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维修站》,一部之前并不为我们所知的小成本电影,一位青年导演的处女作,一群并不大牌的演员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就是这样一部并无太多卖点的作品,却在这个寒冷的十月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暖意,成为年度最令人惊喜的国产电影之一。
不得不说,爱情就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事。
这几天,娱乐圈里就上演了各种版本的爱情故事:不幸严重烧伤的Selina躺在台湾的医院,未婚夫张承中衣不解带地日夜照料,并承诺婚期不变,令人感动不已;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情路多舛的大S竟然跟内地富豪小开汪小菲闪电订婚,令人大跌眼镜;月末,以“将爱进行到底”著称的天后王菲正式登上北京个唱舞台,为爱甘心做回小女人的她,在时隔整整七年后才重返乐坛,令人不胜唏嘘……活在万众瞩目聚光灯下的明星们,尚能如此为爱痴狂,那么芸芸众生里的爱情故事难保不会出现更多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传奇,这才有了《爱情维修站》为我们讲述的故事:胡静和郭涛扮演一对夫妻,女的专管结婚,男的专管离婚,见惯了各种爱情的两人决定和朋友们开办一家“爱情维修站”,试图以自己的经验技巧来帮助人们解决在爱情中遇到的问题,由此产生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电影情节构架类似于爱情版《甲方乙方》,同样是为顾客追求“美梦成真”的结果,多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又有几分《疯狂的石头》的影子。
电影采用了极其夸张无厘头的搞笑包装,最妙的是做到了“土洋集合”,导演王宁很聪明地汲取了内地喜剧片两大导演——冯小刚和宁浩的优点,同时结合自己的技巧,尽可能为观众带来了一个精彩丰富的故事。
我们看到,电影里的某些搞笑桥段非常直接,一开始,由李菁和张海燕扮演的体积悬殊的小夫妻在一周内便经历了结婚和离婚,两人互殴的惨烈结局极具反差性,令人喷饭,而王新宇的“红衣美女”扮相就更是令人喷鼻血了!
这些元素很明显受到了周星驰的无厘头以及欧美浪漫喜剧片桥段的影响,夸张直白;某些情节又具备了明显的中国特色,比如各种方言的运用,对港式普通话的调侃,还有郭涛和英达“大师兄和二师兄”,“色空和色戒”的段子,以及“小三儿”马丽在娃娃音和东北娘们大嗓门之间来去自如的切换,各种搞笑场景层出不穷,令人忍俊不禁。
但《爱情维修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喜剧片,电影本身运用了夸张戏谑的方法来包装,但内在本质却是为了阐述导演对爱情的看法。
随着郭涛和胡静爱情维修站的开张,我们看到了爱情里人们遇到的各种状态,比如事业成功的中年男人英达遭遇小三儿马丽诱惑,最终却还是重回糟糠之妻苑琼丹的身边;性格合不来又分不开的青年夫妻蔡少芬、张晋该如何摸索出相处直到;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徘徊的年轻情侣张丹峰和宋轶如何收获真爱,还有最终自己陷入情感危机的郭涛和胡静如何面对婚姻中的问题……电影讲故事的节奏十分明快,我们在笑声中看到郭涛、胡静和他们的朋友苦心挽救着一对又一对遭遇了爱情麻烦的男男女女,最好自己的爱情却出现了问题,于是又反映了爱情里面“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真实状态。
