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有一栋白色的房子,房子里有一对相爱的人,房子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她们精心布置的痕迹,她们养了一只狗,房子前后种满了绿树和鲜花。
她们爱过、闹过、悲伤过、尽力过,房子里有她们所有的痕迹,见证了她们斗争的记忆。
个人感觉片子好过卡罗尔。
泪如雨下并不仅仅两个女人忠贞不渝的爱。
更多的是人们为了权利而尽力争取,政治为了人权妥协和前进的社会宽恕和法律制度的弹性。
先看了纪录片,纪录片是真实的,我们对纪录片的期待更多的是真实的影像,所以戏剧效果不是重点。
结果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也完全失去了戏剧效果,每件事情都没有起承转合,平淡的剧本并不是问题,可是平淡也需要感染力的,可惜了这部有两位大牌一线演员加盟的LGBT题材电影。
和丹麦女孩一样,每一个可以展开的点都被抹平了,比如两位女主的感情,没上没下没前没后,以至于我看完了还是完全没有couple感,比如laurel从深柜到平权斗士的转变,比如几位议员的观点,甚至是那位犹太同志平权斗士的政治手段,同性婚姻和平权运动的关系,这些统统给抹平了,唯一的亮点竟然是laurel的搭档,一个白人直男说实在话这部电影还没纪录片拍得高潮迭起呢,很失望。
八一八时间,摩尔阿姨在这部LGBT电影的作用被很多影迷看成了“依然爱丽丝”的姐妹篇,也就是只是看看她出神入化般的演绎各种绝症,我真的只能扶额了。
ellen page出柜后算第一部演绎同志角色的戏码吧,这大脑门是个什么意思,我不是在诋毁page姑娘,现实中的stacie很帅滴好不好。
本是奔着百合专业户摩尔阿姨来的,结果自己对同性恋的理解被更新了。
作为直男并不排斥拉拉,觉得拉拉很性感。
对男同本人就真心无法理解,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能接受。
不过这部片子,却突然让我在心理上,在人的角度上,开始接受男同的存在了。
明明是百合片,怎么扯到男同上去了?
大概大多数人其实对异性的同性恋并不会觉得不可理喻。
但是,对自身性别的同性爱恋就很排斥,至少我就是这样的人。
身处国外,同事里就有拉拉,双性恋和男同。
这样的大环境驱使我去“接受”男同性恋,至少公共场合里嘴上从不说反对男同的话,其实是口是心非。
我并不真的有那样的心胸去接受他们,却为了政治正确站在了所谓主流的一面。
Equality, 当摩尔阿姨一而再的提到这个词的时候,我被触动了。
本以为自己是个相信人生而平等的理想主义傻瓜,其实自己对平等的认知是那么狭隘。
在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权利的同时,却对男同性恋持排斥甚至厌恶的态度。
这么看来,我是只想得到我想要的权利,只想接受我能接受的平等。
我默认了自己喜欢女孩,YY拉拉的取向,却诅咒男男同性恋之间相爱的自由。
我不知道什么是大爱,这部片子,让我体验到了大爱的感觉。
男同,拉拉,无论你爱与不爱,都请给予他们/她们一视同仁的尊重。
从这一刻起,对我来说,男同性恋者,也是 average people。
Our freedom of love should be held by ourselves. 这就是我对 Freeheld 这片名个人的理解。
电影的功能除了展示电影技术,更重要的是它表达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
无论是悲观的还是积极的,它能够让人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点共鸣和触动,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许多烂片,并不仅仅是烂在技术处理上,而是连情感上都无法说服观影者啊!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部片子是佳片。
一个拉拉刑警,在换了不治之症以后,为自己的伴侣争取抚恤金的权益,她说,我不是在争取同性婚姻,也不想讨论政治,我只想要公平。
这看得我眼眶一热。
你们知道吗?
我居然联想到了最近艺人补税的事件,除了对于艺人平时收入的不满还有对某些艺人的偏见,难道我们不是更应该关注这个过程里的规则合理性吗?
