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Finding Dory,海底总动员2:寻找多莉,寻找多莉,海底奇兵2(港)

主演:艾伦·德杰尼勒斯,艾伯特·布鲁克斯,艾德·奥尼尔,凯特琳·奥尔森,海登·罗兰斯,泰·布利尔,黛安·基顿,尤金·列维,斯隆·穆雷,伊德瑞斯·艾尔巴,多米尼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剧照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2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3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4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5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6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3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4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5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6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7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8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9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患有短期健忘症的多莉(艾伦·德杰尼勒斯 Ellen DeGeneres 配音)曾经也拥有美好的家庭,然而一连串的意外让她与和蔼可亲的父母失散。此去经年,多莉邂逅了小丑鱼父子马林(艾伯特·布鲁克斯 Albert Brooks 配音)和尼莫(海登·罗兰斯 Hayden Rolence 配音),与他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冒险。平静的日子里,童年时期的片段记忆突然闯入多莉的脑海,于是她再度踏上寻找父母的旅程。这一次,她来到了海洋生物博物馆,遇到了不打算回到大海的章鱼汉克(艾德·奥尼尔 Ed O'Neill 配音)以及童年时的朋友鲸鲨运儿(凯特琳·奥尔森 Kaitlin Olson 配音)。循着记忆中的蛛丝马迹,她离父母越来越近。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她又和马林父子失散了。 对友情、亲情的执着,让这群小家伙无论千难万险也要坚持到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温柔的背后优雅的家天地创造设计部赤裸证人捕狼行动你的怪物战警之生死狙击约会规则第六季皮卡德罗非线性爱情拿叉子的女孩生活与贝丝第一季南瓜时间最后的舞女一霎一花彼岸岛美国谍梦第五季空空如也第十号死亡乐章疾速杀机谢赫杰克逊关于邻家的天使大人不知不觉把我惯成了废人潜伏在黎明之前翼:东京默示录史上最强弟子兼一市长夫人的秘密校花朵朵宠上瘾精武战士命运征服者

 长篇影评

 1 ) 看完这部片,99%的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事

皮克斯的电影,值得反复刷,因为它的确耐看。

于是第二刷《海底总动员2》,但,这一次观影看得痛彻心扉。

我悲观的底线低到尘埃,能够接受来自残酷世界的一切挑战,但是看完第二遍《海底总动员2》之后还是被悲伤淹没。

下午要去给我的儿子报名上小学了,他即将踏入这个未知世界,而此刻,有些话,不吐不快。

用你想要的方式尊重你和别人的不完美 细心的观众看完整个《海底总动员2》,不难发现这部作品其实处处映照着我们人类的各种不完美:一条两片鳍大小不一的小丑鱼,一条患有短暂失忆症蓝唐王鱼,一只少了一只触须的章鱼,一条自以为失去了回声定位能力的白鲸,一条患有高度近视的鲸鲨,一只瘦弱愚钝的海狮……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在电影里被粗暴地奚落、嘲弄和欺辱,而且在现实的电影院里,这些行为还赢得了阵阵笑声,尤甚的是我们身边这种对弱者的嘲弄也更为司空见惯。

正常的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天生优越感,把嘲笑和戏弄缺陷当成了习以为常的权力。

这个世界残酷到令人心碎。

愚钝的海狮并不知道自己的尴尬,而健忘的多莉,孤僻的汉克,近视的运儿,回声系统失灵的贝利时时刻刻都知道自己的尴尬,而他们都艰难地用一种尴尬掩盖另一种尴尬。

多莉的聒噪和喋喋不休,实际上是她内心落寞和尴尬自我保护,她已经习惯了冷眼和嘲弄,所以她不断地说话和道歉来掩盖与化解这种尴尬,即便是亲如家人的马林也同样毫不客气地直言她除了健忘只会添乱……而少了一只触须的汉克,性情变得刻薄孤僻,他宁可选择待在水族箱里,也不愿回到大海…… 孩子啊,我想告诉你,聪明是一种天分,而善良是一种选择,所以你一定要善待所有身边的不完美。

如果你身上也有各种缺陷,我也希望你能理解,其实没有人是完美的,你要和自己的不完美达成和解,并且用同样的态度面对其他人的不完美,用你想要的方式尊重你和别人的不完美。

将心比心,用你讨厌的方式对抗你自己 《海底总动员》两部电影里都把人类描述成非常讨厌的物种,第一集里面钢牙妹对鱼类的粗暴和邪恶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多莉去哪儿》里面,孩子们频繁而欢快地把手伸进触摸池中和表达对动物的亲昵和爱护。

人类一面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其他物种的所谓的爱,一面又自私地用发展破坏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幽暗的下水道,海底的沉箱,甩不掉的塑料网……《寻找尼莫》里面的海洋生物已经成为了《多莉去哪儿》海洋生物研究所里面的标本,而这一切都是以爱的名义。

人类的代表“黄健翔”们反复标榜着自己先收养,后治疗,再放生的理念,然而却把这一切化成了海洋动物展示表演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孩子,你经常去商场里面的金鱼池玩捞鱼的游戏。

看完电影,你应该试着想想如果你是鱼,你希望被这样追赶着捞来捞去,并且假装很有爱心地把鱼带回家,然后不久就养死的经历吗?

