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边疆》观后感:此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2020年的春节,正好赶上了疫情期,在家闲居,偶尔看到了央视戏曲频道连播《爱情的边疆》,从而开始了四天的追剧。
这是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不谈现实,只说戏剧。
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哈。
文艺秋和维卡的爱情故事是贯穿本剧的核心,围绕他们的故事发展,又牵扯出了身边的爱人,同事,同学,子女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本作品的所有脉络。
大女主就不说了,本片是中方制作,所以剧集宣传把中方的主演王雷和李乃文排在前面,但是无论是剧情(维卡被删掉很多戏分:维卡第一次牵手文艺秋去看电影、两人一起滚下山后文艺秋不顾危险抱着维卡的假肢不放、维卡冲破阻拦要去见文艺秋、 维卡游过黑龙江后在文艺秋的住处遇到华敏、维卡睡在文的下铺用手拉住她、维卡抱着文艺秋到边境、以及文文出生后,维卡冒险去医院抱走文文等情节应该是都被删掉了,反正我是没看过完整片段,只有几个镜头),还是戏剧冲突来看,维卡都是当之无愧的男主人公,而不是他人。
在故事的结局,维卡所说的一句话,可谓是全剧的戏眼:“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故事里,历史深深的伤害了我们,(指男女主人公),但是我们也同样伤害了别人...”他指的别人,有万声、有宋绍山、有加莉娜、有柳芭、更有他的女儿文文,甚至是他的儿子彼得...这就是本剧所讲述的爱与忠贞、守护与失落、陪伴与渴望的故事。
他们相爱之初的很多情节片段被删,所以看起来这样执拗的坚守爱有点理想化,也有点不可理解。
其实维卡曾经对加利娜解释过原因,因为他感觉文艺秋所给予他的温暖一直包围着他,无处不在;他也对文艺秋说过原因,因为她不顾生命危险也不放手扔掉他的假肢,从此让维卡下定决心终身与她相伴。
文艺秋也对自己的父母说过原因,温柔绅士、深情英俊的维卡,让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男女主人公的坚守,还有一份旧时代的爱情观念在其中,爱情是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的,但是爱情是有先来后到的,从一而终,坚守初心,方得始终。
被迫分离后的异国夫妻,十年里都在想尽各种办法团聚。
为了相聚,他们彼此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纵观当时两国的情况来看,文艺秋的牺牲是更加难能可贵的。
后来文艺秋为了成全维卡和加莉娜,选择夫妻分手。
之后两人苦恋的情节被删除大半,所以维卡和文艺秋各自再婚后,对对方的怀念让人觉得很不可理解。
其实不然。
维卡知道文艺秋生产的时间,再次冒险越境想要带走女儿。
最终没有成功,如果文文从小被父亲带在苏联抚养,那她的命运也会被改写。
所以当老年维卡病重在床重遇女儿后,才会对文文说,我一直都很想把你留在我身边,我用过各种方法,可是都没有成功...维卡没有如愿带走刚出生的文文,他没有对不起女儿,反倒是文艺秋,不该感情用事把枕头换成女儿留下,她应该让女儿去苏联生活。
维卡去医院探望妻女后由于非法越境,被苏方警察带走,他也因此受到了牢狱之灾,失去了自由。
当他重新恢复自由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独自一人在冰天雪地的江边喝着闷酒,遥望着对岸的妻女....他也根本不知道,在他从广播电台销声匿迹的这段时间,文艺秋把孩子托付给了华敏,差一点就要独自划着竹排跨过黑龙江去找他。
最终还是宋绍山及时阻止了文艺秋这个疯狂的想法...在不得不面对现实,和身边人一起生活的漫长岁月里,他们都是在对现实做着妥协。
文艺秋生命中的三个男人,从情节和人物设定来说,她最应该选择的其实是万声,万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是最懂她的同行人,她和老宋,其实一开始就是两路人;从对演员的表演功力来说,我最希望她选择的是宋绍山,李乃文演的太接地气、太牛掰了;从女主角自己的真心来说,她当然会选择维卡。
