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感情因素而言,片子的确是好片子,令人感动。
即便是细节上和历史不那么严谨也所谓,毕竟是电影创作,同真实的历史有所取舍,加工再创造也是可以理解的。
是棒国2012年上映影片中,难得一见的励志片,其中的情节也很感人。
但是,棒国你敢不敢找几个中国话标准的演你们心中的反派?
一个个棒国人操着半生不熟、磕磕巴巴的中国话,严谨吗?
反正等我看到邓亚玲(估计是映射邓亚萍)选手打丢1分就大喊一声“王八蛋”,中国那两个楞了吧唧的解说每次用九孔一般阴阳怪气的台式普通话说“韩国队怕了我们,那是当然的拉”,我就被雷的外焦里嫩……最后说一句,棒国真是一次高潮能持续20多年啊……
虽然讲的是事实,但我觉得好像有点因果颠倒,邓亚萍是在女团惨败之后再在女单赛中力往狂澜战胜了朝鲜选手获得的冠军,而影片一开始好像就是中国获冠军,朝韩不服气的场景??
还是其实中间站的不是邓亚萍?
嗯嗯,作为中国人,看这个电影即便感动感觉也还是很微妙的,毕竟她们这种快乐是建立在我们的痛苦之上,我记得看采访时邓亚萍说当时是第一次彻骨地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八届的冠军就从她们手上丢下来了,谁也没想到,在回宾馆的路上就女队就一直哭,后面男队比赛都没敢到现场,因为一到现场就忍不住落泪。。。。。
韩国在这部电影里真是竭尽所能的丑化中国呀
看这个电影的名字是不是有些霸气呢。
似乎每个国家都有那么些霸气的梦之队,但韩国朝鲜这两个南北一家亲多少看起来都让人觉着有些不可思议。
而故事也如实的反映出来了吧。
南韩看起来多少都是活泼开放的,而北朝多少看起来就那么古板生硬。
而这截然相反的两面相遇势必会发生些什么碰撞与火花。
当热情洋溢又多少有些嬉皮的南韩遇上冷若冰霜又充满敬畏的北朝时,火花是必然的。
也不知谁当初想到了这样的联合,是想要统一还是只为那个冠军的头衔?
谁知道这些玩意儿要搞什么。
只不过,两个截然相反的国度多少有些隔阂,哪怕同根同源也抵不过后世的发展变化。
而影片中当两国队员在互相认识的时候就开始剑拔弩张,以致后来因为避讳的原因都要上演血的惨剧。
真不知中国古时的避讳是不是也如此呢,而北朝的这个避讳也太令人生畏。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个人崇拜吧,对一个人的敬畏使整个国度都陷入一种沉闷的压抑当中。
而所有的隔阂总会消除,就算曾经那种剑拔弩张那种要死不活的气氛也会有一天相处到融洽,乃至于后来的友爱。
而曾经赛场上的敌手最终也成了队友,虽说一样要为那个参赛名额去竞争去争取,但却不是仇敌。
虽说后来的开局并不怎么好,但队友的信任、国家的荣誉又是多么的重要。
但很多事,是不是一遇到政治就变了味?
眼看胜利遥遥在即,是不是每个故事也就在这时候掉链子呢?
谁知道呢。
似乎也总是那么严肃,看起来那么唬人。
故事的最后的最后吧,政治好像算是妥协,毕竟金牌还是重要的,荣誉还是重要的。
当韩朝两队联合起来的时候,似乎也真的很猛。
而相反的,中国队多少有些心高气傲,也无奈会最终被人家斩下马。
好吧,开始吐槽。
*******************************************************************************影片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多少让人看了不爽有些。
棒子国拍电影,历史真实的,你倒是还原啊。
我总觉着在丑化我伟大的天朝哎。
不说邓亚萍同学真有那么心高气傲还是什么,仿照真实,难道棒子国也都那样的身材?
卧槽。
这个我查了下资料,也只能说,棒子国终归是棒子,没脑子。
而故事中那两个解说员啊解说员,那是中国人吗?!
卧槽,难道中国人就那么娘娘腔在棒子眼里?
卧槽,好歹找个像样的人来啊,那是人么那是人么?
难道棒子国的演员都那样?!
卧槽,难道所有的公平在强势面前都会屈服?
我天朝难道真那样做过么?
卧槽。。。
真他妈悲催啊,我天朝的形象就这样屈服于棒子国的改编?!
