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看到这部电影就被他吸引了,毕竟老玩家,动画《我叫MT》也一直在追。
这部电影很简单,就是告诉我们当初那个25人或者10人团队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角色,我们相互磨合,相互帮助,一起在一个Boss面前团灭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最多可以用三个礼拜左右的时间down掉boss的那种战友情,在史诗级小说背景世界里产生的那种代入感让人久久难忘。
正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多一个世界,所以才会爱屋及乌的关注那个世界的一切。
你可以不喜欢魔兽世界及其周边的一切,但你不能嘲笑为他疯狂过的人。
触发灭世任务二十分钟—被冰霜巨龙追二十分钟—跟食人魔山洞探险四十分钟—最后打龙二十分钟。
这就是留给我印象主线剧情。
个人是经同学介绍开始看我叫mt的网络动漫,前四季都一集不落看完了,第五季主线剧情不紧密,便放着了。
已经追了那么多动画,对电影的期望值可想而知,而且很早就出的预告片画质也不错。
然而实际的观影效果不尽人意。
首先总剧情,一个字,俗。
网络小说似得,天选屌丝,灾难降临,屌丝被迫上路,最后爆发,拯救世界。
当然美国大片都是这么个套路,但是人家拍得有血有肉,总会吸引人去看。
mt电影鸡肋的地方就是,本源是魔兽背景下的娱乐搞笑同人动漫,已经有五季的动画剧情铺垫,但电影时长才一个半钟头,在没有足够的情节铺垫、没有充分的人物刻画、没有酷炫叼的剪辑、单一的观影视角下硬生生要拍出含有多种元素的大片,友情、爱情、梦想、团队都有,但是都表现得不充分。
影片时间短导致感情积蓄不足,动画技术局限导致感情表达不充分。
我看出来影片想表达什么,但是身体就是感受不到。
就仿佛看着荧幕上的篝火,而体会不到温度。
此外,应有的搞笑元素也没有充分融入。
能真正让我忍俊不禁的包袱不超过五处——都不如一集动画片带给我的多。
最后说一句,国产的绝大多数产品,因火而后续搞的一些东西,基本都是残次品。
这部片子刚刚看完,片子如果抛开之前的连载动画,我只能给它23分,因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勇士斗恶龙的搞笑动画。
但是,对于一个追着这部动画看了5年的人,看到这部电影,给我感触最大的不是它的剧情,不是它的搞笑,也不是它的勇士斗恶龙,而是它的作者团队在向我们那些默默追更的观众传达“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也曾经抛弃了自己的初衷,但是我们现在想要找回我们的初衷,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
就如同盗贼妹子在山洞中和哀木涕的对话中说的那样。
想必追更它的朋友们也应该是看过了mt的全部,如果你连mt的整个剧情都没有了解,连它为什么会改名字叫《山口山战记》都不知道,只凭一部大电影就对它评价很低,那对它也是不公平的。
ps:没有看到美屡和血小贱,不开心!!!