维卡生命中的三个女人,文艺秋,加利娜,柳芭,从情节和人物设定来说,最适合他的其实是加莉娜,而不是柳芭,加莉娜更温柔温情,是比柳芭更加适合他的妻子。
柳芭年轻漂亮,身材也是一流,她与维卡无论在年龄还是阅历,心智、心灵沟通方面的差异都比加莉娜要大许多。
除了文艺秋,维卡对加莉娜的感情是要高于柳芭的,他曾经在醉酒后,把柳芭误唤做了加利娜...但要论维卡自己的真心,他当然会选择文艺秋。
文艺秋对维卡的不舍深情,让万声终于决定知难而退的放手了。
维卡对文艺秋的执着追寻,也让加莉娜无法再坚持下去了。
等到宋绍山出现在文艺秋生命里的时候,她已经被现实逼到死角,再没力气坚持内心,因此选择了妥协,所以与文艺秋相守的是宋绍山而不是万声。
等到柳芭出现在维卡身边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乐观无畏的战斗英雄,也不再是那个面对加利娜的表白,可以毫不犹豫的拒绝道“我结过婚了,我有妻子”的维卡了。
多年的独自生活,让他更加需要陪伴和家庭生活。
此时的文艺秋和维卡,需要的都再不是爱人,而是生活中的伴侣。
维卡从未对柳芭谈起过自己在中国有妻女的事情。
这也为两人日后的婚姻破裂埋下了隐患。
文艺秋曾与两个男人同床共枕过。
她在维卡身边,望着身边睡熟的丈夫她一直舍不得闭眼,轻轻抚摸着他的脸庞,他高挺的鼻翼,深情凝望着他的睡容微笑...而后来和老宋在一起讨论生子话题的时候,她还在缝补着维卡的枕头,多年来,只有这个枕头才能让她感受到维卡的气息,才能让她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丝的心理安慰...这就是她和老宋多年的婚姻状态,同床异梦。
灵魂和肉体的分离,文艺秋做到了极致。
反观维卡的婚姻生活,其实也是差不多的。
维卡对年轻美丽的妻子柳芭下意识的冷落,让柳芭与文艺秋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说出了“同床异梦”这几个字眼。
现实安稳的婚姻生活与心底的牵挂和伤疤,让维卡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变成了眉头深锁,时常独饮闷酒的中老年人。
他们为了爱情,一生都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出于女性缜密而又敏感的心思,无论是加利娜还是柳芭,一定都对文艺秋充满了好奇,什么样的女人能让她们的维卡如此念念不忘?
这个神秘的中国女人,到底是有多美丽动人,有多气质出众?
同样的,无论是加利娜还是柳芭,在看到文艺秋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当面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就是你这样平凡平庸的女人啊?
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这里想说,东西方的语言表达风格确实很不一样,西方热烈奔放,很直接,东方含蓄内敛。
维卡对文艺秋的情话绵绵,是万声和宋都没有过的。
加莉娜和柳芭对维卡主动直接的表露情意,也是深爱维卡的文艺秋所没有过的)介于当时七八十年代的国内外背景,一个长年生活在中国东北边境的中国女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莫斯科女郎更时髦美丽、更有魅力和异性吸引力的。
所以加利娜和柳芭都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维卡曾经和加利娜说出了真正的原因:她在别人眼里可能不是最好最美丽的,可在我眼里,她就是最好最美丽的。
她所给予我的温暖,时刻包围着我。
这就是爱情,从来只与两个人有关。
不被理解,却深受感动。
文艺秋被现实折磨,被环境所染,磨出了一身的老茧。
她和万声一起共事的时候,尚还保留着学生时代的青春气息,但在和老宋一起生活的时候,却充满了中年女人的麻木和对世俗的无奈。
只有在维卡面前,无论是青春年少时,还是过江相聚时,还是后来中老年重逢时,她都变回那个温柔得体、大气婉约的女人。
在维卡面前的文艺秋,才是她真正的样子、不被生活所累的样子,或者说,是她真正想成为的样子。
因为环境的不同,因为对女儿付出的不同,中青年时候的文艺秋,出于对爱情的坚守,比维卡遇到了更加巨大的生活磨难。
但是到了晚年,文艺秋却比维卡更加幸运幸福。
中西方不同的观念,在男女主人公的晚年体现出了差异。
西方人不会理解,守着一个长年来,心思根本不在自己身上的妻子,这样的婚姻到底是为了什么?
