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后的第一部电影,看的我很欢乐。
前一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很压抑,甚至有点丧失了一点小兴趣,什么也不想干,终于看了第一部电影,就是这个爱情喜剧《随波逐流》,呵呵,一听这名还以为是个伦理片呢。
结果是这么欢乐的一个电影。
让我很放松,哈哈,里面的笑点太多了,也可能是我太久不看电影的缘故吧,总之觉得很不错。
最想说的还是尼可基德曼和安妮斯顿的那个拥抱,呵呵,里面真的有好多的故事呀。。。
在一个阳光灿烂微风吹拂的下午坐在阳台上看喜欢的男演员和喜欢的女演员一起演一出让人毫无压力的喜剧真是一件再惬意不过的事情。
故事发展到katherine和danny开始感觉到对彼此有了爱意而第二天danny就准备迎娶他不惜捏造出一个家庭才骗来的女朋友时,我有了一丝疑惑。
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位离过一次婚并且有两个孩子的中年女子,应该对这个满嘴是谎话的风流男人完全免疫才对吧。
而这边23岁的女孩在认识一个自己其实并不怎么了解的男人那么短短几天之后就能跟他说,我们结婚吧!
是我把婚姻看得太重太严肃还是,他们把婚姻看得太简单。
于是我问老妈,非诚勿扰2里头说,婚姻不管怎么选都是错,婚姻其实是将错就错这句话对不对?
她毫不犹豫的说,对!
然后我问她,你见过的最幸福的婚姻是哪一对?
她说,没有。
我惊呼!!
难道所有的婚姻都是不幸的,那我不要结婚了!
我妈说,婚姻再不幸,也比一个人孤单的过一生要好。
我说,不一定啊,我见过一个女人四十多岁,每天把自己收拾得特别精神,家里一尘不染,她生活积极向上,热衷于带着朋友们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我觉得她过得蛮爽的呀。
老妈说,四十几岁还好,她还体会不到那种孤独。
我又问她,妈妈你觉得,生了孩子之后自己的人生就完蛋了吗?
老妈说,不会啊,自从生了你之后,我觉得我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这种希望和幸福感远远超过了我的艰辛和疲惫。
然后她开始说刚生我的时候一边需要工作一边需要照顾我是一件多么累人的事情。。。
然后她又说,你知道外公的表弟是怎么死的吗?
他是因为生活没有希望而死的。
我依旧有一些迷惑。
我也不知道,在一个看似依然适合享受风花雪月的爱情的年纪,却已经有了一颗不热衷烟花只看到烟花背后的寂寞的心,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杯具。
又或者,这只是一个过程,对待感情和婚姻,从最初盲目的乐观到看过一些悲欢离合之后的有一些偏激的悲观,再到再次勇敢之后的淡定总是需要有这样一个过程的吧。
在这个过程里,会慢慢修炼成更好的人,一个更懂得如何付出和接受感情的人。
而到那时还依然相信,总会有一个不期而遇是属于自己的。
然后抱着终有一天要归于平静的心态去应对爱情最开始的绚烂,抱着终有一天要从彼此的怀抱里独立出自己的心态去应对甜蜜时期的如胶似漆。
时间在这个过程里悄悄滑过,而彼时已经拥有了属于我跟他的厚度合适的记忆,于是开始敢下决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开始慢慢去体会婚礼的誓词,并终有一天,郑重的说出那句--我愿意。
半夜无梦醒来,好吧,我是被电话吵醒的!
