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lau/文2003年一部泰国电影《拳霸》的出现引起了轰动,这部以泰拳为主要元素的动作片将泰拳凶猛彪悍的风格和男性的阳刚气质发挥到了极点,令观众着实被震撼了一把。
而接着在以后的几年里 ,《拳霸》系列出了很多山寨版的续集,这些连狗尾续貂都算不上的大烂片当然只是借下“拳霸”的名字趁着人们还没有将那部《拳霸》遗忘的时候捞一笔而已,这种山寨续集观众看过之后也只能很无奈的叹口气说声“妈的,上当了”而这次《拳霸》系列的真正续集终于出来了,并且是由《拳霸》的男主角托尼·贾自导自演,令影迷们充满期待,可惜这部电影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之后,我们发现这比那些续集更具有浓重的山寨气息,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山寨文化的大成之作,无论是文本剧情、人物造型,还是动作风格,都透着一股发自骨子里的山寨气质,称之为“山寨至死'”,其实毫不夸张。
首先说《拳霸2》的故事,其实讨论托尼·贾电影的剧情显得有些多余,因为他的电影差不多都是靠一个牵强的故事硬撑着,全凭动作出名堂,在“拳头才是硬道理”面前,“为打而打”这个词基本可以概括他的电影文本水平。
大致故事类似于香港早期的武侠片和近期中国华丽武侠大片的混合体,先是出身高贵的主人公身负血海深仇,接着一段奇遇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功,然后独自走上悲壮的复仇之路,最后发现自己深陷命运的泥沼,痛苦遗憾地死去。
老套固然老套,但为什么说它山寨呢。
我要强调的是这是一部泰国本土电影,但在电影中我没有看到多少泰国的影子,架构起故事的背景已经虚拟化了,就像《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样都是将故事设置在五代十国那个动荡模糊的时空中,这样做从某种角度上讲就使观众在观影开始就有一个虚幻和宽容的意识,因为这就是虚构的故事,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历史参照,导演可以肆无忌惮的讲述故事,至于他的细枝末节观众也不会太在意。
这种取巧的故事模式放在中国大片里面还成,因为中国历史太过悠久了,也确有几段模糊混乱的历史时期,无论从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现状还是从观众的接受角度来讲,都是说的过去的,但是这种大片模式放在泰国电影中不免有些牵强。
首先泰国电影还没有成熟的史诗大片模式,《拳霸2》作为一部动作片硬套上王室阴谋的枷锁,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不但没有把主人公宿命的悲哀做深,也没有将贵族篡位的阴谋故事讲丰满,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很干瘪的框架而已,而且这个框架中只有一些动作场面,我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人性和宿命的东西,仅仅算是对于中国商业大片的模仿和生硬嫁接而已。
其次本片中的泰国本土文化也基本被淡化了,虽然里面有些泰国的舞蹈和建筑等文化性符号,但是电影画面中的泰国是一个类似于徐克电影《刀》中的凌乱夸张社会,我在电影中看不到泰国的影子,反而看到了《刀》的幻境。
第一部《拳霸》将故事环境放在了泰国现代社会,为我们展现的是发生在真实泰国社会的故事,它是真正属于泰国的电影,而这部《拳霸2》将故事环境设置在了古代,而且将社会环境进行凌乱处理,这样就使一部泰国电影失去了这个有着佛教传统的国家的特有味道,变得山寨而且紊乱。
另外本片的人物造型设计上也充满山寨的味道,电影中提安的师傅车南是海盗首领,但是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见到一艘海盗船,这些海盗一直是在陆地上打劫,难道这年头海盗的地盘都被索马里占了不得不转移生存路线了。
这里也不过多讨论海盗还是绿林强盗的问题,主要说车南的造型,咋一看车南还真以为这是《加勒比海盗》中杰克船长的父亲呢,造型摩登朋克,同样也画上烟熏妆,挥舞着弯刀,令人不得不想起约翰尼·德普来,这种西化的人物造型相当程度上增加了人物的鲜活性和现代感,但是不要忘却,这是一部泰国电影,这是一部纯东方电影,在东方电影中出现类似于杰克船长这样的任人物造型,谁会不想到“山寨”俩字?
