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比较喜欢史蒂芬金的作品,这部高草丛中有点像恐怖游轮但是又不是死循环,最后还是得到了救赎。
但是按照最后女主角听从了托比的话没进入草丛来看这一切似乎又没发生,因为女主和她哥哥没进入草丛的话贾维斯也不会去找他们,所以贾维斯也不会进入草丛,贾维斯如果没进去的话也不会引来托宾一家三口,小托宾更不会进入草丛,所以从这几点来看这个不是死循环的电影根本就没有循环,一切事情最后都没有发生,这部作品应该是史蒂芬金大爷和他的小说爱好者开了个玩笑这部小说就相当于是没写一样了。
草人想要献祭婴儿的血肉,结果婴儿被女主吃了。
女主想要将孩子生下送人结果打道回府了。
哥哥想要渣男死去,结果渣男在草丛中得以存活。
爸爸想要唱跳rap,结果瞎了眼被KO了。
妈妈想要逃出去,结果脑子被挤爆了。
最后只有儿子得到了一切,但是他回到的时空里早就没有了他的位置。
所以这部片子应该叫《艹艹艹》
一、轮回1、轮回由一块神秘石头引发,这块石头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它有二个功能。
一是能控制周围的草场,并使一定范围内产生时空循环,一旦进入,就走不出去,从而产生轮回。
这个轮回只对活人有效,直到他死亡。
这一点很像死亡游轮,但不同的是,死亡游轮的轮回是以主角为标准,且有重叠部分,自己会遇到自己;但草丛中是以商人、兄妹、男友三个进入草丛的时间点为标准,自己不会遇到自己(尸体除外),一旦有同样的人进入,就会刷新轮回。
(这一点很重要)二是触摸过石头的人,会获得知识与力量。
石头不会控制人心,变好变坏由自己心性决定。
2、如何打破轮回。
从教堂的名字中可以看出“救赎者的黑石教堂”。
这必然是从草地中走出的幸存者建造的。
指明打破轮回的方法,就是“自我救赎”。
3、为何需要救赎。
既然有救赎,说明进入者都是有罪的。
那么是什么罪呢?
从进入的两个家族来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弃婴。
石头上的画也表示了这一点。
兄妹俩和男友都是不想要孩子的。
男友要打掉,兄妹俩要把孩子送人。
房地产商并不爱自己的家庭,进入找妻儿时就不停地抱怨,谈话中也提到自己本来是个歌手,因为有了孩子,成了家,现在只能去经商。
他出现时一直在打电话,男孩是母亲在照看,算是心理弃婴者。
4、如何救赎。
就是救孩子。
所以当男友把男孩送出去之后,轮回被打破了。
二、流程1、因为有轮回存在,我们要先搞清一个事实,即这个轮回到底是从谁开始的。
进入草丛的有三批人:兄妹、商人一家、男友。
商人一家是第一批进入的,因为他们停车时,兄妹还没到。
兄妹是第二批,因为哥哥停车时,商人的车已经有了。
男友是第三批,二个月后到达的。
所以是商人儿子触发兄妹事件,兄妹事件触发男友,男友又触发下一轮的商人一家。
那么第一轮商人一家是怎么触发的呢?
我猜测是狗跑进草丛,男孩追狗所引发的。
2、触摸过石头的有几个人?
