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镜头由群山转到窗内,黄毛女宋宣美在笔记本上乱画些什么东西,然后看了看手机,不想接这个电话。
金敏喜找到了她的屋子,拿出一件知名设计师设计的风衣送给宋宣美,表示本来给自己买的,发现太大了。
宋宣美确实显得有些胖。
金敏喜又说,色调跟你肤色很搭,宋宣美脸确实有些暗黄。
第二幕,金敏喜半躺在沙发,说你外面这山不错。
宋宣美坐板凳,说仁王山。
宋宣美说,像画一样,雨后的仁王山,画家叫什么来着,苦思冥想。
金敏喜说,郑善。
宋宣美说,我现在记性好差。
金敏喜说,你知道鱼油吗,吃这个对记忆有好处。
宋宣美说,吃了,不管用。
第三幕,宋宣美要表现一下自己还不错。
讲了个段子,说自己排舞,懂艺术,所以租房子时房东给便宜了十万。
宋宣美也有正规职业,攒钱快有一百万了。
附近有个酒吧也不错,都是艺术家在里面喝。
金敏喜打断说,好像有烧焦的味道。
第四幕,两人对坐,像是在吃意大利面,还整了点小酒。
金敏喜说,啊,我老公,我们五年没分开过,形影不离。
每天都能感受到爱,被爱。
宋宣美说,好男人本来就少,在韩国,万里挑一。
金敏喜说,每个人都有归宿。
宋宣美听了很不爽。
第五幕,宋宣美强行万里挑一,讲一个在酒吧遇到的好男人,跟老婆分居了,是自己楼上邻居。
宋宣美接下来提高聊天门槛,开始讲专业问题,什么自己在编舞,好男人想帮她做舞台设计。
金敏喜开始常规犯贱,说她也想编舞,她兴趣广泛,但不专一。
这个接话只能回到聊金敏喜的职业上了,金敏喜开花店,她抱怨说生意不好。
宋宣美说,反正你也不靠自己养活。
第六幕,瞬间切换成抖音的竖屏镜头,两侧是无效的白墙棕门,人物在中央。
随着young poet来敲门,没动静,下台阶打算抽烟,镜头往后退两步。
宋善美开门,蹬脚穿鞋,poet转身上台阶,镜头往前进两步,回到开始时的远景。
宋宣美说,有病吧你,老跟着我。
poet说,我正好散步出来,你不接我电话啊。
宋宣美说,你跟踪狂?
poet说,进去谈谈?
一个推拉,左上角宋宣美双手抱胸前,右下角poet侧头靠墙一个后脑勺。
宋宣美说,tell me why,你没搞清状况吧。
哦你很冷,屋里暖,不错哟。
你猜怎么着,想都别想。
poet这时候不能侧头靠墙了,他摇摇头,立正,上半身略微前倾,别这样羞辱我,我也是人啊。
我天天想你,你要负责啊。
宋宣美听的时候侧身,屁股被白墙挡住,身体只有一半还在镜头里。
说话的时候人再转回来,正面poet,继续羞辱。
poet说,你接着骂,我不反驳,大声骂,羞辱我吧,我做错了什么!
宋宣美说,爬吧,变态。
poet说,别羞辱我啦!
