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小时候的麻子骑着单车,穿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去买画笔画纸,当文具店的老板问麻子,你要花什么样的漫画啊?
麻子回答:我要画……带给人们幸福感的漫画。
那一瞬间,是很温暖的感觉。
成年后的麻子,当她在得知自己身患卵巢癌走向病房的路上,年轻的小护士一直很聒噪,她无法掩饰自己见到自己偶像的喜悦,一刻不停的像麻子表示崇敬之情,她说你的漫画真的带给人好多希望啊,好喜欢啊,麻子淡淡的说,漫画没有带给我什么好处。
那一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寂寥之感。
一个以画出“为他人带来幸福感”的女漫画家,她已经年过不惑,但是,她自己的幸福感呢?
麻子一直给人淡淡的感觉。
有人说,养宠物什么的,也是因为寂寞吧。
在彻夜加班之后,有一个女孩在另一个房间瞅着她的背影,说了一句:再见。
在一起十五年,她也是不舍的,但是死神的命令,谁能不听从呢?
四十几岁的单身女人,为了一只猫,沦丧了生活,听起来还怪搞笑的。
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于是也就有了咕咕。
咕咕像猫叔,一个巨大的包子脸。
为了追逐自己心仪的小白猫,所有的人都四散去寻找他,他呢,倒是一个人回到家里,睡得正酣,仿佛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
这正是猫咪的个性,他是个天生卖萌装无辜的家伙,他从来不晓得什么是内疚或者是怎么样的取悦他人,他就是他,一直特立独行的猫,但是,就是这样的猫咪,才会让人爱啊。
说句实在话,整部电影,我并不清楚导演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所有的剧情都零散而不成体系,但是,日本吉祥寺惬意的民风,卖萌的小猫、坚强而且自我的女漫画家、一个游历到吉祥寺担任外教的外国人……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你一种淡淡的充实感,或许,这就是作者“带给人幸福感”的初衷使然吧。
爱情,乍现就凋落了。
麻子喜欢过的人,喜欢麻子的人,仿佛都变成了她灵感的来源,为了漫画,她一无所有,她真的幸福吗?
观众很难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可是,当你走进家门,看到一只包子脸,无辜的迎接着你的到来。
good good,一切都好,她,应该也是幸福的吧。
人们的幸福总是和爱与被爱息息相关,莎娃也是幸福的,虽然她不无失落的说,你没有注意到我的老去。
麻子创作了另一部漫画,那部漫画里,一个孩子飞速的老去了,当他的老去速度超越了自己的父母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想,养猫的她最清楚。
也许,这就是漫画家麻子最寂寥的幸福吧。
一直养猫,从我有记忆开始。
有的遗忘了有的留下了有的死掉了有的远去了。
印象最深是一只叫球球的猫。
球球一开始没有名字,是一只普通的黄色长毛猫,眼睛又圆又深。
球球一岁时得了场重病,最初只是走路吃力,后来整个下体瘫痪,只能靠两条前腿拖着身体爬行,再后来,它连动也不能动了。
我带它去看病,医生很婉转地告诉我,球球命不久矣。
我抱着球球在家里哭了一夜,绝望就像弹簧压到底便开始反弹,我不甘心起来。
我上网查资料,网上关于医治动物的信息很少,我不得不将球球的病状结合起人类的状况,连买来的药都是给人类吃的,我自作自张把药量减少到1/4给它吃,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破罐破摔,死马当活马医了。
总不会比现在更糟,我想。
球球当然是不愿意的,我必须掰开它的嘴,把药生生灌进去,再死死的合住不让它吐出来。
它不知道我是在竭尽全力抢救它的生命,它很愤怒为什么它如此难受我还要逼它吃这些白花花苦兮兮的粉末,它充满敌意地与我对抗,绝食,不看我,我一碰它它就呜呜地嘶叫。
为了给球球喂药,我想了很多办法,这是一个万分艰难的过程,因为大部分药物总是被它吐出来,如果和在饭里的药粉被它嗅出来,它会一连星期都不吃东西。
球球生病以后,总是觉得冷,我夜里会把它抱在怀里睡,白天把它放在腿上,它如果想上厕所就会抬头看着我,呜呜低吟。
我会把它抱进猫盆,给它摆好姿势,就算这样它也会经常把便便都坐在屁股上,我耐心地给它清理干净,往往这时,球球会害羞地扭过头去,接下来几分钟都不敢对视我的眼睛。
老天开眼,球球的病情奇迹般的好转了。
它可以拖着身体自己上厕所,也可以躺在地上翻身,够着舔舔肚皮上的毛。
渐渐地,后腿也可以支撑起来,缓缓地走上几步路。
有一天,我从外面回来,球球正在床上卧着,我过去摸摸它的头,躺在它身边。
忽然浑身一激灵,我一跃而起,不可思议地盯着它。
球球怎么会自己在床上?
