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把这片翻译成《碟中谍》,这名字只适用第一集。
香港人的《职业特工队》据说按照电视剧的名字照搬,不过第2部也用不上,完全是老汤个人秀。
不能说第2部不好看,只是过于卖弄。
好在这一部回到主题,老汤明显老了,眼袋比我的还深,:),但戏好看了。
总之这一部好看,喜欢ALIAS的更不能错过,完全一个模子。
(一到室内就黄色滤光)。
上海跳楼那段,我后排一男的说,这可比在家看DVD爽多了。
算是最好的评价了。
至于删掉的10分钟,要不要买DVD补上,到时候再说吧。
一般来说,看完一部很多人早看过的老片我是不好意思说什么的。
自己水平有限,只能扯扯刚上映的新片或者没什么人看过的片子,这样就不至于被轻易戳穿。
不过,当我因吴宇森险些毁了碟中谍系列的第二部的不良影响抱着且看还能更烂到何种地步的心态看完系列第三部的时候,我实在还是按捺不住去表达心中的兴奋。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碟中谍3将80年代以来的好莱坞传统动作大片做到了极致,同时也是相同类型影片元素的集大成者。
剪辑到位,音乐到位,摄影到位,表演到位,特效到位。
秘密潜入、街道飙车、高空降落、飞行躲避、绝境反制、上司叛变,所有你熟悉的动作片桥段这里都有,而且不比任何一部影片里的相同桥段做得差。
这就是献给所有动作片爱好者的一场盛宴。
当阿汤哥把手枪交给老婆并教她该如何使用的时候,我简直都要泪奔了。
十五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自己仿佛还是那个被两个在这之后带给我无数欢乐的男人共同献上的好莱坞启蒙一课震傻掉的小男孩——虽然还是老前辈的桥段更赞。
诚然这片子确实创新不多,也缺乏自己的风格,但是J.J. Abrams在执导中的表现就像围棋界的李昌镐,朴实,老成,全面,精准。
虽无华彩,也欠锐气,但赢得比赛。
水平至此,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
昨天夜晚,到郑后第一次看电影,是《谍中谍3》。
以有看过《谍中谍》,应该是第一部吧,第二部没看,不过对于汤姆克鲁斯倒是熟悉的,帅哥嘛。
不怎么喜欢。
电影本身的情节设置倒是非常扣人心弦,紧张到让人透不过气来。
高科技也玩的非常匪夷所思,但总觉得汤姆克鲁斯的气质中缺少了某些东西。
我最怕自己的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不仅仅因为它往往极准确,而且严重影响我对一个事物或者人物的印象和观感。
结果一晚上,我都在想以前看过的不多的几部汤哥的电影,并把它拿来和面前的他对比,结果悲哀地发现,岁月在汤哥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过多的特写镜头将他的皱纹和已经日益圆润起来的脸暴露无遗。
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那个绝对冷峻的瘦削的特工,而且,而且,太多激荡的情感和泪水,让我看到了一个越来越寻常的男人。
所谓铁汉柔情,听起来蛮让人向往,其实绝对是矛盾的。
男人,还是冷酷一点的好,尤其是电影中的男人。
我们身边已经有太多寻常男人。
情节,怎么说呢,好莱坞动作大片,说来说去其实就那些东西。
一个智勇双全的特工,一个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一群肝胆相照的搭档,一些匪夷所思的高科技,一个强大到让人胆寒的对手,一个和对手暗中勾结的上司,再加上个把美女,一些爱情调剂调剂,呵呵,也就是这些吧,就象那些洋快餐,洋饮料,单调之极,却总让人禁不住光顾的欲望。
这些老外!
因为有上海,这部电影大概在中国观众中会比较有感觉一些。
但看了却忍不住想,难道在外国人的心目中,上海,原来竟然是那样的吗?
狭窄拥挤的小巷,小桥流水人家,后来看了介绍,说是在西塘拍的。
而且,在上海的街头,竟然有那么一段路没手机信号,呵呵,真搞笑。
这是哪家的地盘?