第七幕,金敏喜视角,监控摄像里,poet在左下角,宋宣美一个黄毛后脑勺在右上。
推拉,镜头给金敏喜专注的脸,金敏喜往后一弹,站在门侧,开电子门锁的声音,宋宣美回来,到餐桌坐下,金敏喜撑桌站。
金敏喜要是抢先坐回去,装没在看,会显得生分且虚伪,而且也等于鼓励宋宣美啰哩啰嗦再讲一遍门外情况,鼓励她虚构。
所以金敏喜这样行动是得体的。
宋宣美解释说,一个26岁的诗人,死缠烂打。
金敏喜尖叫,太小了吧,你们发生了什么。
宋宣美说,睡了一次。
宋宣美表示,主要担心一个情况,跟poet也是在酒吧认识的,怕poet跟楼上的好男人聊上。
金敏喜有点惊,听着听着双手抱胸前,表情也有点荡漾,应该是羡慕了。
嘴上还是说,姐,会好哒,会没事哒。
宋宣美去洗脸,人一离开镜头,金敏喜迅速开窗头探出去。
这面窗户外面不是山,是楼房树木,下面应该是街道,金敏喜应该在看poet。
第八幕,果不其然,镜头给到poet的背影,走在孤独的街道。
第九幕,有零星树叶滴水的声音,显然下过一场雨,但感觉雨已经停了。
金敏喜左右看看,打起一把黑色大伞,在伞下拥抱宋宣美,和她告别。
第十幕,金敏喜的背影,走在孤独的街道。
打着把伞,根本就没下雨,地面也根本没积水。
没有人能抗拒洪常秀在《逃走的女人》里美妙而冷冽的讽刺。
《逃走的女人》海报他用这种方式将所有的丈夫、情人和情场老手都赶到了边缘,或者更确切来说,将他们都隔离在了门外的楼梯间。
洪常秀凭借《逃走的女人》获得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男人们虽然没能在这场姐妹情深的大戏中现形,女人们也终于可以不必生活在男人们的凝视之下,但他们依然构成了一道奇特的宛如幽灵的风景线,并且时不时地在影片中闪现(背影或是暗中躲藏,门前或者远远的身影,抑或是,远行的丈夫)。
《逃走的女人》剧照虽然洪常秀的电影越来越有其局限性,越来越女性化——他眼中从此只有他的缪斯女神、他的女伴——光芒四射的金敏喜,
《逃走的女人》中饰演感喜的金敏喜但洪式经典主题——男人的意志不坚和懦弱——并没有完全从影片中消失:这该死的男性气质仍在那儿骚动,但是以一种有些怪诞的抽象的方式呈现出来(片头的农场里可怕的公鸡、虽不在场却明晃晃在那儿打扰女主和她朋友聊天的前夫),
《逃走的女人》剧照它被封锁在一个新世界的门外,确保了两个永远不可调和的世界的决裂——男人的世界和女人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中,那个令洪常秀的女演员们不断被灼伤的情感小剧场终于被悬置了。
《逃走的女人》剧照自从《独自在夜晚的海边》(2017)中女主彻底的逃离开始,洪常秀的电影中就弥漫着一种新的忧郁——一种压得人无法喘息的忧郁——它源于对离别、抽离和遗忘的沉迷。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剧照然而这种无声的忧郁虽然让人陷入一种符合韩国国民性的追思情绪和一种难以名状的丧失感里(韩国人称之为hàn),却丝毫不意味着一种死寂又肃穆的疏离感,也不意味着洪常秀步入迟暮之年的心声。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剧照相反,它为洪常秀开启了一种新的抒情形式,越来越克制、越来越低声呢喃,却也越来越动人心弦,导演正是透过这种震撼人心的脆弱感来讲述自己最新的故事。
他的影片中这种关于隐退和谨慎的追寻(《草叶集》(2018)里咖啡馆中美若芭蕾的静置,以及《江边旅馆》(2018)中苍茫的白色或是消逝的地平线)
《草叶集》剧照与其说是一种间离或是升华,不如说是一种回归自我,一种来自深处的絮语和一种对于作品本身的深挖。
《江边旅馆》剧照《江边旅馆》中,年迈诗人的衰亡和两个闺蜜之间的故事里蕴含着两股力量,这力量不停地将一个关于迟暮的故事推进成一首涌动着无限生命力的轻盈暮曲。
《江边旅馆》剧照影片中最美好的理念之一,便是旅馆周围一片雪景,既提醒着我们即便是在这样的一场逃逸中,洪常秀的电影中也从不缺乏生命力(比如《草叶集》中肆意蔓延的背景植物或是《逃走的女人》里的那片大海),与此同时,又象征着一种暂时的搁浅。