我想请你记住哦,如果这是你不喜欢的事,就请你一定要学会用你最讨厌的方式对抗自己。

活在当下,忘却该忘却的 多莉年幼就知道自己患上了短暂失忆症,并因此走失,一个人度过了没有记忆的孤单成长历程,命运安排她和马林和尼莫形同家人,才让她成长之路的悲凉不那么绝望。

多莉的健忘与话唠以及不停的道歉,令我感伤之至,但是另方面也令我欣慰。

正式因为她没有7秒以上的记忆,才让她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期望与憧憬,更没有陷入成年人应有的谨慎和患得患失之中。

相反,如果她是有记忆的一条鱼,她反而不可能有勇气逃离生活的悲伤,就更别说穿越太平洋去寻找她的父母,另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她记住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贝壳之路。

记忆的确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变量,它是我们生命价值关键筹码,它区分出我们与他人的不同,但是它也在不断伤害和禁锢我们的勇气和想象力。

因为记忆和所谓的成熟心智,会通过想象力把失败与风险反复预警,让我们变成一个畏首畏尾的人。

孩子,爸爸非常不想说,越长大就越孤单,越长大也就越痛苦,就是因为记忆在影响着你的孤单和痛苦。

所以,你要知道,遗忘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能力,学会选择性的记忆,忘却应该忘却的,活在当下。

因为你不仅不能改变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能时刻准确预测未来,所以你要学会活在当下,每一刻都要与你所遇到的一切达成和解。

用心去理解帮助的真意 走失的多莉在路上巧遇寻找儿子的马林,她知道失去家人的滋味,所以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和马林一起寻找尼莫的神奇之旅。

而在多莉的闪念之中想起了与自己走散的父母,想要不顾一切地去找寻时,马林还是犹豫的,但是多莉说:“我实在是太想念他们了,你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马林就立刻放下了成人的盔甲,帮助多莉踏上了穿越太平洋的寻亲之旅。

两段彼此帮助的故事构成了两部《海底总动员》全部内涵,最重要的是,马林和尼莫以及多莉三个人之间共同表达了一个无条件给予对方帮助的故事。

孩子,我想说的是,从今之后的来路,你一定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种艰难,能够正确理解帮助,是一个人爱与被爱能力的体现,最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尽可能不计回报地帮助他人。

你也要勇敢地向别人求助,求助和接受帮助也是一种能力,因此给别人带来的麻烦,你一定要学会说抱歉。

独立思考,做自己的主人 在多莉的记忆里,她的家是一个充满了温柔色彩的梦幻之地,但是万万想不到的是她历尽千辛万苦穿越整个太平洋,回到故里,才知道她的家原来是人类搭建的水族馆和海洋生物研究所。

皮克斯的主创在这部电影里精心地用多彩的明澈的海底世界,反衬着晦暗阴森的人类世界。

人类自以为是地借保护动物的借口搭建起来的海洋馆和海洋生物研究所,而这就是多莉念念不忘的家,一个被人类欣赏与消费的真正牢笼。

最后多莉懵懵懂懂地带着尼莫和马林、鲸鲨运儿、白鲸贝利,章鱼汉克以及一卡车的各类海洋生物重返大海,他们离开了人类所谓善意提供的圈养寓所,重新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卡车冲向大海的那一个定格的瞬间,的确令我心有戚戚焉。

孩子,无论未来你未来是否还面对像爸爸现在遭遇环境,你都要记住,大多所谓的名义上为你好,多半时候是一种禁锢。

你都要尽可能地独立思考,做自己的主人。

相信试错的力量 多莉说计划不重要,美好的事物都发生在偶然之间,不确定性是常态,这也是人生的美妙之处。

多莉绝对是传奇的化身,这一切其实都依赖她的短暂失忆症,因为没有记忆的负累,让她带领大家一次次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

现实世界的不可预测性,让我们必须相信试错的力量。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永远努力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正是因为多莉没有怯懦和恐惧,他们一路上才创造那么多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影片中人物的成长线,其实就是多莉用自己的卑微和无惧唤醒了所有人内心的勇气,挑战了种种不可能,改变了他们面对事物的态度,也改变了所有人的生命轨迹。

孩子,我知道你一定会因为害怕失败的丢脸而不愿意去尝试犯错,但是我想说的是,你只有知道犯错最低的成本是什么,你才会尽快找到真正对的方向。

而且,绝大部分的创新都是因为犯错和失控带来的结果,如果不犯错,就根本不会有什么创新,这也是如假包换的皮克斯精神。

在我们的生命里,不确定和犯错才是常态,尽快犯错,尽快找到错误,尽快纠正,这才是勇敢者的正途。

你要记住,因为胆怯,一事无成才是最可耻的。

你始终要成长,而家永远等你归来 多莉的成长其实反而是一次意外的走失所造就的,离开父母,这是每一个孩子都必将面临的艰难历程。

远离父母,孤单成长的多莉,越过太平洋寻找的其实不是那个地理位置上的家,她历尽千辛万苦要找的其实是她的家人,家人之间的连接与爱才是亲情的真意。

在《寻找尼莫》中,多莉找到了尼莫父子,他们不是家人形同家人,有时候,非亲血缘之外的好朋友也是你的家人。

而《多莉去哪儿》她终于和父母团聚,完成了自己心灵的一次久违的回归。

孩子,我知道现在的你离不开我们,但是你要知道,未来的分离是你必要的丧失,而我和你妈妈也有一天终将离去,你妈妈也会背着你在被窝里偷偷哭泣担心你未来一个人独自成长的艰辛。

