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米的猜想

李米的猜想,爱失偿(港),李米的遭遇,The Equation of Love and Death

主演:周迅,邓超,张涵予,王宝强,王砚辉,王柠,颜北,董琳达,胡宝安,曹保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剧照

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1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2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3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4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5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6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13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14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15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16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17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18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19李米的猜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李米的猜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出租车司机李米(周迅 饰)嘴里一直叨叨着神秘的数字,坐她车的乘客都得回答她一个问题:见过这个男人吗?李米的男友方文已经失踪四年,然而在这四年里又一直不停地给她写信告知近况,找不到恋人的李米把他的照片贴在杂志里让人辨认,每天生活在极大的折磨下。 这天她载了一对从云南来昆明等待交易的毒贩子裘水天(王宝强 饰)和裘火贵,这对毒贩在交易时发现“接头人”莫名其妙坠桥而亡,慌张失措时又遇见回头找钱给他们的李米,仓皇上车的裘火贵企图从李米这里抢回损失的金钱回老家。李米利用时机报警,但随后裘水天拜托李米寻找自己的初恋小香而放走了她。 这边坠桥的“接头人”撞上了马冰(邓超 饰)和菲菲(王柠 饰)的车头身亡,马冰和菲菲不由自主地牵扯到这宗命案里。正好被逮捕裘家兄弟的警察叶倾城(张涵予 饰)和李米发现了方文的踪迹——马冰和方文长得一模一样!只是马冰对于李米的相认十分淡漠,...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光环:夜幕路的尽头耶稣革命分手季十角馆事件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落跑少女钱塘传奇尸地余生小人物游戏规则疯狂天才滹沱儿女第三波刃牙:最大格斗篇非法入侵圣地亚哥的白拐杖边境外星圣诞劫丧尸出笼:血脉无限生机大贵族:回醒陆小凤传奇之剑神一笑触不到的恋人卡普尔家的儿子们最普通的恋爱老笠外星人对手约会规则第七季超级鲨大战机器鲨

 长篇影评

 1 ) 不靠谱的城市

影片一开始,车子开过被隔成两道的马路,周迅叨着烟,穿过一个不长的遂道,“还是这个城市,四年,什么也没改变……”我觉得眼熟。

裘水天二人上车,一开腔,我觉得耳熟。

只怪王宝强的昆明话说得太水,一直听到“马普”我才知道就是这个城市;听到“小烂屎”“憨眯日眼”,我确定是这个城市。

看完电影,我知道,再不可能是别的城市。

我不是昆明人,从小在云南长大。

云南在很多外人眼有些神秘,我的朋友至今跟网友说云南人都骑大象上网吧在家门口买枪,还是能唬住人。

很难把云南划归北方或者南方,这边的人脑子有一根筋,让他们与众不同。

云南有点野,云南人有点野,不过这里有一些东西,文明人永远学不来。

昆明,或者说云南,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

这个城市很不靠谱,但适合猜想。

这个城市变化很慢,不太干净,鲜花和毒品一样泛滥。

昆明的交通状况是我见过的城市中最恶心的,街道的设计莫名其妙行人对红绿灯视若无物交警对找岔游戏情有独钟,在这个城市当女出租车司机,真的非常强悍。

这个城市租房很便宜,滋养了很多短命的爱情。

似乎罕见伟大的爱情,因为不习惯执著。

“我没想过他走了我会等他,但这是我等的第四年……”这个城市四季如春,容易将时间遗忘。

昆明人说话大声大气,口音还不太动听,操这种方言的女人一般不会太动人。

这个城市的女人,不木强更不柔嫩,不只是爽朗也不算很精明,没大理想也不小家子气。

披一件男式衬衫,袖口高卷起高原的风晴空的云。

云南人,特别昆明女人有点“踹”。

李米是挺像昆明人。

穿着小短裤收衣服,吵架时会掴人耳光,换车胎不顺手会甩膀子,被刀子抵住时会吓得结巴,一怒起来就全不顾对方的面子,管你在打劫还是打豆豆,手脚并用照脸上乱刮。

像李米和男友这样初中就恋爱,什么都做了,不好好学习,也不天天向上,考不上大学就哭一把,二十岁不到就混生活的人,在云南有很多。

像裘水天这样在村子里混不出名堂,看上村头一个学了几句港湾腔姑娘,为10000块礼钱逼得送命,到死连人家姑娘对自己有没有意思都不知道的人,在云南也有很多。

我的朋友很多在昆明混,租一个小房间,很低学历很少工资,抽便宜的云烟看很多毛片,有很多朋友,被现实死死压住,兴许哪一天,为了一个甚至不知怎么起来的念头,做了个不靠谱的决定,城市的另一边,又多了个叫李米的丫头。

