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夏南(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0671590/我很庆幸自己温温吞吞看了源氏物语,且读到了朱雀帝退位的部分。
现在想来是因为11年这部电影的宣传,我才知道的这部原著,如今深深爱着公子的故事。
秘密岚里徐徐补了中谷美纪、多倍妹子、大王子、Toma,终于起了兴致,终于看了这部电影。
中谷美纪的美貌在那个时空里太过合适,在她的声音里,我才明白,饶是厉害如丰子恺先生,另有书页泛黄墨汁飘香的条件加持,终究还是欠了那种味道。
沉静如谜的呼吸——我只能想到这个形容,才得以描述中谷さん的一字一顿,一颦一笑。
作为主役,大王子同样到位。
他低声唤她式部,用爱惜赞许的眼神瞧她;之后却再也不靠近她,进而逼迫她(高山编剧以此来解释为什么紫式部会写下,或者说不得不写下《源氏物语》)。
在她泪光闪烁,相别于他的时候,道长大人也没有动摇。
我想,他对她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爱吧,即使他确实愿意为她舍命,恐怕真的如他所言,更多是为了她才华结成的那个故事罢了。
Toma的公子,不似我心疼的那个公子,他比书中成熟,也比书中更有男子气概些。
我本甚喜夕颜,所幸相比书中,电影里的夕颜也确是特别的。
“料是伊人驻马来”是书中最浪漫的相遇,对稚气未脱的公子而言,身为低微的夕颜非常温柔地包容了他煎熬痛苦的心。
但那个时候没有人能拯救公子,连藤壶妃子本身也不能。
从头中将那里偶得消息,打马前去表白却被说是求而不得的欲念作祟;终于在失去葵姬和六条后,骤然醒悟的他,穿着那身缀有花枝的素白狩衣,动摇了藤壶,令她说出了电影里最动人的话语「愛しい貴方を地獄に落すことはできない」。
六条和葵姬,二位女役都很好。
将紫式部投射到六条妃子的身上,以折磨公子的人生来宣泄她的怨恨,这样的设置虽然有些背离原著,但在这个故事中恰到好处。
唯有一点,睛明君……从他出场我就默念,但求不要是安倍睛明……道长大人一开口招呼他,我就……于是这片子中途一度成了鬼片,我这小胆儿……刨去我这不堪一击的弱点,阴阳师这一设定我确实不很喜欢。
与其让睛明君穿梭在两边世界来推动情节,我倒更愿意是道长大人来推动。
阻止式部用六条杀死葵姬这件事,如果是道长大人偶然为之,比如一句或一动触动了式部的话,可能更能符合原著的温柔笔触。
终究,我所体会到的违和感来自于——无法将一切柔情付给公子的式部,和那桥上冷酷将宿命投掷给公子的式部(虽然我很喜欢这一幕)合二为一吧。
还有一些零碎的点想要记下来。
关于声音,我非常喜欢电影里人们用那般美丽的语言交谈,连那些甜蜜到不可置信不食烟火的对白,也能真挚地将深情相诉;电影里也保留了大量衣物的悉索声响,倍增真实感;喜欢每个温柔时刻的配乐,特别要说道长宴会上主上所吹奏的尺八,又为那一幕背叛和谋权的人心添了不少张力。
关于衣服,除了公子那身花枝狩衣,葵姬刚刚知晓怀孕的那身绯红小袿、以及结尾时山寺石阶上公子那身写墨狩衣都让人印象深刻。
关于亲切的小人物——匆匆一闪的头中将和惟光!
这都是挚友啊挚友!