但是你要相信,无论你去哪里,我们都会铺好贝壳之路,等你回家。

而且,你在成长的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新的家人,你也会有你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你就会明白,这一代代生生不息的繁衍和亲情力量的传递,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也希望我给你的这些期望能在爸爸出版的40多本关于《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的书里,分享给更多的小朋友。

我不懂太多的道理,也做得远远不够好,也许你们现在还小,也许还不能完全听懂我说的这些话,但是还是趁着我笑着流着眼泪的时候写下这些话给你们。

世间如此残酷,又如此美好,希望你们成为那个不要永远说抱歉的孩子。

 2 ) 皮克斯照这样下去,和居委会有什么区别

看《海底总动员2》之前,我特意起了个大早,把第一部又看了一遍。

要知道作为一个宽容的动画电影脑残粉,每一次坐在影院看动画片,我都是怀着坚信自己还没长大的虔诚心情,不惜坐在熊孩子中间回忆童年的。

但看完这部“2”,我失望透了。

距离前作上映已经过去13年了,而皮克斯居然看起来毫!

无!

长!

进!

至少在“海底”系列这个IP上,前作带给人的惊喜感,在这一部中被消磨的荡然无存。

从表现方式到价值观,“海底”系列两部作品看上去都几乎如出一辙。

更可怕的是,翻一翻近五年皮克斯的履历,令人完全不敢相信,曾经最擅长剑走偏锋的动画工作室,已经走到了如今保守、传统、主流到这般田地,如果放在十年之前,你根本不会把这些词同皮克斯三个字放在一起。

大概没有几个看着《玩具总动员》长大的朋友,愿意相信和接受皮克斯正一遍一遍炒冷饭的现状。

看看近五年皮克斯的动画作品,你不难发现,主题趋同已经成为皮克斯重灾区,关于家庭凝聚力的说教,从《勇敢传说》开始,就一而再再而三,换汤不换药的重复。

而其他动画工作室,即使同样涉及家庭主题,出发点显然要更加灵活机动。

Part 1: 旧瓶装新酒的“海底2”一个中心:寻亲海底系列的寻亲梗,玩了两部还不过瘾,按彩蛋的个性,如果还有第三部,八成是会让这一次出尽风头的章鱼汉克做主角。

至于故事,我们不妨大胆的预测一下,汉克年少轻狂,一言不合离家出走,长大后幡然悔悟,决定找到家人,解开心结。

原来生活在海底世界,一不留神就和家人失散了。

两条主线:主动寻找与被寻找先来简单回忆一下,第一部中两条主线的运动轨迹:马林、多莉(寻找)⇋尼莫(被寻)第二部中,寻鱼之旅的格局较之前作,的确有所复杂化,多莉成了寻找的中间环节,既是施动者,又是被寻找的对象,她心急火燎的满世界找爸妈,天生劳碌命的马林,带着儿子满世界在找她,而多莉的父母,除了贝壳铺路等待被找到,存在感实在太弱。

运动轨迹:马林父子(寻找)→多莉(寻找+被寻)→多莉父母(被寻)如果说第一部是双向相遇问题,第二部则可以看作是多鱼追及问题,主创们纵然数学不错,遗憾的是,整个故事并能从“寻找”的大框架中跳脱出来。

三个平面化的人物在续集中,怂鱼马林依旧胆小怕事,熊孩子尼莫依旧人小鬼大,而升格做主角的话唠多莉,没脑子加一根筋的程度,俨然一个海底邱莹莹。

虽然经历了第一部的冒险,但三条鱼身上,几乎找不出一点系列动画主人公应有的,螺旋式上升型性格变化。

Part 2: 皮克斯2012-2016:五年五个失散儿童退一步说,如果寻找家人作为贯穿海底系列的主题,被重复强调也姑且算理由充分,但简要盘点近五年皮克斯的动画作品,亲缘纽带的割裂与重建,这个主题出镜也有些过于频繁。

并且在表现父母与子女关系出现危机时,几部作品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离家出走的方式。

再经由一系列巧合,主角们幡然醒悟,懂得了家庭的意义。

皮克斯这双幕后之手,越来越像调停家庭矛盾的居委会,和得一手好稀泥。

除去《海底2》中幼年走失的多莉,皮克斯近几年还生产了还有哪些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的宝宝呢?