社会环境与传统观念的不同,造成了柳芭和老宋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
柳芭选择了扔下年迈病重的维卡离开,这是典型的西方做法。
而老宋却把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表现到了极致,这也是典型的东方做法。
老宋很熟,他或许就在你我身边。
维卡却很远,他或许更多的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这里想说下老年后的部分,维卡离婚后,独自一人生活,这是西方人常见的情况。
但却令文艺秋担心不已,她想方设法想要医治好维卡。
维卡一开始果断拒绝,他直接对文艺秋说,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安静一点吧,不要互相过多打扰了。
但是最后让他服软的不是文艺秋,而是女儿文文。
按照维卡的本意,根本不会拖着病重之身跑到异国他乡医治,是女儿文文说希望有机会与他相处,出于对女儿的愧疚,他还是答应了。
维卡住在宋绍山家中的戏,虽然影视剧做了戏剧化的处理,但是中医医治、最后维卡病重后返回俄国,这部分看起来还是有点不伦不类,别扭至极,不够真实可信。
故事接近了尾声,维卡决定离开中俄边境,选择同儿子一起移民德国终老,临行前,犹豫再三,他还是来到文艺秋的家中想做远行前,或许是今生最后的道别。
他们一起在江边漫步,像极了一对暮年老夫妇。
原著小说中,此刻的文艺秋有一句心理描写:有那么一瞬间,文艺秋想要这样永远的走下去...他一直没有和她说起他的远行,他此次是来做最后的道别。
边境入关处,她把代替他陪伴了自己四十年的枕头还给了他,表明了自己的心声:尽管此时的维卡身边已经没有了其他伴侣,但是自己还是不能撤下老宋,她亏欠老宋的实在太多了。
她还是要陪着老宋。
维卡是明白文艺秋的,她的心虽然一直都在他的身上,甚至几乎一生都只在他的身上,但是今生却也已经永远失去了携手相守的最后机会。
这是非常真实可信的情节,如果戏中此时的文艺秋选择暮年之际扔下老宋,再与维卡相守,才是不符合生活逻辑,才是胡编乱造的。
这就是生活。
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美。
此时此刻,无论是维卡还是文艺秋,心中都已对这段改变一生、坚守了一生的情缘做了最后的告别。
情意从未逝去,生活仍在继续。
和宋绍山一起安度晚年的文艺秋,精心照顾着老宋,这是老宋自己换来的幸福晚年,最后在老伴和子女的陪伴下,安然逝去。
先离开的那个人,是幸福的。
临终前,宋绍山最后和文艺秋告别的内容,居然不是说子女,也不是说他们老两口,不是说其他人,而是说起了维卡。
我的理解,老宋最后提及维卡,还是想要告诉文艺秋,我要是走了,就让维卡陪着你吧,你去看看他吧。
老宋牵挂了一辈子的,还是文艺秋。
无论是万声,还是老宋,文艺秋对他们的感情,都是感激他们真心付出后的真情,或友谊,或亲情。
但是唯有对维卡,她永远都是那个主动付出、主动牵挂的人。
她算过万声对她的付出,算过自己亏欠老宋的情义,可就是从来不算她和维卡之间到底是谁欠了谁,谁负了谁。
真正的爱情就是算不来的,就是不自觉的总想要靠近那个人,想要为他付出,想要牵挂他。
即使对方什么都没为你做过,你还是心甘情愿的想着他,为着他。
文艺秋因为终身牵挂着维卡,让不同时期在她身边爱着她、关心着她的人一起为她的这份执着牵挂付出,万声陪着她从首都来到边境,因为这是离维卡最近的地方;老宋和女儿文文都陪着她照顾着、担心着年老体弱的维卡…老宋走后,抑郁昏迷的文艺秋,牵挂的人还是维卡。
纵观她的一生,维卡一直都是她的良药,也是她的心病。
耄耋之年卧床不起的文艺秋,她的良药也还是维卡。
片尾的视频会面,作为观众真是哭到不行。
(多说一句,剧中穿帮处也不少哈,维卡儿子的电脑上面显示的视频连接中,为啥是中文?
