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娜丁·拉巴基】導演處女作 ~沒什麼特別之處,以黎巴嫩的貝魯特為背景,圍繞著5位(身處同一屋檐的四位發廊女工和一位年歲已高、以針線為伴的女裁縫)不同年齡、不同意義、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傳統的各懷惆悵心事的「女性」為中心;電影沒有直截了當地表現「女性」周遭面臨的社會環境環境,而是選擇間接的聚焦以瑣碎日常的「發廊」來切入、匯聚和窺探角色多維、不易的內心世界;電影沒有一個主要的敘事脈絡驅動,多條隨意的情節線編織,其力量來自於它紮根於現實」的深刻洞察;橫亙於不同命運軌跡之間的鴻溝,以溫情、真摯的目光向「女性」與「男性」關系進行審視,充滿溫情的不乏對「女性群體」的深切同情的一種觀察;身處社會的隱形羅網中各自為營的「女性群像」,飽含著相似的情感困惑、浪漫關系、對衰老的恐懼和對命運不確定性的隱隱憂慮將她們聯系其中,共同編織著對往昔的溫柔懷想,各自承載著不同的期許與哀愁;濃郁、粘稠的「焦糖」成為電影如斜陽一般的主色調;溫馨、親切、內斂的對女性角色給予極大的尊重,以「友情」、「親情」、「愛情」來表現「女性」的「自主」與「自我」,頗具溫馨、私密的美感!
【娜丁·拉巴基】獻給「貝魯特」,其中蘊含的更是對多元「女性身份」深切關懷的象征!
娜丁·拉巴基 ★ 女 🔥 33 N 🔴 2007 🔵 法國 🟣 2024 ▲ 7月 🟣 ➊ 🟣 24🟣 線上 觀影 🟣 網絡資源下載 🟢 55 inch🟣 Ⅰ ≈ 96分鐘🟣 原聲音軌 ★ 中文字幕 🍁 ★ ★ ★ 6 7 🍁
在不久前的电影节上选了这部片子看,果然如意料般的好看。
当时晚到没看到开头,便立刻回来下载了在看一次,而我很少将电影看第二遍。
焦糖,顾名思义是指苦涩甜蜜的滋味,而它另一个用途,便是引出了这段故事的场景——美容院。
这一私人场所成为了几位女主角的聚集之地。
Layale爱上了有妇之夫,他们偷偷私会。
为帮他庆祝生日,她在一个不需要查夫妻身份的小旅馆订了双人房,把房间擦洗得一尘不染,吹满红色气球,烤了蛋糕,一面拨打他的手机一面等。
或许她心里已经知道他在逃避,却还孤注一掷;Nisrine将与丈夫举行婚礼,大家沉浸在欢快气氛中的同时,她却担忧自己曾经对丈夫撒谎是处女的事。
之后再姐妹的鼓励和陪同下去做了修复手术;Rima是个女同性恋,和常来光顾的拥有乌黑长发的女人神情暧昧;理发店的老主顾Jamale是个无法面对衰老的女人,她一次次的试镜,做着明星梦;裁缝店的rose因为要照顾神志不清的lily,放弃了一段美好感情的可能。
影片是在nisrine的婚礼欢笑中结束的,对于许多问题并没有再做进一步的交代,而仿佛在平淡的阐述,平淡的做结局,我愿相信她们的生活终究是美好的。
作为一部女性题材的影片,整部剧情的基调都是淡淡的,以不激烈的手法讨论着关于宗教和男女问题,揭露了一些穆斯林世界禁忌的东西,比如同性恋,婚外恋,婚前性行为。
影片吸引我的地方还在于,它的色调偏暖色彩饱和,背景音乐非常的好听,人物刻画细腻完整。
主演Nadine Labaki竟也是本片的导演和编剧,真是才貌双全。
非常喜欢。
花絮:本片入选了第60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焦糖电影原声:http://www.songtaste.com/user/album/a41621
一个翘首等待爱情又被另一个人等待的背影一件绣着蕾丝,洁白得掩住了瑕疵的婚纱一张爬满皱纹却意外光鲜亮丽的面孔一双被绾起的黑发缠绕的纤细的手一份触手可得又无以承担的爱情焦糖,用饴糖、蔗糖等熬成的黏稠液体或粉末,深褐色,有苦味,主要用于酱油、糖果、醋、啤酒等的着色。
5个女人,5种选择,甜蜜的生活总伴随着苦涩的经历。
于是Layale不再等待,而是转身跳起了欢快的双人舞Nisrine毅然上了手术台弥补了婚纱下的瑕疵Client Jamale装作未及更年的经期女人Rima的等待终究打动了黑发的主人Rose为了半疯的姐姐放弃了爱情总有泪流满面的曾经,终迎来了适合自己的未来。
