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去看的时候没报太大希望,但是看完感触还是挺多的。
看电影第一感受是我好羡慕这些年轻人可以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在海边或书店打一份零工维持生计,然后可以有自由的时间去练车,打比赛。
第二个感受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角色,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领头冲刺的那个人,破风手看似孤独看似冠军永远与他无关,不能在领奖台高举奖杯呐喊,但有的人就是适合做破风手,让他做领头的就是做不了,但是破风手却能做到极致,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有的人就是适合当领导适合自己创业,而有的人天生就适合当背后位居第二的那个人,他们一样聪明,有头脑,努力,并担任着不可或缺的位置。
不论是生活还是电影那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应该带着的位置,它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其实一部电影好与不好处理专业技术层面还有一个就是是否能让观者印象深刻,我基本看过的过一阵都忘了,但是这个会记得很多情节,也许它真的是个不错的片子吧。
看电影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个职业,也是比较考验心理素质的职业,毕竟人都喜欢被表扬被赞美,很少有人能心甘情愿的做陪衬。
他们也是在挣扎中才慢慢克服这个心理,懂得了互帮互助,好强的仇铭心肝情愿的牺牲自己的体力助邱田夺冠,而邱田最终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脚踏实地的努力。
很喜欢里面提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不用盲目的和他人比较,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就好,有这样的心态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
之前看见奥运会报导运动员用兴奋剂心中有的只有不屑,觉得为国家丢脸,但看完电影可能更多了一份同情。
运动员的生涯很短暂,竞争很激烈,高压下的人太容易被欲望打败。
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有些事说再多也是借口,每个人都要守住自己的职业操守,更何况你身上有一份国家荣誉。
很多自行车赛的镜头,拍摄选取的角度和方式还不错,能代入,有紧张感。
励志向,是一部还不错的中国描写体育竞技的电影。
作为体育竞技题材的电影,整部戏让人肾上腺素急速上升,有紧张,有刺激,有欢笑,有哭泣。
作为青春励志电影,真的有感 染到观众。
看幕后花絮,了解到主演们为了拍这部戏'每天都要保持十小时左右的骑行,并且还要面对高山极度缺氧的环境,沙漠极端严酷的天气,主演彭于晏更是要比其他演员付出更多的努力!
为了在香港场馆拍摄,几位演员还去考了自行车比赛的证。
所以,与其说这部电影属于励志片,倒不如说是每位演员和幕后工作者们辛勤的汗水创造出来的!
看到有些网友们认为,王珞丹的出现有些多余,三角恋情节画蛇添足,我却不这样认为!
因为故事情节不可能单一,如果去掉了的话,会如同纪录片一般。
并且,王珞丹在剧里面并没有因为脚受伤再也不能骑自行车而放弃体育运动,而是参加了划船这一项目,在另一个体育竞技中继续努力,这无疑也是对体育精神的最好诠释!
周一去看了电影破风,难得晚上6点场的电影院放映厅,空空荡荡的就我一个人。
国内外很少能看见一部以自行车运动为题材的电影,父辈对于自行车的印象更多时候只是当做代步工具而已。
而到底什么是破风?