《勇敢传说》:叛逆公主vs强势王后这就是那部与《无敌破坏王》同年,一度令观众惊呼皮克斯与迪士尼拿错剧本的影片。

公主从不满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再到理解母亲的用心良苦,影片最后回归到一种类似“一家人最重要是齐齐整整”的价值取向。

《头脑特工队》:敏感少女vs心大老爸这部同样是双线叙事的影片,内心戏丰富的女孩与家人的相处为一条主线,五种情绪的调和则是另一条线索,推动女孩与父亲的关系走向,以其深夜出走作为矛盾激化顶点,而后逐渐破冰。

影片所要传递的理念,成长即是接受不如意,有些不像以往的皮克斯,脑后长反骨的话语风格。

《恐龙当家》:病娇龙少爷+忠犬小野人这部电影不得了,一下就出现了两个与家人失散的主角,人类男孩和小恐龙。

与前两部主动出走的主人公不同,本片中两位主角更像《海底2》的多莉,属于意外失散。

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搭伙过程中,虽然小恐龙和小野人建立了超越种族和仇恨的情感,但故事最终还是收束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如此中庸的价值观,说是皮克斯你信?

找不到恰当的理由来解释,为何皮克斯近年来的作品,都格外注重家庭内涵。

在家长与子女关系的修复上,几部影片也基本都安排了子女主动妥协于家长的结局,将叛逆视为不成熟,而学会自控、回归家庭传统视为成长的表现,俨然为权威家长制代言之势。

按惯例,我们对价值观本身不做讨论,只是想说,与以往皮克斯作品所倡导的,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为,这样意气风发的笔墨相比,最近的几部作品,格局或多或少都有所局限。

Part 3: 从迪士尼到梦工厂:家庭观念与时代接轨“与时代接轨”并非政治课本的专属名词,它的潜台词是顺应潮流,已经不局限在小家庭,而是时代之下的大势所趋。

与时代接轨的家庭观念,则不同于以往的家长权威,是家庭成员间基于平等话语权的良性互动。

这么说如果太抽象,我们通过以下几部,与上文所提及的皮克斯作品,相对同时期的其他动画作品为例,进行横向比较,相信你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功夫熊猫3》:顺应时代的护航者同为寻亲主题,《功夫熊猫3》却并没有把过多精力消耗在“寻找”,而是去讲述熊猫阿宝利用自己的武学修为,带领全体同胞共御强敌,重振村落。

片中阿宝的父亲绝非霸占家长权威不放松,而是认清属于儿子的时代到来后,自愿退居幕后为其保驾护航,完成了权威的交接。

懂得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才是影片中阿宝成长的必修课。

《疯狂动物城》:改变传统的坚实后盾在本片中,兔子朱迪从梦想成为警员,遭遇家人的不理解,到面临人生瓶颈时,获得家人的鼓励,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弱小个体带动了家庭认知的革新。

朱迪父母同样没有固守家长权威,而是为女儿改写传统的成就感到自豪,并在女儿警察事业举步维艰的困境下,发挥强有力的后盾作用。

在这里,家庭可以被诠释为理性的指导与情感的助力,是随主人公一同适应改变的精神支柱。

《精灵旅社2》:包容差异的血缘纽带索尼的“精灵旅社”系列,虽然不如许多系列动画名头响亮,但在家族观念的解读上,却是比较有发言权。

吸血鬼和人类结合的设定,本身就挖下一个观念差异的坑,到了这部续集,老中青三代翁婿,在身份认同与育儿方法上的差异,更是不言而喻。

我们在这部有趣的动画电影中,既能看到用手机的德古拉,又能看到假扮吸血鬼的人类。

差异面前,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不讲父权与家族权威,每个人身份平等的个体,这样的家庭观念显然已经走在我们时代的最前沿。

几组作品简单比对下来,我们就能看出皮克斯近来几部动画作品,有些过分迷恋权威家长制,较之其他热门动画影片,未免显得保守的落入窠臼。

在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的当下,不顺时而动,本身就是一种倒退。

把握不住恰逢其时的主题,故事也很难以创造新意。

作为曾经最天马行空的动画制作团队,我们还是希望看到皮克斯在时代语境下,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每一次都打着情怀的旗号高调宣传,却让走出影院的观众再也找不回熟悉的配方。

(本文原载6月21日【电影通缉令】公众号,内容有删改,From D)

 3 ) 经典在延续

电影本身满足了一个孩子对于海洋冒险的所有想象,第一部在心中的地位一直以来都和《狮子王》、《玩具总动员》、《虫虫危机》等自己童年最爱的几部动画电影并列。

这种情怀来得不如《魔兽》电影之于《魔兽》玩家那么浓烈,但却细水长流。

影片的定位非常保险,因为它没想超越前作,只求延续,延续海洋冒险,回归温馨亲情主题和主角的自我成长,足够好看。

尤其是片中响起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时,忍不住又加了一星。

 4 ) 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找我

世上那么多动画片,如果将其中最优秀的一批动画电影集结成一座皇冠,皮克斯出品的大部分动画电影都会是其中最闪亮的明珠。

2003年的《寻找尼莫》(即《海底总动员》),就是全世界最出色的动画神作之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作品。

