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是,这部片从场景、扮妆、节奏、故事及表演,有非常明显的美式倾向,舞蹈没有,歌曲也只有很短的几段,和内容简介里所展现出的深刻议题完全不符,也完全和之前的类似题材差异极大。
虽然印度高种姓阶层完全是白种人,尤其是控标双方律师,三个女主的两个,及法官完全是白种人,而且表情,语言完全是西式风格,但抛弃民族风格的结果,就是有些不伦不类。
女生的困境没那么危险,执绔子弟的行为也没那么恶毒,最大的仇恨和冲突不是反映在生活里,庭审才是本片的重点。
不得不说,控方律师的口才和水准相当之高,反而辩方律师除了反驳女警察笔录一段,其他方面显得碌碌无为,似乎是靠“印度式正确”才赢的官司,胜诉的说服力,极差!
完全由庭审还原案发过程,还是有些含糊,而且从控发质问和辩方女主的答辩来看,这三个女主本身就有很多行为上的不妥之处,这也难免被传统文化严重影响的阿三认为她们“不是正派女人”,学美式就要付出美式的代价,所以影片其实说了两个问题,不仅仅是女性维权!
辩方律师的媳妇在片中的意义是什么,始终莫名其妙。
影片最后部分的字幕环节,还原了整个案件的原过程,这是本片和其他探案故事的不同之处,创意新颖,点赞。
7.5分,别抱太多期望!
我一直都还记得浆果之前如何被骂,“好女孩”自成一派举着旗帜:“我们普通女孩跟那些自甘堕落的鸡不一样。
”真的吗?
不一样在哪?
因为想要性快感所以做哎被拍视频了就可以自动归成坏女孩了,因为她是鸡啊,跟我们怎么可能是命运共同体?
可是有些鉴男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有了原谅宝,拿着你在社交软件上的照片去搜你曾经的男朋友有没有给你拍过性爱视频,没有也不用怕,他可以p的啊。
这算什么呢?
穿低胸吊带不穿胸罩的必然是鸡想要博取注意啦,他们一步步掐着脖子逼着女性往后退,可是还有人在说我不去做鸡就没事啦,接下来是我不穿低胸就没事啦,我不乱交就没事啦,我不交男朋友就没事,我不做哎就没事啦,我不出门就没事啦,最后呢?
你不是女的就没事啦。
怎么不是命运共同体呢?
你又怎么知道你下一秒是不是别人口中的鸡?
你又要怎么注意当心呢?
《女生规则》印度是一个女性社会地位普遍低下的国家,德里也被戏称为强奸之都,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性别歧视相当严重的国家,却诞生了大量极为优秀的女权作品,“不管那个女孩是熟人,朋友,女朋友,妓女,甚至是你自己的妻子,不就是不,当别人说不的时候,你就必须停止”这是最简单又最深刻的对于女性,对于人的尊重!
应该是一部2016年的电影,我却在2023年1月6号大陆上映的时候才看。
这部电影缺点很明显,节奏比较莫名其妙。
男主的故事我从头到尾都没怎么明白,可能是我迟到了几分钟,不知道他为什么一直带着那个口罩。
还有他后来说不清女主被车子劫持去的方向,在第一次庭审中发呆,不提问。
好多地方看得都觉得很奇怪。
对了,男方的辩护律师长得好像小黄人里的格鲁哦。
很多时候看到那三个女生不知道怎么为自己辩驳、赌气式地承认自己收钱,也会觉得生气。
她们的想法是“就算我是妓女,我也有权利说不”。
会生气的觉得怎么可以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你大可以对他们的指控进行辩驳啊。
但是想想,影片里丢失的手机都还是3G网,距离现在我的生活怎么也要十年了。
这十年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进步。
前些阵子热依扎在飞天奖获奖感言说:“我觉得女性在一代一代地变得越来越好。
但是我们变得越来越好的话,都是前一代女性作出的努力,她们在不断地突破,突破出来,新的成绩,让我们下一代女性变得更好。
”我想这部电影就是说的前一代女性所作出的突破。
她们或许表现得没那么从容、没那么智慧。
但就是一代代女性的努力,才让我们这一代的女性能够更加勇敢。
如果要给女权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的话,那应该就是“女性有说不的权利”吧,原来女权诉求这么简单。
电影最后一幕法庭里的女警和女生们的律师握手时,顿时眼泪就留下来了。
这一切,是这么简单,却又那么困难。
作为女性,我们总是被教育生活作风要检点,出门要注意安全,下班早点回家。
为什么从来没人教育男性不要随便开带颜色的玩笑,器官不要乱勃起,晚上不要出门容易犯罪?
