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男朋友

女朋友○男朋友,女朋友。男朋友,女朋友*男朋友,女朋友男朋友,Girlfriend Boyfriend,Gf*Bf,GF&BF

主演:桂纶镁,张孝全,凤小岳,张书豪,仇泠,房思瑜,唐国忠,关勇,秋乃华,丁宁,夏若妍,雷婕熙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剧照

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1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2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3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4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5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6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13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14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15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16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17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18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19女朋友,男朋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女朋友,男朋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85年高雄的夏天,充满着玉兰花的香味,也洋溢着青春的躁动。尚未开放的台湾校园,教官一人独大。没有民主与自由可言的学校,压制不住王心仁(凤小岳 饰)逆反的心,写藏头诗,策划集体抗议舞会。和他一起无法无天的还有陈忠良(张孝全 饰)和林美宝(桂纶镁 饰)。经常腻在一起的三人,爱情也在悄无声息地滋长。木讷的忠良读不懂美宝的暗示;心仁则积极地追求美宝;而最早交女友的忠良却困惑了。 1990年的台北。风起云涌的学潮运动,少不了阿仁的身影,而阿良则做着阿仁最好的观众。和阿仁成为男女朋友的美宝则时不时从家乡来台北,三人依旧亲密无间。一场盛大的学生集会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也冲垮了三人的维系。阿良选择跨出了城墙;阿仁抵不住外在诱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美宝,已无法选择无视。踏入社会,多年不联系的他们再次有了交集。曾经的好友恋人,现在各自有了新的身份加诸身上。为爱自讨苦吃...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丛林中的亚特兰蒂斯麻辣冤家2阴差阳错的女演员们2016立案侦查科搜研之女2022小小陌生人我的百变皇后狱之棘羞羞的铁拳四次干支魂:猫客万来无人引航破坏不在场证明特别篇左眼侦探撒哈拉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蓝蜥蜴俱乐部饥饿英亩烈焰国度第一季生化战士3:落入圈套血十三芒洛医生第一季无名者老百姓是天京都人秘密的欢愉光灵:武士之魂残暴一号国道缅因姐妹飞哥大英雄

 长篇影评

 1 ) 《女朋友∙男朋友》 - 自由似乎是不存在的东西

有些人常羡慕台湾很自由,但看过电影《女朋友∙男朋友》后,让我体会到其实台湾也曾是(仍是 ?)一个不自由的地方,否则戏中不会充斥着这么多争取学术和社会自由而又受到校方或警方批斗镇压的画面。

电影从一双孖女在学校争取穿短裤的自由开始,然后倒叙至男女主角的年代 --- 1985年。

那年他们在学校争取言论自由,期间彼此由单纯友谊,演变成三角关系。

时空继而转到1990年,导演选取了当年发生在台北的「三月学运」(又名「野百合学运」)作为电影的其中背景,让主角们在这段历史中起了人生变化,剧情跟着推进到现代。

电影透过一段历时二十多年的两男一女关系,并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侧写了自由的可贵。

明显地,主角年轻时竭力争取社会自由这理想是宏大多了,然而,当他们投身社会后,却发现连个人自由都争取不了。

好像王心仁(凤小岳 饰),年轻时是学运领袖,是最奔放的角色,但长大后却被家庭束缚得喘不过气来。

又如陈忠良(张孝全 饰)和林美宝(桂纶镁 饰),他们从来没脱离过爱情的捆绑,就算尝试勇敢撇脱,但内心呢 ? 他们的内心其实从没有自由过。

如此由社会缩小到自身,体现了人愈长大,对于希望争取的东西似乎愈是无能为力 : 个人自由都控制不了,社会的自由,似乎更是虚无飘渺。

这份无奈,加重了影片后段的悲伤感。

悲伤感也来自戏中的男女关系。

两男一女的设定其实比想象中复杂,当中包含着男对男的倾慕,女对男的暗恋,男与女的明恋,及后更牵涉男女婚外情和男男婚外情。

如此复杂,颇能展现现今男女在感情关系中的进退失据。

有时,人们陷进复杂关系里未必因为滥情,而是想爱又不能爱,才会在别人身上找寻丁点所爱的影子;想被抱但没得抱,才会揽抱别人,幻想在感受所爱的体温。

记得电影后段有一场亲热戏 : 男女温存交集着男男缠绵,抱着的是你,但幻想着的是他...那场戏表达得非常好。

台湾电影的最大特色,就是画面相当美,这部电影亦不例外。

由演员面孔到画面场景,不同程度的美态,已给人莫大的好感。

然而,演员过于俊美,其实会窒碍演技的。

好像混血儿凤小岳,他笑起来很是迷人,让我只顾盯着他的脸,而忘了留意他演得怎么样。

张孝全也俊朗,不过,或许角色有得发挥,所以他把想爱又不能爱的心态诠释得不错。

至于桂纶镁,是三位之中演得最好最自然的。

毕竟她本人给人的感觉很斯文有气质,所以较难想象她可能把一名男仔头女生演译得如此自然豪迈,到后段在情感上受到伤害,完全流露着那份不甘心,却又无法改变唯有妥协的神态,让看倌黯然落流。

一如许多台湾电影一样,《女朋友∙男朋友》没有很大起伏的戏剧化转变,但剧情平稳中会吸引观众投入主角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伤痛,让人热泪盈眶。

唯一是戏中不时明示「自由」(如角色大喊口号)或暗喻「自由」(如戏中有一场同志婚礼的场面),太过份强调显得有点刻意,相信就算对「争取自由」这课题冷感的观众,也能感受到导演的意图。

「自由」到底是甚么 ? 我想,是随心所欲,做想做的事情,说想说的话,爱想爱的人.... 《女朋友∙男朋友》让我深深体会到,「自由」似乎是根本不存在的概念,是争取不了的东西,不然人们就不会一直争取下去。