它开创了好莱坞动画电影的社会性隐喻,使得动画电影在“3D”和“动画”的外衣下,开始和真人电影一样,讲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描绘生活中的悲欢离合。

从此,好莱坞动画有了这样一种可能:它们得以真正地成为“电影”,而不仅仅是“动画”。

十三年之后,续作《寻找多莉》终于上映。

都说这是一个刷情怀的时代,但重情怀轻质量,从来不是皮克斯的作风。

在前作已然封神的情况下,《寻找多莉》作为续集,只能是一道命题作文,在前作人物塑造已经非常饱满而成功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框架内延续故事。

这更是到了考验才华和功力的时刻。

安德鲁·斯坦顿作为《寻找尼莫》和《瓦力》两大神作的导演,在首次执导真人影片《异星战场》初尝败绩之后,终于回归动画领域。

《寻找多莉》当然不会像《小黄人》那样,作为衍生续集作品,只顾装傻卖萌(尽管萌得我也很买账)。

如果说《小黄人》是流行于市井让人一笑而过的打油诗,《寻找多莉》则是先天下之忧乐的严肃文学作品。

大部分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因为浓厚的商业属性,大多走合家欢的低龄化路线。

但皮克斯总能在欢乐的表面下,给你讲一个其实深沉的故事。

我们习惯了在各种各样的商业大片中,欣赏英雄们的风姿,无论是天赋异禀的超级英雄,还是飞檐走壁的金牌特工,抑或行侠仗义的飞车好手,他们都是迷人的、健壮的、完美的。

可是,《寻找多莉》却借着“动画”这一通道,将想象力与情节设置能力发挥到极致,以不那么“完美”的多莉作为第一主角。

包括马林、汉克、命运、贝利,都有着这样或那样身体上的缺陷,然而,他们就是在那样不完美的人生中,完成那些超级英雄、金牌特工、飞车好手所完成的事。

于是,包括残障人士、同性恋者等等在内的少数群体,都能在这个故事里体会到其中“反歧视”的主题。

除此之外,还有教育的主题——马林对尼莫的教育、查理与珍妮对多莉的教育是截然不同的,这很能让为人父母者得到共鸣;环保的主题——这一次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海洋研究所,本来是一个致力于环境保护的机构,机构的排污却污染了海洋,吞噬了美丽的海底风光,所以结尾的“放生”更显得大快人心;自我定位的主题——多莉忙碌半生,面对自己随时脱线的记忆力、自身的不自信、朋友的担心疑虑,让她在茫茫大海之中不知如何自处,所幸,在寻根的过程中,她逐渐自信起来。

还有,亲情的主题,最让人动容,也是整个故事的起源和基础。

当多莉顺着贝壳的方向找到了爸爸妈妈,其实完成的不仅是一次团聚,更是几大主题的融合。

因为父母担心多莉找不到回家的路,从小便告诉她通过贝壳认清家在何方,最后多莉真的做到了,这是教育的成功。

因为海底被污染,其他动物都搬走了,只有多莉的父母查理与珍妮坚持在原处,苦苦等待女儿的归来,这是对环境污染的控诉。

因为找到了父母,多莉终于知道了自己从何处而来,知道了自己心中所爱和所在乎的是什么,这是一夜长大的欣慰。

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我时常想起范晓萱的一首老歌,《氧气》——“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找我”。

当年的歌唱着伤心的爱情,但用在这个关于寻找的故事里,也是那么贴合。

带着爱,多莉跨越大海与天涯,抖落出走半生的仆仆风尘,终于回家。

带着爱,查理与珍妮从寻找到坚守,不顾沧海变迁,永不放弃。

带着爱,马林和尼莫克服再次远行的恐惧,为朋友两肋插刀,始终陪伴。

这就是一部电影的意义,这也是属于皮克斯的神奇。

虽然相比《寻找尼莫》那份浑然天成的灵动,《寻找多莉》还是多了一丝刻意与冗繁。

前者的情节推进几乎靠“急智”,见招拆招;后者有了汉克和贝利,一个行走,一个定位,便利多了,办起事来几乎不费什么力,虽然整个剧情大致合理,但也少了几分精彩。

如果说2015是环球人品爆发的一年,那么2016则是迪士尼稳扎稳打迎来丰收的一年。

星战的余威仍在,《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美国队长3》、《寻找多莉》便接力式地攻城拔寨,收获票房与口碑的双重胜利。

而《寻找多莉》极有可能超过《玩具总动员3》,成为北美票房最好的动画电影。

虽然这不是最好的续集,但终归皮克斯这次不败。

微信公众号:dongguazaibiechu

 5 ) 只是出身PIXAR的错

基友不情不愿的陪我去看了finding dory,没办法,她既不喜欢鱼,也不喜欢动画,还丢了一张公交卡╮(╯-╰)╭所以她坚持这是一部破电影。

写影评之前,特地去看了豆瓣的评分,只有7.4,连大圣归来都有8.3好嘛,不得不说pixar树大招期待,我是地地道道的pixar粉,看这部《海底总动员2》动画技术在线,故事情节在线,搞笑情节也很自然,总体上来说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已经是非常良好了,但是我们习惯于pixar给我们创造力上的惊喜,所以才会对电影有一点的失望。

