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方言。
开篇的时候,我以为大概是《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这一类的故事。
大辫子的灵秀少女,被留下的知识青年。
这样的设定,又有点《人生》中高加林和巧珍的即视感。
宝贵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他的理想和爱情也扑面而来,然后整个山村集体策划了一起谎言,就此绑架了宝贵还没来得及展开的新鲜人生。
是的,一切都来不及。
宝贵以为自己精彩的人生刚开始,却不知道两个月之后就谢幕了。
关于谎言的作品很多,但是这是一个最让人感觉无力的故事。
无力,是因为有力无处使。
恨?
整个村庄貌似都很淳朴;爱?
明显不是。
宝贵爱美秀?
当美秀从他的镜头中走出来,如同矿工寻觅到金子,懂得摄影的宝贵只是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种美,并为之赞叹。
可是在北大校园,当宝贵努力克制还是忍不住要去看吴欢时,吴欢代表的青春热情,似乎一切刚刚新生,一切都迫不及待要绽放的样子,才是宝贵所爱的吧。
这里套用韩寒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
有时候会是这样的。
可是在宝贵爱上别人之前,就已经被美秀算计了。
这里我很喜欢导演安排在六年之后的闪回:美秀遇到宝贵的那天,正好是她得知自己被始乱终弃的时候。
我无法理解一个那么容易被勾搭的山村姑娘,怎么就能立刻当机立断找下家,顾不上为情伤心,主动引诱路过的陌生人。
所以我完全不想去理解美秀。
这个姑娘对爱并不执着,并且心机太重。
美秀因生渣男的孩子难产,这时候整个村庄为了他们的名声,集体性地编造了一个滴水不漏的谎言,使得宝贵接受了现实。
随后,因为村里缺乏代课老师,整个村庄再一次齐心协力,使得宝贵留了下来,彻底绑架了宝贵的人生。
这个村庄,充满了自私与恶意,可以去做鬼片中被主角乱入的背景了。
然后我要说到我这篇评论的标题,来自于雨果的《悲惨世界》:“在面临那么咄咄逼人的逆境的时候,如果仍旧能够立即下定决心,直赴天国所在的深渊,毫无反顾,那又是多么豪放的一件事。
”宝贵在面临整个村庄赋予他的不公平命运时,他没有像最初的冉阿让那样以刚克刚,以恶意终结恶意,他慈悲地原谅了村庄。
并没有人让他看到过来自天国的善意,仅仅凭着内心强大的善良与天生的慈悲(我只能说他的慈悲是天生的),他却选择了直赴天国所在的深渊。
这就是雨果所说的“走进羞辱,达到圣洁”吧?
但是,我能理解冉阿让的内心修炼,却无法不惋惜宝贵被绑架的人生。
所以,我比较喜欢原作,带着点不动声色的嘲讽。
而我们的电影导演,却试图把这个故事说得更接近爱情接近淳朴接近感动一些。
最后,当村长问起癌症晚期的宝贵原本可以体验的人生时,宝贵说:我只是来不及。
可是,那些村庄里绑架了他的人生的人们,包括不知情的韦老太爷,正在明媚的阳光下,享受着温暖和幸福呢。
一时我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总结这个电影,感动?
不是。
温情?
不是。
淳朴?
算是吧。
一个大山的故事,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地理景象,人文景观。
山很美,延绵起伏,满满的装点着无尽的绿意。
村民很淳朴,婚宴的场景很热闹,很欢乐。
山路很长,这里很闭塞,邮差为了送封信,要累的半死。
江一燕的淳朴其实不到位,总是差那么一点,就算她穿着粗布衣服,拖着一个黑油油的大辫子。
祖峰这个男人,怎么看都很衰,但是在剧里面是挺有桃花缘的。
北大的女同学还特意翻山越岭进大山来看她,可见感情也是比较深厚的。
小鸢姑娘出嫁时的深情回眸,对于多少男人,有这么个痴情女孩真是够够的了。
江一燕算是有心计的,怀着孩子呢,凭着两眼蓄泪的风情,顺利的把祖峰这个老实男人骗过来。
然后祖峰的命运从此和这座大山结下了梁子,这辈子就住下了。
其实故事我真的觉得挺老套的,无论放在什么时代,地理背景下都一样发生的故事,一个单纯的小姑娘,一个播了种子,提了裤子就跑的男人。
不幸的总是,小姑娘会怀孕!