看了这部电影,虽然细节没有猜到,但是情节我基本上都蒙对了。
安妮斯顿,依旧美丽,亚当桑德勒依旧诙谐,看来看去都轻松无比的电影,不用想太多,收获一些简单的快乐。
我從片頭0:55秒開始爆笑,就這樣保持一分鐘一次的頻率,一直笑到了影片謝幕按照某種說法,我想我因為此片至少年輕了1160歲。
時間變得如此短暫及匆忙,以至於我來不及應對源源不絕跳出來的妙語連珠,更不要說夏威夷綺麗的風光。
Love & Home,Laugh & Touched,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片子感謝亚当·桑德勒。
此片有我最欣赏的两位女星Jennifer和 Nicole ~~这两位失婚女星确实有着太多的相似,两个都是好莱钨的super star,两个都曾经和大家眼中的大帅哥有过一段长时间的婚姻,两人的婚姻都皆因第三者的插足而告终,两个在经过婚姻的重创之后都坚强的面对生活,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事业上,继续追求自己美好的爱情。
人都是逼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个挫折,也许她们仍然是丈夫身边的小女人,而现在一个和好友组建制作公司,做导演拍戏,一个拿到奥斯卡影后,又投入了另外一段甜蜜的婚姻。
生活照样精彩,所以说女人都要像她们学习,不要认为自己失去了爱情就一无所有,就不能活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对你的爱护和关心是理所当然的,一定要学会自己爱自己。
爱人的离开只是一段生活的结束,并不是生活的结束,反而是另外一段生活的开始~~~~~(笑点太多,热烈推荐!
)
本部电影所描写的熟男熟女之间的源远流长的感情故事仍然让人感动.接近中年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那么激烈,却是另一种舒缓的感觉.除了小男孩的演员不太入戏之外,其他角色的表现都挺不错.虽然桥段仍旧显得俗套,走的仍旧是假戏真做的路子,不过影片还是做到了爱情电影应该做到的事情.
这是一部无论从情节上还是手法上都俗不可耐的片子,人渣男主角Danny在青年受挫后意外发现了适合自己的泡妞秘诀,屡试不爽,却不敢找寻终身伴侣。
身边的妹子一个又一个,一个赛一个,当然也少不了天天共处的办公室同事。
片中各种的妹子的形象充分体现了大众的审美观,特别是男青年。
到处充斥着低俗又有那么点不是特别好笑的笑话,好像导演一声令下,演员依次给观众挠脚心一样。
但这是个很好看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爱和寻找真爱的故事。
离奇的情节,几十个看似随机又无厘头的事件冲进来,于是他们之间有机会了解彼此──尽管他们中有的人已经认识对方很久,却仍然陌生。
我们人渣的男主角,此时已从“万花丛中过”升级为人生赢家,被两位妹子所着迷。
一切似乎都按照计划进行,只不过都是“plan-B”而已。
也许没有Palmer的出现,Danny也许会继续他以前的生活,不会想着找个人结婚,也就不会无意中向Katherine展现他好男人好丈夫好父亲的一面,这些夸张的机缘巧合碰到一起,就是命,就是生活。
结局像印度宝莱坞一样皆大欢喜,我猜这也是大多数青年人更倾向于接受的,毕竟他们希望有故事能告诉他们,世界很好,还能更好。
废话都是真理,要在正确的时间碰到正确的人,要怂(follow your heart)。
不得不说,这部片子的英文和中文片名都十分贴合剧情。
整部片子看下来,真的感觉十分“舒畅”,这种“舒畅”指的是男主角在片中的生活条线和走向,他相对于自身个体而言是绝对清爽的存在,让生活跟随着自己的心意去不断流动。
(下面轻微剧透)故事发展其实略显俗套,片头就交代了男主在变身“清爽渣男”前也曾遭受到未婚妻出轨的深痛打击和自身样貌另类的困扰,这也是许多爱情喜剧的“悲情”开场方式。
这类片子想要告诉观众们:毕竟所有的坏男人,都不是人性本恶;然后结局再告诉我们,再坏的男人,也有心软善良的一面。