其实dory这个小众的主角也注定让电影观众无法共情,就会自然而然的把它当作一部低幼动画来观看。

Dory的失忆症是一种天生的缺陷,她自己家人朋友因此的苦恼不计其数,当然她自己可能不记得什么苦恼,但是无论是父母还是朋友,都给予了dory最大限度地包容和信任,爸爸妈妈只是在教会她如何跟着贝壳回家后就放心的让小dory跟着朋友们去玩耍了,也从未要求dory呆在家里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或许这就是一种人文情怀吧当人的缺陷和环境发生冲突,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

也许有人会说,腿脚不好的就不要出门了嘛,阿尔兹海默症就乖乖在家呆着吧,你得了失忆症还乱跑不给别人添麻烦嘛。

电影却给了我们相反的答案。

总会有办法的,遇到问题不停地游就好了,总会有人帮助你的。

无论是不是童话,电影都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永远相连的社会,一个美好的海底世界观。

也许是我粉丝滤镜太厚了,怎么看都是一部好电影呢

 6 ) 这不是我心中的“多莉”的故事

基于对《海底总动员1》的喜爱,怀着对《海底总动员2》的期待,我去电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

影片3D效果不错,身边的小朋友都很喜欢,但是整个画面似乎没有第1部纯净,而是比较复杂,仿佛是想表现很多东西,感觉比较乱,容易让人跳戏,不如第1部简单清晰,容易入戏。

剧情和第1部类似,是寻亲。

场面更大,不局限于水里,也拓展到了天空中和地面上,激烈的动作场面多了一些,和人物的互动也多了一些,但是总觉得故事过于平淡,缺少了一些温情、乐观、幽默和惊喜的旋律。

多莉是第2部的主角,第1部中她不是主角,但是因为她的健忘、乐观让人心生喜爱,感受到积极乐观的力量,让人眼前一亮。

第2部她好像形存神亡,仍然健忘,但是乐观却仿佛变成了莽撞。

她面对事情时的不自信、彷徨和恐慌让人不由得觉得她不是她了,她只是冠了“多莉”的名而已。

她的破碎回忆和寻亲经历让人觉得人生很匆忙,很浮躁,很不舒服。

回家见到爸爸妈妈本来是故事的主题,结果只是轻描淡写,很难打动人心。

好在影片里有个会变形变色的章鱼,总算是个亮点。

多莉想要爸爸妈妈,也想要朋友,于是她四处奔忙。

这仿佛让我看到影片制作者想要故事,想要场面效果,想要画面,四处奔忙的样子。

虽然人生苦短,但是也许该从容一些,才能过得精致,不是吗?

可能是希望太大,失望有点大吧,所以随便抒发一下个人拙见,同时期待下一部动画影片。

 7 ) 《海底总动员2》: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十三年前,我刚刚毕业,那个时候的《海底总动员》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意味着是一部超级商业大片。

目睹前所未有的海底世界的多彩与绚烂,让当年的我惊叹不已,一位父亲一路在各种伙伴的帮助下寻找自己的儿子,一段奇妙的海底寻子旅程,虽然历程天马行空,但是,年少不经事的我虽很感动,我却并未能很深地理解影片,可是我隐隐觉得它在某些角度映照着现实生活的伟大与深刻,我曾经多次想要明确这种映照意味着什么,但是一直也因为时候未到而无缘开解。

直到今天,这部影片给了我一些答案。

我也想不到,竟然是这样的生命开示。

两代人才能共同完成同一部影片的意义 十三年前《海底总动员》是小丑鱼马林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寻自己的儿子尼莫,其中最主要的小伙伴就是短暂失忆症蓝唐王鱼多莉,而《海底总动员2》里,马林和尼莫和一帮海底生物帮助健忘的多莉寻找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家。

如今我已经38岁,也有了自己的小尼莫。

在《海底总动员2》上映之前,我们有幸先睹为快。

他和她坐在我身边,三个人的电影厅,灯一黑,泪水便在眼中升起溢出。

那种恍若隔世的久违与十三年漫长时间沉淀的回归,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内心,那一刻,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到最后,我的嘴角也随字幕升起,释然地笑了。

像北京的这样一座巨大的城市,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国家,有着无数平凡的家庭。

我们的父亲即使就像马林一样胆小怕事,或许我们的父母也会像珍妮和查理默默无闻,我们的孩子平凡普通,甚至会有像尼莫这样两只鱼鳍还大小不一,像章鱼汉克天生少了一只触腕,像白鲸贝利自以为失去了回声定位能力,像多莉患有短暂失忆症,像运儿是个天生的近视眼……不胜枚举的不完美的孩子,然而就在失去对方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会义无反顾不顾一切地寻找对方,哪怕要穿越整个太平洋。

因为在我们彼此的眼中,对方再平凡,甚至还有缺陷,也是彼此心中唯一的挚爱。

所以,只有两代人坐在一起,才能共同去理解一部电影的意义,我们才能更好地彼此理解对方,即使你有时候并不可爱,甚至还很讨厌,但是,无论如何,你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即使,最平凡的家庭,也一定蕴含着世界上最义无反顾的爱,也体验着世界上最宝贵的却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爱。

这或许也是我们所在的平凡世界里最不平凡的真谛吧。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在小丑鱼马林的眼中,多莉是那个帮助他的人,他或许一直在想,你曾帮我寻找儿子,如今我帮你找回家人,这便是《海底总动员》的全部故事,一个无条件给予对方帮助的故事。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世界里有上一分钟的打打闹闹,又有下一分钟的一团和气。

如今的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计算帮助他人性价比的成年人的?

