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热血沸腾,篮球冠军 中国版,Lose to Win,Champion

主演:魏翔,王智,岳亮,艾伦,王子异,周大勇,韩笑,建康,刘沐琪,刘斯博,刘雪涛,于白水,张恒瑞,于洋,马旭东,大力,张芝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剧照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1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2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3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4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5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6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13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14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15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16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17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18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19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前职业篮球运动员魏国铮(魏翔 饰)退役之后,在一所高校担任篮球教练。从小争强好胜的他一直将正在另一所学校球队执教的同期马教练(艾伦 饰)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结果在一场关键比赛中,两位教练由于场外互殴而双双被取消执教资格。在此之后,魏教练被校长下放到一所特殊学校担任教练。这所名为仁爱之家的学校聚集了一群智力方面存在障碍的大孩子和小孩子,如母如姊的乐光(王智 饰)全心打理他们的一切。魏教练的到来如同一场及时雨,因为这群孩子即将走上赛场参加属于他们的特运会。 从来将胜利放在第一位的魏国铮,这一次将体会到不一样的人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摇摇欲坠嘉年华第二季骇人命案事件簿第十季诡墓迷灯外滩警事花牌情缘上之句亚尔斯兰战记OAD灼热情书可疑的邻居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第一季子不雨双姝奇探第一季凝弑裂缝家有喜旺第四季布兰奇区第一季红色之州山姆·克莱默克的时间机器乐坛毒舌嗡嗡鸡第二十三季高堡奇人第二季全民目击坡道上的红屋顶莫比乌斯:黑色太阳鳕鱼角第三季小满生活阿南是小情人!?非典型少年第一季人脑计算机莎乐美一拳超人:英雄之路

 长篇影评

 1 ) 不算影评,只是观后感

今天学校突然通知文体委员要组织新生体育比赛了,班里的男生开始报名篮球比赛。

开学的时候他们曾经约过我打球,我打哈哈敷衍过去了,说下次有机会就来。

中午回来室友说晚上去看这部电影,我看到有篮球的元素开始有点排斥和畏惧,但也没好意思拒绝。

进场之前一直在怀疑这部电影的质量,以为是烂俗套的“商业喜剧”。

出来之后两个眼睛都是肿的,剧情其实还比较舒适,讲了很多东西,其中有两个主题:第一个是“社会应该如何对待残障人士”,第二个就是“篮球”。

我第一次接触篮球其实还是在高三。

每周的体育课,同学们都待在体育馆,我会拿着球去操场投篮。

那时候不懂运球、也不知道什么叫上篮。

只是站在罚球线一个个地往篮筐里投。

到了大学为了锻炼身体加了自动化的篮球队,认识了一堆学姐们,她们叫我“阿拉蕾”。

当时开始有组织地训练,每周会有几晚练习基本的投篮、传球和运球。

看到学姐们都有自己的特长:卢学姐跑地特别快,几乎是全能;程学姐投篮特别准,总是站在内线进球;陈学姐力量很强,很能对抗;还有石莎,她总能很好地组织大家。

那时候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天赋,除了跑的快一点,其他的只能靠后天训练了。

所以我偶尔会在早上六点起床去球场练球,然后回去快速冲澡上早八。

转专业后割断了之前的社交圈子,当时在新的学院也没什么朋友。

所以一到晚上就去操场一个人打球。

有天晚上洁洁找到我,请我帮她把卡在篮筐旁边的球砸下来,自那以后我开始认识了建规篮球队的朋友们。

跟她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是我大学最快乐和幸福的时光之一,每次训练完都会坐在一起聊八卦。

来建规后我的球技也算是有了很大的长进,有了更多上场的机会。

打野球的时候我总是变相走位上篮,然后大家逗乐地欢呼:“哦哦!

又进球咯!

”再后来我也变成了学姐,开始带刚入学的学妹们,开始思考打球的战术,开始成为“1号位继承人”,虽然后来打的更多的是2,3号位。

打比赛是我觉得篮球里最难忘的时刻,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套上球衣在球场上热身了,现在还能回想起来比赛开始前紧张的心跳,回想起来打了两节后上气不接下气,回想起来拼命追赶快攻的时候,回想起来比赛差几分输了后当场掉眼泪的时刻…球场上跟队友的每一个眼神和肢体接触都是一次次训练后培养出来的默契,好像大家已经熟悉了彼此的步伐和力度。

每次酣畅淋漓后骑着小电驴跟大家一起去聚餐,都感觉自己非常的年轻。

但去年冬天我的腿断了。

最后一节,我想用自己最擅长的上篮扳回分数,但就是毫无预兆地倒地了。

躺在病床上、躺在手术室里、躺在康复室里,我很多次都在问:“凭什么是我?

”特别是术后被医生叮嘱谨慎运动,被网页推送“二次断裂”,每次站起来膝盖地不适感,这些都在提醒我:你以后可能不能再打球了。

去了好几个医院,拍了好几次片子,自己找康复机构,但是高昂的康复费用又让我望而却步。

消极的情绪充满我的脑子,所有的疼痛好像都被放大了倍数。

一度要放弃篮球,想要把它当作旧的事物割舍掉。

但看完电影,看着镜头里一记记的扣篮,觉得自己也许还可以“再试试”,这几个字也在这段时间也一直推着我往前走,“再试试”。

再试试,也许自己还可以再回到球场上,只不过晚一点。

不愿割舍球场带给我的热血和澎湃,就算我不能上篮了,我也可以重新训练成“射手”;就算不能当1号位控球了,我也可以在内线投球!

