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边缘
Limbo,悬而未决
导演:伊凡·森
主演:西蒙·贝克,Rob Collins,娜塔莎·旺加尼恩,尼古拉斯·霍普,Nick Buckland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23
简介:“澳大利亚内陆黑色小说”——这种以澳大利亚苍茫内陆为背景的犯罪小说已成为一股文学风潮。本片的故事同样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偏远内陆小镇,侦探特拉维斯来到这里调查一起二十年前原住民女孩被杀害的案件,而最终发现的种种真相揭示了原住民所遭受的不公待遇。身为原住民的澳大利亚知名独立导演伊凡·森心系同胞命运拍摄了这部发人深思..详细 >
一般
全片最大的缺点却也是它最大的优点。故事传统而俗气、沉闷而无趣,对各色人物浅尝辄止的挖掘淹没在毫无波澜的情节中,似乎只是为黑白画面服务的工具而已。但也正是这样的单调成为了电影传递出的最无奈何的真相,在种族差异的阴云下,活生生在光天化日下失踪的人都可以变成可以随意丢弃的破鞋,双手沾满鲜血的恶人却还可以在与世无争的无人之地中安然睡去,满目疮痍的家庭却只能跟这里被大肆挖开却又被随意填满的矿洞一样自己舔舐破碎不堪的伤口。这里真的还是可以生存的地方吗?Limbo这个名字取得真好,因为这里就是地狱边缘,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合作翻译影片】
粗粝、寡淡、简单、风格,整个小镇都是没有颜色,没有生气的,Daddy 其实也是一具行尸走肉,正好暗合了这个陌生地。Daddy的侧脸是撑下去看完的一切原因!
地质也是历史文明的见证者
黑白色彩和美剧真探,谋杀类似的慢节奏叙事,不了解澳洲的法律,这种20年未破的案子还派一位警员来review有意义吗电影中明显指向了凶手,但有个细节,夏洛特手作画在姐姐家摆的,和凶手家摆的有差别,黑人女说是妹妹画符号的家人,而且没有爸爸的符号,凶手家弧线更多,每个圆形都有七个弧形符合,难道说夏洛特更认可凶手,不明白。
看不下去
这黑白影像,叙事节奏,男主的老白造型,真的不是一集毒师吗
枪举起又放下,这片土地仍然千疮百孔。挺硬派的片子,所有人在所有地方摆着pose讲极少的台词
晚上11点看的 比我上数学课还困😇全靠我强撑才没睡死过去
黑白电影,装逼之嫌,追查旧案,全靠口嗨,只有人证缺乏物证,种族歧视,官方懒政,浅尝辄止,隔靴搔痒,拍了个啥啊
“靠近真光是金色的,红色靠近地狱。”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演剧目。
还不错,黑白影像吸毒的中老年警察寸草不生荒原和穷困离散的原住民……颓废buff不断叠加,整个调调确实很抑郁,跟地名呼应了,没啥希望,然后警探还告诉小男孩外面也一样,这导演也太绝望了吧
沉闷但是值得一看!画面因为这个选景很有风格
黑白空旷的澳洲大原野,粗粝的质感,多年后追凶,像西部片。人口稀少民生凋敝,一人一破车漫长无语。白人黑人土著,没那些废话。男主有点帅,有点像老白。
还行
谜语人滚出哥谭!
好乏味的呈现
不是电影节,是不可能看到这样的电影的,虽然黑白,虽然郁罪恶累累,但多元的时空,立体的世界。第11场,很满意。
【2】受够了这种虚无缥缈的谜语人电影。自相矛盾的文本设置与背道而驰的无效叙事,成全导演一通炫技的装逼。绕了一大圈,用警察探案真相背道而驰讲种族问题。问题就种族问题呗,顾左右而言他扭转叙事角度也可以,非得用一个如此冗长且死板的叙事角度去探究人物的内心挣扎。黑白色调并不能抹去这场罪恶和人性不公的血色,也没有突出摄影的精妙。无法共感坠入地狱,可能是电影本色就是一种漫长的地狱折磨。Tired of this shit.
最后那一枪,其实已经开了,当然是以造物主的视角。导演本尊即是澳洲原住民出身,必然饱含着对于同族群苦难遭遇的炽热同情,但他放弃了“如泣如诉”,情绪的宣泄也很节制,至于这样做的理由,那便是——真相很简单,观者自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