三人。
男孩、商人、男友。
商人是第一个触摸的。
男孩是第二个,但他心中没有恶念,所以没有做坏事,但因为年龄太小,所以也无法打破轮回。
第三个还是商人,男友是第四个,最后打破了轮回。
3、真正的流程是:男孩追狗,进了草丛,妈妈随后,商人最后进入。
大家迷了路。
二天后,兄妹路过,男孩向兄妹求救。
兄妹进入后,男孩遇到了石头,摸了石头。
因为兄妹进入前,男孩说自己迷了路,出不去。
因男孩不是坏人,所以说的应该是真话,说明这时他还没摸到石头。
而兄妹进入后,再次遇到男孩时,男孩已经知道了许多东西。
可能是商人抓住了他,强迫他摸的石头。
但商人才是第一个,因为妹妹遇到商人时,商人其实已经摸过了石头,将妹妹骗走,杀死了妹妹。
至于为什么要杀妹妹,根据后来的剧情看,商人应该是获得了力量,膨胀且兴奋,于是X杀了妹妹。
(但在第二次轮回中,被妹妹扎伤了眼。
)男友最后进入。
其实已经经历了多次轮回,证据是哥哥的尸体堆了一地,只是同第一次相比,结局没有任何变化,仍算第一次轮回好了。
男友没有摸石头,后来遇到第二轮商人一家,因叫喊,将商人一家引入草丛。
因商人一家原本就在草丛中,新的一家进入后引起冲突,于是开始第二次大轮回(因为这一次的轮回与之前的N次不同,所以称为第二次),所有人重新读档刷新,但尸体会保留下来。
这一次由于6人都在草丛,所以跟真正的第一次轮回,大家分批进入不一样,没有时间差异,而是同时存在(只有真正的第一次才有时间差)。
于是二个月后才出发的男友,遇上了二个月前的女友。
而唯一不受轮回影响的,只有肚里的婴儿,所以女友以为自己怀孕六个月,其实已经快要生了。
然后商人仍然第一个触摸了石头。
所以他是第一轮(每一轮)的第一个,也是第二轮的第一个。
所以我说第三个还是他。
但这一次跟以往有二点不同:一是以前妹妹死就死了(尸体有怀孕特写),但这次妹妹生下了孩子。
这对于妹妹来说,是一种救赎——她本来打算送人的,这会打破轮回。
于是商人杀死婴儿,并让妹妹吃下血肉,使她无法获得救赎。
二是男友以前都是被哥哥害死,但这次因为妹妹自己给自己打电话,提醒哥哥会害死男友,所以男友留了心,就没死掉,于是依靠男友战胜了商人,还是打破了第一种轮回。
这次他没再让男孩摸到石头,而是自己去摸,于是明白了一切。
后面的剧情很好理解,不再赘述。
然后就是一番斗争,男友杀死了商人,摸了石头。
他是第二轮的第二个,也是第四个。
本来第二个应该是男孩,但被救了。
第二个轮回即将结束,因为新的兄妹二人就要来了,一旦他们进入,就会再次读档刷新,又一次开启新的轮回。
男友救出男孩,让男孩阻止兄妹进入草丛。
他牺牲自己,救出男孩,也是一种救赎,从而中止了轮回。
第一次轮回(有时间差,商人摸了石头后,心态膨胀,X杀妹妹,杀死妻子,哥哥害死男友后被商人所杀,商人强迫男孩摸了石头——男孩见过父亲的样子,肯定不会主动去摸的。
),第N次轮回(没有时间差,因为6人都在。
但结局和第一次相同,仍算第一次),第二次轮回(最后一次)。
三、结论结论是:父亲要对孩子好一些。
毕竟这是作者和大儿子一起写的书。
本片最大的硬伤,就是爸爸只有一个,而这个循环里应该有很多的爸爸😎,都没发现还跑这里挑毛病。
爸爸着魔后杀了无数次她们,可奇怪的是,循环而来的托宾一家,爸爸却只有这一个,还有我想到一个很好的解诀循环的办法,那就是无数次的循环最后尸体堆积如山超过了草地,一切也就结束了。
如果说从一个现实的故事来看,没有电影中的各种表现形式,单纯是发生在现实中的一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应该是:女主怀孕,男主知道以后因为自身的追求让女主打掉孩子,他负担不了跟女主组建家庭的生活,要过自己的自由生活,他跟女主分手后,女主还是决定生下孩子,但是因为无力负担,决定把孩子送给其他有能力的家庭抚养,在女主和女主哥哥一同前往领养家庭的路上,女主和女主哥哥发生了意外,女主和女主哥哥还有未出生的孩子都死了,男主因为这件事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一直生活在悔恨之中,无法救赎。
而那场事故发生的地点,就在教堂门前的公路上,男主徘徊于此,不得救赎。
因为电影的开头是以女主的角度先行展开描述,我们不可避免的先入为主,以为这是女主的故事线,而后续出现的男主,似乎只是电影的一个参与者。