推荐一部印度电影《红粉惊魂》,女人说“不要”的时候就是不要,是拒绝,请不要自以为聪明的意淫“女人说不要的意思就是要”!
影片结尾交代了三个女孩受到侵犯的经过,三个女孩在参加音乐会后,受邀与三个男性去度假村喝酒,但是三个男性却对她们动手动脚,企图侵犯女孩们。
害怕愤怒的女主用酒瓶打破了其中一个男性的头,从而引发一场男权女权对立的官司。
作为被攻击的男性,他们的男性权威受到了挑战,竟然被一个女人给打了,这让三个男性很不爽,企图找女孩们报复。
因为“男人要向女人展示他们的地位”。
来让我们看看这些自诩受过高等教育,来自良好家庭,有着社会地位的男孩们都干了什么?
首先是污蔑三个女性生活作风不检点,不是正经女孩子,在电话里威胁房东让女孩们搬走。
房东和女孩子相处了三年知道女孩们的品行,所以拒绝了男孩们的威胁。
接着,男孩们给房东安排了一场车祸,继续威胁,如果不让女孩搬走,下次就不是一场车祸这么简单了。
打电话给女主威胁她,让她准备好接受羞辱。
画个圈圈,让我们记住这个男人的脸。
以为朋友出头讨伐“不检点的坏女人”道德制高点的身份,前期上蹿下跳的就属他最活跃,各种威胁绑架报复,但是有意思的是,他根本没参加当天的聚会,根本不知道事情的发展过程。
其中一个男人指出他的举动太过偏激,反而被嘲笑没有男子气概缺乏勇气。
像不像前段时间校园霸凌报道中,那个泼女同学九年脏水的男同学?
同样是各种P图造谣到各个社交媒体诋毁王女士,但是可笑的是当事人王女士根本就不认识犯罪者蒋某,上学时没有交集,更没有嫌隙,只是因为大家都说王女士作风不检点,就让以蒋某为代表的雄性团体,有了“替天行道”的勇气,即使自己更下三滥也做的理直气壮。
果然天下男性都一个大脑,以为朝女性私德上泼脏水,自己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了。
恶心。
所以他们变本加厉的陷害女孩们,P图说女孩子们卖淫并将图片发给女孩所在的公司。
再绑架其中一个女孩恐吓威胁她,甚至侵犯她,让她害怕,让她为划伤他们朋友的脸付出代价。
女孩们经历了这些本已经不幸,但是身边的朋友社会舆论却告诉她们,是她们做错了。
男性朋友让她们主动道歉,然后忘记这件事重新开始生活。
警察先是告诉她们得去发生地立案,他们不受理,接着指责女孩们,不该和男孩出去,这全是她们自找的,如果告上法庭所有人都会知道她们的事,对她们没好处,建议最好睡一觉忘记这件事。
本来就不是她们的错却让女孩子们认错,本来应该主动讨回公道的事情却让她们息事宁人,这就是正义,这就是女性该做的事,这就是正常社会秩序吗?
做了这一切男孩们还是不死心,家境良好的男孩家长买通的警察局,试图压下男孩们绑架女孩的罪状,接着又恶人先告状,以女主卖淫对他们进行敲诈勒索意图谋杀的罪名,将女主告上法庭。
影片真正精彩的地方,现在才开始。
首先出场作证的是餐厅服务员,论证的观点是“她们不是正经人”,证据有二:①衣服不检点;②单独和一个男性去了一个房间。
女孩给出的答案是:①衣服是正常的衣服;②和另一个男性单独出去是因为想去上卫生间,而旁边的带卫生间房间的门是锁的,而那个男性有房间的钥匙。
律师接着从地理上论证,她就是以卖淫为生的,因为她来自梅加拉亚邦东北地区!
所以女主就是卖淫的。
嗯?
地域黑?
那么广东人真的吃福建人吗?
女主回答:作为一个东北地区的女孩,在街上被骚扰的次数确实会高于普通印度女孩。
但是因为被骚扰,所以就会卖淫?
什么逻辑?!
针对上述的当事人询问,女孩方律师得出的结论是:《女孩安全手册》第一条:一个女孩不应该和男孩去任何地方,度假村不行,也不能单独用卫生间。
如果女孩单独去那里的话,男孩就会被默认有了对女孩动手动脚的权利。
接着被划伤脸的男孩出庭作证,自己挨打,先是受到某种暗示,接着是因为拒绝女孩提出的有偿服务,所以女孩才恼羞成怒,并强调自己“被强奸”,是受害的一方。
女方律师质疑,你是从哪种暗示证明女主想提供有偿服务的?
