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人都说是同人不承认星霜篇,我不管,抖m也认了,反正我是拒绝tv结局的,一个追忆一个星霜把隐藏在热血少年漫背后的现实这么娓娓道来,冰冷又哀伤,这才是完整的剑心,“啊嘞嘞”可能是迎合了很多热血漫的粉,可剑心在我心中之所以神作恰恰是因为童话背后现实的那一面——年少的他确确实实是个杀人狂魔,熏也会因为巴的事情心生顾虑,剑心也会生病也会有再也举不起刀最后死在爱人怀里的一天,他们的儿子也会叛逆也会长大,他们在那个乱世虽强大无比却也不得不像普通人一样老去,病痛,离去,这才是浪客剑心区别于其他少年漫的一点【jump的一股清流。
这样一篇评论很多年前就想写了。
星霜篇的争议性是非常之大的,就我自己来说,第一次看的时候也很难接受。
但是很多年之后,已经回首看过很多遍剑心从tv漫画到各ova之后,我觉得标题的结论也许初看耸人听闻,其实是很合情合理的。
说星霜篇的结局,我倒想要先提一提星霜篇的开始。
因为这涉及到星霜篇几个招人黑的理由之一,剑心怎么会“参与”侵华的日清/甲午战争?
我的答案是非常确定的,剑心是反对战争的,剑心去中国具体做什么,ova中语焉不详,用的是留有想象空间的手法,但是无论是什么,必然是助人救人为目的,这是整个作品对剑心的定义,如果对此有疑问,本文没有必要再看,请重新补习tv全集。
星霜篇开始,熏殿从码头回来的那一段,镜头是熏踩着木屐走回家,背景是旧照片。
仔细去看的话,那些旧照片,依次是好几幅炫耀着太阳旗旭日旗,然后是工厂繁忙的劳作和军人的操练,结合时代,那也显然是在为“帝国”添砖加瓦,之后才回到道场。
而在这些照片之前的,是强忍悲伤的熏。
这个镜头的对比感是非常强烈的,也很清晰的在一开篇,就提示了对战争的反感。
之后紧接着小燕在火锅店门口遇到熏,街上也是挂满了庆祝战争胜利的旗帜,弥彦在二楼也是独自看着旗帜发呆。
这实际上都交待了剑心一群人对于战争的态度。
追忆篇的开头,比古说了一段话,时代和人心都有病。
这是幕末乱世的事情。
大约是略早于1860年代。
剑心是一部时代剧,而不是架空剧。
剑心从那之后卷入时代的浪潮,就不能脱离时代本身。
漫画版结束的时候,剑心和熏幸福的生活,各位伙伴也快乐的陪伴在身边,大家一起在阳光下野餐。
这个时候大概应该是1878年。
1877年发生了西南战争,剑心在岛津篇也感伤过“去年,西南战。。。
”,1878年大久保被暗杀。
所以其实整个tv版大概就是1877-1878一两年间的事情而已。
我们不妨认为1878年的剑心和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happy,但这不是happy ending,因为其实就算漫画到此完结,他们的故事没有ending,他们的人生还要走下去不是么?
之后日本的走向,我相信即使不熟读日本史,中学历史认真学了也大概知道一二了吧?
与其武端的说,剑心会如何如何死掉,不如反问一句,漫画版的结尾那样快乐幸福的剑心一家,到了日清/甲午战争期间还可以这样么?
我的答案是不可能,这违背了剑心的理想。
剑心不可能接受一个军国主义化的日本。
而在这样的日本幸福的生活,本身应该是对剑心这个人物形象的玷污才对。
说到这里,又要跳回tv版。
整个tv版的高潮,相信都知道是京都篇。
那么我有个愚蠢的问题,京都篇的结局是什么?
当然是剑心战胜了志志雄sama,和大家一起开路回东京了?
