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结局被改变了,三个人没有成为名人,那么就不会有之前Cassie来拜访Ray这个名人的事情发生,也就没有editor Millie前来追杀三个人的事情发生,可能也就没有三个人穿越的事情发生,那么整个故事就要被重写,何来最后Cassie最后来找这三个人一起穿越?
这三个人的穿越记忆又从何而来?
看了大家有关平行宇宙的解释,我还是有很多的疑惑,我感觉这个理论只能用来解释无法解释的时间穿越悖论而已1、既然是平行宇宙,你怎么能知道是否有宇宙ABC?
你穿越到底到了宇宙A,还是宇宙B,还是宇宙C?
2、如果穿越时可控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创造无数个平行宇宙:M同学在宇宙A中穿越把过去的自己杀死,按祖父悖论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有了平行宇宙论,这个事情是可以发生的,因为M创造了新的平行宇宙B,然后2秒钟后,M又回到了1秒前的平行宇宙B,把自己杀死了,按照平行宇宙理论,M会又创造了新的平行宇宙C……于是,无数个平行宇宙就是这么形成的。
"Dear Hollywood, please stop makingso many crappy movies.“亲爱的好莱坞,请别制造这么多垃圾电影."Here are a few tips to help you out.“以下是一些忠告,可以帮你们的忙."One: story is king.Always has been, always will be."“第一:剧本才是王道.过去一直是,将来也永远是.——这些就是全部内容,在转着弯地骂好莱坞呢。
关于三部科幻电影《District 9》《2012》《FAQs about Time Travel》。
先说第九区,这部是最早看的,感觉满黑暗。
外星人“大虾”们住贫民窟,恐惧和歧视,地球原住民们通过流血冲突和游行示威要把他们轰到集中营里去。
主人公,一个温顺胆怯的公务员,因为承担了指挥移居的任务而广为人知,更因为感染了外星病毒发生变异、能操纵外星人的武器而被当作实验品。
冷酷的政府和被蒙蔽的人民,逃亡,与外星人合作,牺牲自我。
他想回家的声音如此弱小,他的牺牲最终也无足轻重,人们渐渐遗忘这个“叛徒”,剩下的外星人继续悲惨的生活。
影片里人类对外星人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人类之间的冲突倾轧的再现,极其荒谬的事实却用非常现实的新闻报道形式呈现,主人公的身体发生变异的同时思想也在转变,人对自我的恐惧和对社会价值的不认同以外在的形式表达出来,大量的暴力镜头让我一度放弃了看下去,姑且作为导演传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吧。
《2012》众说纷纭,有人因为那句“方舟只有中国才能造出来”而自豪,不过我倒觉得这不过是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另一种展现。
方舟造出来是给谁用的?
各国元首,社会精英,能买得起10亿欧元船票的人,而中国的巨富比例有多少?
开船前不忘把建筑工人赶下去,那些建筑工人知道自己造的不是水坝也想不到这是干什么用的吧。
还有,姑且不谈typical American的个人英雄主义,那些元首们在最后时刻真的会放弃自己的安全让其他人上船么?
既然已经牺牲了那么多人,他们还在乎舱外这些么?
在见过了无数个城市瞬间毁灭,无数人瞬间化为灰烬,平时坚信的一切完全崩塌。
恐怕创伤应激反应的作用不是我们可以以平常心推测的。
物种存续的根本原因就是求生的本能,动物会按照本能行事,丧失镇定和理智的人呢?
《FAQs about Time Travel》就轻松多了。
故事始终围绕一家小酒吧展开,三位潦倒落魄的”imagineer” 偶遇来自未来的美女,又在厕所里进行了无数次时间旅行,没有高深的原理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没有特效和精彩的打斗,却有英国佬独特的幽默和自嘲。
三个人经历了被膜拜和被追杀的大起大落的心境,终于回到平凡的日子。
然而结尾又卖了个关子。
峰回路转,总有让你意想不到之处。
适合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看,感觉奇迹会发生在你身边看似苍白平庸乏味无聊的生活细节里。
也许你拐进下一条小巷,巷的尽头就是另一种人生。
看科幻电影的意义是什么呢?