毕竟但凡涉及到社会的大事大非,总有更强大的一方在与争取的人角力,如戏中的校方和警方。

但凡参与爱情,就算自由地谈恋爱,总有人会虎视眈眈,希望借着任何缺口,来取代自己的位置,好像戏中院长的女儿。

但凡有了家庭和孩子,因为有了责任,休想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好像王心仁或是陈忠良其后的男朋友。

而身处社会、参与爱情、拥有家庭,又是许多活在世上的人不会(不能)或缺的环节。

看着电影,想着想着,不禁悲从中来。

《女朋友∙男朋友》精句 :1. 一人跳舞是造反,全校跳舞是民意。

2. 我们是浪,眼泪都是从海里来。

3. 虽然我不是主打歌,但我是B面的第一首。

4. 男人都有一把枪,我们有的是娘娘腔。

(要以国语读出来)5. 要是有玉女可以干,谁会想当谐星。

6. 以为全世界只有你肯为我吃苦,但其实大家都在自讨苦吃。

祁佳仕

 2 ) 其实我们都在自讨苦吃

那个不肯剃头不认输,勇敢地说着“我不是主打歌,但我是B面第一首”,那个带头反抗要自由的男子,经年之后电话这头是他唯唯诺诺地小心取悦岳父的样子。

那个细心为美宝摘来玉兰叶子,静默地爱着同性,如空气般地存在着存在的男子,分别的那么些年还是扮演着一个里外不是人的角色,还是在为别人吃苦瓜。

那个缺乏母爱没有安全感的女孩,即使表现得多勇敢、帅气、坚强,最终需要的还是一个忠诚的爱人,一份专属于她的爱。

如若不是,她仍会转身离开。

阿良说,至少我们三个有一个人真正地幸福,那就好了。

事实是,阿仁从少年一直不离口地“XXX,我们就要自由了。

”换来小受的一句“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暗含阿仁亦不幸福。

美宝,一个人哭着离开,一个人上手术台,尽管最后她选择生下她的一对双胞胎。

谁说美宝幸福,我就说谁是傻逼。

而说出这句话的阿良,怎么可能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那个人?

 3 ) 我曾经也很快乐的。

那一年,我曾经以为自己会很快乐。

那时候也是有喜欢的女孩的,曾也觉得会一直保护她。

也是有喜欢的男孩,会帮他抄作业,会帮他买唱片。

女孩是有些结巴的桂纶镁,男孩是黑黑瘦瘦的凤小岳。

当然,我不是张孝全。

我没有一直陪在他们身边。

男孩时不时会找我喝杯酒,女孩今年要结婚我也许参加不了。

时间过得如此之快,青春被抛得干干净净,我们都陷入苦海。

男孩说我们的女孩要结婚了,有些伤心。

她即将有家,而我们还在奔忙。

我说,也许你也会有家,但是我不太可能有了。

我的男朋友,是当地人,总是被迫在我和家人中选择,过去我很任性,被分手冷战过一次就学乖了。

我记得和好后他花了一个周末陪我,他知道我要去北京,尽可能对我好。

不过我开始隐藏自己的性子,有时缓不过气,借口去外面抽烟透风,我正在努力变成贴心的不招人烦不求未来的好男友。

我正在努力成为有条理守时又低调的好员工。

有时候我忘了自己热爱的是什么,酒过三巡,跳着凤小岳对桂纶镁跳的舞。

那些笨拙却深刻的片段会记得,就好像在厦门最后的男友振海会用他不着调的声音唱,「你让我好神气,就算钻石永远买不起,我不需要Tiffany...」有时候又想到离开厦门前Cotton对着我哭,也许那一刻她不只是舍不得我,而是心疼这个她认为弟弟一样的人要开始他不幸福的生活。

去一座不幸福的城市,扛很重的衣服拍片,用半吊子的英文努力在公司生存,和人陪笑喝酒,在夜店找不到个搭讪的人。

过去的他,没有被拒绝,总是在挑剔,恰北北,横冲直撞,任性,骄傲,认为自己有才华得不得了好看得不得了。

这个晚上,成年后的他发现,那些快乐的来源被狠狠啃噬,磨光,消耗殆尽。

你很努力,却总是自找苦吃。

不幸福的他这一夜看这三个不幸福的人做戏,心里充满对生活的悲叹,怀念总是在选择的生活,怀念热血,怀念骄傲,怀念不完美的自己,女朋友,男朋友,都是屁。

 4 ) 恋上Gay指南

这部片呢就是告诉我们,假使你爱上的人是一个同志,也不代表就是死路一条。

你还可以爱屋及乌,爱他所爱。

最圆满的结果是,你与这位同志的爱人生有孩子,最好是女孩,不劳你抚育,这个该死的Gay将倾尽所有给予这对女孩儿。

不过前提是,Gay的爱人能够接受女性爱人,你会被编剧早早送往墓地。

 5 ) 女朋友。男朋友(GF。BF)-問號、驚嘆號、句號。

關聯:兩條通往自由的高速公路如果我不告訴你,你可能會以為這兩條是同樣的高速公路,但我想,他們通往的目的地,或許相同。

故事中的那個年代,老師是絕對權威的象徵,是傳統學校打罵體制黃金時期,片中男孩在被罰站時,嘴裡總是無聲的唱著歌,看在老師眼裡成何體統,於是就動手制止男孩的行為,最後男孩終於受不了,與老師爆發嚴重的肢體衝突,這些畫面都看在班上成績最好的女孩眼中。

女孩在班上相當害怕被體罰,總是兢兢業業的努力考100分,老師也都放心的將會錢交給好學生保管,她看了老師與男孩的衝突後,找了男孩,告訴他「我有很多"那些人"的錢,我們可以一起去很遠的地方。

」片子到這裡就結束了,到哪去多遠?