祖峰弱弱的气质挺适合演教师的。
这个纠结和善良的小男人!
其实对我最有冲击力的是最后一个场景,那是N年以后,当时祖峰老了,村长更老了,他们两个像两只猴子一样蹲在小山头上看新来的女教师带着孩子们玩。
当时祖峰一口山音,要知道祖峰在剧中的口音一直是纯正的普通话,那种时间对人的改变就那样真实,他真的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山里人了,是啊,这么多年了,别说口音,就算是石头也被滴水穿透了。
村长问他,你真的看过毛主席么,祖峰么,我只是来不及去看毛主席,来不及去坐飞机。
我觉得心里挺难过的,如果当时祖峰没有选择留下来,那么他的命运会多么的不同?
但是他的选择又成全了那么多的孩子,如果没有他的牺牲,那些孩子没有书读,也许一辈子会呆在大山,再也走不出这个深山里的卖火村。
有时候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吧,人的力量其实很小,很弱。
就像祖峰,自从他走进江一燕房间抱住她的那个瞬间,其实他的命运已经改变了。
后来他的许多选择,其实真的是被无形的命运的手牵着走。
他的力量很有限,因为他是个善良的人。
正因为善良,他给孩子亲手父亲的信才会没有塞进邮筒。
那个转身,我也很感动。
保佑世界上所有的好人,所有善良的人。
如果有机会,有条件,真的可以走进大山支教个一年,会是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
2005年10月,前往泸沽湖经过宁蒗彝族自治县,偶然路过当地一所不知名的小学,露天黑漆漆的木剁桌子和凳子,以及一块用墨汁刷开的合成板,便是孩子们学习的课堂……2012年7月,孟连公信乡一个拉祜族族寨子里,路过寨子中为孩子搭建的校舍,参差的竹子斜切了卯紧便是课桌和凳子,同样竹搭的墙壁影影绰绰,不时有阳光和竹叶洒落下来……2016年5月,德钦云岭乡雨崩村,路过雨崩小学,小学条件稍好,有自己固定的校舍和教室,校舍和教室由从深山里背出来的木板搭建,同样用木板支起了的是课桌椅和讲台,每年定期有支教老师来授课……这些片段一直存在我脑海深处。
看完影片《宝贵的故事》,我感慨的不是剧中小村里人们之间的淳朴的冲动、不得已的谎言和鲁莽的欲望,而是简单的善良、宽容和爱与被爱。
“老师,您在北京见过毛主席么?
”“见过呀。
”“哇!
老师,见毛主席的人多么?
”“多呀。
”“有多少?
”“嗯,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
”“哇!
老师,您坐过飞机么?
”“坐过呀。
”“哇!
老师,您坐在飞机哪里?
”“嗯,坐在飞机的翅膀里。
”与影片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故事的取景地,同样作为影片女主角的江一燕,与故事男主角一样因为一个偶然,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闭塞山村支教多年。
放弃外界的繁华和纷纷攘攘,甘愿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
有一个据说打动了无数人的江一燕的视频,讲述了她这么多年支教的点滴,当有人问她山区条件艰苦,她是如何坚持的,她回答到却说:“我不觉得艰苦啊,天天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我感觉就像度假一样,生活每一天都是新的,是快乐的。
”这个大城市里的一线演员,每次工作间隙,都会提着吉他和新的教具,来到这个山窝里的小嘎村,做孩子们眼中最美的小江老师。
她确实是快乐的,我看到她眼中有光芒,心灵美的姑娘是最美的。
陈道明曾经对她说过:“韶光易逝,刹那芳华,皮相给你的充其量是数年的光鲜,但除此之外,你更需要的是你在一生中都能源源不断给你带来优雅和安宁的力量。
不少演员费尽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样子,我却宁可你花更多的时间来涵养你的才情。
”我一直在想,世间不可能有无缘无故爱,也不可能有无缘无故的恨,所有的动机都在因果论的基础之上。
但是随着年岁的渐渐增大,我终于明白,有些心底的美,以及爱,真的是无需理由。
在我小的时候,爸妈问过我的理想。
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布置写作文“我的理想”。
年年岁岁,渐渐长大,我想过做挖恐龙化石的考古学家,仰望浩瀚星海的天文学家、文心雕龙提笔成锋的作家、风驰电掣的赛车手,或者是“生不为将则为使”的外交官。
现在想来,这些其实都是我自己希望我自己要成为的那种人,并非源自我心底真实的呼唤,终其一生,我也成不了这样的人。
这样的后果很是可怕,高晓松在一次清华演讲,大谈特谈诗歌和远方,结果一位学生站起来,问他毕业后选择A公司好还是B公司好,详细列举种种优弊,把高晓松气个半死。
还有一次,我遇到一位从商的老友,赚了很多钱,可是十分不快乐。
我问她:“那么你究竟喜欢的是什么呢?
