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和莉兹
Ray & Liz,我的极品父母(港),屋檐下的记忆(台)
导演:理查德·比灵甘
主演:米歇尔·邦纳德,詹姆斯·伊莱斯,萨姆·吉斯,安德鲁·杰弗森-蒂尔尼,埃拉史密斯,托尼·威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酗酒颓父、痴肥恶母,以廉价相机拍摄的一张张私密家庭照片,绚烂色彩与模糊影像带来真实坦率的震撼。英国著名影像艺术家理查德·比灵甘将摄影集《雷的笑声》转化成电影首作,以十六毫米菲林重塑戴卓尔年代,劳动阶层一家窝居廉租屋的清贫岁月。蕾丝窗帘飘渺的昏黄回忆里,是乏人照料的三段成长经历;韶光在花卉墙纸上剥落,不曾褪色的是孤..详细 >
最可怕的不是生活的穷困,童年的不幸,是习惯了消极思考下循环往复的生活,影片的所有细节都透露着深深的无望。
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家庭影像其实是通过移动影像重建的 反而淡化了导演本人作为家庭一员的存在 留下的就是4:3画幅 和不时insert shot的动物和昆虫 几乎是放弃叙事结构的 开头花了三十分钟讲一件小事 后面就只有零星片段了一边纪实一边私人 挺考验观众。同时也提醒我就算在英国待了一年 对英国社会的底层依然那么陌生啊。
确实是极具摄影美感的电影,胶片感太足了,调色非常“摄影感”,每一帧都可以按下快门,来自于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和画面呈现的敏感度,值得学习参考摄影师拍电影的创作逻辑。水倒的很满,让人神经紧张,挺有意思的设计。鸡飞狗跳的平凡人生活点滴,是摄影师喜欢关注的主题,既像摄影也像电影,会下意识的想象比对定格的画面,相对感觉时间变化的很快。镜头的选择和普通电影有很大区别,感觉视域比较狭窄和限制。总之很有意思的体验。拼拼图的样子真的好美
瞬间被感受入微 摄影很有宁静穿透的魅力 又像搅拌颜料 像醇香的咖啡 独特的个人描述方式 色调仿佛能让人闻到木屑的气味 见到木屑随空飞舞 透过影像能感受到导演对生命 生活 自然的敬重
#SIFF2019 第14场@环球港海上明珠影城。蜗牛兔子和狗,柜子里的吐司与辣椒粉,组成了父母近乎缺席的、色调灰暗的童年记忆,很细腻动人。目前为止最超出预期的一部竟是处女作,数次被精巧的取景与叠印深深吸引,还想再看一遍。
2021-44 有着独特的距离感和疏离感,但还是不感冒
【3.5】
导演的自传作品,片名叫《我的父亲母亲、和我的弟弟杰森》更合适。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对好吃懒做,互相寄生的父母,导演的内心是平静平和的,他对生活依然感恩,尤其喜爱各种动物的弟弟杰森,可爱萌嫩,懂事乖巧,有幸被送去寄养家庭生活。
结果不重要了,他们也不重要了,画面太美,记忆的颜色
4.5星
中途停了好多次,画面真的太让人欲罢不能了,我们默默无闻,也可以诗意的栖居。
社会底层一家人, 生活习惯奇差, 抽烟酗酒, 还收集地铁站那些没有被吸完的烟头, 最终失去了小孩的抚养权. 恢复80年代穷苦家庭的样子看起来还挺新奇的(to me). 感觉全片那种看不到希望的混日子的气氛表现得很好.
三星半,失序底层家庭没有出路的生活状态,节奏缓慢,颇有摄影质感。
致郁
有点为了描写底层社会刻意拍很多令人不那么舒服的镜头的意思
4/10。
不要怨恨,因为无聊的生活是对愚蠢与懒惰的惩罚;也不要悔过,因为所有的失去都是由于贫乏的爱。
很考验人的一部电影,整体剧情没有一个明晰的主题,不断穿插着这个底层家庭的一些突兀画面,不断出现的人物和最后戛然而止的结束。这个家庭没有温馨和谐,酗酒的父亲,成日不断唠叨抱怨的母亲,没有牵挂的收养孩子,失踪几日碰到孩子,淡淡的一句:你去哪里了,警察在找你。继而推着载有小兔子的婴儿车继续遛弯儿。是该愤怒他们一天天行尸走肉般生活,还是无奈生活在底层阶级的如此这般。
是因为穷才导致这样的生活?还是因为惰性根本不愿意改变生活?父母造就了下一代也是如此,一代一代没有出路。除了经典构图和油画感的画面,叙事也没有太多重点,有点无趣。
画面还是蛮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