而且,卧槽,亚萍同学当初有那么心高气傲么?
卧槽,这不是毁我国人形象么!
卧槽,就算你们棒子有多么牛叉也不该这样吧。。。
哎,吐槽完毕。
************************************************************************************不过整体看来,还算蛮算是励志吧,故事中有些地方也蛮感动人的。
只不过这个政治,让人蛋疼。
1989年11月9日,对韩国人来说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柏林墙的倒塌,意味着韩国和朝鲜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分裂国家。
As one korea讲述1991年在日本千叶市举行的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史上第一支由韩国和朝鲜联合组成的南北乒乓联队在女子双打比赛打败了中国选手,赢得金牌,从此韩国乒乓球再没有再也没有这样的辉煌。
这是一部宣传南北统一的电影,拍得也实在不错,作为韩国人来看,一定非常有感触。
但作为中国人来看,里面频繁的辱华镜头,实在令人心情微妙啊。
影片中影射我国选手邓亚萍的邓亚玲,在采访中公然藐视韩国选手(她有这个实力,但得是情商有多低啊),多次对韩国选手出言不逊,其中的中国教练和解说员更是傲慢无礼,以大国的高姿态蔑视韩国。
但这都不是最令人无语的,我不知道韩国人是否真的认为中国有这个实力,可以在世界级的比赛中歪曲裁判评审,公然作弊,这已经不仅仅是抹黑中国了,这完全就是不可思议,超乎现实的剧情,要知道这可是在全世界人面前!
可撇开这些不说,这是一部好电影。
我可以看到在义愤填膺一星如云的豆瓣页面,还是有少数人承认,拍得很好。
因为中国也有类似情况,所以哪怕这部电影有抹黑中国的桥段,还是可以轻易被这部电影所表达的感动。
生活在不同社会,不同体制中的南北选手,六十年来被灌输着敌我观念,却要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培养默契共同战斗。
观念不同,一句轻佻的话就可以成为侮辱,一个玩笑就足以犯众怒。
互相敌对的南北选手就象征着分裂的南北朝鲜,他们有一样的血统,一样的祖先,六十年来却被灌输着仇恨,最后分离之际,曾经相互厮打扬言要杀了对方的的队员成了好兄弟,勾肩搭背,玄静和最后心甘情愿叫李粉姬一声姐姐,两人从对立亦欣赏的敌手变成真正的朋友。
南北队员从彼此敌对到彼此了解的过程,就是制作这部电影的人们所真切盼望的,南北统一。
说说几个被击中内心的情节。
玄静和得知李粉姬有肝炎,劝说她来韩国生活,李粉姬说:“美国的生活条件更好,是吗?
那么静和同志为何不到美国生活?
我呀,比起生活条件好的国家,仍是要生活在自己的祖国。
”我们经常抱怨国家的制度与黑幕,认为国外的太阳一定比国内的圆,可是离开自己的祖国,就好像斩断身上某部分一样,所以,仍是要生活在自己的祖国。
结局几张老照片配上台词,这是整部影片最让人心里发酸之处“21年前,在异国他乡创造了小小统一奇迹的他们,在1993年之后,相互仍是不能相见。
”联想到台湾与大陆,更觉得感同身受,当然台湾的情形如今是好的多了,但骨肉分离,不知何时能相见的日子,我们不是没有过。
撇开妖魔化中国的情节,我给这部电影打五星。
但关于韩国抹黑中国的这部分,还是有个很讽刺的地方。
在同样是南北统一题材的另一部电视剧The king2hearts里,有和Korea相同的剧情,由南北军官组成的统一联队在世界级军官大赛中打败了美国(这比世界比赛裁判偏袒中国更不现实,那个比赛简直就是真人版CF),同样是作为“反派”出现,对美国的描写很明显比中国友好得多啊,里面的美国军官不仅正直大方,最后还顺带宣扬了把韩美友好,真不是一般的偏心呐。
你以为中国在里面没有出现吗?