不重要。

我只知道他們都想擺脫這種不合理的體制得到自由,在 《女朋友。

男朋友》中,最後林美寶(桂綸鎂 飾)與王心仁(鳳小岳 飾)也想去很遠的地方,從《唱歌男孩》到《女朋友。

男朋友》都一樣,頭頂上的高速公路都是渴望通往自由的大道。

《女朋友。

男朋友》前1/3可見高中時期王心仁在校刊中寫藏頭詩等抵制規範的舉動,因不滿教官指正爆發嚴重口角肢體衝撞,最後更在校內策劃一場規模運動想讓造反變民意,在電影中我們可以感受當時學校體制的壓迫相當直接,就老師能輕易動手這件事來看,在現代可說是不合理也不尊重,叛逆的青春對於這種體制的直接抵抗也是反之必然的產物,《唱歌男孩》雖短短幾分鐘,但內容涵蓋了《女朋友。

男朋友》前半段精髓,可說是前戲,反向操作:電影開頭以臺南女中脫褲抗議事件粉墨登場,此時陳忠良在學校內處理兩個混血臉孔女兒所發起的抗爭運動,教官突然質疑起他的身份,直到最後語重心長的道出"我是形式上的哥哥,實際上的爸爸"。

從兩個女兒的混血長相,到剛剛的那句話及阿良出場時呈現的滄桑,不會電影要從30歲開始起跳吧!

~這些畫面都與電影海報上的青春、愛情格格不入,導演我不是買票看三個中年人的愛情故事啊!

~~在我努力想從這些莫名線索理出頭緒同時,我也掉入了導演所設下的陷阱當中。

當結局放到片頭做頭尾呼應時,觀眾只能用無止盡的好奇填滿充滿問號的黑洞,也從中更渴望接下來的劇情會如何發展,導致現在這個結果。

我想在每個年代的青少年,都會用不同方式反抗不合理體制所造成的拘束,這一幕是30年前體制對抗精神的延伸,可以對比30年前後的差異,學生對於體制的掙扎,從直接肢體衝突演變成柔性創意的表態。

體制上的自由看見情感上的自由:電影講述從1980年代,橫跨台灣30個年頭三位主角的愛情故事,前半部分呈現他們在高中用青春熱血與權威教育直接衝突,到大學為民主自由而發起學(和谐)運。

我想有部分的人看到預告片似乎擔心,有學運,電影會不會走向嚴肅及抗爭的枯燥之路?

但我覺得學(和谐)運的過程像是一種放大鏡,在觀賞時我們可從其中的衝突,清楚具體的看見體制自由追尋的過程,突顯民主自由對當代人民可貴及重要性。

你會問,了解當代自由民主追尋及重要性,對了解男女主角的情感上有何幫助?

事實上,電影後半段就真正在描繪三位主角內心情感的衝突糾葛,過去他們尋求體制上的自由,如今他們在追求三人情感關係上的自由與解放,除了追尋情感的窗口,我在這部電影中還發現自由如同雙面刃般,在情感上的選擇你有更多空間的自由,但選擇上的進退取捨,也都將導致不一樣的結果,就像感情上的自討苦吃,也是自由選擇的項目之一。

所以我才會說,學(和谐)運這件事如同放大鏡,讓觀眾可以更清楚看見男女主角間,情感方面"自由"的存在性。

有時候,愛是一種反向例證,是必須由痛去反證:「有時候,愛是一種反向例證,是必須由痛去反證」這句話是美寶、阿良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

林美寶這個角色,給人的感覺相當認清現實、古靈精怪,是懂得丟下誘餌去吸引目標的女生,當這種兩兩互相折磨的矛盾三角關係,要尋求出口時,由她來畫下句點真的會讓人格外鼻酸。

片中美寶的攤位,就設在母親賣藝的地方,雖然說是母親,但電影中他們兩人間的互動關係極為薄弱、毫無對話,薄弱到連她是美寶的母親這個關係,都是透過其他演員在電影中告訴觀眾,唯一個關聯就是在一個微妙的狀況下出現:她母親在美寶面前勾搭樂師,最後遠走高飛的時候。

此時才借由美寶情緒上的失落、難過,感受她們情感間的關聯性。

觀眾可以知道,對美寶而言,家的健全存在是一種渴望,而母親與她的關聯以折磨的方式存在著。

(我想對一般普羅大眾而言,母親在你面前勾搭小白臉最後棄你而去,感受應該都算是折磨啦!

)美寶在高中時期,就不斷對阿良這位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透漏愛的訊號,可惜當時的阿良,還在摸索自己的情感,直到阿仁的介入,美寶才姑且一試的投向阿仁懷抱。

對我而言,阿仁要去當兵前所舉辦的派對上,所詮釋演員情緒,是我在電影中相當喜愛的一段,這一段當中,可以看見主角埋藏在心中已久的情感,都逐漸一個接一個引爆開來,相當過癮,在阿良、阿仁準備親一下的時候,完全是用演員表情間的情緒掌握,使劇情加溫至燃點。

而之後阿良在美寶手心寫上她不願面對真相的同時,美寶也將自己多年來累積的情感,以一種折磨的形式回饋給他,我個人相當喜愛這段當中,兩人不用言語衝突,而用柔性溝通方式(手心寫字),帶給對方內心的強烈衝擊,就觀眾的感受上來說,更是一種直達內心的震撼感。

畫面來到多年後,他們三人逼不得已一起在日式餐館吃飯,一開始阿仁與美寶故意演出兩人相當恩愛的樣子,直到阿仁接起電話,正在跟有錢岳父解釋新聞上的一切,很遺憾岳父不是美寶她爸,而美寶是小三,此時東窗事發。

當美寶發現沒有必要在演下去時,她刻意在阿仁講電話時鬧他,甚至咬他的耳朵,這一幕幕鬧劇在阿良的眼前上演,最後他終於忍不住失控。

美寶這樣刻意的舉動,其實就是要告訴阿良,這些年來因為他,讓她苟且偷生卑微的活著,讓阿良知道他對她的傷害,讓他感受到虧欠,我想不管是誰看到好友因為自己淪落至此,都會相當難受,何況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

過去美寶的媽媽用折磨聯結她們母女兩人,如今美寶也以這種方式來折磨阿良,當這份痛苦縈繞著阿良而存在時,似乎同時也證明了美寶愛情的存在。

然後我要來說,為何由她來畫下句點真的會讓人格外鼻酸?