不,京都篇真正的结局是志志雄战胜了剑心,正如大久保所预计,志志雄的理念统治了日本。
简单的归纳,志志雄的理念就如同他给宗次郎说的,弱肉强食,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演变成的就毫无疑问是军国主义。
京都篇并不是简单的比较逆刃刀和无限刀谁强谁弱,而是两种理念的对抗。
动画里的胜利者是剑心,但是历史的胜利者是志志雄。
客观而论,在维新之后到日俄战争之间几十年日本的军国主义化一方面有武士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确实当时的世界环境如此,但是如论如何,这都不是剑心愿意看到的。
那么,在不可改变的历史事实前,剑心的命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因为他不能在志志雄的日本幸福生活。
这是为什么我说,星霜篇的死亡结局,合理。
那么为什么有可以说是美好的结局呢?
也很简单,因为他和熏幸福的在一起,拥有最真诚美好的感情,而他的理想理念,也通过逆刃刀传承给了弥彦,剑路。
这也是为什么比古在最后笑着说,傻瓜徒弟也可以把剑术的真理代代传下去。
我想剑路在最后,也理解了开篇时候自己的疑问,彻底抛弃了剑的父亲的“强”究竟在哪里?
熏和剑心在结婚之后分多聚少。
剑心继续自己的救赎之旅,而熏一次次带着微笑迎接他回来。
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分开,因为最重要的“心”是在一起的,他们的理想理念是完全契合的,无论分离多远,其实只要在心里,就在一起。
最伟大的爱情,也不过如此。
对于这一段,实际上就是人诛决斗时剑心独白所说,“死并不可怕,但是这生命并不只是属于我一个人,年幼时保护我而死的姐姐们,以及巴以死换来的这条生命,来为世人带来更多的笑容与幸福,以剑和心来完成我这战斗人生。
”熏理解并且支持剑心,去完成这战斗人生,不管是用"剑和心",还是抛弃剑之后只用“心”。
剑心完成了自己诺言,完成了这战斗人生的救赎。
而这心的救赎,也最终让熏得到了一个完完全全的身心都只属于自己的丈夫,绯村心太。
对于熏来说,她的人生也是幸福的了。
死并不可怕,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就能理解,如果剑心和熏真实生存过,那么他们就会死,迟早会死,但是死等于悲剧么?
显然不是的。
他们的人生之路一起走过,不仅精彩,还恪守了自己的理念,完成了人生的诺言,在梦中看到了一样的花瓣,在最美的地方重逢,并且永远的留在一起。
最后那段樱花飘舞的音乐,名字是“And You And I”,和你,和我,我想意思大概也很简单,心太和熏,他们已经在只有彼此的世界了。
这又为什么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呢?
时隔十几年重看星霜篇,仍然觉得它比追忆篇更加打动我。
剑心不认为自己是英雄,所以标题的英雄用了引号,但我仍用英雄来称呼他。
追忆篇结束的时候,剑心仍是少年模样,在接过铸剑师打造的逆刃刀时,他的脸上仍闪过一丝惊讶——已承诺不再杀人,却仍然收到一把刀,逆刃之刀。
漫画结尾时,剑路这个小版的剑心刚学会调皮捣蛋,抓爸爸头发,捏爸爸脸蛋,对一切充满好奇。
朋友们各奔东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一副即将开始美好新生活的童话式结尾。
而星霜篇开始的时候,这个家只剩薰一个人。
她早已不是当初的元气少女,即便脸上仍然挂着宽慰人心的微笑。
她独自前往码头,又独自返回,碰到熟人时,纵然微笑也掩盖不住幽幽愁容——或许可以说,那是她主动从剑心处分担来的来自身心的痛楚,早已成为她的一部分。
四下无人时,这分担来的痛苦也折磨着她——这是身隔两处时他们所能拥有的唯一的共感。
记忆的片段在梦中翻覆。
跟随熏的梦境,我们看到了她所了解的剑心的一生。
人都是有脾气的,但他为何始终温柔谦和?
