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绝密跟踪》这个译名,我还是更喜欢《监视者们》这个更拉风且贴合的名字,影片虽讲述的是破获案件抓、捕罪犯,但它的重点在人——监视班,在剧情起伏背后是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支撑,这是一部犯罪类型片应有的厚度与标准,即类型的尊严,当然达成这一尊严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影片极佳的节奏感,不敢说全程无尿点,至少也是尿点稀缺的那一类。
影片以一次测验起头,薛景求饰演的黄班长、韩孝周饰演的应试者(后来的花猪)、郑雨盛饰演的犯罪行动首脑以及“监视班”全体成员悉数登场,导演仅通过地铁和马路的行走就将主要人物全部引入,叙事的高效可见一斑;然后利用平行蒙太奇,将韩孝周的入职与郑雨盛指挥犯罪行动的成功并列展开,既呈现出“监视班”成员个人记忆与分析能力的高超,也达成齐装满员蓄势待发的状态,与罪犯首脑郑雨盛的精准与冷血形成一种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在这一段落给到郑雨盛的几乎都是“控制一切”的仰视镜头,而他所处地理位置的高亦成为其抓捕难度与危险级的象征。
随后,影片没有急着让郑雨盛和“监视班”产生直接碰撞与冲突,而是一面呈现韩孝周融入“监视班”的过程,一面用郑雨盛持续的犯罪行动支撑看点,在这个段落,导演运用了颇多炫技式的镜头(如旋转镜头),同时也让“监视”这份工作明晰的区别于其他警种,即便背后有强大的“天眼”支撑,在没有获得嫌疑人有效形体信息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这种传统的方式,最终阐明了“监视班”人脑与郑雨盛人脑的对决实质。
抓捕行动的成功,既是正义必胜的理念化身,但我们能在韩孝周的成长、薛景求的大义以及娴熟默契的团队配合度中找到更令人信服的理由,这就是一部合格的类型片应有的水准,它才是撑起票房的中坚力量。
(片尾任达华的出现,牵引出某种港片的情愫,如果说本片与哪位导演的风格最接近,我能想到的就是去除宿命感的杜琪峰)
看完這套韓版跟蹤, 反而另我更深了解港版跟蹤................港版跟蹤其實講了師徒情+天有眼+穿插..(豬女跟狗頭 , 隱形人跟師父)天有眼, 你找了幾年找不到他但轉眼就在你身邊韓版把這些去掉, 變成一套典型動作片....動作片是有9分的港版中找垃圾, 是表現狗頭引導豬女應找那些垃圾但韓版變成師父不想弄髒手多點韓版隱形人師徒變成敵人....港版隱形人是很有壓迫感...............港版有超能力的是隱形人韓版有超能力的是女主角.....
《监视者们》翻拍自香港电影《跟踪》,是由赵义硕,金秉瑞联合执导,薛景求,郑雨盛,韩孝周,李俊昊等主演的动作剧情片。
该片描写了隐蔽真实身份的监视专家们与每次受到危机四伏的追踪却都能幸运逃脱的秘密犯罪者之间惊心动魄的对决。
以监视特定对象的警察内部特殊组织部门监视班为背景,讲述特殊犯罪科监视班队员与银行盗窃团伙之间发生的故事。
于2013年7月3日在韩国上映,票房突破550万,并受邀参展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2014年9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并更名为《绝密跟踪》。
整部电影就是这样,警察很厉害,罪犯的反跟踪也很厉害。
他们说了一堆分析的道理,你可能并没有听明白,但是电影充满科技感的画面,街头紧张的追逐还是能把人带入进去。
在这方面,《监视者们》可谓做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与故事中这个特殊的“监视班”的气场相符。
在细节上也更胜一筹,比如女主角的一些小毛病,班长的某些偏执性格,让人物更鲜活真实。
当然,女主角比港版的更漂亮也很重要。
韩孝周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女星,演技自然,长相令人舒服,干练和温柔并存,越看越养眼……
≪绝密跟踪≫,这片的故事很似曾相识,实际上是翻拍自香港影片跟踪。
虽然在叙事手法上做点改动,但几乎情节大部分都与其完全相似。
尤其是郑雨盛将片中杀手一角刻画的入木三分,看的观众不寒而栗。
配音,廖张班底又一部惊喜之作,商虹配的杀手完全出乎意料的妙,赵岭挺适合配中年人的。
总之,值得一看。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游乃海的《跟踪》改编的,只是电影开始大概15分钟之后,隐隐的觉得这个节奏和镜头感怎么看怎么有点银河印象的感觉,默默在想这个导演还真是喜欢香港电影啊。
之后我又把《跟踪》翻出来看了一遍,剧情基本没变,但韩版添加的一些细节很令人称道,拍出来的效果也十分精彩。
要说这几年亚洲电影学习好莱坞最成功的国家是哪个?