中国环法第一人—计成,被人称为“breakaway killer”,就是一名破风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14810/answer/20805128破风手作为一个为团队做出巨大牺牲的辅助车手,他的作用基本不为大部分人所了解,从这样一个角度作为切入点,配合一项强调毅力、团队配合与自我突破的新兴运动,正是可以好好发挥的题材,演员有近年来正火的彭于晏,还有棒子崔始源,导演是有《激战》在前的林超贤,其实我是带着极大的兴趣走进电影院的。
而实际上支撑整个电影算不上烂片的,依靠的也就是题材本身的魅力。
自行车赛是一个追求速度的运动,过弯时跟路边停车的高速碰撞和出隧道躲避碎石时彭于晏的兔跳都刺激着观众们肾上腺素的分泌。
而同时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演员骑行服下渐现的肌肉与嘶吼冲刺爆发出的力量美感是电影的亮点之一。
在睾丸癌后重回赛场的阿姆斯特朗,亚运会上车祸重伤后坚持完成比赛最终夺得亚军的黄蕴瑶,维金斯在比赛中停车等待被恶意爆胎的对手,包括与对手合作完成比赛,禁药贿赂与种种车祸,这些在自行车赛场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都是这部电影里种种桥段的源泉,穿插在电影之中,一方面是一场对自行车运动的宣传,另一方面也给了电影精神力量。
而毁灭这部电影的,是整个电影在感情叙事上所表现出的混乱。
一百二十分钟的电影,花十分钟介绍自行车比赛,花十分钟讲彭于晏和王珞丹谈恋爱,花十分钟讲备胎和王珞丹谈恋爱,花十分钟给崔始源装逼,花十分钟说这三个男人同力合作赢得比赛,花十分钟讲兄弟情,不忘抽了点时间描写王珞丹的体育精神,也不忘抽了点时间谈了谈车队老板的奉献,到了最后结局那一场本应该是影片最高潮的车赛时,也就只有不到20分钟的时间。
而更让人奇怪的是,在情感戏上的无论哪一件事,导演都没有讲透。
从开始与彭于晏和崔始源各种眼神交汇却默默消失的车队老板女儿欧阳娜娜,还有那给了两个镜头存在意义不明的女记者,再到全程微笑被演成了个花瓶的女主角王珞丹,三人行的爱情故事中活得毫无人权的备胎型男二,让人不由自感慨谈恋爱还真是难。
男主没黑之前王珞丹你选他我也就忍了,到底温柔远没有有趣重要,更何况明显彭于晏颜值比较高。
但你前面还跟备胎君眼神交汇你侬我侬的去跳崖,下一秒就留备胎一个人就独自嗑药比赛,两人的感情故事不了了之,那你让他们勾搭在一起到底又是为什么。
我想了半天,大概在导演的世界里,这两人只是朋友,备胎惨到都还算不上个备胎。
抛开感情戏,电影起名破风,车队破风手听起来像是一个强调责任感与执行力的角色,而彭于晏的角色生性跳脱天赋过人,倒是男二仇田看起来比他更合适演破风手。
于是在充斥着各种意外事件的比赛之中,队友纷纷被对手干翻在地,彭于晏带着主角光环装着逼杀出重围带着崔始源和算不上备胎的备胎君赢得胜利,没看到多少团队配合的影子,看完之后我只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天赋比努力更重要。
车队解散大家各奔东西,这三个男人互相求胜嗑药的嗑药打架的打架,大家也都明白走的是先抑后扬的路线。
于是主角自我牺牲救了女友,再为兄弟两肋插刀救了备胎,到结尾处带着备胎再次装逼成功,看出来是想强调合作与奉献,但逼都让彭于晏你一个人装了,备胎君存在的意义就好像王珞丹一样基本沦为了一个道具。
这个本该早就开始自我突破完成二十万高海拔骑行的男二在影片结尾默默一个人登山,而长得帅的都去参加环法了,想想就心酸。
我真是怀疑这是一部20集电视剧的精华剪辑版,所以才拍的如此凌乱。
电影其实谈到很多可以打动人的东西,运动精神的伟大在于拼搏和求胜,而辅助车手的伟大在于团队精神与奉献。
结尾处互相为对方领骑完成比赛,崔始源一言不发等待彭于晏修车,包括王珞丹本身角色所体现出的体育精神,这些都是运动电影的永恒主题,可以轻易的打动人心。
但可以强化的内容没有浓墨重彩,可以弱化的内容也作一番平铺直叙,这大大削弱了电影本身应该表现出的巨大张力。
要介绍自行车运动,要谈恋爱,要说兄弟情义,要说不公平竞争和药禁,一百二十分钟的电影里,你打算花多少时间励志?
这一切的一切,使得电影就好像王珞丹和彭于晏在酒店庆生的那场戏,情话绵绵深情款款前戏做足,所有人都兴奋的等着两人肢体交缠结果轻轻一吻就此结束。
观众刚被挠到痒处立刻孑然而止,裤子都脱了你特么就让我看这个?
林超贤你真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跑道、自行车、帅哥,海边、沙滩、美女。
《破风》从一开始就给了很强的视觉冲击。
台湾的风景、台湾的赛道,还有隔壁车队的王珞丹。
虽然风景很美、人物的颜值很高、比赛现场好帅气,但是开始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有些无聊。
不就是几个车手之间的竞争嘛,还有2个帅哥同时追求一个女生的故事。
可当故事进展,他们从伙伴变成了对手,爱情的故事也早早被选择之后,整个故事开始变的有吸引力。
比赛最后谁会赢?