我每天出门都会把它放进窝里,离厕所和饭盆近的地方,它怎么上床的?
它自己跳上去的??
我颤颤巍巍地把球球抱下去,然后背朝它躺在床上佯装睡觉,球球在地上不停哀号,求我抱它上来,我不为所动。
过了好一阵,叫声才停了,接着我听到咚的一声闷响,疑似有物体笨拙坠落的声音,我激动地回身,正是球球,它站在床沿上摇着尾巴,不悦的表情好像在责怪我为什么让它费这么大力。
我大叫一声把球球死死抱在怀里,左亲右亲,亲了一嘴的毛,不顾它歇斯底里地抗议。
球球终于能够跳跃了!
这意味着它恢复了作为一只猫的基本功能,也是最最重要的功能!
拯救球球的行动大功告成,我安心的回学校上课去了。
半年后,一次周末回家,爸爸告诉我球球的后腿又不灵了,走路很费劲。
我交代给爸爸怎么用药,叮嘱再三,便依依不舍地回了学校。
那个时期我忙于恋爱,幸福的重心完全倾斜,虽然还记得家里还有一只病猫等待我的关心,可我能够给它的就真的只有关心了。
我不知道是爸爸没有按我的要求喂药,还是球球没有听话地吃药,还是那些药不再起作用。
我没有见到球球的最后一面。
那是一个阳光很灿烂的午后,我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已经有一个月没回来了。
房间里有些异样,我琢磨好久才注意到是门口的猫盆没有了。
心脏一阵紧缩,我跌跌撞撞地找到爸爸,问球球呢,球球呢。
爸爸说,球球已经埋了。
我们面临黑暗空洞的时候,真实地知道那就是死亡吧?
爸爸说,那天球球一定是知道它就要走了,睁开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爸爸,眼泪顺着眼角往下淌,爸爸说那是它第一次看见猫哭,他说那天球球的眼睛哭成了紫色。
那一阵我庆幸自己没有守在它的身边看着它离去,那时脆弱的我更愿意逃避现实。
而现实是恰恰在很久以后我迟来的这些遗憾和懊悔——球球在临死前想了些什么?
它为什么哭?
它望向爸爸的眼睛里是否也出现了我的影子,它是不是默默希望着能再被我抚摸一次?
无论过了多少年,我想起这些,都会痛哭流涕,难过就像无法躲避的刀子雨,扎得我通体疏漏。
正因为人生中这一重要的经历,让我知道失而复得原来是一场童话,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珍惜,并不是如何得到。
我后来又养了两只酷似球球的黄色长毛猫,我把对它未尽的爱全部延伸下来,倾注在这些猫咪的身上,它们是多么幸福和荣耀,享受着全家人的优待,而球球是多么不幸,短短的两年生命有一半都在和病魔痛苦的对抗。
球球是没有青春的,它的青春遗失在人类的疏忽里。
我不只一次想过,球球的病真是不可医治的吗?
还是我们对动物的投入和关注不够,如果有了更优秀的兽医,有了更先进的药器,是不是能有更多的爱被拯救?
我万分理解麻子对沙巴的离去以及后来拥有咕咕的种种感受,所以,对许多人来说或许很普通的一部影片却无比地打动我,捅到我心里最柔软的角落,对猫咪的热爱,对球球的想念,一拥而出,让我手脚发软,大脑充血,久久不能停。
我很喜欢咕咕,喜欢它虎生生的脸,很有个性的条纹,很精干的毛发,或许我该放弃再抱养一只黄毛猫的念头,就让球球永远活在我记忆里,而不是晃在我眼前的影子。
球球为什么叫球球?