而且这种造型设计带来的结果是与《加勒比海盗》完全相反的,电影中的车南是土匪头子,扮演着提安父辈的角色,而且就这个角色而言毫无幽默感和摩登气质,相反他更像是一名说教的长者,富有现代感的造型和传统父辈型的角色设计相结合之后,山寨气质油然而生。
托尼·贾在第一部《拳霸》中展示了极富力量美感和阳刚气质的泰拳,那撼人心魄的动作设计令观众沉醉。
现在的观众是很宽容而明知的,虽然《拳霸2》山寨,但只要能让观众再次见识到泰国武术的美感,观众也就满足了,但没想到《拳霸2》连动作设计也变得山寨了。
电影中提安学习了非常多的武术,像海盗弯刀、日本剑道、合气道,泰拳、匕首、中国传统套路(看着是螳螂拳)。
泰拳在本片中占的比例大大减少,更多的是这些综合格斗,以至于最后在土匪山寨的决战,托尼贾打得功夫完全令人说不出是哪门哪派,但是要看综合格斗大家蛮可以看港片,香港动作片中的格斗更加杂糅而富有创新感。
这么一部泰国电影,打着《拳霸》续集的旗号,我们却看到托尼·贾毫无顾忌地挥着长刀,握着匕首,甚至于模仿成龙一样打以巧取胜的醉拳,我们要看的泰拳却淡化了。
看多了香港动作片,再综合的动作设计也基本上见识过了,这些都已令观众惊喜不起来了,突然间大家眼前一亮发现泰拳是个非常具有力量美感的武术,但是本片中它却变得微不足道了,真是精彩不足而山寨有余。
电影《拳霸2》之所以做得如此山寨,原因大概就是托尼贾第一次自己拍电影的定位失误。
他太急着展示自己多年刻苦修行的武功了,太急着向自己的银幕偶像成龙致敬了,太急着想把自己对于武术的理解灌注其中了,但是他没有考虑到一部电影的容量是一定的,90分钟的光影所负载的东西越多,要表达的东西就会越模糊。
同样,托尼贾也没有顾及到观众的感受和想法,他还不了解观众。
这部《拳霸2》充满山寨气息,但是无可否认我们能从电影中清晰地看到托尼贾的诚意和苦心,片中那些惊险的动作场面也令人依稀看到成龙的那种玩命精神,希望托尼贾能立足泰国本土文化,去倾听观众的想法,去思考电影的精神,那样他的电影才能像他的武功修为一样闪亮,否则就只有一条结果:山寨至死!
《拳霸2》:落魄公子,华丽复兴路 (文/火神纪) 越来越暴力的镜头取代了安静的思索;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位剑客,背负着血海深仇,开始了一场完整而彻底的屠杀。
落魄公子;华丽复兴路。
华丽的只是表象;表象之下的真实是已经腐化了的暴力追逐。
——火神纪。
题记。
2003年,普拉奇亚·平克尧(Prachya Pinkaew)执导、托尼·贾(Tony Jaa)主演的一部《拳霸》(Ong-bak),又被译作《盗佛线》,让我们的眼球彻底震撼了一次,既卖票又颇受好评,创造了泰国电影的票房纪录;其后,泰国的动作电影无不喜欢把自己跟《拳霸》二字扯上关系,而让这个系列电影显得如此混杂不清。
在写这部电影之前,让我们先来缕一缕所谓的《拳霸》吧。
先把1994年Towatchai Ladloy和帕纳·日提克莱(Panna Rittikrai)执导的《拳霸前传:无敌杀手》(Spirited Killer)给去掉,这部电影标准是马后炮,因为托尼·贾曾经参演并且出演了一个小角色,后来托尼·贾一出名,这部电影就把他变成主角并且把名字改成《拳霸前传》在中国大地蔓延开去。
其实这部电影跟《拳霸》扯不上半点关系,而冲着托尼·贾的名字我也很上当地找来这部电影很郁闷地看完,从中可以看到浓烈的早年香港电影味道,而非自成风格的《拳霸》电影。
比较靠谱的,应该数帕纳·日提克莱2004年执导的另一部电影《天生拳霸》(Kerd ma lui)和查冷·汪拼(Chalerm Wongpim)于2006年执导的《火云盗》(Khon fai bin);帕纳原是《盗佛线》的四名编剧之一,而这两部电影的主演也是由原来《盗佛线》中的一个小配角Dan Chupong主演的,不论是人物扮相或者动作设计也多仿托尼·贾的套路,于是多少能算是《拳霸》的周边产品。
纵观那些泰国动作片的主创团队,并且都冠以《拳霸》名字的电影,如果要数正统,也许只有普拉奇亚于2005年执导的《冬荫功》(Tom yum goong)、2008年执导的《女拳霸》(Chocolate)以及这部由托尼·贾演而优则导的《拳霸2》(Ong bak 2)。
当然,如果去真正地较起真来以导演的风格为要求的话;这部堂而皇之直接冠名为《拳霸2》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周边产品;这部电影和《拳霸》既没有剧情上的连接,也已经完全转变了电影风格,除了一个标志性的托尼·贾,其实跟《拳霸》的关系也并不大。
《盗佛线》曾经带给我们的眼球洗礼,对我来说直至现在似乎依旧还记忆犹新;当初看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后来有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收到了《盗佛线》的D9,里面的制作花絮给我解开了谜底——原来,动作片是可以这么拍的——也许那个时代里的托尼·贾还仅仅只是一个鲜人问津的功夫小子,也许那个时候的普拉奇亚还有着足够多的耐心,以及制作一部经典动作片的殷切与虔诚,所以,他们竟是可以租用一个空旷的仓库,让一众的配角演员作为托尼·贾的陪练,练习电影里的每一个动作长达数年之久,最后再将所有已经演练了无数次的每一个动作完美地整合到电影里。
这样拍出来的一部动作片,如何可能不成为经典呢。
有这样的耐心、精力、时间和信念,耗费巨资以及无数个日夜来打磨一部其实已经呼之欲出洗尽铅华的电影,每一个人都很沉静,浮华褪尽。
