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算有趣,但是:1.“我做……都是为了你”、“我没能做……都是因为你”之类的言论虽然是事实但是说多了确实会让人心理上有负担,不过角色性格而已,人无完人,也不算槽点。
2.孙子即将演出才去取吉他心可真大,不过可能确实刚修好而且其他吉他不顺手还算可以理解,但是从电影中可以看出孙子是没搭上电车所以才晚了可以看出取吉他的地点并不近,话说日本没出租车嘛居然选择跑着去演出地点?
被车撞了还晕晕乎乎摇摇晃晃地赶到大概是打了鸡血吧。
3.其祖母看到他满脸鲜血甚至无力起身的时候居然第一句是吐槽孙子太笨明知道跑得慢还跑着过来,并且都没伸手扶一下,这……与人设和现实有点不符吧。
在音乐人决定退出演出时祖母坚定反对说要实现孙子的心愿,难道是担心孙子一命呜呼了所以要为其实现愿望以免其死不瞑目?
4.祖母在演出结束赶到医院时刚好遇到医生说血库符合孙子的血型不够用了,立刻表示可以抽干自己的血,好一个祖孙情深!
再然后就又与女儿一番真情告白,不管贵孙子了?
还巴巴等着用血呢!
更无语的是女儿斩钉截铁地说她的儿子她来救,虽然理解她是想让母亲过一次属于自己的生活,但直说就好了,何必多说这句强行煽情?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打算表演一波大变HRAB阴性血呢……总结,鸡汤味太浓。
从来不太爱看韩剧,总认为剧情太狗血,而且自已已经不甚年轻了。
但是周末心血来潮看了一部韩国电影《奇怪的她》。
电影讲述的是一位韩国妈妈末顺,含辛茹苦养大了孩子,培养他成为了一所公立大学的教授,最后却遭到儿媳的嫌弃。
老妈妈末顺70多岁了,儿子一直是她的骄傲,整天唠唠叨叨年轻时候的愿望,就是当电视台的歌星,一生的梦想百转千回,到老的时候仍憧憬不已。
但是生活中儿媳却以病为由,打算将她送进养老院终老。
想到等死,她落魄的走进了一家不知什么时候开的青春照相馆。
耀眼的闪光灯后,一瞬间奇迹发生了,她突然年轻了50岁,变成了20岁的小姑娘。
想起一生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她决定按照年轻时候的愿望,重新做一回自已。
青春不再,如果能够重来,我们应该怎样度过?
是任凭命运操劳一生,还是挥洒青春追逐梦想?
我想这就是电影告诉我们的主题思想。
get不到⋯⋯电影想表达什么?
女主年老时就尖酸刻薄,忽然年轻了就人人喜爱,这完全没逻辑好么,难道说电影想说明漂亮就可以任性无礼?
哦,看脸的世界电影一开头铺垫了很多姑娘年轻貌美就占优势的例子,我以为后面会出现反转,奶奶年纪大但比小姑娘好,然而没有,我看到的是她因为巧合年轻后确实创造了不同(然而女主光环太重,太玛丽苏),但是到片尾随着恢复年纪就完全无所作为了,所以不还是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占优势嘛,电影想表达年纪大就洗洗睡吧?
电影里奶奶为家付出了很多,年轻时没有机会追求自己梦想,但年纪老空闲后,显然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不去努力,我以为年轻了一次后她会重新鼓起勇气、燃气斗志以后继续唱歌,然而又没有,变老她又变回原状,奇妙的经历就像南柯一梦,什么也没留下。
所以我懂了,电影想表达,珍惜年轻,因为你老了就只能混吃等死。
那我想说,切~还没楼下广场舞大妈励志呢。
作为一个日影日剧迷(也很喜欢小林聪美),一直期待这是中日韩三个版本中最好的一个,看过后不能不说是最弱的一个,节奏不当、情绪掌控不到位、种种让人不能入戏。
日本人一直对音乐要求很高,剧中的音乐本身、多部的演唱都很弱,现在的选秀节目强手如云,多部这种水准怎可能引起大众和制片人注意。
1、尤其不喜欢多部的表演,作为一个核心人物,完全没有气场,输血前一场戏,被小林聪美演技碾压2、倍赏美津子过硬的轮廓本身就很邪恶,出演的老太太相比韩版国版一点都不可爱;3、配角的塑造都很弱,尤其是孙子,从头到尾都没看清他长什么样
奇怪的她 (2016)7.02016 / 日本 / 剧情 喜剧 爱情 奇幻 / 水田伸生 / 多部未华子 倍赏美津子先说关键词——温情!