还有维卡在俄罗斯手术的医院,背景墙上和医疗器械屏幕上也出现了中文)唯一可惜的是,重逢后的文艺秋和维卡,没能有机会再次携手相守,历史欠他们的,编剧还是没有给予最后的温暖。
尽管真心从未变过,但岁月已负有情人。
维卡得知宋绍山已经去世后,便没再顾忌的拿出了文艺秋的画册与她一起回忆相爱时光。
文艺秋也不再有所顾忌,羞涩的拿出来珍藏了一生的结婚证书(殷桃和男主角晚年的戏都不错,神形兼备。
特别是男主角的扮演者当时真实的年龄还不到30岁,却能演出耄耋老者的神态,不错)。
电脑这边,维卡也拿出了自己的结婚证书。
他们都在告诉对方,我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我们才是最初的爱人、是真正的合法夫妻。
最后这段听从了内心、毫无顾忌的相互表白,或许是上天对维卡和文艺秋相爱一生,却始终没有机会厮守在一起所做的最后一点补偿吧。
此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感谢编剧,感谢导演,让观众看了一段人间至情至性的爱情故事。
从一而终、不轻言放弃的旧时代爱情观念,深深影响着男女主人公的一生,也深深影响着那个时代的爱情。
“祝你娶个文艺秋一样的媳妇”“希望你老公和老宋一样坚强”“你真是像万声一样贴心呢”“祝你和家人像剧中的爱情一样甜蜜”“祝福你,愿你们的爱情如中苏友好一样牢不可破”“祝你的另一半像维卡一样陪伴你”感受一下,是不是听着都是在骂人,这算哪门子的爱情史诗?
没一个值得憧憬的角色,至少我小时候还想娶白娘子一样的女子呢,你塑造了一个个没人敢娶没人敢嫁的角色,还叫我们相信爱情?
编剧你有毒吧。
那些想嫁万声的稳住,你老公跟你多年,还总是明着暗着照顾自己初恋,请握紧你的刀。
我衷心将这些祝福送给热爱这部剧的人!
那些喷我的人,我不计较,这些祝福同样送给你们!
愿星辰指引你的方向!
整体都不错的一部剧,无论是故事、角色,还是场景、配乐,都看出来花了不少心思。
故事里的人物让人印象深刻,为爱执着的文艺秋和维卡。
听过很多版本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个版本格外的让人悲伤。
看完了剧,就一直在哼着这首歌。
跟着剧感受了那个时代的爱情,再听听那个时代的歌曲,一部好剧,一首好歌总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事情。
或大或小的事情。
必须要说万声太可爱了,哈哈哈,王雷你好过分,你怎么演的这么可爱?
听说是跨国虐恋,寻思看看吧。
但是我看到前半部分(155电台戏份)的时候,发现这明明就是情景喜剧嘛!
李乃文和王雷他俩凑一块儿,简直要笑死我,哈哈哈。
快别喜欢文艺秋了,你俩才是欢喜冤家好不好?
哈哈~都怪万声过分可爱。
不过维卡和文艺秋的糖也太少了,这少到根本支撑不住他俩好几十集的虐恋呀,有点儿少。
(悄悄说一句,维卡有点儿帅哟。
)这剧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男主,只有女主,剧情都是靠女主线推动。
不过有一点,就是没有提文艺秋爸妈呀,就出现过一回,也没讲他们家里情况,这个感觉有点。。。
殷桃好好看有想过文艺秋和维卡的颜值摆在这儿,他俩的女儿得多好看呐。。。
不过这个剧的景是真好看呐,好多次都忍不住停下来截屏。
服道化呀都挺不错的。
感觉时间跨度挺大的,但是有些刻画就有点儿不细腻了,很多都没交代,这是准备要靠脑补?
