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半夜看了星河战队3,看了5分钟就知道了为什么此片没有在影院上映而是直接出DVD,也庆幸自己没有去买DVD而是下载来看。
恶俗无脑的对白,群众演员般的演技,为了恶心而恶心的2级片血腥场面,特摄片般的怪物和特效,以及从头烂到尾的剧情。。。
当然,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当它是部搞笑片来看的话,还是不错的。
推荐人群:星河战队系列爱好者/特摄片爱好者/2级片爱好者/半夜无聊人士亮点:开头和结尾空官大人的主打歌:It's a good day to die(我居然觉得还挺好听的)
发现这部影片的时候,着实是吃惊不小。
倒不是因为这部影片本身来的多么的震撼,而是非常的惊异这个系列居然还真的整出了个第三集,还真就来了个三部曲。
其实本系列电影1997年上映的那部开山之作,个人认为真的是还不错的,在当年也算是给了我不小的惊喜,一则在那几年相当的迷“星际争霸”这款游戏,几乎是每天都要跟朋友切磋一下,陡然间一个题材近似的影片出现在眼前,那感觉就如同即将上映的《魔兽世界》,将要给全世界的魔兽粉丝们带来的感觉同样的奇妙;二则,在那几年相对来说进口影片的数量和质量都还是非常有限的,对于科幻题材的影片,当年还处于学生时代的自己,那着迷的程度,绝对是任何影片所无法替代的;另外就是这部影片国内也没有公映,估计是其中部分片段,露的稍微多了点,于是就……不过呢对于还处于荷尔蒙分泌旺盛,正比雄激素顶的难收的年纪的我,略带点这样色彩的电影,那更是喜闻乐见。
于是乎综合几方面原因,这部开山之作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然而,就这样一部自己认为非常不错的影片,在星际争霸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狂潮的岁月里,却在拍了这第一部之后,陡然就杳无声息了。
在相同题材的其他影片相继推出续集,甚至如《星球大战》都开始出前传的情况下,这部电影依然是没有任何出续集的意思,知道2004年号称本系列的第二集突然就这么出现,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我,却在电视前差点吐血而死,这续集拍的,简直令人发指,在情节上几乎完全跟前作没有任何的联系不说,只是套用了前作的组织机构,什么联盟啊舰队啊什么来着,其他的貌似就完全没有联系了,所有的演员全部都是生面孔,当年的帅哥英雄卡斯帕•凡•迪恩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打酱油了。
其实呢你要说制作班底大换血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时隔7年之久,但在影片的制作档次上,明显的下降了不知道多少个台阶,无论是画面特效还是音效,全部都堪称粗制滥造,这让当时的我完全肯定这绝对是一部山寨的所谓的续集,绝对不是真的。
然而自我麻痹是完全无效的,短短一年之后,眼前的这部本系列的第三集,也是目前为止的该算是终结篇,出现了。
看着海报上第一集中的几位重要演员的回归,心中稍显安稳,然而却将第二集的纯正血统完全的坐实,哎……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也真的搞不清楚,这美国人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反正就揣着忐忑的心情看吧。
所幸的是,作为本系列的终结,本片较之第二集,还是有很大的改观的,首先包括男主在内的诸位主要角色的回归,以及故事情节完全延续第一集,就将一直期待着续集的观众都锁住了,其次在特效处理上看起来还算是多少花了点银子的,虽较之第一集还是差的很远,在其他影片的视觉效果早已通过将近10年的时间完成飞跃的同时,本片几乎原地踏步,貌似还略有后退,这就…………敌人依然是虫族,将近10年的战争中,人类凭借着强大的科技和枪炮,居然愣是没占到多少便宜,依然只是通过第一集抓到的那只虫后在混日子,而整个联盟和舰队的体系怎么看都觉得越来越像二战时候的德国部队,无论是制服,尤其是高阶军官的制服,还是某些高阶军官的行事作风,以及整个联盟面对战争的各种舆论宣传和高压控制,完全一副纳粹的意思。
最搞笑的就是找了位歌星来当空军舰队总司令,哎…………还被抓来的虫子给洗脑了,于是新的危机诞生了。
然后就有了后面的拯救,以及放大招的一了百了。
整个故事看似也随着那一颗终极炸弹的爆炸而结束了,不知道这虫子是不是还有别的老巢,反正现在星际争霸还在继续玩着,而且还有了2.0版本。
人、虫、神三大种族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在暴雪那里是还没完结,不知道在荧幕上会不会还有新的篇章。
找了半天没找到在哪发影评。。。
一口气看完。
感觉远不如1的特技水平,但是看得人很平静,少一些浮夸特技下的浮躁。
热爱科幻片的我总觉得科幻不应该只是追求电影院才能呈现的完美感官的特技效果,科幻带给人类深层次的思考才应该是科幻的精髓。
逼格很高哦,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星河战队至少对我来说是科幻片的DNA片段之一,虽然除了第一部已经没有了创作上的新意,但是看起来还是觉得只有那个世界应该是一个标准的未来世界,至少是个未来战场。
所以第三部拙劣的特技也没有阻碍已在我脑中早已形成的刻板印象。
只说一点,这里面空军将士生死未明的时候,女长官扮作他稳定人心。
然而现实生活中,现在换脸技术也比较成熟了,政治家会不会用这个技术呢?