故事发生在黎巴嫩的一家美容院,围绕着五名女性的日常生活展开。
拉亚里、尼斯瑞和瑞玛在同一家美容院工作,詹美尔则是她们的常客,而美容院附近的一名女裁缝师罗丝和她年老的痴呆的姐姐莉莉一起住。
她们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人生际遇不同,她们有各自独特的故事。
拉亚里因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而陷入困苦,而且不得不面对他不知情的妻子;尼斯瑞婚礼在即,却决定到医院做个处女膜修复手术;瑞玛是个女同性恋,对一个美貌的顾客颇有好感;曾经是演员的詹美尔难以接受自己一日一日的衰老;而年老的罗丝因为要照顾姐姐而放弃爱情。
一段段故事交织在一起,像焦糖一样,既甜蜜缠绵,又丝丝苦涩……
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总是巧合。
这个伊朗或者是阿拉伯国家拍的东西,我每次看完都觉得没有设想的好呢。
这部片子我看的时候,当天也是事情很多,看得不是特别的专心,当然也因为它没有彻底吸引我吧。
很一般,很散,我觉得故事里面哪个女性她都没有刻画好。
片子感觉很散。
只是普通的女性题材。
可以盖个小资的戳,但是不好看。
很有阿尔莫多瓦《回归》的味道 细腻刻画了4个女人的生活和情感姿态~发现最近的好多片子4个女人中就有一个les 像这片里的Rima 美剧《女人帮》里的catlin 《心倾何处》里的Spencer(Ashley应该是个BI)等等 同性恋的角色像是一种调味剂 又像是某种社会挑战 宣誓着女人不仅在社会地位上的进步姿态 甚至在性别取向向也开始逐渐抛离了男人角色~
黎巴嫩,多奇特的地方。
这里的女子有着拉丁女子妖娆、身体很熟,就像那里的天气,永远都蒙着一股热浪,躁动,混乱。
而这里却又是一个那么严苛冰冷的地方,美女的女子们要受到道德、政治的多方挤压。
和有妇之夫订房却没法订;为了纯洁的王子要去修处女膜;同性之爱,也是如此的暧昧、克制,如同手在发丝间的游移--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人,能体会到的细腻的情感,美好的YY.我学会了他们婚礼中的“啦啦啦” 很有意思 一种高亢欢悦的声音 来自舌头和上颚的碰撞
她, 神秘美丽,爱上一个已婚的男人。
每天守着调到振动档的手机,一有他的通知就跑去和他见面。
她也不知道这样爱着是为了什么,也许有一天,他会离开妻子孩子的吧,也许也许。
她,年轻活泼,和相爱的男友已经定下婚期,可是她的心里隐隐有着不可启齿的心事。
她,一直想当一个演员,到处试镜,屡屡失败。
眼看年华渐势,美丽年轻的女生越来越多。
她的无力的抗争只有一些诸如整容之类的小把戏。
可是岁月,还是隆隆地来。
她,很特别,从来不穿裙子,不修指甲,她的头发散淡得不经意,却很帅气。
她总是戴着耳机,容颜散淡地听着音乐工作,听着音乐回家,坐在公车的倒数第三排靠窗的位置。
她,岁月已经刻划在她的脸上和灰白的头发上。
她有一家小小的裁缝店,生意很清单,只可以维持她和疯癫的老姐姐的生活。
为了姐姐,她一直没有接受任何感情和人,可是,她真的寂寞。
她多想有个人可以分享,所有的事情。
她这份爱,带给她的除了甜蜜,更多的是无尽的苦楚。
她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时候可以兑现承诺;她回家面对父母的时候,总是无法回答一些问题。
他生日的时候,她精心租下了一间小屋,打扫了一整天,摆上了鲜花,气球,蛋糕,铺上了新的桌布和床单。
她等着她,然后她睡着了,电话振动起来,他说,抱歉,我走不开。
她突然就陷入了沮丧,她甚至不知道她的妻子长什么样子,走路什么姿态,身上是什么样的味道⋯⋯她心里的秘密一直存了很久,未婚夫不是她的第一个男人。
那件事情原来已经过去很久,可是婚期越来越近,总不能像传说的那样,用鸽子血滴在床单上吧,未免太拙劣了⋯⋯她的脾气越来越差,参加的试镜越多,她的神情愈加老练,像一个老演员。
可是她从来不是。
身边的女孩子在电话里跟男友描述自己此刻有多美丽,她没有人可以说,何况她也知道她已经不再美丽⋯⋯她遇见了一个她,她是突然冲进美发店要求洗头的。
