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你们在台北开十万人出头天个唱,那时候stay real还没有开到内地,我几乎搜遍了全网,才搞到了你的同款衬衫。
那一年,《如烟》没有拿到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我在微博贴吧各个平台不友好地问候了金曲奖的评委。
八年前我大三,失恋了坐在晚自习教室外的平台上,看着漫天晚霞,听着你唱事到如今终于让自己属于我自己,鼻子一酸就哭出来了。
那一年大学毕业,天空很高风很清澈,我们一边唱着干杯,一边互相说记得找我,我的好朋友,然后各奔东西。
也是那一年,我坐在南昌的电影院,看完了《诺亚方舟》。
六年前我决定考研,从工科跨文科,只有不到三个月的复习时间,是你反复告诉我,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开心的在风中大声唱歌。
也是那一年,经历了算是人生比较黑暗的时刻,每晚默默聆听黑夜。
不过好在,总算是走出来了。
一年前,我终于在成都看了你们的现场,你们当时离我那么近,我跟着你们一起唱一起跳,你问我,有什么,是我永远不放弃。
你还说,别回头就往前飞奔。
这些年我过得乏善可陈,毕业又工作,热恋又失恋,被喜欢过也喜欢过别人。
像你说的,鼻青脸肿的哭过,若无其事的忘记,还看过许多美丽风景。
从最初的执着不甘变得坦然成熟,从常常豁出去拼了命不求饶到昂然抬起头迎面看天空,明白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也会问自己,就算这样,那又会怎么样。
也许以后会有喜欢的人出现,或者没有,不过都没什么关系。
你说了嘛,活着就已经很好,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tomorrow will be fine。
天地多辽阔,人不能太贪心。
最后,谢谢你,一路陪我到这里。
我们要一起唱到八十岁。
因为挤不进地铁决定看的一部电影。
对于五月天,不粉不黑。
买票的时候看分类是纪录片、音乐,以为跟波西米亚狂想曲是差不多类型的电影,结果当然大失所望。
这种电影据说是叫演唱会电影(今天才在豆瓣上知道有这一种分类),90%的时间是演唱会录像,另外10%穿插着类似网络短剧的剧情(或许这也是原先演唱会里面的,没看过这个演唱会,不清楚),这部分的剧情因为有黄渤和梁家辉的演出算是整部电影里面比较惊喜的地方。
演唱会部分无感,可能是我一个人,没有带着一个喜欢五月天的女朋友,也没有在音效好的厅看的原因吧,感受不到这是有多么得值回票价的部分。
看到一个豆油说,这是一部面向五月天粉丝的电影,我十分同意,但在此要提醒一句不是五月天粉丝的人,如果你想看这部电影,请慎重。
大型集体音乐疗愈现场!!
泪水与感动汇聚,千万人有千万种崩溃绝境,此刻却在这同一空间里,被同一种温暖宽厚疗愈,体会着同一种美感,感动,释怀,和解和安慰。
全情投入的真实,音乐收留了可能残破不堪的一颗颗心,一群人同样的激荡心情有巨大的安慰力量。
五月天的幸福的,我们是幸福的,演唱会现场仿佛精神领袖般,每一首歌,或励志,或怀旧,或鼓励勇敢奋进不畏人言,或唤醒初心珍惜当下,循循善诱的歌词引发思考,迷乱的勇气冲撞,有种隐隐约约想改变想勇敢的坚定力量!!
五月天的歌向来点燃带动情绪,容易与听众产生共情。
和暖的爱和善弥漫在这片天地里。
现场的镜头语言也很妙,很用心,结合了每个情绪点或频闪快切,或慢镜头拉长情绪,或定格强调坚定感。
舞美也很绝,璀璨烟火燃放,火箭发射,电闪雷鸣的海面上风雨飘摇的船以及《转眼》MV里的发人深思的动漫。
第一次听且很感动的是《转眼》,类似《心灵奇旅》,会让人思考自己的一生的意义和活法,真正珍视的东西。
很有共情的是《干杯》。
我真搞不懂你们说圈钱,说LJ电影的,眼睛不要就捐了ok?
这是音乐纪录片懂?
