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影片没啥特别精彩的地方,但就是不知不觉眼泪就掉下来了……之前看过《妈妈》,两部片子的主角都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也让我开始有些害怕这个病了。
“遗忘”真的是世界上最残忍的伤害,不论是对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我还想说的是,韩国电影确实有它的过人之处,其中一个就是,不论角色大小好坏,演员演技全部在线
在影片的开始,还是温情和搞笑。
恭珠的大胆坚强,被同学误以为对小胖有暧昧的情愫,这些都非常得逗趣。
从影片开始恭珠在全班介绍时的撒谎其实已经为后面注定的分别埋下了伏笔,因为她们的生活已经拮据到需要靠一点坑蒙拐骗才能挣扎地活下去,很心疼他们的生活。
虽然过得很难,但至少她们三人紧紧相依,天衣无缝,就算苦一点,累一点,但生活的无奈没有击垮她们,她们依然能够游戏欢笑,找到生活的一点小甜头和快乐
感动之余还是想先从影片的画面和表演说起,也许是避开了语言本身对表演的影响,也不排除心里有那么一丝有崇洋媚外的关系,每次看韩国亲情爱情类的剧情片都极具带入感。
所有演员,下至刚会走,上至99,都有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发挥,青涩,谄媚,诙谐,懵懂,虚伪,真诚,无论什么情感的展现,甚至连发梢都在为烘托气氛尽力。
布景,镜头也是,简单又不跳脱,用尽可能少的的场景把剧情发展联系做到最大化,打个比方,很近似于情景喜剧。
而这在中国越来越少能看到了,很多电影都太重视宏大的画面而忽略了剧情的关联,所以我感觉早些年的电影中国很多都很经典,能让人反复看上几遍,而现如今各大名导想方设法展现出来的情怀却是那么不接地气。
说回这部电影剧情本身,它必然是搅拌着浓浓的亲情,混入些烂漫的友情,添加些无论起初以什么滋味呈现,最终发酵后都回归善良的人性,这也就是很多人眼里的“老套”吧。
恭珠在友情方面的难处有“小胖二人组”帮她化解,珍珠的饮食和疾病有好心的小胖妈妈跟医生夫妇帮她化解,外婆生活上的困难有邻居们帮她化解,尽管外婆的糊涂邻里皆知,大家也都尽量帮她“掩饰”。
然而关起门来,只剩恭珠和外婆两个人的时候,唯有她们之间,才能把彼此内心深处的孤独化解。
如何理解天衣无缝这个词呢,我觉得这个名字用得很好。
外婆把打破孤独的喜悦掩饰得天一无缝,她难道不曾把深深的孤独也掩饰得天衣无缝?
恭珠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剧情末了,每个人看似都有了一个相对圆满的归宿,但也正因为这份孤独,恭珠还是告别医生夫妇,把外婆接回老房子,和她相伴到了最后。
外婆听着恭珠讲的故事离开的那一刻,我相信她并不糊涂,也不再孤独。
一个人大半夜看完这部电影,几度哭得喘不上气,我又无比思念起我的奶奶。
从小在她身边亲密无间,她陪着我长大,我陪着她变老。
我上初一那年家里搬迁,因为某些原因奶奶住进了一套一居室,我还是陪她住一起,还是两个人睡一张床。
又过了两年,那张小小的双人床不再能挤下我们俩,学习也越来越忙的我只得搬回了自己家。
我们还是住一个小区,然而我却从开始的一周看她几次,到后来甚至两周才去看她一次。
直到有一天夜里突然接到奶奶家打来的电话,听筒里是她已经神志不清的声音。
从我们赶过去到一周后奶奶在医院离开,她再没清醒得看过我一眼。
原本出事的那晚,我是应该去看她的。
尽管很多天以泪洗面,还是很长时间不能原谅自己,我也终于感受到了她走之前经历的那可怕的,无尽的孤独了。
我最最亲爱的奶奶,已经离开了十年。
没有人能天衣无缝得掩饰自己的孤独,很害怕有一天记忆追不上时间的仓促。
尝试过无数种不忘的方式,最后脑海里烙印的还是微笑的样子。
最后,一定要为罗文姬奶奶殿堂级的表演鞠个躬,我的奶奶也是像她这般亲切和蔼,很想有机会能拥抱一下她。
看到一半,忍不住就来评论了。
我不知道电影究竟拍得好不好,原因是代入的个人情感太多。
别人家小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时候,同样小小年纪的女主角言语间像个大人,其实,比电影里的大人都成熟多虑。
她照顾患有白血病(也可能是血友病,总之是血小板缺乏症一类)还是个婴儿的小妹妹,还要挂念渐渐丧失了记忆的外婆。
常常饿肚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一老一幼两个家人做饭。
我看哭了,不仅仅是情节感人,更是细细碎碎的剧情,像极了我的女主角给我讲的,她小时候的故事。
我以前只觉得,她的童年过的不容易,总是做家务,照顾小弟弟吃饭,现在才落得腰不太好的毛病,甚至也是小小年纪,就能条分缕析地对待生活。
然而对于那段过往,我只模糊觉得不易,并不能感同身受。
今日这部电影,就像给我讲她的故事一样,一幕幕展现在我的面前,人对影像总是比想象更敏感的。
我把自己归为相对早熟的孩子,因此曾经想过:一个人成长得过快,早早地经历了正常人十年、二十年才慢慢了解的生活,她还能快乐吗?