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看完这部电影,看看身边的儿子,我才明白,多莉的健忘其实是孩子世界里最真实的写照之一,在他们的世界里,从来不会记住谁曾经伤害过谁,他们也会在小伙伴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毫无条件地给予对方帮助。

无条件的帮助别人和忘却曾经的伤害和仇恨,可能是所谓儿童天真世界里最好的品质。

而,我已经失去了它。

我虽不天真地奢望整个成人世界里的每个人始终能保持这种品质,但是我至少希望我的孩子的内心深处,始终保持着这种爱与被爱的能力与天真的力量。

让童年最美好的品质伴随一生,永远保持无条件给予他人帮助的纯真,这也是拥抱快乐的内在力量。

十三年前,历经艰险,只为带你回家;十三年后,再次跨越海洋,一起帮你寻找回家的路。

孩子,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无论有多平凡,也一定有人等你回家 因为平常的工作加班很多,所以家变得就像旅馆。

包括我离开故乡只身一人到北京打拼,故乡和家之于我们这样漂泊在都市的人来讲,既熟悉又陌生。

陌生的就是,如果不提起它,我也甚至可以经常忘记我曾经时刻拥有着它。

熟悉的是因为,我们不管在哪里都会记住它的模样。

然而我们在外漂泊的某些片刻,内心的记忆与情绪就像在翻滚在暗流中的多莉一样,就在那一瞬,归家的欲望与乡愁瞬间充满了内心,就像你窝在沙发里看到《舌尖上的中国》里面展现的那些关于年幼的记忆的味道,那些母亲为你做的食物的味道的那一瞬,你会义无反顾地想要打个飞的回家。

我们都是已经习惯迷失在浩瀚如海都市里的那一条小鱼,我们对拥有的一切习以为常,我们在巨大的洪流里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卑微又无助,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和我们一样孤独又可爱的同类,我们也又有了迷途的下一代…… 但是,我相信,无论我们迷失多久,我们走到哪里,而且,无论你有多平凡,也一定有人等你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你一定会发现,那条条贝壳铺就的小路。

是的,无论我们有多健忘,我们都一定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回家的路。

而且,只要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孩子,我不知道等待你的来路,你会怎么走过,我也希望你能像海底的鱼儿一样始终保持着那颗天真的赤子之心,始终用你的方式记住回家的路,你拥有朋友和家,你便拥有了平凡世界里最不平凡的真谛。

父亲,我不知在你眼中,是不是已经是迷失的孩子,但我,我永远相信我是你心中唯一的挚爱。

不管分离多久,不管我有多平凡,你都依然翘首以盼,等我回家。

是的,虽然人生如此荒诞与残酷,但我相信我一直拥有平凡生命中最不平凡的一切。

谢谢你,小台灯——皮克斯,永远带给我们感动一代人的经典故事。

又是何等幸运,我的事业就是把这份蕴含着真善美的故事幻化成书籍传递给中国的千万小读者,这份美好的阅读必将润物无声地滋润着他们的小心灵。

每个被爱着的孩子,你们的运气都不会差!

 8 ) 我这辈子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时间。

我这辈子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时间。

时间的暗流,曾急促地推着我启程去经历生活,经历失望和无助,也感受世界丰饶和人心温暖。

而当我年老的时候,时间无情地收回了它曾赋予我们的矫健、健康甚至是记忆。

我正再成为一个年迈又失智的老人,目光昏暗,行动迟缓。

一切都是不可逆的。

时间,让浅薄的被淡去,让深刻地被铭记。

但有些东西就像贝壳一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困顿中,指引我们终将抵达我们一生都心心念念的地方。

 9 ) 2023.12.24 海底总动员II 多莉去哪儿

  推荐指数:⭐⭐⭐⭐  类型:动画  导演:安德鲁·斯坦顿 安格斯·麦克莱恩  上映日期:2016.06.17  时长:97分钟  语种:英语  ---  第二部的主题也是寻找和家庭,只不过主角换成了话痨的多莉。

整部电影最最感动的就是看到多莉捡贝壳,一抬头发现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父母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孩子,虽然孩子患有短期失忆症,虽然希望渺茫,但是双方都没有放弃过希望。

这是整部电影的主题。

  说到此,真的是要感叹一句,人贩子该死。

多莉这还是自己走丢的,父母好歹还有个大致的范围能守候等待。

可是那些被拐走,被卖掉的小孩子,他们的家庭又该是多么的悲惨啊。

  顺着暖流,从悉尼飘到了加利福尼亚,真的万万没想到多莉竟然是出生在水族馆里。

而且还有很多好朋友。

整部电影里面最强外挂变色章鱼,还是非常有趣的。

我真的觉得这个系列最最成功的地方不是亲情和找寻,而是没有爱情也能拍出好电影!

