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新闻

The Shipping News,真情快递,笔下有晴天,梦魇浮生,船讯,航讯

主演:凯文·史派西,朱丽安·摩尔,凯特·布兰切特,朱迪·丹奇,皮特·波斯尔思韦特,斯科特·格伦,高登·平森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1

 剧照

航运新闻 剧照 NO.1航运新闻 剧照 NO.2航运新闻 剧照 NO.3航运新闻 剧照 NO.4航运新闻 剧照 NO.5航运新闻 剧照 NO.6航运新闻 剧照 NO.13航运新闻 剧照 NO.14航运新闻 剧照 NO.15航运新闻 剧照 NO.16航运新闻 剧照 NO.17航运新闻 剧照 NO.18航运新闻 剧照 NO.19航运新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航运新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妻子的死让高尔(凯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饰)一蹶不振,没有妻子陪伴的生活高尔一分钟都不想过下去。在姑妈艾格尼丝(朱迪·丹奇 Judi Dench 饰)的劝说下,失意的高尔带着女儿邦妮(Alyssa Gainer 饰)回到了位于海边的老家。 在那里,高尔接受了一份新闻记者的职业,专门报告船只航海方面的新闻。和期望不同的是,陌生的环境,阴森的老宅,险恶的地势,这里的一切让高尔更加的抑郁和消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尔竟然对这曾经让他厌恶的一切渐渐产生了感情。同时,漂亮女人薇韦(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 饰)的出现让高尔的心中产生了久违的柔情和爱意,世界上没有无法治愈的伤痛,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骨迹寻真十月初五的月光自虐之诗惊魂游戏刑警处容命悬一线茶馆笑传蝙蝠女侠第三季夺命狙击破碎太阳之心凤舞天下大明锦衣之暗夜风云白蛇后传宝尊上,你来抓我呀(上)女仆咖啡厅将我唤醒绿灯侠帕丁顿熊3:秘鲁大冒险江湖无难事天降厨神独宠我黯夜十年带球跑玩命追逐杨光的快乐生活3我是复仇者2无间道逆转奇兵第二季偷芯攻略六道的恶女们战士

 长篇影评

 1 ) 「Quotes」

「The move'll help. You'll see.」「We face up to the things we're afraid of because we can't go around them.」「I don't believe in dwelling in the past.↓No? Then what are we doing here?↓Making a future.」「You all know... we are only passing by. We walk over these stones a few times. Our boats sail for a little while on the waves and then they have to sink.」「There are still so many things I don't know. If a piece of knotted string can unleash the wind, and if a drowned man can awaken, then I believe a broken man can heal.Headline: Deadly Storm Takes House. Leaves Excellent View.」

 2 ) “笨拙的白痴吓倒众人只因一个改变”

因为临时有事情俩天才看完了,航运新闻(真情快递)这部电影我非常喜欢,在处理人物心境情绪的表达上非常巧妙。

当看着自己的心爱的妻子和陌生人在家里发生关系的时候,男主选择的沉默,那种沉默的感受就像他亲身经历过的溺水,浸泡在水中,瞬间躺在床上的男主凯文·史派西被水淹没。

在妻子死后,男主一个人照顾女儿生活中又闯入了一个远方姑姑,在这个镜头里,男主穿着紫色的外衣,女孩穿着淡蓝色,而窗内是穿着深色的姑姑,紫色是濒临死亡的绝望,淡蓝色是孤独与纯洁,而深色是神秘与危险。

这一切不用言语直接的表达给了观众,但就像之前说过的,这些颜色之所以能有他的作用也是在影片中前面有铺垫的。

在影片中多次闪现出男主的幻觉,男主依然深爱着自己去世的妻子,哪怕在濒临死亡的最后一刻也是出现了妻子的幻影,这里的镜头切的是非常到位的,太巧妙了。

最后男主不听朋友家人的劝阻开着他的小船航行,因为突发事件看到死人船翻了,红色的包围箱子在蓝色的海洋中如此的显眼,这与霍尔斯道姆导演拍摄的浓情巧克力中,风把母女俩人送到这个小镇上那种不安的那种孤立无援的颜色异曲同工,镜头的拉伸速度恰到好处,大海的无情与男主的孤独,他其实早已深陷在大海中感觉这就是他应有的结果。