联想到娱乐圈里那些红男绿女的悲欢离合,忽然发现太多我们眼中的“不靠谱”最后竟然都成了传奇,比如:王菲经历了与窦唯、谢霆锋的惊世之恋后,最终下嫁李亚鹏;看上去性格天差地别的刘嘉玲和梁朝伟,竟然彼此携手走过20年;习惯了和各种男演员谈恋爱、活在偶像剧里的大S,竟然走起“嫁入豪门”这条最传统的女明星老路……爱情,确实存在太多无法预计的不稳定性,如果爱情可以维修,想必会有太多明星第一时间抢着去求取治愈爱情的灵丹妙药。
在为别人解决麻烦的过程中,郭涛和胡静自己也陷入了麻烦,因为生活压力和思想分歧,两人辛苦经营的爱情维修站并没有得到物质回报,一心希望可以买房子的胡静难免对丈夫感到失望,两人的矛盾不断加剧,最后竟然到了要离婚的地步——这个情节全面升华了电影的主题,作为电影里的灵魂人物,男女主人公只有成功维修了自己的爱情,才能让整个故事令人信服,心生美好的期待。
导演果然没有令我们失望:郭涛再次把一个“蔫坏”的男人诠释得淋漓尽致,表面毫无办法的他,背地里其实耍尽爱情36计,最后以浪漫得要死的求爱方式把娇妻成功追回。
也许,电影中的某些情节是梦幻了些,某些表演是青涩了些,某些桥段是刻意了些,但这些“梦幻”、“青涩”、“刻意”,原本就是我们会在爱情里面遇到的最真实的存在,爱情,正是因为完美的幻想和不完美的现实在是时时刻刻发生碰撞,才有了那些与欢笑和眼泪有关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导演兼编剧王宁,之前可谓名不见经传,但他的诚意却让所有人为之刮目。
我们在《爱情维修站》里看到了一种真诚的态度,不是挖空心思堆砌出大片概念,不是矫揉造作炮制出纯爱卖点,,而是在踏踏实实“对观众负责”的基础上,用电影语言来讲述导演对爱情的看法。
感谢这部《爱情维修站》,以乌托邦的故事让我们乐不可支地回味了一个现代版成人童话,却又在散场之后,令我们对现实与爱情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新浪专稿。
【围脖】→八卦娱乐,闲言碎语,欢迎关注。
新浪:http://t.sina.com.cn/liushuiji 【博客】→不一样的和一样的地方。
新浪:http://blog.sina.com.cn/liushuiji520 网易:http://liushuiji1987.blog.163.com/ 腾讯:http://liushuiji.qzone.qq.com/
SORRY,愿望良好,不等于效果良好。
本片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不管导演有什么来头,我只关注电影本身。
可惜的是,电影本身没多少东西。
我要负责任的说,这不是烂片;但单单不是烂片是不够的。
首先,本片选择的帮助他人达成愿望的主题,已经太泛滥了。
叫“爱情维修站”,还是“三T公司”、或者“好梦一日游”,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都已经翻炒了无数遍,滋味营养尽失。
不添加新鲜猛料,肯定是做不出新花样了。
此外,从《顽主》以来,这一题材极有沦为什锦拼盘的危险。
段子戏、单元剧,一个套路来回绕。
几位闲人,唠点闲嗑,就着众生百态,东家长西家短,就能攒出一节又一节戏。
单元来单元去,很容易就把电影整丢了。
而选择的主要角色又有大熟脸英达,就尤其危险。
十多年前的《甲方乙方》、或者二十年前的《编辑部的故事》(客串),英达就和这类型题材脱不了边。
十年二十年,没有更多的突破,但也没有太大的失手。
看到他,立马亲切地想起的不是这个劈腿的房地产商,而是那个想过一把将军瘾的死胖子——还是那么贱,还是那么欠扁。
那个经典之下,其它全部化为泥沙。
不给力啊!
编剧起点虽高,仍然没有把握好整部电影的主旨。
可能正是同时兼职导演,所以剧本变得有点夹生,一切卖点都落在明星上。
这也是我不认同试片会后导演苦衷的原因。
你说制作费紧缺,还请那么多明星干什么?
你好好讲一个故事,真正用好一两个明星,省下点片酬把道具布景服装化妆搞精致点,不比这13不靠的强?