只是因为,它腿瘫的时候,常常滚缩成一个黄色小皮球状。
这个,你们都猜到了吧。
我一直想写一篇非常专业的影评。
这是源于我学习的专业。
曾经我是一名经济学的学生,但是误打误撞地进入了艺术学的研究生学习。
我亲爱的老板告诉我你得去练一练文笔,写点书评影评什么的。
这大概是我开始写评论的触发器。
所以虽然功底不正,还是一直在向着专业的方向走去,看书,练习什么的。
但是今天的这部片子,我没有办法一个劲地想着写什么专业性的文章。
不想言必及某某什么的,没有引用的也没有锐利的,因为我们的心都是温软的轻柔的小小的,本来就不该辛苦而蛮横地活着。
这种清雅的片子,谁能拒绝呢?
一个执著的漫画家和一群可爱的助手之间的点点细碎小事像是随意弹出的几个轻快的小音符,似乎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地灵动。
让我们几乎忘记了生活的沉重,忘记了这个漫画家为了心爱的漫画事业付出的寂寞。
小岛麻子虽然事业成功,但是心里还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吧,遇到喜欢的人依然会打翻杯子,明明强忍着眼泪还是忍着不说,是太害羞还是不愿破坏最初的美好?
但是就这样一个人继续生活应该会很孤单吧。
这样的人是不是不适合在大都市里生活呢?
我们什么都要争取,什么都要快,不要猜想不要悬念……作为交换,我们得到了效率,失去了美。
麻子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一个人坚强地画着自己的漫画过着自己的生活,活出了一份独特的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质朴清纯之美。
这样说来,美的代价还真是残酷。
所幸生活从来不会剥夺我们的所有,麻子的两只猫咪是她感情的化身。
一只陪伴了她十五年,一只在她脆弱得无法站立的时候闯进了她的心里。
像我这样不养猫的人也许不太能明白猫咪在麻子心里的份量,像亲人,像朋友?
也许都不像,猫咪从来不言语不要求,只在最需要的时候供以疗伤,在开心的时候一起玩闹。
它们吃得不多,生活规律,不吵不闹,十分贴心。
那样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还真是比个情人更能安抚人的心灵呢。
与猫相处才是真正单纯美好的感情生活呀。
麦家碧说过的,什么叫爱和温柔,就是在一个哭泣的小孩身边画一只小鸟陪他。
这份柔情足以留在我们内心最深处。
虽然说以自己热爱之物为事业是件让人觉得快乐的事,但真的这么做了,闷头努力了好些年,回头看时发现自己的生活只剩下这样一个内容的时候,还是会失落的吧。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这样的情况,可一旦不那么善于反省自己的生活状态,很容易就偏执了。
虽说偏执并非一定不好,但相比之下,可能会更容易寂寞吧。
一个人寂寞了,如果为了排解就开始养宠物,很可能从此就走上了不归路。
片中的那个漫画家就是类似上面这样的情况,养了十五年的猫突然死去了,徘徊在宠物店门口形单影只的她让人觉得格外的凄凉。
害怕表达自己的爱,又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曾经陪伴自己的猫,使得她的交往变的异常困难。
然后又得了癌症,是切除器官后有可能治愈的那种,决定独自面对之后,尝到了来自朋友们的温暖。
总有这样的一种女人,虽然开朗但其实非常寂寞,一切事都默默的一肩扛起,虽然这是种让外人觉得非常舒服的性格,但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说,作为老婆的话,总会觉得太见外了吧。
不过其实人的问题都还是得自己去解决。
宠物的话,那些对人架起的心防只能在宠物面前卸下的寂寞的人,可能只会变得越来越寂寞吧。
看完此片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很多女人喜欢猫了,不仅是因为它们可爱。