影片字幕男主从新开着他的小船,这艘小船其实跟之前的一样,只是颜色有所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 为什么之前的船是原木色,现在换成了和那个老船手的船一样的颜色,老船手是个老海军是一个坚强的人,男主在最后得到了人生的洗礼,从开始的懦弱到变得像老船手一样坚强,我想这是导演想说的一部分。

通过颜色的铺垫,通过道具的铺垫,强化了人物,我越发喜欢这个导演。

我只想说影片中出现的一些我认为比较经典的几句旁白,可能也是导演想对观者说的几句话:笨拙的白痴吓倒众人只因一个改变。

还有很多事情我仍不明白,一段打结的绳子能唤来风,如果淹死的人能再醒来,那么我相信,伤了心的人会痊愈。

死亡风暴卷走了房屋,却留下了绝佳景色。

 3 ) 每个男人心中的奎尔角

奎尔角,是否也是指我们无法到达的一个地方呢?

眼睁睁望着它成为我们最无法触及的心灵角落。

遇到“每一个男人心中的奎尔角”这样令人回味的文字的机会越来越少,现在的“上海一周”已变得面目全非。

也许每一个人的喜好都不同,口味也都不同,没错,我确定这就是自己想要看的电影。

最有用的评论也莫过于此,因为这段《船讯》的评论 ,让我有了要找到这部电影,这本书的念头。

我与影碟的相遇总是要以神奇来形容的,同样这张《航运新闻》也逃不出这般宿命。

在一大堆来自阿政的交流片里,翻到了这张碟,若不是这篇评论,它可能继续在休息的状态。

主演凯文·斯派西,有看头,这肯定不属于闷片。

除非你天生就是为《杯酒人生》昏睡的那一类观众,你可能会不买帐。

一个在旅途中看时间流逝,一个在故乡回归自我。

都是大讲特讲失意老男人的心路历程,动人之处异曲同工。

根本不用去好奇为什么安妮·普鲁能读懂边缘男人。

女人未必最懂得女人,换作男人道理也一样。

《断臂山》如此,《船讯》也如此。

不觉得男主角存在太帅的疑问,就算和原著的奎尔形象有出入,但导演总不见得真的要找一个说话时那个迅速用手掩住“像块搁板一样向前突出的下巴”和方块形身材的奎尔吧?

难道一定要找到和原著中描绘的一模一样的男人,才能满意的看着那一幕幕压抑的深情?

毕竟要吃饭,要考虑票房,要讲究明星的号召力。

那句苛刻的评论应该转移到《伊丽莎白镇》身上,看过精灵王子版的失意男翻身记没有?

那才是水果冰淇淋的狂轰滥炸,才真是帅到不讲理还卖乖。

在此,要义不容辞的为邻家大叔造型的凯文理直气壮的辩解。

还要感谢导演没有相中李查基尔,乔治克鲁尼等一众油滑男人,凯文身上有一种反朴归真的味道,他内敛气质无比适合这个中年失意的男人。

你只要随他每一步走下去,就会看见奎尔在他身上的灵魂附体。

《美国美人》并不见得是他最好的作品,但却是他名利双收的作品。

那些被凯文不够粗陋的外表迷惑的人,那些曲解了故事本意的人,他们生活的世界一定没有奎尔角。

奎尔角是一个心灵栖息的角落,我们把心里的阳光,一并托寄在那里。

比如他开始写航运报道,现实中能以他真实有趣的写法,极少。

大概只有在单纯的奎尔角,才能够自信的面对自我。

这也许也是打动我们的所在。

就象你写一篇报告,却被领导随口否定,然后还要按其意思改成冠冕堂皇胡言乱语的浆糊文章。

我想,这才是所有拿笔者的悲哀。

电影里的奎尔从一个三流记者摇身变成了印刷工。

遇人不淑,又是拖油瓶,电影改成了一个女儿。

好象一切都是以最糟糕的状况呈现出来。

一切都改成了电影的叙述方式。

虽然他勉强算得上普通,且没有运气,半生虚度,电影一笔代过奎尔的失败前半生。

一潭死水的工作极无聊,但人生最低谷还是要来,该来的始终要来。

父母双双自杀,遗产不抵欠债。

妻子红杏出墙,而且算是报应的死在和情人飙车途中。

苦命的女儿被妻子卖掉换钱,直到神秘的姑妈找到他们,三个伤痕累累的人一同踏上了回去的路。

这是一个集合了各种倒霉宿命的凡人的角色,他仿佛是为迎接遭遇而来到我们面前的男人。

迎接他的还有冰雪中依然自我的奎尔角,以及一幢尘封的古老房子。

这是一个现代的关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故事。

不是战场死地,而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本来就是一个死地而已。

奎尔角也是在这汪洋一片的混乱世界里,你竭力抓住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陪着你重新审视自己。