她为她洗头的时候,看着她白净的容颜,脸上那粒痔很有风情。
她笑起来的样子很温婉。
她后来又来了很多次,她的头发很长,她享受这样的时刻,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店里来过一个美国的客人,是个年老的单身男人,穿着很整齐,彬彬有礼。
他第一次来的时候,让她改一件太大的西装,她的疯癫的姐姐一直在旁边吵闹,他很有风度地没有生气。
他的样子,好像她认识了很久一般⋯⋯后来,男人的妻子也来店里做美容。
她没有她美丽,不如她年轻,可是很善良的样子。
她为她除腿毛,没一下都是用力地拔。
她的泪水有一点从眼角蔓延出来,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了什么。
也许是时候放手了吧。
她一直知道那个英俊的交通警对她暗暗的情愫⋯⋯虽然她还没有想好⋯⋯后来,她用了一个假名字去一家地下医院做了修复手术。
她结婚那天,母亲拉着她的手,告诉她结婚的第一个晚上,会发生的事情,母亲说,你一定要坚强。
母亲说,一开始也许会不习惯,渐渐地会好的⋯⋯后来,她还是在继续挣扎着她的梦想。
她用一些小小的伎俩,在别的女生前插队上厕所,那个时候她似乎心理得到了一些小小的优越感。
似乎这样以后,她才能更坦然地去面对其他的事情。
后来,她成了她的常客。
她有一天终于下定了决心剪掉了那头长发,成了和她一样的短发的女生。
她走在路上,看着橱窗里的自己,一直都在笑。
后来,她去染了头发,然后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化了精致的妆,她很多年没有像这样打扮过自己。
可是那天,她还是没有去那个美国男人的约会。
她在自己小小的公寓里,面对疯癫的姐姐,她知道生活还是要这样继续下去⋯⋯焦糖最简单的制作方法是这样的:把糖煮到摄氏170度会焦化,就是焦糖,加入沸水煮化即是液态焦糖。
通常呈深褐色,有苦味。
我昨天看完这样的一部电影,甜蜜清淡的基调,阿拉伯风格幽幽的配乐,在这样的清新下面,觉得苦涩。
这种混合作用的结果,类似于焦糖的味觉感受。
而这种感受,可以形容在任何一个女人的生命里。
在深夜的时候,抚摸着肚子,对着即将出生的宝宝轻声地说,你选择成为一个女性,那你就要做好准备,要坚强,要有勇气,要学会独立面对很多事情。
说完这些,不知道为什么,眼眶蓄满了泪水。
今天把黎巴嫩影片《焦糖》(Caramel)看完了,很美丽的纯女性题材电影。
这部影片的女主角也是本片导演和编剧,故事基本围绕几个女人经常聚集的美容院展开。
Layale、Nisrine、Rima同在美容院工作,Layale是一个有妇之夫的情人,每天都在等待那个男人的召唤,然后匆忙赴约;Nisrine婚期将至,未婚夫出于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她去参加对方家庭聚会时都不得不在自己清凉的裙装外套上一件中规中矩的衬衣,而偏偏马上面临新婚之夜的她并不是处女,她不知如何不让未婚夫发现这个秘密;酷酷的Rima是位女同志,似乎从不会有百转柔情。
过气演员Jamale成天奔忙于到处试镜,是美容院的常客,对于试镜时的苛刻她含泪做出自己最灿烂的笑脸,让人辛酸,她看着同去试镜的年轻演员时的眼神透出一种凄凉。
女裁缝Rose一直与自己半疯的老姐姐Lili在一起生活,Lili一直在等待幻想中的男人的信,每天在街上把所有纸张都捡回来,Rose已经习惯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偶尔到美容院送衣服,从不愿让姑娘们替自己修饰一下。
Layale去赴约的时候时常会碰到街区的一个骑警,匆忙赴约的她从来记不起系安全带,这位骑警也从来不忍心真的给她开罚单,他已经偷偷爱上这个时常对他恶作剧地做鬼脸的美丽女孩,而并不知情的Layale仍旧每天死死守着电话等待下一次约会。
男人越来越少地约会她,她有时把不知从何而来的男人的妻子、女儿的照片拿出来看,那上面是像安琪儿的女孩和满脸幸福的妈妈,当时的感觉该是心如刀割吧!