《草叶集》剧照《江边旅馆》中两位女友消失在白雪皑皑的地平线上,让人想起洪常秀影片中的一个标志性镜头——《处女心经》(2000)中,首尔空荡荡的大公园里,人影消失在冰天雪地的地平线上,绚烂的开头(导演最初作品中宏大壮观的形式)
《处女心经》剧照和尾声的暮光(一种近乎虚无的结构和不时的幽灵般的闪现)营造出一种高度的美学冷淡,
《处女心经》剧照作品中关于结束、逃逸、衰老和青春的描绘,使其在周而复始和明显的断裂之后完成了自己的延续性。
《逃走的女人》完全围绕着金敏喜所饰角色一一拜访的女人们展开,那些女人是强大的,同时又是边缘的,这标志着洪尚秀电影轨迹中一个坚决又自然的转变。
《逃走的女人》剧照他后期的几部作品中已经通过一个个犹如金钟罩和气泡一般交错又独立的空间——酒店房间、闷不吭声的蚕茧、悬置的远景,以及那些隐匿在若有似无保持距离的表演之下的声音(想想金敏喜在《草叶集》的小酒馆里偷听和展开的对话)来寻求一种庇护。
《草叶集》剧照而这次的转变,可以说是洪常秀最终极的避难所。
那些小团体被打散了——至少不再有《你自己与你所有》(2016)中的狐朋狗友和艺术家们的激烈与嘲讽——而洪氏影片中唯独没有改变的,是那柔软而强大的姐妹情谊,而这种情谊在《逃跑的女人》里发挥到了极致。
《逃走的女人》剧照导演的这个避难所也可以说是金敏喜的避难所,一个逃逸女人的形象——尤其是在《江边旅馆》中——也和她的私生活有所共鸣(在她与导演洪常秀的绯闻曝光之后,金敏喜曾一度被韩国电影圈下了禁令),
《江边旅馆》剧照这或许也解释了那种甘美与幻灭扣人心弦的融合,而洪常秀的电影像是悬置在了这种融合之中。
《江边旅馆》中的雪景犹如一支穿心利箭,营造出一种令人震惊的似曾相识之感:
《江边旅馆》剧照金敏喜的逃逸画面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另一个故事、另一场逃逸——《处女心经》中女主角李恩珠2005年的自杀,这可能是洪常秀所有作品中最隐秘最深处的难以愈合的伤痛。
《处女心经》中饰演秀贞的李恩珠一个个美丽的身影消逝了,洪常秀最新的几部电影中那沉默又骇人的力量,与其说源自于某种死亡冲动,
《逃走的女人》剧照不如说是来源于那些暗黑的灼伤、鲜活的阴影和那些逃逸的女王,她们在自身的空洞里绚烂地燃烧。
你真的觉得关住女人的是生活吗?
女主人公趁丈夫休假的三次拜访,分别到了不同的朋友家,和对方的聊天中,慢慢掌握对方生活的状态,生活的不如意,鸡零狗碎,似乎每个人过得还好,似乎她们又都过得一般,充斥着生活的不如意,找不到的工作,被母亲抛弃的女儿,被邻居投诉的猫,被男诗人纠缠的情感纠葛。
而推开窗,仁山的风景,花房又给人开阔,希望的感觉。
似乎逃走的是一个女人,抽离不如意的、无聊的生活几天,摆脱无人光顾的花店,在影院这个特殊的场域寻找某种开启新生活的契机。
只是,监控,摄像机形成的新窗口,却又血淋淋地揭示出生活的不如意,半夜徘徊吸烟的26岁少女,在门外祈求爱情的26岁男诗人,和当年逃离三角纠纷的女主。
最后的最后,女主再度遁入电影院,进入虚幻的叙事(片尾的海水拍打着海岸),逃离真实的生活(片头的小鸡啄米),只是这世界真的有可以逃避的地方吗?
女主和三位女性朋友的相遇,像极了女性的交往日常。
正如女主和第一位朋友见面时说,自己越来越不喜欢与人见面了,说着不喜欢说的话,假意维持一种人类默认的社交体面。
通过电影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女主和三位友人的关系都算不上有多好。
第一位,两人见面的时候,金敏喜抵达门口后没有去敲门,而是转身往朋友家反方向走,朋友通过闭路电视看到她,出来迎接,对方伸手示意拥抱,金敏喜回应后,迅速弹开,俩人之间又恢复到了非常宽阔的社交距离。
接着,俩人在沙发上聊天,金敏喜说自己的丈夫很喜欢这位朋友,所以自己才来的,后来又找补说自己当然也很喜欢对方,只是丈夫也喜欢的自己就会更开心。
还有,吃苹果的时候,金敏喜对朋友的舍友说,自己和朋友关系一直很好,朋友玩笑式的反驳说,是这样吗?