男主说他很高兴终于能够看到他们未出生的孩子,男主说他看起来是个渣男但是这不代表他的本性如此,男主对男孩说你和她都不属于这个地方,这是他一个人的试炼场,一个人挣扎的地狱,他想救女友和未出生的孩子,并且愿意为了实现这份救赎而牺牲自己,那是他的梦,也是他的愿景。
他去找寻女主了,他来了,但是他迟了,他希望自己能遇到2个月前消失的女主,在高草丛中,他实现了这个愿望,他阻止了女主和女主哥哥进入高草丛中,他们离开,而他留下来了,因为他似乎知道,他给不了女主幸福,但是他可以成全女主幸福。
男孩父亲其实就是男主恐惧的映射,那是他害怕面对的家庭生活,可能是他自己过去经历的,也可能是他所恐惧的将要面临,那是他一直以为的婚后人生,他以为自己会有一个儿子亦或者那就是他自己的投射,而后的家庭生活琐碎、枯燥、冷漠,充斥着不甘而愤怒,毫无感情,但是他后来得知女主怀的是个女孩,那种惊讶,那种幸福。
男孩、男孩的父亲,男主自己,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线,都是他自己在恐惧里的挣扎,都是他的分身。
教堂,意味着救赎,那是他永不可及的救赎,那么遥远,能看到也无法达到。
男主和女主哥哥的矛盾不可调和,第一个小男孩诱导女主哥哥摸石头,第二个小男孩阻止男主摸石头,不管这个小男孩是不是一个小男孩,他其实都是表达了男主的一种恐惧和恶意,男主对孩子的恐惧和恶意的化身,而女主怀的是个女孩,侧面的否定了男主的所有臆想,给了男主希望,正是这份希望,让男主打败了未来的自己,从死亡中挣扎而起,让男孩去救女主和自己未出生的孩子。
男孩既承载了男主自身也承载了男主孩子的影像。
也许在某个平行世界中,在男主的梦中,他阻止了一切悲剧的发生,他的爱人和孩子,有了一份生的希望,也有了一份本应该由他参与的幸福。
今天聊聊电影《高草丛中》。
片名In the Tall Grass (2019),别名高草魅声(台) / 草丛失魂。
这是一部Netflix出品的恐怖电影,根据史蒂芬·金同名小说改编。
整个故事就和片名一样,全篇围绕“草”展开。
看完故事,你完全可以用“草”来形容这个故事。
故事一开始,一对兄妹驱车远行,当他们路过一片高高的草丛时,忽然听到草丛里传来隐隐约约小男孩的呼救声,于是兄妹俩壮着胆冲进高草丛中,准备搭救小男孩。
没想到高草丛中居然存在一股神秘力量,走进去的人再也走不出来了。
整个故事就像上面说的那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完。
而作者却可以将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扩展成一个完整的恐怖故事,还把大家唬的一愣一愣的,这就是讲故事的功力。
《高草丛中》牵扯到了大量时间循环,过去的人遇到了未来的人,不同时间段的人在这片草丛中相遇,大家都是一脸懵,顺便带着观众们一脸懵。
想弄明白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可以从影片设定入手。
本片毫不掩饰地表现了蕴藏其中的超自然力量。
身处其中的人会失去方向感,可以听到来自不同时间段的声音;草丛里被打结的草丛可以自行解开;草丛可以引导身处其中的人前进方向,大家最终都会走到巨石面前……种种现象都表明,这就是一个建立在超自然力量基础上的故事。
超自然的意思就是无法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如果非要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神鬼怪力,那就是自讨无趣了。
影片中出现的人物角色很少,只有六个人,而且六个人的人物关系也简单明了。
布景更是简单,主体就是一片高草地。
《高草丛中》影片中大部分是在加拿大拍摄,拍摄场地位于保龄球馆附近。
影片中的教堂是专门为电影制作的临时布景。
剩下的高草地遮天蔽日,省时省力。
影片中六个人分属两个家庭。
先看卡尔、贝基、查韦斯这边。
哥哥卡尔驱车带着怀孕的妹妹贝基,开长途前往一处愿意接受婴儿的地方。
卡尔对贝基有超越亲情的爱恋,碍于兄妹关系,只能用全方位的保护来压抑自己的爱。
但他对贝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也同时显露无疑。
查韦斯是贝基前男友,一时接受不了女朋友怀孕的消息,先行跑路。
几个月后终于想明白了,开始回过头来找贝基求复合。
再看托宾、罗斯、娜塔莉这边。
罗斯是爸爸、娜塔莉是妈妈、托宾是他们的儿子。