当然有,以无理姿态干涉他国内政的大国(身为天朝国民,吾辈感到无比自豪),抢了韩国文化遗产的“邻国”(什么叫贼喊捉贼),在国际会议上公然表示不喜美国(告诉我什么时候脑瘫也可以当公务员了),女主被当成脱北者抓进的中国监狱……看过的人知道,我就不说什么了(关押上过环球时报的韩国王妃,最后居然什么事也没有,太高估我大天朝了吧)。
以上,我就呵呵两声。
对比一下泛滥成灾的抗日剧,其实也不是不理解韩国人心情,写这种题材,他们需要一个国家作反派角色,还得是大国,朝鲜半岛还有美国驻军呢,美国当然不行,剩下谁垫背不言而喻。
The king还是有惊艳到我的地方,玩世不恭面貌登场的南韩王子李在何在军官会面时说了一堆意图激发战争的话。
女主角金恒儿忍无可忍再三提醒,最后终于换来一句貌似是他出场以来唯一一句真话:“谁和你是同志?
”最后的战争开始的莫名其妙,结束的更是莫名其妙,但金恒儿和李在河的婚礼在停战三八线举行,互相跨过那条线,两颗心的结合,两个国家的统一,点题了。
再对比一下两部影片中中国的形象,其实挺相似,也基本可以说明韩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傲慢无理,以大国自居,但实力雄厚不好惹,对韩国鄙视(这他们还真没猜错),他们也自认韩国是小国,朝鲜落后。
说了THE king,说了Korea,就干脆说说同样具有争议的奇皇后。
这部剧不仅在中国,在韩国,都被说篡改历史。
我在补完了关于奇皇后的历史之后,彻底当成一部言情剧看。
我知道它抹黑元朝皇帝,有人说怎么抹黑了?
奇皇后的小皇帝又帅又痴情,吸了多少粉,这个类似桐华的大漠谣,霍去病也又帅又痴情,但“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能是情话吗?
一代英雄被写成和女人私奔的痴情种子还是歌颂?
只是我们表现得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无比看重,一有人触犯就跳脚,可在我们的影视剧里它有做到最基本的尊重史实吗?
奇皇后好歹在每集片头有纯属虚构的标注,国产剧连这点微薄的诚意都没有,于正可是号称读了二十遍清史稿,桐华自称写出了司马迁不敢写的事实。
不管是The king,korea,奇皇后都是写给韩国人看的,他们也许压根没想过会让中国人看到,就算想到,你们愤怒你们的关我们什么事,就跟抗日剧一样,谁考虑日本人感受了?
奇皇后里元顺帝可以是个窝囊废,国产剧里八贤王可以是古装道明寺,雍正可以是靠女人上位的文艺青年,甄嬛传台词服装略考究就是国民话题了,要不要假设一下甄嬛传是韩国拍的会怎样?
雍正被戴绿帽子,嫔妃一个个红杏出墙,最后被自己的女人陷害,活生生气死在床上……将历史戏说,重要的是是否影响到了许多人的历史观,三国演义尚且不少人当成正史看待,看奇皇后的人大部分知道历史是怎样的,看陆贞传奇的人有几个知道高湛是个什么玩意?
闲暇午后,泡上一杯清茶,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口撒满半个房间, 惬意之极,翻着豆瓣上的电影影评,发现了这部《朝韩梦之队》。
想来也是无趣,于是抱着休闲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片子。
因为关掉手机,所以这部片子可谓一口气看完。
从整体的电影情节和拍摄方法以及剧情来说,整部片子可以说的上是上乘。
但之所以对它的评价是“还行”也是因为这部片子的其他影评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于中国队的偏见。
但是仔细想来,也不尽然。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部片子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是蹩脚的中文和中国队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
在这,我不想和之前的影评一样,吐槽导演对于中国的偏见。
我只是想谈一下,这个“梦”之队。
朝鲜和韩国,一个民族两个主义,导致了这么多的年的分离,其实关于朝韩之间的电影还有很多,比如《梦想成真》、《朝鲜男人在韩国》等等。
因为政治形态的不同导致产生的这两个国家,我们不用政治方面的眼光看这些,仅仅从民间的态度来看这个“梦”之队,而我们看到的是些什么呢?
是韩国导演对于中国的偏见?
是朝鲜的先军政策和全民军事化?