2009.3.15虽然很平凡,但最后还是很温暖人心……我们难免忽略身边最普通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失,身边美好的事情也一点一滴的在变化着,每天都开心,每天都善待所有的一切,真的是一件看似简单又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还是那句话,让我们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吧尽管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尽管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还是会生气,伤心,但这就是生活
这依然是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
整体肃穆带点羞涩的压抑,细致刻画的仿佛女性视角,略微疼痛又难以言喻的温柔甜蜜,唯一不同的是多了毛茸茸的触感。
是的,多了一只唤作“咕咕”的狸花猫。
漫画家麻子小姐收养的猫咪莎娃不幸突然病死,沉浸在哀痛中的麻子思虑再三,终于在宠物店买回这只可爱得夺住她目光的小公猫。
实际上,我不喜欢猫。
从来认为‘狗君子,猫小人’,只喜欢狗,憨厚木讷的金毛、温顺讨喜的萨摩耶、雄壮可爱的松狮,当然还有飒爽英姿的阿拉斯加……所有的狗都会忠诚,而猫只会把你看成它的奴隶。
它对你永远不冷不热,唯有需要你的时候才会绕着你的脚踝蹭来蹭,嗲嗲地“喵呜 ”,小人嘴脸昭然。
关于猫的真实电影比狗要少太多,因为它鲜少动人的故事,也不如狗容易训练。
可这就是猫,最真实的猫。
影片改编自日本著名漫画家大岛弓子的一部自传式漫画,同时也是一部致敬之作。
虽是小成本影片,但演员阵容可不一般,三位主演小泉今日子、 加濑亮、上野树里的名字更是一个比一个响亮。
在处女作《摇摆少女》中,一副傻大姐形象的上野树里,俨然出落成美少女了,以至于在观影时竟没有认出来。
电影分四次才看完,原因是乏味的剧情让我没坚持多久,眼睛就“打烊”了。
缓慢的节奏,懒洋洋的氛围,惹得我哈欠一个接一个。
不愧是一部关于猫的影片,嗜睡不正是猫的天性吗?
原来漫画家的生活是如此索然无味。
与宠物猫相伴的大龄女漫画家麻子,除了有几个常来往的学生外,一直过着几乎半自闭的生活。
闷头在家中搞创作,倦了就到公园里散散步,一天天就这么平淡的度过。
直到一个男人出现在她的生活中… …麻子为宠物猫取名为“GuGu”,是(Good Good )的谐音,暗示出她积极的生活态度,也为此后她得知患有癌症,仍能平静接受现实,埋下了伏笔。
但是影片的背景吉祥寺街,化为人形的小猫萨瓦,时不时跳出剧情的死神,都有着怎样的喻意?
我却没能从影片中得到答案 …PS: 此片对治疗失眠有特殊疗效。
咕咕在这部戏中是绝对的主角,最喜欢它追逐白猫的场景,那么真实。
以前家里养过一只猫,变种的波斯,那时候还小,对它真的不怎么好。
最后父母将它送人了。
现在不知道它在哪里了。
总是有些怀念。
电影里对麻子老师在宠物店门口驻留的场景印象很深刻。
她应该是很纠结的吧。
另一场景也很喜欢,就是直美追那个劈腿的男友,这里完全是电影的亮点了,很有感觉。
这是一部很适合在春天看的电影。
在东京武藏野市一个樱花烂漫的小镇,那里有湛蓝的天空,悠闲的人们。
温暖的阳光之下,绿意盎然的画面,足以使我们感受到这个春天的美好。
是关于猫和一个女子的故事。
那只猫叫做萨瓦,在法语里它是你好吗的意思。
十五年前,女子收养了它。
她是一个漫画家。
她的生活简单而闭塞,从十二岁那年的夏天,她蹬着自行车在文具店里买下纸笔开始,她便置身于一个只有漫画的世界。
一画就是三十年,她就好象那个穿上红舞鞋的孩子,停不下来。
她总是轻轻地说话,缓缓地眨眼睛,时常若有所思,幽然于世的样子。
聊以寂寞的,惟有萨瓦。
可是萨瓦走了,在一个清晨,在她连续赶稿完成连载的最后一晚。
它看着她赶稿的背影说了一声撒哟那拉,便静静地躺倒在沙发上,没有再醒来。
等她发现的时候,它已四肢僵硬永远地定格在空阔的沙发上。