移动、联通抑或网通、电信?
还有,汤哥从浦东的一座摩天大楼上纵身一跃,打着秋千似的荡到对面的楼上,然后顺着斜坡一路滑到底,连我这平时不怎么看电影的人都想起了成龙大哥的某部电影,也太没有创意了吧?
成龙大哥看了,肯定会在心里“切”的一声吧?
看了电影往家走,儿子问妈妈,那个兔脚到底是什么东西?
呵呵,什么也不是。
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争它?
呵呵,逗你玩呢
1、伊桑.亨特是最漂亮的特工,而007是最风流的特工。
最漂亮的特工在这一集里结婚了。
所以,这一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十八个字:干掉危险份子,冒死救出老婆,顺便挖出内奸。
他对老婆的款款深情软化了一个动作片过于硬朗的部分,特工也是有感情滴!
而且我还觉得,为了老婆去拼命,比纯粹为了国家去拼命来得更实在。
那临死前高呼freedom的,不也是因为老婆被杀才最终决定揭竿而起的嘛。
2、第一女主角是按照凯蒂.霍尔姆斯的模样找的。
太像了,就是戏里这位年龄大点儿。
我恶毒的理解是,如果不找一个长成这样的,现实中处于热恋的阿汤哥很难在戏里表演出对老婆的爱。
3、菲力浦.什么什么.霍夫曼,跟阿汤有对手戏,但是我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飙戏,因为没的可飙。
他往那儿一站,就有戏;靓汤再怎么努,也就那样了。
这世上没有公平,努力不代表一定优秀,好比《芝加哥》,大美女泽塔琼斯又是劲舞露大腿又是靓衫展美胸,可是,泽尔维格一出场,一个眼神就把她毙了。
没理可讲。
4、有个伏笔。
那个内奸让阿汤去上海,为了躲避监视,他说话没出声,阿汤读唇语读出来的。
此前,在他们宣布结婚的趴梯上,有个镜头是他老婆朱丽安的嘴唇的特写,我开始理解为他对老婆美貌的欣赏;而后,他老婆和几个好友说到上学时一个人名,谁都想不起来是谁,隔了两间屋那么远的阿汤说,叫monica。
那些女人都以为是他耳朵好。
今天早上一睁眼,我明白了,不是,他读唇读出来的。
读唇术有用啊,浪漫时讨好老婆,危险时救妻一命。
没事可以练练。
5、Maggie Q还是很惊艳滴说。
她还加深了我一个印象,就是女人的漂亮程度应该和车的漂亮程度成正比,尤其是在最新版007已经开上了福特的这个年代。
美女开破车和丑女开豪车,都一个字:糟践!
买一送一:暴殄天物啊!
不过,Maggie Q在片子里还没有一酷到底,阿汤让她炸那跑车的时候,她舍不得,她说what a nice car! 为了避免让耐克占到便宜,阿汤命令她说do it而不是just do it。
她不应该舍不得,不就一车嘛,炸就炸呗,多少赞助商后边排队呢。
知道了吧,酷女人的范儿,以后就不再仅仅是开个招摇的跑车了,而是说给它炸了就给它炸了,还是炸自己的。
6、又一个好莱坞电影俗套:特工家属失手开枪打人奇准无比!
朱丽安是医务工作者,没拿过枪;可是,坏人来了,她一着急、一睁眼也可能还有一瞄准,七八颗子弹毙掉一个歹徒,连她老公没亲手打死的最最罪大恶极的坏蛋都被她失手打死了。
不光观众我不信,戏里阿汤都问,“你干的?
”无独有偶,《真实的谎言》里,施瓦辛格的老婆也是失手打死好多坏蛋,救了老公性命。
要不怎么叫俗套呢。
7、算不算穿帮:坏蛋跟阿汤说给你十四个小时救你老婆(至少字幕上这么翻译的啊),然后阿汤就逃跑,飞上海(他肯定乘坐的是客机,有买票的情节),采取一系列行动,跳楼什么的。
可是我记得,从上海飞到洛杉矶就要十三个小时啊!
