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吃饭时无意间打开的下饭视频,没想到却有点出乎意料。
初识崔志佳,是在《欢乐喜剧人》,那时候他被创作压力折磨的很惨,自述得过抑郁症。
后来,他基本销声匿迹了,归来时,带着这部《东北教父》(原名)。
笑中有泪,泪中有笑,包袱隐藏的比较好,不停地抖落,给人意外的惊喜。
刑满释放人员的自我救赎,社会对他们的接纳,很少有人关注,这部电影把主体对准了他们,让人不免思考。
希望这样有才的人,有更多好的作品,也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所有的搞笑都在前半段,也就是预告片里内容,二手玫瑰的唱一宿,孙越的2500,老四的要债,还别说,这里就属老四演技做好,这部电影讲了一群进过监狱的人搞了一个殡葬公司,一天接到一个300万的单子所引发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故事挺好,但逻辑漏洞百出,再丰满一点会更好,300万葬礼的效果并没有展现出来。
笑点上,还是比较密集的。
浮夸、反转是主要搞笑部分。
剧情上,前半段很有趣,后半段为了煽情开始俗套了。
喜剧应该是笑中带泪,而后半段像是讲述个说理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歧视刑满释放人员。
它问题集中在了剧情上,给人浮于表面的感觉。
比如说翻倍价那个桥段,商家前后变脸却又在后半段把多余的钱拿出来。
实在是变化太快了,要么是前段为了搞笑,让反转太生硬,要么是后段缺了衔接点。
就给人是为了突出这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主题而突出。
总的来说,前半段四星,后半段一星。
从这部网大重新认识了崔志佳,表演比以前成熟不少,也稳重了很多,作为导演的处女作真心不错。
片子作为喜剧比好多院线的有诚意,起码里面的梗用东北这些演员来表现出来很自然,不做作,没有挠咯吱窝的尴尬。
剧情虽然简单,但流畅的叙事表达没有刻意去故作神秘和深刻,让人看着挺舒服,最后的彩票设计挺取巧。
PS:我以为最后海燕和刀爷还会交代个小彩蛋 可惜没有,估计导演忘了!
影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殡葬业老板A为人厚道,三名雇员都是刑满释放人员,年纪大的雇员B,年轻的雇员C,D。
保安E意外收到老舅巨额钱和任务,为自己姥爷办理葬礼,于是找到A。
期间的插曲不谈,无非是反派搞点矛盾,破坏一下主角的工作。
最后发现保安E的老舅就是雇员B,雇员B年轻时候打架斗殴过程中把老板A的父亲打成植物人,于是刑满释放后找A商讨赔偿事宜,奈何A始终不与自己见面,只好一边忏悔一边接近A,一边花钱为A父举行葬礼。
演技在线,各种搞笑片段也中规中矩,没有尬演的意思,但是一个喜剧片搞上这样一个悲剧的,沉重的,赎罪,原谅的内核,还是给观众一些不好的感觉。
就像某小品演员说的,喜剧小品承载不了那么大的主题,既然是喜剧还是要轻松搞笑一些,没必要搞上这种情节在里面。
最后老板A与害自己父亲半辈子植物人的雇员B打成和解,甚至有兄弟情谊,也太离谱。
雇员B在自己的小屋子里一边拿着佛珠,一边对着A父遗照磕头,感动是没有的,惊悚倒有一些。
如按照我的建议改编,没必要设置A父这段情节,把A设置成刑满释放人员即可。
葬礼片段也搞成偏喜剧向,来一个热闹的大冲突(可以设置同时有两个不同的葬礼,一贫一富,期间产生错误,最后发现其中一方和另一方有血缘关系)。
孙越拿到5万资金,自己匿了47500,只愿意分给于大爷2500,这段还是挺搞笑的,哈哈。
这个剧有搞笑有眼泪,我真的觉得比很多很多的大制作更能看到心里去。
所以我真的是觉得挺喜欢的,不要太严格的要求。
比明星大制作好的多了太多了。
很多人给5.9,但是我觉得真的可以给高一些给个6-7分!