他们养的一条狗跑进了高草丛中,托宾为了追狗跑进草丛,夫妻俩为了找孩子也跟着跑进草丛。
这一家三口是先跑进高草丛的人,卡尔三人是后进草丛的人。
但随后故事发展并没有按照线性时间顺序,而是在时间方向出现错乱。
我们完全不需要用时间循环、多维空间等唯物主义观点去解释,这就是神秘力量在作祟。
草丛中的巨石,号称位于全美最中心的中心。
它蕴含着一种神秘力量,至少在影片中表现出3种力量。
第一种是改变周围高草丛的路径,引诱迷路的人走到巨石面前。
这个解释了一群人走来走去最终都会走到巨石面前。
第二种是蛊惑人心,任何触碰过巨石的人,可以掌握高草丛的路径走向,同时也成为巨石的奴仆,引诱更多的人前往巨石。
这解释了巨石引诱大家前来的目的,它要感染产生更多的奴仆。
忠心耿耿的奴仆会帮助巨石实现这个目的。
巨石更像是人性放大器,普通人心里的那点小心思会被无限放大,所以对生活不满的人会变得更加愤世嫉俗,对家人充满爱的人会拼尽全力解救他人。
第三种是引发时间混乱,让不同时间段的人在同一时间相遇,所以过去的人会遇到未来的人,未来的人也会遇到过去的人的尸体。
这解释了一群人在高草丛中遇到的种种怪状。
那种屏蔽手机信号等小伎俩就不提了,在神鬼怪力影响下,火攻、割草应该会很轻松地被巨石解决。
巨石不掌握的能力就是无法移动死亡的东西。
不管是人类还是阿猫阿狗,只要死去了,高草丛就不会移动他们。
高草丛只能诱导活着的东西,并不能主动强迫别人。
这个成了破题的一个小关键。
超自然力量作祟的恐怖电影自然是与悬疑搭不上边,因此本片打上“惊悚”“恐怖”“神秘”等标签都是合理的,和“悬疑”标签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本来就是怪力乱神吓唬人的故事,大家伙儿老老实实接受导演的惊吓即可。
一个点子、一片草地、六位演员,就能演绎出一个辗转起伏的惊悚恐怖故事,这就是编剧导演演员的功力。
史蒂芬·金是恐怖小说大师,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恐怖电影不计其数。
只要看多了史蒂芬·金风格的作品,理解了史蒂芬·金作品的套路,就能理解他的电影。
看他的恐怖电影,观众们就是要通过史蒂芬·金描绘的故事,体验他所营造出的恐怖感、无力感。
而不是非要理性思维去强行解释一个感性故事。
带着方向性错误的思维,去看恐怖电影,自然不会获得理想的观影体验。
头顶一抹绿,握了个大草。
这片高草地,真是太草了。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看完这部片,确实觉得很惊喜,上豆瓣看了一下,个人感觉评分有点低了,写一点个人的见解和分析。
其实这一部片子,我个人觉得不应该归类于灵异类,与鬼,幽灵之类的超自然事物无关,相反,我个人觉得这就是一个关于人和荒野的寓言。
大多数现代人在城市待久了,会有向往自然的想法,但是事实上鲜有人真正的接触过荒野,旷野,而真正的荒野和旷野会让大多数人失去理智,陷入疯狂。
看到电影中这样一片高草地,原始而蛮荒的巨石,我第一个反应就是《The heart of darkness》中,Marlow在进入刚果腹地前,对于这一片包围着这个小小贸易站的荒野,天地所感到的不安和其所暗藏的凶险感:“And outside, the silent wilderness surrounding this cleared speck on the earth struck Me as something great and invincible, like evil or truth, waiting patiently for this fantasitic invasion. ”。
我曾经独自一人在家乡的一个湖中划船游玩,这个湖不大,周围都是群山,岸上几步不远处便是树林和灌木丛,有几条蜿蜒曲折,人迹罕至的小道可以到达这个湖的周围。
在船上的时候,我把手放进湖水中划水,突然发现墨色的湖水是如此的深邃,我只将手腕以下浸入水中,就看不见五指了。
但是捧起来一把水,水却又如此清亮透明。
我忽然胆怯了。
我不敢再看水了,我仿佛觉得我的小船不是荡漾在一个湖面上,而是悬空漂浮在一个无底深渊上,我看着湖水,这深不见底的湖也倒映着我的脸,像一面黑色反光的金属做的镜子。
这个湖是如此的黑,在船上注视着湖水,我明明坐在船上,却感觉鼻子几乎已经贴在水面了,再多看几眼,有一种被吸入的眩晕感,这个湖有多深?
湖底是什么?