关于故事与现实,村上春树在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里给出了一段绝妙的论述,简直像是专门为不入门的文青指路。
他借主人公之口说,写小说,就如同古代中国建城门,一要有累累白骨,二要洒以狗血。
“人们把板车拉到古战场上去,尽量收集散在或埋在那里的白骨。
由于历史悠久,找古战场没有困难。
接下去就在城的入口处修建嵌入那些白骨的非常高大的城门--他们希望通过祭奠亡灵而由死去的将士守护自己的城市。
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
门建成之后,还要领来几只活狗,用短剑切开喉咙,把热乎乎的狗血泼在门上。
于是干枯的白骨同新血混在一起,赋予古老的亡魂以无边法力。
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写小说也与此相似。
无论收集多少白骨、建造多么壮观的城门,仅仅这样小说也是活不起来的。
在某种意义上,故事这东西并非世上的东西。
真正的故事需要经受联结此侧与彼侧的法术的洗礼。
”小说家这个职业,独特之处在于,其所具的创造力,大似独裁者。
电影《源氏物语 千年之谜》里,紫式部(中谷美纪)就对藤原道长(东山纪之)说出了:“我下笔之后,才知道这个人物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我无法控制他们。
”他们进入了彼侧世界,创造故事。
若要令人信服,故事中的一切必须真实,故事才因此具有独立性。
所谓“千年之谜”,似乎是想理清“此侧世界”与“彼侧世界”的关系。
作為一個寫作者,可以說是可以出入于“此侧世界”和“彼侧世界”的人。
“此侧世界”里的缺憾,是她爲了進入“彼侧世界”所付出的代價,還是她進入“彼侧世界”的動機,或者都是...很难说清楚。
作者的人生和她的作品之間,絕對不是一種簡單的聯繫,簡直是兩個平行世界被交錯。
紫式部必然是找来了属于她自己的狗,并喷以热血,但热血融会贯通,来自全身,怎能在一段感情上附会。
电影将两个世界简单地勾兑,以此作为“千年之谜”的谜底。
不过电影是改编自高山由纪子的同人文,我没看过原著,如果是对作者生平的合理猜想,一定说得过去;可如果像电影展示出来的一样,借由《源氏物语》来窥测紫式部的内心与情史,则不但不专业,且不靠谱得令人惊讶。
此外,《源氏物语 千年之谜》拍摄的故事中的部分,因为《源氏物语》本身的原因,分外迷人。
且不说“夕颜凝露容光艳,料是伊人驻马来”;字幕组翻译的另一句诗,藤原道长在月下吟诵的“此世即我世,如月满无缺”也译得合衬动人。
就像一条天皇(东仪秀树)在电影中说的“美妙的事物大多相似”,经典也是如此。
关于《红楼梦》,黄伟文填写的《痴情司》的歌词:“其实你我这美梦,气数早已尽,重来也是无用”——跟六条御息所对源氏公子说“重来几遍都没有区别,我们又会犯同样的错误”的清醒决绝,实乃异曲同工。
关于演员的部分,也不能怪生田斗真。
故事年代久远,在电影里略抽象,在一个场面平和的片段中,要爆发出强烈隐忍的情绪,对他的要求实在太高了。
紫式部和六条御息所(田中丽奈)被塑造得可圈可点,中谷美纪是入了戏的。
而那些老男人们都成了精啊!
说句题外话,真的好想送一首《你到底爱谁》给生田斗真的源氏公子啊… …日本的文学艺术,给人感觉是不安的。
这种不安如影随形,无时无刻不像地下河一般,流淌在故事底下。
停下来静静倾听就能听到,他们的脚底没有坚实的土地。
热爱,一种是喜欢,一种是心折,对于日本文化,却只能到喜欢为止。
古代日本的美,美固然是美的,只是总觉得少了什么,或许是鲜活的生命力,或许是潇洒的自信感。