唯一可惜的是二手月季没有high一下,如果high一下就好了。
演员演技真都还不错,至少都是不尴尬的,用心去演了
牛硬朗说出300w的时候,平拍变仰拍,敬畏之情慢放四人穿西服走路,很气派各个店主听到大单后来找范天河,翻脸很快,话术也变得快,很讽刺,但后来又都来帮助范,因为他做人做事都很厚道黄大师听见钱从几万到几十万后,马上开了门,态度完全不一样,后面出现的各个人物也一样准备葬礼的其他物件时伴着二月玫瑰的歌声最后才知道刀爷就是刘平安是当初伤害范爸的人,回忆是像镜头一样,周围虚幻最后的彩票哈哈哈哈
东北告别天团 (2022)6.02022 / 中国大陆 / 喜剧 / 崔志佳 / 崔志佳 宋晓峰近期看了不少所谓的“大片”,《闪电侠》、《疾速追杀4》、《惊天营救12》…就像鸡汤喝多了,腻!
翻到《东北告别天团》,听名字就接地气儿,再加上现实中这操蛋的生活,没啥开心的地方,咱就在影片里找找,果然寻到宝了!
首先,影片通过一个小众的行业——殡葬业,来展现了更为小众的人群——劳改释放人员现实生活的故事!
影片通过喜剧的表现手法,诙谐幽默的把这些劳改释放人员生活的压力以及艰难的经历轻松的表现出来。
笑过之后,难免不对这些人群加以思索,甚至以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他们,也会加以关照爱护!
具有一定能力的观众,譬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亦或许能加以思考,为这些特殊人群提出一些有建设意义的提案!
故事说的也很好!
搞笑的成分很多,些许的夸张,正适合影片的娱乐效果,让观众笑的开心,这是喜剧片最有价值的地方!
谁的现实生活又不是一地鸡毛,既然选择看电影,说严重点就是一时的逃避!
有人问我,为什么喝酒容易断片?!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逃避,一时的逃避,短暂的空隙,也许就有了喘一口气的机会!
剧情也很不错,一气呵成,转折合理,虽然感动不深,但是婉婉道来,就像给自己顺了一口气!
当然也有些bug交代不清楚,譬如刀爷酒吧遇到的女人;两人学英语的前因后果;赵大明白欠钱的原因等等,好像也没必要纠结太多了吧,笑了就好!
还有值得推荐的是,片中还有很多流量网红,像什么街溜子、那啥主任等等,好像是把土匪收了编,效果确实杠杠滴!
个人认为,比近期的开心麻花好多了!
主演就是导演!
就算是他自嗨,他也带大家嗨了嘛!
而且挺有自知之明的,片中就借演员之口说自己太胖了!
至于片中致敬了《教父》、《入殓师》等等,我觉得作为电影人倒也没啥值得炫耀的!
总体是部优秀的喜剧片,值得一看的!
推荐指数⭐️⭐️⭐️🌟
东北话有一个特色,喜欢在名词前面加前缀,“大”就是其中之一,例如“大白菜”、“大鸭梨”、“大妹子”、“大金链子”等等,这么一来,本来平平无奇的事物不仅实现了具现化,也有了幽默色彩。
所以,如果一个人被称为“大明白”,把他在某一领域,就有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范大明白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驰骋于东北小城市殡葬行业,收留了数位刑满释放人员,也带动了行业上下游共同致富。
在范大明白父亲临终之际,他的殡葬所接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单,在众员工以为要大赚一笔的时候,等待范大明白一行的却是一波三折。
《东北告别天团》是崔志佳执导的第二部作品,作为一部网大电影,天团故事完整,笑点满满,虽然网大剧情简单、煽情突兀的缺点始终存在,但就目前故作高深的喜剧市场来说,天团不失是一部诚意满满的作品。
目前网大最吸引人的应该就是客串的各路喜剧演员了,作为低成本电影,这些野生喜剧演员确实是优质选择,而对想从网红向演员转变的各位,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所以当老四、李会长、海燕等众位的出场,确实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孙悦、张子栋、梁龙等人的本色又出色出演又把喜剧效果推向了高潮,特别是那一句“我最多唱一宿啊”。
剔除这些喜剧效果外,主演团队也把剧情展现了秩序井然,其中煽情的部分还是略显突兀,但也是成本限制和网大编剧的弊病。
有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这样的电影看片段的收益远远大于看全片。
至于影片主旨让大家去理解这些希望改过自新的人们也算是一个好的出发点,结合最近烧烤店的热点事件,不由得也想多说两句。