还有,金敏喜留宿朋友家,睡在沙发上,清晨在朋友起身上厕所的动静中醒来,俩人对话时,金敏喜认为朋友不信任自己,不然为什么锁起了房子的第三层。
第二位,俩人聊天基本是围绕朋友的现状,朋友如何幸运的少付了一亿韩元搬进现在的公寓(因为房东喜欢她的艺术家身份),和男人的暧昧(体现她依然很有性魅力,但是为什么没有和那个男人在一起呢,对方正在办理离婚),自己存了多少钱(约500万人民币),接着又遇到朋友一夜情的诗人来家里与她纠缠不休(一夜情,诗人,纠缠不休)。
第三位,“偶遇”已经很久不联系的朋友,对方希望金敏喜原谅自己曾经“抢”了她的男朋友,男人现在事业如日中天,朋友抱怨男人如今如此爱作秀很可笑。
其实认真想想,三次相遇,彼此之间并没有聊什么有营养的话题。
金敏喜在如此密集的时间里与三位朋友相遇,前两个是主动相约,第三个是偶遇(其实我认为应该不是偶遇),她的心理诉求是什么呢。
想听听朋友们过得都不怎么好,自己也就好一点了?或者,想从朋友那里找点灵感,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活的再有价值、有意义一些?
她的诉求是什么,我们只能猜测,但见面之后的效果如何,似乎更好判断,那就是更想逃离了。
金敏喜最终也没有从第一个朋友家的三楼究竟是不是因为太脏而锁起中收获“信任”,也没有在第二个朋友的有钱有性有喧闹的爱情游戏中获得生活的灵感;更没有从第三个故人那真的很厌恶如日中天的老公滔滔不绝作秀的抱怨声中找到慰藉。
她还是孤身一人,可能比来时更多了几分落寞,惆怅,失望和委屈。
看多了女性友谊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差点就让我忘记了现实,我的现实和女主也差不多啊,大部分时候根本没人和你聊什么女性觉醒,还不都是围绕着老公、孩子,赚了多少钱这种话题。
也不能说朋友俗,只是自己的那点文艺,矫情,细腻,只能说给自己听。
早八后的早十听力课在看 看到第54min 先把这部分的感想记录了还好没在资料馆看 不然绝逼睡着但是挺好的 我现在已经慢慢适应了洪常秀 侯麦的这种慢速话痨电影了 甚至还有喜欢 因为让我平静 让我能够思考 而不是单纯地刺激我的感官 是留给我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甚至我都觉得不敢开倍速了 1.5倍有点太快了对于已经习惯这种慢速电影节奏的我依旧是超长对话式 超长镜头 很生活化的完整呈现第一段和第二段 从女主和朋友在第一座山上切到第二个朋友在可以看到这座山的窗台写作的镜头切换我很喜欢~~~谈话 吃饭 有客人来访主人与其在门口交谈 女主透过监控器看门外的她们的对话(感觉像代入了一个旁观者观察者的角色) 以及打开窗户和门看外面的街道和景色--前两段就是这样的重复洪常秀和金敏喜是情侣吗?
看电影真好 让我感觉人生都有意义了 心里都踏实了 感觉这个早十课我都感觉精神充沛不再空虚和焦虑和浮躁了电影让我的人生安定且有意义目前可以给出4星 还是很愉悦的 而且许多关于婚姻 伴侣 相处 自我的讨论还是很切中我的看完了最后的二三十分钟 感觉巨无聊也许这种电影还是适合我上专业课的时候需要保持警惕来注意老师而边分神来看3.5星
看到电影名字时我就在想,逃走的女人指的是什么,她在逃离什么,丈夫?
婚姻?
还是无聊的生活。
她有一个花店,但人很少,几乎全靠丈夫来养着她。
明明在女主人的口中,她与丈夫是那么的亲密,对三个朋友她都讲过,她不停的重复,五年来她们从未分开过。
但她真的幸福么,第二个朋友问你爱他么?
她竟然回答,我不知道。
她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是在欺骗朋友还是她自己。
最后意外见到了以前的恋人时,她的尴尬她的无处遁藏,几乎全部暴露在观众面前,最后她逃走般进了电影院。
可如果她当初真的和旧爱在一起,她会真的幸福么?
