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不太好,剧情相对薄弱,太好猜了。
最后的尸体拼接反转不错,但也是逻辑硬伤。
我没觉得宋教授和李圣浩演技有多好啊,,前者除了得知真相的痛苦时大部分都是一个表情,没起伏。
后者太平了。
俩人对手戏给我一种比谁演技烂的感觉,是我没get到的问题?
女主演技不错,初生牛犊且聪明敏锐的新人警察,她演得非常贴切。
真的不想再看到一具具女性艳尸,我就猜到玫瑰花里的女人没有躯干,因为男导演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拍摄女性全裸尸体镜头的机会。
不可饶恕,起初我以为宋教授罪不可赦呢,但不能饶恕的还是李圣浩。
以复仇的名义杀死一个无辜的人的时候,所有的正义公道都颠覆了性质,自我执行的对他者生命的审判也只是让他变成一个面目可憎、不可饶恕的杀人犯罢了。
真正该杀人诛心的是那三个少年强奸犯,而不是把一具具女性尸体拿出来审判、凝视。
而且从始至终素金和宋教授女儿都不具有主体性,出场便是尸体,于是又变成男人之间的斗争。
没意思啊,除了反转真没吸引人的地方了。
本来是闲着没事做的,想着之前看过的韩国的电影《杀人回忆》,《追击者》等一些电影都还不错,而无意间又看到了这个《不可饶恕》,但是花了这么久(虽然我本来就是快进看完的),我只想说,操。
这个片子一个大特点就是足够虐心,他妈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就那个拄着拐棍的人,我觉得他不仅是身体上要拄着柺棍,心理更是烂头了。
真是应该让汉尼拔给他好好的上一课。
先说,他的姐姐被人轮奸了,这个事情很严重,打击很大,但是你就是再不爽,也不至于杀那么多人,什么心态,而且,最不应该杀的那个教授的女儿,这你妈,你杀她是什么意思。
就这点最虐心,也最不合常理。
而且,那个拄拐棍的说的理由是“仇恨已经向病毒一样腐蚀了我的身体,竟是扯淡,我估计这货就是正常长大也不会是什么好东西,与其说是仇恨,不如说是这样做,让他觉得生活更精彩,更放纵,更有意义。
这种阴暗面电影拍不出来,就他妈的用仇恨说事。
更让人气愤的是不仅杀了女儿,还要解剖,这他妈的绝对是变态,毫无疑问。
当然可以是因为仇恨让他变成这样的,但这觉不是主要的。
更可笑的是导演最后还他妈的搞起了文艺,圣神的路线,我查来。
杀人碎尸,地狱的行径,真他妈的不搭调。
这种三观不正,应该说是完全偏离的电影,可又不想汉尼拔一样打上变态的标签,是什么意思。
电影果然不易乱看,真尼玛伤心情。
这部电影里没有好人与坏人,只是实实在在的人,导演也不想讨论谁对谁错,看完让人只觉无比的揪心,人生太多的无解,最终只有死亡才能解脱。
教授因为女儿的医药费违背了良心接受了贿赂,达到了救活了女儿的目的,就在他想退休去陪女儿享受人生时,意外发生了。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接受一个很容易就能办得到的贿赂,这不难也符合人的本性。
可他望了这样做会使另外一个家庭蒙受多大的伤害,李文生不止失去了一个姐姐,且背负了一生的耻辱,他的人生也在那时就扭曲了,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已失去了公平正义,世界留给他的只是痛苦的回忆与肮脏的交易。
他在最后说,比心痛更痛苦的是痛苦的回忆,心痛可以过去,和痛苦回忆是伴随一生,日夜萦绕在人脑海之中,解脱的办法只有死亡。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李文生在报完仇之后那么从容的吹着口哨,然后对教授说,你的痛苦才刚刚开始,死对李文生来说是解脱,活着对教授才是受罪。
李文生报仇了,以一种无比残忍的方式,在他的世界里如果还存在公平的话,就是你让我痛苦,我也不会让你好过,而且不会做的比你差。
当一个人的幸福是建立在另一个人的痛苦之上时,那种幸福往往是长久不了的。
“你知道比死更痛苦的是什么吗?