 2 ) 真好看

暗合的命运,摩挲了太长的时间。

等待能有多久,裘水天和马文,李米和小香,其实生活和爱情,都一样,都一样。

对好看的电影,最好的描写无非是一句,真好看。

 3 ) 别再他妈的让我等。可我他妈的还在等。

1湖底对自己是无底的岸对自己也无岸它的水对自己也是不湿不干的它的波浪也不感到单一或个别这些波浪在既不小也不大的石头周围对自己那轻若无闻的轻声细语屏住对这严肃诗人以及俩木讷民工的笑意之后。

你不觉得等待就是这样的吗——等待得够久了之后,你早已经说不清自己究竟是不是还在等待。

等待已经成了习惯。

成了跟吃饭,穿衣,例假一样的生理行为,见缝插针地钻进李米指尖的烟蒂,黏在李米双手紧握的方向盘,附着在她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一堆数字里——无所在又无所不在。

我见过这样的女人,也见过这样的男人。

他们都是祥林嫂般复述着自己悲伤的故事。

他们不愿见到自己的伤口愈合,一次次揭开血痂,腐肉腥臭于他们却馨香如兰。

因为只有疼痛才让他们有快感,只有不忘怀才能让过去存在。

2最虐人的两段等待。

分别来自廖一梅和石康。

《悲观主义的花朵》这是一个秘密,你永远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

那个五点二十七分开始,一切都变了。

从此以后你每天每日每小时每分钟的生活都变成了两个字——等待。

等待他,等待他的电话,等待他那辆白色的标致车,等待他的召唤,等待他的爱抚,等待他的怜惜,等待他的空闲,等待他的好心情,等待他结束和别人的约会,等待他的爱情来让你安宁。

《晃晃悠悠》随后的几十分钟我是在不安中度过的,我坐在沙发上,想象着阿莱先跟她父母编一个谎话,然后穿衣服,穿鞋子,然后下楼,然后走过她们家楼前那段窄窄的沥青路,然后走到亚运村邮局,然后向两边看看,过马路,然后站在路边打车,过年的车很不好打,她站在那里左顾右盼,终于一辆出租车出现了,她伸出手,胳膊在空中上下划着,出租车停住,她钻进去,一直向南开,离我这里越来越近,过了安苑北里,过了小关,过了安贞里商场,过了安贞桥,过了北京五金工具厂、甘水桥、蒋宅口、地坛,又绕着安定门桥转一圈掉头,然后一直到我的楼下,这时我忽然发现自己胡子也没刮,穿的毛衣也不合适,连忙起来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匆匆收拾一下屋子,洗了洗脸,刮了胡子,又把方糖和咖啡找出来,一切就绪之后,我坐回沙发,心咚咚地跳,随后,我紧张不安地跑到楼道里,看看电梯是否在运行,又返回屋里,烧了一壶水,然后站在屋子正中看电视,我站在那里,对晚会节目视而不见,心里再一次计算阿莱从她们家来这里的时间,这时厨房的水开了,哨音刺耳地响起,我到厨房关掉火,忽然。