就像她的第三个朋友一样,我觉得也不会。
她要逃离的从来都不是什么丈夫什么婚姻,她要逃离的始终是自我。
这部电影是完全的女性视角的,这让我感到舒心。
三段式中都出现了男人,但他们出现的大多是背影,或是要求驱逐流浪猫或是骚扰或是油腻世俗的小说家。
而女性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传递则是构成了影片的内容。
男性是值得被辩护的吗?
两个女性是否可以构成一个乐园?
三个女性是否可以构成一片乐土?
这些问题似乎都得到了回答,但总希望这样的结论,这样的图景都不是在静观得到的。
这一切对于演员们是切身的吗?
这很重要。
所以,导演与演员的交集就不仅仅在生活中体现着意义,更在电影中,这里那不合适的静观才可能被舍弃。
而这种,不知情者的不解,知情者的混乱,不知所云者的不知所云,才最终使得要表达,和可能被表达的一同传达出来。
视角多选在谈话之所以可能的场所——桌子的另一角。
一种不仅单可以被理解为静观,同样可以理解为参与的一角。
意义的模糊,模糊的传达,使命的完成都在这个桌子间,作为一种准备被给予。
摄影机在一个场景的反复移动,镜头的反复推拉变焦,场景似乎就慢慢的不再被把握为图像,而是一个个空间,越移动,越调整,这个空间就越立体,事情的,意义就越在这里发生,切只作为众多立体空间的联结,构成一个更大的意义空间。
它任我们挑选意义,也任意来到我们身边。
似乎有两种力量在驱赶女性,如胶似漆的理想爱,粘连不断的禁忌爱。
都让她在逃,也让她每时每刻都体会到爱。
但在时光的运动中,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有些东西是作为阶梯来呈现的,它们在渲染,在准备。
使得更有力的压迫,更无声的压迫得以可能。
能够使得你在某种不思考的时刻中领悟你应该领悟的东西。
雄鸡,总被领会为洋洋得意的,以至于成为了最明显的,甚至已经不能称之为隐喻的字面意思。
夜里独坐抽烟的女性,甚至是监控中只能被显示为孤魂野鬼的女性,一边是昏睡,一边是几个母亲拥抱。
巧合中,使得激情与应该有的激情都难以成立,纠缠着的和应该去纠缠着的在眼下成为了绊脚石,时间凝结在了那里,被提供的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鼓励,但感动也在这里出现。
雄鸡,但已经温柔了很多,它是被疼爱的。
又再次出现,踱步在讲台中,一遍又一遍的不是别的,只是两种力量的融合,只不过他陷在里面太深,出不来,而她也滑走的太快,这里似乎有一些愤世嫉俗就显得更合适了,毕竟场子已经搭好了。
我在逼迫她。
复杂的男人在挤压她,她选择走另一条路。
天真的男人在追逐她,她理应走上空无一人的前路,迎接他?
躲避他?
不知道谁给出的指引,路标已经被划好了,只不过还没有来到这一步。
时机对了,返回影院中,返回荧幕上,去做女演员,去做被导演执导的女演员,去做被观众观看的女演员,去成为海边空落落的黑石头,空盒子。
终于把自己交了出去,成为了一个意义诞生的过程,自己圆满了,安心了,充实了,开心了,每天沉浸在爱中了。
又化身成为一个为还没有找到自己位置的沦落人的指路牌,它不但是一种思考的路牌,也是找寻位置的路牌。
男性是值得被辩护的吗?