” “是饶恕。
因为忍受长时间的痛苦后才能饶恕。
”真实,是好电影最基本的底线。
诚如《不可饶恕》这部影片,延续了韩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格。
而影片出人意料的结尾,给观众震撼之余,亦再次解剖了人性。
玻璃棺材与玫瑰花瓣昏黄的灯光与黯淡的重影结合,如此的色调,使影片更具历史层次感。
而那玫瑰花瓣,如猩红血液一般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更是让观众无法摆脱压抑。
在故事的结束,复仇者选择“无力抵抗”,而公法人员愤怒地开枪杀人,这又不免看到了《七宗罪》的影子。
01《不可饶恕》最大的主题落在片名的后两个字上:饶恕。
“以眼还眼,只会让这个世界少一双眼。
”仇恨,最终就像把利刀那样捅进了影片的男主角里,又如烈火把那位美丽而无辜的女孩焚烧殆尽,像图图大主教所说的:“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女主角闵瑞英(韩惠珍饰)影片以一起女尸肢解案作为开端,同时当年因司法腐败而造成的冤假错案又被牵连出来。
李圣浩(柳承范饰)因为仇恨,把无关的受害者沦为了自己向法医姜民浩(薛耿求饰)复仇的工具。
当他痛快地承认自己的犯罪行为,以为一切就这样索然无味地收场时,原来这才完成了他计划的第一步。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句话反过来说,亦有理。
在痛恨李圣浩手段的残忍时,我们透过影片对真相的层层挖掘,逐渐地发现他这个人又是如此的可怜:亲人含冤自杀,家庭破碎,使他一辈子笼罩在绝望的阴影下,活在仇恨里而终日痛苦,即使复仇成功也未能带给他喜悦与释然。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是韩国司法腐败而导致的受害者之一。
02《不可饶恕》除了探讨“饶恕”之外,还试图深挖韩国的司法问题。
像这种抨击司法腐败的片子,在韩国现实类题材的电影中并不少见,如《杀人回忆》、《追击者》等。
韩国电影《追击者》(2008年)然而,编剧在极力地制造韩国司法腐败的线索时,却用力过度,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逻辑上的漏洞,这是它的评分被大打折扣的原因。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可饶恕》集结了演技出色的演员、令人震撼的反转、发人深思的桥段于一体,撇除这些细节不谈,确实是部佳片。
为解救被绑架的女儿,姜民浩(薛耿求饰)在与调查此事的警察极力“赛跑”回顾整部影片,李圣浩的复仇根源,就在于当年的司法腐败。
有钱有势的人贿赂法官与证人,将自己犯下的罪过掩饰得不出胚子;而没有背景的人,在没有法律的保障下,却成为了一只只待宰的羔羊。
然而,真正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公法人员为了一己私欲,漠视自己的手上的权力是来自民众的,心安理得地将一只脚已进监狱大门的人又拉回来。
哪怕是第二次机会,他也重蹈覆辙。
李圣浩就是看穿了法医姜民浩教授的这一点,因此,他也能够心安理得地绑架、杀人、肢解、弃尸,把自己逼到病态的地步。
因为他知道,他自己能逃过法律的审判与惩罚。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而姜民浩就像是复画着李圣浩的人生轨迹;又或者说,他们二者之间有着一面镜子,只不过反映出来的镜像是对方罢了。
作为一名法医,姜民浩利用职权去做伪证,没有职业操守外,自己亦触犯了法律,虽然他是为了解救自己的女儿。
当然,这不过也是李圣浩故意设的局。
但这样一个失去了道德底线,尝试游走在法律边缘而不被他人发现的人,无疑又是可怕的。
当仇恨如癌症一般蔓延至李圣浩的全身时,他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自己,而是变成了魔鬼。
姜民浩也一样。
在影片开始浮出线索后,这个问题一直拷问着我:仇恨到底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结束呢?
是复仇成功?
还是复仇者失去生命?
还是……首发于 筑梦塔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2LFulY-DEd8MezGsWvQWJA
本来打算给两星,但是女主角挺漂亮,就多给一星了。
虽然观影过程把我唬住了,但是看完了回头一想,发现漏洞太多了!!