外面传来敲门声,我犹豫了片刻,答应了一声"来啦",跑去开门,门口出现的正是一点没变的阿莱。

试想一下,把这两段等待的心情放大到四年。

你以为你总会遇上他,至少每天出租车上的乘客总会遇上他,甚至他就在下一个街角对你招手微笑。

每一刻,你都这样期待着下一刻。

你说你最想干的是找到他,对他说你他妈的怎么不去死啊。

可你找到他的时候你却说。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你是不是早就回来了一直躲着我。

我没有别的意思,你可以不要我,可是你告诉我好不好。

你告诉我,我不会死追着你的。

708天,告诉你一件事儿李米,几乎就快成真的了。

我今天早晨到机场买了机票,那时候思念像一条在草地上爬行的蛇。

我突然想要回去了,我买了机票过了安检到了登机口最后我还是出来了机票钱退了一半。

我多想回去你知道吗。

然后他说自己是方文了,你该说让他去死了吧。

你却又说。

对不起。

如果是我认错了,那我给你说一声对不起。

然后你跑掉了。

我知道你他妈的还想等下去。

一直到等到他为止。

3你就让我等吧。

就让我臆想着你也许就在某扇窗外偷偷打量我。

让我时刻做足了准备,战战兢兢地迎接你的出现。

等你的时候,任何声响都是预警,任何场景都是卦象。

都让我命悬一线,徘徊于生死之间。

4诗人像郭峰。

菲菲像于丹。

好有喜感。

 4 ) 对于一颗坏死的牙齿,你能怎么办呢?

下班前我给有一个人说:“今天我心情很不好,所以我决定去电影院一边看李米一边大哭一场。

”又恰好我手上的票,全部发配出去之后,真正好还独独剩得一张最后排的。

我没大哭,之前整理采访提纲的时候,有人给我做了最完整版的剧透,所以从始至终,我都在揣摩邓超的演技。

直到突然仓促地掉下几滴泪来,是那盘我已经知道情结的录像带,对于偷窥的人来说,他看到的不过是眼前的风景,而对于局外人来说,也许会想我一样突然想到,这个偷窥的人,他是不是偶尔双手会颤抖,又是不是无数次想扔掉手中的摄像机冲上前去,当然,这不过是我的猜想。

结束以后我遇到六六。

我给他说,这个故事说得真正粗糙,但是这个导演最强大的地方在于他太会刻画细节了。

我最喜欢的两个细节。

李米给方文说:“对不起,如果我认错人了,那么更对不起了。

”她早就坚定了眼前这个人就是她找了四年的人,但是说完这句话,她转过身飞奔而去。

那个时候她跑得真是飞快,我只能看到她的格子衬衫飘起来,但是我也很坚定,我知道,她一定正在嚎啕大哭,如果停下来,马上就会崩溃。

另外一个。

方文死后的很久,李米每天都很一群朋友很HIGH的样子,有一天开车来到一个饭馆门口,大家很快地跑进去,李米在后面大喊等等我,突然就停下来,靠在刚刚关上的出租车门上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那时候她的表情突然沉静下来,周迅的画外音说:“方文真正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

” 那天色正像是黎明时分刚刚亮起来的光景,照在她从极端癫狂转而波澜不惊的脸上,但是你看,她更寂寞了。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代入式,有的人看到有的故事会情不自禁把自己代入进去。

我不肯定它如此深得我心,是因为暗喻了我的某一段人生,抑或是延续至今,哪怕是我的肯定了,我也一定是不会承认的。

就好像镜头前如果看到的是李米的背影,就看不到她的泪流满面。

就好像如果每天都是一群人的狂欢,就不知道有些苍凉是如何见缝插针。

我喜欢这一段的李米,就算她这样执拗,我依然觉得她不够疯狂。

我想我大概是日本电影看太多了,所以才会觉得关于李米一个人的纠结不够到位。

我生平最恨的情节,第一是谁为了谁牺牲,第二是故事末尾男女主角总是要死一个。

就算要死,我也会默默地想,如果这个故事是我来写,我就让李米永远不要发现那盘录像带,让她永远在生活在黎明的天色中——你总是觉得它要亮起来了,但是其实永远没有希望。

最好是让张涵予演的那个警察一个默默地在警察局看完邓超说过的那些话,然后转身把录像带扔进了垃圾桶,继续苟延残喘着看似破镜重圆的婚姻。

好吧,你要是真要说我不相信爱情了也没有关系,我早就说过了,比起那些刻意圆满的故事,我更喜欢看真实而狗血的人生。

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到底什么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等待呢。

是自你之后我再没有和别的男人上过床,还是自你之后我再也没有爱过别的人,又或者是每天都给自己说一遍这个人终究会重新站在自己身边呢。

那对于所谓的等待来说,意义是什么呢。

对于李米来说,失踪的方文,死去的方文,都不过是一颗她坏掉的牙齿而已。

那牙齿的疼痛,永远不是因为热爱,而是因为坏死。

不好意思,我扯远了。

那我就再废话一句吧:我坚信每一个去看李米的人,都会心怀鬼胎地想起某个人,但是其实呢,你想起来的那个人不过是幻觉,并非就是你真正最爱的,永远都不会忘记的那个人。

以上。

 5 ) 故事的精彩,在于情怀和讲故事的人

都说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老套又无聊,但是总让我们会想起当年那几个调皮的同学,那些消失了的隔壁班的小混混。