五月天给粉丝的线上演唱会,圈你什么钱我就好奇,演唱会的城市都包场免费看了,我就好奇,你又不是五迷,又要去看,看完又要喷,您真是给自己闲着没事找事,音乐纪录片,那么大五个字写在那,你还要当电影看,说你不认字吧,你还会打字,说你认字吧,那么大五个字你又看不见,是个狠人。
这绝对不是一部好电影,但也绝对是五迷最快乐的两小时(不到)。
这根本是一个绝美的乌托邦。
前两天我翻QQ空间相册,翻到了之前存的图片,阿信说加入五月天永远不会太晚。
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听五月天,每天都是五月天,我知道那不是三分钟热度,就好像有人把五月天像药剂一样注入我的身体,五月天是我的强心剂。
我们在不停的变化,我需要进化,五月天也在进化,我不会一直一直循环他们的歌曲,可再听那些新歌老歌,还是会有当初的感动和新鲜的情绪萌生。
就比如我终于听懂了「为什么拯救地球是那么容易 为什么束手无策啊我和你的爱情」,也懂了我不愿让你一个人的那个「你」究竟是谁。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但每一次的荧光棒挥动起来不比每一部经典电影要差,就像阿信在里面讲的那句尬词一样,每个人对经典的定义都不一样啊。
我喜欢就是我喜欢,而已罢了。
这故事不会结束,五月天不会结束,不管人生的终点到没到来,五月天都不会结束。
他们的歌或许口水或许没那么?
(没想好形容词),但确确实实每一代都会有很多的人对他们有很多的共鸣。
我常常被现实困扰,被社会新闻一次又一次击倒,可在听五月天的时候我真的可以彻底抛弃那些想法,那些我做不到的事,我可以短暂忘记。
然后在他们的声音里,我知道我一定可以做些什么的,不管有没有结果。
你知道吗,我还愿意为爱流泪,这不是你们教过我最好的事了吗?
这不是「我不怕爱错 只怕没爱过」的现实写照吗?
我希望我是一个永远的理想主义者,这不美好吗。
他们创造了一个近乎于乌托邦的勇敢世界,我可以逃进去的世界,我多么感谢啊。
陈信宏的词,连叠词、量词、拟声词都可以被他用得那么情真意切,最佳作词人不是他还有谁啊!
PS 玛莎的颜值太能打了PPS 谢谢五月天
本人卧底粉丝群揭开某地下组织神秘面纱该组织成员 道德败坏 素质极其低下观影时大声喧哗 有组织地夹带荧光棒进入影院并且闪光灯长亮 站立观影 甚至聚众蹦迪还强烈要求“加班”???
在此强烈建议全国各大影院“封杀拉黑”🐶🐶🐶各996公司优先录取以下均为“罪证”及“嫌疑人”
夹带荧光棒
闪光灯长亮
力证现场以上均为本人口high不要举报🐶🐶🐶🐶🐶🐶狗头保命最后 由本人带资进组 倾情加盟 友情出演的处女作昨日登陆全国各大影院请大家多多支持!!!
继3DNA和诺亚方舟大电影之后,我们又一次坐下来,在电影里开始寻找自己和名为青春的回忆。
这一次更是特效升级,在上海点映观看screenx场次的我连续发出一百声惊叹(我就很土ORZ),三面环绕效果堪比真实的演唱会。
与3DNA不同,这次电影完全的以演唱会的形式呈现出来,没有剧情穿插,更能让人专心的沉浸于演唱会的氛围里。
对于没有看过五月天演唱会的朋友来说,更是一个了解他们音乐世界最快捷的方式了。
某种意义上,大电影对于歌迷来说也是一种定期复盘,那些在演唱会上没法完成的心理动作和那些在演唱会上来不及思考的东西,在观影的时候都会再次涌上心头,你会思考些什么你会感慨些什么呢?