在湖底视角看我的小船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在正午的阳光下,想到连阳光都不能刺透这深不见底的湖水,而我就端坐在这湖水上面,这个想法让我遍体生寒。
接着,我意识到这里太安静了,我环视这一片群山,群山也默默无言地注视着我。
周围高大的树林,幽暗而又森密,大地,天空,湖水,山脉,森林静默无言,一点声音都没有,我能够听到我的血液冲击着我的耳膜,心脏处的血管如同鞭子一般抽打着我的肋骨,我为何会如此的心慌呢?
太安静了,除了从湖底下不知为什么涌上来的气泡在湖面上爆炸让我心惊,再无其他声音。
安静的环境,安静的声音,安静确实变成了一种声音,像电视收不到信号时候的白噪音一样,侵袭着我。
我的脑海中涌过很多东西,一些原始的,蛮荒的东西。
我忽然觉得,这一片大地,天空,树木,高山,是邪恶的,原始而又邪恶。
最后我像逃一般,轻摇着小船,逃上了岸,头也不回地往城镇走。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各地的宗教,民俗中,多少有对树木的崇拜和敬畏,《The golden bough》上就记载了很多,现在我有点感同身受了。
那些很多年前的蛮荒人,他们在一片荒野和树木中,空旷,死寂,侵袭着他们开化未久的神经,令他们产生恐惧感,疯狂,因此产生了崇拜。
所以再看电影中,各种离奇古怪的事件,比如不断移动的人,无限的循环,错乱的时空,我个人觉得是在暗示人在荒野中的渺小,人类所熟知的规则和认知在荒野中失去了意义,比如在没有现代设备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在野外是会迷路的,人会失去方向感,这和电影中的迷路和人的位移是吻合的,主角们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距离,时间,方向,逻辑等等人类依赖的尺度失去了意义,比如走来走去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或者被草丛位移到了或近或远的地方。
电影中有着几组来自不同时空的主角,有的死掉,有的活着,也暗示着在荒野旷野中,生与死的循环,荒野就如同一个默默的注视者,观察着无数的生命在这里诞生,死亡,消逝,这样一片草地,存在了多久呢,它又无言地凝视了过往的生命多久呢?
《The heart of darkness》里Marlow一行在刚果河上深入无人之境,在寂静,远离文明的环境中,主角同样也有着类似的感叹:“Going up that river was like traveling back to the earliest beginning of the world, when vegetation rioted on the earth and the big trees were kings.”。
Marlow也同样觉得这样一片原始的寂静是有意识的,是恶意的,是凶险的。
而片子我认为高草丛也被导演赋予了这样一个特质。
小男孩的父亲触摸了巨石,受到巨石的影响开始杀害其他人,巨石在这里是一个很有趣的象征,影片中提到巨石的信息有两点(我没记错的话):1.巨石位于美国(还是美洲)的中央;2.巨石存在的时间非常久远。
我个人觉得巨石就是一个原始,黑暗和蛮荒对于人类的吸引力,和异化人类的具象化。
就像《The heart of darkness》中暗喻的:文明与黑暗不是互相对立的,也会彼此吸引,彼此异化。
就好像深渊,火焰,一方面它们是危险的,但一方面凝视它们却又是吸引人的,比如常常会有几个人围着火焰,凝视着跳动的火焰静默不语的场景;又或者是俯视着深不见底的沟壑和深渊越看越入迷。
所以即使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自诩来自于文明世界,但是那些原始,蛮荒和邪恶(我觉得原始的自然都有潜藏的凶险和邪恶感)对我们又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如果你拥抱它,为它所用,那么你就会被异化,比如《The heart of darkness》里的Kurtz,和这部电影里小男孩的爸爸。
所以我感觉导演和编剧多少看到一部分《The heart of darkness》。
《EVA》里面有一句台词,大意是城市是人类建造的乐园,但我觉得城市就像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制服,之前有个讨论,为什么很多职业要穿制服,有一个解释是制服会给穿着者提供一种使命感和心理暗示,加强穿着者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
同样,当人类作为个体,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在高大的建筑中,这些就像制服一样加强着我们对于自己“人类”这一身份的认同感。
我们被霓虹灯保护着不受到来自荒野的侵袭,让我们保持civilized, remain our sanity。
但当我们真正在置身于无尽的荒野中,自然中时,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原始的蛮荒与邪恶在注视着自己,异化着自己,甚至与自己对话时,我们又能够走多远?