这是为数不多的我不带偏见看完的小日本的电影。
我小时候,好像新中国忙着和全世界交好,其中也包括日本,所以那时候对于日本的文化也没有多少偏见,在我记忆中的有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和电视剧《血疑》、《排球女将》,都是不掺杂民族感情的好节目!
虽然那个时候的娱乐很少,电视有的看就不错了,更别说选择了,就这,我依然不太喜欢小日本的电视剧,觉得像老奶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认为小日本的节目就是嘚比嘚比嘚,没有同年代来自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底来的人》,以及后期的《神探亨特》,甚至不如港片《魔域桃源》、《射雕英雄传》这些好看!
然而现在看来,像《一一》、《饮食男女》、《三峡好人》、《活着》这样的剧情片才是真正的好电影!
本片虽然和这些电影不具可比性,但是总有它们的影子,而且又有轻喜剧风格,还有科幻和小人物逆袭的元素,在娱乐片当中就算得上出彩的了!
当然,据说本片是翻拍,而且中日韩都有相同的作品,反正别的我也没看过,就片论片,这样的轻喜剧,就像清澈的溪流潺潺而来,诉说着身边人的故事,温情且感动,没有大起大落,却温暖着所有的人!
至于演员,我都不认识,个人觉得表演最精彩的反而是女主的女儿,真切内敛,把中年女人的压力展示的淋漓尽致!
年轻的女主表演的沉稳不足,年老的女主又显得过于浮夸,好在是喜剧,不足道也!
推荐指数⭐⭐⭐
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太婆总和身边的一切较真,电影的开头,以这样的画面感呈现给观影者,总觉得未免有些枯燥乏味(第一次打开电影看到这样,让人感到有些吃惊,何况我并没有去了解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只是像个幼稚园的小朋友一样,傻乎乎的去看)但出于好奇心,在第二次,我还是去用心的去感受这部电影。
生命总是会出现转机,一次偶然离家的出走,一家偶然出现的照相馆,一份偶然冒出的好奇心,将老太太偶然的送回了20岁的她。
满满的不可思议,满满的激动(回想当初,由于自己的不懂事,年少轻狂,早早地就拉扯体弱多病的女儿),难得,总要为自己疯狂一次了!
面对对音乐的热爱,孙子的邀请,她开启了自己的人生旅途,找到了自己心仪的人,体验了一把重返20岁的别样之旅。
纵使,这样的日子并不久,但只要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感觉像是比别人多活了一辈子,至少自己觉得(虽然我不满20岁,但我想,我绝不会让自己在未来感到后悔)。
到头来,为了孙子,自己失去了挥霍的青春,但这也满足,“你比谁都会让我幸福”(这是最后在医院时,和女儿的对话),将即将逝去的青春,换来女儿对自己的理解和孙子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
影片中的音乐也是动人心弦,让人久久无法自拔,深受感触。
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婆婆正和自己的女儿看孙子的表演,而一年前的主唱已由20岁的自己换成真正年轻漂亮的姑娘时,想必内心总有一种想要冲上去,夺回话筒,来,最后感受一下激荡的青春。
但是,老婆婆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戴着心仪对象送的发卡一扭一扭的离开会场(我倒是希望,他能发现那个发卡,可并没有,他却在为手机中消失的可人儿疑惑),这就是有缘无分吧!
但如果他真的看到了,会不会引来一场“战争”呢?
也许会为了满足大家的欲望,而拍个续集呢?
当我们再次看到次郎时,老婆婆早已感受到次郎对他的一片痴情,而搭上他的摩托车走向未来……(虽然我并没有看韩版和中版的,但我并不觉得日版的有多差,相反的是,被多部未华子那清纯,甜美的脸蛋而吸引,被她独特的演技……)PS:没有多么透彻的见解,还望大家多多指点!
😊😊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在面临选择,是去外地还是留家里。
这部剧里我看到了付出,牺牲,把我看的很感动。
过去了很久,脑海里还是有这个画面,为家庭牺牲自我真的是对吗?