主唱总说,当你觉得孤单,当你觉得不安的时候,请你带上耳机,五月天永远陪着你。
现在带上3D眼镜,他们立刻出现在你眼前,带你一起搭乘时光机去到你最难忘的那场演唱会上。
公司演唱会巡演的两年,也承载了我现实人生中很多的波折,我依然习惯去演唱会里逃避,越来越多次莫名的在没什么哭点的歌曲里崩溃大哭,越来越多次主唱一开口我就掉泪,却又有太多事情太多巧合让故事变得不可思议,比如台中的《我们》比如上海的《听不到》。
在看完北京点映媒体场观影,之前内心的阴郁一下子释怀了,这一年我过得并不太好,之前的工作出了问题,被人陷害被人背叛甚至还遭遇了网络暴力,在很久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的生存没有意义,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
可是就在看电影的某一刻,却突然放下了,梦想实现不了又会怎样,人生有限,体验才是第一位的,何必追求结果呢,略有遗憾的人生才能唤醒每天的斗志吧。
就算一事无成,起码某些事情我坚持到了今天,从事了音乐行业的工作并且开始学习音乐制作了(有望转幕后),持续的崇拜你们陪你们走过了无数地方,这些都是我坚持了十几年的事情,平凡却伟大。
北京—上海—深圳,时隔8年之后再一次跟着你们路演。
一路上见到了2007年就认识的朋友,一起吃了饭一起喝了酒一起奔走在机场和各个电影院,仿佛回到了20岁那一年。
隐隐记得3DNA巡演的时候正好是中秋节附近,这次从深圳回来的那天晚上,刚落地抬头就看到了满月,今晚月色真美。
HoneyPotter真是时间的魔法师,在电影里带我回到20岁,回到我的2009,跟朋友奔跑在楼梯上的时候,恍然觉得好像回到了读大学的某一刻,也是这样手拉手的奔跑,赶去DNA巡演的某场开场。
身体开始变得轻盈,思绪开始变得清晰,也是这样的夏天,也是这样的五月,也是为了你们。
只要你在,一切一切都回得去。
五月天永远陪你20岁!!
昨天晚上看到专访里面,你又一次提到80岁的约定,90岁的约定。
第一次觉得80岁的约定有一点浪漫呢,那个时候我就喜欢你们50年了。
主唱说,大家都要身体健康,这恐怕是最诚挚最暖心的愿望和祝福了吧。
愿我们都好好的,要相信爱的奇迹,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远或近的陪伴着对方吧。
过去过不去,未来一直来。
工作最重要的是作,生活最重要的是活,就算连最卑微的梦想都不能实现,也不那么重要了,活在当下,等待奇迹,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五月天永远陪你20岁 #五月天永远陪你
那两年是最煎熬也最快乐的两年。
每一次奔赴都是一次思考,当我看着舞台上的你们,舞台下的蓝色汪洋,它又变成一次抚慰和治愈。
“你应该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我是那么喜欢你”“一直陪着你,好吗”“和这个季节一样,五月天也走到人生的秋天了”“五月天陪你永远20岁”“做一个负得起重量的大人”两年里,每一次声嘶力竭,每一次泪流满面,都是那么真实。
后来的我选择了离家最远的城市,独自一人上班,生活。
后来的你们带我们去大阪看了樱花,去迪士尼看了米老鼠,再后来,疫情来了,你们包下空无一人的体育场,给我们开了一场演唱会。
“等你们回来,填满这里”好啊,到时候看我的致命一击。
前几天去了上海。
不愧是国际大都市,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快。
走路要快,上菜要快,结账要快,地铁的电梯前不可以犹豫,一个犹豫朋友就快要到尽头,大家匆匆忙忙讲着电话回着邮件,一切都轻盈有序,首尾相接。
晚上去了外滩,在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每块地砖上都有人在走来走去,我们在鼎沸人声和初夏晚风中坐下来,我突然有一股冲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开始唱《我是真的很爱你》。
曾同学问我,你也在想玛莎吗?