原来是他将深渊藏至心底。
黑暗,杀戮、亡魂的哀嚎是这深渊的底色,还有挥之不去的混着血腥味的白梅香。
原来人性至善至美在一个人身上永远是守恒的,能看到的美好越多,同时看不到的阴影也就更多。
当她真正位于深渊的边缘时,她知道那是她终其一生无法填满的沟壑,于是她选择纵身一跃,甘愿被侵染,被吞噬,一厢情愿地,只为和他站在一起,帮他承担哪怕一点点。
「在我面前,不必强颜欢笑。
」她微笑着对他说。
星霜篇其实是很残忍的,它让英雄失去武器,失去力量,失去记忆,双手颤抖,疾病缠身,梦魇不断,宛如一块破烂不堪的旗帜在风雨中摇摆,却无人问津其往日壮业。
它看着英雄一步步走到人生的尽头,避无可避,退无可退,将原本高大光辉的形象,坚定的意志用时间之杖击碎,研磨,将其化成齑粉,一把扬向风里,随着樱花散落。
早年鲜血和尸骨堆就其幕末刽子手拔刀斋之怖名,那是乱世对内心纯良之人莫大的讽刺。
「飞天御剑流不该被用来结束旧时代,而应该用来保护新时代,晋作,是我错了。
」或许不只是人,大概对一个变革中的国家,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而言,美好的事物,光明正大的手段也是守恒的,理想越伟大,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
剑心身上有一种宗教式的赤诚,那是对苦难与生死无法无动于衷的悲悯,正是这悲悯,让他几乎必然地走上殉道者之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是一条不归路,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破解的法门。
英雄能被人铭记的,仅仅只是其人生之片刻,但我们总将那片刻误会成永恒。
然而美人迟暮,英雄白头,没有人能抵抗时间。
有形之物终将腐朽,仿佛连其精神都变得无足轻重起来,于是永恒成了英雄必然的选择。
可星霜篇就是在描摹英雄的末路,身心的衰败——我们是否接受这样一个固执的,任性的,无能的,老去的,将死的英雄?
我想我们一时都无法真正接受,除了薰。
剑路无法理解,是因为他缺乏经历;弥彦,惠,左之助能理解但无法做的更多,因为他们要守着徒弟、朋友的本分;清十郎是出世之人,即便觉得剑心有些执着,但也任他来去自由。
而薰是不一样的。
她为了剑心,甘愿将自己变成另一个雪代巴。
星霜篇里,我们何曾见过这样一个忧郁的女人,无时无刻不在等待,不在担心,年年岁岁,消耗着自己,只为一个人。
这是她的妥协,她深爱这个男人,她沉沦于他温柔的固执,于是只能选择改变自己,否则她将永远失去他,而她已经无法弃他于不顾。
在她的眼中,褪去那些俏皮的,可爱的,插科打诨的桥段,剩下的剑心更多是处于一种浓重的沉郁之中,正如夕阳西垂时,那追不到的光,只能眼睁睁看它消散。
或许可以这样说,神谷薰是神明对剑心最后的怜悯,是他一生杀戮与救赎之业果,让他老有所依,最终能得偿所愿,死在爱人的怀中。
否则,葬身他乡,无法魂归故里就是他最可能的结局。
站在普通人的立场,我们自然为神谷薰打抱不平,她用尽一生,仅仅是为了成为一人之刀鞘,却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
然而如果站在神谷薰的立场,在遇到剑心这样一个人后,又怎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呢?