”她听了愣住了,然后落下了眼泪。
她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喜欢了,才回去投入而不抱怨。
正如江一燕的十年如一日,正如影片中蓝宝贵看似软弱实则伟大的宽容和爱。
作家阿来三十岁时,写下了自己最后一首诗歌《三十周岁漫游若尔盖》。
当他游走在草原之上,伫立在群山之间,他的灵魂中注满了格萨尔的神力和仓央嘉措的情诗。
脚下嘉绒古老、坚实而又绵软的大地让他也融化了,他终于明白了,前半生去纠结和羁绊的种种功名利禄,不过是生命的虚度。
“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之上。
”我一直被职业和工作所驱赶,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到底有多大。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不明白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则是无效的。
这种焦虑甚至缠绕过我毕业之后大部分时间。
读书和阅历,行走和聆听渐渐使我明白,生命其实,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而已。
我需要做的,只是判断这次的浪费是否“美好”而已。
然后觉得一件事是美好的,就去做,然后去抵抗命运,享受生活。
我曾经和一位长者讨论过何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他说,人过三十,会渐渐明白自己这辈子真正想要什么,要如何去做,会着急会努力去通过各种方法去实现,甚至着急把生活中各个维度都想办法往最好的方向去赶;到过了四十岁,会忽然发现每个方面面面俱到根本不可能,剩下的时间只够把一两件事情做好就足够了,人也就慢下来而不惑了。
我想,这种用剩下的时间去做好的事情,才是真正美好的事情吧,真正的喜欢和爱,往往是平平凡凡,慢慢流淌着的才是自然而然的芬芳。
一如江老师带着孩子们诵读的课文一样,咿咿呀呀,带着节拍和韵律,就像萦绕芳草萋萋的山歌。
是她,是他,还有它,都因为一次的放弃或者坚持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是悲是喜,只有自己知道,世俗的标准没法衡量,到底是自己的成功是成功,还是成就别人的成功是成功
因为粉了祖峰的原因,最近翻了许多他之前的电影电视剧。
《宝贵的秘密》也是很少的几部青涩时期的电影之一。
剧中的蓝宝贵开始是那么单纯,对一位姑娘的喜爱,对上大学的向往,对性的懵懂。
到了影片最后知道真相的愤怒和懊悔,以及一辈子留在山村而变得邋遢,胡茬纵生,说起了广西方言的坦然。
祖峰真的是认真的演员,台词功底也很强。
北平里面的上海话+慢条斯理的普通话(太苏>3<)宝贵的秘密里面的广西方言婚战里的京片儿?
金婚风雨情里的知识分子的沪普参演的建党伟业里邓中夏的铿锵激昂的台词欢乐颂里的大段大段的琼瑶台词。
暂且看了这些,祖峰还有许多值得开发,望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不要为所谓梦想所诱惑,人活得最重的目的就是一生所追求的价值: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活在农村活在城市,只是道路不一样罢了,而且不要说山里人就不懂什么人生的价值了,上天是公平的,它的公平是智慧的人才看得见的。
从一开始,这似乎就是一部想看而不会去看的电影,尤其是在某人冷淡的反应过后。
但最终,也是因为他去看了。
没想到我如此耐不住性子,或许从来都是这样急躁的。
或许从相识到现在,我的忽冷忽热,起伏不定的情绪都在令其心惊。
但是从始至终,我都只是想安静地爱,不动声色的,却做不到不留痕迹。
《找朋友》。
观看别人的情感,会很自然地审视自我。
是的,现在处于困境之中,每天极好的情绪,没事儿都呵呵傻笑。
我不是故意在装,但是突然意识到依然在掩饰自己。
我以为这是一种修养,但是不是也是不真诚?