還記得她與阿仁的最後一幕,在機場兩人準備遠走高飛尋求永遠的解脫,她聽到阿仁與家中兩個女兒在電話中講故事,此時她崩潰了。

美寶這個角色,在追求阿良時受傷,投入阿仁懷抱時卻只能卑微的當小三,而她現實好強的個性,又何嘗不想完完全全的擁有阿仁?

當這個機會出現的時候,她才終於看清楚現實。

阿仁擁有家庭,家庭是一種強烈密不可分的確實關係,就算他們逃的多遠,也解不開緊繫阿仁的家庭枷鎖,何況電話中的兩個小孩是無辜的,美寶自己心裡一定比任何人還清楚,因為她就是出生自一個不健全的家庭,所以最後她選擇放手。

離開後她一度想流掉腹中阿仁的孩子,但在最後關頭,她選擇保留生命。

我想或許她突然理解,這生命是她與阿仁唯一堅定且密不可分的存在,就像阿仁與元配擁有的家庭一樣。

我會在美寶這個角色著墨這麼多,因為我看著這個角色真的有許多感觸,她的一生都主動的尋求自己在兩個男主角情感關係間的存在,但得到的似乎都只是一份傷害,對一般人而言,擁有家庭相當自然,但這種最簡單的幸福,對她而言從出生到結束似乎都是可欲不可求,這樣活潑美麗的角色卻有著歹命的人生,最後還要為他們的三角關係畫下句點,在講下去我都要哭啦!

雖然角色間的互相折磨相當可憐,但如果反過來問問自己,是否在過去的電影中,我們都是期待看到折磨所帶來的戲劇效果呢?

片中的配樂也相當復古特別,我想看過的人或許都會跟我一樣好奇,為何苦海女神龍的音樂放了這麼長的一段,回家後我仔細的看了一下她的歌詞,突然覺得林美寶就如歌詞中的情境一樣:美人無美命啊!

王心仁這個角色,我朋友覺得一開始在看的時候,感覺鳳小岳演技似乎不那麼精準,有點搞不清楚他到底要做甚麼。

但看到最後我又回想一次,或許這個角色就是要展現讓人摸不著頭緒、患得患失的感覺,以掩飾內心的空虛。

他的出現總是光現亮麗、受人矚目,彷彿文章中驚嘆號的存在般,要不注意到它都很難,就連他劈腿的瞬間,相信也在不少觀眾腦海中留下驚嘆號!

電影中的他從高中時期,就是出鋒頭的那個人物,有許多天真浪漫的想法,想引領大家去做反(和谐)動,就連大學時的學(和谐)運,他也是享受在萬眾矚目成為焦點的情境中,到後來他的千金老婆及院長岳父,似乎都在證明他無法捨棄這種被人注意的感覺,因為這就是這類人物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

高中時期的他,嘴角總是帶著一抹微笑,給人感覺賊頭賊腦,不知道他想做甚麼,幾十年後的他,還是同樣的一抹微笑,但不同的是,眼神只剩下疲憊、空洞。

其實他與老婆的關係,片中似乎只有兩個畫面呈現:劈腿時、美寶揭露劈腿關係時,給人的感覺,並沒有多大的情感存在,不過也因為這樣,這個老婆的角色,不管給人的印象或畫面,似乎都交代的有些模糊,觀眾會對之後這個千金老婆,與當初大學劈腿人物是否相同產生疑問。

而最後他雖然劈腿,但還是願意與美寶遠走高飛,代表或許他愛的是美寶,他的老婆及岳父只不過是能夠為他帶來的名利與光鮮亮麗工具罷了!

這樣看來,他總是掛在臉上的微笑,似乎是用來回應他所重視的外在世界,也在偽裝空洞眼神下心靈的貧乏,最後諷刺的是,年少時對自由最狂熱追求的他,最後反而被自由給束縛。

角色的個性,是由演員去將他演活,其中可能包含演員的個性、人格特質,生理特徵或態度。

當張孝全扮演同性戀含情脈脈的吸吮男伴手指時,電影現場有多少人倒抽了一口氣,所以他得了台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然後奇摩知識家或許又會繼《盛夏光年》後,出現一連串的問題,關於"他是不是同志啊?

他是我的菜,我好喜歡他"諸如此類,我想看過他精湛演技的觀眾,應該都想回答:他就是吧!

陳忠良這個角色,高中時期給人的感覺就如問號般,內向、對自己的情感世界一直在摸索,似乎總是慢半拍,默默的跟著阿仁、美寶有所行動,從他與阿仁介紹的朋友接吻時的猶豫,可以看出他對這種異性間的感覺,所產生的疑惑。

直到在樓梯間抱住阿仁告訴他可以將情緒發洩在他身上時,開始事有蹊翹,到最後他們兩人間,那男男的"友誼長存"之吻,點燃了他抑制已久的內心情感衝突,隨後他開始墮落,卑微的活在自己性向的陰影下,如同美寶介入人家的家庭成為小三(犀利人夫!?