英雄暮年,星霜凄凉。
没想到一个光辉灿烂的英雄传说,却是这么一个现实平淡得残忍的结局,编剧和导演真是心狠啊。
主角,帅哥,侠客,万人迷,最后却这么又老又病又穷,孤苦伶仃,叫人情何以堪。
还有那个可爱率真的青春美少女,也成了历经沧桑的中年妇人。
佛云,生老病死,人间至苦。
唯一的安慰是,剑心总算死在了薰的怀里,也是一种幸福吧。
1.心香 “绯村剑心”的时代感太强,让读者感觉他无法逃脱真实人物的命运。
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人物。
正义感,责任心,“非如此不可”的冲动在他们内心喧嚣,驱使他们以一己之力与时代抗衡。
以这些人的才华和颖悟,也明白,生命旅程可能会像流星一样短暂,或是终结于敌人的炮火,或是终结于自己人的暗箭。
但他们求仁得仁,并不在乎。
明治初年的乱世,注定了剑心的星霜末路——时代沉重的十字架,你不扛,谁来扛。
于是他只能离去,百年后又在轮回中归来,在阳光曦微中与爱人相逢,互通姓名:我叫绯村剑心,四处流浪,走得也有点累了。
与其说《星霜》是《浪客剑心》的官方同人,毋宁说是虚拟人物“绯村剑心”从历史的沉淀中获得了生命力,摆脱原作者的限制,借助《星霜》来阐释对暴力和赎罪的别样思考。
剑心成了暴力之美与暴力之罪的符号。
从漫画到剧场,为那些叠加在剑心身上的过往人物,不同的作者共同奉上了几瓣心香。
2.护道 剑心有与生俱来的洞察力,对敌时如此,对国家局势也如此。
比古认为,在时代洪流中,剑术只会被权力利用,然而年幼的剑心却高明多了,知道时代是一只力大无穷的蛮牛,需要有牧童用草茎穿过牛鼻,使它乖乖听话。
剑心没有“以剑制暴”,而是“以剑护道”,在幕末乱花迷眼的各路英雄之中,准确的找到了与自己本性同路的牧童——桂小五郎,并且成为牧童手中的一根牵动时代的草茎。
剑心所护的这个道,就是开创明治维新的松下学派。
桂小五郎师出吉田松荫,颇受王阳明“心学”影响,在强调个人独立思考方面,与西欧的新教理论异曲同工。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注意到新教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也在《儒教与道教》中将新教与儒教进行了比较,但没有注意到,“心学”这一逸出君君臣臣儒教主流的旁支在东瀛发挥了与新教类似的作用。
“心学”的基本是“致良知”。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
” 剑心没做过学问。
从满手血腥的“拔刀斋”,到逆刃止杀的“剑心”,再到无力挥剑的“心太”,“剑”消褪殆尽,“心”一如既往。
趟过血海,他没有堕落或疯狂,因为他凭籍的始终是自己的善良本性,独立思考,也就是“致良知”。
3.联合 毒树结毒果,明治政府由“狂之正义”血腥开创,很快自食其果。
拔刀斋比别人聪明,看见自己助产催生的怪胎一样的新政府,马上就遭受良知反噬了。
别人要经历政府首脑的接连遇刺,兵变,军国主义,大和号,神风敢死队,一直到百年之后,两颗原子弹二十万人命,才算明白华丽的飞天御剑代价有多高。
以新暴力破除旧暴力,再猛打方向盘,赶紧以非暴力弥合新暴力的伤害。
这就是刚柔相济的“御剑二刀流”!
适用于各种制度更替。
按照1950年以后世界民主化进程的经验来看,前后两个阶段少了任何一个,后果都非常糟糕。
利剑不用来对敌而是用来联合——用来打破各派的藩篱。
《浪漫谭》中出场了各门各派的代表,在剑心赎罪的过程中,倒幕派和佐幕派一笑泯恩仇,爆炸恐怖分子被感化成为和平的异议人士,壬生狼和维新志士携手,一起来纡解新制度创立期的创痛,阻止政权滑向暴力更替的深渊。
可惜的是,逆刃终究也是刃,一种暴力无法为另一种暴力赎罪。
原作者把大量的篇幅献给了飞天御剑之美,对“新暴力”赎罪的艰难过程则一笔带过。
深度不足,未免有损于幕末漫画经典的美名。
为了弥补缺憾,剧作组违背作者许下的“Happy ending”的诺言,用《星霜》来续写了一个“弃剑”的结局。
4.传承 《星霜》中,剑路问:“真正的强大是什么?