就像不会打球的樱木,身高不高的宫城,因为受伤堕落了的三井寿,平平无奇的木暮。

每个角色的“开局”似乎都不是那么优秀,但他们仍旧可以打球。

内心的声音在说:再试试!

只要我愿意,随时都可以从谷底了爬起!

我都快忘了篮球带给我的,不止热血,还有每一次咬牙切齿的成就感,每一次坚守到最后的满足感。

如果一切归零,全部重来,我的开局就跟三井寿一样。

我也想像三井寿一样,说出:“我想打篮球…我还是!

很想打篮球!

 2 ) 衷心希望,它会成为国庆档最大的票房黑马

*少量剧透,不影响观看经过了一个无比热闹的暑期档,无数大制作都哞足了劲,要为接下来的国庆档打一场漂亮仗。

看过《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之后,我衷心地希望,它能成为国庆档最大的票房黑马。

为什么有底气这么说呢?

不仅是因为主创邢文雄、魏翔等喜剧电影人的才华。

这部电影的主创曾在强敌环伺的2022年春节档打造出票房近30亿的喜剧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勇夺去年的喜剧电影票房冠军,也不仅仅是因为这是国庆档唯一的一部老少皆宜的喜剧片,是假期的刚需类型,而重要的是,抛开所有的外部因素,这部电影从剧作到表演,再到主题立意,都超越了近些年喜剧片的俗套,实打实地做到了好看又治愈。

毕竟,这年头,电影票也不便宜,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花费时间和金钱去看一个电影,先甭管艺术价值高不高,电影,难看就是原罪。

而《热血沸腾》这部片,首先就是把“好看”这个标准放在了电影的头一位,实打实的笑点和泪点,让你觉得这俩小时值回票价。

这个好看首先建立在对喜剧的深刻理解上,和市面上大部分挠嘎吱窝的喜剧不一样,电影的笑点是结构性的,是有一种高级美学在的。

电影中,魏翔饰演的“矮挫丑”魏教练,执迷于打败高富帅马教练,不惜用各种场外招数获得胜利,两人被迫执教残障人员组成的篮球队,在智力障碍人群的特奥篮球赛场上再次对决。

即使面对这样的条件,魏教练仍然想要赢,他要带领从未出线过的仁爱队,打赢马教练执教的冠军球队。

以往涉及到智力残障人群的故事,这些人物的缺陷很容易成为笑点,而导演却反其道而行之,让两位教练在其中的反差成为笑点,面对这样一群长不大的孩子,魏教练的打鸡血和PUA洗脑全变得“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了,阴招损招也玩不转了。

当追求成功的魏教练,进入了一个以心青年为绝对多数的,不以“赢”为人生目标的仁爱之家,疯癫和文明进行了一次倒错,魏教练的所有用力过猛都显得那么荒诞不经,这种本身对成功学鸡汤的调侃,让电影笑点满满,我个人看得这场,几乎每一两分钟这种反差感强烈的喜剧效果就会让观众席爆发笑声。

然而,仅仅是好笑,还不足以让这部电影拥有突破。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最大突破,就在于主创突破了一众励志类型电影的窠臼,在解构成功学的前提下,又给“赢”这个执念赋予了不一样的角度。

近几年,小人物逆袭圆梦的励志类型的电影可谓层出不穷,有的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如《欢乐好声音》,《马戏之王》,《八角笼中》,有的则遭遇了票房滑铁卢,如《跳舞吧!

大象》。

除去完成度上的差异,我常常想,为什么同样的一碗鸡汤,有的能滋养身心,有的却让人腻味呢?

同样的逆袭,有的让人感动,有的却让人觉得悬浮?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努力就能成功的励志鸡血,一方面能够让人为生命的顽强,为奋斗,为不屈服于命运而感动,另一方面,它又忽略了现实的残酷性,和成功的偶然性。

事实上,恰恰就是因为努力既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这种逆袭故事才让千千万万个很努力却没有成功的普通人感到愤怒:我们没有成功,难道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吗?

在《热血沸腾》这部同样是讲励志故事的电影里,导演大胆地借由角色之口,吐槽了这类励志电影的成功学色彩。

魏教练想赢的人生哲学也被王智饰演的仁爱之家管理者乐光彻底质疑。

对于一群一出生就抓了一手烂牌的人来说,他们人生的开局就是不公平的,那么,对于这样的一群人来说,拼尽全力去赢有意义吗?

即使赢了一场比赛又怎样呢?

就能赢得人生吗?

乐光的扎心一问,不仅问出了仁爱之家这群特殊人群的人生困境,也问出了魏教练的人生困境,虽然一辈子都想着赢过马教练,但是赛场之外,他就是从出身到条件哪哪都比不上人家的loser。

而这种困扰仁爱之家和魏教练的人生困境,对于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卷也卷不赢,躺又躺不平”的青年人来说,其实也是一样。

相比于特殊人群,尽管有手有脚,智力正常,但绝大多数普通人在社会上,都会面临着无论如何拼尽全力都无法与高富帅白富美相比的痛苦。

在有背景有天赋的人面前,你的努力不值一提,那这种情况下,努力还有意义吗?