让人最好猜的剧情发展其实是男女主的loveline,当男主开始有点在意assistant的约会日程时,我就知道原来那位热辣教师的出现只是充当了他们感情的催化剂哈哈哈。
Whatever,即使剧情俗套,依旧不影响我对这部片子的好评。
看完电影深吸一口气,再次感叹老美在方方面面都将自由主义阐释的淋漓尽致。
相较于经济自由而言,情感自由甚至婚姻自由,其实才是最难把控的。
但不论是男主一开始的决然放弃并挺拔蜕变,还是后来的为给自己营造一个成功且顾家的温柔好男人形象不惜财力和精力去撒的一个又一个谎,他都是秉承心意并且不留遗憾的。
这在现实中其实非常之难。
有的人可能也有着跟男主开头一样的境遇,但他们为了安稳和面子或许根本不会,也不敢放弃马上就要水到渠成的事情;又有的人可能像男主一样遇到真爱但却因为不再年轻的年纪而不得不放弃对true love的追求。
真正生活中的我们总会有无数的借口和理由使得我们放弃和不再坚持。
所以从人格和精神需求层面上说,这或多或少也算是一部励志片。
起码我在观影过程中,一边笑看着男主窘迫万分的圆谎,一边也默默在心里羡慕他的勇敢和因他的勇敢而产生在他周围的幸福光圈。
“随波逐流”其实是个贬义词,指的是随着波浪起起伏伏,跟着流水飘飘荡荡;比喻人没有坚定立场和主见。
但仔细看完电影就会发现这个译名其实取的相当贴切。
从片头的不幸开场后,再到片尾的真爱收场前,男主角的命运在这个阶段中,其实一直都是“随波逐流”的状态。
他未婚但怕再次受伤因此一直戴着婚戒以做保护自己的屏障;他阅女无数但始终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真正追逐的是什么;他不惜斥资在夏威夷布阵追求火辣的妙龄女郎但却在旅途中歪打正着发现相伴多年的助理才是最了解自己的灵魂伴侣......这一切的发展概括下来其实就是“随波逐流”的状态,他并不知道发展的对与错,于是只好在自己认知范围内让事情都先发生下去。
好在最终的Just go with it,是正确的。
“Can't we just go with it? See where it takes us?”
片名的翻成 随波逐流 真是太垃圾了。。。
本意应该是Danny和Catherine一家约了要演戏,戏迷女儿提出无论演对手戏的人说什么离谱的台词,大家都要硬着头皮往下接,just go with it。
于是才有小儿子对Palmer哭诉说Danny说要带他们去夏威夷但是没有兑现承诺,Danny硬着头皮说对的,我们要去夏威夷。
才会有整个故事啦中文的随波逐流完全没有那层意思…………然后妮可实在是亮瞎了,突然觉得她好适合演这种贱得欠抽的女人啊…………应该找这种角色来演演,又可以拿奥斯卡了。
犯不着隆鼻变丑什么的
看一部电影,就逼自己写一千字的作业,也许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看烂片的概率吧。
IMDB又被墙了(不明白一个电影资料网站有什么不能看的,虚弱到这地步了?
),不知道这部电影打分是多少。
在豆瓣,有7分以上,分数算是相当惊人。
我终于狠下心来,给了两星,所以一大困惑是,打三星甚至四星的人,他们的笑点在这部电影中哪里被搔到了?
老托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改一下,用来说电影,则是:悲剧都是相似的,但喜剧各有不同。
对于悲,人类的认知经验大抵相近,无论东西方,泪水一样咸;对于喜,生活背景有异,面部肌肉的发力点呈布朗运动无规则分布,非常难以捉摸。
许多可笑的东西,在于会心,在于不可言传,在于意料不及,在于峰回路转。
抖一个笑料,需要分析半天才明白前因后果,理性告诉你,看,就是因为这个才好笑的,你还会很配合地哈哈几声?
印象中最搞笑的西方电影,以娱乐性质的来说,莫过于金·凯瑞的《变相怪杰》,而它的笑点是夸张的动作及表情。
回想起来,卓别林的无声电影也是靠肢体语言来营造幽默效果的。
但如果把笑料世俗化,用语言及日常生活冲突来表现,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环境,这时你的笑点就会被一头雾水淹没,呛都呛死了,哪里还笑得出来?
