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术产生盛行的维多利亚时期,出现了两位极有天赋的年轻魔术师,最为难得的是,他们还是一齐出道的同门:罗伯特·安吉尔性格复杂而且历练世故,是一名天生的表演家,他明白如何在舞台上将自己完美地展现给观众。
而阿尔弗雷德·波登则与他完全相反,这位天赋极高且十分富有创造力的魔术天才因为不修边幅和天真的个性而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更不懂得如何使用华丽的手段去表现他的魔术想法。
两个人在一场一场的表演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威望,将其他魔术师都甩在了身后,最终却变成了这对以前的同门师兄弟的竞争……借鉴,不妥私信删。
专门注册了豆瓣来评论一下,我真的有些生气了。
我们诺大导演是不是对科幻有什么误解?
凭空创造物质也能算科幻了?
如果这是个像《复仇者联盟》、《x战警》或者随便一个修仙网文改编的电影的话,说不定我还挺喜欢,但是这个片子在最后一秒前都一本正经的,你绝对想不到我花了多大心思猜结局,猜手法,一次次暂停、回看、揣摩,然后你告诉我有个机器可以无限复制活人???
呵呵。
当特斯拉(拜托!
特斯拉知道你这么拍他怕是会在坟里跳出来!
)找到那堆帽子的时候,我以为是他为了骗休叔继续投钱而搞的把戏,帽子和猫是事先放在哪的,只是为了让这个魔术师相信他能做出惊世骇俗的东西,结果竟然真的能复制?!
把一个划时代的科学家拍成一个巫师真的好吗?
最后休叔的借刀杀人,我一开始以为是他利用了当年的那个酒鬼替身,结果他真的在一遍一遍杀自己?!
exm?
你就是在标签里加个魔幻我都不会往这儿想的,别曲解科幻了行吗?
复制人这个设定让这部电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所有的事件的起因和疑问的答案都是基于瞎扯,热衷推理的人最终得到这么个答案真的想骂娘。
这部电影让我对诺兰的印象彻底崩塌了,无语。
我是诺兰的迷弟,但这部片子除外第一次知道是诺兰,是上了大一,同学叫我去看《星际穿越》,那会儿才知道原来《蝙蝠侠》系列是这个导演导的,从此变成了诺兰的迷弟。
不论是信息爆炸的《信条》,还是差评居多的《敦刻尔克》,凭借优秀的剪辑,和诺兰玩弄时间的把戏,这些片子在我心里都能称的是好片(目前为止,觉得最牛的片子其实是《记忆碎片》,虽然已经完全忘记剧情了)唯独《致命魔术》,不论是多年前和同学一起看,一起看到睡着,还是近期再度鼓起勇气去看我都实在无法说这是一部好的片子,我可以说演员nb,可以说剪辑nb,但是我只能说一句,我不喜欢这片子,一点也不即便这片子在豆瓣是top250,即便这片子在imdb上一百万人评价,得分8.5我也还是不能违心的说,我喜欢这部片子,然后诺兰nb它不应该叫《致命魔术》那年我大一,我在打《生化奇兵 无限》,舍友在旁边看电影,舍友很文艺,会玩儿马林巴琴(苹果的铃声)他留了一头的长发,经常做我旁边看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就是俩电影,一部是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另一部就是诺兰的《致命魔术》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无他,因为他看这俩片子的时候睡着了。。。。。
我当时就和他说,这都啥片子啊,看的都能睡着,你还看当时人家很文艺,说什么这是希区柯克的片子,你懂啥我不懂希区柯克,更不懂诺兰。
为了不再被人怼,我就自己去看了这部大名鼎鼎的《致命魔术》然后就得出了这个浅显的结论它不应该叫《致命魔术》作为一个很肤浅的观众,我看到这个标题,第一反应自然是这是要讲魔术的,而且影片很牛逼的调动了我所有的脑细胞去思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然后谜底揭晓,原来是特斯拉发明了一个能够复制人的机器所以,合着《致命魔术》的结果就是特斯拉的一个机器,还是架空,瞎tm扯的一款机器这感觉就好像你在看一本悬疑推理小说,名字叫做《不可思议の密室杀人案》,正当作者已经将你全部的大脑细胞调出来然后谜底揭晓,凶手会隐形,完成作案后一直藏在案发现场,警察过来调查时,他偷偷溜走了凶手来自高纬度空间,他吞噬了死者的未来时空凶手是哆啦A梦,他开任意门过来的那一刻,你的反应不是觉得这本书不好,而是怀疑这小说是不是起错名字了,它是不是应该叫做《来自异时空的旅客那些不可思议的密室杀人案》电影的原名是《The Prestige》
如果按照字面直接翻译大概率是《名誉之战》,很显然这不是一个能吸引人的名字,但《致命魔术》真的只是译名导致的出戏和失真感吗?