不管看没看过MT,但凡玩魔兽的提到银鳞胸甲这个段子基本都会会心一笑,说实话,对《我叫MT》我感情很复杂,从大二开始,我中间因为更新慢画质烂弃坑无数次,但是现在魔兽我早就没玩了,动漫更新了却总是忍不住手点开看看,大学那会儿听到我宿舍的联盟狗如此感慨,魔兽如果是PVP的话,我叫MT就是PVE,无论玩家在游戏里打的你死我活,下线了总是能坐在一起看看动漫(对,身在部落阵营的我和身在联盟阵营的他当年就这么坐在当时宿舍里唯一一台电脑前看的……)。
即使他知道我只要上线了,他肯定骑着大鸟满服务器找我。
坐在点映场里看我叫MT,看联盟部落并肩作战,会长吼着小妹给他加血不自觉地就笑了出来,即使我明明知道敌对阵营连个buff都拍不上但是我真的就相信联盟能给部落加血了。
散场的时候走出来掏出手机,看看手里的电影票我有两张电影票,和一个你拨打的电话是空号。
1.灭世任务是草裙娃娃那一季留下来的梗2.最终BOSS其实是奥妮克希亚3.劣人绝对是坐飞艇来的雷霆崖4.当时部落补刀会长的人终于出现在电影里了5.满地的红龙宝宝致敬的是MT第二季最后一集6.劣人全程没带宠物,因为宠物是傻馒的新手任务7.罗德和大大姐戏里是CP戏外也是CP8.傻馒依旧拿出了祖传的魅惑术9.神棍德这次不卖银鳞胸甲了10.当年MT和傻馒想定居暴风城,结果最后真的在联盟主城里打起来了
不花钱怎么玩游戏不知道为什么,一般号称免费的游戏花钱都很严重。
游戏开服的时候总是人山人海,一个月以后人就开始慢慢减少,最后每个服就可怜的一点人,等着合服。
策划是我最痛恨的,因为游戏里的这些规则都是他们制定的。
其实玩家并没有变,变的是游戏。
本来大家级别都低彼此间的差距并不大。
但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却总想着让大家互相残杀。
大家为什么不能和谐共处呢。
游戏的规则就是让大家打打杀杀。
什么宝物都要去抢,弱者总逃不了被虐的命运。
如果不是变态的游戏规则,大家就不用自相残杀,不停花钱升级砸星弄装备了。
是游戏商的吃相太难看,为了圈钱肆意升级游戏版本。
每一次的升级新版本就降低一点游戏体验。
我所追求的浪漫爱情,团结打怪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根本经不起任何的考验。
有的只是谎言和欺骗。
最讽刺的莫过于那句,打不了一辈子的游戏,却可以做一辈子的朋友。
游戏里的卑鄙无耻下三滥我见的多了。
游戏伤透了我的心。
或许不现实的人就更不应该去碰那些虚拟的玩意。
<图片1>放在此时上映,想必具有深意,毕竟比起半月前的《魔兽》,本片所包含的国内wow玩家情怀更深。
魔兽无论是其英文片名或者中文名还是电影剧情都指出了一个事实:魔兽争霸的骨灰级老玩家应该才是对这部电影感情最深的人而非单纯的魔兽世界玩家。
而对于国内的wower们来说,本片或者说是原网剧才真真是他们的情怀与青春写照。
严格来说,本片的片名——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其实涵盖了两部剧:我叫MT与山口山战记,但二者本质上又都从属于MT系列。
只不过出于我叫MT在第六季做出了一个阶段性完结,而时隔三年之后才换个马甲重开系列,何况两部剧在制作上又存在区别简单来说就是画风差异,故我们姑且将其区分开来。
而本片就可以看做是利用使在山口山战记上的制作技术讲了个我叫MT的原初故事。
笔者恍然大悟,电影这么起名是多么的讨巧,令我叫MT的老剧迷们能够知道本片是系列大电影的同时又帮忙宣传了系列最新剧集。
相比来说,本片最初的定名我叫MT之勇士战恶龙虽然叫观众对剧情一目了然却无法达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不过想来在大电影之初,制作团队可能还没仔细考虑过要继续弄MT系列剧集吧。
这部影片放在本月上映虽然占了魔兽情怀的东风,但笔者却隐隐觉得背后有着说不出的苦衷。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那是由于笔者在2014年上映的同为光线发行的秦时明月大电影的片头看到了本片的贴片预告,而在那个预告中笔者最大的一个发现就是,电影和网剧的配音是一毛一样的,这基本可以确定是由原班人马原汁原味演出。
另外那个预告无论是画面质量还是3d效果都是非常优秀的。
可惜的是当年没有公映。
2015年笔者又在光线的另外一部电影片头看到了和之前看过的相同的MT电影贴片预告,然而遗憾再次发生。
是什么原因竟让本片推迟两年才得以公映,是为了回炉重做吗?