前景堪忧!
这个女孩也转变得太大了吧,第一部中还是好好一个姑娘,这一部开始信教了,军队控制的宗教。
然后男主,想想他从第一集到现在的转变,可真是军队的洗礼啊。
经过第二部的洗脑,第三部强尼终于强势归来,剧情也有点回归“星河战队”的味道,可惜,剧情真的不行,评分说明一切。
强尼的强势归来,让人看到这部片子应该还行吧。
可惜,整部片子几乎都是讲述元帅一队人如何在沙漠中寻找救援。
最糟糕的是,他们一队人一路在“传教”,所谓的元帅没有一点元帅样,更多地是像一名猥琐大叔一面对自己的小秘洗脑。
最后大Boss的出现,使一路无神论的舰长也被洗脑了,可想而知有神论第一人的小秘是如何强大,最后她也是生还的。
从没见过一个小小的角色起如此大作用。
最后强尼驾驶掠夺者机甲出现的打虫场景简直让人喷饭,不是说机甲有问题,而知拍摄手段,一面打虫,一面重叠这两位祈祷者的画面。
无语估计导演信上帝的吧。
说完
苍天啊!
原谅我看完了这部片子,不过,我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真的只是想知道这该死的神棍导演到底能把这部片子拍的有多烂!
上帝啊,我错了,它真的好烂!
丫的,要说这该死的神棍导演是不是拍美国大兵征兵广告出身的啊,而且还是属于被美国大兵的领导们扫地出门的那种啊,要不我怎么看到了这该死的神棍导演在广告后面阴笑的脸啊。
末了,还那上帝涮了一把。
此文一年多之前写的,这部电影改变了我的人生观·····特此留念·····以前,看电影总怕遇到烂片,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看一部电影总要掌握多方面资料,只要并不是自己热爱的演员主演,就一定把大致剧情都了解了,当然剧透要避免,影评反响都看了才敢下手。
不过最近,我越来越觉得,烂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就算是好片,自己看了和别人的描述也是大不相同,当年《伤城》上映后第一时间看的了同学说不是很好,自己过了很久才看却觉得异常喜欢。
不久前还差点因为初略的主观印象错过了《迷雾》震撼的结局。
电影,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还是得自己一部部往下看,才能找到感动自己的经典之作。
不过今天这部电影《星河战队3》,我知道他必定会是部垃圾,毋庸置疑的烂片。
不过还是乐呵呵的看完了。
我对海因莱因的原著《星船伞兵》很有感情,看了不下6遍,虽然第一部电影除了人名世界观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和书相同的,但它绝对是一部经典军事科幻。
出于对此片的感情和主演的回归,我也就试试它有没有比臭名昭著的第二集要强一点。
结果证明可能这是一部搞笑片,很多直接的笑料是这电影在该严肃的时候无法严肃,该抒发内涵的又比较诡异,充斥着军事独裁思想,宗教狂热思想,想深刻却又显得无厘头,不愧是彻头彻尾的烂片。
电影第一集最后神秘出现的有心灵感应能力的将军变成了歌手+神经+宗教信仰者+奴隶。
最后从天而降的7架机甲战士,本来觉得是想表现原来电影反映不了的书中的步兵机甲,结果怎么看怎么像《机器警察》和《苹果核战记》。
而结局的稀烂在于`````被七架武装机甲解救的两位女士不是感叹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力量,倒是感谢天神的帮助·····我一边看一边笑,觉得导演十分之弱智,女主角本来十分正常英武最后也成了弱智,男主角还好,可惜他这种存在感薄弱的人起不了多少正面效果。
这样一部烂篇续集,却让我不亦乐乎,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不需要时时刻刻保持正经,也不用批判别人的愚蠢,看一看,骂一骂,调节一下心情,活跃一下大脑,还是十分有益的。
不需要逻辑推理片子的情节和漏洞,因为烂片通常都没常理,我们只要偶尔看一下,脑残一下,从循规蹈矩和步步为营中跳出100多分钟,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体验。
第一部还不错,我想连续拍2、3部,而且都是出DVD,应该是抓第一部的拥蹩吧。
本来第二部就不怎么样了,第三部还是如此。
该不会是预算越来越少了吧。
唯一不变的是总有男女裸身的镜头,哈哈。
如果说Starship Troopers 3是垃圾的话,那2我就没法评论是什么了!
有史以来我看过的最恶俗、最低格的科幻电影当属这部Starship Troopers 2了!
3虽然也不怎么好看,但是起码有1里面的帅哥主演!
很早之前看《星河战队》的时候,觉很血腥很暴力,还有点鼓吹纳粹的意思。
后来又看了《星河战队2》,真的很失望,又一部狗尾续貂的作品。
而在看了《星河战队3》之后,觉得头好晕啊,这部作品的讽刺味扑面而来,完全不能说是隐喻了,差不多就是声嘶力竭的在呐喊,吃果果的反乌托邦啊!
回头想想,《星河战队》倒是是宣扬纳粹还是反纳粹?
《星河战队》和《星河战队3》明明是一个编剧,怎么完全是2种感觉呢?
能把同一部作品解读成完全相反的两部电影,是Edward Neumeier太强大了,还是Paul Verhoeven太神奇了?
这个B级片系列,真心伤不起啊。。。。。。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