导演的高明点就在这里,在解构了成功学的套路之后,他不破不立,又通过魏教练的人生故事,对“成功”进行了重新的定义。

原来魏教练这个想赢的执念,也来源于他的身体局限,也许他的努力永远无法赢过马教练,但能够站在正常人的赛道上,获得对手的尊敬,这就已经是成功了。

一般的体育竞技电影,往往会设置惨败、打平、险胜的三场比赛,来营造出运动的热血感,而这部电影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在失败的比赛中营造出热血感。

魏教练指导的每场比赛都要么是打平要么是失败,唯一一次打赢的比赛还是想要故意输给校长要赞助费的友谊赛,就连最后一次大决战,也是在计算了得失后,成功地输给了马教练,“喜提”亚军,但是那种力挽狂澜的热血感,那种集体努力完成使命的成就感,比赢更加强烈。

正如这部电影的英文标题《lose to win》一样,电影中仁爱队没有赢,魏教练也没有赢,但是赢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过程,是体验。

说到底,不管你出生时有没有拿到投胎的命运彩票,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殊途同归的,比分不重要,只要在努力的过程中找到了成就感,并为此而欣喜,感动,其实就够了。

如果电影本身还不足以说明这个主题的重量,戏外的三位演员,岳亮、刘思博和刘沐琪更是为这个主题做了最浓墨重彩的现实注脚。

作为真正的自闭症和唐氏综合征人士,参演这样的一部电影,不仅是他们演员职业生涯唯一的一份工作,也可能是他们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工作体验,训练八个月,长期高强度的拍摄,对于自闭症患者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之后,电影的热闹过去,他们的人生也不会因此有什么改变,他们不会成为职业演员,病情也不会因此改善。

仁爱之家的家人,对其他演员来说,是在片场塑造的角色,而对这三位来说,就是生活本身。

参与这部电影,对他们来说就是在打一场不会赢的比赛,但他们仍然欣然接受了这样的挑战,并乐在其中。

他们都可以这样努力地过好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呢?

努力的意义也许不在于会成功,而是在于最后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面对自己,我努力过,我无负此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特别的应景和正能量,衷心希望每一个拼尽全力生活,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的观众,都能从中得到疗愈。

 3 ) 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啊!

看的点映场,全场一共三个人,观影氛围极佳,可惜现在还不让打分。

总体上可以打6.5/10分,我对喜剧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让我笑出来就行,只要不走下三路,不拿残疾人开玩笑也就没什么问题。

不过这片子的宣发有点不厚道,竟然闭口不提是翻拍。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电影名就已经说明了这片子的反类型,反励志的特点。

从电影的英文名也可以看出这片子的主题,“lose to win”,从输到赢,从觉得自己输了,到与自己和解,达成向内的胜利。

整部电影都是在向失败者与孤独者致意,并且关怀残疾人。

魏国铮在开头一直就把输赢放在第一位,把马教练当做自己的一生之敌。

然后在与残疾人的互动当中,双方得以彼此成长,既认清自己,更认清现实。

电影最大的一个反转,即“魏国铮也是残疾人”,就是为了在剧情层面消解掉最大的对抗,这个反转直接就让魏国铮与乐光的冲突被消解掉了,广东的那个球队又找到魏国铮,于是魏国铮与学校球队的冲突也就没有了。

在这之后那场魏国铮在众人帮助下重新扣篮的戏,即代表了魏国铮认清了自己的残疾人身份,达成了向内对自己的和解。

等到在球场上,魏国铮答应乐亮让他单打,认清失败的现实,认清输给马教练的事实,他也达成了与外界对环境的和解。

我们不知道他最后如果不答应让乐亮上场,结果又是如何?

但胜负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努力了,团队里的每个人发光发热了,也就够了。

真就像电影里那句话:篮球就是为了快乐嘛。

那最后一场戏颁奖,就是纯为了点题的。

亚军也很好嘛,我们是残疾人,没有必要和正常人一起同台竞技,我们认清了自己,在这次努力过程中找到了自身的意义,实现了对自身的超越,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呀!

当然电影的问题也不少,一是有一些喜剧梗的设置确实有拿残疾人开玩笑的嫌疑,只是没有太明显。

二是作为新人导演,在导演一部喜剧片的时候,没有调整好喜剧与正剧的配比,这就导致一些段落的情绪被明显冲散掉了。

拿《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对比,虽然《不太冷静》的煽情段落拍的非常尬,但是该给的情绪都给到了。

到了这部电影,情绪点的设计是不连贯的,情感串不起来。

“反煽情”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拍法,水平不够不要轻易尝试。

三是这两个主演,魏翔和王智其实都是非常好的演员,但这两个人的表演风格不一样,这就导致两个人的对手戏擦不出火花。

最明显的就是那场他们两个吵架的戏,王智明显让魏翔带跑偏了。

这里有两句题外话要讲,王智从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再到23年初的《流浪地球2》,以及现在的《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八年时间,王智在电影里演了八年,也被凝视了八年,八年不管是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于一个演员都太长了。

我也不禁要感叹,连这么一部国庆档最常规的喜剧温情片,都在讲“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也可以想见当前的社会给人的压力有多大。

 4 ) 影评《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

我是一名5岁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今天刚刚去看了《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看完了以后感触特别深所以写了这篇给魏翔老师的留言。

看得出来团队制作这部电影特别用心,片子的题材涉及到了心灵障碍人士,其实如果不贴近实际或者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施舍和怜悯的感觉的话,一定会引起相关人士的反感,但看得出来你们在很多细节上做了特别多的功课,很多搞笑的点都是那么自然的融入到了实际可能发生场景中,让我这个家长看起来真的是感觉像在家里装了监控一样,一边笑一边心中生出万千感慨,普通人看到那些笑点可能只是觉得好笑,到作为家长真的是除了觉得好笑以外同时也会感觉到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们就是会这样的与众不同但是却也很可爱呀!