我认为不是所谓的谜底是整个电影最失真的地方影片的前半部分非常好看,倒叙,插叙,通过两者日记的剪辑堪称教科书级别那如果我问你影片前半部分构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概的答案是,蝙蝠侠和金刚狼有仇,这俩人想在魔术上一较高下,目前是蝙蝠侠站上风,金刚狼想了个损招得到了所谓的谜底。
然后就去找特斯拉。
这个时候,世界观还是个正常世界,观众也非常好奇这魔术到底怎么变的然后来了一幕,特斯拉无线输电,ok,确实有记载,谁知道真假。
直到此刻,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认为两个魔术师是正常人,他们在为了名誉进行较量,想要试图从魔术上打败对方然后特斯拉这条线揭开,他发明了一个能够复制事物的机器,然后金刚狼拿这台机器去变魔术。。。。。
你明白那种出戏的感觉嘛有了这台机器,约等于有了永动机,印钞机,我为啥要变魔术好,我们就把自己当成片子里的角色,走火入魔了,想要战胜对方。
你有了这么一台机器,至于克隆自己,然后表演一个移形换影,然后再把自己克隆体杀掉吗??
作为一个魔术师,你随便想想,也能想出比这屌无数倍的魔术的吧好,我们认为主角不但想要战胜对方,还想要陷害对方,然后全身而退我只想问,那么多克隆体的尸体,怎么处理???
智商呢?
接下来是蝙蝠侠这条线,谜底是双胞胎。。。。。
法隆是蝙蝠侠的双胞胎如果仅仅只是变个魔术,双胞胎我还能理解,这俩人共享生活。。。
我觉得这比特斯拉发明出来的那个机器更加让我觉得 扯片中前期用中国魔术师的表演以及装作跛子来讲述有些魔术的秘密需要一直藏着那我第一点想到的问题就是,双胞胎从什么时候开始共享生活的?
我就不提什么是否同卵同精了生长环境会在后天明显改变一个人的外貌,而且性格也不会相同这对双胞胎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共享生活的?
如果这俩人从五岁开始共享,我觉得是有可能骗过所有人的如果这俩人从17,18岁想要埋一个魔术的梗,开始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共享生活就没人发现吗????
如果这部片子没有讲到共享生活,只提这俩人就是双胞胎,我觉得是合理的,大不了父母早逝,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俩兄弟商量好,为了魔术,一人藏起来扮做法隆,我觉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 共享生活。。。。。
何必呢,需要吗?
我是诺兰的迷弟,但是《致命魔术》真的很差如果让我形容我看《致命魔术》的感受的话,那基本就像下面这个故事一样从前有两人比拼抓鸟,一顿剪辑,插叙,倒叙之后,两人的捕鸟技术都变得很强然后谜底揭晓一人放火烧掉了树林另一人找二营长拉来了意大利炮
没有华丽的装束和场面,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这是一部充满神秘与惊疑的电影,"秘密"两字就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主线。
看这部电影需要全神贯注,任何一个看似普通的情节都是下面的伏笔,任何一句不经意的言语都揭示了电影的秘密。
有些情节看似可有可无,甚至在看时将其忽略,但正是这些貌似普通的情节正是整部电影最为重要的环节,一丝一微的忽略都会导致对电影的迷惑。
电影并没有明显的正义与邪恶之分,这或许更接近于真实的世界——利益才是永恒的真理。
因而对影片的理解完全在于自己。
电影仿佛并没有揭示什么真理,但细细品来,每个人的话都蕴涵着不变的真理。
当我将自己的疑惑都解开时才意识到导演逻辑的缜密,才惊叹于演员演技的完美。
也正是这时我才明白这是一部值得收藏的电影。
看懂The Prestige并不难,按照我的观影经历来讲,The Prestige属于故事精彩,讲故事的手法也无比出色的那类电影。