关于这块石头的理解:全片三个人摸了那块魔石,一个人渴望关注,于是他着了魔,他让所有人都时刻“牵动”着他;一个人渴望救赎,于是他通往了救赎;一个人渴望帮助,于是他帮助了其他人,也帮助了自己。
这块石头是通向人内心深处欲望的“许愿石”。
草丛:这片草丛因为魔石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时空纬度,并且时空是紊乱无序的。
他们每走一步,又是一个新的时空,所以一直走不出去,而且对时间失去了概念,这就导致产生了一个循环轮回,草地里的人死了,草地外面的人又进来。
时间:根据女主记忆,她怀孕了6个月,所以最后,其实他们已经在里面待了至少2个月。
而男主明明晚两个月到,却比他们先在里面,是因为刚好男主死了一次,完成了一次轮回。
小孩的爸爸:小孩的爸爸本来是乐队主唱,本来乐队事业蒸蒸日上,人人瞩目,但是突然他就结了婚,有了孩子,为了家庭,做起了房地产。
他曾经那么辉煌,现在连妻儿都很少关注他(从他在教堂门口打电话,妻儿没有管他就进去了就看得出来)所以他渴望得到关注,于是魔石给了他关注,他得到了所有人的时刻关注(想他在哪里?
会不会突然出现来杀人)小孩:小孩最早就是因为想帮助草丛里的人(男主),以及找到(帮助)自己的狗狗,进了草丛,所以摸了魔石后,有了“帮助”的能力,但不是直接给了他出去的能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人可以通过小孩的声音找到他,但其他人不行,最后,也是因为小孩,还没进入草丛的女主放弃了将自己孩子送人的想法男主最后的决定:男主最后不出去,估计是因为摸了石头后,看到所有时间线里,只要有他和女主她哥一起,就不会有好结局,他觉得女主和孩子值得一个好结局,所以放弃了自我(唯一没理解的是,女主分娩之际看到的那些人和事,究竟是幻觉还是真的,自我感觉那一段是想表达“他人即地狱”)希望我的看法能帮助大家理解本片,如果有不同看法,那就按自己的想法理解吧(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仅仅只是想帮助那些没看懂,想给本片打低分的人解释一下,让大家高抬贵手,毕竟这片子质量真不差)
从恐怖和悬疑片来讲这部《高草丛中》构思非常巧妙,而且所有的线索都是暗线,需要观众自己去理解和发现,所以如果看不懂的话,会非常迷茫,感觉完全不知所云,但是如果你能理解导演给出的全部线索,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从宗教片来讲,这部片还是基督教的基本内核,就是人如果不能完成赎罪就会堕入地狱,想要脱离地狱必须从灵魂深处完成净化,也就是自我救赎。
自我救赎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真心忏悔,另一个是自我牺牲。
影片一开始就用了一个障眼法,这6个人是什么关系?
真的是两个家庭吗?
这就是第一条线索。
贝奇和卡尔,一个长得那么黑,有点印度裔的感觉,一个明显是白人,这俩要是亲兄妹,除非是基因突变。
还有托宾是一头金发,而爸爸罗斯是一头深棕色的头发,妈妈娜塔丽是一头黑发,这明显是医院报错了吧?
所以这6个人根本就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关系,就不是所谓的夫妻,兄妹、父子。
影片的第二条线索就是他们到底在哪里?
乌鸦、苍蝇、蛆,还有人的血肉变成的草,你能想到哪?
没错,就是墓地呀!
所以这6个人在现实世界中应该是已经死了,因为生前犯下的罪孽而被打入了地狱,对于死人来说,时间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高草丛中时间实际是相对静止的封闭循环。
影片一直强调草丛不会移动死物,其实就是暗示他们已经下葬了,肉体是不会移动的,只有灵魂可以在草丛里移动。
简单来说,草丛实际上就是一个沙箱,他们6个人因为生前犯下罪孽而被带到沙箱入口,抹去生前的记忆,沙箱会模拟他生前犯罪的场景,如果他们凭本能或者残存的人性能够纠正生前犯下的错误,真心忏悔,就能完成沙箱测试,升入天堂或者转世投胎,否则当他们在沙箱内被杀死或者自杀后,一切条件就会重置,循环往复。
草丛里的黑石代表的是你的记忆,当你触摸了黑石,你就会恢复记忆,知道你的罪孽和沙箱的通关条件,但是相当于作弊,满足了条件也不能通关,只能自杀重置记忆再来。
草丛外的教堂叫“救赎者的黑石教堂”,实际也是暗示了这一点,必须要真心的自我救赎才能离开草丛。
所以,罗斯和托宾触摸黑石后,为什么一直诱导其他人也触摸黑石呢?