十四个小时救老婆,怎么可能呢?
要不就是翻译把fourty当成fourteen了?8、最impossible 的mission,就是这个系列只拍到第三集。
它会一直漫无边际地编下去编下去,比如,第四集,老婆死了;第五集,终于报了杀妻之仇;第六集,再婚;第七集,造小人儿成功;第八集,......
这次的《碟中谍》有上海的场景,一场是夜晚的都市大楼飞跃戏,另外一场是小镇里的最后战斗。
这两场戏都很精彩,很多人都看到了阿汤哥在小镇内奔跑时,墙上涂写的“办证”两个字。
真可谓是全国办证人的典范,办证都办到了美国大片儿里。
Maggie Q的身材和长相都没得说,演技也看不出什么大毛病来。
往脑中植入炸弹算是一个比较恐怖的设定,而丑化天朝军方也足够让这部电影被天朝打入黑名单。
那场在公路上被暗算的戏很精彩,无人机都上了,都没有打死阿汤哥和三人组,真够超人的。
阿汤哥身边的三人组似乎只有黑人技术员一直都在,有时会觉得他和阿汤哥有基情,尤其是当他说阿汤哥不适合结婚时。
2010年3月29日
汤姆克鲁斯老矣,身手不会还像碟2那么矫健,只能追忆壮志雄心和雷霆壮志里的年轻面容,纵观本片还不失为一部中上的商业片,不过,如果阿汤继续照此发展下去没落是难免了,无怪乎他走起了喜剧路线要去拍狮入羊口
什么是重逢?
再现过去的经历或者拣出已经流失的时光吧,剔除了一切干扰之后,那流失的时光散发出芬芳。
比如说,我在蒙帕纳斯车站底下的地铁寻找连接六号和十二号线的走道。
几年前,那里的走道只能放下两个胖子,和北京地铁的台阶相反:站着的靠右,快爬的靠左边。
因为停住的很少,两条队伍以不同的速度移动。
现在右边走道的时速足有十公里。
怕直接上道的摔着还设了缓冲区。
超过地面一米之上,还是同样的队伍,同样的站台,同样的风声。
几年里发生的事在走道上挥发消散。
我想,那些岁月中不可能发生了什么,只是时间象走道一样加快了流失的速度。
决定看《Mission Impossible 3》因为“上海”“西塘”、因为Tom Cruise的眼睛、Maggie Q的腰肢、J.J.Abrams的编导还有一直期待与其重逢的《新虎胆妙算》。
十年前,有部剧集被翻译成《新虎胆妙算》。
说的是中情局的一个team:龙头、千面、高手、鬼才和蓝凯帕丝。
他们的任务地遍及世界,目标有恐怖份子、毒枭、军火贩子、政客.....反复看那个剧集在一个夏天,出门时大街上的水果香还留在记忆深处。
后来大剧集被拍成电影。
如今,第三集也上映了。
在前后左右走来走去的嘈杂声中,电影开篇订婚仪式的场面让人倍觉恍惚。
Tom Cruise特别努力地做出表情告诉大家:他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Ethan Hunt。
Ehan所有的努力也不只是单纯地完成任务,而是为了维持一个家庭的完整。
虽然在动作片的大氛围之下赚眼泪的桥段显得微不足道,但看过《双面女间谍》的观众都对J.J.的编导手法极为熟悉:英雄总是先被置于死地。
另外全世界的反派都知道对付英雄就要把他的女友或老婆绑架。
老套路有一种局促的幽默感。
《Mission Impossible 3》的镜头几乎全部采取了手提摄像和多机位方式。
后期剪辑也玩得天花乱坠。
不断刺激神经的桥段不给人喘息的时间:价值连城的lamborghini瞬间飞上天、过海大桥被巡航导弹炸出黑洞、Tom Cruise从数十米高的罗马梵蒂冈教会城墙垂直坠下,离地面不到十厘米的地方被背上的绳子吊牢、在汽车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打开车门伸出身体点射追车轮胎......其中最出色的是Tom Cruise从上海中银下跳一段。
虽然这看起来仿佛成龙电影的某个片段。
是的,这是一部没什么内涵的片子。
它既不算再现真实社会的电影,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间谍片。
不过它充满了视觉刺激,至少比联机游戏精彩。
走出影院的男人们挺兴奋,好象自己就是Ethan Hunt。
大概人都这样,自己多大岁数,就觉得多大岁数是所有岁数里最黄金的,自己什么状态,就觉得这状态是全世界最牛的。
岁数和状态怎么也不象在店里挑水果,能有好多好多选择。
我在店里挑了些熟透的,将烂未烂之间它们有短暂的妖艳。
绵软,接近腐败地散着甜香,冒着邪气。
回到地铁站就想起时间,时间如同平滑光洁的琴背。
这几年都有过哪些旋律?