另外,这部电影传递出来的观念也很让人感动,尤其是不管一个人是不是残疾人他首先就是一个人,他们需要走出社会需要适应社会而不是被保护起来等待别人的施舍和怜悯,他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所在从而快乐的的享受生活,他们也应该有权利在社会中生活并且受到平等的待遇和尊重,电影所传递出来的这种观念非常的切合实际并且也是需要被社会大众理解和接纳的,我觉得一部影视作品能传达出这样的观念是一件非常可贵的事情!

我想感谢所有主创人员的良苦用心!

还有另一个点同样也让我觉得你们为了做这部电影是真的下功夫去研究很多残障人士支援理论,就体现在虽然魏教练一条腿用了假肢,但是他一样可以在孩子们搭的支援下进行扣篮呀,我们的孩子也一样,虽然他们心灵或者身体上有残疾,但是只要外界给予恰到好处的支援他们也一样可以做到很多常人能做的事情也能感受到成就感啊!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建一个更加便捷的无障碍环境,让他们能够走出来而不是被关起来,我认为这也是现下残障人士支援工作最核心的理论,所以很感谢主创团队认真做了研究,传递正确的理论和价值观!

最后,我是因为《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这部电影而关注到魏翔老师的话当时就觉得您的表演非常有趣,是那种搞笑但是不做作,煽情但是不矫情的感觉,尤其当时《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片尾的部分有您在感谢工作人员大概意思是说终于有一部自己演男一号的电影,看到这里当时我就觉得特别辛酸和欣慰,辛酸的是这么多年您该是多么不容易呀,欣慰的是努力和坚持的人终于还是会得到回报的,当时就觉得以后您的电影我会走进电影院去看!

这次《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也是一样,因为是您主演并且题材与我的生活和亲人息息相关,所以和家人一起走进电影院去看,过程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感慨有辛酸,感谢您带给我们这样一部作品!

因为您的用心和坚持,我会为您接下来的作品继续走进电影院!

—— 一个喜欢看魏翔老师演电影的孤独症孩子家长

 5 ) 确实超出预期

本来之前已经对开心麻花的阵容无感了,但是没想到这部影片确实超出了预期。

前半部分确实很好笑,虽然梗依旧很直给。

到了中间部分开始煽情就难免尴尬牵强,乐光的大部分出场挺尴尬的,演技有点浮夸。

后半段柔中带笑,片尾花絮真的很好哭。

对待残障这个群体相较于保护,让他们学会独立会显得更为珍贵,重新思考对这个群体的态度和看法是这部影片给我的最大收获。

 6 ) 所有的荒诞不经,不过都是隐藏的泪水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让魏翔终于红了起来,但我真的觉得一般。

就像魏翔自己在片中形容自己的表演那样,用力过猛。

所以,预期没有那么高。

但没想到,这居然是国庆档第一部让我掉眼泪的电影。

热血沸腾妥妥是部喜剧没错,但并没有那么荒诞。

这次瞄准的人群是智力障碍人群。

说实话,影片的前三分之一,我很怕它会因为博眼球哗众取宠演砸了。

毕竟,一看就知道确实不全是演员,是有真正的智力障碍人士参加演出,能不能很好的完成演绎既是亮点也是难点。

影片过半,我的心放下了。

魏翔依然还是略显夸张,但剧情和台词设计得很不错,尤其是它把一些观众心里琢磨的话认为剧情不一定会交待的自己直给出来了,就挺让人意外和捧腹的。

比如张医生去给乐光说魏国铮的成长经历,比如艾伦最后说但是我赢了。

影片最后,决赛前用一些镜头展现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孩子分别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我的泪就有点控制不住了。

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他们只是智力障碍,大脑发育停止在了孩童时期,但并不是傻子坏人。

他们的心灵和眼睛甚至会比所谓的正常人更干净更纯洁。

打篮球并不只是为了赢,人生中也仍然有远比赢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最后,魏翔放弃了能追平的三分,成全了乐亮的单打。

而现实生活中乐亮的扮演者叫岳亮,是一个自闭症患者;同样,扮演帅哥和对对的一个是自闭症一个是唐氏综合症。

在影片的最后,伴随着字幕出现的是这几位特殊演员的一些镜头,跟父母的,跟编导的,一个人的……他们叙述孩子的成长,他们教会他们怎么去表演,他们跟我一样,带着笑流泪。

算一个小彩蛋吧,乐光跟随着乐亮,看到他走进了一个冷饮店,看到他拿了一个冰激凌出来,然后收到了弟弟的微信:姐姐,我买到冰激凌了。

魏国铮和乐光在片中有一段争吵,是关于到底应该让这些孩子们去学会怎么生活还是好好把他们保护起来。

我想,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我们是否健康正常,父母亲人都只能陪伴我们一段时间,我们终将学会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自己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能以这么一个角度来关注智力障碍人群,挺好。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坚持,少一点歧视和偏见,给这个世界多一点点爱。

 7 ) 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

《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豆瓣评分不低,但看完片子之后略有失望,这部电影原本有机会成为经典的,像《阿甘正传》那样,但编剧导演没有拎清楚人物成长主线,原本应该刻画人物的部分用挠痒痒带过,就是该升华的时候,它一把从天上给你拽下来,生掏你的咯吱窝。

不情愿的笑过就只会生气。

电影的主演们有一些确实原本就是残障人士,有自闭症,有唐氏,有弱智,一群这样的弱势群体通过打篮球为自己赢得尊重,成长不可避免会有对抗,不论是因自身残缺常年被歧视内心缺乏自信的篮球运动员们,还是那个一心只想要赢得比赛,却在某次意外成为残障篮球运动员们的教练。

必须要夸的一点是创作者关于残障人士的态度,应该教导和训练他们可以独自面对和处理现实世界,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赢得尊严,对于非残障的环境来说,不要歧视,有人求助给予帮助。

要怎么把这个态度揉进故事里。

这个故事里的人要怎么对照呢?