好在这个剧里女主是心甘情愿付出,看到女儿会开心的。
可是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妥协自己去照顾别人的情绪呢。。。。。。。。。。。。。。。。。。。。。。。。。。。。。。。。。。。。。。
很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这个版本不好,歌曲没有原版的好,作为这两个版本都看过的人来说,你们真的都看过么?
明显这个版本的歌曲要好很多啊,第一首歌一开口就有种震撼心灵的感觉,非常贴合制作人要求的。
第二首简直就是催泪神曲了,搭配上黑白回忆镜头,把我一个大男人都唱得眼泪止不住的掉,也可能是我本身就是独生子,加上有个女儿的缘故吧,这一段感触特别的深,歌曲的名字也很贴合,《伤心到无法忍受》,歌词也是亮点啊。
第三首不管曲风怎么样,歌词也是极度贴合主题,一看就知道是写给妈妈的。
剧情大方向和原版相同,一些细节的地方改动的很不错,尤其那段医院和女儿相拥对话,“你比谁都会让我幸福”把一个独自忍受一切把从小生重病女儿养大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
导演拍的真是太有感情了,剧里的几条感情线很清晰也前后呼应,母亲对被医生断定活不到成人的女儿的爱,次郎和主角的从小长大的感情,甚至那个次郎过敏的苹果,都透露出一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感情。
本部剧是一个值得你反复观看的温情剧,真的很棒。
一开始并不太喜欢老奶奶 行为举止感觉粗鲁一边炫耀着自己女儿的出色也一边不断向女儿说起因为你放弃了什么什么 但后来唱歌时浮现的 年轻时候的镜头 一个年轻的妈妈突然失去了丈夫女儿还在襁褓中就得出来洗瓶子 没有钱被人赶出住所 女儿想要东西却没有钱买 突然懂得了老奶奶的辛酸 都是年轻时候苦出来熬出来的现在的老奶奶其实奇怪的她我看过的有三版 感觉还是最初的韩版最好 但日本音乐也不错 另外单身妈妈抚养孩子片段都挺感动的
《奇怪的她》目前已知的版本有三个——韩版、国版和日版。
先知道的韩版,评价很高,但一直没能看到。
先看了国版,再看了日版,韩版还没看,暂不作评价,只记录看过的两版的观影感受。
故事梗概一致: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婆婆喜欢唱歌,某天在一个奇妙的照相馆照相,一下子变回二十岁的模样。
这之后,她因为歌声美,成为孙子组建的乐队的主唱,协助孙子实现音乐梦想。
这期间遇见欣赏她的音乐伯乐,两人相爱。
不料,孙子遭遇意外,急需输血,而她将血输出的话会变老。
她最终用自己的血救活孙子。
当故事梗概一致,考验的主要是演员的演技和细节的处理了。
演员阵容上,两版都算是明星阵容。
国版:奶奶——杨子姗、孙子——鹿晗、奶奶的爱慕者——王德顺、音乐伯乐——陈柏霖。
日版:奶奶——多部未华子、女儿——小林聪美、外孙——北村匠海、奶奶的爱慕者——志贺光太郎、音乐伯乐——要润。
(演员方面,国版的老年奶奶扮演者是归亚蕾,儿子和儿媳的扮演者虽然叫不上名字,但都非常熟悉,在多部剧中见过他们,演技赞;日版的演员除了多部未华子和小林聪美,其他人只觉得眼熟,也叫不上名字,演技同样在线。
)相比之下,两版影片演员演技平分秋色,不多做比较。
想提一点,演员说台词时,国版的因为语言熟悉更容易听出瑕疵或是说表达方面更容易听出是否流畅自然,这里想提一点:在帮助陈柏霖克服怕黑时,个人感觉杨子姗表达的不够流畅,有种念台词的感觉。
(其实还有几处,只是片段记不清了…)这里提一下主角的背景设置。
国版的主角生活在一个五口之家——奶奶、儿子、儿媳、孙子、孙女。
因奶奶经常唠叨,抱怨儿媳办事不好导致儿媳精神压力极大,最终生病住院。
家人商议将奶奶送去养老院,奶奶知道这个事情后很伤心,但还是和家人聚餐。
回来的路上,遇见奇妙的照相馆,从而照相,重返二十岁。
日版的主角生活在三口之家——奶奶、女儿、外孙。
奶奶经常念叨为了女儿自己操碎了心,为女儿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无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次,奶奶再次念叨,女儿反驳她,让她去追求自己喜欢的,而自己和儿子没有她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这两版的场景熟悉吗?
