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点评:尽管有宋飞的加盟,但还是不如他的脱口秀好看。
《蜜蜂大电影》是梦工厂出品的动画,去年十一月份上线。
主要讲述了一个与人说话之后生活便发生巨变的蜜蜂的故事。
传闻说宋飞本身就有许多蜜蜂段子,在一次和斯皮尔伯格谈话中,导演觉得可以拍一部专门的蜜蜂的电影,于是就有了本片。
宋飞本人还特意制作了一套戏服,把自己武装成一只蜜蜂,又拍预告片,又大费周折的全球乱飞着宣传。
蜜蜂Barry B.Benson(果然是蜜蜂,整个一个B3,总比2B强)在安排好的一切中过完一生,想要见见世面,结果在人类社会中险些惹来杀身之祸,却邂逅了花店女老板Vanessa,在相处过程中发现人类竟然把蜜蜂辛苦酿成的蜜窃为己有并从中牟利,大为愤慨,于是把人类告上了法庭。
影片的蜂巢内部设置,很有《机器人历险记》的感觉,由于蜜蜂们的组织严谨,分工明确,所以整个蜂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流水线,所有的蜜蜂都是《摩登时代》中的流水线工人,将自己的全部——精神和肉体——都奉献给了酿蜜工程。
Barry对这一常规性生活提除了挑战,似乎是追求自由的斗士。
他对生活和工作的看法,很有挑选配偶的感觉:one job forever?That's an insane choice to have to make.(一辈子就干一件工作?这简直太疯狂了!)这种干一行爱一行基本上就是奉献者心态,我们当中存在着太多太多这样的人,一辈子的XX家,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等等,而选择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个人经历的一部分,而是分水岭,选择之前是一种生活,选择之后就永远是另一种,没有回头路和后悔药,既选之则安之。
Barry则是自由主义的信奉者,他相信自己的一生尽管短暂,但也不并一定只能做一件事。
所以在一个结构严谨的蜜蜂世界,就显得特立独行。
人类世界的无序和多变正合他的胃口。
和人类女孩说话之后,他才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要为蜜蜂们讨回公道!因为人类居然不签订合同就逼迫蜜蜂生产蜂蜜,用蜜蜂的标志和话语不付知识产权费用的加以利用和改造。
为了讨个说法,他和人类女孩并肩作战,打赢了诉讼官司,要回了所有蜂蜜。
但,真正的问题才刚刚开始。
马克思主义曾经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前提之下的,人们的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出于需要。
这样,劳动就被精神境界化了。
一个人付出劳动并不是因为想要获得什么,而是由于不劳动就显得不完整。
这种犯贱的想法就是共产社会中人的基本觉悟。
片中的蜜蜂们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大量归还的蜂蜜极大的丰富了蜜蜂们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是自己赖以为生的劳动变得毫无价值,于是纷纷的下岗,从此花儿由于没有授粉而变得无法繁衍下去,没有了五颜六色的植物世界之剩下荒芜的灰褐色。
这经历了短暂的精神空虚之后,所有的蜜蜂都明白了原来自己工作的意义并不在于维持自身的种族生存,劳动的价值在于维系整个社会链条——食物链——最终所有的蜜蜂都和谐的和自然生活在人类社会中。
而Barry则当了为弱势群体维权的律师。