NOLAN利用巧妙的摄影和剪辑营造悬念和气氛,一开始就抛出一个巨大的悬念,并且在整个影片的行进过程中不断的抛出暗示,如果你接受并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故事就绝不艰深,而那些隐秘的,你不小心错过的暗示,在此后回味起来,更是让人兴奋。
若按照我自己的个人经历,在事先没有看过任何介绍与评论的情况下第一次观看就能完全看懂剧情(不代表就能彻底的洞悉故事的意义)的电影,都不能算做晦涩。
假设一部以悬念为卖点的商业电影,到最后让观众觉得自己连故事都完全没有看懂,它无疑是不成功的。
坦白说我觉得The Prestige的故事非常出色,而且感人,但隐藏的秘密一点都不出人意料,全是老把戏……这无所谓,令人折服的是NOLAN玩弄的手段,他使我们完全沉溺其中。
全面蜻蜓点水的小暗示,给足了聪明观众识破真相的时间。
对于稍微迟钝点的,或是看帅哥美女看得太投入的,在真相揭露前的那一刹那,导演也给了大暗示,保准让人人满意。
仔细看来,The Prestige的迷的设定和MEMENTO一样,都是给你看透小迷,外面其实套着大迷。
但MEMENTO恐怖的地方是,他的整个世界观就是这个迷题,而且采用的叙述方法更为惊奇。
而The Prestige的容易看透的迷题是Angier的“The Transported Man”,即复制人,这也是暗示明显且较早揭露的迷题,而更大的迷题就是Borden的“The Transported Man”,即Borden和Fallon的双胞胎身份。
看完片子上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都认为Fallon是Borden的复制人……这让我很郁闷,甚至有点气愤,但是又不好骂你们笨……如果你知道成田美名子的《双星记》(《双星记》就是描写的一对双胞胎轮流扮演同一个人的故事,每天其中一人出门上学做事,另一个人待在家里,直到有个女孩发现了这秘密),我估计理解他们的这层关系会容易点。
基本上谁都能很容易的看出那台机器可以复制,而且在中段的时候就已经暴露得很明显了。
所以我就不在这上面废话了。
直接说下双胞胎的相关暗示。
比如1最早的暗示,当然是他们从程灵苏那地方出来的时候的那翻讨论——魔术师的生活都是在表演。
2那些鸟,那个小孩认识到变鸟的魔术师杀了鸟的“兄弟”,这个词是个暗示。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复制人”的暗示。
3Julia死掉的那段情节,Borden的道歉信,“一个我不知道,一个我认为是系的双重结。
”4Fallon第一次出现,Borden的老婆很不喜欢他,但是Borden说“我分给他食物和其他的东西。
”等等等等,不过这些也是后来才想起来的……真正让我发现他俩是双胞胎的地方是这些1,就人物的设置来讲,FALLON太奇怪了,他跟Borden关系如此密切,甚至是把秘密当成生命的Borden唯一的魔术分享者。
但是他几乎没有台词。
我一开始的感觉是,这个如此缜密的剧本里面怎么会有这种明显缺乏说服力的人物存在?
而当那位一直没露面的Caldlow勋爵以意料之中的形象出现时,Fallon的身份也就清晰可见了。
2,父女关于去动物园的对话,女儿说“爸爸你说好了今天带我去动物园的啊”,Borden的反应是“我说过吗?
好的,我说过。
”然后是接下来他与FALLON的对话,说是让FALLON带她去“今天不行的话,明天一定可以。
”这太奇怪了,为什么要FALLON履行爸爸带女儿去玩的职责,为什么今天不行,明天就可以?
其实看过《双星记》的人来说,到这里迷题就已经解开了……3追加他们俩不是双胞胎的证据:A,TELSA的出现在FALLON出现之后。
B,TELSA的机器原本是打算产生传送,而不是复制。
C,双胞胎对Angier的“The Transported Man”的技法的不解。
不行了……打字跟不上思考的速度……完整剧透懒得写了。
————————————————————————————————其实我对故事还是有3个疑问1,Angier是如何猜到看门人手里是块表的?
2,Olivia此后的命运安排,虽然我们知道爱她的那个Borden已经死掉了。
3,活着的那位,将以什么身份生活?