男主回答,因为女主对他笑了,说话的时候还碰他了。
女方律师质问,所以男主觉得女主对他有暗示的理由只是因为对他笑并且接触了他的皮肤?
那么基于上述男主的陈词,女方律师又得出《女孩安全手册》的第二条结论:当女孩和男孩说话的时候,女孩不能笑不能有身体上的接触,这种人类自然的行为会让男孩认为女孩的品行不端。
为了证明女孩们的私德确实有问题,男方找来了女孩的邻居,因为邻居看到经常有男孩去她们的公寓。
女方律师指出,邻居做出的证词只是一种猜测,看见男方出入女孩们的公寓就猜测他们是在一起睡觉,却没亲眼证实。
但是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就是女孩回家的时间确实有点晚。
那么女方律师又得出《女孩安全手册》的第三条结论:社会在用时间决定女孩们的性格,女孩晚上单独走在路上,车会慢下来,车窗会摇下来,但是白天却不会。
男方律师继续咄咄逼人,询问父母在附近住,自己还搬出来?
女孩回答,自己是一个独立工作的女性,搬出来是怕打扰到父母。
而在律师的意淫里,女孩搬出来只是为了方便卖淫,因为“成千上万的独立女性都好好住在自己的家里,为什么就你特例?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概就是这样的。
接着继续YY女孩就是因为知道男孩有钱有背景才应邀聚餐的,因为她主动给男孩倒酒了,这就是蓄意计划的证明!
女孩解释自己受邀是因为对方盛情邀请,而且男孩里有自己认识的大学同学认为他们是安全的,倒酒是因为对方拿不到,自己帮忙倒的。
和男主单独在房间是因为她的朋友都先出去了,所以男主开始对她动手动脚,再警告未果后,用酒瓶砸了他。
从上陈述的表述里,男主从一开始就设定女孩们不是什么正经姑娘,所以才会无所顾忌的上下其手。
因为正经女孩不会在深夜的时候受邀去度假村和他们一起喝酒!
但是在女主说了不要之后还是继续对女主进行侵犯。
针对上述陈述,女方律师又总结出《女孩安全手册》的第四条结论:女孩永远不能和男孩喝酒,因为喝酒了男孩就会想着“如果她都愿意和我喝酒了,她就不会介意和我睡觉”。
所以无论在哪个国家,男性的大脑构造想的果然都是一样的,比如我国著名的韩寒,也说过相同的话:“跟一个男人单独吃饭单独看电影,就是答应跟这个男人上床了,可以牵手就可以做一切。
”???
懒得分析这句话,知乎有专题帖子分析韩寒这番言论。
回归正题,女方律师继续询问男方证人,“如果一个女孩坦率的聊天,偶尔有肢体接触,是否就是暗示她想睡你?
”这次男方否认了,但是提出一个新论点,“在哪里遇见的”。
所以,遇见的地点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行?
男方给出的另一个观点是:好家庭的女性是不喝酒的!
自己的妹妹母亲都不喝酒。
但很快被女方律师拿出男孩妹妹喝酒的照片打脸。
所以女方律师试图得出结论,好的家庭里不喝酒的女人就是得体的,去派对喝酒的女孩就是不得体的,最容易下手,所以就可以为所欲为。
而且因为女孩穿了某种裙子喝了酒,就可以判断她们天生行为不端。
被激怒的男主最终说出心中的想法:“如果一个你根本不认识的人同意出去喝一杯,任何有理智的男人都会觉得她是愿意的,不然为什么会跟你出去开房?
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会去碰碰运气,这样的女孩被称为妓女!
”
现在我们提倡独立想做一个自由的女孩,但是有些封建的思想还是桎梏着我们的生活,女孩子们被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一旦我们有任何违反男性观念里的行为准则,就会成为我们被侵犯的借口,也是他们肆无忌惮“惩罚”的权利。
所以女孩就不该独居,男孩可以;女孩不可以穿短裤背心,男孩可以;女孩就该下班早点回家关好门窗,男孩可以半夜回家;女孩谈话时不可以微笑,男孩可以;女孩不可以喝酒,男孩可以……只要我们违反上述条约,就是我们活该?