原来源氏物语是这么回子事 虐心之力作 贵族的爱情故事(尽管这个故事本身不是源氏物语 但是是基于源氏物语改编的 梗概类同)那么早的时代 一个女生写出了这么精彩的故事/长篇纪实性小说(确实 是纪实性 小说 也是纪实 性小说) 着实不易这个电影算是很正统的片 日式的恋情 淡淡的忧伤 瘆人的服装还有不可或缺的 滥情+乱伦(日系贵族糜烂生活早也由此见端倪) (顺带一提 最近我在看东周列国志 其实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的贵族遵守伦理道德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比如齐国嫁出去的文姜公主 很混乱嘛 又或者 法国波吉亚家族?什么的 当然很容易理解 种地出战肯定不用自己 洗衣服做饭都不用自己 空下来那多时间 保暖不思淫欲 还思阴郁不成 附:参考当下社会风俗 情犹可堪)从这个意义上源氏物语亦可谓之playboy物语 因为光源氏确实是playboy尽管他不在cosplay上代言playboy(maybe underwear is?)果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日式虐恋始于源氏表面上很唯美 内心角落的猥亵和胆怯还是难以遏制的没什么太值得记住的细节情节 故事本身节奏掌握 控制都只能说一般般值得看的是精致的布景风景 这是京都的绝景?还有尽管服装发型貌似滑稽 但还是非常干净的 不是吗摘句话:夕顔--人知れず夜に咲き 人知れず萎れて行く 哀れな花です译: 牵牛花--无人知晓的夜里盛开 又默默的萎谢 是种悲哀的花撒.(这个牵牛花日语叫夕顔 字面意思就是晚上的脸[略瘆人] 它是不是在夜里开始开 还要考究一下 剧中人物 ・同是源氏物语书中人物 有一个叫夕顔)(倒是我印象中牵牛花紫色较多 莫不是也象征着紫式部自己)
本来是看了丰子恺那版的译著非常喜欢,找来电影,结果看到很多原著党的批判,本来是以一种不放心的心情去看的。
而且就自己通过文字描写形成的想象来说,天海版本的源氏确实就是我心中源氏的样子,甚至对生田的颜接受无能...但其实这版千年之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源氏并非主角,中谷姐姐的紫式部才是绝对的主角,看清这一点,再来看这部电影,态度就会缓和很多了吧。
我本来还对千年之谜这个名字很疑惑,觉得似乎是模仿千年之恋强凑的,但同样在认清本片主角是谁后,这个题目也变得合理,甚至富有韵味起来。
这部电影说到底,是在致力于探究并还原身为作家的紫式部创作源氏物语的心路历程。
她遇到何人,何种境遇下生发出何种情愫,才能使这许多的人物形象,男人和女人的事情在一个作家的脑中纤毫毕现,从虚无到有骨有肉的故事,并最终付诸笔下展现于世人面前。
影片拥有现实与书中的两条故事线,而支撑起这个叙事结构的则是安倍晴明,本来作为配角的晴明,其实是借由他的口来让观众明白电影创作者的意图。
即便影片开篇就站在了源氏物语的创作是出于藤原道长的授意这一猜想上,但我尚不能接受书中的源氏是以藤原道长为原型创作的,因为两个人物性格相差极大,一个野心勃勃无所畏惧,极具权谋心术,步步为营徐徐图谋,另一个则是缺乏母爱天真无邪的孱弱贵公子。
解开这个结的一幕出现在晴明指出紫式部面有凶兆时。
因为紫式部始终温婉大方,不卑不亢,本没有人会将她与书中六条御息所,这一代表着嫉恨之鬼般若的女子联系到一起。
可一个人物形象会形成于作家笔下必有其前因后果,看原著的时候我也一直对这个女性角色的存在心存疑惑,她身上带着书中不多出现的鬼怪色彩,有着与其他女性角色区分明显的突兀与哀艳。
电影于是就给出了这样一个猜想,六条御息所便是紫式部本人心中魔障的化身。
影片里紫式部说,写作一本小说时,作家并不会预先设定人物的全部经历与结局,她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当写作开始时,作者其实是被人物驱动,情节推进发展并不听凭她的意旨,她只能将自己全身心的代入人物去感受她们,去写下这个故事。
于是电影好像是在找达芬奇密码那样,弱化了书中原本的重要女性角色紫姬,胧月夜,明石姬等,而把六条御息所点出,从这个或许是作家本人化身的角色身上,窥探整个创作的环境与历程。
理解到这一点,我也解开藤原道长为什么可以是光源氏原型这个谜团了。