啊,女主是真幸运呐,碰到三个这么好的男人,遇到一个就好幸运了,她的命一点都不苦。
啊,被万声喜欢的人得多幸福啊~好多差评都说女主作,但我觉得还好吧,也就作她自己了。
每次有别人差点因为她受到牵连的时候,她都有站出来承担自己的错误,没有丧心病狂到默不作声。
哈哈~女主挺倔的。
两次妥协,都挺唏嘘的,连场景都相似。
她撕维卡画像的时候是她第一次放下,和万声一墙之隔的坐着。
第二次,和老宋隔墙对话。
她其实之前有无数的机会可以过得很好,可她没有,如果她真的那么做了,她也不会最初和维卡开始恋情。
但她没有挺过黎明前的黑暗,和维卡再也不可能了。
唉~不过这种苦恋大家看看就好了,千万不要模仿,也不支持,毕竟各中苦楚还是要自己尝的。
看完这剧,从头到尾最喜欢的还是万声。
原本看这个剧也是跟着家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看,但其实电视剧一旦看了些,只要不是太渣的都会想看下去。
本来觉得万声和文艺秋就是这个故事的感情主线了,(可能是自己内心本来偏袒万声吧😄)但没想到主线其实是一个女主从年轻到年老的三个感情线,也是爱情的不同样子吧。
首先是对于文艺求的爱情吧。
文艺秋和维卡,是真的存在爱情的,而且这种爱太深也太执着。
看到最后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这种执着,本来好好的生活,领了结婚证,看似就要一同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却面临着因为国家关系而不得不分离。
但是两个人却没有因此放弃,这种爱在经历了十几年、几十年后其实也就成了一种心魔吧,因为得不到,所以总是念念不忘。
然后是文艺秋的友情、万声的爱情。
文艺秋和万声从大学毕业然后就一直一起工作,中途各种换地方也同样在一起。
万声对她的爱不少,从来都是无条件选择站在她身边,甘愿替她受罚,所以我内心是真的希望他们俩能够在一起。
当得知他们快要结婚的时候,天知道我多高兴。
但我也知道这大概是结不成了。
因为有维卡这个永远的心魔。
不出所料,的确是没结成,万声也因此终于下定决心放手,给彼此一个自由。
那么当万声走了之后文艺秋其实真的过了一段很自由的日子,在她和维卡终于在望远镜里看到了对方的时候他们内心本来已经快熄灭了的火又瞬间点燃了。
他们甚至十分英勇地横渡了整个黑龙江。
那么这样的后果就是带来了混血女儿。
可以文艺秋想象后面的日子会因为这个混血女儿有多么不好过,但她依旧决然地将女儿生下来。
那么这时候,第三个感情线就出现了。
宋绍山。
他的爱太深沉了。
其实我觉得在一开始跟万声的“斗争”里,他自知自己无法取胜,所以选择默默地看着,默默地远离。
但万声走了,文艺秋也决定和维卡不往来了,又恰巧文艺秋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所以他站出来了,为了自己的小私心,私心希望会有点结果。
那最后也的确是有了。
在他不断的努力下,文艺秋也终于(好像)对维卡看开了,跟他说不介意我们娘俩以后就一起搭个伙吧。
这个从一开始讨厌宋绍山到最后愿意与他搭个伙的女人内心应该是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心酸。
迫于生活、迫于国家,她最终还是屈服了。
从头到尾这个剧对“爱情价更高”都贯彻得很到位,在文艺秋的两次屈服中,维卡这个心魔一直存在,所以她也总是因为这个心魔一次又一次地伤害着她的两段关系。
直到全剧终的时候我依旧是不喜欢这个女主的性格,她除了在对维卡的事上执着又果敢之外,在其他事情她永远是懦弱,总是还害的一堆人来帮她这帮她那。
而她的执着其实毁掉了很多东西,很多原本能够朝着美好发展的东西。
但她却似无所谓,到最后七老八十躺病床了都还念念不忘着那个维卡。
但我其实也能理解她这种执着。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又或许是她真的真的太爱对方。
宋绍山有句话说的挺好“谁还能够在几十年后和自己喜欢的人脸对脸、眼对眼”。
所以或许他们是真的互相深爱。
到最后都只是想看一眼对方,即便远远望着也好。
只要确保对方依旧生活的好、身体健康就好。
爱情的三个样子——爱得热烈;为爱放手;默默守护。
的确是爱情史诗巨作。
《爱情的边疆》 讲述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发生在北京广播专科学校里的夸国恋。
男女主人翁之间的爱情感人至深,令人羡慕!