答案总归是要在疑问处去寻找的,这应该也是真正进入问题的入口。
在影迷群里看见洪尚秀和金敏喜分手的传闻,心里暗自数了下也不知道是这对恋人第多少次分手了。
这对戏里戏外一直让影迷津津乐道的情侣就像洪尚秀做自己电影里的男女一样,在情感的纠葛中分分离离,在观众眼里他们本身的故事就像是洪尚秀电影的复刻,现实和虚构的电影有了交集让我们再看洪尚秀电影时也多了一份乐趣。
2015年金敏喜与洪尚秀通过电影《这时对那时错》相识,随后又出演了洪导三部电影,直到2017年两人同时出席戛纳这段恋情才浮出水面,最为狗血的是在这段恋情里金敏喜是以小三的身份出现的,因为洪尚秀本有家室,和金敏喜的秘密恋情无法再遮掩之时而背叛家庭搬出去和金敏喜在一起同居。
随后金敏喜和父母的争论以及和洪尚秀妻子的争吵都给这次不伦之恋增添了更多话题性。
提到金敏喜,她不仅是洪尚秀的缪斯,五年出演了七部洪尚秀的电影。
她的风情万种和略带神经质的气质,从出道以来就以韩国“章子怡”的名声著称,得到了诸多导演和男性的喜爱。
影帝李政宰,男模李秀赫,以及国民男神赵寅成都和金敏喜有过恋情,且都是被金敏喜甩掉的,在和金敏喜分手后都表示很受伤,由此可见金敏喜的魅力有多大。
在演艺的道路上,26岁第一次拿下百想影后,31岁又再次封后,而在34岁这年出演朴赞郁的《小姐》则让金敏喜再度迸发进入国际视野,成为洪尚秀的御用女演员后也让她是戛纳、威尼斯电影的常客。
所以这样的一个女演员和有韩国作者导演第一人之称的洪尚秀碰撞到一起,除了给我们贡献了更多面的荧幕形象外,也给我们解读洪尚秀电影更多的途径。
影迷圈里对于怎么观看电影的争论中,有一条是个人生活的经验是否会影响你某部电影的判断,这是一种主观的观看,比如一部在你家乡拍的烂片,看到你久违的风土人情,此时观看成为一种追寻,自然没有办法再去客观的评价电影的好坏,因为个人情感取代了自己审查的敏锐感,所以作为私人观影来说观看是一种情感的溯回,通过别人的故事得到真实体验的共鸣。
最从早看洪尚秀不屑一顾,认为这种衍生自侯麦的小品电影终归是模仿,随着对爱情追逐的体验增多愈发喜欢洪式爱情观念的琐碎,解构洪尚秀爱情的细节也真实的侧写出众生男女的爱情三观。
那么在洪尚秀的电影里有哪些常见的元素呢。
1、 选择性《这时对那时错》里洪尚秀玩弄起科幻的概念,用文艺化的手法开辟了两个恋爱的平行时空。
这里供出一个思考的节点,再给你一次机会会怎样?
尤其在爱情中这样的一个思考十分值得玩味。
和X女孩约会,很心仪,约会完询问X女孩对自己的印象,得到还是做朋友的回复。
回顾整个夜晚发生了什么,哪个环节没做好,今天穿的衣服不对?
选的吃饭地点不对?
说的话题不适合?
那么再重新来一次吧。
现实中我们没法这样做,要不再约别人第二次?
那岂不是更尴尬也不符合充满期待感的见面。
所以洪尚秀在电影里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意淫的机会,一次不成再来一次,作为看客不嫌事情大躲在荧幕后暗骂:“你看别人给你机会了你咋没察觉呢。
喝那么多酒干嘛?
说那么多尴尬的话干嘛?
活该不成!
”却忘了自己身处约会时同样也面对着这样的局面,一句不合时宜的话一次尴尬的主动可能早已经破坏整个约会,所以每一次失败的约会都是一次自我的询问:“能不能再来一次?