开始反弹的下半生里,奎尔真的要衷心感谢很多人。

在这神奇的地方,他遇到了一帮同事,尽管主编是个有点妖怪的老头,但后来他们还是和好了。

要感谢开明的老板,给了他自信。

要感谢姑妈,当他了解到掩埋了许久的过去,他变得更坚强。

最后最重要就是感谢那个给他带来真爱的女人。

两颗受过伤的心,拼出了不一样的缘。

后来发生的一切,先抑后仰,独自出海从生死边缘兜回来,砸船为了留住同事的离开,连老板都可以诈尸,实在是悲喜的极致。

我很是喜欢,这样一部渐渐温暖起来的电影,哪怕地点选在寒冷的奎尔角,虽然这里常年飘雪,但只要你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原来都是热的。

也只有在奎尔角一样的地方,历经风雪的人们,才明白晴天的意义。

不论是用笔,还是胶卷,只要有心,冰雪都能变出一碗热气腾腾的心灵鸡汤。

李安的那句话,被许多人重复了无数遍,有被人们说烂了的嫌疑,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奎尔角,谁还会象奎尔一样把它牢牢的锁在心上呢?http://www.blogcn.com/User3/welleschan/blog/40621974.html

 4 ) 《航运新闻》:无关航运,也无关新闻

冲着朱迪丹奇的演技和霍尔斯道姆的导演来的,结果感觉挺失望。

整部作品不像片名暗示的那样会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而是一则四不像。

从片头的配乐就可以感觉到这一点。

类似部落战争史诗片的配乐让人恍惚这是在看《勇敢的心》吗?

随后故事主角出场,凯文史派西一贯的苦瓜脸和出色的人物介绍似乎让人觉得这部作品有着犀利的人物描述,随后从父女两跟着朱迪丹奇回到北欧,故事的节奏和氛围完全变了个样。

记者、命案、异常现象似乎都让人感觉来到了《龙纹身女孩》的世界,而之后发生的几家人的事业的确印证了这个倾向。

但是片尾又奇迹般的回到了温馨和感人的感觉。

我不得不狐疑:这部原著小说真的是普利策得主吗?

料想是改编剧本的前后失衡吧。

如果想要走“真情快递”路线,那么片头的那种讽刺感和中段的那种灵异感就应该去除,主打朱利安摩尔和朱迪丹奇的牌,而事实上,影片却把主角定在了史派西身上,这位所有戏都是一张《美国丽人》脸的老男人根本无法承载电影尝试去展现的心灵重建的重量。

二星,不推荐

 5 ) 暗潮涌动

这部拍摄于2001年的电影很不起眼,封面灰蒙蒙的,中英文电影名很平淡,以至于影碟买回家后渐渐蒙尘。

昨天福至心灵,我想Kevin Spacey主演,我就随便看看吧——好幸运最终没有错过。

正应了那句老话:Better Late Than Never.演员豪华阵容:- Cate Blanchett, 爆炸性的演出!

- Julianne Moore, 安静、含蓄而迷人;- Judi Dench, 她一亮相就偷骨灰,呵呵,个性十足的老太太;- kevin出场是彻头彻尾的loser, 我甚至怀疑导演搞错,怎么去拍这么一个闷蛋,啊,原来是一番找寻自我的旅程。

kevin的确演什么像什么,叫人想立刻翻出《非常嫌疑犯》温习一遍!

片中对于新闻记者这一行当的描写虽寥寥数语却非常传神,老鸟指着天边问新丁,- 这样的情景你怎么加标题?

- 地平线上,乌云密布- (摇头)风暴来袭,村庄告急!

- 那万一没有风暴呢?

- 风暴撤离,村庄脱险。

整个电影静悄悄的,却常让人会心大笑。

字幕翻译得相当有文采,难得难得!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导演Lasse Hallastrom正是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Chocolate的导演——那就难怪这么好看了。

昨晚10点开看,只看了一半,今天下班后回去补完!