这个真的太重要了,中国的很多电影就像是没有爱情不能拍出来一样,电视剧也是一样的。

不管什么样子,什么场景,都必须要有爱情。

合着男女之间就只能是这种事儿呗。

感觉非常肤浅且狭窄。

人的感情是很丰富的,亲情和爱情也是不一样的,非常建议学起来。

今年看到的唯一没有爱情的国产动画电影是《长安三万里》,《茶啊二中》算是半个,这个主题是师生情,前一个的主题是寓教于乐。

我更期待国产电影也能立意比较深刻一点,至少......至少可以没有爱情。

  海底倒是真的总动员起来了,不仅是海底,水族馆里还出来了不少生物呢。

至少没有第一部的大鲨鱼和牙套女孩儿这么可怕,不过偶尔还是会感觉自己有深海恐惧症。

 10 ) 创意不再 温情依旧

画面依然精致,海狮和水獭萌出鼻血,不过相比第一部的经典,续篇故事有些草率,情节略微老套,视觉特效也并无特别惊艳之处,忍不住想感概一句皮克斯的创意呢——或许缘于对皮克斯的期望实在太高了啊!

莫名心疼那只为了想要孤身独处而不遗余力帮助多莉的古怪章鱼,应该叫做超人章鱼吧,“你没有记忆挺好的,就不会回忆那些痛苦”,它的内心一定藏着伤痛的故事,如果再有续集,该不会就是寻找章鱼的过去吧。

Anyway,尽管这样那样的不足,这样温情的动画片,依然是带孩子观影的不二之选。

喜欢这句话,“最美好的事情总在偶然间发生”。

——2016.06.18 成都欢乐颂339影院

 短评

冒险公路片,温情治愈系,永远的好莱坞动画鸡汤。[C+]

10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B+】依旧是寻亲+冒险,创意不足但保留了第一部的余韵,大概粉丝滤镜太厚我觉得很好看。

13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Why oh why?!

14分钟前
  • 毛舜禹
  • 很差

粘贴 复制

18分钟前
  • malarkey
  • 很差

小时候的dory可爱到哭啊

20分钟前
  • ≌菩提风花
  • 推荐

和疯狂动物城不在一个档次,疯狂动物城大人小孩都觉得有趣。

23分钟前
  • 瓦砾
  • 很差

看着捉急

25分钟前
  • Lynne.Z
  • 较差

中规中矩的一部皮克斯动画,没有犯错,但也没惊喜。对于皮克斯来说,这是不够的。

26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不如点寻找尼莫,但仍然很好看!

27分钟前
  • 抠脚诗人
  • 力荐

不输前作的美好,每次小多莉的BGM出来就很想哭。总有一天你的弱点会变成你的超能力。

31分钟前
  • 唐小万
  • 力荐

是我变了,还是皮克斯变了。

34分钟前
  • 郭连凯
  • 还行

章鱼很抢戏,国语版是马东配音。有点想看英文版的摩登家庭的Jay配的版本,感觉会是个臭脾气的老头儿章鱼。另外,片子只能说是一贯的迪士尼水平和风格,家庭、朋友,13年后技术能做到这么好的情况之下,也只是敢做了海狮和鲸鱼而已,略失望。

37分钟前
  • 舒农
  • 还行

皮克斯大型冷饭现场,看的直犯困。

38分钟前
  • Mamacita117
  • 很差

啰嗦又聒噪,睡过了半场

41分钟前
  • Jo_飛
  • 较差

因为多莉记忆碎片化的关系,影片也非常碎片化,梗也挺生硬……我觉得要把海洋生物放在陆地上冒险,这样编故事实在太难了吧……反正……无法觉得好看。星星给精神内核。

44分钟前
  • 小树果子
  • 较差

由于03年在影院看的国语配音,多莉曾一度成为所有皮克斯动画里面我最喜欢不起来的角色,徐帆和张国立的故作姿态的"深情演绎"让我尴尬出戏如坐针毡

45分钟前
  • 拾叁空城
  • 推荐

其实总是比第一部更好的,但是可见观众尤其是成年人观众的要求更高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好事。

50分钟前
  • 小奇喵
  • 推荐

失望

51分钟前
  • Rolly
  • 较差

沿袭了双线叙事的传统,各种流水效果更细致,没有一个坏人,家庭戏

53分钟前
  • 冷杉
  • 力荐

皮克斯動員了1個醫學術語、13個編劇與100+97分鐘的片長,拼了命向觀眾說明失憶一事有其合理性,卻讓事件中心多莉以最不合理的巧事--碰巧滾進路邊水溝與父母重逢,來完成她的使命?唔,看來《你的名字》失憶即作夢的設定其實也沒有那麼ご都合主義嘛。

58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