之前丽江被划脸的案子,人血馒头也是这么吃的吧,人家脸都人划成伤残,却被一群以道德自居的男性讨伐“为啥你半夜约男人出来吃烧烤”。
呵呵哒了。
明明犯错的不是我们,我们是受害者,为什么反过来却成了“活该被害”,“罪有应得”呢?
女孩子们被教育注意安全,不要随便打顺风车,不要自己一个人住酒店,不要晚上单独一个人行走,为什么没人教育男孩们管好自己的下半身,不要随便意淫,学会尊重女性呢?
该拯救的是男性的思想,而不是女性的自我防御技能。
我们有权利说不,不的意思就是不行不可以我拒绝,无论是女朋友、妻子、熟人、或者性工作者,如果我们说不,男人们必须停下来!
如果再三拒绝却仍不能阻止对方侵犯的行为,那么这就是犯罪。
错就是错,不要拿任何私德说事,退一万步说,即使私德真的有问题,那也是个人的问题,容不得他人来多管闲事,打着“替天行道”的借口做违法乱作奸犯科的事。
所以,受到上述律师大叔的启蒙,容我写一下《男孩教育手册》:①一个男孩不应该和一个女孩单独去任何地方;②一个男孩不能在任何社交媒体上与任何陌生女性进行交流;③当男孩和女孩说话的时候,不能说笑,更不能有任何肢体上的触碰;④男孩永远不要单独邀请女孩喝酒;⑤男孩子不要很晚回家或者晚上在大街上溜达;⑥男孩不应该穿短裤背心喷香水;⑦身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生理反应……如果一个男性违反了上述几条,你看,他不就是想要犯罪嘛!
在《女生规则》里面,一切的起因都因为一起发生在聚会上的事件,没想到施暴方却倒打一耙,说女生使用暴力,反倒回来起诉他们故意伤害,这件事情,简直是把我们这些观众都看傻了眼,没想到他们会这样做,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剧情里面,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完全得益于我们的男主角,但这一切都的结果是好的。
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战胜了施暴方,并且成功将其解决了,看起来,电影的结局总归还是好的,但是,大家知道吗?
这件事情放在现实中,恐怕,问题的结局就不是那么乐观了,甚至有可能发生的一件事情,他们很有可能会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失败,剧情里面,大家会觉得他们战胜了反派,为他们感到高兴,可这只是电影,放在现实中的印度,他们可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吗?
答案是NO,我这里就暂且不说什么其他的事情,就拿印度的法律来说,表面看,印度法律跟我国法律差不多,可实际上,印度社会和我国社会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有着一套完全有别于我国法律的社会运行体系,没错,这套体系便是种姓制度,前边几期,我们已经聊过种姓制度了,尽管,印度法律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了,但这套法律依旧在印度的社会运行着。
大家可能觉得印度现在的总理老莫,好像人家就是低种姓,因为他是吠舍,就因此觉得在印度,低种姓也有翻身的机会,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的,印度总理只是个少数人物,实际上,代表多数的是那些在底层苦苦挣扎的低种姓人群,在印度,低种姓的人,简直是不能被称之为人,而是跟工具和畜生一样的东西,他们明面上受到法律保护,实际上却完全两码事。
因为在印度,一旦低种姓和高种姓之间发生了法律纠纷,法律大多数会偏向于高种姓的人,哪怕对方是一些行为,都是有可能获得赦免的,曾经就发生过一起高种姓殴打低种姓的人,将其活生生打死之后,结果,法律却没有惩罚高种姓的人的情况,这样的事情在印度是比比皆是,因为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深深刻在印度人骨子里的东西。
大家还记得印度刘德华吗?
就是那个拍出了《三傻大闹宝莱坞》《我滴个神》还有《神秘巨星》的阿米尔汗,他在印度人心目中那真的可以用大神来形容,可是,阿米尔汗对于印度的这些问题,就曾经在一档节目中,直言不讳说出了一句话“在印度,法律更保护强奸犯”,这番话可并不是阿米尔汗瞎说的啊。
剧情3.5(支线完整度待补充,老律师过于厉害有点降维打击的意思,虽然有爽感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服化道3(可能是偏生活化的拍摄),镜头感2.5(太晃了!
也许是刻意的?
还有就是远景/空镜头没有给我留下记忆点)。
观点/立意5,社会(无关性别,就是社会的所有人)应该要尊重并接受女性说不的权利!
之所以说“社会”而不是“男性”,是因为剧中也提到了“该拯救的是男性”,男性需要被教育,被告知“女性说No就是拒绝!