六条御息所嫉恨而化鬼害人的原因,是她作为寡居的贵妇人,富有学识,受人尊敬,本来只想外表骄傲尊贵的活着,压下心中所有欲望不为外人所知。
可源氏打破了她的平静,她的心已经沦陷,外表还要装出不在意的冷漠姿态,正是这种纠结痛苦的撕扯才让她面对源氏的移情别恋时分外难以走出,最终被魔障吞噬。
她抛却了最珍贵的东西,还要掩人耳目,还要口是心非,然而打破这一切的人却丝毫未曾珍视。
那么将这个人物的戏剧与夸张成分缓和一下,是不是就是紫式部本人呢。
她对于藤原道长的情愫,与二人身份地位的情况,其实同源氏与六条御息所并无二致,连结局都是同样,选择离开打破自己平静心境的男人。
唯一的不同是紫式部被安倍晴明化解,并没有真的在现实中释放出心中魔障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在两条故事线的对比中,紫式部与藤原道长,反而因为克制与欲说还休,使他们之间的情欲徘徊更加意犹未尽。
影片开头的一幕究竟是真实发生还是紫式部因对于道长的感情而生的梦境,两种理解也都可以是合理的了。
同源氏和六条御息所的感情比起来,紫式部与道长的感情在未曾盛开时便被珍藏,因而便不会有凋谢的那一天,如同只有一个句号的白纸,可爱而遗人遐想。
紫式部拒绝带着狐面的道长表白时,大抵是她一直明白像藤原道长这样的男人,无法给她专注而平等的爱,她害怕那是一时兴起,害怕那只是因欣赏她的才华而起的冲动,同六条御息所一样,她的爱自卑怯懦,东躲西藏,竭力维持表面的清高冷淡,越是秘而不宣越容易让这份爱走向极端。
有个细节也可以提一下,在道长问紫式部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为什么还要继续写这无用的小说那里,紫式部说我以为你知道为什么,因为身为一个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同意念的作者,情绪一经产生便无法停止。
所以影片于多处简短的人物对话中,其实在反复提醒着观众创作者的意图,试图让这稍显晦涩的精巧构思通俗易懂起来。
这里道长反应可以说是很契合人物性格了,他在晴明的引导下和前面的对话中,对紫式部内心的痛苦已然有所察觉。
他没有为了防止坏结果的发生而武断的阻止紫式部的写作,那样就是胆小鬼的做法了,他是一个强大的男人,坦然的承认是自己引起了紫式部的情思,不会逃避承担责任,可同时那是一个强大又自负的男人,他说自己犯任何错误都会被原谅,是普照世间的光,所以他不会积极的采取什么措施去帮助互生情愫的女人解开心结,而是任由其发展,这样的人吟出那首如月满无缺的诗歌倒真是一点都不奇怪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紫式部对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也正是她拒绝他离开他的原因。
想要少受伤,想要从心结里走出来,都只能靠自己,这个男人可以给她爱,却不会帮她治愈因为爱受到的伤。
因而,在对待感情的本质内核上,藤原道长与紫式部创作出的源氏可以说相当契合了。
(就原著来说,我觉得源氏对待感情也是这样的。
)而后能够穿行于两个时空间的晴明,终于化解了她心中的魔障,这个写作者在给出书中人物六条御息所的选择时,也是她找到自己心结答案的那一刻。
(我认为这版源氏的整体性格基调不太符合人们对原著的通常理解,可以这样解释,即这里对源氏物语的探讨,并不是作品本身如何如何经典,而是停留在生产过程阶段。
这里的作品尚且是刚刚被妈妈生出的孩子,故意将妈妈隐藏在书中的个人经历解谜出来,使其若隐若现,不被艺术手法所掩饰。
至于千年后他经历风雨光彩照人,而妈妈的形象在世人脑中早已模糊,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源氏与道长性格差异的巨大,除了艺术效果外,是否也是因为紫式部爱着这个男人,从而希望探求他尚且年轻,不曾如此强大时,那不为人知的隐秘内心和成长经历呢。
影片在中年源氏与其官场经历,藤原道长早年经历,都作了留白,是否也是有意为之呢。