就算Borden已死他可以以真面目示人,但毕竟不能像Caldlow勋爵那样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想起一个,片中除了TELSA之外,程灵苏也是确有其人的——至少在电影LAST DAYS里面的家伙是这么说的——此人就是死于抓子弹的表演。
美国电影《致命魔术》自从上映以来,称不上好评如潮,也是叫好连连,这里不再详谈该片了,只是从个人爱好角度谈谈该片背后的电学斗争背景,权当好玩。
应该说,本片一个意外影响便是让特斯拉(Tesla)这一电学天才重新浮出水面,他绝对是一个天才人物,来自塞尔维亚,童年时即是数学和物理学神童,当时的电学尚属新兴科学,但是已经深深吸引着他。
他是一位典型的带着梦想家气质的发明家,在他的一生中,他以惊人的想象力和疯狂的干劲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电力发明,而其中虽然有很多没有具体的商业应用或者根本不具商业可行性,但是却充分展示了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在片中,特斯拉也被渲染成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而Angier前去寻找特斯拉时,那座实验室也在历史上是存在的,而且非常著名,他在该实验室长期研究的一个问题即是电力输送问题,特别是无线的能量传送问题,这也成了《致命魔术》中那台神秘机器当时的技术背景。
而当时的特斯拉也正处于事业高峰,但是灾难突然降临,在1895年3月13日凌晨,他的实验室被一场大火烧毁,所有的实验设备都被烧毁,而那天他没有如平常经常的做的那样彻夜工作,否则可能也命丧火海。
所以,我们后来看到Angier一次去找特斯拉时发现一片废墟。
这场大火对特斯拉打击非常大,而到了他生命的后期,他也已经到了几乎身无分文的地步,而他的奇思妙想也很难再引起投资人的兴趣,在1943年1月7日,他孤独而又贫困的死去。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一生喜爱鸽子,最后陪伴他生命的也是一只白鸽,不知当时,如果他知道变魔术时,作为道具的鸽子会被那样的残杀,是不是当Angier来找他时,立马把那家伙电死了。
从以上描述看来,特斯拉是很厉害的人物,但我看一个帖子中看作者写到说看了《致命魔术》才知道特斯拉如何如何了得,爱迪生跟他比算个P。
我只能感叹现在的人实在容易极端化,听到东边有动静就往东边猛冲,听到西边有动静,立马掉头飞奔。
特斯拉是伟大的电学奇才,但是也不要夸大了他,而另一个人物爱迪生却也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在《致命魔术》中提到了爱迪生的名字,而且暗示了他与特斯拉处于竞争关系。
这就涉及当时的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的背景了,实际上爱迪生非常看重特斯拉,曾经亲切的称之为“我们的巴黎小伙子”(特斯拉成名于巴黎),但是爱迪生尽管为电学的发展,特别是早期直流电应用的普及做出突出贡献,却也有固执之处,比如他坚决的反对交流电即使最突出的一例。
而特斯拉恰恰在交流电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样,交锋即不可避免了。
但是,真正站在交流电阵营与爱迪生交锋的实际上不是特斯拉,特斯拉是一位发明家,却不是一个善于将之应用于商业的人,而这点上爱迪生正显示了充分的才能。
于是,另一个人物出现了,这个人物在《致命魔术》中甚至名字都没提一句,他就是威斯汀豪斯,当时将交流电大力推向商业应用的传奇商人,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同时对手下的发明家又分外慷慨,比如特斯拉便收到了丰厚的报酬。
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之争在当时可谓激烈无比,双方上得了台面的手段和下三滥的手段都使了出来。
当然,最后,交流电一方取得了胜利,人类电学领域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时代。
尽管爱迪生在交流电和直流电之争中显得固执,但是,当“死敌”特斯拉的实验室在前面提到的那场大火中被烧毁时,他竟然接纳了特斯拉在他著名的西橙郡实验室建立临时的工作室,或许这就叫做惺惺相惜吧。