既自以心为形役,原来闹钟与电话是一个铃声,但我可以通过时间来判断。
坐在马桶上痛哭真是无比畅快。
我不愿意再诉说,伤口上一刀一刀还在划着,就别让它时而愈合了。
等到真的疼了,会放手的。
哭点:恨过她,是因为她不肯对我讲实话,她以为我不会原谅她,其实我会的,会的。
此前一直郁闷着,责备这故事的推波助澜不够充分。
尽管从一开始就知道是怎样的故事,但是田壮壮和画面,尤其是那大辫子一甩一甩在山里的背影,还是让我感叹那一批执着的导演。
幸好没去做电影吧,两次擦肩而过,没错的,我的心绪做不来。
但是这样的题材,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不同的叙述,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希望看到有爱的人心底的描绘。
为什么突然想到顾城呢?
为什么连这么通俗的句子都想不出呢?
为什么离他这么远了呢?
但愿,在某人心里,哪怕曾有过这姑娘多美好的感觉,也够了。
做不成舒曼,也要是小桃花。
只是为什么一直觉得小桃花不曾爱他呢?
希望远去吧,我给自己找了五年的借口,一再地辩解,不就是想要构建一个真空的记忆吗?
不容他人侵犯的,不会腐烂变质的,曾经沧海。
在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大山深处,人性的善良、纯真、质朴、坚毅和勇敢彰显的淋漓尽致。
电影所有的感情冲突都围绕真情来展开,无论是冲动的激情、善意的谎言、执着的坚持还是到最后所有人的释然无不让人动容,一个人要用多大的勇气才能扛起这一切,坚韧不拔,充满希望的和爱的面对生活,也许我们正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要什么。
爱——撑起你我的蓝天。
过了很久之后又回顾了这部影片,看到一个逃避责任的坏人和两个被命运捉弄的好人。
不知道该如何去评说这命运,有人说这样一个结局并不公平的故事我们不该表示感动,那样太轻贱遭遇不公的良善者的人生,而我要说,我们当然可以感动——不是爱情,不是良善,当然更不是这样的结局,让人感动的,只是宝贵面对不公命运时展现出的那一份坚韧。
没有抵抗,并不能代表这缘自良善带来的被动和软弱;也许,只是出于一个坚韧的良善者内心最深挚的悲悯和宽厚。
宝贵人生中这样一份隐秘的揭开,也揭开了他平凡生命中秘而不宣的这一份坚韧。
这样的一份额坚韧,又何尝不是人性最为闪光之处?
我想说,这是一个很宝贵的好故事,看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
=================我是后记的分割线本来也不太明白,反正觉得这个故事很好,很感人,但反对者说的也没错,好人没有好报,坏人逃避责任反而前程似锦偷走了原本应该属于好人的人生,似乎不应该为这种故事感动。
就想写点什么,结果写着写着就理清楚感人的地方是什么了。
笑。
真的不是故事,也不是谁和谁的爱情——或者说,也是爱情。
一开始男女主之间纯粹是生理吸引,然后女主有孕(虽然其实是场喜当爹的骗局)男主出于歉疚主动承担责任倒插门。
但后来他们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是有种相濡以沫的感情的。
但要说到爱情,我却觉得是在女主难产死去,男主知道自己被骗的真相之后。
得知实情的时候他也很悲愤,也想过去爆发去反抗,最后却还是选择了留在这些集体对他说了谎的村民身边,养大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孩子。
重温影片,我忽然觉得这其实才是他对妻子爱情的真正的开始。
这份爱情里含着悲悯。
记得后来女主的两个孩子开始懂事的时候,看着爸爸拍的妈妈的照片,说妈妈就是这个样子的吗男主露出疲惫中有着坦然的微笑,抚摸着照片,温和地对儿子女儿说,妈妈比照片上,还要漂亮。
他真的不爱自己的妻子?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把以前古早号的评论搬过来存档)宝贵的秘密一口气看了两遍,非常感人的故事。
《悲惨世界》还在待读书单上,但在另一个影评里看到这段节录,觉得非常适合形容宝贵:“在面临那么咄咄逼人的逆境的时候,如果仍旧能够立即下定决心,直赴天国所在的深渊,毫无反顾,那又是多么豪放的一件事。
”宝贵用他自己的未来和希望,换取了一个偏远山村的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
宝贵最后选择留在山村小学教书,我觉得不是被任何人欺骗的结果。
虽然他和美秀结婚有被欺骗的成分,但不论是美秀死前死后,他都可以选择读完北大,把美秀和两个孩子接出大山。
而宝贵看到孩子们没有老师,他放弃了刚刚开始展开的美好人生画卷 - 大好的前途和甜蜜的爱情,这是怎样一种牺牲的大爱呀!