而是通过“梦”之队看到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对于朝朝韩共同的”梦“。
在韩国,称朝鲜为北韩,大多数韩国人对于朝鲜的人民并没有带有色眼镜来看朝鲜,记得我在韩国的时候,曾经和一个韩国大叔聊过关于朝鲜和韩国的事情,大叔只是淡淡一笑,浅浅的说了一句:那是大统领(韩国称总统为大统领)的事。
许多人们都感觉韩国棒子很不要脸,什么东西好,经过韩国所谓的专家一调查,就说其实是他们国家的。
但是在民间,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每次和韩国人聊到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时候,他们总是很尴尬的笑笑。
其实,导演对于中国队的偏见,有可能只是电影手法的表现,更加突出主题,也有可能真的具有一些“小国意识”。
关于小国意识,韩国人竟然是相当的一直认为,如果他们不提倡使用本国物品那么祖国的经济就会严重停滞。
用韩国人的话说,我们的产品比不上美国和日本,价格比不上中国和印度,那么只能用有限的购买力来带动自己国家的经济。
所以韩国的产品上都会在醒目的地方写着四个中文“本土不二”或者“本国产“。
我想,我们泱泱大中华的人们对于导演对于中国队的偏见,可以理解称为对于电影手法的表现,是为了突出主题,并不要因为一处小小的瑕疵来否定整部电影。
我们看到的,还是那浓浓的亲情。
朝韩”梦“之队,希望真的成为梦之队
丑化中国 开头亚运会历史常识错误除了这些 电影本身还拍得可以本来可以很好的电影 非得去小心眼 丑化中国运动员和教练即使当时当时中国女子乒乓球当时胜过你们,作为你们的“敌人”,他们确实强大,难道没有值得你们学习和敬佩的么?
你看你们电影拍得那个恶心。
搞什么政治在里面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前三名:冠军:邓亚萍(中国)亚军:高军(中国)季军百度资料没有找到 知道的说下 你们YY成韩国第二(这个真心不是你们第二) 朝鲜第三(这个是不是第三不确定)
说实话,这部电影还不错,不合大部分中国人的口味,是因为我们的立场决定的,跳脱出这个立场,不容易。
其实千万不要相信民众,也别相信客观这回事,客观理性这种事情可以存在于学术,可以存在于高层领导者和智囊,但不能存在于老百姓,老百姓如果不被忽悠的话,当官的就麻烦了,这是中国的传统政治智慧,存在于古,也存在于今。
记得读书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关于脱北者的,在图书馆借的,书不厚,全英文(国内应该不会引进),作者是作为脱北者当中蛮有国际影响的一个人。
书中描绘的朝鲜,老百姓很惨(你可以不信,我信了),麻木,贫穷,落后。
书的作者对之所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非常清楚,他只是很愤慨,其中最后的愤慨给我的印象很深,原句我记不住了,大概意思就是面对这种朝鲜老百姓的苦境,为什么这些大国一点都没有同情心呢?
(美中俄日韩朝,其实作者主要是针对中俄的)说实话,看这部书看的我挺难受的,真心难受,毕竟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的。
但是从理智上来讲,我只能对朝鲜人说只能怨你们命不好,谁让你们生在朝鲜?
这个话说的很残忍,但是是没有办法的,命好的生在北欧,生在美国,生活富裕,政治民主,命差的生在朝鲜,生在非洲部落,没有办法,小国的人民从来都是大国的政府所仔细思量的。
别说中国了,即使如号称民主的美国,对外政策上,什么时候真正考虑过别国的老百姓了?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能真正考虑本国的老百姓的利益,就已经很难得了,还考虑全世界,你要知道,全世界的资源就那么多,像过去那种直接靠武力争来争去已经不可能了,但是暗地里是绊子,扶植自己的势力,略见不鲜,谁管你当地老百姓什么样。
更何况,有些国家的富裕本来就是建立在他的附属国的贫穷的基础上的。
能明白这点,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还不错,也能够理解韩国人在电影中的种种情绪,但是看看就罢了,没有必要上火着急到指责韩国人敌视中国不合理什么的。
说实话,中国人还敌视美国呢,有什么用?
