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们抱着何种心态来看这部电影,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比国内充斥荧屏的辫子戏要尊重历史的多!
看惯了阿玛、阿哥、老佛爷,这部电影肯定会让大部分国内观众大吃一惊,原来清兵还可以是这种样子!
我相信明帝国师被这样的后金人覆灭的!
而不是国内的阿玛、阿哥、老佛爷!
这部电影粗看是纯粹的古装动作片!
没有宏大的格局,没有残酷而又令人血脉喷张的大规模冷兵器战争!
但是如果知道历史,再稍微加以联想便可理解,最终兵器,并不是粗浅的表达弓是冷兵器最强战力!
而是古朝鲜对于汉文化的深层次的认同!
最终兵器,你可以理解成最后的抗争,正统的大汉文化对于落后游牧文化的最后抗争.因为丙子之乱以后,朝鲜不得不放弃对明帝国的朝贡,转而跟清政权结盟,朝贡!
正如电影里那个被捕获离开家乡的男人的深情哭诉:"以后父亲的忌日可谁给你过啊!
”作为一个汉族直裔,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到了深深地讽刺和悲哀!
看到满洲兵屠杀棒子们就乐的花枝乱颤的,心里那叫一个痛快,一边看一边心里骂:该,让你们牛逼,还不是被我大清铁骑狂虐。
不过,你想没想过,三百年前你的祖先是和你所痛恨的棒子在一个战壕里的,是亲如父子的盟友。
在你的“大清”狂虐棒子的时候,你的祖先也正被几百几千倍的“狂虐”。
可悲的是棒子们在明亡之后一直念年不忘大明的好以至崇祯年号用了三百年,可大明的子孙已经拿大明当笑话了。
上个月读了一本关于满清入侵中国的历史学经典,美国人写的《洪业:清朝开国史》,之后就一直像找点关于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
但是很遗憾,除了好像小时候有关于李自成的电视剧(印象里好像里面也没有太多关于满族的内容),国内这方面影片电视剧好像几乎是空白。
很偶然地发现了这部韩国人拍的电影,居然还是大导演金基德的作品,印象里觉得近十几年韩国拍的古装电影优秀的不少,于是抱着好奇的心情看了看,虽然没有《王的男人》、《醉画仙》那样的作品对人性的探讨那么深,不过还是很感动。
第一,这部电影在还原历史原貌上还是比较值得称道的。
事件是真实的,丙子胡乱,发生在1636-1637年,大概是满清开始进犯辽东之后,但是在入关之前。
史实是皇太极亲自带兵打到了汉城,围城许久、将江华岛避乱的朝鲜王室王妃、王子、宗室数十人掳走之后,无奈的朝鲜国王仁祖脱下王袍,穿上青衣,出城步行至多尔衮军帐,磕头跪拜,和满族达成脱离明朝、改用清朝年号的一系列协议,并将坚决抗清忠明的弘文馆三名官员交给满族人,此三人后于沈阳就义;从此朝鲜虽然终清一代都对满清充满鄙夷——从朝鲜向清朝纳贡的使者的记录到《朝鲜王朝实录》里面都比比可见——但是却成为满清进攻明朝的事实上的合作支援方,为满清军队提供后勤支援,并且在满清的一些水战中提供士兵。
此片中虽然虚构了一个太子参加征战,里面的大将也身份可疑,里面的英雄主角杀死满族太子的事情更是不可能,不过大的历史情势是对的,也塑造得很成功。
里面当时朝鲜人的械斗、宴饮、婚庆等场景塑造非常逼真,当然这是韩国电影的拿手之处;而满族军队也演得相当地道,演员居然讲流利的满语,能做到这个真是了不起。
个人觉得最有历史代入感的是里面掠夺朝鲜人带到军营奴役这样的场面——虽然可能不是史实,清军大概没有直接攻入汉阳,而且皇太极时期满族军队其实军纪比较严格,除了复仇性的屠城,有时候攻打城市的时候比较注意保持秩序,好留下一个好名声促使其他地方放弃反抗投降。
但是交战中掠夺敌国人口的事情古代发生很多次,比如金灭北宋、元灭金,结局都是将皇族宗师押到北方囚禁,而这类场景我国的电影里好像极少有表现的。
这部电影中将平民被陷捕、在惊吓和凌辱中长途跋涉离开故国、在边境处回望怆然泪下,乃至在敌军营帐里受到心惊胆颤的对待,都相当写实地展现了出来,很棒。
第二,这部电影故事情节虽然有某些商业片常见的以略微离奇的过程支撑的英雄主义主题,但是一方面人物情感变化丰富而合情合理,比如男主角和恋爱中的妹妹、准妹夫以及家里的仆人,在敌人进犯之前其实是相互有隔阂的,但是敌人出现之后表现却表现出不顾自身安危的团结一心、相互保护甚至舍己为人;而最后影片结局既不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也不是好人战胜恶魔的大团圆结局,而是好人坏人同归于尽,悲壮的崇高感油然而生。