(毕竟劳资看完了CSI全系列和《犯罪心理》全季,对于罪案的知识是长了不少的。
)男主的女儿从美国回来不事先联系自己的爸爸而是莫名其妙(歹人有什么魔力操控在美国的女儿不联系自己相依为命的爸爸情况下回国,并且通知歹人自己回国的具体时间地点……)就被歹人绑走杀害??!!
发现被分解后又缝合的女尸,凭什么断定是同一个被害人的遗体??!!
几十年尸检经验的男主居然看不出来??!!
两个被害人的血型肤色,身高体重三围以及肢体截断的创口,都吻合一致毫无破绽??!!
作为法医的男主可以随随便便进出保管重要物证的实验室??!!
保管物证的房间都不上锁都不设监控??!!
男主几次单独见被拘捕的歹人,还提出对歹人进行精神鉴定,一个法医(博士)有这么大的权限??!!
……网上还有人说该片编剧超神,劳资笑了……
《不可饶恕》。
8分。
金亨俊编剧、导演,薛景求、韩惠珍、柳昇完主演作品。
14年前的作品,薛景求大叔的演技确实可以封神,他近乎完美地演绎了痛彻心扉的疼痛。
故事非常残忍。
一个被切成了6块的女尸案同时摆到了薛大叔饰演的韩国第一法医姜教授和韩惠珍饰演的警察闵瑞英面前,一个是顶级法医,一个是推理专家,两人很快就查出了犯罪嫌疑人——柳昇完饰演的小儿麻痹症患者李圣浩。
证据确凿,只待起诉。
然而,约定好日子回国的女儿被绑架的信息传给了潘教授,如果不想办法救出李圣浩,女儿惠元必死无疑。
潘教授和闵警官也都发现了案件的端倪,各自往下查,很快同时都找到了源头——和十几年前一宗少女奸杀案有关,彼时教授正是案件法医。
故事确实漏洞非常多,完全经不起推敲。
但它的残忍掩盖了这些不足。
尤其是结尾,当痛不欲生的教授终于明白一切后,他即便求死,也永远无法解脱。
两位主演的表演相当精彩,女主角好漂亮。
开篇的悬疑设置的相当到位,尤其维纳斯碎尸那块真精彩,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但就在享受悬疑的刺激时,影片陡转直下,赫然变成一部复仇剧情片。
心里这个郁闷啊,往后看的心不在焉。
平心而论后半段的复仇剧情设定也相当精彩,但片头悬疑设置实在太精彩了,两段怎么也无法糅合在成一段,真真有种虎头狮身的感觉。
如果不要后半段,电影一直悬疑到底,那肯定相当精彩。
或者不要前半段,从一开始一直复仇到底,估计也不会让人失望。
唉!
可惜了,电影本来可以更好的。
PS1:教授解剖那段直让人头皮发麻!
PS2:首尔首席解剖专家竟然看不出尸体是拼接的吗?
导演为了效果连逻辑都不要了吗!
大逻辑对的,小逻辑致命不可能的错误。
这点不如《老男孩》。
可是,结局,太要命了,心受不了,太痛苦了。
虽然,本身如果是真实事情的话,从一开始,解剖就有不应该发生,就不会视而不见,(参考美剧,犯罪现场鉴证)。
但是,作为报复的内容,太残酷,太虐心,只有死,才可以解脱,人人走到哪一步,只有死亡才可以解脱。。。
人的心如此的热,犹如核弹爆裂。
有如此的冷,冷到冥王星辰。。
我好冷,好冷。。。
动作是戏剧要素之一,这篇影评试图从“动作”这个角度,把两个同为“重出江湖”的电影进行剖析,希望对编剧和导演工作有一些帮助。
看完《不可饶恕》后,发现和今年的《飞驰人生》在故事设定上有相似之处。
《飞驰人生》的故事梗概:“曾经在赛车界叱咤风云、如今却只能经营炒饭大排档的赛车手张驰(沈腾饰)决定重返车坛挑战年轻一代的天才。
挑战年轻一代的天才。