国版的,对于我而言非常熟悉,我奶奶和妈妈是她们现实版的呈现,这也是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决定下次拉上我奶奶和妈妈一起看的一个原因。
同时,还涉及到养老院,算是对现实的一个呈现。
其中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祖孙三代吃完饭,奶奶想一个人静静,没有搭载儿子的车回家。
说再见时,儿子面对母亲挥手再见,孙女盯着手机,一只手挥出随意的摆手动作,这种情形应该在很多年轻人身上有所体现吧。
与我而言,最大的观影感受是好好爱惜自己、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
日版的,将自己的不好转嫁到他人身上,试图用自己去封锁他人,这一点经常出现在父母对孩子上“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要……”看完日版,最大的感受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个人观感:日版比国版好在细节处理和音乐。
细节处理:国版有一个点,我一直疑惑不解。
助理问音乐伯乐能否给自己一个参考标准时,音乐伯乐说“他可能老了,或是已经死了”,这个“他”指的是谁,一直没有答案。
另一点,奶奶恢复原样后,音乐伯乐怎么办,两人是否还有交集,这个也没有结尾。
同时,孙子爱上年轻的奶奶,当年轻的奶奶突然不见,孙子会有怎样的反应,看日版时,好几个疑惑的点都有了解,而在情节的前后呈现上也很赞,有很多伏笔哦!
当女儿很累时,奶奶飞快地跑过去帮女儿按背。
以为只是体现母亲对女儿的关心,看到后半部分知晓女儿曾被断言活不到成年,奶奶为了救女儿学习穴位按摩,按后背就是其中一种按摩方法。
这些女儿一直不知道,以为只是习惯性动作,从不知道这背后的深意。
当奶奶来到照相馆时,在橱窗里看到奥黛丽·赫本的照片,在和老板交谈时聊到《罗马假日》,我以为只是想借《罗马假日》怀旧。
不料,在爱慕者劝她考虑清楚,不要毁掉自己一直期望的生活时,她说“在罗马陷入爱情的公主也想通了那不过是人生的假期,我的假期也结束了”。
作为对变年轻的这段经历的告别,很赞~奶奶离家时,女儿对她说“去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你,我们也会过的很好”。
一次她被爱慕者的女儿赶出家门,来到自己家门口时,看到女儿和外孙愉快的生活场景,我想奶奶的心情一定很失落——没有她,他们确实也可以过的很好。
奶奶探望爱慕者时带着苹果,爱慕者的追求者也为爱慕者送去苹果派。
很好奇苹果的含义,看到后面明白爱慕者一直对奶奶心怀感激是因为奶奶在他饿极了时给了他一个大苹果,虽然苹果是偷的。
日版中,外孙对奶奶也有爱慕之情。
从最初的合作组乐队,到相处中生出爱慕,再到发生争执,外孙对奶奶的感情一点点增,但止于爱慕。
当奶奶作出年老时对外孙经常做的动作,说出同样的话时,爱慕之情熄灭,转而生出疑问。
最后,当外孙受伤跑回到音乐节现场时,奶奶心疼又好气地说“你真笨,明明跑不快,还要跑着来”,外孙反问“你为什么知道我跑不快”。
这之后,便是奶奶给外孙输血,两人之间再无交代,但接下来的情形能够想象出来——向外孙说明实情,在经历过两次疑问后,外孙能顺畅地从心理上接受事实。
此外,女儿对奶奶的认知和认识也顺畅进行。
女儿并不了解奶奶,在寻找奶奶时,她拜访了奶奶的“死对头”,从她那里了解了很多奶奶之前的事情,得知奶奶的艰辛和操劳,对奶奶的认识逐步加深。
有一次回家,她好像看到奶奶像往常一样准备饭菜,满心欢喜,打开灯后发现只是自己的错觉,怅然若失。
一次,年轻的奶奶和女儿聊天,彼此说着心里的话,奶奶才知道女儿已经不再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了。
之后,女儿去翻看奶奶的旧照片,从而确认奶奶变年轻的事实。