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
他们会怎么处理?
邱田能拿到冠军吗?
还有等等,不能剧透啊,但故事编的很有吸引力。
在最近看过的电影里,《破风》算是讲故事讲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有友情、爱情、亲情、敌情、师生情,那么多感情在一起的故事,竟然不凌乱、很完整、也很美好。
没有刻意搞笑的桥段、没有做作的表情、没有多余的表演,紧凑的剧情、虚实切换的镜头,整个故事讲述的非常清楚和完整。
开始的时候是冲着窦骁去看这部片子的,但里面王珞丹的表演,让我有些欣喜,竟然不是原来那种“小样”,话不多,但表演到位,能感受到黄诗瑶的坚强和对仇铭的爱。
有自行车比赛,就自然有各地不同的风景,台湾、香港、意大利、韩国、沙漠等,大段的风景,犹如身历其境,让人向往。
这是一个展现自行车手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在最近的青春片里,充斥了流产、堕胎、死亡,这样哗众取宠的桥段的青春电影里,《破风》的简单、干净是让人觉得真实、温暖、积极向上的。
看过的朋友都说很好看,有的甚至去看两遍三遍。
便也去一看究竟。
今天一个人去看了破风,享受了一个人的电影时光,别有一番滋味。
相较与朋友家人一起看电影,一个人看,能够更投入。
自行车比赛这个话题,离我又近又远。
因为自行车很常见,我自己也骑,可是并没关注过比赛。
哈哈。
在最近扎堆的电影中,这无疑是很吸引人的题材。
“破风”这个词,也是第一次听说。
原来是个这样暖心又让人神伤的词语。
“破风”一词,源自自行车比赛中的“破风手”。
在比赛中,“破风手”负责为车队主将“冲线手”挡风阻、卡车位,为冲线手在冲刺前保存体力、创造最有利的冲线环境。
因此,每个队的“破风手”都是冲线前的开路先锋又是冲线时的幕后英雄。
“破风”一词包含了勇敢前行和默默付出的双重含义。
电影通过几位年轻车手的经历向我们阐述了关于梦想与坚持的意义。
仇铭(彭于晏饰),有爆发力有好胜心,却也狂躁,并因此而失去很多,走了很多弯路。
邱田(窦骁饰)有耐力,性格沉静,却也因为求胜心切而犯错,更是走上了大大的弯路。
黄诗瑶(王珞丹饰),一位坚毅的车手,生病不放弃,受伤不放弃,最后不得已放弃骑车,对自己也依然不放弃,重新开始新的梦想。
还有郑知元,一位有自己坚守与原则的车手。
几位主演的故事,告诉我们,实现梦想的路上,必定荆棘丛生,我们唯有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用最大的热情去追寻,用最坚定的意志去坚持,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很喜欢电影里的一句话:梦想很遥远,但你越努力,它就离你越近。
有人送邱田一句话:取是能力,舍是境界。
(因为他自己身体条件的限制,很难成为出色的冲线手) 受益匪浅。
有梦想固然是好,追求梦想也是必然,但我们真得需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一切量力而行。
这真是一部非常励志鼓舞人的电影。
比赛情节紧张刺激。
不是恐怖悬疑片,可你就是会悬着心,捂着嘴,紧张。
自行车比赛发生碰撞事故很常见,整个集团的车手都有可能因碰撞摔倒,而没有人会放弃,即使只剩车轮子车架子,他们也会咬牙一瘸一拐走到终点。
这是一种精神,能鼓舞所有有梦想的人。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挫折在所难免。
电影又给出了一句话:梦想不会逃走,逃走的是你自己。
所以,当以后遇到挫折,允许自己泄气一阵子,但也一定要再回来,继续追梦。
还有“有志者不是从不失败,而是从不妥协”。
N多金句,等你去看去听哦。
多个镜头的背景是一面写满了字的墙。
很喜欢那句:Never quit. Never say never.另外,觉得王珞丹演的好棒。
是绿叶丛中的一点红,而她这个点缀,也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很多细节,捕捉到她日益进步的演技。
发现男友“出轨”的时候的反应,机场遥远看到男友时那绝望又冷漠的眼神,将心灰意冷发挥到淋漓尽致。
以及几次伤心难过,都有不同的演绎。
不是嚎啕大哭声嘶力竭,却哭得让你为她难过,为她心疼。
因为她坚毅的性格,她不会是那种遇事不冷静嚎啕大哭以求发泄的人。
而她做到了,演绎的很好。
自然不做作的演技。
点赞。
在这部电影里,你看到的就是黄诗瑶,不是王珞丹。
没有她之前任何作品任何角色的影子。
让人欣赏!