”整个电影都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
武功尽失的父亲有一句台词可以回答:“无法从高处伸出援手时,我还可以在他们中间分担他们的苦难,尽可能给他们鼓励。
”真正的强者能一以贯之的坚守信念,真正的武功是弃剑而行。
他不是一位好丈夫,甚至无法养家。
可是,被他鼓励的那些人,眼中所噙的感激之泪,比任何珍珠都美丽。
这是他献给薰的,幸运的是,薰看得见。
狼烟四起时,是抛家别子,奔波救难,还是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
以剑心的性格,他只能有一个选择。
在别人认为“一个人有什么用”时,剑心在失去武功之后,还在做你我能做而不屑做的微小的努力。
他也不是一位好父亲。
可是,逆刃刀讲述着他纵横无敌的荣光,也讲诉着他赤手空拳救难的坚持,代代传承,沛不可遏。
深爱剑心的人们,薰,弥彦,左之助,惠,操,苍紫……在接触剑心之后,多多少少认可他的理念。
他们没有惊世骇俗的武功,但从来也不因为弱小而放弃努力。
或者成为理念的源泉,或者成为传承的链接。
读者与电视观众,也就这样被感染成为传承的一部分。
这,也可算作剑心改变时代的方式吧。
5.归来 以整个时代为对手的人,懂得将微弱的力量用在最有效的那一点上,护道,联合,传承……以求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无论是飞天御剑流还是飞天拉面教,招式各异,原理都是相通的。
如果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时间,剑心重新出现,面对不得不犯的暴力之罪,他是否会遏制心头的正义冲动,只做一个犬儒独善其身?
面对横在面前的种种危机,他是否能又能坚持不开杀戒?
有多少人会支持他,或是默默的围观,等待英雄末路的那一刻再加以嗤笑?
此时,新闻联播中传来了隐约的警笛与哭喊。
是的,轮回在启动了。
期待这一次,不再有落花成冢,星霜残怨,而是一个盼望已久的happy ending.
星霜篇无法超越追忆。
这是看完以后唯一的评价。
尽管是照例的煽情和照例的悲伤,总觉得缺少什么。
追忆篇里是完美的不完美结局,星霜篇是不完美的完美结局。
剑心死在爱人的手里应该是他终其一生杀戮的最好的归宿,但是,比起死在剑心手里的阿巴,比起漫天的雪花和殷红的血泪,剑心在飞舞的樱花里笑着死去,樱花竟比雪花更加苍白。
神古薰的悲哀在于,没有办法与已经死去的人来作比较,微笑也好温暖也好,阿巴终归是无可取代的已经消失了的存在。
“花朵凋落的场面 在下总是无法喜欢”,面对飘落的樱花剑心这样回答道。
已经很久没有那么深刻的震撼了,继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之后,《星霜篇》是我看过又一部想干掉导演的和编剧的作品。
说实话,至今我心里还处于对导演和编剧的谩骂与诅咒的心态中。
我想99%的剑心迷看过《星霜篇》都有这心态。
因为从《追忆篇》死去活来的浪漫一下子转变到《星霜篇》绞心悲痛的结局,落差之大实在让人承受不起,与和月伸宏漫画里那个会装傻卖萌的剑心相比,《星霜篇》里那个忧郁,死气沉沉,老是让薰一直等待的剑心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从如果说《追忆篇》是浪漫到极点,那么《星霜篇》就可以说是悲哀至极。
影片的色调和岩崎 琢的配乐无不这样烘托着。
《星霜篇》通篇讲述的是剑心晚年如何从悲哀命运中获得救赎和与神谷薰伟大的婚姻爱情,期间参杂着剑心前半生的回忆。
用四个字形容就是——英雄暮歌。
一切都是从一个女人开始:雪代巴雪代巴,剑心的第一任妻子,这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女人。