 6 ) 维京人的小斧头

“有时候生活就像一把斧头,开始破碎你的心,然后又劈开木材为你升火。

”“每个维京人都会找到自己的斧头,砍下敌人的脑袋,与风暴,厄运,与老天爷搏斗。

”——看完后现编的两句维京格言。

整体而言只是一个老套的温情故事,人们如何重新找回自我,重振生活。

不同的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海盗的后代。

标题初看平淡无聊。

其实是一个双关或者隐喻,应该是题眼(不不知道电影术语叫什么)。

生活失意的主角搬到纽芬兰成为了当地小报的记者,负责写航运新闻,开始他觉得枯燥无趣,天天总有船来来去去,然后社长告诉他,你需要去发现每一艘船的主人和她背后的故事。

这通常也应该是电影和小说的生成方式。

当然,航运新闻其实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比较美妙的地方在于历史、传说与普通家庭生活的自然融合,那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提醒着到访者,他们是维京人的后代,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同时也是坚韧的海员。

主角是个软弱的中年人,一直被欺负,直到回到祖屋,发现了自己姓氏的秘密,以及身体中流淌的维京血液,从此有了力量,驱逐了一直笼罩的厄运。

小说肯定不错,但作为电影就缺了不少,其中很多描述维京人性格的小故事,很精彩,但电影没有展开,依然是通过角色口述。

比如讲报社社长父子之间的矛盾,他们家族一直被诅咒所困,几代人都死于海上,所以父亲决不同意儿子上船,结果儿子还是偷偷去了,失踪了,父亲独自驾船找到,救醒后要求儿子停止这种疯狂,但儿子的回应是:能不能把你的捕鱼执照转给我。

风光真是绝美。

见惯了热带风景和热辣的封面女郎,纽芬兰的海岬,寒冷,遥远,但那一片海完全就是冰块和伏特加,足以让你冲动。

就电影而言,主体就一个细节缺失的救赎情节,人物处理也得糙了点,缺乏转变的动力和交代,没有说服力。

原著应该丰富得多,想找来看看。

 7 ) 航运新闻:如此改编

这部电影真是不靠谱,简直如同“真情快递”和“梦魇浮生”这种译名一样不靠谱。

暑假买了安妮·普鲁的这部《船讯》,前两天拿出来看,虽然翻译的很糙,但还是能捕捉到她在奇妙的修辞中传达出来的本意。

后来发现,图书封面的照片便是剧照。

sigh,怎么能这么拍?

查查资料发现Lasse Hallström原来是个成功混入好莱坞的瑞典导演。

就如同他脱瑞入美一样,这部小说也被处理成了典型的好莱坞作品:中产阶级的、温情的家庭情节剧。

如果没有看过原著,这部电影对我自然没有任何吸引力。

看过原著之后,这部电影的白烂真是令人发指。

自然拍的很辛苦,要把那么多人和设备弄到那种冰天雪地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偶尔几个镜头拍的更是无比经典,然则影片从基调上就大错特错了。

安妮·普鲁的作品一直在渲染恶劣的环境,脏乱差的小镇和无序的人生,用摘自《阿什利绳结大全》的条目作为含义丰富的小标题,奎尔的家族噩梦不断缠绕。

改编作品里则变成了和平宁静整洁的北方小镇,明亮的编辑部,充满温情的生活。

基本调子就没有按照原著来走。

基调上是贯常的好莱坞做法: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温情的人身,丝毫无视安妮·普鲁原著中最具表现主义特质的环境描写。

抽离了这个环境,原本着力表现的生存之难和生命之无力便成了一个丧偶男子在爱情的感召下挣脱心理阴影的故事。

这不是胡扯又是什么。

故事也被大量地删改:删掉了奎尔的二女儿,这个问题不大,但把奎尔的之前工作从实习记者改成了油墨工,并删去了替代缺位父亲的一个同事形象,这也算故事集中,但是删去奎尔和姑妈对老屋的修葺是不靠谱的。