然而没钱没车没队友,甚至驾照都得重新考,这场笑料百出不断被打脸的复出之路,还有更多哭笑不得的窘境在等待着这位过气车神……”套用到《不可饶恕》上:“曾经在西部叱咤风云、如今却只能养猪的火枪手威廉.芒尼决定重操旧业为赏金去杀掉两个牛仔。
然而因年迈枪法已废,甚至连骑马都屡屡落马,这场笑料百出不断被打脸的复出之路,还有更多哭笑不得的窘境在等待着这位过气战神……”动作是有目的的行为,动作线是一系列目的实现过程。
在电影剧作中,“动作”一词并不是角色的身体行为,而是戏剧中为了某个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行动。
这个动作是有目的性的,为了谋个目标、任务、意图的行为,才是动作。
芒尼的动作来源于让两个孩子过上富裕的生活,如果不是猪接二连三的病倒,如果不是两个孩子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已经金盆洗手的芒尼不可能重操旧业。
动作线指动作发展的轨迹或路线,冲着某个结局而去,从启动到发展到结局。
芒尼为了让孩子过好日子而重新成为赏金猎手,过程中遇到了自身身体素质今非昔比,警察局长小比尔力量强大,目标猎物被重重保护,两个同伴一个近视一个身死……经历了重重困难后,最终芒尼杀掉了猎物拿到了赏金。
这是整个电源的主动作线,除此之外还有几条次要动作线:妓女、戴维、斯科菲尔德小子以及小比尔,甚至包括道具人物英国猎手BOB,以及瘦皮猴都有其清晰的动作。
动作=欲望+努力。
人物的欲望就是人物行为的动力,这种欲望产生原因来自前史和意外。
芒尼前史曾经是一个杀手,金盆洗手后变成一个养殖户,但意外是养的猪纷纷倒毙,面临两个孩子的生存问题,芒尼不得不再次出手。
电影中人物有两种欲望,内在欲望和外在欲望。
内在欲望是名利、金钱、成绩等世俗成就,而内在欲望往往是亲情、友情、爱情等感情满足。
芒尼的外在欲望是拿到钱,这和《飞驰人生》中张弛的欲望一样。
芒尼和亡妻有两个孩子,张弛也有一个养子,他们的内在欲望也都是亲情。
同样都是亲情,我们很容易与芒尼共情,却很难与莫名其妙收留了一个养子的张弛共鸣。
《电影中人物有两种欲望,内在欲望和外在欲望。
内在欲望是名利、金钱、成绩等世俗成就,而内在欲望往往是亲情、友情、爱情等感情满足。
芒尼的外在欲望是拿到钱,这和《飞驰人生》中张弛的欲望一样。
芒尼和亡妻有两个孩子,张弛也有一个养子,他们的内在欲望也都是亲情。
同样都是亲情,我们很容易与芒尼共情,却很难与莫名其妙收留了一个养子的张弛共鸣。
《不可饶恕》中芒尼后来的内在欲望是和朋友一起历经患难后共富贵,以及为死去的朋友报仇,而张弛的内在欲望一开始是为了孩子,到后来是为了梦想。
但梦想是欲望中曲高和寡的一种,对于非赛车爱好者而言,往往难以共情。
有些梦想类的电影往往把梦想转变为“成为更好的自己”,例如《爆裂鼓手》,这样可以获得更大面观众的共情。
人物欲望的实现能力来自前史。
这个道理很简单,假如芒尼的欲望没有前史,比如他之前只是一个文人,那么即便是猪都死光了,也不可能突然变成杀手。
假如张弛不是退役的赛车手,而是一个厨师,那么观众也很难相信他能实现赛车的梦想。
芒尼想获得赏金的实现能力来自他之前的风云战绩,他内在欲望友情的实现能力也来自于和戴维曾经的战友情。
欲望的产生要来自一个意外。
电影在一开始首先要很短的时间展示一个日常平静的生活,接下来马上出现一个意外来打破这种平静。
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观众就会有了好奇“事情接下来如何发展?