世界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律师仍然是嗜血动物,只不过他们中间多了那文件包穿西服的蚊子。
按理说,影片提出的问题是极严肃。
若不是被拍成动画片博人一笑,真的有可能当成政治寓言被束之高阁。
如此处理,只能勉强归为超现实主义或者黑色幽默了。
蜜蜂这种神奇的生物几百万年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经验生活,从未改变过。
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是不可理解的,因为“选择权利”和“自由意志”是最大限度的自我解放,同时也变成了自我肯定的标准之一。
如果你没有充分利按照“自由意志”决定自己的选择,那么你就是被束缚着的。
这种“人本”中心的观念完全忽略了作为系统和关系存在的世界和人本身。
因为系统和关系的规则和结构是系统之所以成系统,关系之所以成为关系的支柱。
一旦在系统和关系当中,就必须成为其部分或一个步骤。
在这个层面来说,系统和关系才是意义所在,才是价值标准。
影片并无意在如此费力不讨好的层面上探讨问题,只不过想讲一个程式化中的个体和追求自由并理解自由的故事。
所以我们不会认为蜜蜂们最后又回去酿蜜,是宿命论的安排;所以我们不会计较,那场诉讼究竟带给蜜蜂们什么样的利益。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致富有正义感的蜜蜂做了件蠢事,最终找到自己位置的结局。
片子由于是宋飞扛鼎,所以全片贯穿了他的脱口秀风格,其中不乏关于“蜜蜂笑话”的段子,台词的处理也充满了他幽默而闷骚的气质。
Renée Zellweger芮妮·齐薇格在其中的表现充分的说明配音“演员”的概念。
不同于日本那种风格鲜明而独特的“声优”,美国的动画通常由当红的影星加盟献声。
Renée的表现实在令人拍案叫绝,对现在表情细节处理还不完善的动画人物,用声音诠释了人物内心的细腻质感。
初识Barry听他说话那场戏,声音变化几臻完美。
恍惚而又惊讶,惊讶之余又有难以按耐得欣喜和兴奋。
Renée声音也比长相要耐赏至于CG效果则不必多说,如今群雄并起,技术日新月异,究竟孰好孰劣,哪好哪劣,普通观众根本区分不清。
但是画面场景的剪辑秉承着斯皮尔伯格的水准,激烈场景中大量的主观镜头,一闪而过的背景和高速画面的穿插剪辑,让整个影片小高潮不断。
但明显是取胜于细节过程,缺少那种挺立潮头最后喷发的快感享受。
前两天看帖子,其中一个TOP签名道出人生真谛: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凡事别太较真儿。
当然也别不较真儿。
周末无聊租了这个来看,没错儿,就是看在Jerry Seinfield的面上借来的,蜜蜂嘛,毕竟不是猫猫狗狗这种毛绒绒可爱的小动物,若是其他人配音我一定不会去看。
可是刚开始就笑了,尤其Barry转过身撅着屁股把自己的蜂针在那个跟转笔刀一样的磨刀器里边转一下的时候,真是无法不发笑。
太可爱了啊。
我其实看动画片就一个目的,可爱好玩就好,从未想过要从中得出过什么结论教训。
生活已如此沉重,自己体会就够了,还要在供消遣的电影里边再去狠狠惩罚自己一次么才舒服?
我不认同这是一部很差的烂片,虽然见到很多人那么说了已经。
其中一位还特别指出‘因为Barry的配音特别难听!
’。
还有的说因为这部片子把人类描写得实在太无聊了,因为vanessa居然跟一只蜜蜂喝咖啡。
如果这些都可以成为讨厌一部电影的原因,那么漂亮的画面呢?
绝妙的对白呢?
完美的配乐呢?
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么?
其实这个就是一部好可爱的动画片,你要一部动画片做到如何才满意呢?