结尾处源氏这个书中人物向创造他的紫式部发问时,将两条故事线于作家的精神世界交集于一处,也让我有一种感觉,电影人物并不是因为真实还原才可爱。
影片从一开始就告诉观众源氏是紫式部小说中的人物,而这又是一部以作家本人为主角的电影,可人们正是基于感受作家的创作心路这一设计,就像是置身创作现场的4D效果里,都变得可以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那是作家基于那些人,那些环境,那些事,因而内心快乐或痛苦而生发出的情愫,最终以她天赋之文思,寄托笔下,成为艺术。
所以,这些展现于人们面前的书中人物,同样分外可爱了。
总之在这个窥探写作者心路历程的视角上,与总体上做到了表现清楚完整的叙述结构上,观影体验十分不错。
选不出其他标签,就是很日本,很日本就很好。
演员都太好看了,一个个都有沙俄血统吧,身材又是东方的清瘦款,真真是杂交多神颜。
哪怕是发型奇怪,留了算命先生一样的胡子,看久了特写,也能发现俊俏得不行。
生田斗真的扮相比现代剧好太多,乖巧诚恳,完全洗白了种马源氏,当然主要功劳应属杀千刀的编剧和导演。
我还是喜欢源氏物语原著,充满了蛮荒人性的本能,一看就脑容量有限的亚子,何其幸福,整天就他爱我,他不爱我,他来了,他没来,我想他,他想不想我。。。
嗡嗡嗡地满头盘旋。
我理解那时候的女性,生存约等于恋爱,或者说生来就是个物件,被怎样的男人供养就意味着怎样的人生。
要批判的东西太多了,不过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还能咋滴。
生产力就那样,臣妾真的做不到自力更生啊,不是我不想,是没有就业岗位。
言归正传,这剧服化道也跟演员一样耐看养眼,看了就很想去日本,逛园子,赏樱花和紫藤。
本来也是为了去宇治前突击一下源氏物语,原著太特么长了,而且看字真累,漫画看着看着就有种看H漫的foreplay之感,然后就很不爽为什么不直接看H漫。。。
啊喂,我是来学习的好吗!
没办法,看电影吧。
又受不了女扮男装,想到男主其实不能尽人事,就出戏了,为那些美丽的女子捉急,我真的太南了。
所以即使知道这部改编得离谱,至少画面好看,顺便看看日本人怎么改他们的经典,这可是一千多年前的小说啊!
还是情色小说,还辣么长篇,还女作家,不轰动是不可能的,真是肃然起敬。
总体来说,就这么个电影,不要信,源氏不是这样的。
源氏更风流,更深情款款,也更绝情。
然而大部分文学作品表现的仅仅是人的情感,这也不是人物的全部。
你只看到他为情所困的一面,兴许他也有治国抱负呢,宫中女官不懂这些,也不关心,就像婆婆妈妈们只对明星八卦有兴趣。
从源氏物语,了解一点风土人情,宇治桥还是要自己走一走,平等院也要亲眼看一看。
最后想说,这么个古老的本子,改编演绎太少了!
日本人你们就这么对待自己的国粹吗?
看看我们红楼梦都多少版了,不要找借口,越色情的原著,越能体现改编得水平和文化修养,頑張ってください!
道具和服装心满意足,每个人都换了好几套衣服看着相当享受,充满美感的布景很多都可以拿来当桌面用,很多镜头也前后呼应,更有一条帝倾情指导雅乐和舞蹈哦好光荣!
虽然最后源氏的拜官奏谢看起来好像广播体操。
演员都不够漂亮尤其是番茄那张脸相当违和,光华公子哦不太政大人您都有眼袋了啊!
头中将长得连惟光都不如真是叫人情何以堪……但是各种明枪暗箭的台词都相当有笑果,比如头中将的“我跟我老婆关系也不好但是每次进宫看到今上和藤壶宫感情那么好好羡慕balabala”源氏的“我相信你一定会给我们儿子深厚的母爱balabala”,各种膝盖中箭一边看一边忍不住爆笑,演员的演技也算是平均及以上。
女人们每个都变得可爱不少,我一向不喜欢夕颜,但是这次看到她偷体温的说法的确着实柔媚,当然我还是不喜欢她。
御息所的白眼和满腹怨气靠在肋息上的样子和末尾上扬的语调萌力无限,田中丽奈不愧是老戏骨。
藤壶真说不上漂亮而且声音这么男人婆好桑心,不过冷冰冰的态度让番茄吃瘪看起来很开心。
多部实在是太幼哪里有高贵之像啊,一直到死只有怀孕时害羞把脸别过去那里让人心里一荡。
……尽管这样作为葵上本命我还是好喜欢!