结果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电影出来后几乎整个主创团队一下子成了明星团队,托尼·贾一跃成为国际动作巨星,而普拉奇亚更是把自己的名字永远地镌刻在了泰国一线导演的名单里。
同样的一个团队打造了《冬荫功》,时隔两年之后。
虽说依旧诚意真挚,然后总体来说,已经呈现出一种整体水平下滑的态势来。
整部《冬荫功》,仅仅让我记住了托尼·贾进酒店从楼下往楼上一路打过去的那个长达十来分钟的长镜头,以及最后之战前的那场百人大战。
如果说,百人大战多少有点cosplay自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的经典动作电影《杀死比尔》(Kill Bill)的嫌疑,那么这个长镜头绝对有足够的原创性和独创性。
至少在我所看过的动作里来说,基本上没有人敢用这样的一个长镜头来描绘一场纯粹的动作场景。
比如同为动作片的大师昆汀,他的电影就以华丽而繁多的剪辑和飞速的转场著称。
毕竟,动作片里的武打场面,每一个动作设计都非常考究,所以剪辑就可以把每一个动作设计尽可能地唯美化,精美化,当它们连贯起来之后,一组由多个镜头剪辑合成后能将动作片的视觉效果发挥到极致。
剪辑技术绝对是动作片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不只是纪录片,也并不仅仅只是记录生活;电影更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
所以必须剪辑,而且把每一场动作设计都独立出来之后,电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益求精方面去。
长镜头,更多地放到文艺片里去;而短镜头以及快速剪辑,更多地运用在动作片里。
这似乎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而就算在文艺电影里,成功的长镜头其实也是屈指可数的,尤其是人物众多、大量群众演员和配角演员参与的大场面广角镜头里,用上长镜头的是非常少见的——随便是哪一个群众演员出点类似于走错延迟或者过快,整个母带也许就都报废必须重拍,而广角镜头也给电影带来了最大可能的BUG诟病。
演员的走位、镜头的角度以及角度演变、运镜的轨迹等等,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精心策划,并且拍摄的时候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精确无误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当一切都配合完美恰到好处并且终于一次完成的时候,一个长镜头才有了诞生的可能性。
这样一来,一个长镜头的设计,从原始构想到最终完成,它所要花费掉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要比拍多个独立镜头再契合到一起多得多。
要拍好长镜头本来就很难,运用长镜头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运用不恰当,或者在存在上不是必须的,长镜头将更有吃力不讨好。
假如存在一些显见的BUG,除了要背上妄图伟大的骂名之外,更要承受BUG带给他们的更多诟病。
基于这样的原因,就算在文艺片里,长镜头往往也足以让导演们望而却步。
正是因为广角长镜头的高技术含量,广角长镜头当成了评价导演的一个重要依据。
更有甚者,甚至把长镜头当成了评价一个导演驾驭镜头能力和统筹全局的唯一标准;某朋友曾经这样反驳持此观点的学院派人士——如果以动作片的长镜头来衡量一个导演的功力的话;那么,那些名不见经传的A片导演岂不都成了执镜大师,君不见——哪一部A片里的动作设计不是“浑然天成、自成一派”,哪一部A片里不是遍地长镜头,有的甚至只有一个镜头。
这里面的讥讽味道实在耐人寻味;当然,这只是题外话。
言归正传。
长镜头,尤其是广角长镜头虽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导演的唯一标准,可是那位被讥讽的同学的观点,其实也并非全无根据。
在动作片里用广角长镜,非常冒险,也很艰难;杜琪峰也曾把长镜头用到他的现代动作片《大事件》(Breaking News)里去,然而跟这个镜头比起来,那仅仅只能算是一个不经剪辑的堆积镜头。
除去文艺片运用长镜头的所有一切,它还必须把动作设计融合进去,并且确保每一个动作都圆满完成——大到整体场面的调度,小到每一个配角演员的走位以及动作完成,托尼·贾的行进路线,镜头的跟进路线,视角的转移,每一个动作的设计都关乎全局。
这个镜头里的工作量绝对是难以想象并且必是经过多次练习和排练反复推敲过的,所有一切都不可能马虎,必须精确到位一气呵成,这要比文艺片里的长镜头难上许多倍。
而且除了小部分对电影的艺术手法以及电影镜头有所了解的影迷之外,大部分的影迷未必会注意到这个镜头背后所可能要耗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更别说这个镜头的价值所在。
这个镜头带给了我太多的震憾了。
从电影的整体水平来看,这部《冬荫功》其实是比不上《盗佛线》的,加上先入为主的观念,《盗佛线》的经典地位其实也不容挑战;然而,如果从导演的作为来看,这部电影只要凭借这个广角长镜头,就已经远远地超过了《盗佛线》。
有了这个镜头作为底气,普拉奇亚绝对足以傲视群雄,在繁如夏花的动作片殿堂里占据其不可撼动的大师一席。