现在故事写得凑凑合合,实际诸多细节不堪一击。
最后编得兜不住了,蹦出个三八富婆砸银子就算保底,魔幻超现实后现代大团圆。
就这水平居然还想大而全:搞笑就好好搞笑,可是又怕格调不高;生活戏就好好生活,可是太严肃会流失观众;青春就好好青春,可既不卖青、又不卖春,只有俩凤凰男孔雀女叽叽歪歪大玩小清新。
靠煽情,煽得过《大撒把》吗?
有情人生离死别诶。
《甲方乙方》葛优把自个儿新房都借给绝症夫妻了,大年夜没地儿住难兄难弟挤一堆,你追个把空姐不成就跳河?
你TM死不了我上去弹钢琴接着捅!
说到演员,吐槽只有更多。
郭涛的喜剧根本不是这种整蛊型的。
好好一个性演员,何苦非逼成全能选手;只要一没词了,就狠狠地来一脸假笑。
不管是在搞笑、感动、深情、抽风,统统露一嘴牙床完事。
真替他的表情肌群担心,哪天功能失调罢工阵亡了怎么办。
你说你一身表演细胞都死哪去了?
自己不笑逗人大笑,那叫本事;你这笑得满地找牙,下面观众木着脸不知所云,演的是哪门子喜剧。
看得我直想上去就是一巴掌,先把脸给抽正喽!
胡静基本没有喜剧感,不管是大龄钢牙妹、黄瓜专业户,还是股疯子钱串子,都一脸正气。
时时刻刻大陆正统表演专业青衣正旦范儿,脸不能歪,嘴不能斜,笑不露齿,邪不胜正,永远象在拍五十年代结婚照。
桌子一摆,背景一放,前面就是四个大字——“新●闻●联●播”。
这样子,还演什么床戏咧?
怎么看啊!
情何以堪嘛。
正经扮豪门怨妇合适。
少芬、张晋夫妇俩当然是不完全现实版,炒作要点。
可是真要说表演,蔡少芬虽然洋泾浜国语生点,也好过张晋大义凛然地拒绝小三诱惑那木瓜级水平。
我就记得两人吵架的几句话。
女:你就仗着你长得帅…… 男:你就以为你身材好……哇!
我肯定两人的内心戏和潜台词全吼出来了~~赶紧地,须叔来接一句:……“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可惜蔡JJ的TVB式夸张技法很有点水土不服,张DD的卖肉伎俩也货不对版。
最后就像那一场情到恨处的床战,你侬我侬,结果鼻青脸肿;花好月圆,不敌鸡毛满天。
牛犇爷爷,听小夫妻墙根儿可不好哦。
您老奏洗洗睡吧,今天不管饭~~谢园老得不成样,不是苍老,而是像变了个人。
死活没认出来。
就像流得滑50岁和20岁的差别——那当然不是一个人,你懂的。
石榴姐……回家绑沙锤去吧酱油小胖、知音体空姐、绷带男、舌头拌蒜的花痴妹……内地演员放不开,港台演员搂不住。
可那个放开了的狐狸精,更加可怕!
最后,连摄影都不靠谱。
只要有人物,永远置于画面正中,构图直白得接近大一水平。
导演确实很诚恳。
可诚恳顶什么用?
我还诚恳呐——打一进场就像上了床,两腿一摊、沙漏一翻,啥也不想就等着天雷地火、干柴烈火,可是导演你真不是男人,快两个小时,你一分钟高潮都不给我!
