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的父亲
Tata mută munții,The Father Who Moved Mountains
导演:丹尼尔·桑杜
主演:阿德里安·蒂蒂耶尼,Radu Botar,瓦列留·安德留察,朱迪思·斯泰特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瑞典语言:罗马尼亚语年份:2021
简介:50多岁的米查·贾努是一名退休的情报官。在发现自己和前妻所生的儿子在山区失踪后,他就像那些会关心孩子的家长那样,立刻踏上了寻子之旅。在几天的搜寻未果后,米查决定自行组织一个救援队,但这也引发了同当地的救援行动小组的矛盾。渐渐地,这位拒绝接受事实、不愿放弃的父亲,陷入了一场同他人以及自然之间展开的疯狂的较量。他能成..详细 >
SIFF15#问题挺严重,观影的过程中一直在思索为何Mungiu会监制此片。班底居然都是蒙吉的,连Titieni都来助阵,令人意外。如果真的要给奖,最多也就是摄影了。相较“移山”我更愿意看到的是父亲一角的细挖与咀嚼,而非半工具半主体的模样。无心与体制抗衡,只注重了这个过程。实在可惜。
什么烂片。
风流成性的男人,对前妻及已失踪儿子的内疚感,令其散尽家财去减轻自己心中的内疚感,但又负了现在即将生小孩的现任妻子。把他看成是一种父爱还是弥补就留观众自己去想了。
愚公可移山!
老父亲把所有人都熬进了新生活。雪山确实美。
掌握权力的人并不能消解权力带来的伦理问题。一个强硬的人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寻找自我
成为负担的爱,移去心中山
导演摄影音乐都不错,就是剧本弱了点,可惜了。
【SIFF 2021】蒙吉监制,关于一个执念的父亲用尽各种方法,不惜动用公权力来寻找雪山中的儿子的故事。中文译名很有意思,到最后确实有一种“愚公移山”的意味。
如果是你的孩子,你能接受现实,放弃吗
一个有心无力的父亲,一个跟大山叫板的父亲,一个当所有人都放弃还独自坚持的父亲,结尾有点难过…
这种片子都能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可见中国电影节的含金量。
一种执念,换做是你,你会怎么选择,怎么往下走,怎么面对呢?敬畏自然,不奢望奇迹,生存的机会已经留给了被营救的幸运者。“人的心中总有一个两个执念,陷得太深,只会伤害自己,同时伤害到他人。”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缺位引起的巨大内疚感在听闻孩子失踪后全面爆发,化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想要挖开山找到失去的孩子,此情此景完全能理解。可惜这一切都太迟了。有的只是父亲的挣扎和发泄。
任性的长不大的老男人为了内心的负罪感把孕妻丢一边利用权力搭上搜救队的命毫无策略地挖山的故事。没有登山经验的父亲执意寻找失踪的儿子,拖延了搜救速度,搜救队还得准备救这位父亲。这是真的想救儿子还是想添堵。从没看过这么缺乏常识的电影。加上出轨、没处理好旧家庭的关系、年轻的妻子怀孕、滥用职权、无同理心(有设备却拒绝帮助别的失踪人员)、通灵……片名竟然还叫移山的父亲,只能找他的儿子绝不找别人的孩子。能再离谱一点吗?剧情也挺没意思的
当年在劲松桥附近的露天军队大院里看的罗马尼亚电影《沸腾的生活》,片尾曲海边骑马很美仿佛那就是幸福的模样。这故事里,打着父爱的旗号,不尊重自然还公开的以权谋私,还拍成电影;反观我国的官员有好表都不敢戴出来了;四十年,于细微处见两国的差距
3.5。人物对话精准,情节的推进依赖电影本身的语言。理智和情感,走到极致了,如何选择?
能理解想要表达什么但还是忍不住想问导演编剧一句 what are you trying to achieve。像接近结尾前妻说的:你不过是被愧疚所吞噬,现在请不要带着身边的人一起陪葬了。就真的,角色的表现方式跟想要刻画的父爱如山相去甚远,只能看到一个蛮不讲理道德绑架的国产偶像剧式霸总。
#2021SIFF#第一场主竞赛片没有获奖相(获奖了就祝福吧…)剧作上无论是横向的媒体舆论环境、登山救援的职业伦理、公权力私用,还是纵向的宗教信仰、婚姻家庭,都没有深入触碰,仅仅在人与自我较量上做文章(况且这个较量与转变同样缺乏层次)
父爱如山,在亲情面前人都是自私的,这才是正常的。风景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