教练线:他除了在刚到第一次比赛时轻视了残障篮球运动员们,在这之后他就欣然的信任他们,帮助他们,把他们当做正常人看待。

运动员线:大家原本的工作生活技能放在篮球里,稍加训练就变成篮球技能王炸,所有的运动员因为心智太低,每个人都是天真无邪,感受不到恶意的天使宝宝。

被动的接受戏弄,被动的失去机会,被动的辅助教练完成他的人生动线,被动的欢呼。

从两条线的笔墨侧重点看得出来,教练是里面认知层次更高,甚至高于残疾人家属的人,他看待人和世界的方式是悲悯感同身受的,这样的人物出现在电影里,一般作为点化那个需要成长的智者而存在,但这部电影里,他竟然是主角,一个人格完整,不需要成长的人物,带着一群有诸多待定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士去克服“不能够”,这些残疾人的心理健康,也即心魔,到底都有什么,如何通过情节设置替那些共通问题找到答案,我想这个切入点才应该是这部电影的侧重点,而不是教练的找资金,试图让残疾运动员去参加某个更高级别的大赛。

电影选错了主角,所以它注定无法成为一部良好的体育电影。

医生毫无作用,姐姐毫无作用,这两个人仿佛两个道具,一个讲导演的过往,一个是因为电影里需要一位女性,在那么一群男性当中,跟男主产生那么点性吸引。

这一点,真的恶俗。

一部成长电影在90分钟里要树立这么多人的完整,篇幅那么紧张,怎么还能匀给爱情呢?

时间分配少,爱情悬浮可笑,爱情分配多,主线薄弱扶不起。

都想要,都得不到。

这里必须表扬《梦想》,没有让朴叙俊和IU在故事线里萌发爱情,谢谢编剧,谢谢导演。

《梦想》是讲一个教练带领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训练赢得尊重的故事。

一言概之:即便是即将死去的太阳,也有余晖。

这部其实跟《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呢》是类似题材的不同表达,朴叙俊扮演的教练原是明星足球选手,因各种巧合导致声名狼藉,无法再作为球员在球场奔跑,他的人生走投无路,因经纪公司干预,成为一组流浪汉组成的足球队教练,电影通过一个不可违抗的目的,去协助解决每个流浪汉的人生困境,在其中完成人格上的成长,对弱势群体原来充满诸多偏见的他,某种意义上他就是我们,他的成长,他的收获,最后都是观众的成长和收获。

IU在里面实在是太好笑了,诸多金句都出自她的口,她的存在就是角色当中那个人格健全,适当时候帮助主角成长的那位智者。

体育电影这个类别,无一例外都以励志作为主轴,我想大抵是放弃、颓丧、软弱,认输这些品质不需要努力就普遍存在,拼搏,突破,不服输,这些别于普遍存在,才值得仰慕。

体育电影好拍也不好拍,好拍在多的是真人真事供采集,不好拍在单纯的体育会乏味,缺乏惊喜。

体育这个元素,总要和其他元素混合双打,才能赢得满堂彩。

《1947波士顿》体育+国家,用体育带出弱国无外交,人体极限就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天赋,也担负了民族的尊严。

《奈德》体育+高龄,一位60多岁的老年女人,多次挑战无人横渡的海峡,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意义在于,人体极限不受年龄限制,只要身上没插满管子,渴慕就立刻动身吧。

《我,花样女王》我心目中最好的体育电影,很多年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超越,不仅在于电影是反体育电影的一般套路:英雄的奇迹和成功,仿佛这个人这一生就永远定格在拿奖那一天,像童话故事的最后一句,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至于生活在一起之后的争吵家暴纷争不孕不育,只字不提。

这部电影反其道而行之,聚焦英雄的失意,一位有天赋的花滑选手,如何在体制,家庭,环境中被卸掉双腿,第一次原觉这悲剧是陷阱太多,重看却发现英雄的悲剧是必然发生的:生活总是吝于施舍,你的欲望总是饥饿,总要你大发雷霆企图再跟生活讨回来点,必然的性格导向必然的命运。

你不可能高于你生活的墙,看到另一方天地的温柔和力量,你的爱不会流向更好的人,不由言说的环境导向必然的命运。

打地鼠的游戏里铁锤始终赢,地鼠不在这个孔被打到,就是在下个孔被打到。

希望大家拍出更多好看的体育电影,竞技原本就会使人分泌肾上腺素,但糟糕的故事总是扮演一桶冷水,叫你不要试图做梦。

生物里,只有人这个物种会做梦,会想象,糟糕的故事凭什么又夺走这美妙的东西。

创作者们,加油呀。

 8 ) 确实是有点那什么热血半腾

虽然全片基调还是在自我感动与热血半腾中游荡,故事套路,人物符号化,包袱也不响。

但能把智力障碍群体的生活以轻松喜剧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些特殊群体(毕竟咱生活里真的几乎碰不见),这点心意无论如何也应鼓励。

