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爱
Amour fou,丧恋(港)
导演:杰茜卡·豪斯纳
主演:克里斯蒂安·富里道尔,Birte Schnoeink,卡塔琳娜·舒特勒,Sebastian Hülk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卢森堡,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4
简介: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柏林,海因里希(克里斯蒂安·弗里德尔 Christian Friedel 饰)是一名充满了浪漫情怀的,年轻而又忧郁的诗人。海因里希深深的相信,爱情能够战胜死亡,在真正的爱情面前,任何的阻碍都是无能为力的。海因里希希望能够和深爱的表妹玛丽(桑德拉·惠勒 Sandra Hüller 饰)一起自杀,..详细 >
7。这么平静克制的画面,以至于看到最后我才发现这竟然是一个荒诞爱情故事。
3.5. 爱情的疯狂最终都演变成旁人唇上的谈资,而这一切又都随着琴声/歌声/谈话声/大自然的风声/流水声,一起消失在空气中凝成“古典”了。
2019291 一种关注。在通往真正自由的路上总有假自由之名的自私在作祟,“巴黎/法国”终究是没能去成。
绝
三星半,画面和色调美得像流动的油画,对仗工整的场景和情节却让我看得有点不耐烦了。。
文人的自私
挺有趣的爱情/权力寓言。男主是德国太宰治吗太搞笑了连自杀伴侣都要找足备胎
感觉评分低了 很喜欢画面 男主真的有大病
B-,导演确实很有才华,拍的很古典唯美,也很有创意。两个不想活的人最后共同赴死,却都不是最佳的选择,不得已而为之,可笑可悲可叹。疯狂的爱给不了最需要的人,活着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资产阶级妇人以为身患绝症,浪漫有才华的诗人渴望与爱人一同赴死,但情人更爱自己,妇人的丈夫枯燥,于是两人约好一起死,第一次他变卦第二次她发现丈夫很爱自己应是想变卦吧,但枪声已响,诗人紧随其后。其实她们不爱对方,只是生无可恋。绝症有误诊,生命没有第二回。歌曲、诗、插花不错,画面很美。
碌碌无为极度懦弱的诗人 用爱来包装自己无法生存的真相 整片的无病呻吟 女主丑丑丑 身材辣么差还穿辣么大的低胸 没看完 除了画面比较清新 无可圈可点之处
满篇长镜头,构图很棒。除此以外,死亡和爱的关系,是面临死亡产生爱,还是为爱而勇敢赴死。终点是死,害怕又勇敢的赴约。
构图不错,其他的,另说吧…
在飞机上看的,不知道讲啥…
男版林妹妹的故事。
绝对小众,绝对死水微澜,绝对……有趣?虽然丧丧的,可看得我一直在笑。笑不是因为funny,而是interesting,德语文化那种克制,简洁,negative,23333。电影的张力和诗意在这种没什么情节的故事中凸显出导演的功力。摄影功不可没。腾讯视频。
有一点点感同身受,但自杀和退学没什么可比性。开始以为是德语世界逃不掉的"莫名其妙的忧郁"的"Weltschmerz",关于悲观是悲剧的先决条件,但到最后像是在怜悯人心之脆弱和人类情感不相通。导演表现"精神畸变"不新颖但有趣:女主决定自杀后,镜子里的画面短暂变形;马车在春天前进,在冬日倒退。但形式化的歌唱,形式化的构图和端着的台词看着尴尬。看吧,一个是心里想着自己的表妹而忧郁自杀的诗人,一个是说着"我就是我丈夫的附属品,我不需要自由"的以为自己病入膏肓的贵族女子,两人死后还要被人说"究竟还是为情所终吧。"片中老母亲的那句话是我的真实想法:"需要有人把她从这种畸形的爱中解救出来,而不是人为制造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来掩耳盗铃。我还是更喜欢歌德。"
诗人想自杀,害怕一个人孤单,找前女友陪死,被果断拒绝;有夫之妇被庸医诊断为肿瘤,余日不多,忧郁成精神疾病;诗人和病人一投两合,约定共赴黄泉。结果有夫之妇并没有得病,诗人倒是真的是精神有问题。第四部自译电影。
青年诗人十分自恋,可能还患有精神疾患,寻找女性陪他自杀,遭表妹拒绝,又看上商人妇。后者被误诊患绝症后,同意与诗人赴死,悲剧由此产生。故事进展缓慢,人物刻画较浅淡。服饰、画面都美,户外景色赏心悦目。有人欣赏歌词译得有诗经味道,而我却觉得这样翻译挺别扭。
沉闷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