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如看不见的客人珠玉在前,但也还是有看点的:宿命轮回,精神分裂,数字逻辑的论证...自我整理一下:首先是几个重要的数字:10,21,32,42,53。
1.冥冥中自有天意...老兵抢银行顺便杀了四个无辜者,所以要用四世的死于非命来偿还?
这里的数字逻辑的设定还不错:老兵每一次转世都会依次被杀于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年龄。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设定特别精准😂)2.2008年该死的是谁...男主一直以为是他的朋友,但是养老院的老奶奶对男主说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验证了男主才是老兵的转世。
(所以女友说对了。
果然女人的直觉太可怕-.-)3.2018年的转世是谁的问题:我起初认为4.12那天,小男孩班上空出的座位就是男主的转世,那么男主和小男孩之间就没有宿命关联,因此不存在破解宿命一说。
感谢楼下的素还真的回复提醒,另一种解释是男主2018年在医院找错了人,提醒了另一个孩子,而不是自己的真身—小男孩。
08年,被男主在医院示警的父母,其实只是路人甲,因为那时候男主和他朋友都还没死,所以得到示警的孩子并非老兵的转世。
影片最后,男主死亡同时,医院里又出生一名婴儿,这个才是真的转世,也就是片中的小男孩。
4.男主的示警有意义吗?
貌似没有。
2018的枪击案是单纯的抢劫,并非有明确目标,小男孩听到警告冲出便利店,或者留在店里,找个地方回避一下,他都可以安然无恙,因为劫匪并不杀目击者(劫匪出来之后从小男孩和他妈妈身边扬长而去可以证明)。
5.男主的自我牺牲与救赎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2018年的宿命现场缺一个人,53岁的店主不在场,所以小男孩无论如何都不会死。
(当然有推测说门外的劫匪同伙可能就是53岁,但这个没有实证,也没有留下线索)6.男主为什么要自寻死路很好解释,男主在临死前见到女主时问的第一句话是:他还好吗?
男主其实坚信他和朋友之间必须有一个人来完成宿命,他选择了让朋友活着。
所以男主最后真正救赎的不是转世的自己,而是他的朋友...7.狗血的是:男主的女友在他生病期间和他最好的朋友走到一起,男主性格软弱,还得守护在女主身边任凭他们对自己撒狗粮,这样能不压抑?
能不加深精神分裂?
7.小男孩的妈妈所谓的破除心理阴影一说也是作得很,怎么也得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吧?
不过片中铺垫了很多小男孩的软弱性格,大概是为了和后面他终于勇敢起来做呼应。
这样看来,他妈妈也是修成正果了……只能说狗屎运来了挡不住。
三星半。
要注意的是,这部电影和前目的地,时空罪恶等片子那样绝对的宿命论是不一样的,这些片子设定上就是一个闭合的环即已成事实无法改变,也不像恐怖游轮里面西绪福斯式得罪神灵后灵魂无法解脱遭受无止境的轮回悲剧,导演设定就是男主牺牲自己完成对下一世自己十岁小男孩的救赎,打破了诅咒,别被定势思维影响,没谁规定诅咒一定要是牢不可破的。。。
但显然片子和看不见的客人有同样的毛病,就是关键情节推进牵强,这也是它分数低的原因
看了很多评论,我有点儿郁闷。
大家都被数字逻辑吸引,忽略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数字逻辑是作者放的烟雾弹,唯一的解释就是,整个宿命论只是男主这个精神病人的臆想。
其实到 男主死的那一场就已经揭示了,但大家还是揪着不放,说男主并不需要死之类的。
其实,真实的案件是男主的朋友遇到仇杀被错杀,因为他和一个持枪的人站在一起,但是并没有死,而男主由于没有按时服药,又受到各种刺激,开始臆想,于是他按照自己的逻辑,在自己生日的那天到便利店,持枪威胁所谓的抢劫犯,被警察击毙。
小男孩的故事并不是男主穿越,而是男主在十年前安排的,包括闯进病房警告以及拜托店主对十年后的男孩做出警告。
小男孩遇到的抢劫不过是碰巧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导演搞那么多事干嘛嘞?
首先故弄玄虚,增加可看性(结果到我们这儿,一堆认真的人,倒成了败笔),其次借用精神病人的臆想揭示这个病态的社会(几场谋杀的缘由),立意相当深刻。
主题也很明确,那就是恐惧是心魔,只有勇敢地面对才能摆脱,要努力学会如何在这个槽糕的社会中生存,才不会被逼成一个精神病人而遭淘汰。
ps: 用宿命论来解释该片,虽说有点牵强,但也不是不可以,我们可以认为通过男主和小男孩以及他母亲的共同努力下改变了命运。
大家就是揪着这个不放,太奇怪了,看烧脑片看多啦,什么东西就爱来个逻辑分析,但是要记住影片呈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呀,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你看到的是男主想让你看到的,这在很多外国片中常用手法。
只想说结局一塌糊涂,明明可以不死的非要去加油站送命,那时候已经知道兄弟被救活了,还非要举着枪求警察射死他。
还有个沙币的母亲,逼着儿子去送死,肯定不是亲生的,都提醒你不要去加油站了,儿子也不要去,这沙比母亲非逼着儿子去送死。
总之一部烂片里总得有几个沙比沙雕的角色在里面,要不然烂片不成立。
看到上面的影评都在扯“宿命论”、“轮回说”和“救赎”,不得不说这些业余影评人都是在扯淡。
为什么这么说?