导演我想看葵上的那句把源氏噎得半死的名言!
最后。
矮油拿小说来对着道长明枪暗箭还使劲儿装傻的紫式部好带感哈哈哈哈!
中谷美纪真的要吉相就给你吉相看要凶相就给你凶相看好棒!
之前看到介绍要把重心放在前几回没报多大期待结果反而挺能接受这种设定,殿下吹筚篥的时候要是想起了定子我就更感动了……历史和小说的相互投影也可以理解。
不过六条源葵三角真是看到不能再厌了,好想看宇治十帖好想看宇治双姝好想看苦逼的薰(←重点)!
第二次看完感觉又不一样了,日本电影的配乐真是优美,背景美的不像话,好了,接下来说感受。
影片一开始紫式部就和道长滚了下草地,背景实在太美了,难怪道长一次就收服了紫的芳心,其实可以看出开始紫是不情愿的,但是后来两人趴在草地上,紫心里应该接受了道长,甚至芳心暗许,但注意才是紫是不知道道长真是身份,道长也只是告诉她我是光,我做的任何事都可以被原谅(不得不说那个时代的女人真可怜)。
第二幕道长召见紫来给女儿做家教老师,注意此时的紫已经知道道长的身份,知道自己只是被道长利用的工具,此时的紫眼中是擒着泪的。
紫应该想好,你勾引完我利用我,好,我就写给你看,于是以道长为原型光的故事就开始了。
其实影片好多细节之处都能看出紫对道长的爱越陷越深,到后来晴明看出紫写的故事开始有杀伤性了,并提示道长。
其实所谓杀伤性就是指看故事的人会越陷越深(道长)。
晴明在收复御息所时,那段对白中,晴明明白了紫对道长的痴恋和恨意已经到了极限,御息所有句台词,他(光也暗指道长)对我来说就是一切,晴明也震撼住了。
御息所最后和光告别那段对白就是紫对道长的话,我原本只想一个人悠闲的过一生,没想到你却突然闯进我心里。
光祈求御息所留下,但是御息所回答,没用的,再来一回也是一样的,大概意思是我也知道自己做了错事,但控制不住嫉妒你和其他人在一起,最后自己变成这样,不如选择离开,自己挽救自己。
其实御息所应该就是映射紫自己(注意御息所是才女,光一开始就是来找御息所探讨书法,谁知后来两人。。。
比较印证紫和道长)这个地方紫其实就是在说自己,我明白我爱你的心越陷越深,但如此下去会像御息所一样毁了自己,因为你是关白,你只是利用我,所以紫最后选择离开。
影片最后紫和道长告别,其实可以说出类似告白,道长最后同意放紫离开,请注意,之前晴明和道长说过让紫停止写作,道长不愿意,因为道长自己也陷入了小说之中,最后还是放紫回家了,道长大概也明白了如果不放紫走的后果,我想道长最后望着月亮也是再想紫吧。
总的来说紫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思想可谓前卫,最后能冲破感情的牢笼,自我解脱,不容易啊。
浓缩以后的物语格外好懂。
怨念支撑的灵魂,人鬼共存的平安时代,对于熟悉日本文化的人来说,就像回到熟悉的地方。
“我太爱你所以要离开你”这样看上去很欠揍的歌词,放在几年前我是不会懂的,现在却觉得很多日本人就是这样。
生田的扮相实在是太美了,绝对是拉动票房的生产力。
可惜看到的版本不甚清晰,他和心爱之人在一起的那个雨夜的眼神,不是特别明显。
不过平常纵然温柔,却也飘忽的眼神,演绎倒是很得我心。
“这个世界安静得仿佛就剩我们两人”“那谁来做生火铺床的杂事”哈哈哈哈哈哈,顿时心疼光公子半分钟。
物语只看过大河和纪的漫画版,不能判断源氏公子收集邮票一样的追女行为,有多少是主动,多少是被动。
联想到太宰治的新片,日本文化太阴柔了,看似的花花公子们,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女性的不肯投入和放弃,倒是男人们更痴情,哈哈哈。
电影终是留白了一些,很好。
浓浓的宿命感也切合古老的时代。
一晚上把源氏物语的动画片看过后,紧接着看了电影版。
画面没得说,色彩构图都是漂亮的不行,让人赏心悦目。
情节上有些小失望,可能是个人不喜欢这种穿插式的,个人更希望看到忠于原著的版本,尤其是最终光与紫式部在桥上相遇,感觉有些无理取闹。
生田斗真的美貌完全匹配的上光,很喜欢!