犯罪的故事讲的蛮精彩的,自杀的诗、携毒农民工,抽烟的女人、从天而降的车祸死亡,一切那么偶然又契合。

各种细节,从镜头里流出,看出了导演的用心,和影片的精细。

周迅的表演,让李米这个角色,变得真实,可触碰的感觉。

迅哥儿的表演,真的是打到人的心里。

这部电影里,王宝强、邓超、张涵予的表演,都秉承了自己一贯的风格,让这个电影看起来很精致,很有味道。

听说这部电影,从制作,到上映,做了太多的妥协和让步,为制作人和导演、演员,心疼。

谁都不喜欢自己的作品被裁剪的乱七八糟,那种心疼是因为那么认真的付出。

这是一部值得看,值得欣赏的电影。

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他们在为我们讲述。

 6 ) 有忘不掉的人,就是地久天长。

原本以为自己在影院里就会哭出来,结果只是眼眶湿润,流了几行眼泪而已。

在空旷的公车上,内心酸涩到了极点,只觉五脏六腑都在翻江倒海,居然还是没有哭出来。

牵一发而动全身,果然是真理呢。

瘦小的周迅,对着她想念得刻骨铭心的爱人歇斯底里地大喊的镜头一遍遍浮现,瘦弱女果然更具爆发力,她那小怪兽般的呼喊,撕心裂肺,却让我瞬间爱上了她。

其实,这是一个特别纯情的爱情故事。

两个早恋的不肯好好学习终于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男孩开出租车,女孩的家长嫌弃男孩没钱,男孩为了娶心爱的女孩,沦为毒贩,消失在女孩的世界里。

为了寻找男孩,女孩也开出租车,用了四年的时间寻找男孩,她在车里挂着男孩的照片,她把男孩的照片放在厚厚的杂志里,是若珍宝,她问每一个乘客是否见过男孩。

待见到她的爱人时,却是物是人非。

他已经不是方文,他手里挽着别的女人,他对着她面无表情,他说自己是马冰。

他对着当街痛哭的她冷笑。

呵呵,要有怎样的忍耐力,才可以在这般爱着的人面前装得这般冷酷?

在爱人面前听话体贴周道备至直到犯贱都很正常,明明爱得要死却能在外表波澜不惊,才是本事。

我突然觉得不止戏精周迅,其实邓超同学的演技也蛮好。

至少我这么眼拙,没有看出破绽。

电影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比如自杀的诗人刚好掉在了方文的车上,比如进城的携毒农民工拿走的杂志就掉在了方文手里,比如最后自杀的方文掉在了李米的车上,比如李米和方文在街上擦身而过。

好吧,会认识的人总是会认识的,会相遇的人总是会相遇的。

这样的老生常谈,用来解释这些,天衣无缝。

其实我也希望真的可以这样呢,人生苦短啊,能认识注定要认识的人,能遇到注定要相遇的人,多么美好。

就像用圆规画圆,最后总能功德圆满,那也就少了许多遗憾吧?

待到警局里看录像带时,已经心酸到不行了。

呵呵,这个编剧还真能憋,一直到最后的最后,才揭晓了谜题。

待看到偷拍的周迅的镜头时,她倾泻着长发,坐在沙发上;高速公路上,她对着车胎,手足无措;她和一个胖男人吵架,摔了那个男人耳光;拉肚子的她一次次往公厕狂奔......终于和屏幕里的周迅,一起掉泪了。

原本因为王宝强的出场而笑声不断的电影院,那时刻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一定很多人都被感动了吧?

一定很多人都想起了自己曾经有过的,渴望拥有的,不曾有过的,只是幻想中存在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吧?