有人说是被黑石控制灵魂,被黑化了,我的理解是他们触摸黑石以后恢复了记忆,看到自己一次一次通关失败,感觉自己根本不可能凭本能通过,既然通关无望,干脆多拉几个垫背的,我出不去谁也别想出去,所以才要引诱别人触摸黑石,触发别人的作弊条件。
至于每个人所犯下的罪孽也就是通关条件,其实影片都有暗示。
罗斯是一个地产经济人,最拿手的就是花言巧语的推销,这在他引诱别人触摸黑石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从他和娜塔丽的对话当中我们也能推测,他奸杀自己的女客户也就是沙箱里的贝奇,而且恰巧被自己的妻子看到,但是他没有向妻子忏悔,而是选择了杀妻灭口,所以他的罪孽最深,通关条件实际上最复杂,触摸了记忆的他完全绝望了,所以才会选择自暴自弃,干脆把所有人拖下水。
娜塔丽的线索只有2条,一个是她腰上带的包里全是药和酒瓶,一个是“丈夫”罗斯吐槽她整天神志不清,连个孩子都看不好,所以推测她应该是酗酒和嗑药,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托宾的线索也只有2条,一个是“爸爸”罗斯说他从来不听大人的话,进入草丛时罗斯告诫他不要接触陌生人,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另一个是他目睹了卡尔杀贾维斯,所以推测他是离家出走,撞到了杀人现场被灭口?
贾维斯的线索就简单了,他应该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怂恿自己的女友堕胎,相当于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卡尔线索也很明显,他有恋妹癖,喜欢自己的亲妹妹,嫉妒妹妹的男朋友,一次外出男朋友发生意外,卡尔本来能救下男朋友,但是他选择放手杀死了他。
贝奇的线索就比较隐晦了,从贝奇黝黑的肤色来看,暗示她其实是印度裔,印度有一个不得不吐槽的合法产业就是代孕妈妈。
从后来罗斯在草丛里要和她发生关系的对话来看,她其实是给一个白人家庭代孕的。
罗斯喂她吃自己孩子的血肉,其实是暗示她通过代孕卖孩子挣钱。
所以这6个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关系,是死后被黑石注入了特定的记忆,通过沙箱测试才能转世。
他们被分成了3组,至于哪一组先进沙箱根本无所谓,重要的是要完成赎罪。
所以,罗斯在掐死卡尔之前说的那番话其实特别有深意,他说卡尔感觉他在选择往左或者往右,其实他根本没有选择,而是一直在做同一个选择通向自己(也就是地狱)。
在草丛里贝奇已经打电话提醒卡尔不要伤害贾维斯,不然就会犯同样的罪孽永远循环下去,但是卡尔根本没有理解贝奇的话,还是选择放手让贾维斯摔死,还骗贝奇说贾维斯一会儿就来,其实是一直在重复自己生前的罪孽。
影片最后的3个人通关成功了吗?
我觉得没有,虽然在托宾的提醒下重置的贝奇和卡尔并没有进入草丛,但是他们并没有达成通关条件,卡尔没有承认自己的恋妹癖,也没有选择拯救“妹夫”贾维斯。
贝奇也没有承认自己代孕卖孩子的事实,而是隐晦的说自己曾经想把孩子送到“领养家庭”。
至于托宾,我感觉他应该留下来等自己的父母,而不应该坐上“陌生人”卡尔的车……最有希望通关的其实是贾维斯,贾维斯本性并不坏,在重置的罗斯一家没有进入草丛时他好心的提醒过他们不要进草丛,在进入保龄球馆之后他真心的向“女朋友”贝奇忏悔,说自己就是个渣男,最后他为了赎罪,甘愿牺牲自己,把“孩子”托宾送出了高草丛,只不过他因为触摸了黑石触发了作弊,所以这一次他不能通关……
这片子想表现的是什么,是我理解能力太差吗?
竟然完全没看懂的感觉,就是感觉一直在重复重复,重复画面,重复情节。
初看感觉还挺惊悚,看多了,就感觉索然无味了。
还有最后那个男主选择留在那里,是为了结束这个诡异的迷宫吗?
演员的表现也没有什么亮点,平白无故浪费了90分钟的时间,我竟然坚持看下来了,以为会有反转,会有更好的情节,结果看到最后还是大失所望。
不习惯打一分,创作不易,还是打个三分吧!