能顾得上自己的事情就够可以了,还管别人呢。
有人嘲笑普通美国人没有国际视野,其实我觉得这样就挺好,关系自己的利益,努力争取,国外的什么人权乱七八糟的,看看就好,顶多同情一下,同情完了之后,该干嘛就干嘛好了
认识的韩国女星没几个,河智苑裴斗娜恰好都挺喜欢就特地看了。
这电影把邓亚萍妖魔化得厉害,这女演员在才看的【共谋者】里也轧了一脚,丑陋做作得让人反胃,朝韩联队参加赛事在91年是破天荒头一遭,更是破了天朝女团望9连冠的梦想,这传奇事迹自然是煽情得大书特书,每年韩国都会出品些阐述民族大同一厢情愿的电影,一边么丑化下对立体制思想,一边么又要安抚显宽容,结果还是落个假大空的印象。
刚刚看过这部电影,本来想来豆瓣讨论一下,结果发现影评里全都是斥责棒子别有用心贬低天朝的。
做为一个潜水了四五年的老豆油,实在气不过去,人生第一帖献上,请随意喷。
首先声明,我是抱着天朝上国关心臣属国的角度看的这部电影。
朝韩两蕞尔小国,狗咬狗窝里斗成一团,我泱泱中华应对其抱有同情弱小的心态。
如果您能有这样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再去评价打分,那么相信分数绝不止6分。
运动题材电影除了励志,拍出政治愿望的也有很多。
伯尔尼奇迹有点这种的意思,不过估计匈牙利人的豆瓣给这部电影的评分也不高。
另外有个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曼德拉的一个橄榄球电影,实在想不起来名字了,也是体育政治题材中不错的电影。
既然这两部电影都能获得高分,那么朝韩梦之队大概评分也不应该这么低吧。
回到这部电影,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朝鲜半岛队勇夺乒乓球团体冠军,做了极大的改编。
单论事件本身,任何一个爱好和平的人都会觉得感动,南北棒同种同源,只是因为阴谋家的政治利益而一分为二。
或许只有在体育运动中才能消除这种隔阂,建立一个统一民族的身份。
从棒子人民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涉及利益,南北朝鲜绝对应该统一,至少应该做到三通与互访。
当年划分三八线的时候,拆散了多少的家庭。
造成这种局面的,南韩不全对,北韩不全错,但是无论如何,北韩目前断绝通信与互访,是有悖于人权的。
造成电影里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北韩的不开放。
电影的套路还是比较老的,但是贵在真实的表达了南北棒目前的困境。
南棒人自由的散漫,强烈衬托了北棒的高压控制。
即便如实,20多岁的年轻人掩盖不住朝气,同样的青春热血流淌在同样的种族之中,这也正是双方关系改善的前提。
片中用男男之间的不打不成交,女女之间的羡慕嫉妒恨,以及男女之间的一定要幸福啊,剧情虽然狗血,但是恰如其分,似乎让人觉得,南北棒本是一家,是兄弟,是姐妹,是恋人;奈何兄弟阋于墙,好好的一家人被三八线划开。
导演似乎想表达一种强烈的民间求合体的情绪,政府的那些政策,那些宣传口号,离老百姓的生活实在太远。
一直被宣传的敌人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一家人的亲情却是实实在在流淌在每一个棒子的心里。
而这种矛盾,这种青春热血掩盖不住的无奈,无法挽回的亲者痛仇者快的结局,我认为是本片最大亮点,也是它应该上七分的最大理由。
导演与演员很好的表达出了这种情绪:同样的人在两个世界长大,一个刻板贫穷但自强,一个自由富足却温柔,但在这里却一般的刻苦,一般坚忍,一般的热爱生活,一般的渴望胜利。
有什么理由阻止他们成为兄弟,成为姐妹,成为朋友,成为恋人,可笑的对立的意识形态在这些面前不堪一击。
片中让我加分的地方就在于,并没有刻意宣传北棒的坏,也没有鼓动北逃,而是一再的强调南北之间的共同点。
正如周总理说过的,我们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我们是来交朋友的,不是来吵架的。
北棒也是棒,如果不是因为可悲的主义,北棒人同样的热情,友善,即使他们不善于表达情感,他们被洗脑又被严格管制,但一家人毕竟就是一家人,找到共同点才能缓和关系,相互揭短嘲讽谩骂只能加深仇恨。
片中演员的感情戏拍的都很到位,不愧是棒子剧,感情牌打的飞起,加一分。
演员长得漂亮演技也不错,配角形象选角不错,加一分(如果小时代能有3分,我给这个加一分不算多吧?