这辈子,这么短,能有一个忘不掉的人,就是地久天长了呢。

这辈子,这么苦,能有这样的一段爱情,就是没有白活了呢。

只要我还爱着你,每时每刻都是永远。

PS:我就是一枚习惯性大剧透呢,已经尽量减少关于剧情和具体故事的描述了,啊,原谅我吧。

 7 ) 目的性明确的结构玩弄

曹保平在【李米的猜想】中至少做对了几件事:1.找了周迅来演一个爱情偏执狂,剧本主题为爱情,周迅过往的偏执人物很少有不成功的,几乎能够直击所有女同胞与文艺青年的软肋,看看华谊兄弟举办的点映活动特别对豆瓣的眷顾,商业居心昭然若揭,李米的点映的口碑对票房来说有如春风,春风吹又生,当然前提是电影不错;2.轻车熟路地运用文学系积攒多年的戏剧结构,安排悬念,辅线,前后呼应,剧本中有冲突,不期而至,戛然而止。

光是结尾想出人意表一连转了几个弯就可看出来,不过想做悬念的意图太过明显,差一点点过尤不及;3.窦唯的配乐相当的精致,特别是尾场的几幕戏,是电影感情的高潮,将前面的一些相对弱势和杂七杂八的辅线造成的分离效果都补救回来了;4.运用了多种电影类型片格式共冶一炉,喜剧有之;黑色电影(邓超与自杀诗人同摔车上这种命运的巧合是黑色电影的惯用伎俩);suspense的典型悬念设置;纪录片(片尾有黑白的周迅一段独白,以及dv带中记录的一些片段);最重要的当然还是爱情电影;曹保平曾在采访中认为【李米的猜想】这种戏剧结构他几乎没有见到过,这难免有些自卖自夸的嫌疑,这种类型片的杂交其实西方电影相当多,爱模仿的港产片更是喜欢不辞辛苦地在一部电影中贩卖各种元素。

当然曹保平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气场。

但是从导演水平来说,曹保平还是一个文学性高过综合性的导演,【李米】没有什么成型的影像与叙事风格,有些地方的镜头走场也比较简单,不能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近两年在云南拍的电影相当多,相对去年两部“云南印象”的【箱子】与【公园】,曹对昆明这座城市的镜头表述几乎有点捉襟见肘无从落笔,连两位青年导演也匹及不上。

近期同样注重文学性的导演刘奋斗的新电影【一半是海水一般是火焰】也发行了,改编自王朔小说,拍摄地点选择在香港,连画面竟然也是宽银幕的港产片风格,台词竟然还是京味与粤语混杂,对画面知识知之甚少的刘奋斗果然有点神经大条得过分。

这似乎是内地导演的通病,对城市没有什么太深刻的感知,拍不出什么浓重的城市味道,更谈不上什么城市电影,什么影像风格了。

但愿曹保平下部戏有所改进,毕竟都是老师级的人物了。

 8 ) 她对爱的相信,让我们所有人相信

李米,从遭遇到猜想,可以想象,走了一条多难的路。

据说原剧本好得要命,三组人物关系,代表了三组感情类型,张涵予扮演的警察和妻子,邓超和那个老板娘,王宝强和小香,都有相当充实的描写。

原电影三个小时,因为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时间长度)和一些不言自明的原因(审查),和所有中国电影一样,在无数妥协和无数坚持之后,最终删改,缩减到现在这个样子:前半部分充满张力,后半部分有些凌乱,部分细节人物感情因为铺垫不够而显得唐突,总的来说,感情是饱满的,感情也是可信的,是一口气顶上去的。

所以我当时哭了。

电影或者有缺憾,但是周迅的表演毫无瑕疵,近乎完美。

记得去年上短片课,曹保平是我们的老师,(两次把我骂哭的就是他)给我们放了一个片儿,是吉姆贾木许的《地球之夜》,老师当时很喜欢薇诺娜 赖德扮演的女主租车司机:身穿肥大衬衫,白T,身上挂着一堆丁零当啷的钥匙和小玩意儿,走起来风风火火,身上有一股来自底层的糙劲儿,混不吝,但是细看,不是那么回事:有一颗极敏感和聪明的心。

访问周迅,她说曹老师也给她看了这个片儿:我窃以为,周迅演得比赖德还要好。

那种长年累月越顶越紧的焦灼,那种一触即发的张力,那种极端状态里,人的崩溃和绝望。

周迅身上有一种江湖气,破掉了她外形的精致,这种生命力特别好,同时,她身上还有一种令人心疼,永远不改的纯真。

她对爱的相信,让我们所有人相信。

最后一幕,她笑着哭,最最后一幕,她忍住不哭——陈可辛说,他只知道有两个女演员,当她哭的时候,观众一定会流泪,那是张曼玉,和周迅。

说一个小段子。

我曾让周迅形容一下李米到底是怎么个遭遇?