看了好几遍了 其实拍得挺不错的 现实社会中婚姻有时就是那么的不稳定 充斥了小三 矛盾 你不要人家还往上贴呢
电影里的爱情很多时候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倘若用电影这一艺术视觉去看爱情的话,更多的时候给人的是一种虚假,一种空想,因为,电影创作者们本身就是一台台的空想机。
电影中的爱情我们可以幻想出不着边际的美妙,也可以制造出无厘头的糟糕透顶。
只不过很多时候大多数人更喜欢的是能看到喜感和动感结合的爱情故事的抒写。
毕竟,人性本善。
电影《爱情维修站》便是一部很好的结合喜感和情感的爱情影片。
表达了一种人物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同时,善意的舒张情感让影片几乎是看不出任何的情感污点,意表单纯便是影片唯一的出发点。
《爱情维修站》,从片名上看,名字取得标新立异,显然,取个好的片名便可以赢得不少吸引力,同时可以得到不菲的第一印象分。
给些偏激的言辞,估计大多数人便是冲着影片名才看的这部电影。
本人便是这一估计中的一份子。
虽然说,单纯的只冲电影名去看影片是有点愧于一份对电影的热爱,但在很多时候这也形成了一种习惯衍生,说不上是良性还是恶性。
只要是一份兴趣,那也便是好的吧。
影片故事很好的结合了现实社会的焦点,那便是“离婚”这一时下社会的热点话题。
当前我们国家的离婚率只涨不跌,相信很多人会希望自己的股票能像离婚率一样一直攀高。
影片制作团体借用电影的手笔来为这一热点话题披上艺术的面纱,从而来渲染一种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同时极力希望能影响到人们对爱情错误的判断。
可以说,《爱情维修站》这部影片是一部很好的爱情科教片。
尤其影片中的主角自身的爱情故事更可以直接拿来当范本。
故事所要传达的便是一种善良的理解和纯情真挚的爱。
心结往往是出在自己身上,对于爱情,影片告诫了人们,只有在心灵上的真正付出才是最纯洁最美妙的爱。
主题的清晰让影片的剧情延展显得很是如鱼得水。
片头的直接切入话题让人感觉清晰怡然,没有压抑感的朦胧出现让影片之初的剧情为整部电影开了个好头,加之时不时的添加了通过特定人物而表现出的喜感,着实是让人提起了不少兴趣。
尤其影片中人物的对白通过特色的方言引出,让本是单调的对白更显平滑和趣味。
干净的人物设计没有显得多余的菱角出现,虽然说偶尔演员由于脸部表演实质水准不高,但很多时候通过人物外形的设计加之镜头转换的灵活,以至于看着也感觉是极具平衡感的。
剧情立足于完善几段感情危机的故事框架之上,本生便是从人性的善为主要出发点。
但由于影片的主要切入矛头是善意的写实爱情的美好,有些剧情却忽略了给出较好的完善。
比如,片中男主角的朋友同女主角的一段若隐若现的情就没有交代清楚,前门还让人以为这是一个反面例子,可不想在影片结束都未交待最后是通过什么原因才让这段本是反面题材的戏份不了了之了。
或者说,压根就是剪接出了问题,倘若,单纯的以善延展不是很好么,为什么突然插入一段这样不善的戏份,倘若真的是为当反面例子来为剧情做铺垫,但为什么又没有给出适当的桥接剧情呢。
再者,男主角扮和尚一段戏中,化妆显然有个很大的失误,一下光头,一下满头黑发,虽然说是要用艺术视角去看这般的剧情,但这般极快的有毛无毛的人物外形转换多少是让人不好接受的,所以,这段人物外形设计显然问题明亮亮的摆在这的。
由于影片《爱情维修站》主要传达的是一种对美好的追求,自然而然的会受大众的青睐,毕竟大多数人更相信生活总会是美好的,即便残酷的现实压的很多人喘不过气来,但爱情是永恒的常青树,从不缺少乘凉的人。
不管晴天下雨,依靠着这颗树的人永远是那么多那么多。
这颗树在很多人看来是好的也是坏的,在树下望去,有吊死枝头的,有抱树轻吻的,有跪倒树根的,有追赶树下的,有……,爱情是永恒不死的奇迹。
影片《爱情维修站》就当做是下雨天为树下人儿遮雨的伞吧。
一部善意之作,虽然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题材却是称心如意。
借着评论这部电影的同时,愿天下爱情如意。
拍的不错 我喜欢看 笑点还是不少的 明星也不少 导演花的心血不少 自导自演的啊 有才啊 赞一个 捧一下
前57分钟挺好的,后43分钟真是糊弄。
(有想看的,看完前半段就可以了。
)看来,从一而终这词儿对人对事来说都十分困难。
随看随记了几句台词。
1.“你那么有钱,都从来不泡妞的么?