那肯定非韩国电影莫属,从这部电影的制作中就能看出个一二来。
先来夸夸摄影吧,这部电影比《跟踪》晚出品6年,这六年中摄影手法的多样和技术的发展已经不是一点点了,所以翻拍比原版摄影技术上好是天经地义的,可有时候不一定有好技术就有适合剧情的画面。
这一点上《监视者》做的恰恰很出色,摄影给片子本身增色不少,比如用电脑特技还原在地铁里的情节,很好的表现了当时的各种小细节;再比如警车撞向货车时将摄影机放在警车上,制造第一视角,增加紧张感和冲击感;还有主角追击“影子”到河边观察所有打电话人的时候,用航拍设备拍摄了一个大的俯拍镜头也很带感;以及使用大量的特写细节镜头用以描写被拍摄者的心理。
在摄影方面,《监视者》完胜《跟踪》。
再说说情节和人物,港版的只有90分钟,韩版的增加到了120分钟,主要是对情节和人物进行了修改和丰富。
港版游乃海强调的是因果轮回的佛家观点,在梁家辉和师傅说“佛怎么会保佑我们这样的人”的时候,就预示着梁家辉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果然最后是被钩子意外勾到死掉了。
而任达华在之前被刺后在倒在血泊里讲笑话是《跟踪》最为煽情的点,韩版里修改了这点,将结尾改成了警长强忍着剧痛在地铁出口很牛逼的击毙了“影子”,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改编,但是我也觉得港版的结尾太过牵强,像是为了印证轮回一说而应加上去的。
要说怎么样才是好结尾,我说不出,只能说这两个结尾都完整的表达了两个导演各自需要表达的,对于各自来说都是最好的结尾。
另外就是港版里猪女看到有人被打并没有下车制止,后来那个人就住在胖子林雪家旁边,并且到最后还是他们想要抓的罪犯,这里又出现了游乃海强调的轮回观点。
而韩版里的猪女却干涉了犯罪过程,虽然这两个情节都是为了塑造猪女成长经历,但是韩版的作用也尽限于此,这么看这个改编其实不算成功。
在第一次打劫出了点岔子的之后,“影子”和小弟们的对话也有改变,港版里梁家辉表演一静一动,一张一弛,十分出色,最后停止争吵竟然是因为对面大楼里有女人换衣服,充满了黑色幽默。
而韩版里为了强调“影子”的心狠手辣,用了更为暴力而直接的方式,郑雨盛帅气十足,这点分不出高低,各有各的好,而且都为后面的情节和人物塑造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关于人物,港版真正描写的其实只有徐子珊演的猪女,任达华演的狗头,邵美琪演的老大,林雪演的胖子和梁家辉演的影子,其他人都是来打酱油的。
韩版大大的扩充了人物,将监听团队里加进了小帅哥,港版里被刺死的警察和监视组没有任何关系,而韩版小帅哥上前盘查时明明知道是罪犯,还是被这么轻易的刺死,总觉得有点牵强,当然这样衬托了“影子”凶残,也让情节更容易走向韩剧一贯的催情桥段,算是有韩国风格的改变吧。
郑雨盛和梁家辉演的“影子”都是片子中的亮点,梁家辉的表演不用多说,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平,郑雨盛这次也是帅气十足,而且导演很照顾他,单独给他加了很多戏,包括最后他找自己老师报仇的桥段,窄巷里的单挑,这明明是港产B级动作里的情节,在加上郑雨盛干净利落的动作设计,真的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香港电影,最后迅速解决自己老师更是毫不拖泥带水。