可以说,《冬荫功》是非常具备独创性的试验电影,而《盗佛线》却仅仅只是在重复那些经典动作片并且把其中适合泰拳的因素发挥到了极致;或者也可以这样说——《盗佛线》是一部总结式、里程碑式的泰国动作电影,而《冬荫功》则是一部前探式、划时代式的泰国动作电影;所以《盗佛线》造就了作为动作巨星的托尼·贾,《冬荫功》却是普拉奇亚在个人艺术上百尺杆头的进一步尝试,也彻底地奠定了普拉奇亚作为动作电影导演大师级的地位。
2008年,许多人都在热赞的《女拳霸》,在我看来已经下滑得不成模样了。
我们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太多的武打风格,与其说这是一部泰拳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华丽的动作电影CosplayShow——成龙的喜剧动作电影CosplayShow;李小龙的帅气的截拳道加双截棍CosplayShow;《杀死比尔》里百人会馆大战的CosplayShow;电影最后一场栏杆大战,甚至有些Cosplay自经典过关格斗游戏《双截龙》的嫌疑…… 多种动作片的风格在这部电影里犹如百花齐放遍地开花结果,总会一种风格适合你的审美取向,所以,它也许在最大程度地争取观众群上做了一定的尝试,像是一部总结式的动作电影大汇演。
然而,这样的方式也许并不一定吃香;它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是——无法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于是角色反而缺乏张力,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尽管杰佳·亚宁(JeeJa Yanin)在这部电影里极其卖力,多种武打风格都颇下功夫,然而她最终可能获得的评价绝对难以企及只有一种风格却已经发展到了极致的托尼·贾,给我的印象甚至还不如《杀死比尔》里每一个都个性突出的小小配角。
《盗佛线》、《冬荫功》以及《女拳霸》,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正统的《拳霸》电影系列,而这部《拳霸2》也勉强可以归入到这个系统中去;至于《天生拳霸》和《火云盗》则应该归为另一个系列。
这两者有其共通之处,却不尽相同。
而除了这几部电影之外,其它的所谓“拳霸”其实都只是噱头,不过只是唯利是图者牵强附会的欺世盗名之作——包括制作方、宣传方以及译制方皆如是,他们所追逐的是《拳霸》电影成功之后可能还存在的市场价值一次又一次的盘剖,以及对其商业价值趋之若骛的无耻追逐罢了。
而就《拳霸2》来看,它能跻身于《拳霸》之列其实也相当勉强。
剧情上没有任何牵连倒不足以被人所诟病,毕竟前几部电影之间的剧情本来就没有半点关连,可是如果从导演来看,这部电影多少有点《洛奇》(Rocky)后作相似的味道,约翰·G·艾维尔森(John G. Avildsen)执镜拍了非常成功的第一部,然后,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演而优则导地连续拍了五部续集。
只是不知道,托尼·贾是把史泰龙当成了自己的前车之鉴,还是成功模范呢。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人应该明白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以及该如何去干;然后,把份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
这也许就足够了;这是基础——成功或者不成功,其实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人本贪婪,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似乎是本性,再加一点不自量的张狂,演而优则导的例子在电影圈里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惯例和通病。
从只要做好自己份内工作就已经足够的演员,进阶到统筹全局的导演,似乎总是许多演员的美好梦想;只是,能够完成一个从演员到导演的蜕变的人,其实很少。
我顶不耐烦看那些所谓的“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不管这个“自编自导自演”的创作者本身是导演,或者演员。
演员是非常专业的一个职业,导演同样也是;把其中的一个做好了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何况又想两者兼顾。
就这部电影而言,如果把托尼·贾仅仅当成一个动作片演员来评价的话,他应该算是相当的可圈可点;可是如果把他提升到导演的角度来评价的话,这其实不过只是一部相当平庸的作品,而一部平庸的作品和一位出色的导演,这二者是不大可能划上等号的。
当然,如果我们足够宽容,我们把它当成是托尼·贾在导演事业上的一个尝试,也许我们可以去期待他的后续之作,是否会更上一个层次呢。
在我看来,几部《拳霸》来看,第一部《盗佛线》无疑是最好的。
我总在说,动作片在其华丽的武戏以及弱智的文戏两方面,总是不相对称的;而《盗佛线》给我留下的一个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把文戏也提升到了武戏的水平上,一文一武两线并进,以深厚的佛理理论为辅垫,以因果循环的线索穿贯了整部电影,让它的暴力显得更有说服力。