片子136分钟,但是只讲述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源氏物语的故事,希望其余的三分之二也能有电影版面世,很期待!
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下原版,可惜感觉中文版译的不大好,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中文版本提供链接,谢谢了。
在之前我看过源氏物语的书本,可能是自己的知识有限也有可能是毕竟是翻译本或许我不了解日本这个民族的特殊文化,我真的看不懂源氏物语。
白描式的写作手法给我看似乎就是一本记账本。
记录着一位贵族子弟专情又多情的生活。
后来有了《源氏物语千年之谜》,一部《源氏物语》的翻拍电影。
看过之后,起初于我而言评价不是很高。
就电影的设计结构而言,是将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与《源氏物语》中的主角光源氏公子两者以飘忽的叙事手法结合在一起,就此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
可作为观影者来说,有些混淆两个交错的世界了,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错觉。
和我一同看过这部电影的我的室友就没看完整部。
那时感觉一部好的电影更多的是要向大众表达,而没有易于理解的叙事会损失很多人的喜爱。
会想如果《源氏物语千年之谜》在营造如梦似幻的感觉之际让界限稍微分明些会更好。
可在后来我的想法就完全变了:电影就是要拍给能看懂的人看,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的电影不能称之为艺术。
安倍晴明的角色定位在看电影时不是很懂,可过后仔细想想,他可能就是那个世界最清醒的人了。
在任何人都糊涂之际,他却隐秘的察觉到了紫式部对藤原道长那深埋心底的爱恋,无意之中窥探到紫式部弥漫了两个交错的时空的修罗嫉妒之火。
整部电影下来我始终没参谋透这位多情公子——光源氏,他的心思到底是怎么样的?
他对那些痴恋他的女子又抱有几分真情真意?
那时我最不喜欢的人物也是他,我意气用事地就对他下结论了:一个不明白自己心的人,一个引得一个个绝美女子为他抛出真心而他却只懂得一步步逃跑的男子。
他是懦弱的,颓废的,一个被女子宠的失去男子该有的担当与硬气的没长大的孩子。
可是电影对于他还有一层更深的表达。
记得电影最后之际,紫式部与光源氏在一座木质拱桥上相遇了。
光源氏在问紫式部“我什么时候才可以结束?
”,紫式部就回话“收获了多少幸福就该付出多少代价,你的代价才刚刚开始”。
那时我就在想光源氏收获的真的是幸福吗?
飘零的母爱,模糊的爱恋,再也不会散去的愧疚,他的前半生在外人看来真的够幸福,可表像就是现实吗?