如果放弃沉重的思想和警示,抛开对现实的反思和人文关怀,就是给生活增加一种色彩吧。
真正身临其境,短暂地生活在别处。
而电影结束时,我们回到现实世界。
从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看,从放映的范围和电影本身的影响力来看,甚至从观众数量来看,《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和《2012》都绝对不在一个级别。
两者之间就刚刚说的这几个问题比较的话,就像是让一只刚出生的小猫和非洲野牛比体重一样不靠谱。
但如果是让两者比较一下创意和诚意的话,那么这个比喻就可以反过来比了。
我近期算是看了三部科幻电影:《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2012》和《暴力13区2》,第一部片子算是最大的惊喜和收获,另外两部呢,我会另外找时间讽刺它们的。
《热门问题》虽然是部小成本制作的独立电影(甚至在制作方面都有些接近DV自拍电影的档次),但却很有早期昆廷·塔仑蒂诺的范儿。
另外本片的英国血统也让它有了点儿《银河系漫游指南》那种无厘头却有逻辑地瞎扯迷人气质。
谁知道呢,情景美剧看多了的我实在是爱死了这种风格,更爱死了片中人物的气质:可爱的科幻宅男们在谈话中和毫无动作的各个场景里“拯救”着世界,一心想要成为名作家的儿童乐园打工仔大声嚷着“剧本才是王道!
”,而本片同样奉献了一个精彩且精致的剧本。
这句话算是也击中了我的心,虽然我在被《2012》里各式各样的“灭绝”特效轰炸后也会眨眨眼想想这的确算是灾难科幻片的极致,但打心眼里我还是觉得《2012》是部烂片,谢天谢地,《热门问题》帮我说出了原因:“剧本才是王道!
”刚刚说过《热门问题》有着精致的剧本,这是经典时间旅行题材的电影成功的必需品。
想想《回到未来》系列为什么成功,如果没有那些未来的“自己”竭力避免撞见现在的“自己”的桥段,那么这可能只会是个普通的动作片。
《蝴蝶效应》做得还不错,最糗的就是那部回到恐龙时代的“雷什么东东”,那部片烂得连名字都记不住。
讨论时间旅行里的“外祖交悖论”、“混沌理论”等设定对于喜欢演绎法并创作出福尔摩斯的英国人来说,完全就是酒吧里的消遣活动。
没准本片最初也是主创哥几个这么吹出来的,后来不断地完善剧本,最终让BBC和HBO产生了兴趣,砰!
这部片子也就诞生了。
写到这儿,我终于挖到我的思路了。
我欣赏的并不完全是这部影片,我欣赏的,更是创作出这部电影的人们。
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平常的普通人,可能有一些创意十足的想法,但却坚持努力,最终呢,这些“想法”成为了“现实”。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至少我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所以当年看《骄阳似我》时,我为了片中的威尔激动,其实是为了刚刚出道的马特·达蒙的剧本激动;几年前看《僵尸肖恩》时,我同样是为了刚刚出道的主创佩吉激动,今天看《热门问题》时,我一样也为了这些充满创意的年轻人们激动。
这也再次提醒了我们,精彩的科幻片不需要炸楼翻船才能留出观众的视线,靠精彩的台词和精致的剧本也可以。
在《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之后,这部有相似名字的电影进入了视线,仿佛是要给前者作注解似的。
其实这是一部英国喜剧,以时间旅行来作为笑料,来讽刺时间旅行是多么的不靠谱。
本片倒没有像《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一样一句话搪塞掉所有逻辑问题,而是做了一些逻辑演绎,但终归还是把各种悖论归结于平行宇宙,简单而省事。
既然有无数个平行宇宙,三个呆瓜主角随便怎么穿越到什么样的地方都是很容易解释的了。
事实上斯蒂芬·霍金同志已经说过:“以目前的理论而言,时间旅行到过去是无法成立的。
”让我们来看看以时间旅行为载体本片都演了些什么。
三个热衷时间旅行话题的nerd,默默无闻。
在一个破败的小酒馆,他们偶然闯入了时空隧道,这个隧道是就管肮脏的厕所。
三个nerd穿梭到未来,发现他们被人膜拜,他们当年的傻样被供奉的形如《最后的晚餐》一般,起因是他们不知所谓胡写的一张纸条。