对这个世界还有些许期待吗?
等她终于到了那般年纪,又该如何继续生活?
我在15岁就已经体会了35岁的人生,20岁的时候,恋爱还会让我害羞激动吗?
25岁时,分手好像也没有那么难过。
30岁,一个人过并没有什么不同。
终于到了35岁,人生的方向,还有那么重要吗?
电影我只看了一半,感悟是从我自己的片面人生里看见的,可能跟电影主旨也没什么关系。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是我在她身边。
爱你一万年。
翻译成《天衣无缝的她》有些牵强吧,最近看了好多韩剧,觉得学点儿朝鲜语很有必要了,被韩国电影圈粉,被他们的与我华夏民族相同的文化底蕴共鸣,感慨于他们的文化产业发展如此健康、旺盛、而最最让我惊叹的,是他们的电影电视剧怎么能拍得这样好了,如果你还停留在过去那些眼泪癌症,白血病,唠唠叨叨,镜头不断回放的过去的韩国电影,那么你真的错了。
殊不知在这几年我们努力奋斗努力赚钱的时候,他们的文化电影产业也在努力发展,而我们却忽略了。
这一点,我们差之千里。
女主角很久以前就认识,刚刚结婚,电视台播放《爱情是什么》很有趣,之后,又被《奇怪的她》所感动,而今天,这部电影,我是在吃晚饭辣白菜泡面的时候,信手拈来,不想看得太认真,太投入,没想到还是落泪了。
他就是能这样偷偷的、紧紧地抓住你的心。
老年痴呆恐怕是将来很多人会面临的问题,看到老妈渐渐耳朵不灵,“啊,啊?
”经常地不知所措地茫然抬头,我真的害怕啊,我也不知不觉会关注,老年痴呆的病例,症状,看了李沧东的《诗》,如此娓娓道来,让你面对老年,面对将来,我知道了,有爱,有美好的亲情,是老年人最渴望、又是最好的拥有了。
小演员很优秀,将来会不得了吧,自然,从容,与老戏骨,学习很多,老戏骨毕竟不一般啊,让新人,一张白纸的小演员,能够如此自然,奔放,导演也了不起啊!
我根本不想落泪,却也感动异常。
女儿离家出走后的末顺奶奶是孤独的。
父母双亡的恭珠和珍珠是孤独的。
但当她们成为了彼此的家人之后,她们都找到了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她们不再孤独。
那个违背母命的女儿、那个虐待孩子的后妈已经死了。
她没有带给自己的母亲天伦之乐,也没有带给自己的继女家庭温暖。
但因为她的死,这些因她而不幸的人却得到了家人与爱。
文姬奶奶太像所有人的奶奶或者外婆了,她有一身软软的肉可以让你拥抱、依偎,她还些老小孩的有趣和天真,这足够令所有孩子喜欢。
看电影的时候,抛开剧情,只看文姬奶奶就会感到温暖,就会不自觉想到疼爱自己的长辈,会不自觉地想哭,因为她唤起了你内心美好的记忆。
饰演恭珠的小女孩演技了得,把这个人物坚韧、聪慧、倔强的特性都塑造了出来。
除去演员的表现,剧情其实很老套,也有刻意煽情的嫌疑,但电影整体创作是完整的,合格的。
我选在了2020年的新年假期看它,一个人抱着我的狗端坐在电视机前看完了它。
我朋友问我今天是怎么度过的,我说我找了一部好哭的电影来看,我好久没哭了,我需要哭一下。
她说你这是做什么?
为什么没事要哭?