同时,我也得出一个结论,人的本性即是,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不是吗?
抛开故事剧情,这部剧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摄影亮点,剧幕一开始,一个高空俯视镜头将大学生入学第一天的场景完整摄入,让观众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在剧情展开的中段,女主人翁文艺秋送信走在东北的广袤平原上,从清晨太阳升起,午间阳光明媚到明月的夜晚,风景如画吸人眼球。
此时的我,如同身临其境,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在观看电视……。
剧情的后阶段是两个人恋人跨疆相望相见,银幕展现给观众的是边疆的河流山川,如此开阔浩大,画面异常美丽,令人神往。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吸引我,主要是摄影,画面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非同寻常的摄影画面开阔了我的眼界,敝开了我的胸怀。
一部剧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播映之后的影响效果,如:故事情节、演员演技、音乐和摄影,哪个方面对观众有教益,印象深刻、影响大,则这方面即是成功的,该剧各方面是观众认可的,尤其是摄影制作精良,由此可称为该剧是一部画面优美、摄影成功的剧作!
文艺秋、宋绍山、维卡、维卡老婆是疯子。
一碰到爱情,这群人就像是失了智一样。
这些人为爱情作的斗争为的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拒绝生活,甚至他们在斗争的敌人都是虚无缥缈的。
看着让人觉得他们生活里除了爱情什么都没有,完全不像一个正常人,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难道所谓爱情就是这种一团乱麻乌七八糟的模样吗?
我不觉得感动,只觉得恶心。
看完这部电视已有三个月,因为不敢随意写下这篇影评所以拖沓至今,今天终于在机缘巧合之下重拾起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感动,所以今天很有必要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留作记录。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部影片,我喜欢它带给我关于对美好爱情持有的憧憬、坚守以及始终有的纯粹涵义。
虽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的种种不同,却因有高度契合的精神信仰而彼此吸引,以至于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后愈显感情的弥足珍贵。
第一次维卡为她游泳过来, 她煮了他最爱吃的饺子 看电视时我也问过自己文艺秋和维卡的爱自私吗?
很明显我认为不是,他们从没有想过伤害任何一个人,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人与人习惯被建立联系,并习惯受道德约束建立责任对应机制,以至太多的人只看到了在这场感情中受伤的人们,却轻视这两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对抗纷乱嘈杂外界所做的努力和渴求,这其中有来自多少的生活和精神压力、社会舆论,以及被家人朋友不理解的处境,鲜有人看到这份孤傲“做作”下坚守如此不易的真心。
同时,我认为在这场你我相遇的感情宿命里不光有爱着文艺秋的男人同样还有文艺秋本人,他们都一样愿意为爱人付出所有,包括痛苦与快乐,时光与青春,所以他们甘愿承受。
在这场感情的成人游戏里从没有强迫,正因为坚信这一点使我更加坚信这两个人感情的宝贵,正是因为牵扯了太多人的情绪而越让人觉得这段牛郎织女般的恋情在面对重重考验前是多么的沉甸甸和光芒万丈。
文艺秋看望万声,在猪场煮了面
老宋煮好面后,文艺秋答应老宋 当秋风卷走我的秋叶,青藤也愿随她远行。
当青春长眠千唤不醒,闻他而来叮当起舞尽兴。