她说:“就是一个航班取消了,告诉你一定会飞,但是永远不告诉你什么时候飞!

“她抽着烟,蹲在高高的凳子上,笑着这么说。

 9 ) 等到你回来,或者等到把你忘记

爱一个人,你会等多久?

关于等待,不是等与不等的问题,而是,你会等多久。

眼神深深如时间之海洋的李米纠缠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

周迅演绎的女子很适合纠缠,她身上有那么一种纠缠不开的神经兮兮的气质。

这样的气质让人觉得她真的会一直等,一直等。

就像《苏州河》里那个女子的喃喃自语: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

会一直找吗?

会一直找到死吗?

这样的女子,纠缠不只是爱情,还有时间,因为她要求的是,一直,一直。

如果方文一直没有出现,我毫不怀疑她还会一直开着出租车拿着他的照片做一次次自己没有任何把握但又徒劳坚持的寻找。

有的等待是一个圆圈,总有一个时刻等待的人和被等待的人会在圆圈的某一点相遇,但是对于李米,等待一条直线,没有任何转弯的余地,是单向的无限延伸。

让人心疼的也不光是李米以及她的等待和寻找。

莫名其妙去贩毒的裘水天,对着方文絮絮叨叨说些前尘往事的菲菲,每个人都有要等待的人。

这样的等待一定也让原本不相关但同样在等待的人心疼了。

“只有咒语可以解除咒语,只有秘密可以交换秘密,只有一个谜可以到达另一个谜”,这种心疼成了这起意外车祸中的另一种意外,卷入车祸的每个人在等待中生出了共鸣,或羞涩甜蜜或歇斯底里的交换了自己的等待。

如果没有她,我会爱上你。

临死前方文对那个被他叫做菲菲的女人这样说。

对她说这话的时候,他对于她来说不再是她从前认识的马冰,而是她刚刚认识的方文。

在他说这句话之前,这个女人问她,那样伤害那个女孩子,你不会心疼吗?

那一刻我忽然感觉到这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心疼。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心疼自己忍不住也心疼同样在等待的你了。

记得从前抄过纪伯伦的句子:爱情没有其他意义,只在于自己成全自己。

看着李米的兜兜转转,忽然觉得等待也是这样,是爱情的一种方式,或者,是成全自己爱情的一种代价。

就像莫文蔚声音沙沙的唱:努力爱一个人和幸福并无关联。

“要有多坚强,才能念念不忘。

”执着于等待的李米一定从内心深处最明白等待的种种心酸苦痛以及不能回避的寂寞,才唱的如此神情婉转忧郁。

情人间短暂的等待也许能让爱情于曲折中显露甜蜜,但过于长久的等待即使不能湮灭爱意也必然无限滋长出爱意背后的忧郁,滋生出一个女人日益显现的脆弱,以及逝去的年华。

等待是不会说谎的,因为等待是以时间来计算的,而时间,是不会说谎的。

等待到了最后,是赌来一份大悲大喜大团圆的俗世幸福,还是变成一份风干了旧日伤感,最会都会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

等待的真相,无法回避,不能回避。

另一种等待的真相就是忘记,于等待之中慢慢,慢慢将谁忘记。

这不是背叛,只是爱情上的另一种转弯。

我不是没有等过。

这样的话听起来像变了心的人的一句辩白的借口。

然而不爱如同爱一样,是让人无法违背。

而违背了心灵的等待才是对爱的背叛。

你所谓的对你的背叛,恰恰是我对爱的某种坚贞。

继续等待,等到你回来,或者等到把你忘记。

在我想来,这是关于等待最好的两种结局。

而李米,她还在爱方文,所以,她最好的结局是等待,等,等,等,一直,一直,一直。

 10 ) 关于本片曹保平本人的一些话

    在剧本送审时,电影局给「李米」也提了很多意见,我们也做了修改。

他们觉得我的切入点和表达还是不正常,不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希望的方法和表达。