它显得那么寂寞。
她和它相依相伴十五年,那些在一起的时光仍留着余温,却再也听不到它喵喵的回应。
它的照片被框起来挂在墙上。
它在地毯上,它在卫生间,它在吃东西,它很自恋地在镜子上睡觉。
回忆让人失去勇气,世界在无声无息中坍塌。
她的生活失去了活力,她的漫画创作也陷入了低潮。
她站在宠物店前,踌躇着,一次又一次。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在恐惧之中,也不会失去爱的能力。
某个傍晚,她终于走了进去,宿命般邂逅了一只小小的美国短毛猫。
她看了它很久,它自顾着舔舔毛,洗洗脸,好奇地东张西望。
当它充满灵气的眸子和她对视时,久违的欣喜又涌上了心头。
咕咕的故事,开始了。
这只小猫,就是咕咕。
但谁也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咕咕是她的第二只猫,但它不是萨瓦的替身。
它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变化。
它一点也不象萨瓦。
它喜欢乱跑,喜欢在吉祥寺的大街小巷里漫步。
看见中意的小白猫,它会紧追不舍。
咕咕得到了比萨瓦更多的爱。
有了咕咕的陪伴,她的生活又充满了生气。
你看,她的笑容,有多明媚。
她的生活还有了爱情的迹象,那是个温柔的男子,没有夺目的出众,却有如棉布般的妥帖。
她的助手们也极力撮和着她和他。
另一方面,她也有了新的构思,准备新作品。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只是很多事情并不会朝着我们的预期发展。
在一次意外中,她被确诊为癌症。
卵巢癌,晚期。
死亡一下子被推倒眼前,死神在梦中出现。
死神带来了已经离开人世的萨瓦的灵魂。
它幻化成人形,和她坐在灯光幽暗却柔和的咖啡馆里。
她们交谈着,一件件琐碎的事里满是曾经相依相伴的爱。
她们彼此深爱着对方。
它不仅仅是一只猫。
这段画面很温馨。
试想,如果死神在你临死之前带来了你最想见到的人你最爱的人,想必也死而无憾了。
萨瓦有一段话说:刚来的时候,它还是个孩子,可是最后我却变成了最老的那一个。
但你却都没有注意到。
这让它很气愤。
这些也正是她一直以来的心结。
她对它的死始终怀着一丝内疚,她怎么没能好好陪伴它到最后。
是啊,我们总是这样,总是想着还有明天,总有明天可以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找我们喜欢的人,对我们爱的人表达。
我们一天无视着别人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却不知道,在不经意间,时间也在慢慢变老。
明天,不是每个明天都任由你掌控。
甚至,已不再有明天。
她的手术做得很成功,死神没有带走她,生活还在继续。
如她的新书《八月的孩子》的剧情般,女孩的出生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衰老,但最后的结局却温情无比,她如新生般重获生命。
故事就是这个样子。
生活也是,虽然有痛苦,但一切都会过去。
我们擦肩,相遇,分别,留下对感情和生活的积淀,使我们的内心得以丰富。
当她回到家,推开门,就看到了咕咕。
它正守在门口等她回家。
它喵喵地向她叫唤,好象在说:你回来了,你好吗?
咕咕。
原来咕咕的意思就是GOOD,GOOD。
我们都要好好的。
愿咕咕能长寿,愿它一直健康,愿它远离事故,愿它在这个家生活的愉快,愿它在寿终时,我能为它送行。
萨瓦?
咕咕。
猫以人的生命三倍的速度在成长。
但是你看吧,它依然优雅着,慢慢地去做好每件事。
人嘛,也应该是这样,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每个人或者每个生命都是按照自己的脚步与生活惯性提升自己灵性的生活,这是任何人无法取而代之的过程。
春天里,樱花慢慢飘下。
飘在古老的寺庙里,飘落在草坪上,湖面上,还有人们仰起的脸颊上。
美好如期而至,惬意地刚刚好。
萨瓦?