如果从文戏的水平去要求,后续的几部《拳霸》其实没有一部及得上《盗佛线》,包括这部《拳霸2》。
可以说,几部《拳霸》在水平上多少有点参差不齐,但也可算是各有春秋——《盗佛线》的文戏武戏双头并进,《冬荫功》的广角长镜头,《女拳霸》的百花齐放;而这部《拳霸2》显然,是最没有特点的一部作品。
退一步说,也许我们不该以要求普拉奇亚的眼光来要求托尼·贾;正如我们用屁股来想都能想到的,普拉奇亚绝对耍不出托尼·贾那么勇猛霸气的泰拳。
然而,并不是我们非得把他们二人拿出来比较,而是托尼·贾逼着我们这样做。
也许,托尼·贾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动作片演员;只是,我们用屁股都能想到的,他却连想都不用去想的。
如果普拉奇亚也自己去演一部动作片,那么托尼·贾就不会显得那么愚蠢;只是普拉奇亚并没有这样做,托尼·贾又为何感觉自己能做好普拉奇亚都没能做好的事呢。
托尼·贾已经可算是泰国动作电影的绝对权威了,所以,我一点都不怀疑这部电影可能取得的票房成绩——泰国动作片,托尼·贾主演,这已经是票房成绩的最好承诺了。
至于非得说,我们是冲着托尼·贾执导的角度去观影的话,也许多少有点看热闹瞎起哄的嫌疑了。
只是,始作俑者并不是我们这些好事者;而是托尼·贾自己起的头。
自编自导自演,如此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来说,只有政治人物才有可能恰到好处地完成;电影圈里,还是算了吧。
落魄公子,华丽复兴路。
整部电影的编排来看,从《盗佛线》的文武精致已经彻底地坠落回文戏弱智的水平上去了。
这样的一个桥段,在我们的香港电影里,在数也数不清的武侠小说里,我们已经被洗礼了无数次,我们能期待托尼·贾给我们带来多少的惊喜呢。
当然,也别说这部电影一无是处。
电影中间穿插了一段主人翁学跳舞的少年回忆,这一点也许可算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至少从文戏上来要求的话,舞蹈是文明的美感,而最后主人翁放弃了舞蹈拿起了刀枪棍棒来反抗多少也有些被迫的无奈。
从文明美感到暴力美学的转化,这部电影似乎在寻找一个合理的堂皇之道;这一点它算是比较成功的。
自然,就视觉而言,托尼·贾也许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可是也还算对得起观众。
父亲惨死,被杀父仇人养大并且教导武艺,甚至被当成继承人抚养,最后却不得不为了生父之仇而与养父展开生死之战;昔日曾经欺辱过他差点让他丧命的海盗头目被他以同样的方式报复,而杀父之仇又是否可能被忘却呢。
这部电影以一种非常直白的方式破解了之前可能得到的堂皇而复归于平庸。
我想,这也许就是托尼·贾的导演功力远不如普拉奇亚之所在。
我们可以断言说,这是托尼·贾在导演事业上的不错尝试;但我们无法说,这是一部非常优质的动作电影。
纵观整个《拳霸》系列,多少已经有点昔日黄花的落寞味道了——泰国的动作电影,经典已经老去,平寂已经归来;当浮华的一切开始鼓躁着人们,驱使他们去追逐一些艺术之外的事件时,所谓艺术,其实已经彻底地死去了。
己丑牛年己巳四月乙丑廿六;炎帝神农氏诞;凌晨2:25。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Ong bak 2》 ■译名:《拳霸2》 ■导演:托尼·贾(Tony Jaa) ■编剧:帕纳·日提克莱(Panna Rittikrai) ■主演:托尼·贾(Tony Jaa) ■类型:动作 ■产地:拳国 ■语言:拳语 ■色彩:彩色 ■摄影机:Arriflex 435、Arriflex 535 B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制作公司:Sahamongkolfilm Co. Ltd. ■发行公司: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首映日期:2008年12月4日(泰国)http://cyacz.blog.163.com/blog/static/98269920094845530765
上网一查托尼贾的年龄,一看吓一跳,1976年生人。
李连杰19岁的时候,拍了少林寺,此为高峰之一,28岁开拍老怪的黄飞鸿系列,此为高峰之二。
成龙则是24岁时演了蛇形刁手,31岁时出演警察故事系列。
李小龙32岁逝世,5部作品,不多论。
33岁的托尼贾,除去龙套,目前仅有3部作品——拳霸,冬阴功,拳霸2。
不是个好兆头。
相对于威亚流水线下的香港武打片,与李小龙一样喜欢挑战人类身体极限的托尼贾还能蹦跶多久多远?
这是个问题。
泰国缓慢进步的电影工业也是制约此人发展的又一“致命武器”。
5年3部电影,不是慢工出细活,而是一部一部水往低处流。
《拳霸2》几乎让人对其绝望。
是的,这还是他“演而优则导”的第一弹。
我不明白《拳霸2》中尝试更多功夫种类,以及大量冷兵器的加入,是为了追求什么效果?
如果说就是为了让搏击元素丰富的话,那么大可让反派对手有所改变就足矣了。
让主角放弃以泰拳为主要形式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点。
对香港武侠、功夫片烂熟于心的全球影迷们,想看的是托尼贾的飞膝盖,铁肘子,而不是拙劣的去学日本武士劈刀、黑人摔角、中国大辫子打五行拳。
已经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何必还要向下兼容?