),只是最後他了解到感情世界中的自討苦吃,決定自我解放得到自由。

還記得他對他的愛人分手前,說了一句"我看見一面鏡子,卻發現自己裡外不是人"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看見一面鏡子,但我覺得或許他看到的是美寶這面借鏡。

相對於王心仁對於自由的狂熱,沒想到到最後對自由最被動的,反而得到了自由。

所以我才覺得自由如兩面刃般,我們有許多的自由可以選擇,但最後無論是束縛、解脫、或自討苦吃,也都是這些選擇的結果。

張書豪飾演許神龍這個角色,奪下台北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唱戲般的娘娘腔聲音,如同夢魘般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阿!

聽說他為了詮釋這個角色跑去西門紅樓接受同志的耳濡目染,但在我看來他應該脫胎換骨了才是。

剛剛的描述當然只是開玩笑的,他在電影中的份量真的舉足輕重,那種娘娘腔的聲音很容易讓觀眾聚焦,得到的回饋大多是讓人笑到噴飯,讓觀眾得以宣洩抒發,以配角而言他的表現真的會讓人印象深刻。

對我而言他也是阿良這個角色的反證,他以一種正面及大辣辣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性向,這種對自我欣然接受的態度,也讓他在三位角色中擁有喜劇的收場。

「我們都該有兩個情人,一個愛我的,一個我愛的。

」還記得我以前看過一本書,在探討:為何一個人不能同是愛兩個人?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同時愛上兩個人,只是你必須忽視或不能承認,一個是陪在你身旁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另一個我們的社會稱它為"精神出軌",然而無論是社會的價值觀或道德觀,都無法容許這件事,原因很簡單,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那個唯一,而人們為了要符合這個社會道德觀的期待,必須選擇性的忽視心中那個人的存在。

電影當中,似乎在試著顛覆這種社會道德的規範,王心仁是一直陪在林美寶身邊的那個人,然而當美寶最後感到非常無助一無所有時,她選擇回去尋找內心的支柱及依賴,那位最了解她的青梅竹馬陳忠良。

這部電影好看的地方,除了運用從體制衝突到內心衝突的顯現所帶來的戲劇張力外,再來就是這種耐人尋味的矛盾三角關係,因為面對這些矛盾我們都能理解:他們都沒有錯,而我們也會對這樣的關係,難以忘懷。

家庭,是這場充滿無力感的愛情中,希望的出口。

在會後QA有人詢問導演為何會想拍這樣的電影?

導演的回答是:他曾經看過有一則新聞,在描述同性戀收養友人小孩,雖然導演曾試著去聯絡,但始終無疾而終,最後導演思考是怎樣濃烈的羈絆 ,才能有這樣的家庭組合。

而導演的友人,常常會來找他談心,當中可能家庭有小三介入的,或者本人就是小三的,他希望他們借由電影中看見自己的故事,而得到救贖。

片頭片尾相呼應的畫面,都是阿良帶著兩個稱他為爸爸的小孩,雖然片中男女主角三人最後在林美寶的離開畫下句點,但卻又以不同的形式延續下去,先前提到美寶決定留下腹中的小孩,讓她與阿仁擁有確定且密不可分的聯繫,而最後他決定將這兩個小孩交給阿良照顧,讓她們擁有美寶一生都無法擁有的:家的幸福。

三人間的情感關係雖然以互相折磨的方式存在著,最後轉移成另外一種形式,得以並存幸福的延續下去。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因為單戀而感到痛苦,所以在電影中,我們希望看到理想的世界,所以少有單戀的方式作為結束。

而這部電影讓人們感受到真實,但卻用另外一種方式找到理想的窗口。

實用的經典台詞:這部電影當中,讓我覺得很讚的點,就是台詞的設計,我覺得很久沒看到一部電影,台詞一出來就能夠讓觀眾有深刻共鳴的,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以下未看過電影的,強烈建議不要觀看)1.「雖然我不是主打歌,但是我是B面第一首。

」雖然阿仁知道美寶愛的是阿良,但還是奮力追求,他在美寶面前學完天堂鳥跳的求偶舞後所說。

這句在我心中榮登冠軍,相信在苦苦追求中的男性朋友,總有一天派得上用場。

2.「左乳房說姐姐好久不見阿,右乳房說為什麼我們明明相隔如此的近,靈魂的距離卻是如此的遠呢?

左乳房妹妹愛男人,右乳房姐姐也愛男人!

大家為什麼就不能好好相處呢?

是啊!

姐我好想妳阿!

妹妹我也是!

就讓我們言歸於好!

讓我們團聚不在外擴,不再分離吧!

」這是美寶在許神龍婚禮上,許神龍幫美寶打電話給阿良時,希望他們這麼多年難得的重逢,不要盡說些廢話,所丟下的笑梗,這一句是我在電影院中笑到不能自己的一段,所以特別收錄起來。

(又於內容過長,我只能部分記憶,如有不足,敬請見諒。

)3.「我們是浪,眼淚都從海裡來;我們是花,長在同一棵樹上。

」這句雖然印象不深,但他不斷重複的出現在電影當中,大家可以思考它的意涵是否串連了整部電影。

4.「妳先睡,睡一覺醒起來,台灣就不一樣了。

」這句王心仁對美寶說的話,沒想到美寶爬起來就看見他劈腿,還真的不一樣了;我會收錄這句是因為它將來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比如說一個瀕臨被當的學生在教授課堂上昏昏欲睡,此時教授默默的走到他旁邊,靠著他耳邊說"你先睡,睡一覺醒來,成績就不一樣了"我相信任何人聽到這一句應該都會立刻驚醒吧!

可見這句是相當有發展潛力的!