很多评论里说这个电影好人没有好报,宝贵很不值。
但其实宝贵心里一定是平安和满足的,他自己说,他是自愿的。
是的,他也说他没有选择,那不是因为被欺骗,而是在他看到孩子们之后,留下来是善良的宝贵唯一能安心的选择。
他有遗憾,因为他没有时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他看到因为他的选择,那么多山里的孩子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一定觉得值得。
我想,不管有没有村里人的欺骗,宝贵都会选择留下来。
村里人的欺骗更加突显了宝贵的善良。
他选择原谅欺骗他的人,为他们牺牲自己的未来。
不管环境如何,不管别人如何选择,他仍然义无反顾的选择爱和宽恕,这是多么勇敢而又幸福的一件事!
没有信仰的人可能不能理解这种牺牲的爱,和有这种爱的人心中的那种平安和满足。
就像耶稣为不理解他的世人死在十字架上,用自己的死换来我们的生。
宝贵用自己的希望换取别人的希望,用自己的幸福换取别人的幸福,让人感动的宝贵!
也感谢祖峰老师又一次精彩的表演,把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强大的善良男人的选择和挣扎演绎的无比真实。
题材不错,但剧本不给力。我不就想看小江么,至于让我这么憋屈地看完一本乡村电影么……卧槽居然电影不到一半她就死了!
村民选择了给一个姑娘以名分,牺牲另一个无辜青年的大好前程。“善良”与“谎言”的背后仍是自私的抱团取暖。人性复杂,没有人是清清白白,也没有人能坦坦荡荡。
平凡而浓烈的人生,曾几何时,支教也是我的梦想,如今却越来越遥不可及。。。。。。
做作
看了这部电影,《山楂树之恋》什么都是浮云……
这里的祖峰跟孙红雷PK时的完全不一样啊,虽然电影整体节奏把握精准,祖峰仍需要多加修炼呀~比如喝醉那段,跟黄渤一比,功力自现。但对绝望那段的表现沁入心脾呀~
当年看过 就记得女主是江一燕 原来男主是祖峰 感觉祖大的角色都好苦逼啊2333
看了三分之一就知道结局的故事,也许原著比电影会好看很多吧。看完肯定会想到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同样的人物背景同样的川音对白甚至类似的回忆叙事,但戏剧冲突演员表现导演叙事方式跟小裁缝比都有蛮大差距~
情窦初开的大山乡村青年,简单没有掩饰,坚守着祖辈的风俗,男婚女嫁是女人们的归属,是男人们的责任。当女子怀孕,必然需要找婚姻来保障,必然需要找男子来承担。冲动、年轻是青年人的资本,也是青年人的筹码。时间流逝,人们逐渐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此时,或许只有感叹能减少一点隐藏的伤痛!
挺有意思的一个电影,可以更好,演员的选择上逊色了些
不愧是田壮壮监制,光影挺用心
故事会的传奇故事
凡一平编剧
残忍
很简单平常甚至有些老套的故事。人物内心戏很多,可电影画面及演员表达不出来那么复杂的内心活动,所以不够吸引人…作为小说应该会比较好看吧。
值得看两遍。
扯。牛扯马掖。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你功力不行还要改编一个你驾驭不了的小说,那么最后出来的片子肯定就是这样,选材也不新颖,叙事上莫能两可,更糟糕的是这导演的视听语言真是过时千年,乏味突兀至极,当然不乏有些爱捧臭脚的文青,但就这种片子实在是食之无味,弃之又不可惜导演进修也挺毁人!
那是一个时代特有的故事。江一燕童鞋比《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更漂亮了。
这电影在告诉世人,做老实人只能苦难一生,拔吊无情的人才能成为人生赢家。什么垃圾价值观,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