我的记性,藏着《新虎胆妙算》的记性和蒙帕纳斯车站一样顽强地沉睡着,已经第三集了,这家伙比间谍还令我敬畏..
看完了很失望,原以为在JJ这个喜欢玩悬疑,用离奇的剧情吊人胃口的导演执导下,本片能回归到第一部时那种精彩的斗智场面的,结果这片还是只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动作片。
伊森·汉特从头打到尾,从头到尾都只是在不停的奔跑,跳跃,射击,一个都市版兰博,看不到做为特工所应有的睿智头脑,所有的行动全部建立在蛮力硬闯的基础上。
现在的间谍片,几乎都是奔着这个套路去了,M:I就不说了,最近几部007也是除了耍帅,卖弄特效之外,全无精彩可言。
唯一例外的是波恩系列,有精彩的原著小说撑着,波恩拍得还是煞为好看,真正让人感觉到这是个有着聪明脑袋的特工,而不是只有一身蛮力。
看了《碟中谍3》,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小广告,呵呵,亲手抓了一张图,留作纪念。
电影总体水准一般,不过几个动作场面很是精彩,阿汤哥在上海飞跃高楼那场戏,惊得我小心肝扑通扑通直跳啊!
当然,最亲切的还是他在“上海”逃亡的那一段。
电影里所谓的“上海”,其实是西塘。
2006年春天,我到西塘玩了一圈,到处都能看到汤姆·克鲁斯的“遗迹”。
比如有一家卖臭豆腐的小店,墙上挂着老板和靓汤的合影。
卖臭豆腐的老板很牛逼,跟我谈起话来,满嘴的英格历史。
我问老板:汤姆·克鲁斯敢吃臭豆腐吗?
老板摇头:他不敢吃,说“bad smell”,我劝他“just try,taste good”,他又闻了闻,还是说“no”。
那时《碟中谍3》还未上映。
如今看电影才发现,靓汤逃亡的路线,基本和我们游玩的路线相差无几。
看着西塘那熟悉的景色,很是激动。
南方小镇大多民风淳朴。
春天去西塘之前,我们先去了锦溪,女朋友马马虎虎,居然把数码相机遗忘在了休息时坐的椅子旁。
二十多分钟后我们才发现相机不见了,赶紧回头去找,本以为肯定被人捡走了,哪知当地一个村民发现椅子上有个相机之后,一直坐在那里,等我们来找。
当时心里很感动,这样淳朴的民风,真的已经快要在中国绝迹了。
看了《碟3》,有了重游西塘的念头。
在去过的几个水乡里面,西塘是最美的。
真希望能有一个月的假期,让我能在那里悠闲地生活一阵子,每天早上看着薄雾从河上升起,晚间坐在河边跟朋友喝黄酒聊天,白天就在那些谜一样的老房子里穿梭,游荡……
在考final的前一天晚上去看10点半到12点半的末场电影,俄且我又不fan冬瓜汤(<-矮冬瓜汤姆克鲁斯地简称,好啦我是女巨人)叔叔,这个事情本身就有点不靠谱,,,电影前头放的5个preview都很好看的样子,尤其是click,一个可以把过日子当看片子一样停止倒带快进的万能遥控器,啊啊,我的童年梦想也!