紫式部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其实紫式部这本《源氏物语》的作者根本就是一个无名氏,身份卑微到不配拥有名字。
当时在见到藤原道长时,一整颗心就已经全部交付不留一毫。
有时女人心就是一个世间顶级怪异的东西,绞尽脑汁时不一定能得到,莫名其妙间可能就已经拥有。
可藤原道长不懂女人,或许他不屑于去了解女人心,他有野心,有权谋,也有能力。
藤原道长于紫式部而言是不可触及的存在,可有时偶然就会成命运,月光下的相遇,身体的交缠,心灵的交付就在一刻之间,一眼千年。
在我理解里《源氏物语》之中的女子是紫式部碎片化的存在:温柔的,倔强的,天真的。
而光源氏就是藤原道长,当紫式部一次次将那颗心全心全意交付时,心却一次次被踢到尘埃里。
本来一个书中的角色是不会有任何情感的,他们就像木偶一样随着作者的牵引而动作,可是这部源氏物语千年之谜就很神奇的让书中主角光源氏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思想的木偶人不可置否是可悲的,他违心地做着自己想要避免的事,可是又不能拒绝任何,作者的笔就是他和她们的命运,不可抗拒,绝对服从。
这样想来我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原就是一个浪荡公子的光源氏为什么在自己不受宠的妻子葵子死时会露出那般悲痛,为什么会在藤壶离他而去时流下了似乎被整个世界都抛弃的泪水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光源氏会在木拱桥上问紫式部那句话?
紫式部那时的回答可以证明一件事,此人早已爱疯了。
我想那时的紫式部可能就如安倍晴明所预料的那样已陷入自己造就的修罗地狱不可自拔了。
因此她竭尽全力至书中的光源氏于不可抽身的孤独中,刚好与身在地狱中 的自己作陪。
电影最具亮点的地方就属紫式部与光源氏那纠葛不休却有不似存在的暗线,只有真正认真观看电影的人才会明白。
这部电影不是看一遍就可以懂的,看一遍会无聊到打瞌睡,就像我一样。
在那时我就会一直要求自己撑死也要看完。
看完一遍之后又紧接着看第二遍,因为自己一遍不能看懂,渐渐地找到电影的真谛所在,电影妙就妙在它够大胆,表达的够隐晦,又够耐人寻味。
日本最绚烂的樱花
日史第6部
美。折腾了几次发现故事也还是能看下去的。斗真还是单薄了些。晴明さま二次元三次元穿越好流弊。中谷美纪老了。多部古装要好些,但仍然接受无能。中间那是在拍聊斋吗?
千年前唯美的平安京~不论是人、物还是场景都美得不可方物~
重来几遍都没有区别,我们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我已经满足了,恋爱中的喜悦、悲伤、痛苦,全都因为你。永别了。
首先,美得冒油啊!田中丽奈的六条御息所惊艳无比,爱得越深爱越疯狂,可怜,悲情;紫式部的现实与物语通过安培晴明虚实交错,六条御息所是否就是紫式部的内心?最后,toma太美,东山纪之好有气场!洼冢洋介的安培mama╮(╯▽╰)╭
画面很美,和风味满满
重點不是發生了什麽, 是怎麼發生的. 這戲就是糟糕在這里. 下手的起承轉合, 輕重緩急不分, 本末不明. 有幾個場景像唱戲, 臺詞也很驚人. 噫? 哪來的三星? 有個叫窪塚洋介的 =u=
繁复的礼仪,看着好费心,不如动画片有趣,不过叙事倒是有意思,安倍晴明还能穿越到故事里有意思。最后那个整理袖子是个神马意思啊
……无法形容的难看,卡司都拯救不了的无聊……这片子其实只看剧照就够了。果然还是天海女王的版本最赞!番茄酱你还是去拍健气少年比较好啦!
有些奇怪诶。。
演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 =诶,接受无能
两条故事线交错,但有点乱。
重看源氏,我好像多理解一点某人了。
鬼啊神的,不过有句台词真是打动我了,我已经在地狱
大卡司的平淡之作,不过田中丽奈很惊艳~
作为颜控只好说toma那彪悍的鼻子啊。。简直不是日本人的。。完全不是光源氏的感觉好么。。孩子还是回去演偶像剧吧。。
啊~~期望过高了么……光源氏这行走的内神马!见一个爱一个上一个换一个扔一个。。。整部电影,画面很漂亮,嗯。
即时长得再美好的妖孽,都不能掩饰日本拍什么都像恐怖片的感觉。生田斗真那张脸啊啊啊!!
白瞎了那么好的卡司,无视多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