有趣的是,2000年美国拍的《角斗士》和这部片子在这一点上类似,最后一幕,由将领遭遇厄运成为奴隶角斗士的Maximus(同样是因为忠诚于国家成了政权认定的忤逆)在角斗场上和被激怒的皇帝Commodus对决,阴险的皇帝在上场前用匕首刺伤Maximus的胸部,然后用盔甲盖上他的伤口两人升上地面搏击,Maximus带着重伤杀死了皇帝,在胜利到来的时刻也倒地安息。
这时皇帝的妹妹Lucilla,一个执着地希望恢复人民的元老院统治的具有信念的女子,发表了简短而有力的演说表示对角斗士的肯定(该剧篡改历史颇多,Lucilla历史上是叛乱被哥哥镇压处死了,和剧中结局相反)。
这两个电影的结局——都是两个互为死敌的男人当着一个女人——爱其中一个人恨另外一个人的女人——的面武力决斗,同归于尽,区别在于邪恶的一方看似胜券在握却因为遭到精确的关键一击顿时毙命,而正义的一方则在负着重伤艰难干掉敌人之后,奄奄一息地表达了一些自己的感受之后,才合上双眼。
本片和《角斗士》这点的相似让我怀疑编剧是否参考了角斗士,或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借鉴对象?
第三,本戏作为不多的弓箭题材武打戏,武戏情节非常精彩,和风景结合得也很好,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大家看就是。
韩国片子,前半段累赘,只有最后追杀才惊心动魄。
弓箭表达的比较质朴,没有出现武侠书里的几箭连射等神技。
男主角无神乃至自始至终的惶恐的表情也挺质朴,甚至有些呆板和呆傻,不象一个射杀了十几人弓骑兵队伍的大侠,没有刚毅没有潇洒,学兰博吗?
2011-12-04 23:06:03 夕阳成为 满洲,也叫建州,自称女真。
满洲女真和历史上建立金王朝的女真不是一回事。
一、女真打败辽之后建立金,金被蒙古打败,女真也被大量屠杀,剩余的基本就生活在元的疆域内。
被列为第三等人。
元末大起义之后,那些女真人的后裔混着蒙古人也被汉人大量屠杀,明王朝建立后,几乎没有女真后裔回到白山黑水里去。
二、女真的金文和满族的满文根本是两种文字,可见满洲也不是女真的文化继承者。
三、女真是游牧民族,满洲是半游牧半农耕的民族。
--本来不想评论的,但是看了这位仁兄的话,觉得还是随便写点。
1.建州女真只是明朝时期众多女真部落之一,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满洲是建州部所属的一个小部落。
随着女真各部的统一,满洲这一名称随之也逐渐显赫并用之称呼整个女真和其他被征服的通古斯部族或部落。
就如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才有蒙古民族。
成吉思汗原先所在的蒙古部也只是乞颜部之下的一个小部落。
草原上还同时还存在着众多的部落。
如蔑儿乞,塔塔尔,乃蛮,克烈等。
每个大部落之下又有许多的小部落。
成吉思汗通过战争征服了各个部落,蒙古也就成为了草原上所有部落的总称。
当时明朝官私著述中都没有用过满洲这一名称,他们经常用的是建州或女真。
朝鲜人也称他们为建州或女真。
满人自己则或称女真,或称诸申。
2.蒙古灭金之后,金国大量人口被屠杀,所谓几乎没有女真后裔回到白山黑水里去,你要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女真族群都进入汉地,或是被汉化了,依然有不少女真族群留在原来他们生存的地方。
元朝民分四等的政策中明确说明,汉化了的契丹,女真也被称作汉人。
注意,是[汉化了的]。
这就说明还有相当数量的女真人没有进入汉地,也没有汉化。
3.明女真从血缘上讲,是存留的金女真的后裔,当然,古代游牧民族或是森林渔猎民族由于生产生活,战争等因素而不断的迁徙,期间不断的分化重组,加入其他民族、部族、部落的的成分。
这种血缘也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至于建立清朝的女真人和建立金朝的女真人是否一回事。
我请问你,建立汉朝的汉人和建立宋朝,建立明朝的汉人是不是一回事呢?