不是欲拒还迎”。
为了个人安全,女性被告知“好女孩不要做……”,但犯罪仍在发生,也许可以让“好男孩应该……”这个发生。
这些是需要女性先开始!
(一位辩手曾说过,男女平权一定是从女性觉醒开始的,既得利益者会在什么时候损害自己的利益呢?
)女性朋友告知异性,女朋友告诉男朋友,妻子告诉丈夫,母亲告诉子女,社会告知众人“你需要尊重每一个人说不的权利”。
(不是打拳!!
如果觉得有所冒犯,请先放下你的防御,想想你在为什么不舒服?
谢谢,如觉得实在冒犯,抱歉。
)丢开了常见电影的转折,感觉更像是生活化的叙事,法庭辩护与律师妻子两条线,一些细节的地方没有交代。
但瑕不掩瑜,在已经知道结局的前提下还是被老律师帅到了。
跟法学专业的朋友一起看的,后面交流两位律师都是站在双方当事人的立场展开辩护,年轻的律师善用“规则”(无论是证人证词,还是证据,亦或是隐形的性别规则),老律师用“规则”回应“规则”。
两个人都非常优秀!
最后庭审结束后年轻律师主动握手老律师。
有的时候真的搞不懂这个世界,女生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女生就是在勾引男生 ,明明我化妆穿漂亮的衣服只是为了取悦我自己,是我自己的心情更愉悦,就会被别人说成为了取悦男生真的没有必要,女性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谁的附属物。
女性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并不是整天缠着男人的废物没有男人,女生照样可以活的很好,某些普信男不要觉得女生离开你就活不了
《女生规则》男性偏见女性,带有偏见和条条框框要求女孩子们,不太乐意不帮助女孩子,草草敷衍了事。
他们总觉得是女孩子的问题,不应该穿的花枝招展…传统腐朽文化造就这些女孩,认为他们就该这样!他们认为女孩们的行为,影响工作…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 哪怕是假新闻,合成的…女孩被转走强暴,被老人看见已经别无选择了,我们离开这里吧投诉的是有后台的小子,性骚扰邻居的眼光…被抓走了,结果不在警局,等不来。
强奸人没被抓,受害人却被抓了被诬陷妓女谋杀未遂邻居想帮她们 ,建议:紧急保释。
我猜到了是律师。
还是知名律师女孩和塞加尔先生说,没律师愿意接,我们都有正经工作的,女孩子们是想强调着什么或者证明这什么这个律师身体也不舒服,生病着,妻子也是,他觉得自己不可能接这个案子。
他想了一晚上觉得接手这个案子。
法庭上却被起诉污蔑她性交易,……一只蟑螂报复性诉讼律师的妻子最后可能会成为软肋法庭上证人服务员“强调打扮”“偏见”他们所有事情都在说谎律师老婆想要回家这样的话就可能需要他居家照顾。
现实是,东北部的女孩更容易被骚扰你是想说好女孩都应该有一本好女孩手册,既然女孩自愿走入房间,男人好像就可以随意碰她…女孩的微笑可能只是自然表露,男生也会觉得他举止轻浮可以别随便玩耍…印度社会对女孩有太多偏见了一起吃饭,微笑和正常。
这种情况下,他不让他走,碰她。
谁都会反抗,没有别的办法。
她说了不!!!他依然动手动脚…地点决定品格哈哈哈胜诉了,女孩的手抓住了男律师,可怜的是这样的情况,女性受害人还需要男性律师进行维护权利,我们这个社会还需要进步!!!!!
印度的女生遭遇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吧。
整个影片看的过程很揪心,好歹结局是好的。
男性导演拍的女权主义题材,是挑战。
只有律师为这些女孩子辩论,要打破“女生规则”!
法庭辩论是为女生们正名,是对施暴者有罪的反击!