从这次点映来看,正片效果和当年预告所展现内容差异不大,不大可能是画面上的推翻重做导致推延上映。
那么只可能是电影内容出了问题从而未能获准公映。
其实从坊间流传的小道消息来看,问题一个是出在版权上,大家都知道魔兽电影片头出现了腾讯的企鹅logo,所以你懂的。
另一个则是角色配音。
这次点映放的公映版,和笔者两年前看过的预告中的声音截然不同,虽然启用了原版人马,但可以认定并不是原汁原味出演,整体角色声音都没有原网剧中的低沉、沙哑、疲累、颓废之感,反倒显得字正腔圆、高亢响亮、生涩僵硬、一本正经。
特别是劣人缺少剧中蠢笨迟钝的口气,方砖听不出城府老辣,安妮声音中没有了高冷与淡漠,大小姐不够娇嗔,傻馒语速太慢,神棍德缺少奸诈,哀木涕则完全感觉不到贱与猥琐,音调也偏高。
这个系列剧最引以为傲的声音特色在电影中基本上失去了,笑果大减。
在众多角色配音中,大概还就只有傻馒和神棍德的声音相对更接近原网剧。
好在影片中有足够的魔兽世界梗、wower玩家梗以及原剧梗。
细节太多笔者也数不大清,简单提些反复出现的。
影片中出现了牛头、兽人、巨魔的新手村,人类主城,复活点与复活天使,地下城副本等经典游戏元素,傻馒的闪电箭、劣人的奥术射击、会长的旋风斩、安妮的暗影步、罗德的开锁以及大小姐的圣光等技能也有所表现。
当然玩家们最爱彼此称呼的部落猪与联盟狗的称号也在游戏中提及。
影片中还有坑爹的会长,傻馒的傲娇暴脾气,劣人的口头禅“哎呀哎呀”,神棍德的经典动作与台词“我打打打打,快说,哀木涕在哪”,以及最经典的哀木涕对金币和宝箱的迷恋。
最好玩的一点是,影片中的终极大反派竟然是策划者、设计师和程序员,只是影片用了惯例的谐音著名,却十足的吐槽了魔兽世界游戏的开发者们,笑意大增。
哀木涕竟然还拿起了传说中的GM武器,一边打怪还一边翻攻略书,非常搞。
另外本片还有诸多低俗且有些过时的套路和笑料,毕竟是14年就打算上映的电影,但只要不是一个笑点高或者高冷的人,应该还是会时不时的笑出声来。
主要原因在于影片继承了原网剧中搞笑的不可预料特性,即虽然看穿了某段情节的套路,但是你不能每次都猜得出他接下来会怎么玩,结果他就这么玩给你看了。
影片的对白也保留了网络化玩家化游戏化的风格。
电影最大的一段笑点当属一百种死法了,分分钟令笔者联想到古墓丽影9的恶搞视频,不过这里却是利用影片基础剧情设定制造出来,再辅以复活天使的神补刀台词,想不笑都难。
其实这种设定很容易让人猜到会来这么一出,影片中也有所暗示,只是你不一定想到会以这种时机和方式出现。
严格来说,本片仍旧该算是一部14年的作品。
和同年及后面两年的一些作品相比,MT的画面也可以算是其中较好水平。
特别是电影3D效果颇为出色,画面景深感特别强,就差一点出屏来增强体验。
本片是用3D卡通风格渲染人物,场景则部分采用原网剧方式用魔兽世界游戏真实场景做背景贴图配合动画渲染的景物,音效细节做的非常棒,金属声脚步声武器声都能清晰分辨出来。
然而本片就同龙之谷、秦时明月、大圣归来等优秀国产动画一样,在人物与近景方面做的越来越好,而远景与背景贴图却始终差些火候。
MT的角色动作已经相当流畅,能够在一个长镜头展现一整套完整动作或者利用剪辑来表现动作的激烈程度,但运动镜头还是出现了帧数不稳定甚至跳帧的现象,这也算是国产动画的通病吧。
整体而言,这些越来越良心的动画团队正带着中国动画朝着良好目标发展,也算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最后再说点题外话,本次点映是七城联动弹幕场,七个城市影迷的弹幕都会出现在银幕上方。
只是因为成都没有在七点准时开始,就造成了弹幕上的剧透文字变成了剧情预告,瞬间让观感再打个折扣。
还好这次弹幕区域有所限制,只在银幕上方占据了五分之二的区域,不然真不知道这电影该咋看。
同时手机发弹幕也让看电影玩手机的观影恶习被包庇纵容,所以这种弹幕观影以后还是消失为好。
(史歌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史歌2016年6月13日亥时<图片2>
今天带孩子去看的,因为我是个玩了8年的魔兽玩家。
期间因为家庭断断续续afk。
mt系列看过不少,从一开始的新奇搞笑到后面的索然无味,mt停更那段时间甚是想念,因为魔兽玩不了看mt是我对情怀的一种宣释,这部电影上映前是有点期待的,期待它能带给我那份遗失的感动。
正好碰上海底2上映,真想利用今天有时间陪孩子看海底,本人卖手机基本没机会有和孩子一起的时间,选择了mt是因为我的自私,对不起,有笑点,虽然孩子也跟着笑了,但是笑点却很恶趣味,圣光光棍团,呵呵。。。
心情糟透了回家,没有心情再带孩子去看海底2,糟透了。。。
是我要求太高了?