整部电影一共有五个事件,即1913年农业银行枪击案、1955年旅馆枪击案、1976年加油站枪击案、2008年便利店枪击案和2018年便利店持枪抢劫案。
那么以上五个年份发生了什么大事?
1913年农业银行枪击案。
历史学家维罗妮卡的外祖母两岁,被多年在非洲打仗的父亲传染了疾病,危在旦夕。
父亲为了给孩子治病,去农业银行贷款造拒,绝望之下,造成四人死亡,然后自杀。
1913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经济秩序崩溃。
在此背景下,银行枪击案的发生,似乎是必然。
1955年旅馆枪击案。
四十年变迁,原来的农业银行变成了旅馆。
旅馆女主和情人分手,被愤怒的情人枪击致死。
二战结束后10年,欧洲经济发展即将进入“黄金时期”。
而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问题的出现,旅馆枪击案应该算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事件。
1976年加油站枪击案,此地已经改造成加油站,西班牙某将军和卫兵,被某组织的枪手袭杀。
卫兵惨死,将军中枪。
枪手高呼“组织万岁”。
至于什么组织,影片没有交代,但此次枪击事件毫无疑问,跟佛朗哥长达四十年的独裁统治有关,在前一年,也就是1975年佛朗哥去世。
顺便说一下,1960—1973年,西班牙经济大飞跃。
2008年便利店枪击案。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西班牙深受冲击,经济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暴露了一个时期以来连续执政的西班牙工人社会党相关理念和政策失误。
这对西班牙社会造成了相当严峻的冲击。
便利店枪击案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2018年便利店持枪抢劫案。
一个中年男子持枪抢劫便利店,与代班店主对射,未造成人员伤亡。
10年过去,西班牙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霾,领军欧洲经济增长。
但是,这一年西班牙换了政府,不稳定的政治必然无法带来经济政策上的惊艳。
便利店持枪抢劫案大概折射的就是这一时期西班牙经济发展的乏力。
综上,五个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经济。
也就是说,导演用“ 宿命轮回、精神分裂、数字逻辑 ”等一堆的烟雾弹,掩藏的是对过去百年西班牙经济发展的折射。
影片最后,小男孩尼克的毫发无伤,就是告诉观众,“ 宿命轮回、精神分裂、数字逻辑 ”都是在扯淡,所谓的“ 10,21,32,42,52 ”等数字,都是“精神分裂者”的臆想。
而乔恩的死,也是导演对经济影响社会伦理的鞭挞。
比想象中好看,但看完有点懵。
不知道主旨到底表达什么意思。
后来看了大家的影评就有点明白了。
这是一个轮回故事,两个时空,十年前与十年后。
是男主的轮回。
怪不得他能看见五六十年前发生的事情,我当时就在想,当时应该没有视频记录吧。
而且之后他去见一个老奶奶,那个老奶奶一个劲问男主是不是认识。
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死了就可以拯救十岁小男孩亦或者是他自己的生命,可以让轮回终止。
不过我对电影上妈妈的做法表示不赞同。
小男孩明明说自己是很害怕,不想去便利店,为什么还让他去突破自己。
我觉得有时被逼着做自己不想去做的尝试真的很难受。
不能说完全看明白了,一点思考。
前面的几次死亡都是男主的前世,所以他在看报纸的时候一下子就把情节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医院看望老人女儿的时候,她才会重复问男主我们是不是认识,这启示男主,死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他朋友,所以他才主动去便利店寻死,同时试图把信息传递给十年后的自己,跳脱轮回。
大男主持枪的时候不是问少了一个人嘛,而少的那个人其实是大男主的精分,这个前面剧情有交代大男主有精神分裂症,所以大男主告诉镜子中精分的自己,也是十年后的自己逃出去,小男主就是大男主的轮回,小男主在危难关口也看了一下镜子,是感应到大男主十年前临死时的告诫“逃出去”,所以小男主就迅速逃出去了,也就躲过了死亡,跳脱了轮回,摆脱了宿命。
其实,还隐含的一个意思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种种成长之痛,种种恐惧,人只能勇敢克服,直接面对,别人是帮不了自己的,只能自救。
小男主妈妈在鼓励小男主进便利店时,也告诉他,自己也是独自历经困难克服之后才会成长,才能重获新生。
所以,宿命就算是注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可以改变,也是宿命注定的一部分,只要你不认命,不信,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理,佛曰:一念动则万念动。
前世今生轮回中,处在凡尘就是修炼,人的成长经验就是告诫来生该怎么走,进而上升更高的层次,最终跳出三界外不在无形中,飘荡在宇宙中无我无他,有我有他,合二为一,得大自在。
拍的还行。
看了几个影评,又回忆影片总结了一下,感觉男主的逻辑是这样的:那个老兵抢银行杀了4人,然后自杀了,却觉得不够,所以要还回去。
怎么还呢,用A,B,C,D,E分别代表银行里死去的5人的灵魂吧。
第一次是A杀B,C,D,E;第二次就变为B杀C,D,E,A;第三次C杀D,E,A,B;第四次D杀E,A,B,C;第五次E杀A,B,C,D。
这样算,总共杀了5遍,也算互相都杀过了,谁也不欠谁了?