看到奶奶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女儿在奶奶要向外孙输血时对她说“希望你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外孙乐队的主唱选择离去,由奶奶担任主唱的新乐队出现在电视上唱歌时,女孩儿怔住了。
这首歌是首励志歌,之后女孩儿重新回到乐队,接替奶奶离开后空缺的主唱位置,和爱音乐的伙伴们进行音乐征程。
日版最令人惊赞的一点是奶奶和音乐伯乐的感情处理。
音乐伯乐对奶奶由最初的欣赏到渐渐生出爱意,之后拍照、送发夹,感情渐渐深厚。
奶奶已经作出决定——给外孙输血,变回七十多岁的样子,当看到来到医院的音乐伯乐,她转身走进输血室。
奶奶和女儿看外孙排练时,再次遇见音乐伯乐,奶奶心慌爱恋不舍,她走出演播厅。
而此时记者问音乐伯乐奇怪的她(外孙组的乐队的名字)前主唱的消息,音乐伯乐拿出手机,想给记者看奶奶的照片,却发现每张照片上的奶奶都消失了。
这时,奶奶走出演播厅,背向镜头,她的头发上别着音乐伯乐送她的发夹。
音乐方面,国版出现了邓丽君的歌,日版的歌曲不了解但很好听。
虽然不了解,但是个人觉得日版的音乐制作比国版好很多。
日版,主要唱了四首歌——奶奶刚加入乐队时一首欢快的歌;乐队在电视台演唱时,一首励志歌;音乐节上的两首歌——一首是奇怪的她唱的,一首是另一只乐队唱的。
四首歌欢快、励志,贴合影片主题。
音乐节上,奇怪的她唱的那首歌欢快明朗激情,个人感觉比国版好。
国版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很多细小的点也蛮有趣的,《还珠格格》的穿插也蛮好玩儿。
只希望国版能继续努力,把故事捋得更顺,细节更扎实。
嗯,还是想和家人一起看一下国版的《奇怪的她》——《重返20岁》。
比中国版差多了
其实这部多国竞赛片最有趣的点应该是老婆婆和老公公他们年轻时代的背景故事,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想想就够劲爆的,可惜志不在此,其他来讲都是成套剧情,换个地儿就是了。
完美地融合了原版的精华和日式喜剧片的浮夸元素,不习惯看日本片的人或许会吃不消,但从日影角度来说这个改编很成功。把母子关系改成母女,也是因为日本很少有婆婆和儿媳同住一个屋檐下这种国情吧。
小林聪美太有味道,同一个故事三版日本最差
珠玉在前
女主好嫩。妆扮好看。轻松休闲不煽情。
再美好的东西可惜都会变老。
前几天病卧无聊,看了这部电影,冲着小林聪美去的,还不错,虽然有点单薄,有的地方都落泪了。。。话说人一病就有点脆弱,哪怕仅仅是感冒发烧。。。
还是比较喜欢韩版的吧!
三个版本奇怪的她都很喜欢,太戳了~呜
三版中最难看的
再好看的故事翻拍几遍也腻歪了,何况时间还这么接近...6.0
韩中日,韩国原版最强。中日版也各有本土化。花开三朵,也算奇景。
多部太可爱了,怎么可以这么元气满满!
这一版翻拍进行了细致改编,真的是懂得的人自然能明白其中的好。女主选生为平成代却自带昭和感的多部妹子来演真的是太合适也太可爱了!题外话,请问暴雪爸爸小DVA的复古造型是从女主第二套复古装扮这里参考的吗?日剧常见的老人家爱随身带糖的小细节也有了!剧情里情感冲突从亲子改编为母女我认为是一种凝练的创作,突出了对女性主义的人文关怀,最后母女和解升华了这种纤细的情感,也和影片所选的昭和曲目意境相嵌套,真的非常精妙。周平的彩蛋也很棒!要润和多部的对手戏磁场效果也好。只可惜想要交代的细节太多,反而有的地方显得累赘,如果拍成剧集,我想会更受欢迎!
感觉还不如中版翻拍,最好的还是韩国原版。
开头还不错
一个版本我竟然看了三遍,也是太有空了……三版各异其趣,看得并不乏味,复古味好看!
剧本有点小改动外大致一样,日式元素融入的还不错,原版大获成功的一半功劳要归功于ost和沈恩京的歌声,多部未华子的歌声真的还是算了吧,而且这版里连歌曲本身都没有打动人的感觉。演员里也只有小林聪美在戏。比起中国版怎么样?对不起,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多部演得很自然,一点儿也没有年轻女孩扮老的做作感。细节改得非常有日本特色,除了歌一般其他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