一整天都没怎么聊起五月天,在那个嘈杂又忙碌的国际大都市,在需要很多很多钱才能在大屏幕上投一个广告的地方,有两个人徒劳地想起了十年前的一场演唱会。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效率变得很重要,书店的显眼位置放着提高工作效率的书,我们期望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青年人间流行断舍离,砍除一切杂冗的枝叉,只剩下康庄大道通往最短路径。
人生太短太短,容不下徒劳,容不得浪费,容纳不了孩子气的梦想。
成年人的时间太宝贵,微博不需多点一下“全文”能够看到的字数只有一百多,抖音的短视频仅有15秒,视频网站将电视剧的片头片尾一并掐掉,一切浓缩再浓缩,都被封在胶囊咖啡小小的盒子里。
可是你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人,有时被叫做憨人,把这徒劳当做珍贵。
“五月天又要出电影了。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做演唱会电影了。
第一次的演唱会电影在2011年上映,那时候3D还是个有点新鲜的玩意,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3D眼镜。
那时候的3D眼镜又大又笨重,如果你去看电影时忘记把框架换成隐形,就不得不辛苦又笨拙地腾出一只手来扶着它,眼镜之间总是碰撞,鼻梁又不够高,如果你时不时还需要擦一下眼泪,真可以说是手忙脚乱。
上映之前,他们像小孩子分享盒子里的宝物那样,告诉所有人他们请了3D制作团队,花了多少心思收音有多么赞,你很少看见一群三十好几的大男人像那样兴奋,为自己做了一件一直想做的事情而欢欣鼓舞。
结果可想而知,豆瓣低分不断,剧情虚弱又不连贯,有人在短评里问,你们还觉得钱赚得不够吗?
是啊,一个不甚成熟的新技术,一个耗资五千万的电影,在影院求不到排片,拿不到好的放映厅,甚至连音响也不愿开大声一点,为什么要做这么徒劳的事情呢?
可他们不仅要做,还要一做再做。
13年他们又推出了第二部3D演唱会电影。
这次他们去掉了那些不连贯的剧情,原原本本地保留了演唱会上的小剧场,一场电影下来,所有人都学会了那句“爷爷你会弹吉他吗?
”。
我去看过不止一次诺亚方舟演唱会,但从来没舍得花钱买一张内场票,因为我要去另一个城市和朋友们见面,要计较卧铺和硬座哪一个更可以忍受、哪里的酒店拼房便宜又方便,演唱会上属于我的只有悬挂起来的大屏幕,和无数和我一样的人组成的蓝色荧光棒之海。
在那个被强烈吐槽的电影里,我第一次看到无数纸片雪花从空中飘下,看到他们的眼睛中的观众席,看到必应创造全力以赴打造的舞台。
还有更多的,那些不会在现实中出现的场景,跃出海面的海豚、近在咫尺的波涛、风暴中摇曳的小船。
是演唱会的第一排,更是超一排。
有时候我会想,人类的坚韧的终点到底在何方。
让一群已经处在油滑世故年龄的人不去管旁人的议论,一错再错;让一群在最喧嚣虚荣的业界摸爬滚打二十年的人逆流而上,保持初心。
很多小孩子喜欢过变形金刚,很少的成年人把大黄蜂请到演唱会现场,带着它全世界巡回。
很多小孩子崇拜过英雄,很少的成年人花掉很多钱买下奥特曼的限时版权,让它在MV中短暂出演。
很多小孩子爱着迪士尼,很少的成年人把演唱会开到乐园中,与儿时的朋友合照。
很多弱小的灵魂渴望成为超级英雄,很少的大人花费巨资请来好莱坞变形金刚的混音师,只为做一个英雄的梦。
如果你问他们爽不爽,我想他们一定要说,真的好爽。
如果要做梦,那一定要做最大。
影片宣传的时候导演说,怪兽是真的很累,那套装备又沉又麻烦,穿上要半个小时,休息的时候坐不下来,只能跪着,还要被威亚吊起来满场飞。
你说谁会在意呢?
二十岁的明星用三十几个替身,四十几岁的吉他手却认认真真接受武术特训,给一群求他保重身体的粉丝演打戏。
可是谁又想要拒绝呢?
当你还是一个小孩子,难道不曾幻想自己能在天空飞行、拥有魔法、从机械手臂里发出镭射光、驾驶有超多按钮的宇宙飞行器?
当你终于拥有一个机会,难道舍得去扮演一个英雄,而不是去成为他?