最後來做個總結,「用演的,不要用說的。

」是一部好電影的重要關鍵,這部電影的一大特色就在於從小角色到大角色,常常一個特寫在人物臉上,角色都還沒講話,就能先聽到觀眾的笑聲,這種無言的情緒在這部電影中隨處可見。

我覺得觀賞《女朋友。

男朋友》,就如同你站在平靜的湖中間,將石頭投入水中,第一眼你會被內心或體制衝突所激起的水花給深深吸引,再來你會感受到這種矛盾關係在心中所擴散開的漣漪而回味無窮,最後目光停滯在這顆逐漸下沉的石頭上,並想像它最後的去處,得到屬於自己心靈上的歸屬。

這部電影涵蓋的情感層次相當豐富,我相信不管是同性戀、單戀、三角戀,或是現實生活中情感受過挫折的人,都能借由電影中的故事,得到情感舒發的管道,當一部電影從時能讓觀眾在淚水與歡笑中得到宣洩時,它的好對我而言就無庸置疑。

對我而言這部電影應該可以在台灣電影史上留下深刻的一頁。

转自:http://imissyousomuch0.pixnet.net/blog/post/36937099

 6 ) “苦瓜不苦,30年太长”——这真是一个Bug

即便有“天下只有你能为我吃苦,但是我们都在自讨苦吃”这样心灵鸡汤似的金句,也不能让一部青春片变成三个人的史诗。

杨雅喆的企图心其实不小,这个横跨30年的故事,摆明了希望在从台湾青春片的滥觞中走出一条荡气回肠的“去旧存新”的路,那些横跨叛逆校园,三角恋,有妇之夫,个人与社会历史的沧桑巨变,是一盘想做出满汉全席的配料。

但为了完成这种企图心,杨雅喆又选择了一种不那么创新的演员搭配方式:不管是张孝全,还是凤小岳,还是桂纶镁,哪一个的角色风格不是他们自己最擅长,最熟悉的呢?

(一直很纳闷,像凤小岳这种,就必须要用被男人爱上的愣头青的角色,才能符合他的痞子气质?

)其实像《女朋友男朋友》这种横跨30年的叙事,对于一部现代的院线电影来说非常不讨巧:一来30年的故事,短了故事叙述不清,情感铺陈不够,二来,从排片等发行角度考虑,制片人又不希望片长超过90分钟太多。

《女朋友男朋友》的结构上就的确有头重脚轻的感觉,电影里最有嚼头的十年幻梦,物是人非之感都需要在他们十年不见,踏入社会生活时开始释放,但是太局促了,尤其是十年不见的“桂纶镁”和“张孝全”由昔日恋人和情敌升华为至亲至情的亲人,这之间生硬又仓促,不明所以之间,“张孝全”就变成了一个帮死掉的“桂纶镁”照顾一双女儿的中年熟男。

感情升华的过于简约和浅薄,让观众极难入戏,这是影片不能从台湾青春片里跳出来的硬伤。

“张孝全”在超市那一段“苦瓜宣言”虽然稍嫌做作,但是如果聚沙成塔,质变也许就到那里了,可惜了,独木难支。

最让人意外的是张书豪,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他应该是受过小S的特训,才有这样的发挥。

 7 ) 王心仁在哪里?

作为一部电影的《女朋友·男朋友》有一点拖沓,也有一点精彩。

现在想起来这样的节奏似乎是导演的故意,所为是让观众出戏,在角色与自己之间架设一道桥梁。

三个猪脚的人生剧情都很残酷,都是人生所谓的输家。

如此的剧情设定,自然也让悲情的林美宝(桂纶镁)和陈忠良(张孝全)迸发出可以用激赞形容的表演。

尤其是后者有几场戏完全是于无声处听雷动,完全可以用经典来形容。

从故事来说,作为B面主打歌的王心仁(凤小岳)的角色设定是也许是大多数平凡男人的梦想,少年反叛,青年激进,壮年成功(事业、家庭是否包括小三呢?

)貌似成功者的他其实也是最失败的。

那句台词想必也是编剧对当年事业顶峰的阿B(钟镇涛)的致敬,唱歌躲在阿伦背后,演戏别不过两秦左右,对于自己的人生也不过是那个女人的提线木偶。

而王心仁与钟镇涛一样表面风风光光,实质却永远等在B面做不了自己人生的猪脚。

对陈忠良、对林美宝、对妻子、对丈人、对儿子....没有悲情,却也谈不上自己在哪里。

这样想,再看凤小岳就多了几分同情,不是因为他是外国人,不是因为他演技差,是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王心仁究竟在哪里?

王心仁在哪里?

我们自己在哪里?

 8 ) 小清新不敌真幻灭

1、卖点居然是台湾版《颐和园》。

请问是哪点像颐和园了?

学运吗?

难道这部的所谓学运片段不是一群人在开麻吉派对吗。

还有演讲和演唱,真是弱爆了。

与颐和园的末日狂欢和幻灭感完全不一样。

神经质牌女文青用性放纵来消解孤独寂寞无聊,如果非要说像,恐怕只有桂纶镁在学生时代的那些行径。

2、桂纶镁这个角色太混乱了。

早期是桀骜不驯的假小子,长大了变成了乖乖牌附加苦逼属性的王珞丹,之后在小三的路上暴走,成了终极苦逼货。

没有那么点决绝和幻灭不要来冒充浪荡女好吗。

特别是超市戏和机场戏,怀疑导演脑子穿越了。

您是在拍偶像剧和MV吗。

3、凤小岳光头实在太丑。

有了头发之后帅度暴增,害人以为整容回来,或者换了摄影。

而且他的演技概括来说只有两种状态:“无时无刻不在高潮”以及“好不容易终于平静下来憋得好痛苦”。

表情没有在抓镜头,嗯,还是镜头抓不住他的表情?无焦的乱HIGH,真难为桂纶镁。

4、张孝全算发挥正常。

他演了这么多年终于回到了几年前的《盛夏光年》。

只是不习惯看到他这样隐忍的样子。

而且穿不合时宜的衬衫搞得很傻。

服装是谁!