学成龙打醉拳,说着好听是致敬,骨子里还是流露着不自信。
打斗上丧失风格也就罢了。
剧本也变的拖泥带水,不堪一击,大量冗长的回忆倒叙让人崩溃,杂兵居多的杂烩让整个片子的高潮丧失殆尽。
我到现在为止还在疑惑,那个莫名其妙的结尾,是预示着还有续集呢?
还是彻底就这么终结了?
不管是哪个,好歹得有个boss战吧?
谁是boss?
穿马甲的大城国王?
戴竹筐的东洋神秘客,还是那个莫名反骨的干爹?
至此,拳霸2沦为囧片。
不多费吐沫了。
拳霸1里的飞翔的泰国农民和冬阴功里10分钟的长镜头打关,在这部片子里绝对是找不到一点遗迹的。
这第二部跟第一部似乎扯不上太大的关系,与其叫拳霸2还不如另起炉灶,唯一的一条有关联的线就是关于佛教和信仰,也许是为了噱头吧,反正我是冲着这个噱头来的。
04年拳霸一出来我就被震精了,没想到泰国动作片这么屌,完全撇开剧情这片也绝对上得厅堂下得茅房,如果光说动作,我会把它抬的高一点点,可是有了剧情,我又把它评的低一点点,但是无伤大雅。
托尼贾的身手实在惊艳,我不知道他们的那种打斗效果到底怎么做到的,很多桥段设计可以看出来龙套都挺着自己胸脯往人家膝盖上撞,看得我那叫一个寒,就算胸口垫块板这么撞也够呛阿,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而托尼贾在黑市拳里的那场打斗我给满分,太酣畅淋漓了,比冬阴功里头的百人斩还要过瘾,因为它里头有一种除了情节紧张外还层层递进的场景设计,打斗一浪高过一浪,带着观众一起达到集体高潮、欲罢不能阿,那一段我反反覆覆看了十来遍。
也许是拳霸1托尼贾还没秀够,所以这一次把十八班兵器全亮出来耍了一圈,其实这大可不必,武术流派这东西作为点缀可以,偶尔闪现一下,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正如吃饭有两三样好菜细细品味吃起来就很香,你点个满汉全席一大桌子菜光记着往下咽,反而咂不出个中滋味,又是虎鹤双形又是东洋刀法,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就好像福娃那操性,设计者想一次把所有的元素都混一块,结果象征意义的东西太多了最后堆砌了几个怪胎出来,就其中几个看着眼熟,一个火娃,一个水娃,一个土娃……葫芦娃里好像还没这号人物。
托尼贾说他喜欢的是成龙,不过他走的路线是李小龙的风格,硬派,打不死,拿啤酒瓶砸脑袋谁要是眨巴一下眼睛谁是孙子,异常彪悍。
可我一直担心托尼贾的电影会只停留在动作打斗设计上,这样的电影很难让人反复玩味,多是看完场面过把瘾就扔了,再看就失去第一次的新鲜感了,而更糟糕的是自从拳霸1开拓了这种打斗片风格的市场以来争相效仿者众,山寨版层出不穷,时至今日再把宝全压在这种动作打斗设计上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审美疲劳,如果没有改进的话怕是票房大卖的日子不会长久。
而这次托尼贾自己操刀确实在剧情上有一些转变,意在结局的设计上,也许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样的结局,结局是不是想说不要被仇恨冲昏头脑?
我不太肯定。
虽然瑕疵不少,但作为托尼贾的第一部处女作还算过得去,期待他的进步。
本以为又是一部热血成长剧,即使到影片最后一刻,我还幻想着托尼·贾能一飞冲天变身超级撒野人横扫千军,最差也能做到暴走后与死敌同归于尽……但是他没能做到。
习惯了之前拳霸系列中托尼的小强精神,这次的倒下真的让我不知所措……甚至觉得这片子已经不能称之为拳霸了。
少有的拳拳到肉的肉搏,取而代之的好像是主角的武艺SHOW,日本刀、波斯弯刀、枪各种兵器轮番上阵,来个大乱斗。
至于剧情就更莫名了,我是没看明白那个鹰人是从哪里来的- - 冲着拳霸的名字去看,感觉这部片子确实想做些创新,但是并不成功。
曾经一部招招华丽过瘾的动作片,弄成了一部兵器乱斗大杂烩,不得不说是一个失败。
最后说如果他能克服心中的魔障就可以安息?
意思是他的复仇肯定是暂时失败了。
然后死了之后变成鬼魂在拳霸三里面继续出场?
因为完全不懂泰语…所以最后说,如果很多人祈祷,也许他能度过?
我完全搞不懂最后一个镜头,假如没有最后一个镜头的话。
作为一个悲剧…其实蛮不错的…PS:整部片情节奇怪得要死,总算能够勉强理解…武打真的很认真…
哎,在05年托尼贾(简称T)横空出世,让我发现泰拳这玩意真是拳拳到肉 从盗佛线的那一段街头FREERUN 火焰腿 不把龙套当人的格斗动作。
冬阴功的1楼打到4楼的超级长镜头,然后是匪夷所思的空心模子百人折,都是让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可惜今天不是说这2部叫好叫座的电影,今天聊的是号称3年磨一剑由T自导自演的拳霸2!