夏天即将过去,在这个夏天看了好几部优秀的电影,收获良多。
感谢所有给我感动的电影。
感谢所有为我们呈现作品的人。
中国电影,继续加油!
早在《破风》还在前期宣传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给它烂片的定义了。
虽然我知道这并不公平,并不是不信任导演和演员。
而是介于《转山》的前车之鉴,对于这种题材想要拍好我觉得真的很难。
《转山》出来的那个时候作为很多骑行爱好者看过之后只有臭骂一顿,究其原因就是你只是为了想拍一个东西而拍,而不是你真的了解它真的理解它。
这也是我不看好《破风》的原因。
说白了,自己也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
对这种题材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当自己认为觉得它达不到你想要的高度,那么心里就会把他否掉。
今天带着看“烂片”的心态去了电影院,结果却让我很意外。
虽然全程很多烂俗的剧情,但导演真的很有诚意,演员也是,这种诚意体现在呈现出来的一切都很和谐,而且了解幕后的应该也都知道彭于晏王珞丹他们是真骑车了真训练了的。
其实每个领域的人都有自己的不被理解,而这种不被理解是很多人鲜为人知的,因为每个领域都不尽相同,只有你自己亲身体验了才知道。
这句话还给电影就是,只有你自己也骑车,也当破风手和冲线手的时候,你才能真的明白。
但是电影给了你这个机会,让你去了解,我觉得《破风》已经做的很成功了。
以上只能说是一个骑车之人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感受,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还是可以给四星的。
至于从什么专业角度,演员表现,剧情等等方面我就不做评价了,会有更懂的人来评价,我仅代表自己的角度,毕竟每个人看一个电影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接纳和吸收到的信息也不一样,最终产生的收获和感官也不尽相同。
看最近的宣传:《王的女人》走肾,《大圣归来》走心,《太平轮》走脸,希望大家去观影。
我想说的是,走肾的电影似乎没市场了,看范爷的电影还是老一套宣传方式,绯闻漏点发点骚,可是从年初的《万物生长》,到夏天的这个《王的女人》,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看来走肾的宣传已经不再吸引主流观影人群。
范爷的宣传团队如果还是老一套宣传思路,恐怕影响范爷的大银幕影响力啊,范爷要考虑换宣传团队了!
其次说《大圣归来》,这个说是国产动画的良心之作,完全是团队在进行病毒营销,搞得好像这个片质量很好似得,几千万(有的媒体说过亿,而个人认为是几百万级别的成本,夸大投资已成电影宣传常态,不信可以去看网上优秀的学院作品,号称成本是几包泡面,质量完全超赞)的众筹国产动画片啊 ,大哥,票房超过一二亿美元的《功夫熊猫2》!
这正常吗?
我是动画出身,国产动画的水平我还是知道的!
其中内容还抄袭严重(虽说不敌 某 汽车动画片 抄袭的厉害)!
它的高票房 得益于精准的口碑营销和契合主流观影人群需求以及后续的 所谓 的口水 效应。
如果你真去看了,看来要把心里期望打个对折了!!
再说《太平轮2》 ,我也无语了、、如此多的大牌,票房到这个级别,我也是醉了。。。
懒得吐槽这些了 ,接下来说正题-《破风》首先,没看片之前,零星听到些有关这个影片的消息,以为是主打励志的影片。
没想到,除励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是一部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电影,原因在于其中的公路自行赛车元素,足以和汽车赛车、武打动作这样的电影紧张程度相媲美!
彭于晏摔漏屁股、王珞丹肌腱断裂!