为了给被剑心杀死的未婚夫报仇,来到京都,知道凶手是剑心后,呆在他身边伺机报仇,当她越来越了解剑心时,却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杀害前未婚夫的人,甚至为了解救剑心违背计划,打算牺牲自己...其实她早已经成为了剑心刀鞘的,剑心也打算为了她而退隐,不再杀戮...只是命运的不公,注定了混乱残酷的年代无法容纳一个杀手和一位弱女子的唯美爱情......剑心的刀无情地划过巴单薄弱小的身体。
当巴躺在剑心怀里,用最后的力气在剑心脸上划了一刀,并说道:“对不起,相公...”时,剑心的梦和人生彻底破灭了...剩下的只有无尽的赎罪之路和那道脸上被诅咒的十字伤疤...新时代明治时期的到来,似乎也映射着剑心人生的另一个启程点......神谷薰的出现无疑是剑心无尽赎罪道路一个停靠点,不,应该说是终点。
“像我这种男人,也会有人迎接,让我感到有家可归”剑心抚摸着薰的脸说道。
这是一位坚强的女人,默默的在背后支持这剑心,深知剑心内心煎熬的她总是用一脸温馨的笑容去迎接剑心...甚至使自己和剑心承受一样的肉体痛苦来了解剑心,给他分担痛苦...“等着你,和往常一样,我会等着你回来,所以...去吧。
”薰一直都是这样鼓励剑心,不管他去哪里,只希望他平安回来。
对于剑心离开自己,去帮助别人(赎罪),薰完全支持和理解他,哪怕孤身一人承受孤独和担忧,她也希望剑心早点被解救出来。
“即便如此,我也愿意陪在他身边,待他平安归来之后与他相伴一生...”神谷薰这样回应剑心的师傅比古清十郎。
这样一位女人让我不由得想到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里的女主角,抱着自己心爱的人随时都会离开的心情生活着......薰的生命中的,他的父亲和剑心一样,为解救更多人前往战场,只是,一去就再没有回来,看到剑心重拾父亲的旧路,深怕同样的遭遇会发生在剑心身上,但即使是这样,她还是依然每天微笑,相信剑心会回来,因为,“只有微笑才能唤回剑心”。
命运如此折磨着她真叫人内心隐痛......史铁生说: “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 绯村剑心,幕末时期,他是人人闻风丧胆的“千人斩”拔刀斋。
从比古清十郎从强盗手中救下剑心开始,从他的名字由心太改为剑心开始,这位天下第一剑客的命运就已经往不安动荡方的向发展了。
英雄注定孤独,况且,当时代需要他成为英雄时,他就不得不离开薰和孩子。
他不想再变回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千人斩”,他害怕巴的悲剧会再次发生在薰身上...一切只为了赎罪,才离开,一切只为变回心太,给薰真正的幸福,才离开...... 在我看来,其实,死在拔刀斋剑下的亡魂和家属们,憎恨的不是剑心,而是当时的时代,刀剑下没有谁对谁错,更何况是在战争的旋窝里,生命是如此的渺小。
巴也不是带着恨意离开的,如果那道十字疤算是诅咒的话,也是巴诅咒自己的背叛。
一切都在赎罪之前被原谅,剑心只是,过不了他自己...让我心痛的是:当伤疤愈合,诅咒解去,剑心变回心太,十多年的分离,两人终于团圆时...生命之花却已凋零,带着最纯真笑容,在薰的怀里,剑心离开了。
我恨那笑容,因为他回来了,却逗留那么的短暂,都没和薰好好说说话。
我被那笑容感动,因为那些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已摆脱,自己不再是拔刀斋剑心,而是心太,剑路也不会走上和自己一样的道路...只是,一切都来的太晚了...“但是,樱花就是樱花”剑心这样说道。
似乎也知道自己最终会解脱。
“对啊,逝去的事就跟梦境一样,会随时间而转淡,终有一天会消逝的。
”“总有一天,他会展露发自内心的微笑,一定”当初薰望着剑心心中许下的愿望也实现了。
从得到中失去,再从失去中得到剑心笑了,薰也得到了真正的幸福,留给观众的只有盈眶的热泪......