今天的蒙古人和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是不是一回事呢?
4.“女真的金文和满族的满文根本是两种文字,可见满洲也不是女真的文化继承者。
” 女真文是仿照契丹文和汉文创制的文字,满文是仿照蒙文创制的文字。
当然是两种文字。
可是语言呢?
难道就一定是两种语言吗?
甲骨文是不是汉人祖先的文字?
和我们今天用的汉字一样吗?
也算是两种文字吧。
照你的逻辑我们也不是汉人祖先文化的继承者啦!
今天内蒙的蒙古人用的是回鹘式蒙古文,新疆的蒙古人使用过托忒文,蒙古国使用的俄文字母(西里尔字母 )拼写的蒙古文。
按照你的说法,这三个地方的蒙古人应该不是一个民族吧?
继承的也不是同一种文化吧?
我生活在新疆,新疆的哈萨克人使用的是阿拉伯字母拼写的哈萨克文,而中亚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人使用的是俄文拼写的哈萨克文,那他们是不是同一个民族,继承的同一种文化?
再看台湾,台湾用正体字(繁体字),我们用简体字,不严谨的说,可以算是两种文字吧,那台湾是不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我们又是不是同一个民族?
PS:我没搞清楚你所说的“女真的文化”是指骑射文化还是汉文化?
女真骑兵很猛,满洲骑兵也很猛,女真人汉化了,满洲人也汉化了,你到底指的是什么文化呢??????????????
再有语言,语言和文字一样,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明清时期女真语和辽金时期的女真语肯定不会是一模一样的。
今天新疆的蒙古人和内蒙的蒙古人说的蒙语都由不少的区别。
今天的汉语和古汉语一样吗?
北京话和广东话一样吗?
那究竟是不是同一种语言呢?
是不是同一个民族呢?