”“没钱的人才泡妞,有钱的被妞泡。
”2.“这么早结婚后悔么?
”“后悔,后悔没能更早认识她。
”3.“打架是他们爱的方式。
”4.“钱乃身外之物,有则多花,没则少花。
”看完前半段想到了几句话:1.在爱里,怀疑是不对的。
2.性有股强大的力量,同时有股强大的力量影响性。
3.爱就是一拍两合,不爱就是一拍两散。
4.一条路走到黑就亮了。
最后向所有白头到老的夫妻致敬。
感觉一部电影好与不好,除了看它是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要看你所处的人生阶段,有些电影很好,但你没到看得懂、能理解的年纪,就无法产生共鸣,就像我当年头一次看《大话西游》,只觉得怪,没觉得好,可两年后再看,觉得自己当初很怪,为什么这么好的片子都看不出,而且好的如此一塌糊涂。
《爱情维修站》也算这类,好在我是在适合的年纪看的,避免了被自己贴上非好片的标签,而它也不会有《大话西游》的幸运。
说《爱情维修站》这个片子好,首先却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人,郭涛演的大伟。
这样的男人有点小聪明,没有大出息;有些小情调,没有大魅力;能做点小买卖,干不成大生意,他在芸芸众生中比比皆是,他们身上的关键词不是成功,而是普通,另外还有一个——厚道,真正的厚道不是窝囊,是善良,所以大伟这样的男人概括来说,他不是一个牛人、不是一个猛人、甚至不是一个能人,但他是一个好人。
好人的价值就在于,他经营的不是生意而是人生,而且是一种长线投资,这种经营理念能让他自己和周围的人获得最大的人生收益——幸福,当然,短期来看,这种男人会损失很多的钱。
在一个彻底向GDP投降并毫无底线献媚的国家,钱几近成为衡量一切、拥有一切、保障一切的唯一标准,所以混在这里,我们的人生目标没钱不行,但我们更应该知道,全是钱也不行,毕竟,不正常的状态总有恢复的时候。
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犯过这样的病,当然人家好的比较快。
其实我们都清楚,一个人的境界与钱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也是钱买不到的,像大伟那样赔本帮人的做法,或许我们不可能做到,但在生活中,我们不论是做事情还是做生意,为了友情、感情、人情而牺牲一些既得利益损失一些钱的事情,也是经常会做的,所以,电影拿大伟这样的人说事儿,有一定的意义,也很有意思。
再说主题——爱情。
其实《爱情维修站》里的“三个生意”设计的很巧妙,看似随意,但你仔细一想,这不正是倒叙的婚姻么,英达的是中年危机、蔡少芬的新婚暴力、而最后那一对儿的是相恋的悲喜。
人作为一种高等动物,毕竟还是动物,爱情,在人类的情感里是很美好很珍贵的,但从生理角度分析,爱情终究是一种冲动,在如今“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体系中,要保证爱情的长久与新鲜,我们没必要唱高调、吹牛逼,说好听了叫保持,说难听点就是维持,也就是都需要维修。
其实这并不是悲观与消极,从某种角度看,爱情就像汽车,定期维护维修的使用寿命长,而且使用舒适,从电影里我们看到,关于爱情,任何时候都都充满危机,恋爱时、新婚时、婚后随时,有的是因为浪漫与否、有的是性格合不合、有的是审美疲劳不疲劳,当然更有因为钱,如此种种,让爱情的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就像一部车,性能再好,一路颠簸下去,谁能保证它能到终点,或许,下一米就是终点。