比如,「你为什么要写一个女孩和毒贩的爱情呢?」你要抛开这个故事载体来看底下这个东西的时候,那我也没话说了。

但是我也有话说:「周迅演的主人公一开始并不知道他是毒贩,你不能剥夺一个女孩的爱的权利,我并不知道你是毒贩呀。

」在这个电影里,我赋予每个人物的前史和困境都不像一个商业片和简单的爱情故事,我想呈现一个时代性、现代人的焦灼状态,而这个状态细緻地体现在每个人身上,今天这个社会都挺焦躁的。

可是,在电影里很多细节你没法呈现。

    比如裘火贵和邱月天,裘火贵的邻居是乡长的老岳父,他家厕所的排风扇对到裘火贵家厨房,臭得不成,他就天天和乡长老岳父掰扯这事,两人就打架,突然有一天老岳父脑溢血死了,说是被他打死了,裘火贵拎著包跑到外地,三年都不敢回家。

后来乡长放话了,拿三万块钱就可以回家了。

三年没有见到老婆孩子,他要挣这三万块钱就贩毒去了。

    邱月天也是因为暗恋小月,小月妈贪钱,他出不了彩礼,只能进城打工。

邱月天进城打工赚钱很难,总是被人欺负被人骗,赚不到钱,他最后为了钱跟裘火贵贩毒去了。

    张涵予演的那个警察在很多人看来没有意义,而他的意义恰恰也就在这。

你要是简单完成叙事功能,张涵予演的警察完全没有必要出现,他老婆给他戴绿帽子,他自己焦头烂额了。

他可以变成一个符号化的警察,这个事依然可以完成。

    但是这个个性化的警察形象,不能完全实现。

张涵予演的那个警察,警察能说什么样的话,不能说什么样的话,都有严格的尺度的,不能把警察形象坏了,这在他们的概念里是玷污和丑化公安形象。

客观地说,这不能完全说与电影局有关系,我们国情决定是这样。

这片子就算电影局通过了,公安部门给你打个电话,你片子还是必须得叫停。

    通过这些事我觉得,在中国做电影你得很客观地看这些事,在这样的国情下,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是你个人力量可以改变的。

你只能是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在狭小的空间里调整你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

    周迅看了「李米」的剧本特别喜欢,因为她在香港、内地的票房影响力,给了华谊一定信心。

他们的营销部门不乐观,认为这个电影不能赚钱,但王中磊说他找不到一个不拍的理由,有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好的导演,为什么不做呢?    我原来想把「李米」做成一个单纯的公路片,就是两歹徒绑架一人,他逃跑的过程,做得很紧张很好看,或者可以做成一个寻找男朋友的情感故事。

但最后我决定做一个寻找真相的诡异故事,有点像大卫·林奇风格的电影。

    邓超演的马兵、方文其实不是一个人;小香和王宝强的故事完全是他臆想出来的,真相层层剥开的时候,突然真相找不著了,原来的结尾周迅是从警察局里出来的时候,突然往后移到一个DV机的屏幕里,一切都很诡异,没有结果。

    这样一个比较诡异、扑朔迷离的电影,我觉得是中国电影里没有的。

在电影的叙事上,我不希望正叙著讲,我希望插著讲,但华谊希望我把结构变成平行的,共同推进的方法。

再比如你希望的电影是复杂、诡异的,但华谊可能就希望简单明瞭。

    按照我的版本设想,可能比现在成片的表达要更复杂,更个人化,但是从华谊角度而言,他们觉得这样的复杂和个人化,会影响到市场推广和观众的接受。

所以,他们要求彻底的改变。

    最后,「李米」变成了一个温情片、一个爱情故事了,被剪掉了五十多分钟。

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损害的过程,你不断会消减尖锐性和犀利性, 最后变成一个大家都比较容易接受的一个电影。

「光荣」被人看到更多是在网络上,这个辐射的面其实很有限。

但从社会影响力而言,「李米」被更多人看到也是一个好事,大家知道有你这样的导演,在做这样的电影,你一步一步积累,等你做到一定的时候,你就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真正想法去拍电影。