只是帅气的郑雨盛演的太脸谱化还有一味耍帅的嫌疑,相比较我更喜欢梁家辉,梁家辉演的“影子”做事更多依靠的是他那出人意料的直觉,而郑雨盛则更加侧重精细的计算,就这点我倒是很喜欢郑雨盛。
两部电影最主要的当然要算是猪女了,因为先看了韩孝珠再看徐子珊,两者的落差一开始真的有些让我不能接受,韩孝珠应该是片子里演出最出色的,反观徐子珊只写了两个字在脸上——“新人”,开句玩笑,徐子珊还真是对得起“猪女”这个称号,因为那张肉嘟嘟的脸实在是太符合这个名字了。
所以港版更像是徐子珊的“毕业成长记”而韩版里韩孝珠则令人信服的多,有自己的想法又不失少女的不成熟,我只能说韩孝珠完胜徐子珊。
说了这么多,韩版的故事虽然基本格局同港版没什么太大差异,但是因为摄影技术的进步和编剧对人物细节的深挖,让韩版显得更加完整和丰满,也更加有大片的气质。
港版在情节上画了一个巨大但完整的圆,虽有小瑕疵却也显得一气呵成,最后用轮回将所有情节拉回到起点,这是游乃海做的最出色的地方。
从观看效果的角度来说我更喜欢韩版,只可惜再怎么出色,那也是一部翻拍片,在这里为游乃海的编剧功力鼓掌,没有他的故事,我们也看不到韩版的电影。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解忧电影杂货店
影片节奏而言,14年的韩版比起07年的原港版跟踪,配乐尚要出众不少,且镜头切换和长短掌握的比较到位。
不过不在一个技术水平的基础,所以很难说谁略胜一筹。
但是不得不说,梁家辉比起郑雨盛真是老练不少,老戏骨果然是老戏骨,这部电影里感觉把过多的色彩雕刻在韩孝珠和老大的身上,郑雨盛的笔墨略显拙,造型就不说了= =(始终没弄懂韩孝珠造型那么好看郑雨盛梳个几十年代的刘海是几个意思)最后一幕戏,郑和韩对视的感觉也没拍出来。
看过两遍任达华的 跟踪。
一遍是07年刚读初一,一遍是10年高一,没办法客观的说这两部片子谁优谁劣,但我还是比较喜欢港版的 跟踪 。
尽管看这部片时全程舔韩孝珠的颜。
又是高科技,又是追踪,香港前两年好象有个类似的,口碑也不错.这片小姑娘算美女了,镜头感也不错,只是整片少了紧张,气氛上总缺一口气,按部就班的流水帐,这点,算不得好.也算多元化的韩国电影,只是不出彩,这题材,棒子排得好的不多,不适合啦,无需强求.不知自己是记错了还是怎么的,总觉得那个银行抽屉的四个号是队长给的,还以为最后BOSS是内鬼,结果,大概是我搞错了。
真的是翻拍的《跟踪》啊!
鉴定完毕。
没想到韩国也看上咱目前时期里港片的剧本呢,而且是银河印象的,不过也得是银河的了吧!
虽说不是我认为银河最好的本子,但不管怎么说,咱还是挺高兴的!
但其实我已经不记得港版里的结局了,当时给的分也不高,这不也还是刚刚才苦思冥想才想起来的!
女主都一样,有点呆呆的感觉。
班长呢?
也差不太多吧,不过这里面的要精神很多,还有些小聪明,比如顺两本杂志防身,“贼不走空”,呵呵。
最后的结局多了那段对决的情景,是不是想说明下“老棒子”们的编剧的实力,啥本子咋都能往里再加。
不过,这段也加的中规中矩吧,还好!
多的也不想说啥了!