身体没有了汽车外壳的保护,裸露的高速行驶的身体发生碰撞,一点不比《极品飞车》中的危险程度差!
发布会后有位主创还表示他的锁骨因拍摄断裂(他说是没了!!??
),对不起 忘记他的名字..其次是彦值方面:崔始源、彭于晏、窦骁、、这里面展示的可不是他们的花美男、搞笑、文静或其他。
展示的都是他们红果果的肌肉和挥散的汗水!
还有每分钟200次的心跳!!
男人味十足荷尔蒙爆棚啊有木有!
女生这下有眼福了!
我一个男生,在影院不断的听到有女生说好帅啊。。。
真的好帅啊。。
咦、、崔始源洗澡至于尖叫么。。
再次就是爱情,虽说彭于晏和窦骁都爱上了王珞丹,但是处理的不狗血。
哎终于让我看到一部正常爱情观的电影了,,忍不住要对着范爷喊一声。。
能不能宣传正常的爱情观不要全民普及马震了。。
爱情线索的来龙去脉我就不多说了 免得剧透,总之,体现我新一代青年面对爱情友情的宽容大度牺牲自我成全大我的我佛大无畏精神,又完全接地气不失真实!!
走肾的走心的走脸的 我说,都不如这部电影!
因为它走了心肝脾肺肾外加口咽食道胃!!
居中人物每一个都在用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迸发着他们的汗水、激情与荷尔蒙!!
最后给他们免费打个广告:炎炎夏日,来电影院看《破风》,不用出汗,也能感受运动的激情!!
2013年,我在电影院第一次看完「激战」,兴奋不已,血脉喷张,着迷于张家辉扮演的落魄拳王重回巅峰的故事,当即预测张家辉会因为这部片子拿下金像影帝。
也是因为「激战」,对彭于晏的形象大为改观,此前我对于彭于晏的银幕印象始终停留在「仙剑奇侠传」中的唐钰小宝和「听说」中的彭天阔,「激战」让我认可硬汉的他。
那年「激战」口碑票房双赢,而后作为导演的林超贤随即决定再拍一部体育类题材的片子,也就是如今这一部被宣传定位为激战2.0的「破风」。
也许是张家辉在「激战」中表现太好,以至于我忽略了「激战」中的一些缺点,然而这部没有了张家辉只有彭于晏的「破风」却再也无法让我一叶障目。
「破风」一定是一部由30余集的青春体育励志偶像剧剪成的电影,全片夹杂着十余场雷同的赛车戏和难以下咽的狗血言情偶像剧,且中间毫无过场,强行切换。
犹如冰火两重天,让人浑身难受、坐立不安。
这也让我在观影过程中,不由得在朋友圈吐槽,写下一句,「在电影院看一部偶像剧是种什么体验?
」——「破风」。
细细想来,这个缺点,其实在「激战」中早有体现,梅婷的很多戏份就与整体格格不入,「激战」中彭于晏的感情戏也是多余的很。
只不过得益于张家辉的超赞演技,和电影本身聚焦于摔跤擂台的动作戏实在足够精彩,并且「激战」的主线故事完成度很高。
让我们都忽略了导演林超贤的那些拙劣的文戏。
到了「破风」,林超贤加大了文戏的比重,于是拙劣的更加拙劣,而好的部分却没能延续下来。
讲真,星期四的晚上,我加完班赶着去看当天最后一场的「破风」,本期待不已,但「破风」的第一个正式镜头开始,我就基本后悔了,糟糕的画面和镜头感,让它看起来不像一部电影。
电影的主线故事围绕在由彭于晏扮演的赛车手仇铭、窦骁扮演的赛车手邱田以及崔始源扮演的赛车手郑知元之间,讲述的是三人本为队友,后来各自为战,相互竞争,到最后彼此扶持,在赛车手的路上一起走下去的故事。
整个故事中,仇铭和邱田还与王珞丹扮演的黄诗瑶有着一段狗血三角恋,他们分别经历了多次失败,触及人生冰点。
然而每个角色都发着梦想的光,从不放弃,重回荣光。