就目前社会对此类人员的救助只能说聊胜于无,更多的是需要广大群众的包容和支持,然而在不同地区和阶层肯定有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在时下这个风口浪尖上,咱也没办法去干涉他人的想法。
对于真心向好、改过自新的人们,我们应该要保留一份真挚和包容,罗翔老师所说的,法律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能够互相尊重,这种尊重我觉得首先就要去理解和包容上。
俗话说得好,这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可能这就是范大明白从事殡葬业的初衷,所以,生活,都得乐呵一点,开开心心,珍惜当下,过好人生的每一秒。
严肃的话题有点多,但《东北告别天团》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网大,作为东北人,我希望它能够被更多的人认可,希望优秀的东北演员被更多的熟识。
补充一条:我想在自己葬礼上放“命运啊~”
好久没看新电影了,这次看了崔志佳导演的《东北告别天团》,感触良多,一部电影总会有好有坏,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肯定好的比坏的多,绝对称得上是一部星级以上的喜剧。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讲,牛硬朗带来了三百万,相当于投资人,给范大明白的项目带来了启动资金,然后把资金下沉,从这一情节来看,现在很多投资现在都是这样,编项目,给投资人画饼,拿到投资,然后做项目,然后把一小份蛋糕分给下面的经销商,项目负责人吃那部分大蛋糕。
包括这部电影本身,都是拉投资,然后拿投资人的钱去来拍电影,有的人拍出了好片子,比如吴京的战狼,郭帆的流浪地球,有的人拍出了大烂片,比如地球堡垒。
但是资本上的霍霍可以带来收益,可是葬礼不行。
然后是葬礼文化吧。
像我们自古代以来就很重视葬礼。
中国人自古以来尤其注重血脉的联结,同时一般葬礼都是为自己的长辈办的,我国古代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
而且虽说现在是科学的时代,但是大多数人们对于人死之后的灵魂重视程度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或观念中的,所以称之为葬礼,通过这种仪式来送别亲人,就好像,送别会,生日派对,清明节扫墓等等,都是一种对这一事件的仪式和纪念。
综上,中国人为何如此重视葬礼其一,这是传统,是根植在中国人心中的这成过而着家把因表重并七,压切每半响除。
其二,是一种能够使去世的人的亲人能够得到一点安慰,就好像这个人不是去世了,只是他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我们在给他办送别会一样的感觉吧。
像清明节这样一个专门纪念先人的节日,就足以看出我们对逝去的故人还是记在心里,外化在行动上的。
而且我们对有杰出贡献的人葬礼尤为重大,比如毛主席,周总理,还有袁隆平爷爷。
而且在古代那些有杰出贡献的官员的葬礼也是十分隆重。
而且这部片子也反映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行动吧,就是丧事从俭,忌免大操大办。
说到这个就想起了李逵宋江的那个“天下没有不死的父母。
”然后就是正确对待刑满释放人员吧。
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没有那种恶趣味,就是那种软色情场面,没有强行煽情。
还有这部电影做了很多镜头和情节上的致敬,比如教父的葬礼,还有燕子别走,还有王多鱼花十个亿,还有给牛硬朗过生日和给夏竹过生日的场景,还有很多似曾相识的镜头,比如泡澡你有可能会想起日本泡澡名场面,还有很多讽刺的情节,比如递烟给那个女的,还有人们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刻板印象,还有生活中的高利贷,杀猪盘诈骗,还有在ktv选客的镜头和一路向西的镜头等等。
然后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我也没搞懂,但是如果用我的理解的话,应该是仇恨的消解吧,也就是原谅。
因为我看了一本莫言的书,《生死疲劳》就是讲西门闹经过六世轮回去复仇的故事,但是最后仇恨还是被时间给消解掉了。
所以,这部电影还是有缺点的,主题不明确,到底是要帮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还是关于男主解开心结,消解仇恨,还是重振丧葬行业雄风,还是提倡丧礼从俭操办,还是一位中年父亲努力挣钱给女儿看病。
但是,我觉得,为什么一部电影不能多个主题并行呢?