因为当时对原版也不是很感冒,总感觉这样的结局有点太碰巧,记得前面看到一个影评说:最后下雨天那段,雨突然停是象征老天开眼了,助正义一方一臂之力,略主教光环。
诚然,不过我想说,这里最后加的枪法对决,班长能毫发无损的秒了郑雨盛才叫一个大光环护体!
护得杠杠的!
哎,现在的韩国犯罪类型片里,总不忘让坏男主(尤其是型男)要么功夫高强,要么命途坎坷、身不由己。
是想说明坏也未必坏,好也相对么?
难道是社会体制决定的?
好像真成了一种套路。
要不就让坏男一是一猥琐男,各种坏事干尽,还老被干不死,咋让我想起了《看见恶魔》呢?
还得多说一句,最后任达华出来的情节是要对原著致敬下么?
还是对原来正男一的认可?
还是对银河嘉奖?
亦或是碰巧有档期?
或者是还有下文?
呵呵,都好。
总之,看到我近段一直很欣赏的韩国电影能翻拍咱港片,还是挺高兴的!
起码获得认可了么,而我觉得这种比港韩合拍片得到对方的真实认可更高!
因为少了些市场因素么,所以是对更偏技术流的认可。
希望咱也翻拍翻拍人家的好片么,有好多不错的本么。
比如我近来很喜欢的《新世界》,不过也正像我在那片影评中提到的,难度不能更大啊!
尤其是人家突出的那几点就是咱一直整不动的!
还得再费几句,这里人家监视队的技术屌很多啊,尤其开头不久那几段。
班长在餐厅里教训女主时还整了几句监视的理论呢。
呵呵,而女主回忆起地铁中见过坏男一的桥段有点神了,果然天赋异禀呢,再加上最后老天开眼的停雨,仔细想想,不赢也奇怪了。
总体,因为翻拍的咱港片,所以推荐下!
文/梦见乌鸦虽然韩国本土电影在国内公映的票房暂时不太给力,但从两国电影人的频繁合作就能看出,近几年算是中韩电影的蜜月期,从安宾基的《笔仙》系列,到中韩合拍的《分手合约》,还有未来《狼的诱惑》的导演金泰均执导、陈意涵、池珍熙主演的《坏姐姐之拆婚联盟》、《我的野蛮女友》的导演郭在容执导、周迅、佟大为主演的《我的早更女友》、《爱的肢解》导演张允炫执导、黄立行、戴立忍主演的《平安岛》等等。
中韩电影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
这部《绝密跟踪》算是中韩电影交汇的另一种形态的表现,即翻拍。
2011年,CNN节目组做了一期节目,揭秘韩国电影圈,并且坦言,韩国电影业已经取代香港电影,成为新的“东方好莱坞”。
韩影的发展如今有目共睹,香港电影的没落也是路人皆知。
想当年,香港电影火爆之时,韩国作为港片卖埠的一大阵地,影响了无数韩国人。
在韩国电影的电影评分网站上,排名最高的不是韩国片、也不是美国片,而是《英雄本色》(当年在韩国公映了一年半),我们耳熟能详的《喋血双雄》、《无间道》、《天若有情》、《倩女幽魂》、《大话西游》等片,在韩国,尤其是70-80后更是超级受欢迎,周润发、王祖贤、刘德华、郑伊健在韩国的人气极高。
虽然韩国电影如今已经发展出一套成熟的制片工业,而且再走好莱坞模式,但香港电影对韩影的影响在《新世界》、《卑劣的街头》等很多电影里还是能够看到。
韩国当然也翻拍过不少香港电影,如《英雄本色》、《无间道》、《天若有情》这些片子有的已经翻拍有的早已购下版权。
《绝密跟踪》翻拍至银河映像、杜琪峰的《跟踪》,算是渊源最近的一部,《跟踪》是杜琪峰御用编剧游乃海的首部执导作品,整部电影阴郁+冷峻,任达华运筹帷幄,组员一脸深仇大恨,梁家辉的翻拍凶残暴戾,衬托出菜鸟徐子珊的轻盈。
《跟踪》是游乃海执导的唯一一部电影,个人风格与银河映像作品相吻合,甚至更加突出,结尾梁家辉被钩子刮到颈部动脉而身死,仍然是宿命论,而且是过于刻意的宿命论。
《跟踪》这部片子在银河映像作品中属于争议比较大的一种,就因为游乃海比杜琪峰还要强烈的个人风格。
到了这部《绝密跟踪》,电影的剧本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罪犯依旧狠毒,但风格不再阴郁,乃是一部传统的警匪片,更加主流了一些。