虽然是瞎扯淡,但是男主精神分裂还不吃药,不能对他的智商高要求。
这是我看完各种影评仅就这部电影临时乱写的,可以试着通过这个理论分析影片,如果不对也别太较真。
前面不解释了 解释男主死时候 男主32岁 小孩10岁 还有一个21岁的年轻人 店主年龄未知 警察年龄未知不应该有一个41岁。
最后一次轮回 小男孩10岁 店员21岁 抢劫的很像41岁 妈妈32岁也比较合理。
应该不需要53岁人的在场。
因为杀了这样4个年龄的人 依次转世到了这4个年级死亡即可。
另外转世也是有联系的,所以死者女儿可以认出男主,便利店主可以认出小孩。
最后小孩没有死亡很合理。
男主的死亡,提醒了便利店主,便利店主把纸条交给小男孩 因为T恤和当时男主相同。
最后小男孩没死 是因为他一直很警惕,所以第一时间跑掉了。
如果小男孩不知道这一切,命运安排他去了,很可能死于意外。
另外如果男主不死,不会有小男孩,也不会让店主也明白这个轮回。
从店主和小男孩妈妈的谈话就可以说明,店主相信这个轮回。
剧中一切细节都解释好了。
只是男主精神分裂这个人设,是为了他死亡做铺垫,因为精神分裂,持枪,所以被警察杀就很合理。
如果从男主是精神分裂患者进而臆想出来的整片电影,那我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但如果是这样结尾就应该有另一个人格在精神病院醒来的镜头,这样就合情合理了,毕竟对于我们这些无神论者来说,宿命轮回之类的就像是神鬼之说,没有科学依据。
但西欧有些电影就是男主想让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这也能说得过去。
整片根据双时间故事线来叙述,情节紧凑不拖沓,能让观众大脑高速运转,其中也涉及到校园欺凌,还有导演可能想告诉我们的要直面恐惧等等之类的东西,很不错了。
有点意思。
如果数学可以杀人…
故弄玄虚。无力的宿命感。设置上是一种想搞出层次感但是失败了或者时间不够匆匆赶工没完善好的感觉。。浅点,作为个悬疑题材不够有意思。另外,西班牙人好爱搞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啊。。。这种题材他们是有多爱
电影看到三分之一才意识到原来男主与小男孩是存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空间,最后十几分钟比较精彩,男主是十年后转世的小男孩,男主如果十年前不去送死的话,也不可能有小男孩的存在,历史无法改变,男主必须要死,所以逻辑上还是说得通的。
德剧《暗黑》了解一下。
还是不错的。最后那里终结循环好像有点不太合理
有剧透!像恐怖游轮,宗教寓意治病过程!一世老兵崩溃杀5人含自己,冥冥之中因果报应,被诅咒每一世都按5人标配年龄同日同地被其中一个年龄杀死再降生进入新轮回,男主几世精神都不正常,数字轮回的几个年龄的奥义是年龄互杀得11,所以这几个年龄世世互杀轮回下去都有可能的,也许不会停止。系统也会错误只要同日同地年龄合适就会发生,so08年是21岁杀32岁大卫得-11出现错误!加上76年21岁男主救小孩义举影响,男主后死时互杀得分10缺1,有个镜头男孩黑板解题得1寓意此世为改命关键,为救兄弟男主牺牲,以上最终救了自己第五世,男孩妈妈逼孩子进便利店并逼逼一通有意义是男主第五世面对恐惧的治病过程,最后病好了。最开始男主和兄弟说你迟到了32分钟,也许因为这个大卫替男主死了一次,片名警告真正意图是:不要随意迟到😊
虽然不太真实 但是比较新颖
氛围有了,逻辑说不通
儿子是充话费送的!
轮回之说
西班牙电影已经走火入魔:时空、蝴蝶效应、凶杀、神经质。
实在太困,中途居然睡着了。。。,
这片每一个狗屁不同的情节都难看到令人恼火!!
轮回杀人可还行🙃
东方玄学了解一下
相比以前看过的几部西语电影,还是差点意思。
等等… 就這樣結束了?所以就只是靈異片?
7/10分。西方式轮回故事,挺精彩的,节奏比较紧凑,剧情逻辑也没太大硬伤(有些地方稍微有点牵强)。双时间线并行叙事,最后成功拯救结束循环,都算是优点。稍微美中不足的是从“提出案发时间是2日不是12日”那块就猜到结局,这种桥段用的太老套了。
没有难看到想要快进,但是连快餐都算不上。想到了一个广告人与人会骗人,但数字不会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