如今离婚率真的是高得惊人,谁身边都见过几个刚结婚没几天就离的小两口,让人觉得如今的婚姻真的像电影里的沙漏,可以随时翻过来覆过去。
电影中大伟为那一对恋人制造的浪漫让人记忆深刻,我觉得就好像是如今的婚礼,浪漫异常、唯美至极、仿佛一部大片,但是,生活毕竟是生活,婚礼就像那绚烂的烟花,极美却易冷,从那美轮美奂的境况中出来,就是真实的生活,是过日子,高质量的婚礼能否打造高质量的婚姻,鬼才相信,所以,就像4S店不仅卖车还管修车一样,我们从婚礼现场出来之后,必须冷静意识到的就是,以后爱情保修的活儿,就靠自己了,必须的。
首先感谢豆瓣组织这次观影活动 并希望以后还可以有机会参加接下来就说说这部电影其实我想大可把这部电影看作是一个创意项目的设计解读如果有人真的想在现实中开这样一个公司的话 那么 观看这部电影之后 公司未来将如何开始运营和操作便大体可以做个该项目的策划出来不过 总觉得针对的目标人群有局限就是看电影时 我在感叹 哇 维修个爱情其实还需要付出很多的MONEY哎哈 有句话不是说嘛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 爱情诚可贵 维修爱情“价”更高其次还有个问题就是 如果客户的对象发现客户是找维修爱情的人策划了一系列的事情 怎么办因为在我看来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有点像欺骗了 尽管都是善意的我在想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在不经意间的你发现了一个人 他同时也发现了你 于是互相走进彼此的世界 然后一切都发生的很自然 没有任何刻意确实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不相同 所以坦白说这部电影的爱情观我十分不喜欢从看过疯狂的石头之后 一直认为郭涛是个好演员 不过在这之后他接的电影都烂的可以 希望他以后能赶上个好剧本吧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首映式哈 再次感谢豆瓣
今天是电影上映的第一天,评一星的特别多,我知道肯定是有人攻击这个片子,我要夸几句,估计又要被人说是马甲,但是,我不是!
坐在第一排,看电影有点晕,不过一会就适应了。
整部片子,我是开怀得笑了N次,落泪两次。
很多人说,这部片子模仿一种模式,的确,《顽主》《甲方乙方》都是这种模式,但是,冯小刚模仿《顽主》就没人说,这回轮到王导了,看把这些人给得瑟的,模式不是某个人的专利,我们还是要重内容的!!
哎行业竞争有那么白热化吗??
这么个没名的小导演都不放过。
抹黑阿甘我觉得情有可原,阿甘有点名嘛。
但是王宁也抹黑,我不明白我不明白了。。。。
这个片子整体来说是不错的,爱情是永恒,但是在文艺作品中的确也俗了点,所以谈论爱情,如果谈不出个花样来,自然受到无情的贬低。
这个片子可以说俗,也可以说不俗,模式是有些老套,但是台词的确不错,没有近年来的“哥”啊“姐”啊“杯具”之类,都是以内容为中心,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小幽默,没有为了使用上某些词而编出句台词的。
这是导演的功底,也是导演的用心。
他说过,山寨和恶搞是创作枯竭的表现。
演员表现也挺好的,要重点说马莉!!
演英达情妇那个!!!!!
奋斗了那么多年话剧舞台的实力演员,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她要进影视圈了!
虽然她现在依然是演配角,但是她的表现很抢戏我看好马莉!!