张孝全的身材被套上这种GAY牌衬衫之后瞬间变成了肌肉横走的小受。

本来人家只适合穿T恤的啊!

是存心的是不是!

5、近年台湾小清新居然还是最喜欢《那些年》,真没出息……6、表达模糊情节:在游泳池边上的手心写字。

桂纶镁一直喜欢张孝全?

那为什么又爱上了凤小岳呢?

7、操场狂欢拍得很小家子气。

8、餐馆唱K戏拍得最好。

9、风格断裂的一部戏。

前后风格压根没连起来。

一部作品的“气”应该是相通的,前后像是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导演固执己见拍的。

10、成也小清新败也小清新啊。

就连宏大的学运都没有摆脱小家子气。

颐和园在这点上甩它十条街了。

 9 ) 莫辜负

  被辜负的阿良。

(随手乱写-。

- 莫喷)  阿良,相貌端正,内心温和,不善谈吐,却总是可以用某些动作,眼神,让人暖心。

  我是这样理解阿良的世界的。

  首先,根据剧末在医院那一段,可以得知阿良的父母是地地道道老实人,非是如何强势,如何牛逼,所以,阿良从小就不是在一个很好的环境里面长大的,甚至可能很拮据。

  阿良不善表达,而且对于内心的诸多想法非常的不确定,所以,他会用一种试探性的感觉去亲吻学妹,会大大咧咧的说,她真的不是我女朋友,他或许都不知道什么是女朋友吧。

  而就是这样人,越是容易被世界孤立,越是容易被欺负,虽没有交代阿良如何认识美宝,如何成了好朋友,根据我的猜测,美宝在阿良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美宝的性格比阿良强势,于是美宝伸出了手去保护阿良。

  而阿仁,因为想要靠近美宝,不停的接近阿良,成了阿良的兄弟,在确定阿良不是美宝的男朋友之后,果断追到了美宝,于是他们的三角关系就这样奠定了。

就是这样,美宝和阿仁,成了阿良心中的两个太阳,散发温暖,给予力量,让阿良产生一种绝不想失去他们的渴望,所以那句友谊长存,他信的。

  阿仁,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的好人,阿仁对所有人都好,同时也便辜负了那些只对阿仁好的人。

  最初,阿仁对阿良、美宝是形影不离,我的全校舞会要你们参加,我每一次出风头,都要你们一起。

而第二个场景,搞活动的女同学,后来成为阿仁妻子的人,阿仁也是对她好(估计在弄了那姑娘以后,那姑娘老爹校长,让他们结婚了-。

-),直到最后,阿仁内心挣扎着要跟美宝远走高飞时,还是没法拒绝女儿的电话,也就是这个场景,让美宝彻底的绝望了,美宝是没法完整的拥有阿仁的。

阿仁对整个世界都太好,于是,美宝和阿良感受不到自己挚爱的人也是一样的爱着自己。

辜负。。

  而后,阿良对于他们这份感情的忠诚,一直没有改变,以为阿仁和美宝亦从未改变,甚至让我觉得,一开始阿良是刻意让出了美宝给啊仁(也有可能是因为性取向不明-。

-)  直到那一句,4个人交欢的场景不停切换,阿良的那一句“我要你,我要的你给不起”才渐渐明白了,阿良要的是这份感情永远不变,无论阿仁如何存在,爱或者只是友情,可是,无论如何,阿仁给不了。

不知道那个细节我记错了没,在他们告别去当兵的故事之后,没有交代谁去当兵谁没去,而只是粗略的交代了阿仁和那个开车的姑娘结婚了,那姑娘的父亲是校长。

而阿良,则在服役的时候认识了兵哥哥,也许,那次被勒令退学的不是阿仁,换成了阿良,他甘心。

而阿仁,风光的走上了仕途。

  我越发觉得,阿良的那一句,我们都是自讨苦吃,其实是说给阿仁听的,其实,阿良对阿仁的好,被辜负了。

而阿良,认定了美宝和阿仁,这就是一辈子了,所以,其实,开篇那一句也就明朗了,“虽然法律上,我是他们的哥哥,可其实我就是他们的爸爸。

”  里面久久不能忘却的句子。

  “虽然我不是专辑主打歌,可我也是B面第一首啊,做我女朋友吧。

“  ”我想就这样抱你好久好久“  "因为我照到了一面镜子,原来我里外不是人。

"      

 10 ) “虽然我不是主打歌,但是我是B面第一首啊”

每个人的青春年代都有这样那样的情结,所以才会在看到电影里的主人公们为自己的命运而纠结的时候产生共鸣。

这部电影讲述的却不仅仅是爱情和友情的故事,我觉得,更像是在讲述人性。

1)电影中阿仁在问阿良他和美宝是什么关系时,阿良说“她本来就不是我女朋友啊”,然后他低下头笑了。

那时候的他会笑大概是他觉得阿仁会问他是证明阿仁是在乎自己的吧?