不过这可能也是包袱难响的原因,我看这些智力障碍人士出笑料时只觉得心酸心疼。

电影最可惜还是在对残疾人议题的浅尝辄止,原本我看魏翔和王智俩人对特殊群体的观点态度蛮有冲突点的,一个放手一个保护,但电影没深挖,通过一场吵架与魏翔的几次训练就带过了,更多还是在篮球上,娱乐性偏强,口碑上不去,深度注不进,票房难拔高。

魏翔第二次主角还算中规中矩,比较无感,他目前的状态还是更适合配角,能出爆点记忆点,当主角反而稀释了他的喜剧魅力。

王智好美。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2023)6.82023 / 中国大陆 / 喜剧 运动 / 高虎 / 魏翔 王智

 9 ) 观众作为强者的心态回归之路

我不知道,没查资料,纯根据感受真实瞎写的。

本来只想看30分钟,一下看到底,中间数度默默落泪,在和林栋校队打比赛时,任真停下来、听着观众的大喊“用球说话”而产生新奇的眼神,直接泪崩,之后眼泪就几乎没停下来。

第二天早上去图书馆的路上,想到电影中的几个片段,坐在车上默默落泪,又想到几个搞笑情节,又笑了起来,自己都觉得自己好像哪里不对劲。

晚上到住处,忍不住,又重新看了一遍电影。

直到第三天,此刻,这部电影还横在我的心头,好像不用文字梳理一下,就盘桓着,下不去一样。

问gpt, 为什么这个电影会这么打动我?

答:它引起了你的共鸣。

就这样?

能引起我共鸣的东西像大海一样多,除此之外,就没有点什么别的东西?

1. 观众代入强者心态在看之前,知道这是关于intellectual impacted people的故事,所以在心底会自动认为自己是强者,俯视角度在潜意识中非常明显,因此也会变得更加平和包容,允许一切的发生。

2. 体验只能拥有一个事物后的纯粹刻板印象中的弱势群体出现了,他们果然都披挂着这些印象中的标签,眼神过于坚定,笑容过于直接。

在很快的小转折后,导演开始展示他们每一个人的技能:李渔可以抛转,因为他记不住东西只好在工地搬砖。

任真出手快,因为他在帮爸爸卖打糕。

建国擅长阻挡,他在做会场保安。

乐亮什么也不会,他姐姐也没有让他工作。

大白、韩笑未表。

有工作的人,都在从事底层工作,这反而就让人觉得他们已经一无所有,一旦拥有了什么,这一点点所有就会被高高抬起,成为人生中的闪耀之处。

而普通人的我们,拥有生活、工作中的众多事项,反而会惯性认为,一切都应该被拥有,哪怕缺失一个角落也无法接受。

3. 尊重与善意魏教练与他们交融在了一起,他没有呵护他们,而是以对待平常人的心态对待他们,他们一起场内练习动作、场外奔跑,这种尊重,让这些小细节都很热血沸腾。

顺路说一嘴,乐光这条线是为了完成作为ii人群的亲属,如何去懂得真正的尊重。

魏教练那条线,达人达己,你以为是你在帮助弱者,实则最后你却被他们而改变。

两个人物身上都出现了弧光。

有豆瓣评论说,这部电影对魏教练刻画地过多,失去了重点。

我不这样想,他是一个穿线人物,也是提供电影轻松率的最大帮手,不把他对篮球的挚爱拍明白了,就无法显出对仁爱之家成员的殷切。

这是一个以篮球为主线的故事,顺路看到里面每个人获得尊重与爱的故事,要比直拍对人物的赞扬,顺路讲讲篮球这个路子高级地多。

前者一心一意要把事情做好,人物之光顺路被你发现;后者对准人物,硬要你喜欢这个人物,有点像是前者是讲消防故事,后者拍杨洋穿消防服画面,高下立现。

魏教练随着仁爱之家成员的成长而成长,虽然要花去一定镜头时间,可是却让角色们贴合地更近,一个外围的人融入到一个集体中,整体有血有肉程度变高。

岳亮和雪涛去买KFC, 他们遇到了一个善良的女性和本性也很善良的她的男朋友。

本来以捉弄开头的插曲,最后在岳雪二人的歌声中安静结尾,没有引起恶性围观,也没有对岳雪造成心理伤害。

导演对这个细节处理地恰到好处,镜头下,公众并没有热情到刻意去保护ii人群,但是也展现出了很真实的包容感,一种远距离但跟随式的集体善意。

好像每个人都在想,这两个人好像傻傻的,可是他们多不容易,还积极地面对着这一切,我也要回馈以积极,回馈以温暖。

4. 奋斗感球场竞技画面也不少,且拍的很好。

球员们拼尽全力去赢,但好像也不是真的要赢,比如任真看到对方哭了,就停下来把球还给他,他们好像就是想要尽兴尽力地去拼,不问结果,只求拼搏二字荡然胸间,无愧于心。

普通的我们,也知道,这样的态度是对的。

可是现实中总是太多成败,让人没办法割舍。

未来的不确定,只能促生此刻的焦虑和对结果的势在必得。

是的,是的,过程很重要,我们看重过程,可是没有结果就是不行。

但是仁爱之家篮球队,他们的结果就是过程本身,他们因为喜欢,因为有人在成全他们的喜欢从而不想辜负帮助他们的人,迸发出来的汗水都是纯纯粹粹在奋斗的感觉。

纯正的奋斗感,可能在你相信这个人除了要做好此事之外再无他想之后,才能出现。

所以这也是一种单一的奋斗感,all in的奋斗感,做喜欢的事时的奋斗感。

5. 击碎同情心魏教练喊林栋过来对练,乐光忍不住跑到场上大喊,他们可是残疾人。

一个年轻人反驳:拿球说话。

观影中如影随形的同情心在此刻被击碎,本来只有魏教练产生的尊重感,变成了一起看球的人的集体尊重,血又沸腾起来。

普通人在竞技体育中也会跌倒、经受碰撞,为什么ii人群就不可以?