原著中奎尔为了挣脱失去不忠妻子的噩梦记忆来到纽芬兰,努力修缮房屋的过程正是试图摆脱家族历史阴影的过程,影片完全地弱化了老屋这一具有浓厚象征意味的道具的作用。

而原著中奎尔和杰克家族宿命的对比,奎尔和韦苇各自伤痛记忆的映照,奎尔缺位的父亲和两位精神之父的相互缠绕而形成的复杂而丰富的叙事结构也被大大简化,固然是电影的需要,但也极大地削弱了原著的魅力。

我自然赞成导演的选角,Kevin Spacey比书中的奎尔帅多了,如此标准的美国男人长相,还是很符合这部影片改编的原则:删去所谓的丑和恶而表现温暖和人性。

老姑妈的演员选的甚好,很符合原著的描写。

看到资料片说,片中小兔一角由三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小女孩扮演,确实不错,我是根本没有看出来。

总之表演上不需要更多的评论,既然故事都改成这个样子了,就按照家庭情节剧的模式来走吧。

如此改编真是令人无奈,特别地,我注意到编剧中还有安妮·普鲁本人,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断背山》固然经典,改编的成功因为那是短篇,而如此力道十足的长篇作品,下刀子不免可惜了。

可以肯定的是《船讯》获得普利策奖不是因为它的温情,而恰是因为它敢于面对丑和恶,删去了这些的影片,或许只有一个镜头还值得一看,那是奎尔梦中的情景,百年前奎尔家族把老屋搬到海边的那一幕,白茫茫的雪原上一列拖着硕大房子的人们,恰似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油画,又不禁想到赫尔佐格的《陆上行舟》。

那种苍凉广阔是原著小说难于表现的境界。

或许是观众缺乏面对这种粗劣人生的勇气,好莱坞的电影永远是为了让你能在绝望的时候多活一个礼拜。

 8 ) 我真不应该一看完书就来看电影……

看完书,满脑子的想法都是这本书该怎么改编成电影。

看书的时候,有很多章节并没有仔细沉进去,但是一旦全部看完,整个书就在脑子里形成了一种印象。

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及某种情绪直到最后一段话结束才开始。

电影不是,电影并没有做过多的改编,里面的情绪,也许真的只有小说才能做到。

那段岩石上,奎尔抓住韦菲的脚,如此的生硬。

 9 ) 笨拙地生活在这个时代

有的书写得异乎寻常的美妙,但由其改编的影视作品却非常不堪,就像你满心欢喜地撕开一包熟悉偏爱口味的薯片却发现已经回潮,连上面的辣椒粉都变软塌塌了。

另外一些,导演用别样的叙述手法使其与原著同样的精彩叫好,只是这种新颖的叙述本身已脱离了原著,更多的是创造而不是光和影的再现,比如李碧华的《青蛇》,被“鬼才”导演徐克拍成了另一个经典。

还有一类,导演不知道是如何探访了原作者的内心,几乎完美表现了原著的精髓,让人真正能感受到精神层面2D到3D的升维体验,例如2001年的同名电影《航运新闻》(The Shipping News)。

凯文史派西、朱利安摩尔、朱迪丹奇、凯特布兰切特的主演配置,全一水的实力演技派。

同样,原著的实力也是相当不俗,全美各重量级文学奖项不提,单1994年的普利策奖一项就够了得。

电影(特别是开头的1/3)几乎较完整的还原了原著和角色,但反应却不是很大,可能是凯文史派西相比书中的外表略近卡西莫非的主人公奎尔还是显得太好看了不够惨哈哈哈。

电影归电影,这却是一本仅用写作风格就能扣紧人心的书。

粗砺如短锉刀的笔风。

短句,断句,经常跳出来的方言。

充满想象力的比喻。

湿冷孤荒的环境。

每一个章节前如智语般的谚语和绳结介绍。

和其后的《近距离:怀俄明故事》、《老谋深算》等作品一样,普鲁简洁锐利、粗狂如诗亦如刀的写作风格明显一致,文字涌动着对蛮野地区的倾爱。

我其实不能理解为什么安妮普鲁会写得了这样一部以纽芬兰为背景的小说,描绘得如此栩栩如生又充满冷静的情感——她却并不是生于长于当地的人,甚至由于涉及大量的当地俗语和谚语,翻译马爱农也只能多次联系普鲁讨教(这人名字是不是看着有点眼熟?