5.女真人并非游牧民族,金建国前的女真族基本上是一个深林渔猎民族,由于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带,地理环境使他们与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有着明显的区别。
他们的生活方式兼有渔猎、农耕和畜牧三种形态。
其生活方式是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环境而定:在森林中,主要是渔猎;在森林外,则是畜牧或农耕。
女真人的畜牧业与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方式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是作为渔猎和农耕经济补充成分的定居畜牧业。
女真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早在大约于十一世纪初叶,开始定居生活,并且有了农业经济。
海上之盟时金人曾向宋朝索要过水牛。
金朝初年,女真人有“每春正击土牛”的习俗,金国军队头盔上带有两只牛角,这些都反映了耕牛在女真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从畜牧的品种上看,不仅有牛、羊,还大量养猪,对女真人而言,最上品的肉类便是猪肉。
金朝初年,专门针对以女真人为主的猛安谋克实行了牛头地制度,可见当时女真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农业经济。
应当说明的是,直到金朝初年,女真人的农业还处在原始的、粗放型的阶段,对农业经济在女真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是太高,但从特质上说它更接近于汉民族的农业定居生活方式。
更有一点,女真人的冶金、建筑、木器的制作水平,在关外各民族中是比较高的。
在与辽、宋的城池攻坚战中明显不同于只擅长野战的游牧民族。
所谓“满洲是半游牧半农耕的民族”,从明朝和建州女真的互市记录来,建州部大量购买耕牛和其他农业用具,说明至少建州部落的农业水平较之其他部落可能更发达一些。
要说明的是,满洲人和金女真一样,是畜牧,而非游牧。
而正是由于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接近于汉民族的农业定居生活方式。
所以女真也好,满洲也好,(相比游牧民族,例如蒙古、契丹)都更容易接受汉文化,汉化的速度也更快,程度也更深。
(有篇文章叫《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 》,有兴趣的话,可以搜来看看)6.还是血统或血缘的问题,古代北方民族在战争中,会掳掠大量的人口,这些被俘的人和北方民族一起生产生活,逐渐融合成一体。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蒙古人实际上包含着大大小小许多不同的部落和族群,其中有一些和成吉思汗这样的蒙古人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但是他们最后都成为了蒙古人。
漠西蒙(古卫拉特蒙古),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这三部中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的血统最纯正一些,而漠西蒙(古卫拉特蒙古)则夹杂着一些中亚突厥人的血统,准噶尔部强大时,多次发动对中亚哈萨克人的战争,劫掠大量哈萨克部落人口,这些哈萨克人和蒙古人一起生活,最后都成了准噶尔人。
而从伏尔加河下游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不可避免的带有南俄草原上其他游牧民族的血统。
这么复杂的血统关系,究竟哪些才是蒙古人呢?
这个问题放在女真人和汉人身上也一样,明女真和金女真在血统上肯定不会全然一致。
有人总喜欢拿血缘来说事,那你们说今天的汉人和秦汉时期的汉人在血统上是一脉相承的吗?
我依稀记得秦国人好像多少有点西戎血统吧,那大一统的秦帝国究竟不是汉人的政权呢?
今天汉人身上的血统你说得清吗?