电影给了一个满意的结局,女生们战胜了那些犯错的男生,使很多观众认识女权的重要性,法律维护了女生权利。
两趟飞机上接力看完的 白发长者演得很棒 搜索才知道是国宝级演员 讲的维护女权反抗性骚扰的故事 记忆最深的是最后的结案诉词 大意是这样 "不 不仅仅是一个动词 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当她说不 不管是你的情人 女朋友 甚至妻子 你也必须停止"
太过刻意,不喜欢,这个老律师是败笔
审判片段很有意思,现实总是很骨感,只有影视作品里才能找到正义和公平
不太爽的爽片。。。
几次堂审的控方律师的咄咄逼人让女孩们一次次在奔溃边缘。男权社会公平公义本身从一开始就对这群女孩有偏差,辩方律师最后的结案呈词太赞了,当有人说“No”的时候,就是要对方立即停止,印度这个国家诟病很多,但在他们的影视作品中会正视这些问题,没有回避,这就是好样的。P.s.前半段节奏拖沓了点
印度的桑德拉布洛克,佩妮洛普克鲁兹,萨尔玛海耶克,戏剧版《印度的女儿》,几千年的根深蒂固绝非一朝一夕或者几部电影能够改变,只有血淋淋的数据给予世人警示,女权主义存在正是老思想的窠臼,拯救男人确实比拯救女人来的重要。“女性安全手册”,真特么世界通用。
本片质量两星,多一星给题材。律师这个人物设计很拧巴,他为什么天天关注这三个女孩?为什么恰好是律师能给三人提供帮助?又为什么在法庭辩护时生硬地加入女性生存法则?律师病重在床的妻子想表达什么?导演没想清楚,留给观众的就缺少应有的力度。一场又一场的法庭戏有没有层层递进?还是就是一锅乱炖?看到最后女性的胜利没有应有的高潮。类似的处理可以看《熔炉》,韩国人明显更胜一筹。
7分,DTS 6ch/9G,已删
“T恤 牛仔裤 短裙 这些服饰都不是女孩该穿的 对女孩没有危害 对男孩却有重大的威胁 可怜的男孩们看到女生穿短裙 就忍不住会犯错 虽然这不怪他们…该拯救的是男孩 不是女孩” 要传达的内容很好 多一星
千万别被纹身、逛party、去工作的新时代独立女性表象迷了眼,既是“恩赐”,便可予可夺。节奏看的人特疲惫,女性只会情绪不稳地痛哭,男性却能一阵放空后振聋发聩,某种意义上也是地方文化的写实。
前十分钟迟到没看见,所以几乎以法官视角看的这部电影。虽然剧情几乎都能猜出来,节奏和剧情有拖沓的地方,甚至有一条线也没怎么清晰,但是这种题材和相对商业化的表达手法确实可以吸引足够多的人关注这一社会议题。相信我们可以更加接近公平正义那个完美的圆。
印度,以强奸为名的国家,真的不敢想象,这世上还有这种地方,就好比海盗竟然都还真实存在。。。我希望我能看完世上每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的电影,都是一个感动,或者是任何一种感情,甚至胜过了一个人的一生,喜欢电影,加我QQ 364155401,互相推荐。
人物关系不太清晰,故事交代也不是很清楚,很多地方逻辑不通顺,不建议观看。
3.5,说的好,辩论值得学习
律师的状态真的渐入佳境。这片能进来绝对不是没道理的,这真的是一个社会问题。
不管这些女孩是熟人,朋友,女朋友,还是性工作者,甚至是自己的妻子,向规则说“不”,关注现代女性的切身安全问题,女孩安全手册,三个女生鼓起勇气拒绝歧视,共同捍卫了自己说“不”的权利和自由,她们是每一个女孩”相互映衬,振奋人心,努力揭开印度社会这道,面对名为保护、实为歧视的“女生规则,黑暗的时刻,只要守护在彼此身边,就能获得力量,在辩方律师的引领与守护下,每一个女孩都有保护自己的权利。
女生规则由男律师总结,女受害者们靠“扫地僧”拯救。这本质上还是一部父权社会下的印度爽片,而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但《女生规则》用这种大众娱乐的方式来触碰社会的痛点,引起印度社会的讨论和或许那么一点点的变革,是我们还远远不及他们的地方。
女性主义题材但大男主,庭审拍的一塌糊涂,辩护为什么整的跟演讲一样?非常流于表面。
印度版阿尔帕西诺,高光时刻是属于这个男人的。怎么说呢,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辩护律师那么多,影片非得设置个男性律师和男性法官。庭审说服力低,女性受害者拍出来像是给男律师拖后腿+被拯救的,在叙事能力上毫无突破。单纯就影片而言,节奏也很拖沓,庭上庭下剪辑混乱。好吧或许2016年我会给4星。
剧情拖沓,没有实质证据,大家各说各话,法官你看着办吧。全场吵架,耳朵都惺了,真想一枪打爆男方律师的头。法拉尔莫名其妙承认收了钱,我???那对方说你杀了人你承认吗?莫名其妙。几度想离场!花2小时看了一部没逻辑的吵架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