这次故事回到了古代,T一头乱发实属诡异,越发觉得主角不但不帅,而且难看.好在不是偶像剧。
反倒是整个片子的节奏,让我感觉像是一个从ACT游戏转变成了ARPG。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可能T导觉得这个剧本对于泰国这个电影水平来说太他妈牛了?
一个大臣谋朝篡位,杀了国王逃了王子,王子长大回来复仇结果失败了。
好像哪里看过?
这个剧本都拍烂了。
也许是拍了2部ACT了,是时候走有内容有故事的路线了。
但我们不需要啊,要看一部故事片满大街都是,何必等3年看T自导自演呢?
这3年T是去上导演和演员专科了吗?
从武术指导来看,T这3年肯定没去读演员专科,除了台词多了几句以外,没什么惊喜(惊喜其实在盗佛线和冬阴功就找到了,一个只会说“阿拍”的演员红遍全球)看了大约40% T终于开始一步步的显示苦练成果了!
苦练了刀枪剑戟18般兵器以后,一半的肉搏一半的冷兵器。
但好像哪里看过,铁线拳,醉拳,三节棍,九节鞭,双戟...这不是传说中的少林武学嘛..太囧了。
脑中马上浮现一个画面:一个和尚边看边说:这不老子昨天耍的玩意嘛? 看到后来简直就是一部出色的国产功夫片 其实看之前有人跟我这样说过,全是中国功夫。
我说你放屁 泰国不能有刀有枪嘛?
看完我也只能说 除了泰拳依然劲道之外 能够夺人眼球的动作好像没有了 全是一些似曾相识的动作 打龙套也没以前这么拼命了,基本打摔地上就放他一条生路了 有一段在狭路相逢的肉搏1V2还算过瘾 可惜有几个镜头带到了躺在地上的人摸着胸口干看,T导说你,快起来 他就马上起来又开打了 这个因该是武术编排和导演拍摄的问题。
不过T这部戏最后的20分钟基本没停过,能看到能想到的武器他都耍了一遍 也算弥补前面的剧情拢长的不爽吧 角色几个人还满有个性 一道眉 铁拳男 带牛角的酋长 阿拉伯商人其实是海盗头子 演员都很合型可惜戏份实在太少,从头到尾也没什么台词 还有洞里面那个象WITCH一样的女打手 说是为了试炼主角的功夫 结果直接打死了 那以后还能试炼谁啊..养一个功夫高手试炼一个人,有点浪费 特别是那个女主角 就是小姑娘PIM 她她她..有没有根本没区别嘛 长大后跳了段舞杀国王的时候瞄了一眼,算给成人女主角一个交代了 整个角色表乱七八糟 就好像叔叔大姨都想来上个镜头,然后特地临时修改的角色表 许多人都没有出现的意义而且也实在太多了。
哎(跟开头起前后呼应,让你不得不佩服我的思路)整的来说T第一次自导自演的片子,想搞点与众不同或则说是不伦不类也是情有可原的 以一部打戏来说 全是一流的,以剧情来说 算泰国一流的? 以拳霸2+托尼贾这两名字来说,是令我失望的。
有多爱拳霸托尼贾就有多失望,如果这部片子能在北美票房叫座 也是因为这2个名字 而且我想 第二周可能就会直线下降... 如果泰国真想有一部能走向世界的代表作 就拿出全力 拿出最原汁原味的 而不要参杂一些个人单纯的想法 希望拳霸越来越好,一个说一句阿拍然后往死里打的托尼贾!
一个有多个影响深刻的镜头的拳霸才是我要看的!
