
它是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国家也一样。
其次,在波兰社会主义共和国,性被当作夫妻义务,是孕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生产力,那么女人就被当作成生产机器。
共产主义性生活的阶级社会性而不是个人愉悦官能性,从另一个角度上反映出两性关系的失衡。
一位将军的妻子找到米夏琳娜,坦白自己的丈夫是个性虐狂。
米夏琳娜告诉她,性虐的主导方应该是受虐者,因为这样就可以控制底线。
将军的妻子敏锐地回道:“所以这是他们禁书的原因。
”如此的看法还从米夏琳娜的博士导师口中说出,当米夏琳娜告诉这位老师她想要在“女性如何获得性愉悦”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上花点时间时,老师坚决反对:“如果你去研究心脏病我会同意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心脏,但只有一半的人有阴户”。
所以,米夏琳娜告诉女性,阴道不是痛苦与羞耻的来源,它孕育着力量、乐趣和愉悦。
当出版社的领导终于被说动要求在删除“高潮”一章的前提下,《性爱的艺术》可以被出版时,米夏琳娜·维斯洛卡怒火中烧,她认为如何教导女性在性爱中获得愉悦,正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性爱的艺术》说白了是一部女性主义著作。
因为“高潮”不可以被去掉,《性爱的艺术》又被搁置了。
那么最后它是如何与大家见面的呢?
影片最燃的部分来了。
曾经在米夏琳娜的帮助下,体验到性爱的欢愉,并且成功怀孕的女人,召集了一大群私下里谈论米夏琳娜·维斯洛卡书稿的女性。
这群女人们团结起来,集体罢工,偷书稿,使得《性爱的艺术》终于成为地下流行读物,上至老妪,下至少女,都在偷偷传阅复印本,甚至吸引了大量男性读者。
性解放在这本书的带领下势不可挡,波兰社会主义共和国终于破除了No Sex的魔咒,性爱万岁,米夏琳娜·维斯洛卡万岁,女人万岁!
1.波兰女性学家传记电影. 2.两条故事线,一条是为了1975年,为了出版她的书;一条是年轻是和闺蜜一起爱上自己的老公发展了一段三角关系,她们俩还各自都有了孩子,最后还是夫离友散. 3.这是一个波兰女性为了三千万波兰女性(1975年)减少堕胎为做出的贡献. 4.无论你来自哪里,你都是来自阴道.
这是一部关于波兰著名性学女专家米夏琳娜·维斯洛卡以女性身份书写性学的传记片。
她清醒自知,有一种清新透亮的美。
就像她把桌布改造半裙,哪怕少吃一些食物也要去买唱片,她判断男女的方式是“男孩儿喜欢总往前推 女孩喜欢抱着自己的妈妈”,一切都那么具有先锋意识,她的生活就是性革命本身,而且正在走向高潮。
她用自己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性能像倒垃圾一样平常,也能像一句祷告词般美丽。
而性以什么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其实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是否诚实面对我们自己的欲求?
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是,米夏琳娜面对诘责自己的丈夫反问道:“你是寄宿于躯体的灵魂,还是安置了灵魂的躯壳?
”未等对方回答,她便自答:“我是无需宿主的灵魂!
”人需自救,在面临感情背叛时,她永远不会自怨自艾,而是收拾好心情,继续风风火火开展自己的事业。
她拯救的不止是三千万波兰人民的性生活,还有所有有幸看过她著作的全世界的人民。
她庄严宣告:yd不是痛苦和羞耻的来源,它孕育着力量,乐趣和愉悦。
shzy是为了启蒙,她做到了。
“于你危难时,神更显珍贵。
”米夏琳娜的故事鼓励我更关注自己,更勇敢表达诉求,并热烈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感谢米夏琳娜,感谢《波兰爱经》,感谢生活本身!
3.5,浮光掠影,好题材拍得乏善可陈,配乐很赞
波兰版的Kinsey
闪回的时间线着实有点混乱 不过整体故事还算清楚 依据女主切实而得的经验写成的性爱说明书毫无疑问遭到传统体制的拒绝 可是当一半社会群体都团结起来 那变革便是无法阻挡的
看完我都想去买本性爱的艺术拜读一下了。双线叙事的纪录片不多见,女性视角去阐述性爱这个话题本身在那个年代的男权社会来说非常大胆前卫,正视自己的欲望和需求,然后引导女性同胞们去得到欢愉。有几场戏拍的很美,夜空下的湖边,清晨的绿草地,可惜的是双线叙事让剪辑有些凌乱,影响了观影效果。
这就是小时候老师对我日记的评价
结构有点散啊
轻快的节奏,讲一个突破世俗规范,勇于为更广大的女人们争取开眼、认识自己、正视关系的小传记电影。好玩儿~
好题材拍得稀巴烂,不同年代两条叙事线像对恋爱走向尽头的小情侣,干巴巴地拧在一起。对于争取个人出版自由的女主,二愣子一样和共产党闹,这种戏份拍得也味同嚼蜡。对于性爱场面的展示大胆,然而没意义。自始至终没有想明白,为何不多增添一些共党统治下性苦闷之类的细节描述。
👌格局小了,用心良苦李银河和广电总能发生哪些事?
后半段实在太好莱坞了 剪的跟喜剧一样 但人物本身让我我不忍心打三星
70年代的波兰。盲人画不出色彩。房间里的大象。少有人走的路。如何实现目的。
open relationship想到《致命女人》的哈士奇女士,种草这本书
2017.08.11
有种莫名的燃感
看名字以为是情色片。没想到居然是正经的传记片,还带点其他的东西而已!就是女主颜值不够!
利用双线叙事为性学家立传,一边是感情世界里的屡败屡战,一边是为广大妇女谋求性福,角色本身还是很有话题度的,可惜过程写得过于碎片化,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多有趣的故事啊 叙事结构却乱的不行 平行剪辑没有抓住恰当的切换点 镜头调度也太花哨 有些不必要的长调度长镜头看着太难受了
2017.06.27
性爱的艺术 记住了 改天找来看看。
运用现实与回忆不断交叉的方式,讲述了女主最主要的成就--《性爱的艺术》一书的成书原因以及艰难的问世过程。女主作为一名医生,在一个思想封闭的年代,总结了自己的失败与幸福的生活,突破时代的桎梏,书写了一本指导夫妻两性生活的著作。女主用自己或荒唐、或可悲、或幸福、或执着的生活,告诉其他夫妻,爱情不仅是灵魂的、也是身体的。整部影片娓娓道来,虽然时间比较跳跃,但并不生硬,主线明确、思路清晰,把一部传记拍摄的生动而不枯燥,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