而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在商业上最后都不太顺利,就爱迪生这边来说,当时,巨头中的巨头――摩根将他的爱迪生通用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合并成通用电气,而摩根这么做时甚至懒得通知他一声,爱迪生也绝望的说“人们将永远忘掉我的名字,忘掉我和电之间的任何联系。
”。
当然,今天大家看到人们弹起通用电气时总是很自豪的提起爱迪生,不知他泉下得知他心中的悲哀竟被后人称为他的伟大成就时,心中作何感想。
而威斯汀豪斯与之类似,在与资本的搏斗中败下阵来,渐渐失去对公司的控制力,最终公司破产。
这就是《致命魔术》当时的一些背景,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就会发现一些好玩的东西了。
我不知道魔术是否有传统魔术和现代魔术这类的分法,但是,我们看到,在片中最初的魔术都是采用如机械装置等手段进行创作,靠的是思维的力量,而且严格限定这魔术师的圈子内,不会借助外力。
而当Angier去寻找特斯拉时,似乎也表明着一种新的魔术时代的到来,即借助现代科技,其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
这让我想起了日本的武士片,经常会出现的一样道具便是火枪,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很强的武士狂砍人,但是突然一阵枪响,他悲壮的到地,而这往往有武士时代行将灭亡的象征意义。
Angier借助神秘机器的举动也似乎带有类似意味。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光电帝国――电力发展史上的巨人和他们的战争》,本书详细介绍了那场直流电与交流电之争的精彩故事,本文的资料也多来自于此。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6a1adc62f34b08dde6113a33.html
浓浓的诺兰风,扑朔迷离的剧情、复杂多维的结构和开放式的结局,几乎成了克里斯托弗.诺兰影片的重要特征。
不是很喜欢魔术的我,却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影片处处是伏笔,处处是双关。
前面一个多小时有点波澜不惊,看到最后才明白为什么是神作,有一点奇怪的是,特斯拉克隆出来的安吉尔,是一个灵魂控制两个或多个躯体吗?
多重叙事剪辑,阵容卡司很强大,不到最后,不知道真相。
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总觉得气氛阴鸷,让人心情压抑,每一次魔术都看得心惊胆战,孪生子与克隆,到最后变成科幻和一个哲学性的探讨啊,杀死一百个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那是自己吗。
显然这是一部有点不容易理解和消化的电影,结局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
故事比较有趣,表演也是令人信服的,这是一个非常“干净”的电影所以你和你的家人都可以去观看它。
本片将真正的Agatha Christie式悬疑故事,几近完美的呈现在银幕之上。
不仅仅如此,该片中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与其他悬疑片不同,只不过让自己显得高大上的陪衬。
在Nolan兄弟的影片中,这些是当仁不让主题。
悬疑是为这些影片的主题服务的,悬疑让人性的主题更加深刻,而非相反。
看了一些解析,发现bug太多,无法让人信服,所以决定自己写一篇。
当然我也不敢100%保证绝对严谨,毕竟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情节有限,而有限的情节只能用来佐证有限的推理,无法佐证的地方,我只把自己能想到的可能性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这是我在个人贴吧里发表的详细版,有兴趣可以移步瞧一瞧。
《致命魔术》详解【时间线问题】1、1897年4月3日左右,安、波登二人相识。
波登日记记载了二人最初相识的日子,时代背景符合历史背景2、波登遇见莎拉。