不可否认,编剧奇才游乃海为原版电影打造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剧本,香港警察最秘密的组织的CIB,过掩饰和装扮其真面目和身份来跟踪及拘捕指定的目标及犯罪者,“Eye In The Sky”的英文名就是这样来的,一个绝佳的警匪题材。
经验老道、爱讲冷笑话的组长,智商极高,手段残忍的大反派,新人菜鸟学员夹杂在二人中间,张弛有度角色配置。
《绝密跟踪》有了这个精彩的剧本,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修复,算是锦上添花。
其中主线情节并无太大改动,修订了主要角色的身份,跟踪科中几位主演队员都进行了主要刻画,加入了刻薄的女队长和英俊的组员李俊昊。
其中后者的出现增强了剧情张力,还记得《跟踪》里被梁家辉用声东击西的方式干掉了一个巡警,乃是路人甲。
而《绝密跟踪》用李俊昊替代这个角色,加之前期的角色刻画,让观众更能进入到对角色的感同身受方面,这个改动堪称精妙。
作为一部警匪片,电影并非像很多同类电影那样强调动作和枪战,“跟踪”这个题材限定了大开大合的动作场面,潜伏式的跟踪戏成为最主要的环节。
韩国电影在控制电影节奏方面颇有心得,《柏林》、《嫌疑犯》等片故事节奏已达到好莱坞级别,本片也不例外。
大量的换装、跟踪、与嫌疑人意外相遇或暗中交锋的场面,紧张的气氛如剑拔弩张之感,让剧情张力十足,其中穿插着跟踪组员的小故事,几位队员之间的互动,反派boss的过往经历等,组长与菜鸟花猪之间的对比,一个老道沉稳,一个初生牛犊。
之前所言对大量角色的刻画在这里排上了用场,这里本片要比原版《跟踪》单线的跟踪部分要强一些,本片用不少的笔墨对角色进行渲染,虽然让电影比原版长了近半个小时,但无疑让剧情更加丰富。
而且本片在大量紧张的情节中,还增添了两场大场面的动作戏,开场的追车和中后段警匪之间激烈的枪战。
两次动作戏的加入让本身含蓄内敛的整体故事有了释放的发力点,观众在紧张了大半部分之后,依靠动作戏缓解情绪,也增强了电影的格局。
电影另一处变化是在结尾,当年《跟踪》的结尾被很多影迷所吐槽,为了宿命而宿命有些让人泄气。
本片则舍去了这个情节,采取的是港片中惯用的双雄对决方式,虽然没有过于亮眼,但毕竟原版的争议,这个结尾算是处理的中规中矩,也更主流一些。
两位主演薛景求和郑宇盛都韩国知名演员,薛景求的组长角色与任达华不相上下,有意思的是原版《跟踪》中的任达华也客串了一个角色,从原版中的组长变成了被跟踪者之一。
郑宇盛的反派让人印象深刻,凶狠、凌厉的杀人手法干净果断,也是一份阴郁的造型,只不过比起原版中的梁家辉,还是相对稚嫩一些。
倒是主演韩孝珠是最大的惊喜。
被粉丝们称为韩小猪的新晋女星其实并不属于很漂亮的那种,但气质极佳,属于那种小清新休闲美女。
片中造型抢眼,一身休闲服帆布鞋的搭配与其气质很是贴切,而她片中所留的头型,已经成为今年中韩两地风靡的发型。
这一点,韩孝珠要比原版、港姐出身的徐子珊强出不少。
《绝密跟踪》算是韩国近年来一部非常精彩的警匪片,深得港片的经验,在以本土化的方式打造出来。
作为一部翻拍电影,之前已有相对知名《跟踪》,本片并未沦为拾人牙慧之作,在原有精彩的剧本上锦上添花,虽没有给人完爆原版的那种感觉,却也眼前一亮。
警匪《监视者们》这是我到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看的韩国警匪动作片把这句话写在最开头是为了在我洋洋洒洒写这一大篇的时候时刻提醒我,如果中途后悔,那么我可以很快的找到他,然后把他删掉。
在我看来,所谓的警匪片就应该是单纯的讲述警匪的故事,如果单论警匪片的话,那么《监视者们》显然是要排在《杀人回忆》之后的,但是加入“动作”二字之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侥幸超越《杀人回忆》了。