虽然有些“高开低走”,但称得上是小成本电影的诚意之作,应该算是不错的邪典电影;个人觉得不是《恐怖游轮》那种无限循环、闭环养蛊、往死里折磨(惩罚)人心;本作应是关于觉醒和救赎,就像是在《幽灵船》里,只要人性中善的一面突破了暗的诱惑,最终才能够成功“脱狱”;“救赎者黑石教堂”外停着的汽车型类目测时间跨度有三四十年,估算受困于魔法阵的本体、复制体、灵体应该在100+,在片中并未充分展现出来,剧本不够细致(参看《幽灵船》);还有一部《1408幻影凶间》和本片的路子也挺像的(两者都是史蒂芬金的作品),实力碾压前不久顺路扑街的新版《宠物坟场》。在小说方面,《青叶灵异事务所》中也有一篇类似的“案件”,好像是直播网红作死组团勇闯困尸阵法喜迎团灭的故事,写的也蛮精彩的。
高概念的平行影像,镜像循环的高草交错,残暴直观的打斗,歇斯底里的表演,肮脏湿漉泥泞不堪,吊轨的死亡循环,教堂与地狱,宗教隐喻和恐怖寓言,史蒂芬·金味道浓浓的,可能是近几年个人感觉改编史蒂芬·金最成功的一部,文森佐·纳塔利也的确是拍这种片的好手
无厘头,阿帕特里克係唔係要专业演恐怖片了?
选择的结果就像薛定谔盒子里的猫,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有这男反的电影都还不错。。不喜欢雨天泥泞的感觉,也不喜欢孕妇当主角,所以减一星。
一块不属于人类文明的巨石,触碰过它的人能看见草丛迷宫的所有路径、平行时空的所有分支。禁不住诱惑的Ross和心智尚不成熟的Tobin触碰过石头后都迷失了。某一个平行时空的Travis牺牲自己拯救了另一部分平行时空的Becky, Carl和Tobin,我相信同在那个时空的Travis最终和Becky有一个好结局。
boring
一个循环厄运的故事,气氛营造尚可,逻辑自洽不足,不知是自己没看懂,还是叙事没讲清楚。
瘆人的概念,粗糙的剧本,好可惜
不错的烧脑悬疑片。时间+空间错乱循环又重合的大型户外密室逃脱片。题材相当棒,BGM也非常带感。值得一看的片子。
为啥评分这么低啊我觉得还挺好看的,斯蒂芬金的作品不都是这样,概念特炫酷但有点神神叨叨的么。(我要是男主我就开个割草机进去(大雾
同样是无限循环系的恐怖片,《高草丛中》不是通过场景的不断出现来引发悬疑惊悚,而是通过人物互动来完成无限循环的建立,穿插在相同段落的不同人物状态来引发这一系列的后果。与同类型片中对于无限循环成因语焉不详相比,该片直接指出了来源是在于一个外表类似祭祀圣石、实则地下控制着整个高草丛网络的根部,把cult元素也拉入其中,让整个剧情更有张力。
浪费我的感情
真的很不爱动脑子,影评都不想看,家属看了影评给我讲了一遍🤣
渣男拯救怀孕前任需要搞得如此罗嗦复杂和玄乎?宗教、伦理还是外星生命不深入探讨一下捏爆个人头,捅瞎一只眼,扭断一条胳膊就戛然而止了?20分钟短片能拍完,硬核没有,靠 Patrick Wilson 话唠强撑脚本,生拉硬拽到90分钟的应付货色,2星不能再多!
恐怖片大年名副其实,临近年底好片频出,本片堪称小成本的惊艳之作,风格简洁明快但绝不简单,影像也颇有几分独特的味道,愣是将平平无奇的高草随风摇摆拍出了让人发毛的邪祟味道。环形叙事的布局也很巧妙,众多细节前后呼应值得反复品咂。草丛中的巨石究竟是什么,导演没有给予明确的答案,观众却可自由发散,科幻、邪教、哲学、轮回……一切自在人心。
误入x教团体(tall grass),从此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白天真好看,晚上和雨水真让人严重不适……
好喜欢这类多重世界的故事,精彩!
看看简单的草丛但走不出去还蛮可怕的,后面黑乎乎不知道在干嘛....
还原度和完成度都相当高,质量非常棒的一部恐怖电影,起承转合、惊悚、人性都兼顾到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