3、安妻子死亡。
4、莎拉怀孕,法隆从幕后出现。
5、安报复波登导致波登断指。
6、安、奥利维亚、柯特三人组队表演新鸟笼魔术失败。
特斯拉的研究来英国参加科技展。
安杰和波登都不约而同去参加伦敦科技展,当时展示的是交流电7、波登的移形换影术开始走红。
8、安一伙人找替身表演新移形换影。
9、安不满足只能在台下听掌声,决意得到波登的秘诀,派出奥利维亚当间谍。
10、奥利维亚与波登相爱,她帮助波登报复了安,使他瘸腿。
11、波登知道安不会善罢甘休,和奥利维亚一起演了偷日记的戏。
此时波登的表演已经用上了类似交流电机的装置。
为了让安杰深信他用了特斯拉的机器,这一阶段的表演已经使用了类12、安绑架法隆得到关键词特斯拉13、安来到美国,开始解读日记,同时写日记。
14、1899年2月8日,安第一次见特斯拉,请求建造魔术机关。
15、特斯拉进行机器处女秀,失败告终。
特斯拉说这是这台机器的处女秀16、安把日记读完,发现自己被骗,同时机器实验成功。
安杰发现自己被骗17、安带机器回英国,找来柯特、盲人助手,准备报复波登。
18、莎拉发现波登和法隆的秘密,选择自杀。
19、安的表演吸引来了波登,为了追求真相,波登闯后台结果中计被捕。
20、狱中波登读了安的日记,最后发现被骗,柯特也发现了安的秘密。
最后波登被绞死,安被法隆杀死,法隆带走女儿。
结局。
【波登是否有克隆人问题】个人偏向于否,也就是说我认为波登只是双胞胎兄弟。
这里只能是推断最大的可能性,因为电影里没有表现波登两兄弟来历的片段,当然这也可能是导演故意放的烟雾弹,就是为了迷惑观众,让大家争论,谁都有理却也谁都驳不倒谁。
佐证如下:1、时间线不符,可证实波登最早在与莎拉相遇的时候就已经有替身了,除了瞬移进莎拉的房间外,波登还说过他已经有了新魔术,并且只有他能完成,暗指他已经有难以分辨的替身。
而克隆机起码在1899年2月8日之后产生,并且特斯拉提到这是这台机器的处女秀,说明之前没造过类似的机器。
2、克隆机是在研究瞬移机器的时候意外产生的,艾利说过拿高帽做了十几次实验,它就是不动。
“不动”说明他们实验的目的是让它动,而不是复制。
3、猫是这台机器的第二个试验品,因为特斯拉说如果不成功就该换另一种物体,人体实验就更不可能做过了。
(不过有一点我想不通,如果是做瞬移实验,为什么要把猫栓住?
)4、如果你说特斯拉以前曾经做过克隆实验,波登就是那个实验体,这次是真的想做瞬移机器,误打误撞造出了另一种克隆机(如果是他之前造过的那种他一定会知道),那前面的都可以推翻,因为我无法证明这种可能性不存在。
当然你更没法证明波登曾经见过特斯拉,并且经过实验造出了自己的克隆人。
5、那么接下来从其他角度分析。
波登两兄弟有不同的性格、喜好,而克隆人无法证明可以有各自的性格,普遍认为克隆人和本体是完全一样的,我也认同。
6、如果波登知道可以有克隆人这种存在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对安杰的魔术那么困扰了,答案显而易见,毕竟是他指示安杰去找特斯拉的。
7、最后安杰将死之时惊讶地问“你们是双胞胎”?
而不是问你也是克隆人?
说明在他看来克隆机是他去找特斯拉之后才出现的,并且认为他独家所有。
8、波登对他们两兄弟为了魔术牺牲了其中一人的生活去扮演同一个人是略感自豪的(片尾摊牌的时候表情显得很自豪,而安杰说自己也有牺牲时表情很痛苦),不然二人完全可以过各自的生活,克隆人的话可能不会如此自豪,因为二者都是“我”,既然都是我扮演我,牺牲也不会显得那么惨烈。
有人会说克隆人也可以过各自的生活。
两个人都是我,不论哪个去过另一种生活,都像杀人犯躲避追查一样,过的是别人的生活,那感觉不一样的。
看看安杰怎么对待克隆人的吧,都认为我才是我,会下意识地除掉另一方的,克隆猫一出现就要打架是一样的道理。
9、如果波登是克隆人,并且这样和平地合作着,他们心中至少会对彼此设下防线,以防万一哪天其中一个想除掉自己做唯一,如果一个人产生这种想法,那另一个一定也会产生这种想法。
而从种种迹象表明他们二人是彼此相信的,但是又各有不同,二人扮演的波登有着个性的区别,就像兄弟齐心,但并非一模一样。
【哪个是波登哪个是法隆问题】个人更喜欢用波登和福迪区分二人,实际上法隆是二人创造出来的角色,当一个扮演波登时另一个扮演法隆,但不论谁扮演谁,他们本质上一个是波登,一个是福迪。
影片中有些镜头由于佐证太少无法分辨当时是哪一个在扮演,但是大部分主要情节还是可以区分出来的。
1、法隆第一次登场,波登向妻子介绍这是我的机关师,妻子说她怀孕了,此时波登说“我们应该告诉法隆”,这其实是很奇怪的台词,为什么要告诉法隆?