这种愚蠢的膜拜最终毁灭的世界,紧接着又有奇怪的专门穿越时空追杀名人的“Editor”来追杀他们,在身后名和小命的选择面前,他们居然还内部分裂……虽然有时间旅行的外衣,但这一切内容都是典型的英国喜剧的桥段。
只是这一次它的揶揄对象是“时间旅行”。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首先这部电影不长,但是很搞笑。
这是一部英国和美国合拍了的专属于“nerd”的科幻电影。
里面有各种段子如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的区别、时间领主、终结者等,调侃乔治卢卡斯和星战,这些都能让懂的人才能真正的会心一笑。
电影内容正如电影题目所写,是关时间旅行的故事。
我个人觉得里面提到的漫游手册可能是致敬银河系漫游指南。
三个主角在世人眼中都是失败的loser整天有着不切实际的想法,愤世嫉俗,但他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或者说得到别人的关注。
就像在故事的开头RAY因为沉迷于科幻世界却在工作的游乐场吓哭了小孩而被辞退。
就这样三个在别人眼中的失败分子却在今晚经历了一意想不到的时间穿越之旅。
回想我最近看的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穿越鼻烟壶和质幻旅程,发现在穿越未来的故事里,未来反而往往都不是什么好结局,都是因为一次穿越引发的血案,但是大家最后都还是回到了正轨。
这告诉我们不要随便穿越(并没有)。
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为我们献上与美式不同的英式幽默,充满调侃和讽刺。
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一定是谙熟于各种科幻名词和电影,虽然电影里穿插着各种插叙而且看起来十分小成本,但是凭借台词和演员(男主角RAY的演员是在IT狂人里演RORY的演员,这部电视剧也十分的搞笑,不乏英国人的自黑精神)的演技足以带给我们十分愉快的观影体验。
在电影中借三个人之口嘲讽了好莱坞,但是我觉得这同样可以用在现在的我国国产电影上,国产科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是一部十分具有娱乐性的电影,把英式的黑色幽默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nerd(我认为是褒义)”的人,或者对这个圈子有一定了解的人一定能在其中找到属于你的乐趣。
世界末日那段,出现了一个大蚂蚁,想了很久,找到一个解释:当他们在酒吧喝酒时,时间旅行没有开始,有一支蚂蚁爬到某人手臂上,给了个特写。
而三人经时间旅行到了世界末日时,有一巨无霸蚂蚁横行,估计世界是被这些怪物破坏的,而蚂蚁怎样来的呢?
片中一人说:“每次时间旅行体重都会增加20公斤”,显然,那个变老头的人,在时间旅行过程中,蚂蚁一直在他手臂上,后来因为旅行次数太多,蚂蚁变大了,而他没有变大的原因是,他在时间旅行中“倒流”的次数也相当,从而回到了他刚进去时的后一秒。
另两个人刚要进去,他就完成制造“大蚂蚁”的过程,从男厕所出来。
时间只不过是基本粒子运动的过程,时间机器就是保持穿越者的一切不变而使外界的基本粒子逆向运动的机器(比如片中的厕所),就好像把电脑系统按时间做n个ghost镜像,想要回到某一时刻恢复一下就可以了,只不过整个世界所需的数据和能量实在太大了,远不是电脑硬盘那点儿空间和12V供电可以做到的看完电影还以为好莱坞怎么一下变聪明了,不用大场面也能拍出上佳的科幻电影了,结果一看是约翰牛干的,我爱多元世界,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是否能从中借鉴点儿什么呢?
以下内容为2009年12月6日添加我们都能理解三维空间,毕竟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平行空间理论是增加了时间维度,时间根本就是人类定义的,对于这个宇宙来说并不存在,也许所有关于时间的命题都是错误的。
一切起源于一个点,然后一次大爆炸宇宙诞生,这个宇宙仍然在扩散,如果说第4维是速度的话,如果速度够快是否能追上宇宙的边缘,相对来说是否也就追上了时间呢?
这个宇宙最快的速度是光速,相对论说速度越快时间越慢,是否意味着追上了过去?
如果超越了光速,就会脱离这个宇宙吗?