很多人可能不喜欢星霜篇,觉得剑心最后这样的结局太悲了,不能接受。
但是我却认为只有这样结束的结局才是符合他的一生的结局。
仗义挥剑,妄图通过一己之力来改变世界,而阿巴的死让他明白了师傅所说的“剑是凶器,是杀人的伎俩”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明白了自己手中之剑的沉重。
微信成功后,他决心不再杀人,改为使用逆刃刀。
其实,剑心自己就像这把逆刃刀,将倒背对着别人,却把刀刃对准自己。
他内敛低调,常常挂着傻笑,一点也看不出拔刀斋的影子,但却用自己尽力保护着身边的每一个。
星霜篇中的剑心就像他的一生一样,为了别人的幸福一直奉献自己,最后自己遍体鳞伤。
不过当他和薰含泪相拥之时,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这些都证明了他的一生是值得的,所以这并不是一个悲剧。
星霜篇中年迈虚弱的剑心或许并不能算是意气风发的英雄,却必定能引来我们对他的崇敬与怜悯,这样的Kenshin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英雄题材时常忌讳以角色的死亡作为故事结局。
剑心是英雄吗?
不是,在作品的世界里,即使他做过刽子手,他在生命的最后,也只是个普通人。
十四、五岁的时候第一次看星霜篇,是跟着追忆篇一起看的。
那时候感觉追忆篇特别好看,特别凄美,而星霜篇在那时候的自己眼里太压抑。
那时候正值中二的年纪,觉得剑心这样的死法太不辉煌。
这样的想法残存在记忆里过了十几年,我再也没有看过第二遍星霜篇,倒是追忆篇每隔几年就会拿出来重温。
最近出于巧合,想要补习一下幕末的相关历史,于是就又把剑心翻了出来。
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心境居然和十几年前是相反的。
再次重温追忆篇,我只是觉得很遗憾,但是看完生命中第二遍星霜篇,我哭成了狗。
各大网站不管是弹幕还是评论,都说无法忍受剑心这样的结局,甚至有人不承认这是官方制作。
但是我却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
上了点年纪的人都应该不难理解这样的心情。
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不管他有过怎样的经历。
大部分观众觉得作为剑客的剑心应该死于刀下,但是浪客剑心这部作品的本篇的一开始为何就是明治时期?
剑心把刽子手的身份隐藏起来,想要做一个普通人。
熏见证着剑心一步一步赎清了罪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普通人。
“刽子手到死都是刽子手”,剑心以他的故事推翻了这句话。
十字伤的消失,也说明了刽子手的身份已经摆脱,他已不是剑心,是最初的心太。
不是死在刀下,也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死在爱人的怀里,他得到了最普通的幸福。
至于制作方面,OVA和TV本来就是两个基调,并且本身就是以要做成另一种基调为目的的。
OVA只是把TV中隐藏的虐点放大了而已。
不管所谓的铁杆粉再怎么否定星霜篇,两部OVA都是动画历史上的最高杰作之一,借用有个评论者的话:现在可没有几个动画是一根一根画头发的了。
剑心和熏重逢的那几个动作,完全能看出制作人的用心。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音乐,十几年前就已是琢哥粉,他真的是一个怪物,没有他我也不会哭成狗。
看完星霜篇,挺心塞的。
剧中的剑心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很高冷,很热血,不会说额噜。
完全颠覆剑心原有的形象,让我一度怀疑作者是否经历了什么以致性情大变,或者是作者已死这是他弟子狗尾续貂的作品。
完全不明白这样的剑心和这样的作者。
有人说,这样的结局更接近真实,英雄也会迟暮呀。
可是,英雄迟暮是一回事,性情大变是另外一回事!
剧中的剑心完全是性情大变了,好吗?! 什么时候起,剑心变成了只会拯救世人而不顾身边人感受的莽夫了?
什么时候起,剑心变成了那个戴着伤感微笑的高冷青年?
什么时候起,剑心变成了那个不去阻止战争而去参加战争的愚忠之士?