”这个意外并非完全没有逻辑的随机事件,而这个意外是推动故事情节的重要转折点。
平静生活的意外一定是要带主人公去他本来拒绝的地方,其实是情理之中的意外,而不是随机的偶然事件。
比如,芒尼的平静生活是和孩子一起养猪,突然遇到的意外是中了一张彩票,或者是一颗陨石掉到了农场里……这种偶然性的随机事件对于后面“不得不重操旧业做赏金猎手”毫无推进。
所以欲望产生的意外必须是能够推动核心剧情前进的必然事件。
换句话说,这个意外必须出现,试想:如果芒尼的欲望不遭遇意外,没有遭遇猪瘟,斯科菲尔德小子到家后邀请他去杀人,他立刻满口答应……那么观众就会迷糊为什么退隐江湖多年的芒尼突然要重操旧业。
这个意外是一定是一个外在的事件,而不是主人公坐在菩提树下突然顿悟觉醒,意外一定要通过其他的小人物来引发。
小人物的出现就是为了翻转大人物的,大人物不可能自己翻转打破平静的生活,突然决定去北方干掉两个牛仔挣一笔钱。
内在欲望需要有内在阻力,物欲望的阻力来自于反派,反派可能是坏蛋也可能是自己的心魔。
如果人物一有欲望,然后就毫无阻碍的立刻实现,那么观众看上去就不会产生任何快感。
所以喜剧来自于冲突,而冲突就是来自于人物的欲望和反派的阻力。
芒尼有内外两个欲望,这两个欲望是同步的,不是毫无关联的。
芒尼的内在欲望是与朋友戴维一起完成任务共同富裕,面对这个欲望最大的阻力就是朋友的离去乃至死亡,所以才有芒尼的灵魂黑夜。
反观《飞驰人生》张弛的外在欲望就是夺冠,内在欲望是为了梦想,但这个内在欲望所遭遇的阻力均非内在阻力,只是一些偶然事件:没钱、没车、翻车、队友退出、石子等等。
这些阻力都是一些随机安排的意外,而非主线情节上的意外。
人物的翻转必须是在核心剧情上的翻转,而不是一些随机事件导致的翻转。
例如领航员意外翻车,道路上意外有个石子,这些意外的阻力,更容易让观众感慨只是“运气差”,而并不是无法逃脱的“命不好”。
欲望的阻力有好多层次,从外部阻力到内部阻力,再到内心阻力。
电影主要扣人心弦是因为冲突的存在,而大冲突就是来自大欲望和大阻力的落差。
如果人物内在欲望不足,且相应阻力也不足,那么观影感受就大打折扣。
《飞驰人生》的失败之处是反派不够坏,阻力不够大。
作为反派的林臻东必须要做一些事情给张弛压力,但是并没有,而是给了张弛帮助。
给张弛压力的都是欲望的阻力有好多层次,从外部阻力到内部阻力,再到内心阻力。
电影主要扣人心弦是因为冲突的存在,而大冲突就是来自大欲望和大阻力的落差。
如果人物内在欲望不足,且相应阻力也不足,那么观影感受就大打折扣。
《飞驰人生》的失败之处是反派不够坏,阻力不够大。
作为反派的林臻东必须要做一些事情给张弛压力,但是并没有,而是给了张弛帮助。
给张弛压力的都是毫无征兆的意外。
《不可饶恕》中芒尼决定重出江湖,结果打枪不中靶,骑马摔下马,这些阻力都比张弛的穷和赛道上的石子更让人揪心。
梦想作为内在欲望,最大的阻力应该是被权威的人怀疑,被实力打脸,导致自我怀疑,以及距离成功一步之遥时遭遇失败。
例如《爆裂鼓手》主角在严师的否定后放弃了打鼓,登台表演却失败了。
例如《喜剧之王》主角与一个个当演员的机会擦肩而过,自己演出《雷雨》却没有观众。
人物欲望的转移会产生趣味,人物欲望的实现目的产生主题。
电影是以丰富性著称的,人物如果只有一个欲望就会显得单调,所以电影中人物欲望发生转移时,观众就会体会到观影愉悦,这种愉悦就是所谓的人物成长、人物弧光所带来的。
观众通过移情,和主人公共同实现了一次欲望的跃迁,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和慰藉。
《药神》中主人公从一开始挣钱的外部欲望最终跃迁到救人的内部欲望,就让很多人在爱上主角之余获得了观影快感。
《不可饶恕》中芒尼一开始的外部欲望也是为了挣钱重出江湖,而最后的欲望则是为了兄弟重出江湖大开杀戒。