一个纪念日前夕,Layale想为两个人订一个房间,在这个阿拉伯国家,她不得不用假名字,并假称是给自己和丈夫订房间,无奈四处碰壁,因为必须出示身份证,后来好不容易混进一家小旅馆,里面大概是流莺经常出没的地方,她非但要面对旅馆中人的暧昧眼光,还要对旅馆房间做大扫除。
等一切准备停当,蛋糕摆上桌,自己梳洗完毕,涂好漂亮的指甲油,就开始漫长的等待……经过分分秒秒的煎熬,等到的是男人发来的信息,他与妻女在一起无法脱身。
Layale面对满屋的气球、鲜花,心灰意冷。
这时,房间门被敲响,门口是三个女伴,Rima问:蛋糕还有吗?
Nisrine向女伴们也诉说了自己的担忧,三个女伴自告奋勇陪Nisrine去做了修复手术,做好手术后,Nisrine捧着鲜花,四个女人凯旋而归。
Rose店里自从来了一位老绅士改衣服,她的状态就变了,她甚至破天荒去到美容院任姑娘们给她染了一头漂亮的红发准备去赴约。
在家化妆的时候,Lili一直在旁边絮絮叨叨,令Rose意识到她无法抛下头脑不清的姐姐去开始新生活,她含泪擦去所有妆容。
Nisrine的婚礼马上就到了,四个女人聚在美容院装扮自己,从来不穿裙子的Rima被准新娘要求在婚礼上必须穿上漂亮的裙子,她被按在椅子上像被上刑一样地,一边是Jamale给她修指甲,一边是Layale用焦糖给她褪腿毛,只听她很夸张的一声声惨叫,这时门外邀Layale赴约的汽车喇叭声和电话铃声同时响起,屋内的几个女人却只管自己说笑,不再理会。
同要去参加婚礼的警察终于有机会来找到Layale帮他修饰,Layale帮他用焦糖修掉散乱的眉毛,然后帮他把胡子剃掉了,走出美容院时的警察神采奕奕,满怀希望。
婚礼上,从来都是酷酷的Rima出人意表,突然提出要求送新人一个礼物,她唱起了一首祝福的歌曲,新娘脸上是那么快乐的笑容,而另几个女人,也无不都是一脸阳光。
影片结尾,那个只喜欢去找Rima洗头而没有勇气剪去一头长发的女孩,终于剪了一个漂亮的短发,走在街上,看到橱窗中的自己,她脸上是极之灿烂美丽的笑容;Rose陪着Lili上街,一路帮她把纸片捡起来,脚步却也是尘埃落定之后的轻松。
生活总是这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苦痛,但只要心中希望还在,温情还在,我们总可以品尝到丝丝甜味,就像焦糖的滋味。
生活在中东“小巴黎”贝鲁特的女人们,她们似乎比中东-西亚其他伊斯兰国家的女性要“自由”,但她们在爱情、婚姻、性取向、年龄等问题上,仍然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焦糖”的苦涩、粘稠、柔韧都附着在她们的身上。
《何以为家》在中国大陆的热映,让很多中国影迷开始注意到来自黎巴嫩的女导演纳迪·拉巴基。
在国际影坛,纳迪·拉巴基早已经是有一定份量的电影人。
她可以说是戛纳电影节的“亲女儿”,第一部长片《焦糖》(2007)便入围“导演双周”单元,2011年,她的《吾等何处去》又入围了“一种关注”单元,2018年,《何以为家》不仅入围了主竞赛单元,还一举拿下了评审团奖。
十余年间,纳迪·拉巴基已经在戛纳电影节这个当代艺术电影的殿堂完成了“三级跳”,成就斐然。
纳迪·拉巴基除了是一名导演,也是一位出色的演员,她出演了她导演的大部分作品的,有时候还是“女一号”。
《焦糖》便是纳迪·拉巴基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讲述了贝鲁特的五个女人的故事。
《焦糖》是一部群戏之作,五位女主角的戏份相差不大,但纳迪·拉巴基仍然算得上是“女一号”。
贝鲁特是黎巴嫩的首都,是中东-西亚地区最西化的城市,有“小巴黎”之称。