他们把一场巡回拍了122次,把一首歌唱1000遍,录制128轨,想从中挑选一个最好的舞台表演,为那些被交通费、独自出门、公司加班、时机不对而错过演唱会的人带来第二次机会,为那些用十块钱耳机的人打开音乐的宝盒,只要时间充裕时随便就近选择一家影院,随时都坐演唱会第一排。
宣发的主持人问阿信,这次电影花掉了多少钱?
阿信说,我们还没算耶。
然后畅快地笑了起来。
有机会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掷千金,该有多奢侈,又有多浪漫。
五月天总是这个样子,只要你给他们三分期待,他们就会回给你一百分的试卷。
当轻松好记的学猫叫流行于大街小巷,他们还是愿意去直面沉重的社会议题,帮天后做一张《沙文》;明明歌迷很多,也总是把那些唱过一千遍的歌加入live歌单,让偶然前来的路人朋友不觉得孤单。
电影里甚至加了一个大陆朋友永远的遗憾,那就是烟火。
因为安全问题,从几年前开始,大陆的演唱会就不可以使用烟火了,大家总说加入五月天,永远都不晚,可是事实上总是,加入五月天,哪天都嫌晚。
如果你想看到火焰喷射和漂亮礼花,就不得不大动干戈前往海外。
这一次他们动用航拍,把整个烟火搬进舞台,把420万歌迷的合唱和呼唤装进放映厅,为演唱会增加实感。
520那天,阿信发了一条微博。
「每一部作品,都像一封寄给你们的情书,而我却没有想过,收到的回应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爱。
」他们确实说到做到,这部电影就像是一封厚厚的情书,字里行间写的都是爱。
一个人一生得到复数的爱,其实是非常难得的,这意味着你从一颗小行星变成了一颗恒星,你可以发出光芒,甚至让别人为你旋转。
但太多的人失去了自我,忘记珍惜这种难得,于是成为一颗短暂流星,燃尽了他人的期待只剩下一小撮灰烬。
乐团不同于普通歌手,乐团是一个整体,不能靠放录音带和主唱一个人出演。
乐团需要一起出动,有时还加上许许多多幕后工作人员,连带那些live上弹错的音符唱错的歌词,一同成为一个闪闪发亮的夜晚。
也许真的有很多人,太害怕徒劳,怕为一场live付出太多精力,怕被嘲笑爱得轰轰烈烈,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不愿被点燃。
那该有多遗憾。
幸好还有这部电影,让你能从秩序井然的生活中逃出来,喘一口气,丢掉矜持和害羞,来到这个420万人的大舞台。
那一定是你记忆里,最奢侈的浪漫:)————————————————————————————————————————————豆瓣对我来说是个仓库,因为文字形式出现的文章很不安全,很多文转自己可见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公众号:青禾杂货铺不过五月天一般一年只写两次,我希望它是我的一部分,而不是成为它的一个标签。
谢谢大家啦,有空多去看几遍电影吧。
这部电影对于五迷我来说 是感动满分的 多处流泪 刷了5次 特别是影片中转眼这首歌:「转眼」动画MV是我永远的泪点看一次哭一次痛哭流涕的那种这首歌一旦有了画面感泪腺完全不可控然后呢 我也在思考一个很大的人生哲学问题 为什么我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呢 我知道 每天无时不刻都在和过去告别 有一天还会和挚爱告别……最后轮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告别 既然终有一别 那又何必相识呢 开始明白了 每一个重大深刻的瞬间 或是看似细小而不值一提的瞬间 当这些瞬间发生时 用心感受它们 美好也罢 痛苦也罢 珍惜眼前的人 努力拥抱生活 这大抵便是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意义吧。
感谢五月天 有你们真好 让我能够带着爱与勇气 继续走下去 续写属于我的人生自传!