观众感受到了主角从为了钱到为了情的转变,从而获得了观影快感。
芒尼一开始的内在欲望是为了孩子,而在与戴维结伴去争夺赏金的时候,内在欲望则逐步转移成为了朋友,所以友情才是《不可饶恕》的主题所在,当戴维惨遭毒手时,戏剧冲突到达顶点。
反观《飞驰人生》一开始的内在欲望是为了孩子,但当开始筹款以及最后赛车之时,只有外在欲望而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内在欲望。
人物欲望的实现过程产生戏剧。
《不可饶恕》戏剧的起点是为孩子生活而重出江湖,戏剧的终点是为兄弟复仇而大开杀戒。
电影中没有拍摄的前传,他是一个无情杀手,为了爱情金盆洗手与孩子过上了养猪的幸福生活,但是遭遇猪瘟眼看孩子饥寒交迫,不得不决定重操旧业做赏金猎手,不幸的是兄弟在行动中被杀,于是为了给兄弟复仇再次变身成为一个有情有义的冷血杀手。
其实解剖的是同一具尸体,最后浴缸里的躯干是罪犯故意切掉,让男主联想到自己解剖的是自己女儿,只是为了让男主心理崩溃,得到快感,因为如果第一具尸体要不是同一个人,如果被男主发现,不就有了警惕性或者说,后面也就没法玩下去了另外这部片子如果把男主写成一个特别心思缜密的,从实验室那一段开始,就应该让他特别谨慎,不就一点蛛丝马迹,而且冷静做事,没有慌张的,再有就是后来的审讯和一些情节,都可以把男主写的特别牛逼,这样的话,再把反派的一些背景交代清楚点,比如怎么有钱搞这些事情,怎么杀了富二代三个人还能逍遥法外,再或者写一写怎么把男主女儿绑走的,我相信肯定会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幕府有令:不得私約决鬥,須呈請幕府,並應只此一次,不可再行尋仇之舉。當事雙方其實都不是好人,因為雙方都是弱者。其實這就是一個掩蓋在復仇裏的變態狂故事。
推不推呢,中间绑架故事真是恶心到我了,韩国电影变态复仇真是永恒的主题,这片子喜欢不起来。
豹尾力千钧。
完全可以拍的不这么蠢嘛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薛景求总是演这么苦逼的角色啊(PK 那家伙的声音 )。。最后10分钟大亮!连我自己都起鸡皮疙瘩了。。还有 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有点干扰我司考的决心呐!!好律师!!怎么算好律师?我X!!
韩剧真够拖沓!而且剧情漏洞百出,认定死者的身份难道只靠脸,连DNA什么的都不用检验么?作为第一解剖专家,两个不同的尸体竟然分辨不出。。。当中在各种现场一团乱翻的bug就更不用谈了。。。。
结局太tm残忍
看得人无精打采呀,整个过程都特别套路化,编剧跟表演都气死沉沉没有出人意表的地方,叫人意外的是薛景求,他这次的表演太平了,缺乏说服力
千万别得罪韩国人
两个小时太长了,缩短点,故事紧凑点,可能更好!
好变态的剧情
故事布得好,不知哪里总觉得怪怪的,演员不贴角色?
精神层面的血腥大过肉体的。
不太喜歡
去你妈的通宵电影 盗版老男孩
【韩国电影 不可饶恕】;1 电影说的很清楚 双男主是什么仇什么怨 但是这是个无解的死局,,观众和女主一起无力回天 这也是一种不一样的电影体验吧。2 缺点是,,我个人觉得有些地方 给几个镜头观众就明白了 真的不需要拖沓这么长时间 还有个大漏洞 就是被害人的身体拼接 这玩意目前为止我们的科技手段是做不到的 你们不相信可以找两个地瓜切开看看能不能拼接成一个地瓜 肉体的结构可比地瓜复杂。3 其实反贪部门 如果调查 这事早就能 但是韩国能在电影里面说的 他们不一定能解决,,。
结尾加一星
剧情有硬伤 不过在韩国这样的女主角都没出名让我有点诧异。。
小Bug没关系,但关系到动摇整个故事合理性或者是发展走向的核心Bug就不能忍了。