事实上我到大学的时候还经常会下意识地做按遥控器的动作,以暗自假想时间暂停之类的把戏,,,然后,然后电影开始啦。
冬瓜汤同学真的不应该拍那么多特写镜头,毛孔和皱纹爆清晰吖,,,一开场就空降廖一个相亲相爱地老婆,冬瓜汤最近戏里戏外都很desperately地想粉碎有关伊是gay地传言欸。
一早就让俺们看到坏人把老婆杀了,但是要是真的嘎早就透露关键情节导演还混个p吖,所以逆向思维老婆木有死掉。
但是what if导演知道俺这种观众的心思,并且伊心理阴暗,逆逆向思维,就是要在我毫无悬念的心态下出其不意的把老婆杀掉呢,,,所以我还是一付觉得剧情很有悬念的样子,老老实实的看了,,,某一场机枪扫射的戏,所有被击中的无辜车玻璃都没有碎掉!
我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些子弹都弹掉乐!
美国人均防弹车拥有率真高吖!
那个给DHL打了个大广告的段落,虽然写说地点在Italy,但是冬瓜汤和小sg说的是西班牙语不是意大利语,后来Maggie Q去到宴会里在门口说的也是,俺听明白了小小,嘻嘻粉fancy的用照片作3D模型和录声音作柯南变声器的trick,被某位在多媒体实验室呆过的同学论证说,那才是mission impossible...冬瓜汤神速换装成胖子大坏蛋之后爬管子的样子挺滑稽的,所以正面角色真的不能长太挫,,,后来在桥上押送坏人——btw那个桥的超车lane使用率也忒低了八,和右边lane颜色差那么多——大家的车都被轰的七荤八素之际,冬瓜汤随便一钻就钻进鸟一辆毫发无伤又无人认领地奔驰跑车,啊别拉着我,我也要去枪战现场捡奔驰!
冬瓜汤在上海小破屋窗玻璃上写的算式,貌似是根据离心力公式求距离还有2分钟,电话打不通(押韵!
押韵也!
- -v)那里,冬瓜汤好象说了句u should switch to cingular,哈哈冬瓜汤把坏人撞死在车上的镜头俺没敢看,但是俺有看到那个镜头之后的镜头里,左上角民居窗外挂的那件衣服还满pp的,,,大体就酱 - -v
再一次惊心动魄,汤姆克鲁斯的帅劲较前两部低了。女主角比第二部好看多了。第二部的败笔就是女主角。
屁意思没有
好看的大片,消磨时间的利器!2星给真实无比的中国场景,一星给汤姆克鲁斯,一星给Maggie Q
音乐
只能靠卖脸了
很狗血很鸡肋的剧情
( ⊙o⊙ ) 若是在现在,就该从环球跳到金茂咯
米歇尔不如源代码里接地气,也至少在4里比谍影重重2镜头多个十秒
喜欢里面的上海,古老和现代的强烈冲击。
老怪勾结军火贩子传播伟大的美国冥主本来还有点意思,但主角的设定放第一部还行,放第三部里对可疑的内部毫无怀疑、找无知的老婆相爱相知就显得有点蠢了,老怪关键时刻自己跳出来更离谱,最后老婆神枪手速成又是什么鬼。另,中国部分的烂信号黑得无聊,老派服装倒让人挺亲切。
很好看
果然是JJ啊,配乐都像LOST.TM还像007(还有谍影重重).居然有小乔出现.
虽然女主是几集里面最丑的,但剧情节奏最靠谱的是这部了。
不可能的任务。
2006.7.20 南充 太平洋影城
2里面的女主角呢?非要搞得跟邦德一样每集换女人吗??一锤子锤活过来了还能跟媳妇调情??坑死了。。。看到人民解放军什么的我笑了。
标准商业大片,各种元素调和,无甚特点,只记得阿汤哥“两块!两块!”
Missions Without Biology
Maggie Q
我操我为什么要看这种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