”。
面对恋爱机遇的多样性,可能经历再多的平行时空也是失败的,毕竟爱情是个谜,是一团充满诱变因素的激素体,个人的性格和习惯在爱情犹豫萌发之际早都有了定性。
2、 洪尚秀式幽魂不管你恋爱过还是没恋爱过,新的约会发生时过去的幽魂依然徘徊着,比如前女友\男友,理想型,暗恋对象,三观,生活习惯……。
这些徘徊在你恋爱复地的幽魂正辛勤的编制着你自我封闭城堡的外围藤蔓,所谓对新爱情的追逐却充满着过往经历的折磨,人这种感情动物是完全基于记忆来生长的。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金敏喜像鬼上身似的时刻在情绪的裂隙中释放着幽灵的魔力,放下何易,替代又何尝不是一次痛苦的记忆革新。
新的恋爱发生时,旧的幽魂还在作祟。
好像女性受幽魂的影像更大,强烈的对比性造成的纠结更多。
同样在和金敏喜合作的电影中,洪尚秀多次把玩这个概念,将金敏喜立于一个受往事牵连心事重重的人物形象。
还是在电影《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里洪尚秀讲述了一个出轨导演和小三女演员的故事,而这正是两人恋情曝光不久后而拍摄的,这样的故事范本和现实的二重奏,将电影作为替身代表两人发言,洪尚秀是善于设置这样一个幽魂般的角色的,潜藏在文本、现实和影像之间,如此真实却又虚幻,所以我们常常能在洪尚秀的电影里有看见导演本人的错觉,这也是洪尚秀被冠以韩国作者导演第一称号的缘由。
3、 谎言和真实侯麦的电影《沙滩上的宝莲》里有个无敌的老秃子四处约炮,多方圆谎,游走在几个女人之间还能平衡的毫不露马脚,简直是男人的楷模。
而洪尚秀《之后》里的男人则没这种能力不仅妻子和小三的关系没平衡好还把金敏喜这个局外人牵扯入局。
维系爱情正反面的难道不是谎言和真实吗,无论是在过去和当下的游走还是在多重关系中的游离,节外生枝的小事何不视而不见呢,一份平稳的爱情反而是在用谎言建立真实。
在相知关系中,女人就是女人,男人只是男人。
所以洪式电影的故事推进是建立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谎言和真实情感之上的,而电影里男人往往是那个谎言的发起者,女人则是感情的受伤者。
2020年洪导不负众望再次携手金敏喜带来《逃走的女人》一片,同样的女主角,同样的散漫笔调简直是影迷一年一度的期待了。
但这次“逃走的女人”形象和传言中两人的分手,是否又是洪尚秀电影对现实的一次剧透呢?
而作为观众是否又见证了洪尚秀最好的创作时代以及金敏喜最美好的荧幕形象?
这一切只能交给时间去印证了。
何为女性主义?
何为女性主义电影?
引用戴锦华的话,女性主义最重要的力量是在于我们尝试朝向世界,看向主流社会当中种种边缘的弱小的另类的人群,去看到他们的生命所具有的提供给我们的,不论我们是主流人群,不论我们是主流社会,不论我们是强国,不乱我们是富国,我们要看向世界的弱小群体和各个角落,我们经由女性看向形形色色像女性这样的曾经被指认为他者,被放逐在文明之外的人群,看他们的创造,看他们的累计,重新发现他们对于人类的资料性的价值。
1、喜欢影片中现代的艺术的装修风格!
2、并不是水泥森林的美丽的窗景;
窗景3、《小说家的电影》里的金敏喜更有亲和力,笑得更娇媚;4、10亿韩元约600w CNY,房子一年押金5亿韩元约300w CNY,减免1亿韩元约60w CNY;5、在这部片里,金敏喜依然是和丈夫感情很好,洪尚秀是借着拍电影秀恩爱的吧?
6、好真实,像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的纪录片,侯麦的风格好像也是这样?
审美(包括穿着、建筑室内设计、摄影取景与构图)太好了,吊打一众vlog;7、看得我很想吃百奇百醇百力滋;8、本片的内容是金敏喜和过去的朋友聊天,和第三位不太熟,也不想聊。
金敏喜和前两位聊天时,对方提及婚姻或者丈夫,金敏喜都会很开心地说和丈夫一天也没有分开过,每天都能感受到爱意;9、为什么第三位丈夫事业有成,她却说“活着不是很有意思”;10、金敏喜和第三位曾经位于同一个圈子里;11、这么尴尬的气氛为什么还硬要聊?
12、人被问及不想回答的问题。
会笑上一阵子再打哈哈;13、比起金敏喜与第一位朋友聊起的“逃走的女人”,金敏喜自己才是那位逃走的女人,主动逃走,与过去不常见的人、不常待的风景碰撞,寻找新的自我;14、雨贞是第三位;15、第三位抢了金敏喜的男朋友,郑成谷;第三位和丈夫生活从细节上看得出不幸福;16、金敏喜的糊弄学技巧:①是吗?
②重复对方的话③是啊④你说得对;17、看见了《小说家的电影》里的导演,也就是雨贞的丈夫郑成谷,演员名叫权海孝;18、金敏喜为什么要去地下室呢?
真的是因为想见前男友?
19、这部片获了银熊奖之最佳导演奖;20、本片剧情很弱,为什么标签里还有剧情?