咕咕。
咕咕,咕咕,心里一直念叨着。
我也好想再有一只猫,让我给它万千宠爱。
如她所说:养第二只猫往往很辛苦,因为除了要对它好,还要把对第一只猫的感情也给它。
我愿意。
我愿意,陪你到老。
我也曾经养过一只猫,我给他起名叫阿呆,因为我最喜欢小新上的阿呆,虽然时刻拽着一根鼻涕,所有的事也看似慢一拍,但是他总是最冷静,脑筋最好。
但是,猫呢,就像《波斯猫》的歌词一样,对你若即若离的。
由于住楼房,家里因为我要外出上学而下定了决心送给一个贮藏苹果的地方,让他在那里行使捉老鼠的天生使命。
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了。
后来,我们楼上有个样了两只大狗的人家,造成了诸多不便,成了爸妈的批判对象,我也就再也没有这个念头了。
沙巴,对于麻子而言,是什么呢?
是个伴。
人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总不想独自承受,总会要一个伴。
许多情况下,由自己的老婆或丈夫承担了这一使命。
但是,麻子太害羞了,明明自己也喜欢近藤,但是却表现为拒绝。
可能和我一样有爱情恐惧症吧,我倒是能理解。
所以,沙巴这只灵性的小猫,陪伴着麻子度过了所有的欢乐与痛苦。
可是,原本以为世界不会改变的麻子,在沙巴去世后遭受了重创,虽然没有哭泣,这证明了她根本忘不了沙巴。
就算把咕咕领养,并且一切度过了那么长的时间。
只有真正的在死神的梦之后,在与沙巴交谈之后,沙巴让麻子领悟到,无论是自己的去世或者是生病的悲伤,都是在岁月中应当经历的,也会随着岁月而一点点的消失的。
这以后,咕咕才能真正的融入麻子的生活中吧!
直美太爱绘画了,所以选择离开,这与麻子是很像的。
在麻子的心目中,漫画就那样不知不觉变为了她生命的全部。
这是一种渴望吧!
电影一般 关于猫的描述更像是一条中轴线 从而勾画出麻子老师的点点滴滴,主人公毕竟还是人,看多了欧美动物与人的电影看这个风格确实不怎么习惯,也无法把握好影片所要交代的情绪,不过BGM还是很赞的。
good good
有点散,感觉猫咪就是打酱油的~
挺温情的。。
特别出演 林直次郎「平川地一丁目」!
好想养只猫啊以及加濑亮说话的声音就像是受了委屈的小孩子啊想推倒啊!!!
還是時不時會覺得樹里野田妹上身~可愛啊~貓咪變成人后居然是壽壽花~很萌~
小泉今日子是個美阿姨,但那個長得跟Kenny G似的死神到底是什麼鬼東西?
这个40岁的女人有一种内敛的吸引力。难怪KAME会那么迷恋她。
竟然能say两小时
好闷哦。。。
剧情云里雾里的。。。可能我看的字幕组太差了。。。各种翻译牛头不对马嘴。。。
一个和猫无关的故事,一个女漫画家的生活罢了,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我以为沙巴不会死,结果它开场就死了;我以为麻子和青自最后会在一起,结果她躲开了他的吻;我以为直美和阿守会甜甜蜜蜜,结果却抵不过脑残粉的侵袭;我以为麻子患卵巢癌会过世,结果竟顺利度过危险期。一切都难以预料,一切都GOODGOOD。
原来树里不是主演。日式喜剧,有点无厘头,以至于后面的癌症突转画风好不习惯,英语纪录片乱入好奇怪,死神什么的除了无谓的恐怖没有作用,大后寿寿花可不怎么好看,加濑亮好帅!对他印象简直180度大转弯~树里的演技一如既往的厉害!今日子很可爱啊,声音轻轻柔柔的。
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意总是那么纯粹自然,嗯嗯~日本电影会有那种平凡之中见感动的力量,古灵精怪点的上野树里的表演让人映像深刻。
以后我也给胖子拍照~
纯粹看juri来的
没看完,坚持了两次,提不起兴趣来~真不觉得猫可爱,换成狗或许能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