毕竟这种合理性以及对于权利使用的监督在未来一定会影响到我们自己,我们都站在深渊边缘,没有一个能够例外。
电影到尾声,劳拉的异性恋同事们终于站出来一起为她争取权益,其实他们即使不争取也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可是我想他们懂得,维护公平凌驾于所有其他信仰和生活方式之上。
这个世界很不完美,因为它由人在管理。
我们必须承认,人本身也是不完美的,有很多很多偏见和缺点,所以我们更需要合理的规则在监督权力,来争取公平和正义,愿你我在这条路上一往无前……
《被拒人生》演完了《依然爱丽丝》,获得了奥斯卡影后,茱莉安-摩尔再接再励,又出演了一名身患癌症的女警探,又再一次显示了她的演技。
影片又有另一演技派演员艾伦-佩姫的加盟,《水果硬糖》和《朱诺》使她成了新生派的演技派,可惜,这一老一少的搭档,让导演拍得没有一丝火花。
本片由2007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改编而来,属真人真事。
本来是个好故事,却拍得波澜不惊,平淡如水,也许导演太贪心,老话“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导演拍不出层次主次。
故事一开头,会以为是个女同性恋的爱情故事,邂逅,接触,产生激情,后来女主角又查出晚期肺癌,生命垂危,然后又演变成养老金过户给女伴侣的事件,县委员会不批准,引起了一场同性恋维权的斗争申诉会,导演哪一个点都没有处理好,该高潮的地方呻吟一下都没有,观众看起来没有直观感受,就像看一帮演员在演流水帐,怪不得介绍书和说明书的时效性太短,没有推敲注入灵魂情感,都将成为一纸焚书,无任何纪念意义,这就是这部影片带给观众的感觉。
不管好演员茱莉安-摩尔多么尽心尽力,成为亮点,依然掩盖不了影片的苍白无力,空洞无聊。
我只想给我爱的女人正义 那个女人就是你
豆瓣推荐的一部影片 看之前先浏览了一下短评 部分人觉得剧情太平淡昨天看完之后 眼泪一直流不停 很少因为影片而流泪摩尔阿姨演技真的太赞了 英姿飒爽 刚开始出现的时候真的为她着迷 看短评说佩吉是本色出演 可能生活中就有女朋友吧 不过在摩尔阿姨面前 觉得她一点儿都不怯场 演技也很OK基本上就是讲了一对忘年恋 在阿姨最后绝症的时候 为了把抚恤金留给自己的同性伴侣而不断维权最后维权成功的故事 据说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看了一下原型 警察阿姨还是好迷人
电影原型人物原型颜值真的也很可 这样看来佩吉有点娘娘的哈哈哈哈哈开场佩吉和摩尔阿姨在酒吧外面 聊到生活 佩吉说信任一个人蛮难的 但是找到了这种感觉说这句话的时候 画面直接切到摩尔阿姨 真的很有feel
摩尔阿姨眼里都是心动相对其他同性电影 这部电影中的🛏️戏并不多 跟生活更贴近一点摩尔阿姨是名警察 佩吉是名汽车修理工 两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工作 一切就很平常且平淡搬进新家后 佩吉一直在帮忙装修 打造两个人的家 也是摩尔阿姨的梦想
摩尔阿姨气质好好
佩吉两人 一栋房子 一只狗
摩尔阿姨的梦想生活一切改变是从摩尔阿姨查出肺癌晚期 不停的化疗 不停的进出医院最后癌细胞扩散到大脑 她连自己的亲妹妹都不认识了 但还是紧紧抓住佩吉的手而在手术室外的佩吉也很令人心疼
我爱你在治愈率不足10%的时候 摩尔阿姨申请去世后将抚恤金给自己的伴侣佩吉但是县议会的议员们都不同意 他们认为这是违背世俗的 不应该被认可和接受之后县里的一个同志联盟负责人站出来帮助维权 【那个时候同性婚姻还未合法】
志愿者们在议会大厅看到这段的时候 真的觉得好温暖 同志们互相支持 当然还有摩尔阿姨的警局直男搭档 一直在帮助她 刚开始是不理解 后来一直跑来跑去帮助摩尔阿姨维权 在议会大厅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