还是我不属于这部电影?
看起来还是挺搞笑的,走恶搞风格也不是不行。
但是故事逻辑性,以及情节把握不是很好!
前面的情节可以啊,到中间及后面故事逻辑性就差了很多,MT可以偶遇女盗贼,也可以到洞里面,至于石头人肯定要铺垫一下,不然为何会帮MT,还是有些误解,女盗贼解说一两句就可以了。
最好的方式是根据任务书提出线索,然后发展情节。
MT突然丢掉盾牌直接上去砍,也是有点懵,不符合正常思维啊。
那个任务书,一下子也没看懂,是不需要盾牌吗?
情节方面的话,如果要上高分,往深度发展,那就问题很大了;因为LM那一帮人,感觉没有服务主题,主要是用来凑搞笑的;SM的情节也有些问题,也值得研究。
希望能看到下一部。
『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仅86分钟的片长,借着《魔兽》的壳,用低稚的画风、无脑的情节拼凑而出,所谓“七年磨一剑”的制作只拍出如此水平也真是讽刺。
内容过于俗套、平淡,冷笑点,无燃点,剧情可概括为三个字:打恶龙,于是乎“全剧终”。
【6分】
不是拍给wower看的,基本上没有魔兽的点,直接拍成魔兽不是更好,打个太阳井什么的
借WOW的壳子买情怀,并不高明。其实,我叫mt系列第一季真的很好,但是主创们也要赚钱养家啊,不是么。
wtf?
完全没玩过这游戏,去看是因为电影票上写的“我叫哀木涕之山口山战记”,我问这是什么?妹子说可能是个日本青春片,买完票一搜懵逼了。心理预期极低的就过去了,但是看着发现还好,有笑点,槽点也很多,比如mt为什么要模仿蜡笔小新,看大奶,看杰宝等等行为真的适合小朋友看吗?
五六年前玩过我叫mt的手游,满满的回忆,傻馒好可爱
还算不错的国产动画片 剧情画面都还行
主要是情怀,剧情就算了
【工作需求观影】不想评价!
MT的屌丝逆袭之路
还行吧,就是无节操搞笑的,达到笑一笑的目的就好。
为了我夏一可女神
看过了,他就是说了不要让我们走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好像陈虻的那本书就是这个书名无聊粉支持一下不过这个剧情的确是没有什么,最后剧情显得比较的干枯
想不到电影版的MT竟然可以这么难看,烂到这种程度也是够了
MT配音都换了。。。。呵呵呵
从高中开始在室友的带动下一起看MT,转眼都大学毕业工作了,想想也有七八年了,MT中间虽然停更,但一直都在关注,后来去看了奶茶和悠悠的直播,真是倍感亲切。虽然我只玩魔兽争霸,但因为MT而去看了大量的魔兽世界的视频和资料。非常喜欢MT的风格,最后祝电影大卖,MT大热!
卖情怀卖的索然无味 特效是10年前水准 剧情就是将魔兽游戏内容与低级动画模式简单拼凑 没半毛钱新意~~
4分全部都是给情怀 多1分给遗憾,mt现在天天微信晒猫玩别的游戏,都不魔兽了,不出续集了好伤心…
和平时看的这系列的动画片差一点点,还是可以看。
结尾的歌让我很难过。
想圈钱吗?那么拍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