只是他没有想到最后是阿仁和美宝在一起,自己成为了一个融不进去的人。

2)阿仁对美宝说“虽然我不是主打歌,但是我是B面第一首啊”,多么任性却又自信的话语。

他抱着美宝说“我想这样抱着你好久好久好久”,最后这句话成为了美宝的魔咒,因为这句话,美宝这样一个男孩子气的女生蜕变成一个小女人,为他调到台北,为他帮他的妻子买包包,为他做了情妇也不在意,为了他吃了很多很多的“苦瓜”。

如果说一开始美宝喜欢的是阿良对她的照顾,那么从那个拥抱开始,她就跳进了一个名为“爱”的沼泽。

3)那天晚上,阿良逃出狂欢的party现场,美宝陪他坐在游泳池旁,当阿良问她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能在那里住下去的时候,美宝不说话,然后开始歇斯底里地大哭。

因为她知道,她怎么能不知道呢,从她从阿良的床下翻出那双鞋子她就知道了,所以她才会追问阿仁喜欢蓝色还是红色,所以她才会在那个晚上表现得如此的“好色”。

阿良在美宝的手上写下“仁”,表示他喜欢的是阿仁没有错,也意为着他准备要离开这三个人的生活,他要把阿仁交给美宝。

美宝甩开阿良的手又在阿良的手上写下“美”字,我想这又是美宝的任性,她用一个字告诉阿良“不要喜欢阿仁,喜欢我,把我放在手心里。

也许这样,你才不会这么受伤。

”4)5年后,曾经高喊自由和民主的阿仁做了驸马爷,唯唯诺诺地讨好着自己的岳父;总是害怕别人看透自己只想做一个平庸的人的阿良离开了往日好友的生活圈,有了一个同性伴侣,即使那个男人有老婆和女儿;一直在渴求爱却又得不到爱的美宝做了阿仁的情妇,有了身孕,也有了肿瘤。

你看,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锋利的匕首,它往每个人身上都划上新鲜又深刻的伤口,它逼我们每个人审视自己,审视身边的人,最后发现自己里外不是人。

5)后来美宝和阿良又回去那个游泳池戏了一回水,曾经两个人在那个泳池里一起练游泳,后来水池的水干了,两个人也再回不去了。

他们躺在泳池里,阿良想起了很多年前在男更衣室他和美宝的秘密角落里美宝给他的那封信,一封空白的信,可是他看到笑了,又看到哭了,那是美宝惯有的小把戏,她那点小聪明总是让天下大乱,可是那也是她无声的告别,“我曾喜欢你,想依靠你,可是现在,再见。

”6)电影的最后,阿良和美宝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一起去买美宝爱的玉兰花,看两个小女孩闻着美宝爱闻的樟树叶,一起在车站等车,听歌,嬉戏,这是人生这一出苦情戏里最温情的片段。

****讲点电影情节之外的东西,张书豪实在是演得太好了!!!

是这一部电影里的点睛之笔!!!!

在结婚趴时的表现实在是有够贱,对阿仁说“看你现在过得这么不好我也就放心了”时(虽然是很老的梗)很想拍手叫好。

桂纶镁和张孝全的演技实在是太赞,他们两个一哭我就开始狂飙泪,相比之下凤小岳就要逊色好多。

为什么张孝全整天演gay呢,他应该演到都快变弯了吧哈哈哈哈=。

=整部电影的故事其实和盛夏光年有点相似,也是两男一女的纠缠,不过相比下之下《女朋友(圆圈)男朋友》就显得有深度些,因为里面加入了不少时代元素类似于学=运啊、同志婚礼啊,而《盛》更流于在意识层面上。

*********好久没有写影评,好累=。

=

 短评

不拍gay片会死么?啊?!会死啊?!

6分钟前
  • 花大王
  • 较差

可是我要的,你给不起。

11分钟前
  • 卯月猫
  • 还行

烂片你好烂片再见,反正我愣是没看懂觉得在耍浮夸。而且连带着还把我深爱的小镁给毁了- -我就更饶不了它- - 张孝全大叔造型好看疯了都没把这片子的分数救回来,哼。

16分钟前
  • 啄木桑的诗极好
  • 很差

不好意思,实在看不下去了

17分钟前
  • itsokbaby
  • 很差

Share history too much 往往没了勇气,也没了渴望在一起的动力,还是电影里的情景好

22分钟前
  • WellIgotone
  • 推荐

好无聊的片,题材这么好也能拍成这样,没看完,本来想给一颗星,看在自由民主的份上加一颗

27分钟前
  • misa
  • 较差

那是我後來逃出的地方,也是我現在眼淚歸去的方向

29分钟前
  • 维他命B
  • 力荐

某熊还挺爱这部同性片的。喔喔~~

30分钟前
  • 空中飞人
  • 还行

天下間就只有你能為我吃苦,但其實我們都是在自討苦吃..

31分钟前
  • Simple
  • 推荐

杀死凤小岳

32分钟前
  • 嗜辣如命女
  • 还行

如果我们是浪,向海滩起跑 / 眼泪一样都从海水里来 / 只是在不同时间抵达同一座海岸 / 潮汐的起落 / 会不会激起同样的浪花

34分钟前
  • 阿鳥阿鳥
  • 力荐

张孝全影帝不是盖的

37分钟前
  • 常在我心
  • 力荐

不掺和个gay谈恋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台湾小清新。

39分钟前
  • CC
  • 较差

桂纶镁的造型和当年捷运上易智言导演描述的还是一模一样,我没有任何立场的喜欢美里面的歌,虽然抽离段落不够高点,但还是感动了,不吝啬给四分。

41分钟前
  • 骑着驴子兜风
  • 推荐

“他一直跟我说,全世界只有我肯为他吃苦,但其实,我们都在自讨苦吃。” 就想为了成长后的桂纶镁张孝全加一星。

43分钟前
  • 路人贾
  • 力荐

剧情实在文艺范儿过头了点

45分钟前
  • imai07
  • 推荐

好一部基情四射的台湾电影

46分钟前
  • msazhou
  • 还行

青春,恣意,自由,随性。长大,悲哀,难过,负担。张孝全太悲剧,故事跨度很奇怪,很多时候摸不着头脑,但是放肆的青春谁人不爱。

47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比盛夏光年差远了啊。。。

49分钟前
  • 小九儿
  • 很差

"真难看。套个学运,却还是过去十年青春校园爱情同志题材的死样子。" 太犀利了 整个电影还不如罗大佑的三分钟来的动人

52分钟前
  • supermelon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