原型最后 佩吉坐在海边回忆摩尔阿姨的时候 看到这里狂掉泪
第一次在海边散步的时候到最后 分享一点个人感受·爱是一切·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爱情 都应该被祝福和尊重 因为爱是一切·我是你的 但你是自由❤️
其他地方的平权之路的前辈们都是艰苦和奋进的而在我们这里我们一直很难 唯独台湾它实现了 我们以前一直嘲笑台湾是井底之蛙 那我们就是臭水沟里的老鼠或是什么的 我们一直喊着要统一台湾了好久希望好像就走眼前 然而台湾仍在那里(还实现了同性伴侣平权)就像我们一直喊的听到耳茧的什么love is love 什么都没有改变 受到影响还倒退了所以我们的平权希望做出的是改变 而不是拖延症平权在任何地方都不是恩赐和天下掉下来或者那里的人们很开放 都不是的 都是踏着先驱的泪水与奋斗和不妥协来的 我们的平权就像国足 还任人踢来踢去这个理由那个原因的泄了气的足球 没有人做出努力为平权抗争我们永远没有等来的未来 没有一个好的时机或者坏的时机 每个人只有一生的时间 每个人也应该拥有不是特殊而仅仅是平等的权利 我们笑台湾人岚得我们连茶叶蛋都买不起 她们笑我们同性恋连平等的权利一直都没 所以 平权靠的是我们每一位同性恋者 而不是任何其他人 我们没有只能因为我们没有做到 加油 末来的同性平权者们-
这类电影其实不需要很严苛的要求就可以很轻易的让人落泪 它们赢在真实事件改编(但也不能忽视两位女主角cp感大概只有20% 主角塑造甚至不如两位男警员有力…两位主角陷入热恋得没头没脑 让我觉得就是打了一炮以后顺理成章?
不太能说服我 但两位男性配角还是很讨喜的 尤其是特别喜欢那句I’m gonna show my support for another gay cop.是很简单但很直接的感动)但我想说这片儿和再见我的新郎没法比…虽然那个是纪录片 但表现力明显感觉比这个强很多(可能也是那个就是本人出镜的原因?
)这部电影其实从专业上看实属偏下的行列 但或许是其中所展现的事件更令我们感动 故事的最后她们争取到了本应该顺理成章毫无争议得到的权利 几经波折但结果是好的 但关上电脑反过来想一想 她们为之奋斗的东西我们至今也无权获得 她们所争取到的 我们是否连争取的声音都发不出呢 站起来的人太少了 我有一天可能也要为了我的权利而离开这个地方 但希望到那一天我可以留下来 而不是去别处寻找本该属于我的东西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讲述汽车维修工Stacie(艾伦·佩吉饰)与其警探女友Laurel(朱丽安·摩尔饰)在后者被诊断身患绝症后,进行养老金维权的故事。
毫不意外的,咩姨又是受。
虽然她在戏中办案时很帅气,但是所有感情戏的段落依然软萌。
前面把谨慎的柜中人演得很好,后面的病态也很到位。
艾伦的戏份比较少,可表现的空间也不太多。
后面的犹太律师,感觉有点儿用力过猛,有点儿太过脸谱化的sao零。
这部片子叙述方法特别“纪录片”,因为平铺直叙,没有卖弄任何技巧,但剧情走向又很典型的美式商业片,“平淡的开始,幸福的发展,遭遇困境,不被理解,少数人站了出来,带动了更多人,最后得到了所有人的理解和帮助”这种典型的套路。
因为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要更贴近真实事件,所以局限也比较大吧。
片中用一定笔墨描写了女性在职场中受到的歧视,在一些行业中,只因身为女性就受到嘲笑和排挤。
两人在警局和汽修厂,要比男性更努力、更优秀,付出了成倍的努力后也仅仅在职场上得到了和他们平等的待遇。
====以下是概括全剧透,慎看====
故事的开始在2002年。