黎巴嫩历史上曾先后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一战后成为法国殖民地,1943年获得独立。
正是在如此复杂的历史处境下,黎巴嫩成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交汇之地。
在黎巴嫩,基督教人口曾一度占据优势,但五次中东战争使得大量的穆斯林难民涌入黎巴嫩,从九十年代起,伊斯兰人口逐渐占据了优势。
也许是受基督教文明的影响,相对于中东-西亚的其他伊斯兰国家,黎巴嫩算得上是比较“开化”的伊斯兰国家。
贝鲁特作为黎巴嫩首都,自然也成为了中东-西亚最“开化”的首都之一。
那么,生活在贝鲁特的女人们,在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里,她们能够享受到多大程度的“开化”呢?
《焦糖》给出了一个比较生动、具体的答案。
《焦糖》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贝鲁特的一家美容院。
这家美容院的顾客基本上都是女性,因此,这里算是女人们的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
在美容院工作的有三个姑娘,拉亚里(纳迪·拉巴基 饰)、尼斯瑞和瑞玛。
詹美尔是一位徐娘半老又不服老的前演员,是美容店的常客。
美容店隔壁的裁缝罗丝和美容店的姑娘们相熟,也时常帮她们一点忙。
相信很多国人对中东-西亚伊斯兰国家的女性的印象是,她们大多缺乏基本的“自由”,出门要带面纱,好一点的戴“希杰布”(能露出正脸),比较严格的戴“尼卡布”(只露眼睛,甚至可能眼睛都不露),她们很少外出工作,主要从事家务。
但在黎巴嫩,女性一般是可以“抛头露面”的,比较传统的穆斯林妇女也就戴“希杰布”。
《焦糖》中的五位女性,尼斯瑞应该是穆斯林,因为她出嫁前,她的母亲是戴着“希杰布”跟她“谈心”的。
其他四位女性的宗教属性,恕我眼拙,我未能清楚辨别。
影片中有一场戏是天主教的宗教游行曾到达美容院,可以肯定,美容院里应该是有基督徒的。
贝鲁特虽然比较“开化”,但从五位女性的遭遇看,她们的生活也处处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影片中,拉亚里爱上了一位有妇之夫——她幻想着对方会为了她抛弃原来的家庭。
这让她在家庭生活中显得非常被动与难堪——她的家人不时“催婚”,让她有苦难言。
她想与心爱的他共度生日,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原来,在贝鲁特,单身女性要到正规的酒店开房是很困难的。
她不得不冒充已婚妇女去开房,却被要求提供已婚证明。
不得已之下,她只能到一家不正规的酒店开了房(色情酒店之类)。
房间很脏,她只好自己搞清洁。
她还费尽心思布置了“甜蜜现场”,结果,心爱的他并没有出现。
其实,这位有妇之夫自始至终都没有在影片中“出现”,这样的“安排”进一步强化了拉亚里的爱情的虚幻性。
不过,现实中,一位爱慕她的舍不得给她开罚单的交警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她。
爱情幻灭之后,拉亚里终于注意到了现实中的他。
尼斯瑞婚礼在即,却陷入了深深的忧思——她不是处女。
作为穆斯林女性,婚前性行为是“有罪的”,更何况,和尼斯瑞发生关系的那个他并不是她的未婚夫。
贝鲁特的“开化”在于,这里有可以修复处女膜的医生。
在现代文明中,“处女膜”只是中世纪的“魔咒”,但这个“魔咒”在穆斯林女性身上,依然是挥之不去的。
最“开化”的贝鲁特,也解不开这道远古的“魔咒”。