想想中文版的哈利波特系列)。

纽芬兰艰辛、孤寂、蛮荒无常、狂暴多变的自然风雪和掩藏心底的粗野真挚碰擦撞击,最终帮助主人公迸发出对生命真正的激情、勇气和希望。

因此,普鲁作了电影编剧,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在纽芬兰拍摄,由此可见她对自己作品的珍爱。

这部小说大概写的就是一个叫奎尔(Quoyle)的男人,和线圈Coil同音(小说里经常有很多暗喻),一枚外表略畸形的胖汉子,从小被父母讨厌,被兄长欺负,自卑没朋友,大学辍学,打零工做报社临时记者被生活推来推去,满满的卢瑟负能量。

偶遇一个半是海水半是熔岩的“母狼”女人Petal生了两女儿。

女人跟人跑了,半路被天收走,强势又智慧的舅妈(不论书中还是电影中,她都是奎尔的精神支柱和指路明灯)劝说奎尔返回他从没去过的老家纽芬兰。

憧憬中的新生活一开始并没有如预想的一样翻开新的一页,仍然充满了奎尔需要应对的各种矛盾。

海盗祖先留下的耻辱,被绳索拴在海角岩石上的破旧老屋,暴风急雪的天气,衰落平淡的八线小镇生活,一个高挑安静的女人,两个脾气迥异的女儿,亲人隐痛的关系纠结,情景剧式的报社氛围和完全无头绪的船讯报道工作,对海洋和对人生之路由惧怕向勇敢迎接的转变,奎尔最终学会在痛苦中寻找爱和希望,以及最重要的,对自己的接纳和认可。

这是典型的小人物在大背景中挣扎寻路的故事,不仅开头没有温情浓郁的鸡汤连鸡油星子都看不到,奎尔一路无知无觉随波逐流,但就如同被海水吞没窒息的同时也消除了他对海水的恐惧,奎尔在笨拙地应对新生活的各种麻烦时也产生了认真触摸和深入真实的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普鲁没有进行传统的道德说教和价值观输出,但她似乎想通过这样一个冲破固化思维和情感挣扎回归正常的小人物缩影,反喻出现代人群体对生命本质的滞然、对生活的惯性接受、对恶劣陌生环境的疏远。

相比起奎尔以前那些在冰层长拖曳老屋搬迁的海盗祖辈,他们邪恶残暴地通过打劫他人固守自己的生存环境,用传说和充满意念的绳结联通表达自己与自然力量的关系,现代人使用先进的捕鱼船和生产流水线更为“体面”地背弃自己与自然的联系,更为“正义”地破环他人的生存之基,更为“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欲求。

纽芬兰不再对海盗闻风丧胆,他们有了社保、瓶装水和天气预报,但他们也有了失业、污染和税收。

在时代面前,人人都是小人物,但小人物有各自不同的混世方式。

个人的乐符交织成时代宏大幕布后的交响,在宇宙的天穹下无声的指挥下似乎永恒地演奏下去,直到不断积叠的变奏引向下一个乐章。

普鲁在整部小说介绍了很多的绳结,每个绳结都有一个名字、一个样式、一个用途,如同人生的图腾标记。

我们在不同的时期有难以想象的人生节奏和样式,熙熙攘攘的世间过客与这个世界之间存在着无数种打结的方式,无数种解结的方式,它们扣住了无数的缘与孽,无法说清,不断展开,如纽芬兰不断变幻的海面和波光,充满未知和动荡,充满可能和希望。

 10 ) 人不是找原因改变而是给改变找原因

假如我是凯文史贝西这样的人,突然之间有了不省油的妻子和一个古怪的孩子,但还是干着平庸的工作,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我有动力改变吗?

如果有改变的能力,他早就改变了,如果他干更有竞争力的工作,踏入更有活力的交际圈,他已经改变了,即便妻子带着孩子不辞而别,他也有吸引别人的能力,继续自己的幸福生活。

但是他没有。

是妻子横死,临死之前又卖了孩子,就在他父母双亡抱着骨灰刚刚到家之际。

他已经没法活在原来的环境里了,是巨大的戏剧力量把他抛到了他以前毫无察觉的故乡,跟着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有着传奇过往的姑妈。

电影对待弱者,往往是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断裂,他掉进了一个看似根本爬不出来的困境里,然后没办法了,自己才给自己的困境找理由。