一箭穿心,你可知道它的滋味, 青春约定,各枕冬雪度黎明。
圆满落幕,那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思念终生,那才叫人心疼。
等着我,亲爱的,等着你,亲爱的。
在你满头的白发里,有一根是我青春的错误。
在你每一根白发里,都是我青春的长梦。
--万声《当秋风卷走我的秋叶》
相爱起点
《爱情的边疆》完美诠释了“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维卡和秋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分别,苦苦追寻而不可得,彼此留在心中的刻在骨子里的都是最美好的样子。
半个世纪太短又太长,双方的情感已由浓转淡最终演变为习惯;大家执念都太深,像维卡最后说“历史伤害过我们,但是我们也伤害过别人”……特殊的年代里,万事万物都会改变,而身处爱中的人们从不理会岁月变迁,一颗心总是炽热滚烫……一条太窄又太宽的江无法阻挡有情人;越不能相见,越不想余生只剩怀念。
偶然看了几集,妥妥的“真香”效应。
剧情没有大起大落的跌宕起伏,却也时不时虐心,维卡和文艺秋的相遇,错过,等待,不放弃,就像贝加尔湖畔吹过来的冬天的风,虽然美,却也很冷。
特定的年代背景,让这段爱情带上了悲情主义的色彩,当两个人分别都回到电波里传出自己的声音并且听到对方的声音后,跑到了隔着的那条江,大声呼喊,那个瞬间我是被感动的,无论政治,战争还是特定的年代,都无法阻挡我对你的爱,即使全世界都在说不,不可以,不可能,不要等,不要想,忘了吧。。。
都改变不了我对你的爱,说的俗点,沧海桑田,海枯石烂,都不能让我改变主意,我爱你,至死方休。
导演很厉害,感觉是一股清流涌向观众,在一众的流量明星,偶像剧情中脱颖而出,殷桃的演技我是佩服和欣赏的,说真的,如果不是她,不会停下来看看,期待结局,别太虐。
高满堂写的剧本果然好看,爱情写的很纯粹,很细腻,演员们也非常加分,王雷和殷桃都是我超级喜欢的演员,真正具有演技的实力。俄国维卡的扮演者也好帅啊~那个年代能跟外国人谈恋爱是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吧。
奶奶说不好看 一大半时间都看睡着了
珍不珍惜身边的人就不说了,这电视剧最大的败笔就是不停地表现女主角发疯似的要听见俄罗斯男主的声音,想尽办法,不择手段,天天想夜夜想,要去见俄罗斯男主角的行为,这压根就不是深沉感情应有的表现
女主花样作死小能手,男主就一个字……贱……剧情方面各种胡编乱造,总之一句话,除了道具还算还原了那个年代,其他部分都是各种年代的生搬硬套加上编剧的脑补出来的。
有话就不好好说系列。。天啊我还不如跟老爸看抗日神剧呢。。及时放手,活得长久啊。
一般很早确定关系的后面都会比较虐,坐等开虐٩(
2019暑期陪父母看完。
怎样的年代剧也不能掩盖女主“恋爱脑”人设的事实……她的人生除了恋爱就没别的事情了吗?可以不顾其他的任何人?
最大亮点:bgm。配合剧情无比压抑,国内难得的bgm作品
女主角真是烦到让人发疯
看不下去了,三观不正垃圾电视剧,女主就是个恋爱脑看见个外国人就没缘由爱上了,还一个劲惹事让人擦屁股,那个文文就是个没良心小流氓,母女俩都挺讨人厌
女主有时真的气到我,喜欢万声老宋
怎么可以有这么难听的片尾曲怎么可以有这么难听的bgm
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画面色调到配乐再到时代背景,我都喜欢,但这部就是看不下去
感觉女主这人设不是执着,是作死!!有点无语!!
为了听下丈夫的声音坑同事同学真的对吗?这不像爱情,是执念,是自私。这剧最新的几集已经往魔幻发现了,烂的无与伦比,一群神经病的故事。
母亲大人的近期最爱。
一直表现自己一心想当官的井大姐想当官疯了;正能量的那主任最后也有了作风问题;跨国恋人最后也没能在一起,被情感折磨了一辈子;万生追着女主那么远守护了那么久最后还是没得到芳心;另一个一直守护女主的队长最终娶到了女主到最后那个更是亲情的爱情;女主待着备受歧视的女儿惦念着维卡一辈子最后也没能跟他厮守一生。这一群人的一辈子,五味杂陈。
细节真实,年代感强,演员演技超赞,剧情也好,不完全是苦情,还有幽默有趣之处,王雷为全剧带来了欢乐。有感动有欢笑,是近期最好的国产剧
殷桃、王雷都挺喜欢的,可对女主的人设喜欢不起来,甚至有些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