Laurel是名非常优秀的警探。
因为女性在警局里受到歧视,她一直倍加努力的工作,功绩卓越。
因为工作关系,Laurel不敢出柜。
在一次离家很远的圈内排球活动中,Stacie遇到了Laurel,对她一见钟情,两人虽然年龄差距挺大,但还是走到了一起。
Laurel在GAY吧遇到了男同事,同事偷偷和她沟通,说好互相保密。
Laurel的工作危险、繁忙,对同事隐瞒Stacie的存在,Stacie觉得很委屈,但也支持着她。
1年后Laurel贷款买了新房子,Stacie和她搬到一起住。
她们去已经合法的州申领了民事结合。
Stacie亲自动手装修两人的房子,一起养了只大狗,开始幸福的新生活。
Stacie在新家这边的汽修厂找工作,被嘲笑是女孩子力气小。
Stacie和汽修厂的冠军工人比赛换轮胎,Stacie用了7分12秒,比最快记录快了50秒。
她很高兴自己能为Laurel分担房贷了。
Laurel的多年搭档Dane来送乔迁礼物,Laurel才向他介绍了自己女友,Dane生气她为什么不告诉自己,Laurel说你作为白人直男,不会理解我工作的压力,你觉得轻松得到的东西,我需要用尽全力去争取,如果我出柜,可能就只能被派去打打杂了。
Dane并不理解,还是为不被信任而生气。
Laurel觉得不舒服,在Stacie的催促下,她去医院检查,发现得了肺癌晚期。
Stacie很伤心,要辞去工作照顾她。
Laurel向县级立法委员会提交了申请,自己死后把抚恤金给Stacie。
一桌直男领导们开会讨论这个申请,一番嘲讽后迅速拒绝了,立法委员会的Brian提出了她们是申领过民事结合的,按规定应该享受伴侣的待遇,有人立刻反驳,这样是个人都能拿到公务员的抚恤金了,Brian指出,取得民事结合的手续比结婚复杂的多。
但是另4个人依然坚持,拒绝了Laurel的申请。
搭档Dane来到Laurel家,告诉她申请被拒绝了,他为Laurel鸣不平,他建议Laurel在地方的公开会议上亲自争取。
Laurel在会议上介绍了自己23年来的工作,并提出了诉求,再次被拒绝。
有记者报道了这件事,登上了当地报纸的头条。
一位同性恋犹太律师找上门要帮她们造势,引起全国关注,他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推动平等的同性婚姻而不是被歧视的民事结合。
而Laurel、Stacie、Dane的本意都是只想解决抚恤金问题,并不想把事情闹大。
看着无助的Stacie和病情急速恶化的Laurel,Dane终于能够理解她们,他和Laurel作为多年的同事和朋友也冰释前嫌。
律师号召了游行抗议,Dane也号召警局的同事们能去声援Laurel,而直男警察们都因为局长的指示、更因为事不关己而拒绝。
Dane只好自己去加入了抗议。
他说如果自己现在就和Laurel结婚就可以轻松拿到抚恤金,然后转交给Stacie,但他不会这么做,因为Laurel善良、正直。
她是对的,希望她能带着尊严死去。
县政府把锅推给了州法律。
在Brian的提示下,Dane查到了县政府的档案,有些官员能够拿多份退休金。
县政府再次召开公开会议讨论这件事,Laurel的GAY同事鼓足勇气去参加了抗议,局长也睁一眼闭一眼,更多的警察去参加了会议。
在众人的帮助和支持下,她们终于争取到了应有的权力。
Laurel还被警局升职。
Laurel去世了。
因为得到了抚恤金,Stacie得以继续住在充满二人回忆的房子。
其实处理得这么不唯美接地气现实挂的les戏,主题本来也是社会议题,和以往直男观感,过度消费女同情色的拉片比起来,的确把同志伴侣平常化,生活化很多,这是好事。
但是从故事到镜头所有处理真的闷到困。
从摩尔阿姨到摩尔阿婶到摩尔阿婆,这套真的是看过她演的最无聊的。
艾伦佩吉做作到死,一直chok出帅t状,但是又受本身条件限制。
总之看完之后突然就政治不正确了,我十分希望导演消费女同情色一下!