当时他们才第一次见面。
暗指当时扮演法隆的是孩子的生父。
第一次与法隆见面,妻子怀孕这件事要告诉他之后波登对妻子说“我爱你”,妻子能分辨出他是否真心。
也证明此时这个波登其实是福迪,更热爱魔术的那个。
妻子可以分辨出哪一个是爱她的波登2、故事开始时那个给安杰妻子打蓝氏结的也是福迪,他指责当时的魔术师不够胆量,这个魔术不够完美,他认为蓝氏结能让这个魔术更完美并私自执行了,结果因为绳结在水中膨胀导致安杰妻子溺死。
福迪对魔术的狂热可见一斑。
福迪还说他有新魔术,并且只有他能完成,可以猜测兄弟二人扮演同一个人的主意也是福迪提出来的。
福迪已经萌生牺牲生活成就魔术的想法3、去参加葬礼的是波登,所以他才不知道当时打的什么结。
波登参加安杰妻子的葬礼另外兄弟二人虽然个性不同,但是都不喜欢杀人,最过分的报复也就是把安杰骗去美国了,所以福迪对于自己造成安杰妻子的死亡还是很内疚的,他大不可能厚着脸皮去参加葬礼。
在表演接子弹魔术时,安杰又一次问你打的什么结,当时的波登还是说不知道,因此波登的手指是被枪打掉的,福迪的手指是切掉的,这也符合他的性格,对魔兽狂热的喜爱,为魔术甘愿自我牺牲。
波登的手指被枪打断4、参观完科技展后,安杰跟踪波登见到了他的妻女,当时莎拉说今天你说爱我是真心的。
说明此时的波登是真正的波登。
参观科技展的是真正的波登被活埋的法隆也是真正的波登,因为当天在饭店时奥利维亚称波登福迪,他说福迪是我的名字,而这个名字妻子从来没听过,他们还吵了一架,此时的福迪对魔术的狂热已经又上一层台阶了。
5、相比之下,真正的波登则越来越不在乎魔术背后的秘密了,或许是有了家人之后的改变吧。
当他们看不穿安杰的瞬移术后,波登说我们完了,放弃安杰的秘密吧,让他变他的,还劝说福迪不要再招惹安杰去了。
波登劝说福迪放弃安杰的秘密可惜福迪还是忍不住,他对魔术的热爱不允许有别人的魔术比自己强,所以才中了计被关进监狱,他是最后被执行绞刑的那一个,他为错杀安杰的妻子偿了命。
最后真正的波登枪杀安杰时,安杰问你想知道我的秘密吗,波登说我不在乎。
波登不在乎安杰的秘密6、最直接的证据证明死去的是福迪,活下来的是波登,最后场景波登对安杰说:“我爱莎拉,他爱奥利维亚”。
死去的是福迪,活下来的是波登他没有说“他爱莎拉,我爱奥利维亚”,最后还是这个理性、默默无闻、为兄弟的梦想、为家庭、为生活作出牺牲的人得到了最好的结果,生父和亲女儿团聚也算安慰。
此外在兄弟二人分别时,监狱里的福迪对莎拉的死感到抱歉,对没听话去招惹安杰感到抱歉,都从侧面证明死去的是福迪。
福迪对莎拉的死感到抱歉
福迪后悔没听波登的话
一开始,两兄弟以一个人的身份出现是为了魔术事业,但由于轮班出了bug误杀了朋友Angier的妻子,Angier急了,开始报仇,Borden兄弟也开始冤冤相报。
起初,Angier可能是单纯为了报仇,但在复仇的道路上跑偏导致走火入魔,后来Angier去找牛逼的科学家发明了牛逼的复制机器,可以随意复制自己,为了报仇,更为了不断超越自己实现魔术师真正的价值,Cutter对此并不知情。
Borden兄弟出于对魔术事业的追求一直在试图挖掘Angier牛逼魔术背后的秘密,但内敛的那个觉得两兄弟应该放弃,大胆的那个要一探究竟,于是Borden兄弟中的好奇宝宝找到机会跑到后台,恰巧赶上被淹死的Angier,倒霉又正好被Cutter撞上,Cutter将Borden中的那只好奇宝宝送上法庭,被判死刑。
后来Cutter在希望回购盒子的时候发现Angier没有死,叫Lord Caldlow。
应该是这个时候Borden兄弟和Cutter同时发现了Angier的秘密,决定把他杀了,还天下太平。
那么问题来了,Cutter到底怎么琢磨出来Borden的二人身份的?
见Lord Caldlow的时候?