这样理解可能就通了,而且人生本来就是很多事情交杂在一起的,但是感觉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表现的手法又有限,所以可能看起来就点主题不明确。
我只是在尝试分析主题不明确可能的原因,并没有从专业的角度用专业的知识来评价,所以不喜勿喷。
然后还有部分情节不能很好的自洽。
就是为什么刀爷有这么多钱,不直接拿来给范大明白他女儿治病,反而用来三百万来给他的父亲办丧礼,你说是给躺了二十年的受害者办个风光的丧礼来自我救赎吧,又不至于到这个份儿上。
最后,还是一部好片子,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部片子的很多笑点都是包裹着一些悲剧的,这很值得赞赏。
不像有的喜剧,根本就是一场闹剧,没看头。
然后还有,演技一直在线,选角没有小鲜肉,选角也很好,然后客串很自然,没有那种明星大乱炖。
反正喜剧嘛,看了嘻嘻哈哈笑了就完事了。
考虑在暑假的时候,给这部电影做一期讲解视频。
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这是我个人浅见,也当然希望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用不同的角度看电影看生活。
说的有点乱,凑合着看吧。
崔志佳还是有潜力的
紧凑搞笑
东北的物价是真滴低!
2星半吧,但比其他拉垮的东北尬喜剧还是高出不少水准,结合演技在线的配角和网红流量加持,还要啥自行车啊~
这种电影一般都在1到3⭐徘徊,此片也不例外。故事还是比较牵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不说,眼看人家女儿治病还急着要用钱,却把仅有的300多万中的300万用来做面子工程,以此达成片子的基础背景。刀爷的做法也是道德绑架——“哦不好意思,这是可以做的吗”喜剧元素很一般。故事也是符合一贯的爽文节奏。电影艺术的进阶技巧更是无从谈起。哦对了,编剧,群殴的处理办法了解一下。
很俗很烂,但题材我真想拍个试试
透过本片再次感受到豆瓣某些评价的“逼格”属性——宁愿为自己都看不太明白的故弄玄虚的所谓风格作品打高分来保持自己的优越感,也不愿意给一部简单真诚的喜剧合理的分数。现在5.9的分数过低,客观点来说,6.9都尚可。的确有很多过于讨巧的段子拼贴痕迹,但演员们的演技都很在线(尤其刀爷这一角色的扮演者——张琪),对葬礼这一中国人骨子里较为避讳的话题展现得也算笑中带泪,比不少网大甚至上映的某些电影都强太多了。
野心确实很大,这场葬礼其实就是对东北这个行将就木的经济体的巨大缅怀,筹备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是对东北刻板印象的细致拆解,但是行至中端一切都不可预知的崩塌了,原本步调紧凑的节奏失控,演化成混乱的人物大杂烩。太可惜了。
结尾是什么牛马?中国现在重工业烧烤轻工业网红 就问你怕不怕
实话实说,超预期了,本以为小制作,小成本的喜剧电影,看着图个乐子,没想到,太惊喜了吧,里面的笑点一点都不尬的,剧情很流畅,演员演技在线,里面的包袱比开心麻花的那个杀手好太多了,真的,力挺!!!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精彩的国产电影了,这打分是咋回事?
这部网大可以秒杀众多院线喜剧片了
整体一般,没啥出彩的。1星给崔导鼓励,1星给梁龙,1星给长春取景。
抖音剪辑被吸引,剧情挺有意思,就是节奏确实差点意思,有些拖沓,但同时人物塑造的不够丰满,这些时间拿来塑造人物细节应该会更有意思,感觉其实可以拍的更好。
没啥东北味
音浪 泉阳泉 烤串 洗浴 民间非法借贷,啊我深爱的长春!
图一乐的喜剧片,看着这几个苦哈哈的殡葬人,真想问一声钱都挣哪去了,最后那场葬礼,横看竖看也不像值一百多万的样子。
按网大水准就一定得低吗,剧本好就能拍好
不太接地气。
比卧鼠藏虫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