另外,《大叔》不算是警匪片,元彬即便是一退休特工,特工也并非警察,不光是所属单位是另个系统,最主要两者的单兵作战能力相差太远;《追击者》严格来说也不能算,因为金允石的角色是个被警队除名的警察,而且他要不是个拉皮条的这就变成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警察往往是用缜密的逻辑推理取胜又或者团队合作,《监视者们》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们”字。
这一点上,好莱坞的警匪片说实话有时候有点作弊,像《虎胆龙威》里John McClane这样的应该直接去《敢死队》里报到。
但是考虑到好莱坞根深蒂固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国警察动不动来自Marine corps这一点……我忍了。
这部《监视者们》翻拍于香港电影《跟踪》 我还没有看过原版,据说相似度90%,但我特别相信韩国人自我发挥的那10%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因为他们真的是得到了《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的真传,所有舶来品,他们都能照猫画猫、照虎画虎,最后波斯猫变成了太极猫,东北虎变成了太极虎。
这并不是说他们是强盗,而是因为他们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韩日由于古代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而现代文明又来自西方,按理说,他们应该变成四不像才对,但是他们能找到自我定位和民族特点,然后将其非常好的本土化之后发扬光大,以至于现在的中国都会受韩日文化影响颇深。
而韩国日本两家又会有微妙的区别,这个有机会再说。
我这里指的不光是电影,我们以非常具象的东西来举例,汽车、手机、服装、娱乐等等。
这些现代化的东西统统来自西方,由于工业革命之后,世界重心转到西方,无论文化、审美、科技、价值观几乎都是西方主导,抵制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时候中国选择了山寨,韩国和日本选择了学习,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学习最后变成了自主研发,山寨最后……好吧,变成了中国特色。。。。。
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意识形态、地缘政治、文化根基、民族略根性等等一百个人能给出一千种答案,我非常不靠谱的指出一点,中国人太聪明太鸡贼,智慧往往属于大智若愚的笨鸟。
韩国的电影尤其是,在欧洲电影人尽量回避好莱坞的时候,中国电影人号称和好莱坞平起平坐的时候,韩国电影人依旧耐心的做着他的学生。
全世界学好莱坞电影学的最像的就是韩国片,但是他们真的是修行在个人,融会贯通,以至于好莱坞都开始翻拍《老男孩》了。
有这么一两年韩国电影停滞不前,我亲耳听到某几位中国电影人非常不屑的说:韩国电影已经到瓶颈了,之前只是回光返照,未来是中国电影的天下。。。。
我真心不是妄自菲薄,电影需要一块肥沃且无垠的土壤,一块70年产权的盐碱地上是盖不出百年流传的经典建筑的。
(扯远了,不喜来喷)香港电影对韩国电影的影响颇深,不光是因为这部片子翻拍自游乃海的《跟踪》,之前我看过一部《传说的拳头》里面有一个配角几乎活在《英雄本色》里,你可以看出那个年代,东方好莱坞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
对了,《监视者们》的片尾还有惊喜,反正我看最后一段戏的时候就是:我操?