说实话,已经不记得拳霸1讲点什么东西了,只记得,Tony Jaa的身手还可以,毕竟年轻……看完之后,来豆瓣一看,没想分数这么高……搞不懂搞不懂……非常诚恳地说,这是一部不知所云的片子……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元素都混在一起……有人说是一部王子复仇记式的片子,不知道莎士比亚会不会从坟里爬出来吐口血……如果要给这个片子下个定义,个人认为比较准确的说法是:一部非常意淫的山寨烂片……没兴趣再说了……想想都觉得很恶心……
延用了拳霸的名头,却延续不了拳霸的血脉时间逆流,背景成了五六百年前的古泰国原来续集都能玩穿越的编剧干脆扯一下两部的男主角是前世今生的关系好了整部片子给人的印象很原始、很野蛮、很血腥、很肮脏、很残破不堪……大部分人设都象是原始部落民似的背景则大多数时候显得旧旧的,象一张泛黄的旧照片,反正我是看得超不顺眼说回最主要的卖点:打戏本片中的风格一改上一集(如果那真的能算前传)拳拳到肉的泰拳风格大玩混搭风,不过混得让人有些啼笑皆非晕头转向之感似乎导演(或编剧)大神随心所欲地在其他时空、世界抓了一把然后就把抓到的什么忍者、清朝武者、非洲黑大个一股脑扔了进来完全不用管这些角色在戏里是不是协调完全是一锅泰式咖哩大乱炖(但配合那脏兮兮的背景去看真是反胃)Tony Jaa自导自演,于是卯着十项全能的名头而去醉拳、南拳、剑道、三节棍、柔术……简直是想到什么用什么,只有不敢想,没有不能往片子里塞的但偏偏就是他那老本行泰拳,要观众努力的睁大眼睛才能看出一丝端倪来于是,第一部营造出来让人眼前一亮的泰式风格消失尽殆徒留下拼凑出来的N不象的混搭风格下面说一下两场重头大战刺王一场,真是莫名其妙的匪夷所思古蛊仔斩人都知道往头上砍过去比较致命吧况且都在背上划了那么多下了,下面是皮是肉还是甲手感都不同吧就一根筋的认准背肌不放过最后被黑衣忍者围攻一场更绝本来冲出只大笨象来,但若你以为它是来护主的就大错特错了大笨象出场后很快就陷入石化状态,成为了人肉……哦错了,是象肉布景板任主角和一众黑衣杀手在它四条腿柱间穿来穿去再由脚上打到背上,但人家大象依然淡定从容,不动若山若泼层油漆上去恐怕大家都当那是幼儿园的滑梯了结尾男猪生死未卜,看样子是留个尾巴Tony Jaa导演的心理很强大,看来就冲着续集去了,就没想着拍成这样会不会TJ了听说今年五月份拳霸3就出了,求神拜佛你还是再穿越回去21世纪吧还有Tony Jaa哥,你还是老老实实当你的打星好了其实,象在一部戏里表现多几样武术风格并没有错但绝对不该由主角来做这件事主角应该尽量从一而终,将一种武术风格贯彻下来,这样才不失风格鲜明而配角则可以多用不同的风格来配戏,用以衬托主角,同时不会显得单调Tony Jaa在本片中错就错在野心太膨胀以为自己在跳大神,请来哪个流派就直接上身,完全不管前后风格是否统一显摆是显摆了,但完全迷失了自己我们常说,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对Tony Jaa来说也是如此,大家看你的戏,不是想看你耍醉拳南拳、玩剑道三节棍对你来说,只有泰拳的才是霸道的!
武海无涯,回头是岸,及时回头,善莫大焉,阿弥陀佛……PS:看是一些评论说本片有向成龙伯伯致敬向子弹叔叔叫板之嫌但我感觉嘛,真要说有意致敬或叫板那恐怕是冲着星爷的《武状元苏乞儿》去的哈你看主角那一身乞丐行头,只是比犀利哥略逊一筹而已那一头粘腻的枯发,简直是飘柔公司的噩梦两片的情节元素也不难看出共通之处所以与其说是“拳霸2”还不如说是“苏乞儿2之泰乞儿”呢
打斗动作真的没话说!!!赞!!!
凶残、粗糙、老套,一味的好强斗狠。精华在预告片里都呈现了,别浪费时间了。
虽然剧情必须忽略,虽然泰拳只是惊鸿一瞥,淹没在日本剑道、巴西柔术、中国武术里,并因此被很多第一集的影迷诟病,但我还是要说,打得还是很过瘾的,眼花缭乱,血脉喷张。动作片,这就合格了。
中国武术在泰国~
没剧情我无所谓。只有傻子和装B的人才会因Tony Jaa的电影没剧情而给低分。但是,武戏呢?我从头到尾都没见他打过几次泰拳。基本上看到的都是中国功夫,而他的中国功夫给人的感觉很生硬。整体下来不好怎么说,也不是完全不好看。可以说如果没有《拳霸1》和《冬阴功》的珠玉在前,这部片子完全可以给五星。可惜对比前面两部,给三星我都嫌多了。
当年买碟看的,有点赛德克巴莱的味道,武打很精彩,整体透出一股史诗质感,可惜剧情还欠点火候。😅(如果不顶着拳霸2的名字,剧情能有头有尾,就可以再给一星了)
还真是未完待续 伏笔太多了 女主角好可人
还是第一部帅啊,,这都变成十八般武艺了,还有醉泰拳,ft
ms还有下集?
tony jaa tony jaa
第一看到了传说中的泰国武打片,满怀期待,却一点收获都没有。
新年假期看的一部烂片 没看完
动作绝对吊!
劍道、洪拳、蛇形刁手、虎爪、鶴形、柔術、醉拳、波斯彎刀、長槍、三節棍、鏈子槍、長劍……丫還能再多會點么?
垃圾
tonyjaa
似乎未完,王子复仇未果。泰拳打斗得很精彩,尤其是用膝盖大杀伤。女主小时候很可爱,大了有点漂亮。
花里胡哨在托尼贾的动作戏电影里是褒义词,很喜欢里面的闪转腾挪各种兵器,尤其是最后十五分钟的单剑,太精彩,是我的武侠想象了。
记不到看了好久了
劇情老土又刻意,元素拼接生硬(人猿泰山+成龍醉拳+夜宴吳彥祖)。打斗沒第一集精彩,還不止泰拳呢,啥功夫武器都上。角色個個都臟兮兮。TONY渣這集太像吳宗憲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