两兄弟每天轮班,这么高风险的事情两人从来不事先沟通,导致误杀了朋友媳妇、谈错恋爱导致媳妇自杀神马的。
既然懂得要互砍手指为了魔术不露破绽,却不知道在上台表演前沟通一下每天的新情况吗?
误杀的事情本来就是他们有错在先,在电影里二人也表现出来了愧疚,但为什么还要和Angier展开一些列的“冤冤相报何时了”呢?
即使为了隐藏身份不说明真相,但完全可以停止复仇啊。
Borden兄弟为了魔术事业操碎心,那就应该一门心思好好搞魔术。
牵扯了朋友和家人的情节有点说不太过去,如果说把这个归结为他们情商智商有严重问题那就过于牵强了。
如果Angier表现的是在复仇中逐渐转变,最后在膨胀中迷失自我,我真的不太理解Borden兄弟为什么要从开始作到最后。
我始终没搞懂为什么borden害死人家老婆还可以这么理直气壮?混若无事地对对手无情打击赶尽杀绝。
最奇怪的是导演似乎也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情,搞到最后他变成了复仇天使,安吉尔倒像是个机关算尽罪有应得的小人?
我实在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无论怎么算,borden也要比安吉尔邪恶得多了。
有人也许会说害死人家老婆的不是borden而是他兄弟,可是这没有任何区别。
在与安吉尔的争斗中,他们俩是一体的。
诺兰的电影就是一组剪辑的魔术。为了展示玄妙“蒙太奇”,故事本身成立与否对诺兰来说不重要,因为他玩的就是“蒙太奇”剪辑术。如果把故事当真就输了,你只看剪辑的技巧就对了。就像我们学古文时提到的“骈文”,文字华丽,对仗工整,令人称奇。但是透过表面华丽的文字,其中内容毫无新意。艺术品的形式大过内容,艺术品的本身的价值就不高了。
剧本不错 拍的有点拖沓
时空交错的分身术。20201008重温 改为五颗星 果然岁数上来之后更懂电影了
孪生蝙蝠侠大战克隆金刚狼。
真心对SF元素很不爽。魔术大背景下复制机到底算什么东西啊!!!!!
情节相当悬疑,叙事很流畅,导演功力深厚,真不愧是诺兰,简直就是完美之作。
原来特斯拉还为魔术事业做了一番贡献~哈哈哈//金刚狼大战蝙蝠侠!大卫鲍伊无良科学家。。。
融合推理和科幻、历史的一部好片子.剧情上来说,特别是结尾讲,有些类似于《燃烧法庭》的浪漫主义了.中间的很多诡计,以及机械都很赞:不过一切情节中最赞的还是死在水密室中的美人.
同济北楼329// 无感,无聊,无味。双胞胎(双子杀手hhh)的把戏并不高明,反而低俗。整段表演架空在复仇私欲之上,不食人间烟火得太虚假。那些入魔的瞬间呢?那些隐忍,那些挣扎,那些迟疑呢?看不到,观众看不到所谓「真实」,因为整部电影只是个「把戏」。
又玩老一套的结构,强来的反转只显手法的拙劣
总觉得结局破坏了整出戏
好像挺早的一部片子,剧中的年代也是久远的,还不错,记得当时是看得我是惊讶无比,现在找来回味也是不错的妙片~
开得不开心滴说
【A】诺兰的手法和技巧看似都是平淡无奇、毫无新意的,但总能将故事的悬疑感叙述的最大化。至于本片结尾那个“饱受争议”的科幻设定,一句“你想要被骗”的台词已经点出了主旨:我们已经不在乎何为真相了,我们只是想要被欺骗。还有,蝙蝠侠+金刚狼+黑寡妇+管家侠,这卡司,超英电影也难得一见啊。
给三星绝对不是因为电影不好,而是相比其后两部这部是一个开始,剧本逻辑不及后两部严谨。诺兰是这个年代不可多得的奇才。
化神奇为腐朽(-_-#)
这片子最大的缺点是易于被破梗,被破梗后的观影体验真的很差。
不知道为什么诺兰的片子给我一种很难一次看完的不顺畅感,类似便秘。但是本片还是不错的。比记忆碎片强一点。
原来是一个科幻片?可是克隆完全不需要科学解释吗?
震撼是震撼,但也真莫名其妙,经常一个镜头转换又要重新进入状态。而且打了什么结这种事关人命的事情完全可以沟通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