明明只是vlog;
当一个导演开始每部电影都用自己的女人时。。。开始无法忍受这种无病呻吟。
金玺碧真是好演员,她聚神韵,整个银幕的能量好像自然的往她身上聚,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开始没多久那场晚上的戏,金敏喜问陌生女人,好有危险性,这场戏仿佛有一种天生的恐怖片式的警觉存在,统领全片。
说的话一遍遍不经大脑的重复,代表了不真诚。但是她也一遍遍告诉朋友们自己丈夫很爱自己,看似幸福。生活在爱中就没关系,但是爱是让人感到开心。形影不离难道不是以爱之名的自私禁锢吗?电影院里她的面容看起来依然孤单。为什么要来呢,其实你也对现在的幸福生活产生了怀疑吧。女性主义电影也没有逃避男人的存在,用鸡和猫暗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剥削。这一点甚至胜过讲女同电影的烧女图。而且电影中的人物关系不再像是《江边旅馆》那样生涩,朋友之间的相处更为自然。逃走的女人,既是宋宣美口中那个抛弃了女儿的妻子,也是结婚五年出逃一次的主人公,又何尝不是主人公的朋友们,那些离婚后在乡下独自生活的女人。金敏喜和金玺碧握手和解的画面,之前看预告,对不起我腐眼看人姬。知道剧情反而感觉两个演员把尴尬处理的很巧。粉丝滤镜给星。
没get到这种形式和表达的东西
我金也只能在洪师傅的电影里自若从容了。洪师傅以女性视角来展开叙事,对话间流淌着女性的细腻,不过流于俗常,三个节外生枝的男人才是戏剧性的要点。
等同于一个角度上的北村
终于有点喜欢洪尚秀了
洪常秀话痨低成本电影,御用金敏喜
最后还是选择逃回电影里。
受够了男人逃家的女人,想在女性朋友中透口气,却数次被男性打扰,为妻子讨说法的男人,为自己讨妻子的男人,甚至看个电影都能偶遇前男友,对方一脸自信的笃定女人看电影是借口,找他才是目的,给女人都气笑了,只有躲进空无一人的放映厅,看着屏幕上的潮起潮落,才能寻回一时的平静。
题外话:国内缺乏有效的交流,希望也有一个洪常秀。他的技巧在简单中体现高级,是能够启发很多人并给予很多人灵感的“源头”,他用一种方式降低了电影创作的门槛。因此,他也成了这届平遥被青年导演作品CALL最多的名字。他会流传很久的。
平淡生活里的逃跑,逃跑的是你是我是她。(金敏喜真好看真有气质啊)
感觉洪老师最近的这几部,差不多进入到了一种老年心境,就像我曾经最喜欢的侯孝贤,在蛰伏多年之后拍出的《刺客聂隐娘》,更淡更内敛了,但少年气生猛劲也不复存在了。这大概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打鸡血如库斯图里卡,其近作里的那股疯魔劲其实也弱了不少。单就转型而论,那这部重复与差异的思路还是要较前面几部更有迹可循,我甚至能感到,有几幕导演还是想憋着坏偷着乐,但揶揄效果好像已经不如从前了。
洪尚秀随意发挥的作品,没有新奇的结构,大约只是将内心关于男女关系的感想拍了出来,男人都在屋外,女人们在屋内畅聊人生
平平无奇洪尚秀。
洪尚秀越发丧心病狂,一个多小时真的就让我们看金敏喜一个人散步旅行走走停停(啊,但是我愿意看,金敏喜真美啊)太当代小说化了,基本放弃任何显性的故事结构和戏剧冲突,完全focus在人与人谈话中非常非常细微的张力上。在洪尚秀自己的作品里属于行活儿。
表面是“向离婚的朋友谈谈婚姻的好处,跟放浪的姐妹聊聊忠贞的快乐”,表现女性与婚恋的强关系;内里继续嘲讽男性的虚荣和下体思考,男人啊,确实恶臭,可是逃走的女人,却也无处可逃,没有男人,还有公鸡出来烦人,无解,摆手~
直男只是过来看金敏喜,估计只有女人才能看出内涵
有人爱洪常秀,有人则不。
想看洪尚秀催眠结果还是被恶心到精神抖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