哦其实我说的是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Time Travel, BBC拍摄的一部小成本科幻电影。
非常不错,让我想起了同样是小成本科幻电影的The Man From Earth。
不同的是,The Man From Earth是用一个很小的制作成本展现了一个很大的SF idea,而FAQ About Time Travel则是用一个很小的制作成本展现了一个很大的SF scene。
这部电影要说的不是一些多么惊人的狂想,而是时间旅行中各种错综复杂的时间线和悖论,这两点也是涉及时间旅行的电影非常容易出现漏洞的地方。
相较于Back to the Future三部曲在时间线上的完美,FAQ About Time Travel用一个80分钟出头的时间长度向我们展现了时间旅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需要避免的问题,当然也有一个相当完善的时间线,能够看出来编剧在这个方面是下了一些功夫的。
可以说,如果想要用一个较短的时间对时间旅行的相关知识进行入门的话,本片是一个相当棒的教程。
虽然说在改变过去究竟是会抹去已经存在的现实还是产生平行宇宙的问题上,人们因为没有实际的经历(废话……目前也不太可能有人有吧……)而始终争论不休,但这毕竟是个细枝末节的问题,这部电影也没必要给我们一个确定的答案。
另外在片中也能看出很多英国人独特的性格,诸如掩藏得很深的冷幽默和讽刺(给人的感觉很像Shaun the Dead和Hot Fuzz)以及对美国人的鄙视(反派mm是美国人……),包括三个男猪脚争名夺利吵闹不断,有着非常明显的属于英国标签。
最后结局蹦出来的两个Pete把我彻底乐翻了!
至于某人和某人之间的爱情,真的让我感觉很像Time Traveler's Wife……“离上次见你过了多久?
”“又一次六个月。
”……向喜欢科幻的推荐一下,如果你看科幻只是为了看场面和特效那就算了……
第一幕ray身穿铠甲,手持一柄枪,表情严肃,语气冷酷。
it狂人里的roy会这么酷?
不应该啊!果然,镜头一转,他吓哭了一群小孩子。
指挥若定的舰长原来只是个在儿童乐园星际之旅项目的小兼职。
这个转折很英式。
中间三个可爱的looser抠字眼争风吃醋很好玩。
结尾回到起点。
他们的纸条被浸湿,不会被发现,不会成为穿越时空的偶像,也不会被时间编辑追杀。
刚才经历的一切似黄粱一梦,所有的惊险奇遇与流芳百世成为只能追忆不能复制的过去,现在、将来,他们会永远普通平庸下去。
他们在深夜的街头走着,庆幸中带点怅然若失。
感觉在这里结束电影的话会更好,更有余味。
最后的反转,给了三人挑战的机会,他们或许还能拯救世界呢,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太美式了。
不过,那有什么所谓,这本来就是个电影,而且是个搞笑的科幻片,给三个呆萌的looser一次机会,也让我们继续做梦,也挺好。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不酷但最萌的科幻片了,很好玩,没有一个大场面,也没什么特效,剧本简直666,真是经济实惠一本万利。
勇敢的少年啊~快去穿越时间~~~~
以前看过的特别搞笑的英式幽默小成本科幻喜剧。
堪比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借用或者说偷用了几个科学名词的闹剧而已,跟Star Trek、Lost相比差远了
没啥新意,笑料也不好笑。看之前还很期待来着……
实在是......太无聊了......
同类型电影,看出和好莱坞的差距了(虽然电影里大有调侃这一点……)搞笑……都是英式幽默,所以无所谓的搞笑了……
Anna Faris饰演未来专业修改时间的女"专家",对儿童进行3D演讲教育在其他星球物种进化出大拇指和脊椎之前干掉他们,开始用自信的语气去谈论事情容易得到提拔,无脑版蝴蝶效应穿越时空
宅男们一次次地穿越,不断地遇到自己……
IT Crowd里的geek撞上Dr.who的世界,利用时间旅行的漏洞拯救了自己,故事终结在前景不妙的平行宇宙... 通过实践证明时间旅行确实是漏洞百出的学问....及其操作的不靠谱性...以此向经典的时空科幻小说微笑致敬....
officially i can't comment, but unofficially, it's TERRIFIC!!
挺搞
发生在24分05秒…当打出这个字幕的时候,我内牛满面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强悍的翻译了
还是自己期望值拉太高了,是我喜欢的nerds电影。但真的过于普通,略有闪光,不过这种闪光放在UK里来看不算啥。
像英国傻佬做出的事。
多好一题材啊。。。给糟蹋了,哪怕是打着英国片的幌子也不能这么纯粹的B级化呀。。。好吧,大体没啥bug,里面还算有几个在无数陈谷子烂芝麻里面还能掸掸灰的点子——要是觉得这片子纯粹是给sf迷自娱自乐只需要致敬的话那就是两外一种意境了,不过让俺比较失望。
面对这么高的评价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
看完Doctor who再看这样的觉得不够爽。
lousy
有个很好玩的地方就是,英国人啊,还是时时刻刻想着恶搞下美国人——“为什么时间旅行的人都是美国人啊”,这两个国家的人,真是的。那个错落的让我很丈二和尚,不过还是看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