    拍「光荣」的时候,除了我挑的男主角叶光荣由北京人艺的演员吴刚饰演外,其餘主要角色大都是云南本地演员扮演。

我把他们拉到那个拍戏的村庄,三十多天封闭在一个村里,都不洗脸,不刷牙,早晨起来都挂著眼屎,胡子拉碴,我看他们都觉得特恶心。

他们身上所有的衣服都是从小镇上的人那儿扒下来买的:「我给你买件新毛衣,这件毛衣我要了。

」扒下那旧毛衣就直接穿演员身上,那味儿还在上面呢。

    当演员和那些人活在一块儿了,我拍的时候,再把所有有表演痕迹的地方全部打回去,找到一种最纪实的状态。

可是纪实状态有时候又会丧失掉你戏剧张力的复杂性。

你就永远在互相纠缠,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特别美妙的过程。

    但拍「李米」所用的演员都是腕儿,周迅、王宝强、邓超、张涵予。

当你用这么多明星的时候,很难每一部戏都达到你想要的这样一个创作状态,但「李米」是个特例,它做到了。

因为这些演员都很认真。

    周迅本身她就是一个挺疯狂的人,你怎么折腾她都行,你把她弄死了都行。

因为有她这样一个例子,王宝强、邓超正是处於这样一个时候,往上走的心气儿特别高,所有这些人凑到一块儿,都能够达成这样一个目的。

有一场是周迅在加油站的时候,其实有些镜头根本拍不到王艷辉、王宝强,但是他们让人非常感动的,一直站在旁边,说「我们要让现场的空气都是一样的」。

    我既不想把《李米的猜想》拍成简单的商业片,也不想把它拍成艺术电影,我只想拍成特别好看的电影,但在背后有强烈的表达和态度。

 短评

我真的喜欢周迅

3分钟前
  • bamboo
  • 推荐

迅姐有点用力过猛。。

4分钟前
  • 斯万家的墨尔索
  • 较差

周迅的台词实在太好了,追着质问方文,开始背诵那些看了无数遍的信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那场长镜头的戏里,她却依旧吐字清晰。虽然删减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内容,但依然是一部经典的佳作。当然,我个人更喜欢如今更多留白的版本。整部影片虽然有许多惊人的巧合,但仍然有一种很强的真实感。最后片尾李米的独白很有街头访谈纪录片的感觉,又哭又笑的复杂情绪,实在令人揪心。看了曹保平关于原版的一些访谈,果然更沉重、复杂,也更诡异。每个人都有无数难言的痛与不得已。无望的等待杀死太多光阴。

5分钟前
  • 谭今谅
  • 力荐

请国内导演珍惜一下周迅好吗

6分钟前
  • 過期罐頭
  • 较差

“思念像草上爬行的蛇,我想回去了。”这不比《涉海》高级一万倍?

8分钟前
  • 接天气
  • 力荐

远远低于期待。曹保平思路很乱。

10分钟前
  • 阿曼达‖微微思想一下就卡壳了。
  • 较差

三星半

14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还行

五星全给周迅我也认了

17分钟前
  • ЧōЦΩG央
  • 力荐

这个剧情看得我火大

21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太矫情了,是吧

25分钟前
  • WIKI魏
  • 还行

周迅演的真好~!

29分钟前
  • 闘达人
  • 还行

豆瓣咋不能给零星呢?不明白豆瓣上给这片五星的咋恁多人呢

33分钟前
  • Bill
  • 很差

奇怪的犯罪融合。

34分钟前
  • Lies of Lies
  • 较差

个老子的,这个龟儿子!

36分钟前
  • 淡定哥走路带风
  • 还行

83天,我打算回去了,李米;221天,我就要回去了,李米;430天,我和以前不一样了,李米……我最喜欢这段。周迅的演技日臻完美,和贾木许《地球一夜》中的薇若娜赖德有一拼,窦唯的配乐也不错,要是没有那句“如果没有她,我会爱上你”,我会觉得一切更美好。告诉你,我一直相信。

40分钟前
  • vritti
  • 推荐

安静地等待,安静地忍耐,只是想你,非常想你。

41分钟前
  • 力荐

可是我已经把信都烧了

46分钟前
  • 26号小岛
  • 力荐

电影节奏缓慢,台词一般,不喜欢邓超,可是周迅唱了《当时的月亮》,很神奇的感觉

48分钟前
  • 颤抖的小蘑菇
  • 较差

11.11

50分钟前
  • 石中剑
  • 还行

剧情矫情,人物唐突,表演做作。

52分钟前
  • Moira!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