I'm horny!
哦 不行啊 我们必须要站出来说话啊 我们都是普通的人啊 请平等的对待我们啊
温水
摩尔阿姨这是要把各种疾病挨个演一遍的节奏么。。
是公平。故事挺好,拍得比较平庸,并未走进主角的内心。
勉强四星。剧本太糟了,甚至没有踩对煽情的点,真正挽救影片的是它所依托的真人真事。这部电影还有“再见,我的新郎”的成功之处,在于赋予了美国婚姻平权运动一张张真实的、具体的脸,让所有人知道到在达终点前有过多少泪水和花环。
从剧情走向到情感营造都太程式化了,几乎就没有一点超出预期的地方。编剧是十多年前《费城》的编剧,就是把gay换成了les,把艾滋病换成了肺癌晚期,把就业歧视换成了婚姻平权,这哥们也太不思进取了吧。
拍的像快进的美剧 全靠演技撑 泪点密集警局两个正义小哥颜值真高
又浪费了个好题材,毫无打动人之处。而且主角毫无cp感,让人出戏
早就觉得这是一部沉重风格的煽情片…所以就一直拖着没看,现在看了…居然还是被小虐了一下。电影主题很好,但是剧情还是单薄了一些,力度不够啊。Ellen和Julianne的戏份也是少得可怜…如果是其他人演的我可能会给4星,但这个阵容拍出这个水平,只能3星了。
传记片来讲算次的,人物单薄,两位灵魂主角的相遇到组建家庭堪比一次约炮时长,松散潦草,同性描写的段落更是别扭,两位演员也没有激起火花,流水账的剧情让我看了三十分钟已经起了反感。后半段的平权运动算是落到水准之上,当然这完全归功于两位男配角的热血演出,而影片的魅力仅仅是以真实故事为依托
好想和帅T谈恋爱!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622578/
感觉如果拍成纪实的纪录片会更好,两人的感情线太仓促了,还莫名有种违和感。另外,抗争并不有力,只显得煽情,失去了这部影片本来应该有的力度。
很喜欢Steven要laurel讲同性婚姻,她还是坚定的说平等,有些事情再稀松平常对于部分群体也是难于登天。疾病时两个人的表演都很真实,laurel深夜呕吐stacie跳下床那个镜头开始就控制不了泪腺了,可惜全片结构把握不好,前面火花没过瘾,后面的真情流露也没到位,但是还是挺好看
还好,个人不太喜欢
摩尔阿姨和佩吉妹纸的相处互动模式好喜,这俩太有说服力了,嘻,尽管这方面是一带而过侧重在后面的平权上。后面真是狂戳泪点,嗓子眼堵得慌。迈克尔珊农和卡瑞尔这俩男配多棒啊。Don't call me honey!--I love you ,too.直男和基佬之间的对话,哈哈
剧本糟糕节奏也有大问题,人物主次不清,情感可疑,全部都是不了了之式的处理。
Very much a political play lack of edge than a love story disrupted by other people's agenda.
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所以需要弱势群体去争取抗争,而不是顺从。
★★☆ 劇本很差 感受步道他們之間有任何火花 就進入同居了 然後馬上進入爭取平等 一切都很倉促 史提夫馬丁一出現莫名覺得是一場鬧劇 ...而後面爭取過程 也拍得很平乏無力 整部片很平庸
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