可惜的是通部电影看下来,这个故事完全不让人触动,我唯一的感受是,电影「破风」就如同老奶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好几次以为电影应该结束了,却没想还有下文。
整部电影中,你看不到着重点,十来场的赛车戏竟然表现雷同,中间人物在故事上经历世事变化,表现上却看不到人物的成长,整部电影也没有高潮点。
换句话说,「破风」讲述的故事在其表现上丝毫没有说服力,而且槽点满满,片中自行车赛事遍布台湾、上海、腾格里沙漠、意大利,并且持续时间至少三年,给人的感受却都像同一场比赛;片中王珞丹比赛中受伤,彭于晏用自己腱肌相救,上一个镜头医生判定会有永久性伤害,下一个镜头便开始重回赛场;片中邱田服用禁药被抓包,意志沦丧玩人间消失,上一个镜头人们还在说遍寻半年不到,下一个镜头郑知元便拿出一本杂志说邱田在韩国。
「破风」所有的单一缺点我都可以试着原谅,问题是当他们组合到一起时,整部电影就显得异常难看。
而难看,就是我对于一部电影,所不能原谅的。
文/突突订阅号:movie-s
《破风》有创新的地方,比如它发明“破风”这么一个中文新词——我闻所未闻(即自行车比赛里的domestique和lead-out man),比如它拍摄了不甚讨好内地观众的冷门体育运动题材,比如让运动员在前一秒蹦极抒胸臆下一秒自己打兴奋剂……电影前半段的颜色过于饱和明艳,就像自行车版的“看见台湾”(一部以直升飞机视角拍摄的台湾纪录片),垦丁佳鹅公路、太鲁阁国家公园,风景秀美,一看就不是内地出品,似乎还保留一丁点的制作良心。
然而,随着感情线的铺陈,尤其是莫名其妙的两个男人喜欢一个没有表情毫无看点的女主角时,《破风》就开始抽风犯浑了。
电影里也有其他女性角色,教练的女儿,后来不见了。
奇怪的女记者,安插得无比拙劣。
不负责任的妈妈,跑出来就是为了跟儿子喝酒(真的,就是喝酒噢!
)。
不是说,一部体育电影就不能有自行车手的情感世界,然而《破风》里的处理,实在是草率又粗暴。
我反正没有看出来太多的真实,情感空洞,诉求虚假。
有人说,你干嘛老揪着人家不放,作为一部体育电影它多么难得。
好吧,为了堵你们的嘴。
今年我还看过一部同样糟糕的体育题材电影,就是杰克主演的《铁拳》,里面有更多的个人感情和家庭生活,然而拖沓冗长,乏味至极。
《破风》的比赛,基本靠解说。
整部电影表现最好的演员,就是不放过任何重大场合的幕后解说员。
竞技场面,前面还可以支撑观看,中间跨起国来就开始变成电视转播画面,结尾更是飞出来奇怪的立体大字,滑稽得令我一度想离场。
为了引出自行车麦迪逊赛,电影不惜加了一段釜山的黑暗料理往事,韩国朋友的国际服务也真是辛苦。
什么窦骁赌博欠债,说说而已。
反正也是说说而已就一笔勾销了,当观众的,你干嘛那么认真。
人们常说,体育比赛要有专业精神,如果一味用什么追梦道路上啊,爱情啊我要报复你之类的去写,往往生硬造作。
《KANO》为了打棒球,铺垫了多少人情冷暖。
韩国《国家代表》,主人公报名参赛的原因,看起来自私可笑且不高级,但是,它们却显得真实、合理。
你会理解他们为何要打棒球,为何要参加跳台滑雪,因为只有这样的选择。
很遗憾,《破风》在这方面就属于胡乱煽情狂打药。
音乐一起,一针下去。
音乐不断,高潮不断。
彭于晏和窦骁一出来就很牛叉,崔始源,更牛叉。
至于为何牛叉,他们如何变得更牛叉,不知道。
我们只看到了泡妞,喝酒,撕老母,揍队友。
这种掉渣天的高手交锋设定,通过比赛过程中的汗如雨下和凶险迭起得到了一定表现。
然而,主人公真的遭遇过困难?
