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车异路
جاده خاکی,上路,伊家好走(港),旅途.未完成(台),Hit the Road,Jadde khaki
导演:帕纳·帕纳西
主演:Pantea Panahiha,哈桑·马朱尼,Rayan Sarlak,Amin Simiar
类型:电影地区:伊朗语言:波斯语,英语年份:2021
简介:看似普通一家四口的公路旅行,轻松欢愉的气氛随着一步步逼近伊朗边境而变得紧张,原来其中一位家庭成员因触犯反国家罪被通缉,即将要逃离家园。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身为伊朗电影大师约化巴纳希的儿子,Panah Panahi首次执导的剧情长片已获邀参展戛纳导演双周,不但没有因父亲的光环受限制,更在处女作中展现出独特个性和精溢才..详细 >
小男孩太吵了,看得烦躁
画面构图相当好,看得出是花了心思的,但这本有点弱啊,处女作来说中规中矩,不惊人也不烂。
最后的画面是孩子在唱,歌声却是青年男子的怅然。片子的表象平稳,只用对话表达内心的激荡和生活中隐忧的不安,于意会中看星空和莽原,理解送走儿子的不舍,以及送“走”狗狗的放手……决绝是末路中求生找希望。
HKAFF2021@PALACE ifc 此片的优势还是在于感情真挚动人。然而台词量大,使人容易失去观影耐性;此外用这种拍摄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这一类的主题其实已经不算特别新鲜了。
一部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电影,可能我境界不够,个人觉得太过于平淡
我不喜欢最后埋掉狗狗那段类似歌舞片的设计,除此之外整部电影在这样有限的经费条件下成为了精品。腿受伤心更受伤的父亲,有谋略更有不舍的母亲,天真烂漫的弟弟,还有这个孤独流浪放逐他国的哥哥。母亲的那些背影那些仰头时缓慢流落的眼泪像极了菲姐这句歌词“你走的好遥远,消失在我生命的地平线”,不知道男孩此生能否再回来,母亲是否还能再看到他。尿床的影册被孩子带走了,也许母亲心中很希望此时此刻能出现干净的被单,包裹着她的眼泪和悲伤,谱写她余生所有的情绪
#SIFF 小孩儿可爱 一家人相处方式有意思 离别场景感人 星空下草地下的神来之笔 不好意思父子对话那里睡过去了😅
其实拍摄手法,叙事基调都很西方,景别取得很好,制作水平很高,四平八稳的,甚至有些过度的精心修饰,整体风格是那种大台词量的生活化的剧情推进方法。巧的是,我看的第一部伊朗的电影是那部著名的一次别离,而这部是我看的第二部伊朗电影,又是一次别离。虽然这次的别离依旧令人难过心酸,但显然并没有第一次别离的那么令人深刻的怅然,似乎一直闷在胸口的一口气最后只得一声无奈的叹息,而叹息背后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他们的未来之无解的那种深深的共情,一样的迷茫和忧虑。而这部电影少了一点对自己国家忧国忧民的真诚,多了一丝政治讨巧片的嫌疑。用西方人最熟悉的拍摄手法,讲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伊朗故事,得到了西方公认的大奖的青睐,我不知道那些经历第一次别离的人,看到这场第二次别离,心中到底是何种滋味。
长镜头景别很漂亮,构图规规矩矩。台词太密了,看过用台词推进剧情的,不过这个因为不了解伊朗的文化,所以get不到那个点。不过一直忍着不说出来的那个离别的痛挺让人动情的。
4.5 @Concordia
动人的告别 12/2 @ Filmgarde Bugis+ SGIFF 21
这是我看过的表演最浮夸的伊朗电影。
很伊朗的一些元素和公路设置。但大多数对话很脱节,唱歌部分也是
没什么好说的,反正我是把电影看完了。
伊朗电影中总在不断重复逃离的主题。好像离开眼前的破船,就能找到幸福彼岸。
挺有趣的,公路片之下的“两次别离”。不知是不是性别的关系,与妈妈代入感最强,父子之间吃苹果的片段我走神了,但道别的大全景很出彩,爸爸和小儿子的银河漫游也很有趣。公路片有路上风景的变化;旅程对人物关系的变化;以及每一段旅途都有终点的压力。这部电影也是如此:有被吹散的雾下的绿山坡,有荒芜的黄土地;有大同小异的公路。一家人在准备道别,有忧心忡忡,有大而化之,有急于离开,还有毫不知情。而路途的尽头是自由的土地,还是无尽的思念?
风景优美的公路电影,关于一家人以及逃亡的故事……
电影里的一家四口包括狗,每个人都很立体,试图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骨肉分离之痛。赞长镜头。
应该是父亲的影响,小帕处理人与人的交际显得自然平稳,小演员再次成为焦点,每每想到剧中的哭笑,世界上那么多悲欢在此融合
别的不说了,这个小朋友的表演,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