过度保护与适当放手之间的距离,真的就是那么遥远而不可触及?

本来在观影者眼中是弱者的李渔、雪涛、任真、大白、帅哥、韩笑、乐亮,通过对篮球的喜爱与努力,获得了场内篮球观众的尊重,在那一刻,韩笑感受着风,任真倾听着人群的躁动,他们成为了强者,没有人可以小觑他们的力量,场上的每个人都值得且收获到了尊重。

外人看他在被欺负,可是他在感受着少有的竞技体育的乐趣。

第一个人开始喊:拿球说话。

尊重开始冒芽与蔓延。

雪涛被情绪感染,一切都很纯粹。

她一喊完,反而显得同情心变得无比渺小,场上的都是真正的球员。

用搞笑的反转化解了成绩可能带来的矛盾。

You have my respect, bro.6. 我为你而活在最后的比赛中,揭秘为什么乐亮想要单打篮球,完全是受到了姐姐的影响,而姐姐就是他生命中至高无上的存在。

好像剖开了伤残人士的生活,他们孤独,不被社会普遍接纳,他们的生活中只有与自己同样标签的群体和家人。

小小的圈子,圈子中的每个人都占据巨大的比例,几乎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全部。

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圈子,每天脑海中会滑过上百张脸,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忘记自己为父母、挚爱的人而活简直不敢想象。

可是乐亮,可能仁爱之家中的每一人,都是这样,那些撑起他们生命中的人反而构成了他们的生命中心。

看到最后,他们每一个人可能还是常规意义中的弱者,可是在球赛中,在试图为兴趣而活的过程中,他们成为了强者。

观影者从强者心态作为电影的起点,在过程中看着自己的同情心越来越少,而尊重感越来越多,到了最后从心底里佩服这些篮球队员强大的品性和纯粹的快乐,进而反思自己生活中那些弱小脆弱的一面,实现了强弱对调,而且异常温馨和谐。

在电影中,体会到多种交杂在一起的感受,有悲伤也有快乐,有无奈也有振奋。

好电影。

 10 ) 比较稳定的一次商业尝试

本片改编自西班牙电影《篮球冠军》,这似乎已经是国内非常擅长的喜剧片制作模式。

用经受过市场和评论检验的,相对成熟的电影剧本,构建一个比较高的底线,再以本土化改编和明星阵容做突破。

此前同样由魏翔主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即是如此。

当然,这个模式也不是一直灵验,刚刚暑假上映的《超能一家人》,就经受了票房和评论的双重打击。

《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名字上先做了自嘲,非常聪明的做法,一下控制了观众预期,又引发好奇。

原来这不是部普通的运动电影,而是把视角对准了一群特殊的人群——“心青年”,也就是智力上有些障碍的孩子。

选择这个题材多少有些风险,特别是作为喜剧,尺度大了有冒犯之嫌,太煽情又显得取巧。

还好电影的分寸把握得很好,在喜剧、运动和煽情之间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边界,几种元素相处融洽。

魏翔当主演的最大风险是用力过猛,和香港的詹瑞文一样,他们的表演风格适合话剧舞台或者戏份不多的配角,作主角就容易“满”,甚至是“溢”,过犹不及。

这点电影也做了自嘲(电影好几处自嘲都做得非常有趣,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好在电影在喜剧上做了减法,没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那么癫狂,魏翔也稍微收敛了幅度,就刚好。

本来魏翔不是小生类型,演商业片主角有点吃亏,特别需要风格化。

詹瑞文和葛民辉也吃这个亏,不是演技好不好的问题,是商业片的规律限制。

沈腾和周星驰其实都是小生底子,可以搞怪扮丑,但帅起来也非常有说服力。

魏翔的主打还是演技,话剧底子是他的基础,但某种程度也成了拖累。

这时候,电影喜剧方面的减法就非常适合,电影的搞笑方式经常出其不意,比如在抒情时突然转折,又或者刚开始热血就一盆凉水浇下。

这种反差让喜剧自然发生,而不是去“演”出来,过度表演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魏翔的“收”也应该感谢王智的配合,女主角的表演不能说多出色,但非常稳定,她把整部电影的节奏,带到了一种平缓的状态。

事实上电影还是谦虚了,作为运动题材,拍得还挺“热血沸腾”的,电影某些部分很有《少林足球》的神韵,就是看似普通人,实则各怀绝技,草台班子打出奇迹。

但运动也不是全部,最后还有对输赢的释然,电影最后讲胜负,讲情感,讲快乐的本质和初心,其实都是挺普通的道理,但在电影中自然成立了。

这当然要感谢原著的好故事,但克制精准的改编,同样功不可没。

整体而言,电影的质量算不上出类拔萃,两个小时还是太长,结尾拖拖拉拉(自嘲又立功了)。

但在喜剧片领域,已经是近年来非常优秀的作品,整体远好于《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它好在没有明显短板,没有过分反智与癫狂,可以扎实地讲好故事、雕琢人物和表达情感,又有关注弱势群体的现实意义,笑点也颇有设计,不抄段子不自嗨,非常工整,有一份传统喜剧电影的踏实。