)。
真实事件我喜欢,加一分。
改编工作量极大,但是突出矛盾反应问题,辛苦分一分。
加上基础分三分,7分正好。
但是不得不承认,本片有许多极为严重的问题。
从大的方面来说,后面的情节太拖沓,前面描述双方相亲相爱的戏份不够。
作为一个体育题材的电影竟然有两个小时,大可不必。
其中应删掉与中国的矛盾(夫妻吵架碍着邻居神马事了),团体赛单打应该更简略,北棒女二与南棒女一的感情戏可以适当删减(这里有点鸡肋,没什么亮点,不知道要表达神马),中国解说跳出来也没什么必要。
个人认为导演在后期背离了大方向的统一,过于注意情节的推动与呼应,用过长的篇幅来给故事推向高潮,但却丢失了隐藏在背后的无奈现状与统一的愿望。
最后应该再加一些真实录像或者事实说明,打出“真实”这张牌。
细节上的缺点就更多了。
首先故事细节胡扯的太厉害(裁判不公这个事情,棒子做的最过分,却还说别人,真是臭不要脸)。
另外完全没有找乒乓球相关人员来指导,那球打的完全没有架势,比分也完全不对(计分板没有显示大分),规则似乎也不对(北棒女二连发了三个球???
两个人好像还交换位置了?
)最后一个高抛似乎阻挡视线了,动作很诡异。
每个反手打的都无比的蛋疼。
似乎用了大球(当时还应该用小球)。
丑化中国只能让棒子同仇敌忾,但是从电影本身来说却是彻底的失败,丑化对手不但是贬低自己,更是小家子气的体现。
更多细节错误就不一一指出了,总之充分体现了棒子电影的水平:超一流的编剧与舞美,准一流的演员,弱智的真实感与大局观(个人感觉是导演的问题)。
可能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觉得打分太高,或者瞧不起棒子剧和棒子片。
放眼我大中华,体育片几乎是一个空白。
我们不缺乏励志的体育故事,每年奥运会都有人能感动中国,为什么文艺工作者拍不出来这样的电影?
看人要看长处,棒子拍的片就是能让人感动,棒子的服装道具制作就是更精细,有空骂人,还不如提高自己能力,拍出你觉得能7分的片子再来批评别人。
还有,请不要嘲笑剧情低俗,您明显是吃不到就说酸。
神马时候大陆和台湾能组成联队,拿下团体金牌?
我们的关系比棒子更亲,完全是国家内部事务,为什么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如你鄙视的棒子?
从这一点来看,每一个中国人都没有资格去评判南北棒的问题。
攘外必先安内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一个意思,自己的屁股没擦干净就说别人放屁臭,是不是sb了一丢丢?
真心的希望北棒能顺应局势,实现南北三通与互访,不要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牺牲居民。
即使不能统一,也不要类似的悲剧再度上演。
有时候想想,如果二十年之内再不统一,基本就不太可能了,原来的那些老人都去世的差不多了,新一代的人自然没有统一的愿望了。
每当想到这里,抑制不住的悲伤。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总之,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如果您抛开中国人民情感来看,给中国换成日本,这部电影其实可圈可点,不失为政治体育题材的一部佳片。
这当然不是一部完美的片子。
如果愿意,我们可以找出N多个理由来批驳它,当然其中最好用的即是对中国队的丑化,十三亿中国人的唾沫足以将这部片子淹死在网络里,但我,依然要推荐它。
这是继《梦想成真》之后,又一部以体育为载体,传达民族情感的电影,我甚至怀疑它是《梦》片的姊妹篇,前者是谈足球,男人的运动,后者是讲乒乓球,讲述两个女人的情感,共同点是讲民族大义,讲血脉相连,讲同祖同根。
相较于《梦》的虚构,《朝韩》一片有一个相对真实的故事框架,是的,那一年,朝韩两国的确组织了共同的比赛队伍,他们也确实取得了冠军,这些真实的东西让片子更有了说服力,同时,也让中国,这个假想敌更加生动,而面目可憎。
没有人愿意被丑化,我也相信这一次中国队其实是躺着中枪,但从片中我们至少可以了解一部分韩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仔细想一想,在朝韩两国的关系中,我们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亲兄弟打架,打是再狠,也有和好的一天,而横在中间的我们,有一天,会以什么面目出现在朝鲜人的心中呢?
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支持别人兄弟反目的邻居,他的利益,能维持多久呢?
朝韩的关系会引发很多国人的情感,因为,我们也有台湾。
这个一水相隔的小岛,正在默默地进化着,他们有了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有了较高的公民素质,有了民选,这些进步,有时候让我们心里酸酸的,曾几何时,我们叫喊着要解放台湾,可是现在,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自己的同胞抛弃一个民选的政府,重投在专治的门下?
难道仅仅为了一个虚名下的统一,就可以置别人的幸福于不顾吗?