非常传神,Barry的神情举止,一颦一笑都无不让我联Seinfield中的Jerry。
如果你对Jerry有感情,喜欢Seinfield,你一定会喜欢这部片子。
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的原因吧。
总之,看了之后,蜂蜜我还会继续喝,蜂蜜成分的护肤我也会继续买,只是,下次如果我在何时何地见到小蜜蜂,我会报以微笑,因为我知道他们是像临行前的战士一样光荣得出来执行任务。
哈哈,我中了动画片的毒。
喜欢看欧美的动画电影,特别是创意十足的那种,带给你的总是不只一点点的惊喜和满意大胆的尝试,勇敢的创新,人情味。。。
不同的角色看出不同的味道BEE MOVIE中的蜂群工作流程和团队协作,分工,在井然有序的管理与员工“自助式”的应聘中,也许会让我这个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想到更多。
关于影片中的人蜂恋也好,蜂人恋也罢,对于天生看不到爱情的我来说,真的毫无同感,倒是觉得人一生的追求总是在不断的矛盾中前进,不断的肯定和否定自己,回望和总结过往。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但是要有面对错误的胸怀,要有担待责任的勇气,才有追求的动力,错不可怕,逃避才最可怕。
不管是小蜜蜂,还是拍电影的老美,都有认识错误的勇气,不管最后回归工作是小蜜蜂的希望,还是人们赋予它的使命都好,有所担待是人存在的价值。
虽然《ICE AGE》,《后天》很多很多电影里都看到老美诚恳承认,但打死不改,但至少跨出了第一步,我们会的只是指责别人的错误,确始终没有勇气承认自己错了,那就永远没有希望去担待什么。
我也始终在逃避。
你是吗...
重头感慨到尾 老美的想象力不是一般的可爱但是有一点很纳闷 小时候听老爸说,蜜蜂的刺连着肠子 一旦蜇到人 刺留在人身上 肠子也就跟着扯出来了 这岂是一根假塑料管子就能代替的?
呵呵
Bee Movie,国内有个很恶俗的名字“蜜蜂总动员”。
其实比起被翻译成“刺激1995”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这个中文名字实在不能算离谱。
不过,为啥凡是好莱坞的动画片,都要翻译成“**总动员”呢?
好端端的动画片,被排得很政治: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和一成不变的平庸生活,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以及与众不同生活的个人主义;追求公平、正义,反对人类资本家赤裸裸的剥削和奴役,要求自由;barry为了调查、辩护,机智勇敢、慷慨执着地为全世界蜜蜂奔走的英雄主义;蜜蜂barry超人的魅力居然打动了一位美丽的人类女士的芳心,宁愿与人类bf分手也要跟蜜蜂在一起共享烛光晚餐,一起喝咖啡,这是浪漫主义;然后还有显而易见的平等博爱精神、人道主义、动物环保主义和有关生态平衡的理论……再加上米国3D动画的各种搞笑的、拟人的、想象的、童真的场景,如此众多的元素搅和在一起,简直是东北乱炖。
人类输了官司,被判为free所有的蜜蜂,把在售的所有蜂蜜偿还给蜜蜂,并且永远不许再盗窃蜜蜂辛苦酿制的蜂蜜;蜜蜂们凭借人类归还的蜂蜜,便可以天天睡觉嬉戏,不用劳作。
故事进行到这里,似乎很完美了。
但是蜜蜂们因为不劳动而“堕落”,而且因为没有他们传粉,世界上所有的植物都枯萎了(汗这个逻辑)。
这时 barry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花灭绝之后蜜蜂就再也不可能酿出蜂蜜,它们也会灭绝,于是协同人类女友一起,利用地球上最后一批鲜花,拯救了世界——蜜蜂们从这批鲜花中吸出花粉,然后向枯萎的树啊草啊一顿喷洒,然后世界就由铅灰色的死亡谷变成花红柳绿的伊甸园(再次瀑布汗)。
从此,蜜蜂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秩序,重新辛勤地工作。
即使是以前讨厌一辈子只做一样工作的Barry,也极其自豪和满足地做起了”采花粉”的小蜜蜂……当然,影片再没有提,人类是否继续“偷盗”蜂蜜了。
问题是,这不是又回到了故事的原点?
难道不是一开始,Barry成天晃来晃去不乐意工作的时候,他爸妈就跟他讲过 “不同的工作只是分工的问题,任何看似平凡的工作都是伟大、重要、不可或缺的。
很多蜜蜂平凡、琐碎的工作汇就成伟大的事业”?