亚当·桑德勒似乎是现在好莱坞当红笑星,以前也看过他的片子,但已经全无印象,可见这位老兄只让我痛苦过,从来没有欢乐过。
在这部片子,他和另一个龙套使着劲儿说性笑话,不说那本来就有幽默效果的俚语我无法领略妙处,就连表情、动作也觉得莫名其妙,看得索然无味——或许,豆瓣上有人就看到了令人捧腹的笑料。
检讨一下,许多性喜剧都看不出笑点在哪,要不是有身材曼妙的美女补偿,台词、剧情保准会恶心得上吐下泄。
至于詹妮弗·安妮斯顿,没有喜欢过《老友记》,对她自然也没多大兴趣,何况在这部电影中她不负责搞笑,只顾晒那招牌似的灿烂笑容,中规中矩的中年清纯花瓶,如此而已。
而实际上,安妮斯顿一出场,最终答案也已揭晓,没有悬念没有意外,只看这剧情怎么拗到那个皆大欢喜的俗套结局。
如同所有生产车间在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标准产品一样,电影具备一切要素,只是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了无新意,狗血遍地,又怎能满足剧情控的需求?
最大的意外是妮可·基德曼,在我的观影经验中,从来没看过她有这样的演出,说得上完全颠覆了一贯冷艳优雅的形象。
看着她匪夷所思的表演,嘴角也难免扯动了几下——苦笑。
是什么让她接受这场戏?
挑战自我?
——这理由太牵强了吧,何况这部戏只是对形象的挑战,又不是对演技。
片酬高得离谱?
——可能么,不知道。
碍于情面?
——以好玩的心态捧好友的场,这还说得过去。
影射报复前夫阿汤是GAY?
——哈哈,至于吗?
回顾一下看喜剧的悲惨教训,凡是世俗化、有性噱头的都不是我的菜,笑点完全麻木感应不到笑料。
带文艺性质的可以接受,如《假结婚》;或者GEEK性质的,把笑料极端化的,如《生活大爆炸》。
其他类型的喜剧,以后还是敬谢不敏好了。
真奢侈阿
从一开始就开始笑!!!好欢乐啊,好欢乐!!
电影本身没什么可提的,不过我是真的喜欢詹妮弗安妮斯顿啊
烂剧中的烂剧,所有的演员都在神游吗,都在心里倒数还有多久可以拿到片酬吗?
很流畅的喜剧片,程式化,很好莱坞,但是还是很好看,适合周末窝在家看~萝莉的口音,正太的抑郁很有笑点,哈哈,男主角的台词设计的也挺好的。同样的故事,只是换了不同的演员、状况和场景,怎么就看不腻呢,女人对爱情真是无能为力啊~
所有的梗除了低俗就是无聊,到底哪里好笑了???!!
就一部喜剧来说,足够优秀了,还可以相信感情么?why not
妮可基德曼只是来客串的啊,亚当桑德勒本色表演,全剧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好想跟用两个屏幕一个晚上4小时看12部电影的老黄蜂说,有同性恋的不是“Hit and Run” 而是这部“Just Go with It” 啰~~
世界上最帅的两个男人的前妻相遇了⋯⋯
hawaii!!!!!!!!!
完全超过预期的搞笑和温暖。
搞笑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来整形的病人…
哥你笑死我了,越来越不动声色了~
“你想扔飞镖到靶子上,可手里只有却只有煮到烂的意粉。”down在电脑里好几天,一直没提起兴趣打开,没想到超乎预期。电影本身俗套到烂,但实在是把喜剧这个元素完成的很彻底,从开始到结尾满满都是笑点,配乐也是恰当到位。实在很久没有看过这么让人开心的电影了。★★★★
很老套的剧情。其实不怎么喜欢男一号。女一号倒是很有气质。
是我笑点太高了么 == 甚至没能看完。。。男主是我雷区 jennifer也已经老了 只有nicole依然闪瞎了眼
我怎么没有那么多好感?
Adam你真是有搞笑天赋啊!光是看到你我就想笑了~~~Jennifer宝刀未老TT
有点初恋50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