那些天上掉下来的离谱问题,结果还都是瞎编自找的。
哪怕不提《KANO》这些,比之林超贤自己的《激战》,《破风》哪怕用上了崔始源的“我想同你打番场”,电影依然没能制造任何的悬念。
因为拖拖拉拉了两个小时,其实也没有人关心最后结果了。
无论赛事如何,它并不会影响主人公的最终命运。
当胜负已经变得不重要,谁还会去关心一部体育片里的爱情。
差点忘了堪比《煎饼侠》里的职业狗仔了,当柳岩受困于大胸,彭于晏却因大胸爆火。
猥琐的狗仔成全了《破风》的爱情,间接也让彭于晏牺牲了某个重要部位,然后什么奇情况都没有。
一名专业运动员不因成绩而伟大,而是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简单的生长,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
因为爱情,《破风》令人失望。
PS.请允许我推荐一部因为爱情而变得更好看的体育题材电影:日本的《百元之恋》(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5761178/)。
把异性恋的部分都删了好好骑车好好搞基应该会好看很多
体育电影,有激情,有励志,还不错,但爱情戏是败笔,如果不加入爱情应该会更好吧!
三星半,比赛的段落很燃,恋爱戏很渣,看到面瘫王珞丹就想快进,人物刻画还是太浅了,。
其实是三星半!这才是电影应该有的水平。这个夏天票卖得好不以为电影真的那么好。电视小品一样的xx侠,还有浪费大好外景的命中xx,请学习一下。以及,演员我就不想说什么了,这个电影的好与演员无关,当然了,他们也很努力。
绝对是2015最燃国产片,林超贤拍完激战后对体育题材掌握到炉火纯青,尤其对比赛场景的镜头拍摄运用堪称完美,几场比赛就像在看快进版的环法、全程版的《飙速宅男》,最后更是让人想起那部最牛逼的赛车片《极速风流》。台湾山地、上海城市、韩国场地、腾格里沙漠,四个场地四种比赛,燃到不行!!
两星半。热血、青春、激&基情!前半段节奏明快,剪辑流畅,细节上的笑点也恰到好处;后半段感情戏和励志戏的处理有点儿生硬了,而为了让自行车赛不重复而不断变换的场地让整部影片显得像是各种短片拼凑。不过,希望看到更多运动题材,林超贤导演,请继续拍下去吧!
王珞丹是多余的线。。。彭于晏很适合这种性格的角色
彭于晏和窦骁身上的伤疤为电影加一星。喜欢彭于晏的那种大男孩的气质,竞赛场面也很刺激。一部有爱,有热血的电影。献给为梦想破风的你。彭于晏不卖肉不开心😭
不太喜欢这类故事,可以励志但不能否定团队。再有,追求幸福就一定要三角恋?
林超贤是不是香港最不会叙事的导演 。。。实在太失望了,其实车赛部分还是很刺激的,镜头也到位,就是这人物和剧情上惨不忍睹,激战的老毛病又犯了,与主线不相关的剧情和人物角色太多,主线剧情又不集中,着力点太分散,难以调动观众情绪。我看了一会差点睡着,唉,可惜可惜。。。
少有的运动型好片。
运动,是种信仰。
崔始源饰演的郑知元代表胸襟;彭于晏饰演的仇铭代表境界;窦骁饰演的邱田代表突破;王珞丹饰演的黄诗瑶代表坚强。
看到王珞丹复出受伤后在医院里大喊,我毅然绝然离开了电影院;剧情凌乱。
太鲁阁那段,也太惊险了吧!隧道里面的湿滑远比影片展示的要严重得多,思密达出来能刹住车,太扯了!彭于晏居然单车飞过障碍物,显然是把赛车当山地了!整体来说,正能量满满,四颗星。另:看到垦丁熟悉的景色,令人怀念啊~看乌龟的地方在哪儿?
又是一部打着追逐梦想的旗号谈恋爱的青春电影,外行看热闹赛车戏挺燃,爱情戏删了能给3星半
破伤风。=。=
文戏的剪辑镜头很有问题,题材很好,比赛画面的镜头还不错~PS:拿错车真它瞄扯啊····
欠缺一股由内而发的体育精神,很多时候演员演出了高潮,情感上却没传达出激动兴奋的情绪。赛车部分节奏把控可以,场面视觉上还是导演强项,但故事不及格,约有一半废戏,爱情非但没有起到调剂作用,反而成了累赘,与激烈赛车两种画风频繁切换,感觉像看两部电影,完全不搭,整体有种说不清的矫情感。
赢了破风 输了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