虽然韩国人的片子喜欢意淫,但至少有一点,他在讲述民族情感的时候,是真诚的,虽然他们丑化了中国人,但对于他们的朝鲜同胞,他们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他们并不隐晦朝鲜人的拘紧,有时也会调侃一下对方的主体思想,但对于对方每一个普通队员,他们都尽量地表现出人性和善良,这些细节,成就了一部温暖的电影,所以,在朝韩联队打败中国队的那一瞬间,其实,我也挺替他们开心的。
这两部片子都强调了体育精神,在《梦》中,班长教育自己的战士说:足球没有国界,足球,没有意识形态。
而在《朝韩》一片中,双方队员最终也冲破了组织的管控,走在了一起,我想,这些也契合了我们日渐清晰的一些想法,在意识形态之上,应该还有更多握手的空间。
我不知道大陆什么时候拍出一部类似的电影,不谈TM的主旋律,只谈人性,我想,我不会等太久吧。
渣
虽然电影还凑活,但是有些事不吐不快;这棒子的大国主义太意淫,一味的诋毁中国,蹩脚的国语听着恶心;邓亚萍被塑造成专横跋扈,情何以堪。
虽说有点黑中国队,但是故事本身还是不错的.......个别情节不合理.......比如那个肝炎........
既不体育精神也不政治,完全的商业娱乐化主旋律演绎,低端妖魔化中国方也就罢了,还把扰乱公平竞赛自己的屎盆子往中国队身上扣实在忍不了,最后煽情功夫还是压箱底的。 裴斗娜河智苑双厨狂喜,斗娜演技单方面碾压,人物造型完全就是刻板印象里的北朝脸。
什么狗屁《朝韩梦之队》,什么玄静和,什么中国队邓亚玲,你想影射邓亚萍你就直说,把人家一顿黑,怎么这么好意思呢,真不要脸,还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改的亲娘都认不出来了,黑我大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真他妈的恶心,还有电影中的原型玄静和,竟然说王楠是政策性选手, 中国国家队的事情你们韩国怎么可能详细知道呢,还说王楠老输韩国人,中国队政策支持王楠,所以王楠才拿的冠军,不了解情况就别瞎逼逼,省的别人不知道你脑残,王楠虽然年龄大了体力不行,但在经验上是没人可比的,她心态好,所以能在奥运会打败郭跃, 还有邓亚萍巅峰时期退役不是因为她太强悍无人能敌,国家让她退役,而是因为她太拼了,浑身伤病无法继续,玄静和瞎扯呢,不知道就别说话,没人当你哑巴,整天脑洞乱开,典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小国心态!
实话很喜欢这种励志电影但夸张叙述和丑化中国这点真滴忍不了。。。
不意淫会死星人……你可以说你胜利,我也赞美你们的拼搏和团结,但你妹的你非要丑化中国人和中国队干嘛?MLGBD,死棒子!一辈子分裂吧!!
热血!体育无国界,拼搏无国界
大国被黑死了好么!!但撇开民族情感的确是部好电影..
很感动,即使作为中国人这感动有点微妙。查了资料说这是事实,但里面对中国的刻画有点让人不舒服。无论如何。另外,邓亚萍终于长高了哈哈哈哈。
汗
一星给河智苑的颜 一星给裴斗娜的嘴
好煽情啊,韩国人真的很会拍体育片啊!侮辱一下中国队没关系,中国没有奥运精神,举重的小女孩失败了说是耻辱,真是悲哀。喜欢裴斗娜,喜欢韩朝题材,河智苑最后的哭戏演的好好!那个帅哥不像朝鲜人,顺福才像朝鲜人
这片子能拍2个小时,真佩服韩国人,还有韩国影院。拍的是中国最擅长的运动项目。国内却没人拍。从院线到导演都是最快骗观众么?韩国 裴斗娜 像 日本 宫崎葵
得多虚才能这么色厉内荏,女子乒乓球你朝韩合并了也打不过啊!
黑中国黑的太过了啊。。。我们是第一你们也不能这样啊
热血青春剧,搭上了历史线更有气氛。拍得不过不失,可以一看。(中国队出场的部分当笑话看就是了)
把中国队都黑出翔了········
为数不多的乒乓球题材电影,片中对中国队的刻画把我看笑了。文化差异吧,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就是在这种错位中才有好故事啊!!中规中矩的类型片。但观影时比较尴尬的一点在于,为了衬托南北韩的彼此谅解,中国就一定要被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