瑞玛从出场开始,就是一名“女汉子”。
是的,她是一名同性恋。
在伊斯兰世界,同性恋同样是“有罪的”,所以,瑞玛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的性取向。
直到“她”出现了,还主动“诱惑”了她。
在影片中,我们没有看到她和“她”在一起,但“相知”后,她和“她”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
毕竟,这里是中东-西亚,这里是黎巴嫩,这里是贝鲁特,能够如此含蓄表现同性恋,已经非常“大胆”。
詹美尔可能是《焦糖》中最“自由”的女性。
她已婚,她有孩子,有闲。
她去试镜,试图重拾演员事业,不过是她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但她也有烦恼,那就是,她不年轻了,她甚至都不来“那个”了。
在试镜等候室,在婚礼上,她假装来“那个”了,看似可笑,但珍惜并热爱青春,就是女性的一种“自由”吧。
等了几十年,罗丝终于等到了她的“白马王子”。
可是,她有一个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姐姐莉莉,如果她就此追寻她的幸福,莉莉将无人照顾——她也不忍带着这个“累赘”走进“白马王子”的生活。
在罗丝身上,是沉重的责任,也是一种相对保守的价值观。
而这种价值观,也或多或少来自于她所处的国度与社会吧。
生活在中东“小巴黎”贝鲁特的女人们,她们似乎比中东-西亚其他伊斯兰国家的女性要“自由”,但她们在爱情、婚姻、性取向、年龄等问题上,仍然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焦糖”的苦涩、粘稠、柔韧都附着在她们的身上。
教会女人应该学会的事。
场景很美,说的是女性活的自我一点,男人才会爱你吗?
女人的视角,原来这么单纯美丽。如果电影是一道菜的话,这部电影绝对是色香味俱全,异常美妙。
用焦糖代替wax脱毛,一定很痛。
时光对女人总是残忍的,夺走最美的容颜和肉体,留下沧桑和破碎的心。美容院里,各色女人,带着焦糖的甜苦,当时只道是寻常。最后那幕是温情的,老裁缝拉着半疯的姐姐,行走在北风刮下落叶的街道上,相互依偎,不离不弃。这群戏,不同年龄,不同姿态,不同故事的女人们,其实都只是一种女人,跳不出这命运的牢笼。
糖的后味是苦涩...画面亦有焦糖的色调 暧昧的软软的流动的黄色 像午后的阳光 撒在姑娘们的发丝上、眼眸上 为了今宵美景也暂忘掉难以拒绝的命运...
不一样的爱
罗丝在疯姐姐的捶门下把自己的妆容一一抹去时,我鼻子酸了,看的我心疼。每个女人面对爱情面对生活时都有自己的苦,无论是无法面对自己的衰老还是爱上了有妇之夫。处女膜无论在哪还都是很重要的。我最喜欢瑞玛
中东地区女性群像。当女性面对困境如何自处?中东特色不够,而且每段人物的故事都太表面浅显了
没想到主演导演是同一个人,没想到焦糖还有这样的功效。没想到其实全天下的女子都对爱情怀有同一样的惶惑。
不好看
看不懂,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太直男了
有趣.
细腻柔韧,甜美如女人。
焦糖的甜,太浓太沉,就像女人的爱情已于最初的少女时不同
我觉得值一个CC
这个电影纯粹给女人看的吧,我看没啥好看的,很没意思~
女性必看。用焦糖脱毛好环保啊。。。我想电影很多情节可以让不同年龄层的女性有所触动吧。令我触动的是那个傻不拉几到处找宾馆精心准备却落空的女孩。
么有看到,法式的慵懒我是理解不了了
如焦糖般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