总之,这部电影有够乱的。
电影嘛,尤其是动画片,还是单纯一点好。
在酿蜜的过程中,蜜蜂常常会被弄死。
最糟的是,如果养蜂人不想让它们过冬的话,蜂箱很可能会整个被毁坏。
虽然并非所有的养蜂人都这样做,但是,这种普遍行为体现了人们的一种态度:生物仅仅是一种物质材料,除了能从中榨取商品价值外,毫无内在价值可言。
人工授精通常会导致雄蜂死亡,但现在这也成为促使产生新蜂王的惯用方法。
获得蜜蜂精子的通常做法是通过拔掉雄蜂的头,用电脉冲刺激其神经系统,从而引起性亢奋,然后挤压无头的蜜蜂,挤出精液,最后收集到注射器中。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18123/
动画片还是很适合偶的,看得让人开心,虽然小P的效果不如电影院,但是还是让偶在路上入了神。
恰好最近在看介绍美国历史的一些书籍,更加能够了解这样故事中无处不在的老美情结。
小蜜蜂的生活和偶们相差无几,走入社会的时候,总想变得不一样,有人坚持且幸运,最后做到了,大多数的人就如同大多数的蜜蜂一样,就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颗小螺丝钉。
典型的美国文化,美国观念,美国英雄主义。
很好的进行了软行销。
虽然牵扯一些政治的理念,但是个人感觉,这个世界那里不是进行着软行销呢。
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金融海啸面前!
总动员系列百看不厌!
他总是能带来欢乐,在无数童话幻想的世界里。
让你领悟一些事情,明白一些道理!
有内涵,画面,想法都很好!
为什么我的评价是还行呢?
是因为与别的总动员系列相比,这部《蜜蜂总动员》显得有些生涩,主人公太美国化,让一些不同文化的人有点不好消化和多少的排斥。
意识形态过于拉的太高了。
道理内涵和理想的童话有些脱节,太过成人化。
《海底总动员》的父子关系,父子情。
《超人总动员》的正义与邪恶,这个世界还是离不开英雄,需要英雄。
《机器总动员》的瓦力任何时候都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对梦想的执着。
对爱情,单纯到有点呆的表达。
《汽车总动员》的应该明白人生的真谛,不该过于个人膨胀,不同。
《蜜蜂总动员》告诉人们的是,权利必须得到维护和争取,但是同时也不能过于理想化,教条化,破坏了该有的正常次序,造成相反的后果。
不过也许这个就是美国人自己给自己打气的方式吧。
呵呵
真的觉得这部电影很一般可能是通篇的黄色背景可能是因为蜜蜂真的太普通了就连看电影排座位都要排到10多万排就是一个不甘心一辈子做生活的小B然后开始了自己人生之旅偷蜂蜜的人做斗争哎,很无聊,倒是学习英语还不错
什么剧情啊...雷死。不过和人类打官司的理念很有趣。
质感非常细腻啊~毛线的质感,头发的质感,毛毛的质感~~~故事也很有意义,以后我不再怕蜜蜂追着我飞了~~
挺热闹的
对于这种依然停留在白雪公主时代的作品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三个礼拜……看了十遍。小朋友们蛮喜欢
对自己有益的行为势必会伤害到别人
一只小蜜蜂,飞到花丛中~有趣~
少有的让我看不下去的动画片
中文配音有点恶心,又是xx总动员。。
虽然梦工厂笑点低+人设丑丑的+常识混乱+结尾拖沓 但总体是有爱属性
理念超前,故事落后。
美国卡通传统套路,不过爱人人类有点扯。。
2008
一颗星给Florist和Bee v. Human Being
没看过的不建议动员这个
好象SIMS3的画面
蜜蜂可爱啊
连美国的蜜蜂都想拯救世界
呃,我看的是台湾配音版本,SO,有很多台语蹦出来......BARRY的好朋友后来安在屁股上的塑料尾针,很,汗,哈哈哈~
剧情比较无聊,但是画面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