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也就是说, 夷狄到了中原地区,习用了华夏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了华夏族,而中原华夏族如果进入了边远地区,习用了夷狄的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为了夷狄,是夷狄还是华夏不在于血统,而在于所习用的文化,就是说华夷之辩不是血统上的区别而是文化上的差异。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样的民族区别的观念,进一步提出“中国圣王无种说”,认为中国的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他有志气有才能,都可以统治中华成为圣王正统,他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文王生于歧周,卒于郢,西夷人也。
” 好了,写了这么多,其实和电影无关,只是有感而发。
当然电影不错,商业影片,不用那么较真。
片中那只老虎做的有点假。
貌似我自己就很较真。
看过的韩国电影。。。
一只手就能数的出来这一部, 不以国籍讲事儿,真心觉得赞商业大片范儿也许是近来总看些小情小爱的(自从他来了)、要么就是老杜90年代的港片(枪火、放逐)…… 很久不看大场面了,眼睛看得都有点酸了撒看片当中发现个bug,翻了几篇评论居然木有人提 ⊙﹏⊙b汗☆ 后半段,女真族首领(能这么称呼嘛)从树林围追崔家大哥(岚X)到一片低矮荒草,明明男一已经中了人家一剑,位置应该是左胸,剑是从背后射入额,男主还很牛X滴把剑从前面拔出来(看的我真心疼啊),女真首领射杀他的时候,还灰常特意滴说了句“抓到了”(前戏好久……终于要出bug了)之后美轮美奂的镜头中,美丽的山景、男主背光遮挡住小半个太阳的画面中,他他他的衣服居然是完全木有破滴。
外加半滴血都木有流呐。。。
请问他的伤是自动愈合了么。。。
╮(╯▽╰)╭ 摊手 看得我一愣,想来也许是拍摄时候的想法与后期剪辑上有些出入吧,无伤大雅啦看完本片第一感受:这片。。。
时间挺长的撒;情节起伏的好多,追来追去射来射去杀来杀去不断轮回(突然想到一部美片,也是追逐戏,外族入侵某部落胜利后的追逐奴隶的戏,情节的安排更流畅点);柳承龙哈man哈帅!特别是眼影;朴海日居然也化眼影了 ╮(╯▽╰)╭;非本国讲述本国历史,满族太子的形象啦、满族士兵的行为啦,虽然我对历史不太了解,但我是那种看惯^本国总是谴责人家日本刻意隐瞒、否认某段历史^的人来说,^在批评他人之前,何不看看自己国家是否也犯了同样的错:隐瞒、留白、美化历史^;从他国人眼中,了解到他人对自己国家历史的描述,这个点我中意。
最最后,这部戏中规中矩不存在韩国特色:反转,对我来说反而是种反转。
导演的镜头很美,很多小细节都灰常用心思,认真对待一部影片,力求做好。
这样的诚心、负责已经灰常灰常让人满意了
总之片子不错,难得有电影这样直接描写当年八旗军队的凶悍,我倒觉得没有丑化后金军队,貌似当年蒙古和女真大都这样,进了城见人就杀。
只是那个“大清太子”名字竟然叫“多尔衮”实在是太狗血了😑……我没入手清弓,弓箭上的毛病瞧不出来O__O "…除了中二气十足和“金钱鼠尾”夹杂阴阳头这些毛病以外,据我的经验,🏹老手在树丛里无论狩猎还是追杀一般发箭都很谨慎,那种地方箭飞出去要是没射中,落草丛里往往天王老子也找不回箭来😀——至少我当初就射丢了😑——不分青红皂白叮叮咣咣一阵乱射,两壶箭也肯定一会儿就玩儿没了,还追个🙄……
这八个字刻在了岚彝的弓上,准确刻画了岚彝的箭术的如神境界,也道出我观影的感受。
全片情节紧凑,环环相扣,中间垫场戏也毫不拖沓,大小高潮不断,动作戏部分更是深得简洁凌厉的精髓,没有特别夸张的以一敌百,余千军万马中取敌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场景,突出了弓远距离作战,利于隐蔽,长于狙击的特性,尤其岚彝被满清弓骑兵小分队追杀的那段戏,紧张刺激感丝毫不弱于波恩的身份里那些动作场景。
回顾一下2011的动作片,出彩的真是不多,《速度与激情5》算是一部吧,亚洲的,《武侠》、《硬汉2》、《杀戮都市2》都可以归为失败之作,直到看了《最终兵器:弓》才算让我的动作片情节得到了满足。
这片子很难评价。
给个差评,容易被说成民族狭隘意识;给个5星,又实在对不起五星这价位。
平心而论,它比起近年来许多国产的古装电影,质量还算过得去的。
它的历史细节虽然一再被吐槽,但是比起形近“戏说”的国产历史片,如《关云长》等等,它甚至算得上是“考究”的了。
除了历史细节,亦有其他较为显著的缺陷:诸如文戏不足,导致人物偏于干瘪等等问题……但它真正的吐槽点,是应了“反派再怎么骁勇善战人数众多武器精良天时地利都弄不死主角”的魔咒。
1、实在难以想象,“太子”是在军营中被四个小屁民联手给灭的,尼玛,这“计谋”与“武功”就是黄蓉、周伯通等人也得甘拜下风啊;2、再说河谷那一段场景,“文不用功武不用心”的男主硬生生是当着众人的面,跳到了对面,还以超越刘翔和罗伯特的速度爬向了对面的石头群背后。
瞧瞧反派们,这些骁勇的硬汉们一个又一个地跳向对面,甚至连掩护也全跳了,结果还是一个都没跳过去。
这回不仅速度蜗居了,连“智商”也直线下降了(为什么掩护全都跟着跳?
不能等前面的勇士们爬上了坡,再跳?