怎么想都觉得不科学。
唯一令我好受一点的解释就是,这是两个故事,两个剑心。
TV版的剑心把往事深藏,活得洒脱温柔。
而星霜版的剑心带着往事的阴霾,活得结结巴巴。
对于小薰,TV版的剑心如家人般的关怀,无论剑心是否接受小薰的心意,TV版的小薰都是有着忧愁的快乐少女。
而星霜篇的剑心对小薰有着厚重的感恩,小薰却是个强颜欢笑的怨妇。
你看,这两部作品剧情相似,风格却大相径庭。
一明一暗,一动一静,一暖一冷。
好像是一对拥有不同性格的双胞胎兄弟,在平行的不同时空里经历了相同事情,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有个历尽沧桑的诗人曾经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我们约定不触痛往事/只作寒暄,只赏芳草/因此其余都是遗迹/时光不再变成花粉/飞蛾不必点燃烛泪/无需阳光寻度,尚有饿马摇铃/属于即刻/唯是一片芳草无穷碧/其余都是故道/其余都是乡井。
我觉得TV版的剑心很符合这首诗的意境,我喜欢这样的剑心。
读中学的时候,喜欢过一阵子《浪客剑心》,先看的tv版,算是轻喜剧风格。后来看了《追忆篇》惊为天人。再之后,看了《星霜篇》,画风有些接受不了,并且故事我也不太喜欢,就记得凄凄惨惨戚戚了。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甲午战争神马的不友好。
剑心老了
想当年这算是非常拧巴的一部OVA了,剧情完全是没话找话的模式,整部剧看起来都在装模作样,既缺乏创新,又没法说服原著粉,实在是出力不讨好。
别抱怨了-----它就是同人作。至少作画不错。
追忆篇的经典不可复制,生硬的模仿和炒冷饭只能是商业杯具。
搁置多年再重温 死不承认这个剧场版的结局!! 剑心一定在明治十五年的阳光下活的好好的 为了剑心给这个走形的又死命煽情的破剧场版五星 = =
……小提琴曲真好听……非常好听……
硬核同人作,承自《追忆篇》的对悲情美学的不懈追求,同时触及到了剑心故事深处无法抹去的悲剧性。
什么玩意儿,古桥一浩是不是疯了???想发泄请去搞原创,不要魔改别人的心血。剑心值得一个最好的结局。辣鸡。
番外...
想寄刀片
薰终于等到剑心回家了!
整个剧情都不喜欢!!!让剑心得那样的病,最后无奈的弱势,太可恶了ORZ。。。。讨厌看到剑心连鱼都接不住。。
唯一不满的结局。看不见剑心年轻的坚毅,只有年老的无助。我不要这样的剑心!
4/10。突出岁月沧桑感的星霜篇纯属画蛇添足,将原作中重新绘制的经典场面拼接成并无连续性的破碎流动闪回,只让人抓不住重点。结构的高潮应该是人诛篇,一直活在巴和剑心双重阴影下的薰和缘、剑心的十字伤渐渐消失的赎罪主题,成为占据最多地位的两个主题,但叙事上减少了擅长的打斗,全是躺在病床的薰与认识的人对话,内容空洞苍白,过多露骨地使用剑心和薰的亲吻镜头、剑心和左之助的长时间拥抱来煽动悲情,以至拖沓滥情。槽点四溢,在街道上为庆祝日清战争胜利满是太阳旗的狂热年代,剑心去大陆救人的目标不明,追求和平的出行根本是与军部作对,其次左之助为剑心杀虎去皮一段也没有意义,本篇的制作完全没有考虑情节组织的严密性。
不忍再看第二遍的存在!星霜篇完全就是个大悲剧啊,绝对不能接受那个呆萌的豆丁剑心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失忆病重都是什么鬼啊!这货不是剑心,这货不是剑心,这货绝壁不是剑心,重要的事要说三遍啊!!!
我无法接受,好像有点做作地渲染悲哀,与追忆篇有差距
还是喜欢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