魏翔用又一部电影证明,自己是可以扛起主演大旗的。

在这点上,他甚至比艾伦和常远走得更加坚定,大有弯道超车的架势。

如果电影在国庆档票房大卖(这个概率不低),在喜剧票房号召力上,他的面前可能就只有“沈腾”这一座大山了,这本身也是个非常“热血”的故事。

 短评

笑点还可以啊,而且和篮球融合的也OK,就是无厘头这种风格不可能不和热血有冲突,这是无法调和的,后面果不其然也落于俗套了,整个剧情的走向以及人物弧光的转变都是能预料到的,好在魏翔确实是个人才,他能弯道超车成为麻花系的二号人物真的有点东西。王智姐姐真的好美,就是乐光这个角色安排的不好,工具人属性太明显了。总之,这片肯定是能看的,虽然难免有剥削的视角嫌疑在。不过,短时间内我应该是对体育片脱敏了。PS:映后嘻嘻哈哈的,还不错。就是电影院也太业余了,离谱。9-10 完美世界环宇城2023年第39部院线片。6.5/10。

6分钟前
  • 捆绑↑天堂
  • 还行

看完确实没热血沸腾。大学生青春友谊赛还有黑人外援,身高、技术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的。王智身材不错啊。篮球冠军 中国版。天生我材必有用。残疾人也有自己擅长的事情。打比赛靠实力,不靠同情心和怜悯。教练,我要单打。

7分钟前
  • O型血
  • 还行

中二到尬。除了王智的颜,基本没啥看点。

10分钟前
  • 温存Weather
  • 还行

电影节奏和衔接都很糟糕。特殊人群出演是亮点和难点。拍特殊人群很难在好笑和冒犯之间找到平衡点。与其宣传成喜剧,拔高了期待,不如按照故事片宣传。

11分钟前
  • 沈一泓
  • 较差

感谢亮亮对对帅哥几位朋友真实的表演,魏翔不愧是一位努力的演员,故事当然不够真实,瘸子也能往天上飞,特奥篮球场上大家的表现完全不输正常人的职业赛场,比分还总是那么接近,结果总是输了比赛赢了信心,还明知故问的强行煽情。

16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就是把他们当成普通人看待。剧情稍微墨迹了点儿,但还是有笑点的,最后煽情部分做的也比较自然,拍的很真诚。魏翔演技可以,进步很大。

20分钟前
  • 草帽岳飞
  • 推荐

麻园诗人的歌不错。苦果唱得好。魏翔跟我的高中地理老师一毛一样……

23分钟前
  • 泥白鸽
  • 较差

用来代替春晚就很好看!

27分钟前
  • 明昔
  • 力荐

去掉“好像”,真的没有那么热血沸腾——运动与喜剧的类型撕扯、人文关怀与商业模式的冲突和生硬的翻拍消解着预想的“热血沸腾”。所有人都清楚影片的问题,但自嘲“用力过猛”和“强行煽情”终归解决不了什么。

28分钟前
  • AZWayne
  • 较差

非常棒的一部喜剧电影,可以让人笑中带泪!故事聚焦了一个特殊人群追求篮球梦想的故事,前半程笑的有多么开心,后半程就会有多么感动;魏翔老师表演拿捏的特别精准,片中还不忘自我调侃一下;王智老师仿佛是观众视角,特别有代入感;国庆档唯一一部喜剧电影,五星推荐去影院观看!

30分钟前
  • 凯Run
  • 力荐

搞笑之余又有人文关怀,就这一点,它很值得!

35分钟前
  • 玄鸟等风来
  • 还行

靠谐音梗、网络过期俗梗点缀的喜剧点,如片名一样完全无法撑起其“中秋国庆档唯一喜剧”的宣传语,正经搞笑点不如残障主角念出片名一处好笑。运动方面也鲜有亮眼的镜头调度,更多是如王智表演般夸张过度的瞎忙活。煽情部分,仅地下通道小剧场一处就能把人土到汗毛倒竖;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对智力障碍者如何关爱的思考,但这又是另一层面的货不对板了。

37分钟前
  • Lynchman
  • 较差

果然是“魏翔主演,必属尬演”。怀疑编剧就是仁爱学校毕业的。王智是真好看啊,虽然40了但是优雅的姑娘不怕老。

39分钟前
  • 风间隼
  • 较差

残障题材结合竞技题材有点取巧,但现实中残疾人运动本身确实是比较能体现体育精神的。决赛输一分的处理方式有些刻意,好在终于没喊“享受比赛”之类的神经病口号。

41分钟前
  • 本味何知
  • 还行

太假,怎么能那么假,能不能不要这么作假,怎么可以假的这样理所应当。能不能不要再改编了,整点原创就这么难吗?好笑也只是有点好笑,还必须有那些特殊孩子参与,虽然结尾岳光妈妈的演讲让人感慨同情,但我还是想看更真实一些的电影。

43分钟前
  • 未卜
  • 较差

其心可诛,不只是消费障碍者,而是利用障碍者。

48分钟前
  • 展世邦
  • 很差

我觉得创作组不是那么真诚。

52分钟前
  • 闪电杰克
  • 较差

片子还是不错的,但是怎么最近的国产喜剧全是翻拍的别人的7-8分的不太出名的剧本呢,还是希望有好的原创剧本吧。

56分钟前
  • 玩儿少
  • 还行

整体还是太美好,从魏翔的视角展现队员的成长故而能抖更多包袱,但若是站在残疾人角度去拍,才能真正让人体会到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对他们有多么残忍

1小时前
  • Vania
  • 还行

原来以为只有小女孩是特殊演员,没想到还有两个孤独症。求主怜悯医治。

1小时前
  • 付玲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