他爱上了寡妇,却没胆子表白,只好告诉自己,自己的祖先也是绿林强盗,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他只会干与报纸有关的行业,但镇上只有一间报纸,只招记者。

他不会游泳,但船运新闻要求他必须开着小船去找素材。

人生断裂了之后,你处在一出你根本没有头脑的舞台人,脑子不假思索的就编出了一个完整的脚本,有前因,有结果,如此一来,你才知道你的角色是什么,你才能即便尴尬也终于可以继续演下去了。

 短评

尿在骨灰上还是很记忆犹新的 维京式的搬房子亦是 那地方是有多冷 画面都寒气直冒

5分钟前
  • Ston3s
  • 推荐

配乐很古典风。

8分钟前
  • cheung'''
  • 还行

有时我们以为离开令自己伤心的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就能抹平伤痛,殊不知,我们可能会搅乱那里人的生活,揭开他们本以为痊愈的伤口。但无论如何,过去终究会过去,我们还要继续生活。片中的演员表演都非常出彩,凯文史派西的角色很呆萌,看完《纸牌屋》来看这部影片,真的好不适应。

13分钟前
  • 西北偏北
  • 推荐

正他妈的平淡啊

17分钟前
  • 捷圣
  • 还行

同时,漂亮女人薇韦(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 饰)的出现让高尔的心中产生了久违的柔情和爱意,世界上没有无法治愈的伤痛,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18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不试着回到过去,又怎么在纽芬兰厚重的积雪中发现别样的温暖。凯叔不管在哪个年代都娘气满满,即便是如今的下木。咩姨这么多年依旧是一望如沐春风。

20分钟前
  • 请叫我腹黑
  • 还行

凯文最温情的一面。我的心碎电影Top3

25分钟前
  • kakkasqqq
  • 力荐

噶一般的片子。音乐好听,景色好。估计小说也不错。……算圆了我长久以来的念想吧

30分钟前
  • 闻人林
  • 较差

6.5 / CB和JM的第二次合作,凯凯饰演一个放荡女,是一个从来没接触过的角色。咩咩演的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怨妇。但这片好无聊🥱。。。

34分钟前
  • 𝙆𝙒
  • 还行

用片中男主角女儿的口头禅可以总结这部片:boring…

37分钟前
  • leonid
  • 较差

冷色调中透着温情~(ps:切糕好飒&咩姨好奶,感觉好软好好rua)

42分钟前
  • Lavandula
  • 推荐

卡司耀眼得吓人,但出来的只是个不温不火的小品。尤其是前半段,剧情过渡非常生硬敷衍,角色描写也支离破碎,完全灰暗的景象里看不见任何闪光的部分。和期待落差好大。

43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较差

海报不错

44分钟前
  • Keysersushi
  • 较差

愈寒愈温暖

46分钟前
  • lukelette
  • 力荐

马马虎虎吧,此类电影看得实在是太多了。虽然内容也算不错,还有这么多的影帝影后帮衬。但还是有点了无新意。本想看看cb和ks的对手戏,没想到出场没几分钟就挂了。。。总觉得Julianne Moore没什么存在感啊,但她接的好戏可真不少,而且表演又很被认可,怪事。

47分钟前
  • 海绵
  • 还行

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让我们体会新世界中的生活样式,让人振奋。风景很美,配乐恢宏。不过,安妮·普鲁的原著的确很难改编,电影比起文字还是差一个档次。

51分钟前
  • 海娃兒
  • 推荐

很不错的脚本,温情治愈故事,讲述一群普通人如何度过人生劫难,坚韧的迎向明天。“屋蒙风神宠召,腾出美景一片”。演员都是大牌,布兰切特打酱油,看的很过瘾。斯派西和朱迪丹奇表现了很高的水准。

52分钟前
  • 花束
  • 推荐

打星是影片一开始凯特布兰彻特的演技。

56分钟前
  • Time flies
  • 较差

凭什么能得7.4?搞不明白, JulianneMoore ,唯一的亮点, Kevinspacey ,,,,,大叔太让人失望了,最近烂片有点多,,,,稀烂的编剧,,,,没啥好看的,有点做了。。。。。

57分钟前
  • 小张
  • 还行

好独立。。。斯派西的开场摸样真是让人气愤。。。还好最后有救赎!

58分钟前
  • 海山路的晴天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