我回答她,要按时哭一哭,才能保持自己的喜怒哀乐平衡,这样有助于心理健康。
孤独的人与世界是分离的,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只是个旁观者。
只有爱上什么人,投入某种情感之中,我们才会真的建立起与世界的联系,才能救赎自己。
新的一年,祝我们健康。
电影由许仁茂自编自导,罗文姬和金秀安主演,讲述的是72岁的花样青春"末顺"(罗文姬饰) 在从未听说过的孙女"小公主"(金秀安饰)出现后开始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同居故事。
罗文姬奶奶可以说是韩国影视界的口碑女王,她的代表作基本上是部部高分。
影片一开始用一组韩式小清新的画风展现了电影结尾,接着画面切到主人公之一,小女孩罗恭珠。
恭珠背着一个婴儿珍珠,带着行李,在社区大哥东光的带领下,来到了末顺的家里。
末顺是一个独身的老太太,她唯一的女儿早些年离家出走,平日里就靠手工刺绣手帕到街边卖赚点生活费。
老套的韩式催泪弹 对 没错 我依然又被感动然后哭的稀里哗啦 上气不接下气的 服自己罗文姬女士真的 疯狂为她打call 我太爱她了她一开口就想哭 她一哭我就想哭 看到就哭
是外婆与突然闯入素未谋面外甥女们的故事贫穷的老人家 与懂事的令人心疼的女孩如果日子就这么开开心心过下去也挺好的就算贫穷一点 就算艰难一点但是生活不会这么轻易就放过善良的人阿尔茨海默症和小婴儿患上的凝血困难杂症一连串事故接踵而来 三个人都没办法应对只能选择忍痛分开 互相为对方考虑的心境才是最打动人最催人泪下的地方
看到罗女士老年痴呆把给孩子的饭吃光然后醒来骂自己打自己的那一段还有大发脾气逼迫恭珠走却伤到了她的那段在医院哭着说出世界不成全的那段最后在养老院失忆却能唱出那首歌的那段害怕遗忘 她把最重要两个人名字纹在手上“罗恭珠 罗珍珠 真是令人难以忘记的名字”
小女孩演技也挺绝 然后那个小男孩太逗了土味情话一波又一波 而且长得有点像肖央另一个刚开始很讨人厌的小女孩也很搞笑太浮夸了 还以为她和小男孩是兄妹什么的
这种电影不需要太研究剧情 因为会有bug只需要感受其中情感 跟着一起哭一场就好看完会很想念自己外婆 奶奶 然后就更难过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到后面真的是止不住的眼泪,一老一小两个人物,从头细腻到结尾,也许剧情略有俗套,但是高龄的罗奶奶这么大年纪还能演这么多情感起伏大的戏,还这么有感染力,不得不佩服!
小姑娘既《釜山行》后没有泯然众人,在这部电影里真的是挑了大梁,年龄小,但是懂事善良,几场重量级的情感戏发挥的真好,到疗养院看到外婆时,渐变的情绪和哭戏拿捏的真好!
看完真的是很伤心,感叹生命!
天衣无缝的她,天衣无缝的爱,不论是对珍珠还是外婆,她都不顾一切的照顾她们周全,她们之间的温情弥足珍贵,看完之后,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一生有此情足矣,何必在乎那些身外之物,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即使一无所有,但依然有真爱,用心去拥抱苦难与挫折,之后的你才能更加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有能力去爱这个世界
妈呀未免也太苦了。“阿嬷的脸像雪一样闪闪发光”,公主的希冀都成了最坏的打算,有几处滥情,但有了罗文姬的表演而显得真挚
套路虽然老,但是真的太戳我泪点了。
演员是好演员,剧本很弱。
虽然感动,还是很套路,看到一个情节马上就能知道后续结果的那种
温暖又好哭的剧,无人照看的老人,被生活抛弃的女孩,都有在努力挣扎着活着。
感人但是剧情有点薄弱
过于煽情 就差在屏幕上写,哭吧,现在。
我爱罗文姬!
强行一切
罗文姬女士要长命百岁
想外婆了
这么套路的情节和韩式的煽情,可最后二十分钟就是让人看的尽情流泪。这是韩片的厉害之处,你明知道它要煽情了可还是被砸中了泪点。聚焦韩国老龄化和底层百姓的悲喜,老少两个女主演的真好。希望我最爱的罗文姬长命百岁,看到她真的觉得是温暖和亲切。
想摸罗文姬奶奶身上软软的肉
好狗血好老套 还以为这是二十年前的电影
很好哭
不太好看
狗血的催泪片,单靠演技撑着。不喜欢
最受不了这种硬煽情了
冲着文姬奶奶去看的。身世可怜的小孩和收养她的阿兹海默症患者的外婆, 这个设定一出来就是奔着催泪弹去了。整部电影都充斥一种按着我的头让我哭的压力, 但是剧情又如此苍白, 故事感又弱, 看到最后高潮部分只剩小女孩的号哭而已了。绕是我泪腺这么松弛, 硬是一滴眼泪没掉下来。跟优秀的阿兹海默题材的影视作品比起来, 这部的确有点弱了。
一老一小,演得都太好了~~越懂事的姑娘真的越让人心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