向原版致敬来了。
说起警匪,以往的韩国电影里,警察经常是蠢、钝、贫、丑、痞,再加上韩国警察的服装(除正装制服外)总给人一种车间工人感,你丝毫感受不到警察的威严,所以你每次看见影片里出现警察追犯人的时候,你都会有一种民工追薪的错觉。
但这一次算是彻底给韩国警察翻了身,出警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让人刮目相看。
本着不剧透的原则,这部片子里你都会明显觉得警队素质明显高于匪帮,但是由于匪帮的leader太过高富帅、稳准狠,所以算是给匪帮找回了点面子。
对了,说起警匪片里的反派,由于是影视作品,本着高于生活的原则,一般说来,只要是双雄对峙的情节,反派基本是由帅哥型男扮演,以至于警察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罪犯的时候,你都恨不得直接告诉他们:找!
那!
个!
最!
帅!
的!
这一次也不例外,郑宇成那1米88的大个,再配上风衣和牛皮公文包,当他消失在人群中,警察倍感无力的时候,你就想说:哎找鸡毛啊,不就在那吗。。。
对了,影片里他和自己的BOSS最后那场戏太嘎嘣利落脆了,比《飓风营救》都脆。
韩国娱乐在明星打造上真的,太有一套了。
各式各款,受众辐射率从刚懂事的小孩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都有针对性,尤其是女明星的打造,我没有去过韩国,不知道生活当中的韩国姑娘到底啥水平,听说永远是听说,没有亲眼见过真的没有发言权。
但我想说一点,未来有一天,整容会不会真的影响到基因,这就像是进化一样,人类直立行走之后就没有尾巴了,鲸鱼生活在水里之后它就长出鳍了,那么高丽这个种族会不会因为反正都得整容那不如直接长好看点呢?
不知道,反正这片子里韩孝珠挺有样的,据说还是天然的。。。
好了,迅雷的进度条显示《跟踪》粤语高清版已经99%了,这篇由电影展开的蛋逼也写到99%,我目前依然没有后悔,所以第一句话就不删了。
回头看这片子的演员阵容真是惊人 演员好看到太好看在影片中被风格不恰当地使用也是一种问题
气质完全输给原版,但是最后原版里的任达华走出来马上把我给逗乐了哈哈哈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能随时能干掉警察和社会对抗的英雄
黑色风
优点是节奏不错,有些小细节比如说最后影子紧张所以忘记伞什么的港版没仔细交代的也都交代了,剩下什么技术升级啦,主角都俊男美女啦,尤其是女主角变漂亮,还和那个什么叫松鼠的闹暧昧,搁我这儿统统都是缺点,往好里说是没人味儿不接地气,往狠里讲这不就是装逼吗?最后彩蛋是任达华演了一坏人
总不能比原作还高吧
标签是不是是应该写香港啊?太尼玛抢风头了
这女的真他妈的丑,看见就不顺眼。浪费了这么好的电影
结尾的另一种形式,可惜了港版好剧情。
这个题材港版胜在真实,韩版商业更足。但主演,确实韩孝珠漂亮很多。
合格的类型片,气氛紧凑、镜头出彩。★★★☆
任达华友情客串
想起当年事,2007年在杭州西城UME看完《跟踪》,在路上走了好久,我隐约记得那天太阳挺大,我要去哪里,但临时改了地方。时间过去快七年了,如果电影也有跟踪这回事,这感觉可真奇妙。近乎一致的人物设置和任务编排,但依然觉得非常好看。
郑雨盛老好多这眼袋快到下巴了,松鼠萌萌的就这么死了好可惜,看的时候盆友还说韩孝珠眼睛都是血丝不过还是不影响美貌啊!
节奏不错,妹子不错,就没啥了
节奏不错,味道挺好;任达华确实亮了。
女主真漂亮 能拍个续集吗
炫酷机智
翻拍的港片跟踪
一边看一边怀疑这是向银河致敬的追踪,一直到最后港版队长任达华的客串出镜才确认,只不过香港天然的小小街道生硬地搬到首尔真的科学吗?梁家辉的黑老大秒杀郑宇盛(没办法帅哥一出现很难不注意他的脸蛋),韩孝珠太亮丽太出挑了相比还是港版好,还有最棒的银河配角。是成功的商业电影随便看看就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