我不是五月天的粉丝,我为什么要去看这个电影呢?我以为会是《波西米亚狂想曲》那样的,看来是我想太多,这是彻头彻尾的粉丝电影啊,感觉从头到尾弄成演唱会也比加入不明所以的故事情节要好多了。黄渤这是人情绑架才去的吧。
需要粉丝滤镜来看
这玩意叫电影是在侮辱
191019跳着看的,很怀旧对吧,呵呵呵。巴黎回来大闸蟹周六下午
看不懂看不懂
演唱会音乐纪录片,梁家辉黄渤林志玲客串,虽然有又圈一波钱的嫌疑,但是这张演唱会的票也很便宜哎
五月天的演唱会舞美哦!是真的🐂🍺!而我现在只想拥有玛莎同款「人生海海」牌洗发水哈哈哈!(三星有一半是路人粉滤镜……)
羡慕五月天的歌迷,可以有这么好的体验。比我在鸟巢山顶看爽多了。没收录《盛夏光年》有点遗憾
这本来就是一部面向粉丝的一部音乐纪录片,路人无感也是正常的。其实懂得人也不用解释这里面到底演的什么,不懂的人怎么说可能也理解不了这有什么可看的。认识五月天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转眼今年就要结婚了,真的是陪伴了我从叛逆到成家,承载着整个青春。别的不敢说至少这部电影在我心目中,是其他的校园热血电影所不能替代的,这是属于我的青春,属于我的永远20岁!!
从03年「时光机」听到、买到08年「后青春期的诗」,这段时期的歌非常熟,也有听到觉得很棒很感动的时刻。然后,今年第一次看这类本质不是电影的东西,接触了天团最近几年的新歌,听得我哈欠连连… 除了「石锦航好帅我可以」之外,没有任何感想。串场VCR,非常尬,过于刻意的耍宝还不如片尾滚字幕的小窗口片段来的好笑。
跟QUEEN 、Coldplay比这个段数不够高,算是直播演唱会,又直播的不够多,没有过瘾
这也叫电影?和所谓的奔跑吧兄弟大电影有什么区别?
我们曾走过 无数地方 和无尽岁月搭着肩环游 无法遗忘 的光辉世界那个唱片行 何时已不见 是谁说过摇滚万岁任意门里我们偶尔也疲倦
粉丝会很喜欢的纪录片
当年的五迷 当年抢票登上诺亚方舟的神经病 看到这部类电影居然想笑,大概已经过了那么热血的时候。Ps:渤哥在哪唱歌都有一个disco风,止不住的散发着幽默气。200209想看 201219看过
昨天首映礼 见到了大爷 看的时候看到顽固的歌词就哭了
这个剧情 我!? 还不如直接放演唱会 (粉丝向电影
这个叫做电影的话对电影是种侮辱吧 最多只能算是对这趟巡演一次酷炫屌的纪录 yet连幕后花絮也没有 不断摇晃的镜头有点过分 刻意的偶像化低龄化也让我难以捉摸到真感情 内容上90%觉得很傻逼 不断被提醒自己已经快30岁 真的不再为这样的鸡汤/强行正能量感动了 尾段他们说五月天的歌迷永远20岁 不对 我觉得应该是12 我20岁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不属于那个世界了 但另一方面 我也看到12-20岁被他们鼓励和陪伴的自己 大家都是傻逼 但也挺可爱的 每每唱到老歌心里还是挺激动的 还有那些再熟悉不过的低龄段子和喊话的套路 现在年纪大了 更喜欢玛莎 不再是被陈信宏吸引的迷妹了… 不忍心打低分 那就给个三星吧
一开场就很high,然后从《超人》开始哽咽,结果匣子被打开了,后面老泪纵横到停不下来~我的荧光棒咧?!到老了才发现小宇宙根本就没打开这里真是爆哭!太特么值得了!一张电影票的钱看了一场最佳位置的3D演唱会,外加五大只的沙雕演技哈哈哈~剧情什么的不要太在意好么?人生无限公司你们一定要好好营业下去啊!(这么多年了还是好爱石头啊!!)
去院線的時候,電影已經上了一周,當天撞了哥斯拉首映導致排片太少,更別說杜比廳,SX屏什麼的。雖然都明白是去看"演唱會",但畫面在黑幕上放映,我們還是應該考量夠不夠「電影」的標準。事實上經過DNA跟諾亞方舟,五月天的思路已經非常明確,就是做高規格高品質,身臨其境的演唱會3D電影。公司的成果很不錯,《成名在望》跟《少年他》出口國外也夠面子。最後我想說,如何做一場言之有物的主題演唱會,這是很多正在跑巡演或即將跑巡演,熱門的,過氣的,眾多同行們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