)。
他们爬啊爬,愣是爬不上坡的时候,LZ只能硬生生骂一句:擦,谁让你们不是主角;3、于是,再没有什么能挡住万能的主角了。
连野生物都是棒子的思密达!
小龙女的蜜蜂都得靠蜜味来分辨“敌友”,棒子的老虎却能毫不犹豫地奔向了人多势众的反派们……可见鸭绿江边的老虎从来都是“好汉”,专挑欺负人的那一帮人反欺负。
(PS:有人说这在一开头有伏笔……坑爹的,要知道,一开始的老虎在鸭绿江那边,结尾的老虎可在鸭绿江这边。
)总之,不管我们小眼睛男主的身边“唰”“唰”“唰”飞过多少飞箭,他就是不死,就是不死,就是不死,就是不死……当然,“主角万能不死”也是天朝的最爱,尤其是在这种涉及到民族大义的历史剧中。
这部电影没拍成“民族英雄”,男主最终没能解救万能的朝鲜思密达,已经够“内敛”了。
说它YY,有没有?
当然有。
不过YY的还不算无耻。
这一点又叫许多国产主旋律片汗颜了。
加上较为紧凑的动作戏,贴切的配乐以及在语言上的费心,对比着坑爹的国产片,这部本来只在3至4星之间的电影,还是可以给个4星的。
我一向喜欢狙击类电影,这部片动作挺精彩的。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就是狙击的武器。
《水浒传》中燕青小弓一张,灵活机巧。
男人对弓箭之爱好,想必来自儿童时期以弹弓打麻雀之类的趣事吧。
小孩子通过弹弓释放破坏欲,又展现出对力量延伸的向往。
手足够不着的地方,以弹弓来替代。
本片中塑造的满族勇士硬朗有力,粗犷又有智慧。
这也诠释了满人为何以征服人口众多的汉人,并施以统治。
不过,片中居然把太子称为多尔衮,可见这部电影的历史顾问太不严谨了。
剧情紧凑,不拖拉. 大清的勇士伤不起.....
乱世有豪杰乱世没有小确幸1639年代的狙击手朝鲜人对满洲人的描绘还是很到位的
老虎也爱国
喜欢亚洲战争题材,更喜欢东北亚战争。满族王子焚尸本营,金兵猥琐折戟小中华。意淫与细节俱在,此为认真的戏说。看齐《启示录》,灰烬是你国的文明。
一般有那种情急之下,一人主动牺牲自己说你们快走,别管我,其他人半天不走磨磨蹭蹭情节的电影我都不太喜欢,而这片居然有无数这种镜头
两星半,韩国样板戏
尾追的部分拍的不错 其余欠讲究
商业片拍这么个水平也算牛逼了。
以为是朝鲜罗宾汉,没想到完全抄袭《启示》,杀俘取乐、跳崖、猛兽相助、丛林追击情节完全一样。当然这片本着意淫本质有比如单刀屠戮满清太子全身而退等原创情节……也就是服装都不错
乡情亲情爱情友情兄弟情战争的残酷,梗确实老套,但人家拍的精良又扣人心弦,把冷兵器刻画得入木三分,热血的爱国者上人民网不好吗。老虎桥段有点飞,好想看阮经天版瑞俊,怎么大陆中青代男演员除了姜文耿乐孙红雷就想不出其他硬汉了,可后者明明是恶汉
有点受不了韩国古装片的“穷、酸”
虚构的确有,人总有想夸大自己的倾向,也可以理解。情节紧凑,很吸引人。哪天能更真实些,就可以四星了。
细节的胜利,虽然烧死皇子实在是不靠谱。
好看好看,绝不逊于好莱坞的一流水准
仇恨营造够深,对战场面够多,合格的动作片。
3星半。冷兵器狙击片。题材真的很是新颖啊,就是有些细节没交代清楚,部分戏码太敷衍了事了
垃圾电影。韩国人的YY功夫大有超越汉人之势
2B棒子
傻逼电影。。。
韩国为什么总是能在奥运会夺得射箭金牌,走进科学为您带来《最终兵器: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