她是我前半部分笑声的主要来源可惜啊,她已不再年轻,进入影视圈她已没有优势。
但是,我相信,可能,她依旧选择舞台是她的归宿吧。
话剧情结的人都来感慨一下这戏我真觉得挺不错的,是一部看完还挺舒服的戏,我相信,中国的电影市场绝对不是大片称霸的,那样我们的电影产业并不健康,我们的电影消费行为也并不成熟。
我们需要“小片”--只要不是大片(名导演、名演员、大投资的等等属于大片,嘿嘿我自己的定义)的都属于这个范畴,所以我们也需要支持小片,大家不要只大片才上影院,然后边骂边出影院,但是小片,不论是口碑多好,也要等着网上下着看。
虽然我也这么做吧,但是因为我还没挣工资呢,拿父母的钱消费多少有点不孝,所以,我继续网上下着看,原谅我。
等我上班了,我肯定就电影院看了,咱也是学文化产业的人,怎么也得支持个正版吧。
嗯,电影就说这么多吧,我是绝对支持的!
这个片子比今年暑期档那些扎堆的喜剧片好多了,我现在想起来《唐伯虎点秋香2》还恶心着呢,这种无诚意炒冷饭之作实在令人发指。
这片子不错,情侣一起看比较合适自个想找乐的也可以去看朋友同学的,一起看看也不错很幸运能抢到票,谢过太能传媒和豆瓣网这部喜剧爱情片,如果是别的片子我也许不会这么上心,我之所以这么关注,是因为新人电影节的新晋导演单元中有这部片子。
给我们新人电影节先做个广告嘿嘿。
记得还暑假的时候,小周问我采访王宁导演不,王宁导演是谁?
没听说过。
当时有点忙不过来其他事情,然后我说,我先弄完别的采访吧然后小周去采了,杂志出来后,说真的我没太仔细看小周的采访,因为没看过片子,所以多少有点面对不熟悉的人的专访提不起兴趣,今天仔细看了看,嗯嗯,果然,今天见到的王导和小周文章里写的一样--自信的年轻导演。
然后是开学后,同样因为这部片子,春雁姐跟我说,采访郭涛不?
那次是因为飞信的问题,我错过了郭涛的采访;又一天,春雁姐说,采访胡静不?
那次是因为要上徐海龙的课,我说来不了,MD!
我居然就是因为最近魔化的徐海龙而放弃了采访。
我曾经错过的三个人,今天一块都见到了,嘿嘿,只不过我没有机会采访他们了。
还有,在华谊新影联影院,也是缘分。
我前几天做的作业就是华谊院线的案例,看华谊的资料看了一个多星期,没想到啊,这就真去了!
不过,以后应该会很少去吧,实在离我家太远了,看个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搭上了四个小时的车程!
这帐怎么算都不值啊。
---end---
1。
所有的愛情都建立在金錢之上2.其實英達扮演的二師兄對小三(那個長鬍子的女孩)還是蠻好的,至少不是爲了錢,也不是別的什麽物質條件,費了那麼半天勁,甚至連件正事都沒幹。
3.我沒想到這種片子能聚集那麼多明星,歲月是把無情刀……另外說一句,那個小姨子,還不錯。。。
不錯。。。
我看完之後,唯一惦記的就是她了。
韦彤~
挺好一轻喜剧
怎么感觉郭涛总是不自然
就当一般的喜剧片看看也还不错
感觉上故事要讲的内容没有被表演出来。。
6分以下的电影真不能看。。。。
郭涛同学演的电影都挺不错的!
无比无聊
很像当初的“好梦一日游”,国产娱乐小电影,挺有意思,一个晚上看了两遍,我也够无聊吧?
原以为是个雷片,比预期的好,不乏笑料
低级趣味
女人在爱情中总喜欢说 不能给我什么什么 那么两个人在一起的条件就是男人能够给女人的东西正是这女人需要的
电影本身就是喜剧,呵呵,不想说什么
凑活 后面有点烂 色空大师
真的什么事都不能说啊...刚说很久没看什么感动到哭了刚刚就滴了几滴泪,真的是太好太好的男人啦
这小片子还挺温情啊~~~
这里面的人妆都太老了
这部电影不错,如果上映时间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话
把智商放低就能欢乐起来了,弱智电影太多呀
最喜欢那句,我爱你,你没钱我也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